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含答案

时间:2019-05-15 03:5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含答案》。

第一篇: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Word版

含答案.doc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 历史必修三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指定区域内。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对秩序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2.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3.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 .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4.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 .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B .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5.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6.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 .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 .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 .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7.“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

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 .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B .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C .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D .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8.“唯一的明智途径,是慢慢取得中国人的信服,排除他们的疑心,然后再劝他们进教。” 为此,利玛窦

A.到广东肇庆建立天主教堂作为传教据点 B.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适应中国国情 C.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D.参与修订历法完成浩大的《崇祯历书》

9.1865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之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的这段话 A .嘲笑清朝官员愚昧无知

B .干涉中国内政,推行奴化教育

C .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D .认为中国必须推行政治改革

10.甲午中日战争时, 日本国内知识界的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论定朝鲜战争是义战”。这些观点的本质是 A .认定战争是推动文明的根源

C .以狭隘地区观总结战争性质

B .坚持认为战争可超越国家利益

D .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11.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 .“开眼看世界”

B .主张“中体西用”

C .倡导“实业救国”

D .宣传维新变法

12.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 .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 . 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 .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 . 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13.1918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说:“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 这体现了作者

A .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B .追求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

C .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

D .强调国家富强的文明意识

14.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5.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调和劳资关系

B.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C.没收外国资本

D.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16.以下是l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 .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B .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C .公众批评《临时约法》

D .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17.某论文把宋明理学的产生、西方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学、三民主义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等内容作为重要依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思想文化变革促进经济繁荣

B .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主思想

C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D .不同特色文化的交融发展

18.英国学者阿德诺•托因比在《942—1946年的远东》中指出: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中虽然宣称不马上建立一个完全共产主义的中国,重申他过去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的主张,但他坚定地宣布,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论述表明该学者

A .站在中共的立场上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B .用中国政府的视角看待中共战后的国家设计 C .客观地记述了中共七大关于中国发展的愿景 D .从第三方的视角看到了战后国共两党的对立 19.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

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C .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B .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D .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20.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1.12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

A .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

B .神学为主的神学化特点

C .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

D.培养官僚的官方化特点

22.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

A .殖民主义

B .文化传播

C .军事征服

D .宗教扩张

23.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A .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C .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B .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 .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24.那时(16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

A .宗教改革的冲击

B .罗马教皇的感召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启蒙运动的开展

25.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耶稣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 .倡导宗教宽容

B .宣扬教会权威

C .反对宗教改革

D .抨击罗马教会

26.法国作家拉伯雷(1493—1553)在《巨人传》中提出了“随性所欲,各行其是”的口号。这一口号

A.直接反映了封建教会的腐朽

B.否定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

C.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核心主张

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2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 .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C .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B .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D .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28.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 .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29.右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 的前提是

A .马的驯养与使用

B .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C .电的发明与使用

D .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30.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 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31.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 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 敲着、奏着、唱着, 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 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 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该种音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推动

32.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谈到他的创作时说:“目的虽有, 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其创作风格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理性主义

D .现代主义

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答题卷 第I 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12分、第34题14分、第35题11分、第36题15分,共52分。)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鲁迅

材料二

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孔子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与“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12分)

34.(14分)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明代习俗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4 分)

材料二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2)

材料三

“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3)材料三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

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分)

35.(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

《梅杜萨之筏》

卢梭

《巴黎圣母院》

《自由引导人民》 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所示近代欧洲的变化。(6 分)

材料三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2)针对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分)

3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4分)材料二

(2)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5分)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6分)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 历史必修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3.史实示例:董仲舒杂糅法家、阴阳家等创立新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儒生读正统儒学方可做官;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察主要范围;(4分)康有为:假托孔子改制,视其为改革家;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冲击封建伦理纲常;袁世凯称帝,重奉孔子至圣;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凡涉孔子即愚昧落后;建国后,孔子被丑化,封建思想总代表(批林批孔)。(取其4点,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4.(1)新变化:突破等级限制;追求奢侈生活。(2分)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2分)(2)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3分)(3)特点:单一化、政治化;多元化、人性化。(4分)原因: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3分)35.(1)整理:材料反映了近代欧洲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集中体现了近代欧洲思想文化界的发展变化。(3分)

