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时事:“不会扶”之痛击中公众应急救援知识短板-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我们能否在第一时间施救,保护自己和他人?近期发生的深圳女白领在地铁口猝死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出现此类突发事件,除了暴露出城市公共服务应急救护系统处置不力之外,也反映出中国民众应急救援知识的匮乏,亟须进行补课。
“不会扶”凸显公众急救知识匮乏
时至今日,梁娅的家人仍然未从阴影中走出来。2月17日上午,在一家外企任项目经理的梁娅突然晕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6分钟后,两名地铁工作人员赶到,由于缺乏施救技能,只能在梁娅身旁“空守”43分钟,当救护车赶到现场时,梁娅已停止呼吸。
与以往“扶不扶”公共事件引发的道德话题不同,这次事件直接指向了“不会扶”的技术问题。来自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抽样数据显示,2012年4月10日至4月19日,短短10天内,120共接报14例中青年猝死病例,其中男性12名,女性2名,年龄最小的22岁。而发现这14例猝死病例的多数是路人,报警原因为“看见有人晕倒”。
在一些普通市民看来,急救似乎只是专业医务人员的事,其实不然。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训科副科长简洁表示:“如果当时有路人及时为这些晕倒的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就不会错过‘黄金8分钟’,或许还能救回几个。”
一份名为《关于开展公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培训的提案》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突发事件高达上百万次,而相当多的伤亡是因为没有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面对突发事件,围观群众常常是手足无措。
据了解,深圳因灾害事故意外受伤或突发疾病需要急救的人群,95%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其中有60%在救护车到达时已死亡,而最初的10分钟是死亡的第一个高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是全民急救技能缺乏的现实。”据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训部主任赵伟介绍,深圳去年全民急救普及率约为1.5%,已累计约18.75万市民具备急救基本技能,而这已经是率先实现了中国红十字会提出的基本目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公民急救普及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急救能力的培训非常普及。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为40%,德国高达80%,美国为30%。不少国家明文规定,谋求某些职位时,应聘人员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据中国红十字会统计,截至2010年初,全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仅有1000万名,尚不足全国人口的1%。
借鉴他山之石,搭建施救网络
如何尽快普及和提高普通民众的急救知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主任辛宝山表示,发达国家应急救护的培训较为普遍,目前已搭建起一张包括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在内的第一目击者施救网络。而搭建起这一网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国家立法保障社会需求。欧美不少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并通过法律、法规等进行明确规定。美国国会1973年便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法案》,1976年完成立法程序。德国提出,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救援工作的义务,不得见死不救。英国明确雇主必须提供充足适当的设备及救护人员,对任何在工作中遇到伤病的雇员提供紧急救护。
规范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北京市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金辉曾考察英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工作。“英国1200多家从事救护培训的机构,必须经过红十字会的资格审核、授权、监督,并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标准。”他表示,只有严格的规范和统一的标准,才能提高社会各界对受训者职业能力的认可,从而让受训者感到自信。
借助网络技术,改进培训方法。实际上,不少国家在推广急救培训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大多数人认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但真正愿意花时间学习并且应用这种知识的人并不多。
对此,韩国通过缩减理论课程,增加模拟实践课程吸引民众。英国则从厚厚的培训教材中抽取出核心内容,制成小册子发给公众,同时开发出急救手机应用软件,用户只需轻轻一点,便可获取18个不同情景和危急状况下的急救措施,有超过百万人下载。
放开培训渠道,鼓励更多力量参与。随着国民应急救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众希望获得相关技能培训,但仅仅依靠红十字会难以满足需要。韩国过去在应急培训方面只有红十字会一家机构,现在很多政府机构和专业机构也提供自己的急救教育,公众参与积极。
完善全民急救技能培训体系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应急救护培训应分行业、分人群、分区域逐渐普及。”辛宝山呼吁,应把群众性急救技能培训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完善全民急救培训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明确政策导向。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将救护培训纳入公众教育范畴,出台政策配套规范救护培训工作,对地铁、民航、建筑、电力等公共服务部门和高危行业,必须将“急救员证”纳入上岗资质审查。
针对急救工作进行全国性立法。目前我国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公众培训的职责,但由于缺乏法律、法规支持,培训缺乏统一的机构和认证,导致两者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培训资质等存在差异,未能得到社会认可。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急救工作的全国性立法,仅仅在广州、西安、成都、贵阳等几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急救条例。正是由于立法滞后,导致救护培训工作至今仍未形成系统计划和制度,往往培训面不广,普及性不够。
加大财政支持,增强救护师资力量。在培训经费方面,由于救护培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急救培训很难常态化,亟待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支付力度。针对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宜逐步建立以专职师资为主导、专兼职师资共同发展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同时定期组织师资队伍集训或轮训,及时更新救护知识,并与国际最新操作规范接轨。
