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时间:2019-05-15 03:3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第一篇: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作者: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 《光明日报》(2015年03月26日 0

5版)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的重大社会改革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言简意赅地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回顾过去,1978年,为发展农业生产,中共中央作出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决定,极大地激发出亿万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1980年,温州市工商局发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标志着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被认可,千千万万的城市居民从此当上了“个体户”,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探索和社会财富积累的一支重要力量。1993年,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粮票”被正式取消,近1 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闲置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为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奇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简单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要在社会上刮一阵风,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实实在在地释放出新一轮的改革红利,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亿万群众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从“小众”走向“大众”,让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浪潮,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大众创新创业是保持“中高速”的新动力。从扩大消费需求看,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将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帮助创业者制造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利基产品,挖掘产业“长尾”中蕴藏的富饶金矿,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从增加投资需求看,大众创新创业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大众创新创业是迈向“中高端”的新途径。大众创新创业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育出铺天盖地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这些初创企业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洗,一部分势必脱颖而出,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大众创新创业是创新产业组织的新方式。随着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对大众创业者的开放普及,个体能够成为产业资源的组织配置者,去中心化的自组织生产开始出现,从而带动传统大规模生产逐渐向柔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按需生产、规模定制正在变为现实。开放的社交网络使用户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角色,直接参与到产品构思、设计、制造、改进等环节,与创业者充分交流产品创意、体验及个性需求。“众筹”“众包”“众创”的融资模式和生产方式,将优化封闭的产业资源配置方式,让智力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本更加自由流动。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提出到现在不足一年,却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大众创新创业对经济的推动贡献,也反映出大众创新创业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期待。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基本保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底层群众和年轻人发展存在“玻璃天花板”的体制性障碍。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就是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自由分配,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满足人的最高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列为人的最高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创造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创造出满足人生需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渠道,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人民当中蔚然成风,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保持着不断追求卓越的积极心态和精神风貌。

大众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大众创新创业从根本上是要通过完善法治环境和加大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破除一切不公平、不合理、制约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政策制度障碍,让政府的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让有权者不可任性也不敢任性,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之风。

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具备了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当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1600多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毕业企业超过5.5万家,其中上市和挂牌企业近500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200多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2014年,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诞生科技企业1.3万余家、武汉东湖超过5000家,115家国家级高新区总收入达23万亿元,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超过50万人;技术市场体制不断健全,201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77亿元;创业投融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400多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带动我国创新创业愈加活跃,规模加速扩大,效率显著提升。

透过大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的现象,不难看出其出现的必然原因和基础条件。一是新技术革命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便捷工具。互联网、大数据、开源软硬件、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让社会大众可以方便地将创意和想法形象化,并快速转化为现实产品,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成本。二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条件保障。我国信息产业在移动通信、宽带网络、超级计算、卫星导航、智能终端、光通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社交网络、O2O等创新平台,带动以互联网应用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三是高素质人才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智慧源泉。由于几十年坚持不断的教育发展,以当代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创新创业群体具 备了扎实的科学基础、网络技术和开放视野,可以轻松快捷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社会大众需要什么,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新创意。四是改革开放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宽松包容的政策环境。商事改革、第三方支付、P2P金融等改革措施创造了政策支撑条件。宽容失败、鼓励个性的社会文化氛围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观念,理解、认同和投身创新创业,使得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

五、落实《意见》精神,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抓手

新时期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将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共识与合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培育新的增长点,在更广范围内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大众创新创业的战略意义,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任务抓实抓好,使科技创新的“小局”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各地区之间要建立联系机制,交流借鉴工作方法与经验,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创业资源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大众创新创业全国“一盘棋”的良好格局。

二是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和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发展众创空间不是“大兴土木”搞建设,而是要把已有设施条件用好,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创业资源,激励高校、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服务,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发展众创空间要认真梳理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发挥政策集聚和“互联互通”的系统有效性,切实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让所有创业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资本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推进作用。着力发挥传统孵化器在基础设施方面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依托传统孵化器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引导创新创业服务向着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化方向发展,满足新时期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需求。国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重资产、轻服务”逐步转向“轻资产、重服务”。高校、院所要结合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政策和正在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积极探索调动各方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新机制。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宏观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凡是市场机制有效的领域,政府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让市场选择大众创新创业的方向和路径,让价格机制和供需关系来调节大众创新创业的规模和形式,避免直接干预创新创业活动,更不能用已有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手段去“引导”大众创新创业发展。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阶段,政府要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保障创新创业者合法权益和竞争秩序。不断夯实创新创业基础设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方式要从选拔式、分配式支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用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小投入”吸引来社会资本的“大投入”,形成市场化的创新资源配置格局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秩序。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会一帆风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时不我待的改革精神和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气,破除制约大众创新创业的各种障碍,才能充分调动起亿万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出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助力经济发展实现“双中高”目标,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第二篇:教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个国家的“创客”梦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个国家的“创客”梦想