探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政治:在法国革命冲击下,欧洲处于剧烈变革与动荡之中。思想:现实的残酷使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理性王国)感到失望。(3分)

(2)观点:“醉心欧化(1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技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肯定。(4分)

观点:“保存国粹(1分)。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为体,西为用”,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对西方技术的学习,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4分)(如答义和团运动亦可)

36.(1)时代潮流:文艺复兴运动。(2分)文学: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美术:达·芬奇、拉斐尔等。(2分)(2)时代背景:《红楼梦》: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3分)《人间喜剧》: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分)(3)相同点:都反对君主专制(或反对封建专制)。(2分)不同点:前者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后者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4分)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第二篇: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五)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子江中学2014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五)政治部分

25.商品房价格(P)受建筑成本(J)、城镇化进程(E)、保障性住房供应(F)、购房贷款利率(S)等因素的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6.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福建省委省政府正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3000多万人口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

27.20 1 3年1 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捍卫“舌尖上的安全”,需要()①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食品市场准入等规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食品市场秩序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④企业生产高档次、环保、生态食品,让消费者吃得安全、放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8.一段时期以来,诸如埃及卢克索神庙发生的“到此一游"等出境游不文明个案,不仅触动了国民的耻感神经,更损害了国家形象,也对社会的文明素养进行了一场拷问。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②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维护国家形象

③提高政治素养,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④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某些国家利用一切机会渲染“中国威胁”,比如对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非议就是这一论调的一出新戏。对此,中方提出,防空识别区是中国在回应其他国家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挑衅,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目标并不矛盾。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

30.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许多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法律行为鼓励、倡导全民阅读。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在推动阅读立法工作上应该()

①积极提交支持阅读立法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②就全民阅读工作情况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③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支持阅读立法工作④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31.永定客家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在丰富人们消费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B.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32.2013年12月,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的成功申遗有利于()①开发其经济价值②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3.近年像“逆袭”“高端、大气、上档次”“土豪金”等网络新词不断出现。这些新词多为新事

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B.文化创新由时代精神决定

C.文化创新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D.文化创新来源于群众的灵感 34.“嫦娥三号”奔赴月球,携带了许多先进仪器到月球,比如月基天文望远镜,落到月表后可

看宇宙空间,进行空间的天文观测;携带了雷达,可以测量月壤的厚度,还能测量一定深度的结构,了解月球内部。这再次证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科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3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

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到“决定”,是重大理论创新,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表明()

A.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B.科学理论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C.事物经过一定的量变就能实现质变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6.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襄邑道中》有一句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

与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A.②④B.①③C.③④D.②③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40~42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

39.(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吹响了深化农村改革“集结号”,绘制出了一幅宏伟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蓝图。某校高三(1)班以“农村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关注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请你阅读表格左边信息,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在答题卡对应序号处作答)(12分)

第二组:热议城镇化建设

第二组同学展示了一组照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这种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议。

(美丽的乡村)(建设中的城镇)

(2)有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保护好传统民居。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该同学观点的合理性。(9分)

(3)也有同学认为,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破坏一些传统民居是必然的,无可厚非。请你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评析。(9分)

第三组:认识基层民主协商

农村的繁荣离不开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协商实践,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健全村民监督机制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客。

(4)请你简要说明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历史观依据(2分),并从公民的角度分析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现实意义。(10分)

【选考部分】

42.(10分)思想政治

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国家和国际组织】

2013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指出:双方要继续加强全面战略协作,维护好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权威,捍卫联合同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1)中俄双方要继续加强全面战略协作,是基于双方()(4分)

A.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B.有着一致的国家管理形式 C.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D.有相同的国家结构形式

(2)以“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题写一篇评论,请你列出评论的要点。(6分)

B.【科学思维常识】

(1)右图体现的思维方式是()(4分)

A.直觉思维B.想象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

(2)请你列出第(1)题所选思维方式的具体技法。(6分)

2014届子江中学高三文综测试(五)参考答案

39.(42分)

(1)(12分)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走科技兴粮之路。

②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流通机制。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增加对粮食生产投入。

