国际会议、学术论文以后都是汉语?也不是不可能

时间:2019-05-15 03:2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会议、学术论文以后都是汉语?也不是不可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会议、学术论文以后都是汉语?也不是不可能》。

第一篇:国际会议、学术论文以后都是汉语?也不是不可能

国际会议、学术论文以后都是汉语?也不是不可能

【烨子老师按】国际会议与国际学术报告一定要说英语,有时候为了这个标准,甚至一个关于中国和汉语的学术会议也有的时候也要说英语。但是有没有可能,学术会议与学术论文都变成汉语吗?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可能性相当大啊!作者:Luyao Zou 链接:https://www.xiexiebang.com 的页面):主要就是盎格鲁圈。这还不包括北欧很多民众掌握英语很好的国家(如荷兰和瑞典)下图是全球说法语的国家

很明显,汉语、包括汉文化圈,基本只有在东亚有影响力。当然,历史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殖民时代英法是殖民大国,而中国险些自己都丢了国家主权,更别提输出了。2.文化交流和语言中心化程度

可能有读者会不服,说非洲那些前英法殖民地也很难有什么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输出。这并不错,所以我们要继续考察下一个指标。如何去衡量文化的输出能力呢?这可能很难做出定论,但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几个指标:

翻译数量书籍的翻译衡量了信息,而且通常都是比较优质的信息,从源语言向另目标语言的流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这样一个数据库,大家可以去搜索玩。上面可以追踪1979年到2015年,35年间全球的翻译数目。Index Translationum: UNESCO Culture Sector 维基百科这是汉语是否会在可预见的将来与英语并驾齐驱成为科研界主流语言?-纯徒屌丝的回答提到的。推特好吧,这条中文被自动踢出局了。但是网络信息,尤其是具有文化和学术影响力的优质信息,相对于书本翻译和维基百科来说,要低一个档次。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利用上述三个指标做了这个数据可视化平台:http://language.media.mit.edu/visualizations/books 大家也可以去玩。

这里是几个可视化结果的截图。

圆圈代表这个语言的使用人数。英语(ENG)和汉语(ZHO)难分伯仲。然而,线条的粗细和密集程度代表了交流的频繁程度。可以看到,ENG 稳稳地占据了世界预言中心的位置,就像铁路网的中心枢纽一样,四通八达。而 ZHO 则呆在下面的角落,和英语有尚可的连接度,和其他语言的连接就稀稀拉拉了。下面这张图,圆圈的大小切换成了“语言中心化程度”。ENG 当之无愧是世界霸主,而法语和德语则紧随其后,是次级别的语言中心。而 ZHO 不仔细找都看不见了,甚至不如日语(JPN)和俄语(RUS)。这就是为什么上文我提出的观点,汉语和英语的影响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和德语法语也差一个量级。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库上扒下来数据,绘制成图:

下图是按源语言统计的数目,英语超过了其他所有语言总和——名副其实的输出霸主。汉语排在15名开外。下面是按目标语言的数目,前五分别为德法西英日(输入大国),汉语在10名开外。从绝对数量上就能看出两种语言的体量。3.翻译体量和出版物体量

如果我在考虑语言的使用人口,计算一下人均的翻译量,汉语和英语的差距则更大。语言使用人口使用了https://www.xiexiebang.com/statistics/size 的最新统计数据,包括了母语和第二语言人口的总和。

翻译量按源语言统计(人均)——信息输出翻译量按目标语言统计(人均)——信息输入再来看出版量。尽管出版量不能确切的衡量文化输出/输入的能力,却可以对一个国家/语言的知识产出能力给出一个总体的参考。IPA report says global publishing productivity is up, but growth is down 给出了一个2013年的各国出版体量数据。注意,这个数据是按国家区分的,和语言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一个国家内的图书出版大部分是本国的官方语言/母语,然后作个图,还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面这张图是合并了数据源中官方语言相同的国家的出版量之后做出的统计:4.学术语言体量

至于学术论文的语言,英语也是绝对优势。本人没有 Web of Science 的账号,找到一张比较陈旧的截图,是全世界非英语学术论文的百分比,一直在下降。和图里比现在又20年过去了,可想而知。有 Web of Science 入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玩。这个趋势,是二战之后就没有变过的,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变化。且不要说,英语是程序员的标准语言了——难道非要逼我用“易语言”吗?

从各方面的数据都可以看出,汉语不仅绝对体量赶不上英语,人均更是落后,而文化输出力更是被甩了一整条街。在这种现状下,想要让汉语成长为至少和法语、德语类似的次中心语言,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世界大战、文化大动荡、西方现代文明全线崩溃——的前提下,都十分困难。而做不到这一点,是不可能要求作为人类文化生产和交流环节中一小部分的学术语言能够率先出现大变化。汉语在现代世界的格局下,从来都是,现在仍是,可遇见的将来也基本是,一座

十三亿人的信息孤岛你当然有权在汉文化圈里自嗨,但墙外的世界大到难以想象。

而对于汉语使用者来说,与其在这里打嘴炮,非要和英语一争高下,不如好好学习自己的母语也好好学习英语,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为现代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东西文化的交流牵线搭桥。

本文第二段的数据和信息来源来自刘周岩的 汉语对现代文明的贡献有多大--百度百家 但是我去抓了最新的数据重新绘制了图表

下载国际会议、学术论文以后都是汉语?也不是不可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会议、学术论文以后都是汉语?也不是不可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