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读四所大学: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

时间:2019-05-15 03:5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读四所大学: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读四所大学: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

第一篇:四年读四所大学: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

四年读四所大学: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

去年12月,有人在北大BBS上发帖说张文不是北大的学生,却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很多社团担任职务,发帖人声称要把他赶出北大。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旁听生张文的自尊,“旁听生怎么了?当年毛泽东在北大也是旁听啊,还加入新闻学研究会,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之、罗家伦、顾颉刚等„牛人‟。” —————

(中国青年报 2012年09月10日 12版)与一般学生4年读完一所大学不同,张文用4年时间“读”了4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2007年6月,张文高考发挥失常,只能上一所省内的普通本科高校,怀着进京求学梦想的他来到北京的一所民办高校。进校不久,张文感到失落:身边的同学整天在混日子,抽烟、喝酒、打牌、翘课、通宵上网,“我不想被平庸,我要走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张文作出一个决定:退学。“荀子五十游学终成硕儒,孔子周游列国弟子三千。我要走访国内各顶尖大学,遍访名师。”从2008年起,他在京沪的4所名校各旁听一年。4年下来,张文听了200多门课、100多场讲座,积累了50万字2000多页的课堂笔记,还加入100多个社团。

一年用了6支录音笔,用坏了3支

积极、刻苦,是张文游学生活的写照。在复旦的课堂上,张文总是“肆无忌惮”地提问,“大学里就是要主动,就应该积极参与课堂,主动与老师交流。”中文系骆玉明教授的《古典诗词导读》是复旦的精品课程,骆教授主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朗诵,但响应者寥寥。在一次课上,骆教授再次邀请学生朗诵诗经中的《蒹葭》,周围同学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按捺不住的张文举起手,登台朗诵起来。之后的课堂,张文一发不可收拾。

在北京大学时,因为觉得“好课实在是太多了”,他在上午同时选3门课,所以准备了3支录音笔。课前,张文在3栋教学楼间一路小跑送录音笔,自己听一门,下课再跑到另外两个教室取录音笔。晚上9点下课后,他来到未名湖畔,一边散步、一边听白天的录音。12点回到燕南园继续听,有时夜深了他听着听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又倒回来继续听。北大一年,张文先后用了6支录音笔,坏了3支。

清华大学让张文感受到另外一种不同的氛围:“教室里坐得满满的,老师在前面讲得激情满怀,下面鸦雀无声,同学们奋笔疾书记笔记。”

“人大浑身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人大的课堂上,同学与老师之间总是有着热烈的争论,这种争论从课堂延续到老师的办公室。”而人大密集的讲座也让张文大开眼界,“好多外国总统、中国的部长、经济学家、商界名流登上人大讲坛,真是应接不暇。”

全方位“参与”大学生活

上课、记笔记、听录音,并不是张文“大学生活”的全部。在北大,张文报名参加了100多个社团,足迹遍布各种学科兴趣小组、文艺演出、讲座论坛、体育运动、志愿服务等。用张文的话说,加入这些社团是为了“完善人格、砥砺品德”。

张文做事积极主动、随叫随到,在操场上跑前跑后,拉桌子,摆板凳,爬树扯横幅。在社团负责人看来,张文不知疲倦、任劳任怨,于是给他一定的职位,为社团做事。

张文认为自己做得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去内蒙古一所高中捐赠图书。他从一位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根河市的学生处得知,根河市有半年时间是冰雪覆盖,教育条件极差。

于是,张文找到办活动时认识的两位公司老总,希望他们能出资给根河二中图书馆添置图书。他又辗转联系上文化部原副部长丁一先生题写馆名,并邀请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院士题词。最终,3500册图书送到了根河二中。

张文的激情“参与”,也遭遇过其他学生的质疑,甚至引起相关学生组织的不满。在复旦,“复旦朗诵男”的绰号在校园里流传。2009年4月中旬,张文在一堂课上的演讲引来哄堂大笑和冷嘲热讽。这场“失败的”演讲如今仍让他心有余悸。从此,张文不再朗诵。