一、教学目的

通过讲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含义,提出背景,国家采取的支持措施和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四个方面,解读两会热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学生学习了解时政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二、教学重点

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含义。

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含义。

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潜在意义。

四、教学方法

课程讲授,疑难解答。

五、教学过程设计(1)问题引入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话说A君出国旅行,看到很多新奇的小玩意儿,便高高兴兴的买回国,等到包装的时候才发现在这些小玩意儿的底部无一不写着“Made in China”,原来自己辛辛苦苦运回国的全是“国产货”,A君不禁懊恼。在生活中,实际情况也大概如此,据说有一个美国人还曾经做过一个尝试,能否一个月不用“中国制造”,结果当然是失败的。可是“中国制造”在席卷全球的同时,却因其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常遭国人戏谑,在国人心中“中国制造”几乎成了山寨、低端、廉价的代名词。因此,寄予了国人美好梦想的创新一词便广为人知。也因为这样,出现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格外引人注目。此次其实并非这个说法的第一次出现,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在之后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将其誉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力量,何以被称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呢?我想这一定是一股梦想的力量。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创客”。创客是英文Maker的翻译,特指那些热衷于利用新技术将非同凡响的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人。我们所熟知的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创客。而创客大抵拥有伟大而奇谲的梦想。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认为最好的解释就是“一个国家的‘创客’梦想”。今天,我将从其含义,提出背景,国家采取的支持措施和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这个“一个国家的‘创客’梦想”给出我的理解,体悟梦想的力量。(2)分层解析 含义--新、广、自发

要认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三个关键词“新、广、自发”。“新”是本质要求。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正是求新求变。因为依靠廉价人力和资源支撑的粗放型经济难以为继,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巨大矛盾又摆在面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常见于报端,所以发展需要新的智慧、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亮点又并不只是在“创业,创新”上,还有“大众,万众”两个词。这也就是“广”,“广”是战略眼光,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赢得革命需要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其中就蕴含了无数草根创业者与民间的创新势力的巨大能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业、创新”的主体,每个人都应积极投身于“创业、创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这里“业”并不仅指商业,理解为事业也许更为贴切,其核心“新”“广”二字的结合便如溪流积聚成海的壮阔,将带来井喷式的进步,正所谓“大志兴邦,不过集众思”。

第三个关键词是“自发”,因为这并非国家提出的某项计划,没有硬性的指标,没有强制要完成的任务,这是人民为谋生,为发财,为发展而采取的自发的举动,官方只不过是做了归纳,进行了提倡。因为就业机会少,所以需要创业;因为老一代产品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需要创新。就好像是饿了要吃饭一样的简单自然。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归根结底是由市场孕育,由人民创造的。就好像是在农业困顿时,人民自发采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这也就意味着其中将蕴含着更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提出背景—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国经济遇到了哪些挑战和机遇,为何会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呢?第一个方面,当然也是最迫切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挑战:GDP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都出现了疲态。这些我们从媒体上应该也有所耳闻。早些年时经济领域一片欢歌,大量的出口和投资成为荣耀的象征。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拉大内需又成为新闻中常见的词。近几年,更多强调的则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这一切都能说明中国经济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发展充满了对动力的渴望。第二个方面则是机遇,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的关节点,我们知道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造就了一个世界强国,在这个背景下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当前形势是相适应的。这将有助于中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趋势,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变革。同时,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更多地需要小微企业和有专业能力的个人来推进,创新主体的变化也是新一轮革命的特点。

政府的支持措施—有了依靠才更好做事

我们注意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了经济发展的“双引擎”。除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外,还有一个就是“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将致力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来支撑创新和转型。在具体措施方面,仅在2014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就出台了13个关于促进创业创新的文件,这其中包括了简政放权、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的鼓励扶持政策。今年,国务院又设立了总额在400亿元人民币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助力创业创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其中,众创空间指的是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6月16日,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完善普惠性税收措施,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优化资本市场,创新银行支持方式,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等。这些足以说明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度支持。