④以我为主,立足国内,适度进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2)(9分)

①传统民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大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有利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②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应加大保护,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文化创新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应融入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3)(9分)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推进城镇化建设与保护传统民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②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保护传统民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可以为城镇化融入传统建筑的优秀文化内涵,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全面地看问题,把城镇化建设与保护传统民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12分)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

②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的民主素养。

③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民主的权利,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决策为民利民。(10分)42.(10分)思想政治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C(4分)(2)①中国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分)②中国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1分)③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1分)④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1分)⑤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1分)(共6分)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1)D(4分)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也有不同的思维发散方法与诀窍。适合于个体思维的主要有检核表法、列举法、信息交合法等。(3分)对于群体思维而言,主要有头脑风暴法,或称集思广益法。(3分)(共6分)

第三篇:福建省泉州市2011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泉州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市质检文综试题历史

13.《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14.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发自商鞅, 极盛于始皇, 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彻底打破了宗法分封制

B.中国进入了农耕文明时期

C.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5.《元史·选举志一》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元朝

A.重视科举制度

B.文人社会地位较低 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D.工商业经济发展 16.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17.图1物证资料,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B.土地革命战争

C.抗日战争

图1 D.解放战争

18.有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9.1991年,中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图2)。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政府以立法形式禁止吸烟 C.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D.遵守WTO成员国贸易规则

图2

20.法国作家蒙田说:“一个人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其主要宣扬的思想潮流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

21.图3是某一世界近代史研究者作的一幅未标记名称的柱 状统计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每一组柱状中的浅黑、深黑、白色柱状分别代表的是

A.英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B.中国农业、制造业、商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C.英国、法国、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 D.中国、英国、法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 图3

22.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的出现

A.说明了非常时期总统拥有非常职权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符合宪法赋予总统任命行政官员的规定 23.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的不同之处是

A.范围更大,体现全球化

B.合作原则开放灵活,体现贸易伙伴关系 C.国家成分复杂,体现求同存异

D.地域相近,体现睦邻友好

24.1918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

38.(37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

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怎样的时代要求?(12分)

材料三

徐光启与利玛窦画像

《农政全书》书影 《几何原本》书影

注: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创立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许多名词。(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明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5分)

材料四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3)根据材料四,概括当时中国生活习俗演变的特点。(4分)

材料五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注:包括民主、平等、人权、自由等)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因素。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主要人文思想。(12分)

(5)从“东学西传”到“西学东渐”的历史变迁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41.(15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6分)

材料二

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持有何相同观点?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 的?(9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为了保障这些权力,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材料二

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1)根据材料一,概述《独立宣言》的基本主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为什么《独立宣言》通过近200年后,马丁·路德·金仍在追求这一梦想? 它反映了民主政治演进历程有何特点?

(7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你要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不要去理会你自己的限制。”

材料二

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

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概括他们取得科学成就的共同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恩斯和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7分)

201105泉州市第二次质检历史

13.C

14.D

15.B

16.B

17.B

18.D

19.C

20.D

21.A

22.C

23.C

24.C

38.(37分)

(1)成果及影响: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印刷术,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火药,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科举制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锐利武器。(8分)

时代要求:反映了提倡理性,尊重人权,反对专制和特权,追求民主平等。(4分)(2)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机,开阔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眼界

(或对文化进行了总结,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风尚崇洋。(4分)

(4)因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的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探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或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6分)

(5)不同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推动各自的发展;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文明的交流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1.(15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商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商业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商业要服从农业的发展。(6分)(如写重商但同时抑商可酌情给分)

(2)相同观点:商业过度发展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4分)

实践:实行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官府干预商品交换,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调控商品价格。(5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8分)(2)理想:人人生而平等。(2分)

原因:美国建国后实行的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2分)

特点:民主政治历程具有渐进性;追求真正的民主政治的道路具有曲折性;民主政治的实现要通过不懈的斗争。(3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4分)

条件:继承与发展;创新。(4分)

(2)评价:凯恩斯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爱因斯坦充分肯定了牛顿一生热爱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品质。(4分)不同:着眼点不同;角度不同;获取的史料信息不同。(3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下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