去年12月,有人在北大BBS上发帖说张文不是北大的学生,却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很多社团担任职务,发帖人声称要把他赶出北大。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旁听生张文的自尊,“旁听生怎么了?当年毛泽东在北大也是旁听啊,还加入新闻学研究会,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之、罗家伦、顾颉刚等„牛人‟。”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在校园里,张文热衷于和学校里各种各样的“牛人”打交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在张文看来,到一个学校首先要认识校长。

他在复旦大学时,就大胆地跑到杨玉良校长办公室请教问题。他在北大的论坛上堵到周其凤校长,就让校长给他推荐精品课,周校长还勉励他要好好利用北大的资源,广泛接触名师:“你这样的学习方式比那些只拿文凭,整天混日子的同学更能学到真东西,北大学生应该向你学习。”张文也曾给清华顾秉林校长写信,顾校长回信鼓励他:不管你能不能拿到文凭,都要练就一身真本领。

对张文影响最深的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张文听了钱理群在北大的一场演讲后,就慕名前去登门拜访。钱理群对张文的游学方式不无担心:“你游学,到各地听课,这很好,但是没有正规的学历,就业会出现问题。你可以不在乎文凭,但你一定要在这几年之内增长学识和能力。”他还建议张文参加一些志愿活动,“这样可以了解社会,立志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有益国家的人。”

当张文彷徨时,钱理群把自己的书——《我的精神自传》送给他并鼓励他:游学贵在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而当张文亦步亦趋遵从钱理群的每一个教导去读书时,钱理群又提醒他:“张文,我觉得你有一个根本的问题,你总希望别人把什么事情都告诉你,然后照章办,你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学术上可以找人指导,但人生道路要自己探索。”

“我还要去港大去哈佛去耶鲁!”

总结4年的收获,张文说:“复旦让我认识了自己,自我觉醒;北大拓宽了我的视野;清华使我懂得要脚踏实地,知行合一;而人大,则让我从个人奋斗转变为对国家社会的关怀,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4年下来,尽管张文花了十几万元,可父亲还是毫无保留地支持他的游学。

现在张文已经自给自足——在某大型地产集团兼职做董事长助理,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他找工作的经历也很传奇:张文在人大听该董事长的讲座,并与其建立了联系。慢慢地,董事长了解了他的游学故事,被他的毅力所打动。

如今,下班后的张文还是会去学校听课、读书。但这不是张文的终点。

刚刚参加了托福考试的张文准备明年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做义工,之后还要去美国。这个机会源于他的毛遂自荐:“听说基金会招募义工,我就给在美国的执行主席雷克先生写信表达我的意愿,并介绍我的游学和做公益的经历,不久,雷克先生就回信了。”

作为过渡,张文会先在香港做一年。张文的梦想是在香港做义工之余,去香港大学听课;等到了美国,他还想去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见识一下纯正的美国精英教育。

第二篇:读《南下北上求学记》有感

五味杂陈

——读《南下北上求学记》有感

豪歌

基于自己儿子上小学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日记记载,作家春桃、陈桂棣夫妇写了《南下北上求学记》一书。该书讲述了他们的儿子小明在江西省萍乡市(书中化名萍城)上小学期间(2005——2011年期间),六年内三次择校、三次搬家,最后逐渐在市重点学校里变得厌学的全过程。

由于是基于自己的日记记载和事后的描述,整本书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很琐碎且有很强的个人化情绪。但仔细读下去,又觉得让自己既有作为家长的深切同感,又有作为教师职业身份的无奈,更萌发面对教育现实想突破困境的多方理解!

一、作为家长的深切同感

对多数家长来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每天都有很多经历、收获和感悟,但很少有人详细写日记记载这些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即便有经常写日记的人也很少有人拿出来公开发表。作为职业作家,春桃给我们公开分享了他们的点点滴滴。从这些点点滴滴之中,我既读出了他们作为家长的无奈,也从这些点点滴滴之中读出了自己的身影和想法。也许,这就是家长们的共性特征吧!