这些措施大致上有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政府层面,加快步伐,简政放权,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搭好舞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促进发展。生动点说,就是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第二个方面是市场层面,推动企业竞相创业创新。大力鼓动草根创业创新,鼓励支持利用闲置厂房等多种场所、孵化基地等多种平台、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开展创业创新,努力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格局。第三方面是人的方面,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份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第四方面是培养创新文化、优化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增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人们讲道德、重诚信、循法治、守契约,使创业创新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纵向流动的强大动力。

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辛勤耕耘为硕果

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我看可以由浅入深分三层来看,解决眼前的、放眼长远的、寄寓未来的。解决眼前的也是最直接的自然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保持GDP的增长,提升居民人均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等最易发现的结果。放眼长远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可能性将是无限的。它可能催生或极大地发展某个行业。正如网购之于快递。十年前,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快递将处在一个如此重要的地位,而如今风尘仆仆行进在道路上的快递小哥正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除此之外还有助力产业变革,迎接新一次的科技革命。历史表明,谁抓住了科技革命,谁就抓住了发展经济的主动权和时代的领先权。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其实是某些寄寓未来的附加效应,诸如在这其中营造的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学以致用的精神,精神的产生是艰难的,而其中蕴含的能量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比如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财政极为困难,可政府依旧将大量的财政投入教育,人的粮可以断,但教育的粮不能断,在先进科学浸淫下成长的一代日后成为了日本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某些事虽看不到可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精神虽不及经济效益耀眼,可精神的力量是惊人的,远非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能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而我所言的这些创新文化等无形的财产将在某一天显现出巨大的力量。(3)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如今,创客空间、孵化基地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配套公共服务遍地开花,一眼望去似乎形势大好,但在这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是创业还是创新都是需要积累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要积累,创客空间不可能一建立就立即收益,正如大炼钢铁不可能三五年就赶超英美一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不可能一展开就使中国一跃成为创新型国家;创业创新也是要结合实际的,一个地区适合不适合建立创客空间、孵化基地,有没有市场,有没有人才,这都是要调研的,一个地区适合扶持哪一领域的创业创新,这都是需要反复思考的;创业创新更是要讲科学的,创客空间、孵化基地不是空房子,也不是政绩招牌,有人才入驻才能发挥作用,有科学指导才能蓬勃发展,这件事情急不得、也慌乱不得,脱离实际的不讲科学的粗放的野蛮生长只会带来损失,无益于发展。

授课人:205营 黄胜英

学号:03052012025

第三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是关系每一个人的事——关于“双创”的断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是关系每一个人的事

——关于“双创”的断想

作者:众言 《光明日报》(2015年08月10日 02版)

这两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热词。这件自下而上的“创举”得到自上而下的空前关注,其实水到渠成,因为这本就是我们每个人所思、所盼、所为,是我们自己的事。最近,又听到一些人议论,谓之创业创新乃“小众”之事,笔者也想谈点看法。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的是每一个普通人的贡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任何时候,推动生产力解放和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还得靠人民群众,靠无数默默耕耘的个体。个人英雄主义和少数人的单打独斗,终究只是某个时间片段的个别表象,难以反映社会全貌。从筷子、车轮的点子到“四大发明”,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尖端科技,人类绵延数千年的辉煌文明与创造,凝聚的是多少代多少人的智慧与心血。与过去相比,当今人民群众的知识程度、文化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要使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为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提供条件,开辟广阔空间,让大家都有用双手创造历史的舞台和机会。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诞生于改革之中,与改革相生相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就是在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干到户”试点,群众创新迈出的一小步,让中国在解决温饱问题上迈出了一大步。管制束缚创新,竞争产生繁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审批和限制,打破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束缚,放手让人民群众去拼搏,为创客、极客们的成长创造宽松、公平的环境,把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人的创造力无拘无束、海阔天空地尽情挥洒。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每年还有700多万大学毕业生、600多万职业院校毕业生、30多万海归,这是多么雄厚的“本钱”。把大家的智慧充分激发出来,我们就拥有了富国强民、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从世界科技进步的趋势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有了极为丰富的“工具箱”。当前全球范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业态风起云涌,形成了全新的社会图景。网络社区、即时通讯、自媒体等的迅速发展,使社会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紧密、便捷,信息、知识等各种创新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对接、协同和集成,“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渗透,也使创业创新更加开放共享,个人化创造和社会化生产高度统一。比如说,要进行研发设计,现在有众创,让大家一起来研究和创造;要完成资金筹集,现在有众筹,把大家的小钱汇成干大事的资本;要开发产品项目,现在有众包,可以让大家自由组合、统筹配合、协同工作。在“三众”等模式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创业创新,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享受过程、分享成果、从中受益。

从社会分工的发展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分离的,很多人与知识文化无缘,被排斥在脑力劳动之外,排斥在创业创新之外。随着教育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新经济的崛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再泾渭分明,分工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创意、研发等工作,不再像以往是少数人的专利,“草根”创业创新应运而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纵观近些年新开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草根”创业创新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盛大中文网在很短时间内就催生了一大批原创文学作品,这是过去靠作协、出版社无法做到的。网络电商的兴起,为数以千万计的个人创业提供了方便、廉价的平台,这是过去靠门面、商场无法实现的。中国好声音、无人机大赛等诞生了多少新秀、涌现出了多少好点子?“草根”创业创新潜力无穷,理当为他们加油喝彩!