加大宣教力度,提高公民急救意识。不少人认为救护是医院、医生的事,对救护工作知晓率低,对现场急救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业内人士建议,今后应该把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政府部门、媒体等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音、图、文、视等多媒体方式增加应急救援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公众学习的积极性。(半月谈,记者 周强 周清清)扩展阅读
深圳女白领地铁口猝死:真的谁都没责任? 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2月27日报道,35岁的IBM深圳公司女经理梁娅,美好人生在深圳地铁水湾站戛然而止,距离2月17号事发日已过去了10天,但梁娅家属至今未得到深圳地铁方面的任何解释与抚恤,以至于不仅要忍受失去亲人的巨痛,还要经受人性冷漠的寒风吹袭。
深圳地铁今天刊发的微博只有寥寥数语,完全不涉及责任问题,而深圳120医疗急救中心也否认救援不当。梁娅从倒地呼救到救护车抵达现场施救,经历了10点29分到11点18分这漫长的近50分钟,当事各方对这些时间点没有争议。梁娅是一位风华正茂的海归硕士,事业上非常出色,事先没有任何异常的她,在走出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站时突然倒地,最初几分钟梁娅曾抬起头并作出手势,期间有7位市民经过,都没有理会,直到第4分钟时,一男一女向地铁工作人员报告了情况,随后地铁方面的一系列表现让梁娅的姐姐感到难以置信:
梁娅姐姐:最让我们感到心寒的就是,我妹妹倒在地铁站,5分钟地铁才来了人,站在旁边,直到救护车50分钟赶到,没有任何作为,不做任何处理,这2个人从中控室得到的指令是不要动她,管理人员都去哪里了?管理层没有一个人在现场。
由于路人与地铁工作人员都只旁观不施救,以至于近50分钟后120急救人员赶到时,梁娅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梁娅的姐姐告诉记者,妹妹生前身体状况良好,事情过去10天,深圳地铁方面始终以沉默应对家属:
记者:你妹妹身体怎么样,之前有什么疾病么? 梁娅姐姐:没有,她身体挺好,她在国外还打网球。158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地铁的任何一个电话、任何一个解释。
记者:地铁方面承认自己有责任么? 梁娅姐姐:没有。我们对水湾站站长提出一个要求,说要见最后站在我妹妹身边的这2个员工还有一个清洁女工,他回答我们说有一个人已经辞职了,又说另外一个人不当班。
在媒体的强烈要求下,深圳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才在其官微上发出两行字作为回应,内容是对梁娅的离世表示哀悼,正配合公安调查,没有涉及任何实质性问题,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的询问三缄其口——
记者:你们员工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报120呢? 工作人员:我不太清楚,没有拿到相关资料。记者:你们一线员工有没有受过急救方面培训? 工作人员:我没有办法回复你。
深圳地铁在急救上的不作为,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继朝指出,地铁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对突发情况理应有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梁娅之死暴露出深圳地铁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李继朝:这个事情就说明地铁管理上的缺陷,遇到紧急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而不能事情出来了,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什么流程,希望通过这件事能尽快弥补急救的培训与演习。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为什么120接警后32分钟才赶到现场?深圳120医疗急救中心喻女士这样解释:
喻女士:我们接到报警是10:46,去事发地最近的蛇口医院的车因为在执行任务,已经派出去了,所以我们就派了南山医院的车,到达地铁站时间是11点16。
记者:你觉得是合理时间么? 喻女士:在城市里面属于正常。
7名路人先后经过倒地的梁娅,全都采取了事不关己的态度,从事医疗工作的深圳市人大代表李彩珍认为,畏惧心理与缺乏急救常识是主因:
李彩珍:简单做一下,比如畅通呼吸道,摸摸她脉搏啊,但是全社会缺乏这方面培训,日本有专门培训,他们公民意识也很强,我们没有。
深圳市人大代表、医疗专家张欣洲博士痛心地说,路人不敢救助遇险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而要想治好这种病,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来保障救助者的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张欣洲:美国早就立法过了,俗称好人法,如果出于好心,在实施过程当中出现损害,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就免责嘛,鼓励大家干了好事以后收获的是好报,而不是麻烦一堆,甚至还受到法律惩处。(中国广播网,记者 周明)急救为何未能真正“救急”?
作为公共服务人员,地铁工作人员的急救处置方法也成为家属和网友们质疑的焦点。从深圳市急救中心在10点46分接到地铁公司的电话,到11点18分救护车赶到现场,中间时间经过了半个多小时,距梁娅倒下也已经近50分钟,而事实上,蛇口人民医院距离出事地点蛇口线水湾站仅有5分钟车程。
“出地铁站后,5分钟的车程就到蛇口人民医院,为什么没有工作人员提议把我妹妹送去医院,如果采取了急救措施,即使死在医院,我也无话可说。”梁娅的姐姐仍然对这场惨剧难以释怀。
深圳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因距离最近的蛇口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已经出车了,所以调了南山区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来,11点18分到达现场后,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视频显示,地铁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没有人将梁娅扶起来,也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只对着对讲机说话,“那天温度挺低,地铁口的风很大,怎么能就让她躺在地上,本来没事的躺那么久也不行啦。”住在事发地铁站附近的一位市民说。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截至2月27日发稿时,深圳市地铁公司方面尚未回应记者的采访,仅表示深圳地铁正全力配合公安调查。“包括地铁在内的服务行业、高危行业,应把急救技能列为本行业的行业技能,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普及率的高低以及社会急救成功率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知名急救医生贾大成说。
贾大成指出,发现有人晕倒在地,应立即轻拍双肩,大声呼唤;如意识丧失,应立即检查有无呼吸(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如有呼吸,取侧卧位,以防窒息;如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立即在病人胸口处连续用力快速按压,不必做口对口吹气,同时请人拨打120。(新华网,记者 李思佳 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