无可否认,当今中国社会的家长多数是生活在焦虑和恐慌之中的!这样的焦虑和恐慌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从根本上说,正常的家长们内心都有一个最起码的想法: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但面对社会的各种现实和压力,以及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攀比心态,作为家长,不得不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条无休止无尽头的竞争之路。

作为家长,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所以想方设法自己的孩子去上本地最有名的学校;作为家长,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最好的老师和老师对自己孩子好,所以满怀期待甚至于绞尽脑汁跟老师拉关系或者送礼来达到自己的期待;作为家长,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优秀的同学,所以先天排斥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和淘气孩子;作为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校园内部受到他们看来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时,自然是愤怒的;作为家长,自然希望孩子既获得学校教育的成功考出好的成绩进入好的上一级学校,也希望孩子能去欣赏和发现生活之中的美、有足够的见识……凡此种种,在《南下北上求学记》一书之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作为教师职业身份的无奈

《南下北上求学记》一书中不可避免要从家长角度展现家长对教育现实和老师的评价和批判。从这本书之中,能深刻感受到家长对化名“周小萍”这位老师的强烈不满,不满的原因在于这位老师打骂学生、用语言冷暴力学生和对学生的不公平处罚以及教学水平的不足、过多简单重复的作业布置等方面。如果这些叙述真实的话,我也认为这位老师逾越了教师工作的红线,确实应该受到该有的批评、惩戒甚至是相应的法律处罚!

细读全书,又从书中看出作者有很多自相矛盾的方面,比如说她的孩子搬离最后一个单独的位置后,她问自己的孩子“哪个倒霉的坐在那里了”?书中也说到一个细节,因为作者的孩子午休时间和同学在教室打牌而被孩子老师火急火燎喊家长的事情。在作者看来,这个事情本身没有那么严重是老师故意整治家长。但在我看来,这些事情的背后又隐藏着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无奈,那就是教师对学生批评和惩戒的边界是什么?

对多数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是家长们最揪心的问题。所以,社会和家长对老师们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家长们普遍期待自己孩子的老师们人品好、学历高、业务精熟讲课好、对自己的孩子好。这些期待无可非议,确实应该是老师们应该做到的。在家长们的心底,也隐藏着一个不愿明说但又最真实的期待,那就是经历了某个老师的教育之后他们的孩子能顺畅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一级学校。这个期待对老师们来说,就有点勉为其难甚至是难以实现的了。这样的无奈是基础教育界老师们的深深的痛。因为这样的无奈背后隐藏着我们社会对基础教育定位的错乱和迷茫。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终身成长服务还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服务?答案不言自明,但现实就是那么无奈。所以,有人提出了折衷的说法:“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

在写此文之前,我专门上网查找关于本书的一些信息。有网站报道,2013年11月30日, 作家春桃在自己新书《南下北上求学记》的读者交流会上说:“我儿子厌学,我们没有责任,责任在于社会、学校、老师。” 看到这个报道,我五味杂陈。从阅读原书的过程之中,我勾勒出这样一个妈妈的形象:年近四十得子,对自己的写作事业投入很多,在自己出国或者出差的时候经常要请自己的老母亲或者亲人帮助照顾孩子,经常抓住时机给孩子讲自己认可的道理但对于孩子也有不定期的打骂。一言概之,作者是一位语言胜过行动的妈妈。在本书之后,也隐藏着教师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无奈:原生家庭给孩子的根是决定性的,学校和老师们后天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三、面对教育现实突破困境的多方理解

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呼唤我们的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优质教育!也许,有关部门还需要做更多扎实有效的工作。

就教师个人层面来说,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贯穿自己工作始终的要求和目标,明确工作的边界是教师职业化的需求;就社会层面来说,不要再神话教师职业和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不要再把对圣人的要求强加到教师身上;就家长层面来说,真正承担起家长的职责之后才能理直气壮的批判教育现实。

不埋怨、不抱怨、不指责、不推诿,多学习、多交流、多换位思考和多面向未来考虑,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迎来中国教育的进步!

引申阅读:

1、教师的难为、应为、能为(之一)

2、教师的难为、应为、能为(之二)

3、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角色思考

4、教育领域里的悖论

第三篇:《窃读记》教学设计四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

──《窃读记》教学设计 作者:李怀源 孟祥芹 王明明

我爱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我爱阅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板块:

1.“读书交流会”。(1课时)学生对于读书有自己的认识,也了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也有自己喜欢的作者、作品,有自己的读书经验„„单元学习开始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安排一次交流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能够看到学生已有的成果,也可以看到学生在读书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起点,有利于调整教学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顺学而导。

这一部分就安排综合性学习,提出活动话题,设计方案。让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单元。

2.“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1-2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和作者大体相同的感受,对文本由基本的认同感,获得阅读感受;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学习文本语言及基本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和自己对话,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之间相互对话,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认识,获得新感受新体验。

3.“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3-4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同时慢慢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有所感受,有所领悟。

4.“汇报与展示”。

把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展示台中的内容进行整合,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分为“谈体会”(读书感受、读书方法、读书乐趣等)“讲故事”(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这三个小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关键是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同时,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做必要的总结;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完成一篇习作;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包括展示台中提示的读书记录卡、班级图书角、习作、访谈记录、心得体会等。

读书交流会

一、读书交流

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新学期又开始了,一本本新书又在等着我们去读了。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四年的读书经历了,让我们回顾一下各自的读书生活,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出示下列提示)

暑假中同学们读了什么书?

在几年的读书生活中有哪些读书感受?

最喜欢看哪本书?

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知道哪些读书人的故事?

„„

在小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选择一两个话题,全班交流。

二、我的读书生活

有人觉得读书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有些人却觉得读书是件快乐的事。你是怎样看待读书的呢?谈一谈你的读书生活,说出你的观点。(交流读书生活,从中掀起读书热潮。)

三、我读过的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一本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何况我们还读了许多不同的书。我想,书中肯定有千百种滋味在我们心头,就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读过的书。

四、访问爱书人

我们若能找到读书乐趣,就会渐渐的变成一个爱读书的人。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请你准备好一两个问题,去采访一下他们,并作简单记录。

开始采访活动。

交流采访结果:说出自己准备的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读一读被采访人的回答。

谈一谈采访后的收获。

五、共商读书节

1.教师宣布开展读书节活动。

分组讨论:我们应该搞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参照出示的《感受读书快乐》中的活动。)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感受读书快乐

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

去图书室或书店看书,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

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个书目。

„„

小组汇报各自的活动,说一说,如果我们开展其中一项活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开展。

2.制定方案。

小组交流,选出一项自己组想搞的活动。共同讨论,写出活动计划。

3.全班交流。

各组读出自己的计划。听取他组的优点,对自己组的计划进行补充,也可以对别组的计划提出好的建议。

4.修改方案。

通过交流,对自己组定下的计划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5.宣布读书节展示时间:本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学期末进行一次;中间还会有灵活机动的时间。

希望同学们课下和阅读课时间活动起来,为读书节展示活动做好准备。

第四篇:去英国这四所大学读研究生签证延长6个月!

天道留学http://tiandaoedu.com/

去英国这四所大学读研究生签证延长6个月!

天道小编有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要和大家分享,大家之前都认为梅婶上台之后一定会缩紧英国留学签证,但事实证明,英国的留学签证政策不紧反松。日前英国宣布,剑桥牛津,帝国理工,和巴斯大学的外国研究生就读者将延长签证留英时间6个月!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呢?下面就来和天道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剑桥牛津等四大学试点

总体而言,英国签证共包括探亲签证、旅游签证、学生签证、工作签证、过境签证这几种。其中比较复杂的就是工作签证和学生签证。

工作签证主要包括高技术移民以及企业家的Tier1签证、针对大部分工作者的Tier2签证、短期的Tier5临时工作签证(原本有一项针对低技术工人的Tier3签证,但已于2013年被取消);学生签证即为Tier4签证。

7月25日,英国内政部发布了一项针对国际学生签证(即Tier4学生签证)的新政策。根据这项新政策,持有Tier4学生签证前往英国就读研究生的留学生,在原定课程时间基础上,可以获得6个月的签证延长时间,而此前的留学生往往只能获得4个月的延长时间。

当然,该政策目前只适用于即将入读剑桥、牛津、帝国理工学院以及巴斯大学这四所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学生,并且该课程的时长不能超过13个月(不含学前语言课程)。因此,该签证主要针对的还是2016-2017、2017-2018申请13个月以下硕士的留学生。

此外,新政策的另一项内容是,在申请时,内政部不再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供资金或学历证明文件。未来,中国大陆学生在申请这四所大学13个月以下(不含学前语言课程)的硕士时,不再必须提供资金或学历证明文件。不过关于这一点,剑桥大学的官方说明仍是建议学生准备好资金担保证明和学历文件,以免有被拒签的风险。

这是英国政府四年来首次放宽国际学生的签证政策。事实上,自新任首相特蕾莎·梅上台以来,不少人担忧在移民政策上一贯立场强硬的“梅姨”可能会继续收紧留学政策。因此,近日推出的这项新计划也让不少人松了口气。业内人士认为,此番英国政府的这项新政策,可以看作是中国学生留在英国发展的一个契机。尽管目前仍在试点试行阶段,但可以预见,未来英国还会有更多学校加入到此项计划当中。

旨在吸引优秀学生赴英发展

英国内政部发言人弗格森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这项新计划已于7月25日开始正式实施,为期两年,旨在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到英国发展。

新政策简化了留学生的签证申请手续,除了必要的签证申请表格之外,申请者无需提供此前的资金以及学历证明文件,只要通过所申请学校的审核即可。同时,这一计划还希望帮助那些毕业后能申请Tier2工作签证的留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缓冲时间,用于找工作、实习等等。

天道教育 带您走向成功留学之道!天道留学http://tiandaoedu.com/

不过,弗格森表示,申请的留学生还是需要遵守内政部关于移民条例的相关规定,也必须按要求提交关于个人身份的相关信息,并接受相应安全检查,不符合移民条例规定的申请者将无法参与此项新计划。

弗格森告诉《京华时报》记者,目前这项签证延长仍然主要针对学生群体,暂时不会扩大至其他人群。试行期间,英国政府将实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之后视情况进行推广。

弗格森表示,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留学目的地,英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欢迎真正有能力的、优秀的留学生到英国来发展,包括以后留在英国工作。

特蕾莎·梅还认为,英国移民政策是为了吸引那些最有才学最有能力的精英,而若放任如今的情况不管,到2020年,英国则就可能面对每年近60万海外学生涌入本国的境况,并且她坚持认为,大量移民涌入的好处接近于零,相反移民会对房产、教育以及医疗带来难以修复的影响。

解读:或与英国脱欧有关

爱丁堡大学国际政治教授约翰·皮特森教授认为,英国脱欧并不会帮助英国吸引中国学生,但应该不会影响中国学生毕业后在英国工作,并且有可能让这变得更加容易。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英国一直需要具有技能的人来工作。我会希望在英国脱离欧盟之后,这里为有技能的人所提供的机会更多。这些技能包括财务服务技能、专业服务技能、科技和研究。”

专家认为,英国政府此时推出这项新政策,一方面是由于,新任首相刚刚上台,可能也想改变一下原来对于留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脱欧之后,英国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入。

专家表示,此项新政策对留学生来说,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找到一份实习或者工作。在这之前,使馆通常会根据学生课程的具体情况给予其2-4个月不等的延长时间。这次是明确了这四个学校的留学生,可以获得6个月的延长签证,同时也明确表示,留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找工作或者实习。

“这是继2012年取消毕业生工作签证以后第一次出现对留学生的利好消息。自工作签证取消后,中国留学生在英国一直没有一个合法的居留时间用于找工作、实习等等,这项政策是第一次。”

尽管目前只是延长了签证时间,但马星表示,从简化签证材料这项内容来看,所有申请这4所学校的学生不再需要提供资金证明,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在此之前,英国办理签证时从来没有过不需要提供资金证明的情况,这是一个很大的放宽条件。“这几乎和免签都差不多了。”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英国会有更多学校加入到这项计划当中。

以上就是最近英国签证政策变化的消息,考上这四所大学的英国研究生真是有福了,大家将会有充足的时间留在英国找工作。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只对英国的顶尖大学的研究生开放的政策表明了,其实英国一直以来的签证和移民政策的目的都没有改变,都是真正欢迎有实力的优秀的人才留在英国发展,所以大家在英国读研究生也一定不能放松学业,利用英国优秀的教育资源,成为真正的人才!天道教育 带您走向成功留学之道!

下载四年读四所大学: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读四所大学: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