当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功,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想法不现实,甚至是幻想。创业创新切忌浮躁。但浮躁不浮躁,与一定范围的失败、试错不一样。创业创新就是要在千百次失败、试错中逐步走向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哪怕是失误都得扎扎实实,决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吹牛、说大话。大多数的成功都要经历摔倒再爬起来的辛酸和付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虽有摔倒的可能,但大家都有爬起来继续大步向前的机会和权利。电灯不是爱迪生凭空想出来的,地球重力的发现也不是牛顿一个人的贡献,“小众”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的,离不开“大众”的不懈尝试和努力。国务院多次强调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当头炮,就是要规范政府权力,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充分激发民智、保护民权、发挥民力。只有把创业创新的“底盘”做得更大、主体更多,成功的概率和数量才会更大。社会基础更雄厚,就能有更丰富的创业创新成果。

创业创新既是经济权利,也是政治权利,连着普通如斯的你和我,给每一个有梦的人以希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人人参与、大家出手,才能实现更加公平、高效的“一次分配”,让更多的人靠勤劳和智慧富裕起来,共享改革发展“大蛋糕”。

第四篇:紧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大唐电信“一体两翼”开启众创空间

紧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大唐电信“一体两翼”开

启众创空间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用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再适合不过。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摧枯拉朽式的发展,互联网创业思维已经根植于大众意识,而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的扶持又在政策层面助推了互联网创业大潮――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所以从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两方面来说,互联网创业迎来了黄金机遇。

在政策扶持和需求的驱动之下,国内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技术、资本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市场的调动下重新聚集,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作为这种创业趋势的集中反应,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孵化期互联网企业就业人数15万;国家高新区115家,园区注册企业超过50万家,仅中关村2014年的新增科技企业就达到了1.3万家。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市场转移转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577亿元。

作为互联网企业孵化的背后推动力量,2014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数量达到1000万余家,孵化期互联网企业就业人数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而在这其中,就有大唐电信的身影。

4月18日,大唐电信发布了2014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数据:2014年大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79.77亿元,其中3.15亿元、仅占总收入的4%不到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业务收入大增272.50%――除了大唐电信2014年收购的要玩娱乐游戏业务的稳定增长之外,项目孵化业务贡献最大。

虽然贵为通信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国内扛鼎企业,但细数大唐电信在过去几年的动作,不难发现在互联网生态圈的战略布局也是格外引人注意。

2010年9月,与新华社合作成立新华瑞德(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8月,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大唐创新港;2014年4月,收购广州要玩娱乐有限公司。

在互联网创业大潮方兴未艾之际,大唐电信就已经未雨绸缪完成移动互联网项目孵化的布局构建了大唐电信移动互联孵化平台,形成了以云服务平台技术孵化为主体、以投融资服务和园区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项目孵化模式,能够为互联网项目孵化提供包括技术支持、管理支撑、投资服务以及园区服务的一条龙整体服务。

在逐步完善项目孵化服务的同时,新华瑞德整合资源,为行业机构、中小微企业以及创业团队提供高效开发、验证推广创新的生态环境,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物流、保险、居家养老等垂直行业成功孵化了多个互联网项目。

2014年,教育行业社交平台“艾米”项目、定制化智能终端与服务项目“FansPhone”、与天矿所合作的矿产资源交易平台项目、社区服务O2O平台“社区1号”项目相继获得A轮融资并成立公司。

目前在孵项目中,航空保险服务“安途”、流量魔方、母婴健康服务项目“妈咪100分”、物流交易平台、面向K12的移动教育项目FansPad均获得了投资商的关注。

从孵化项目选择上来看,大唐电信对文化教育和民生服务项目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而大唐电信的集成电路业务已经在文化和民生领域深耕多年,大唐电信目前对孵化项目的选择使用了循序渐进的策略,而非冒失突进。

即将上线的大唐电信移动互联云平台以可视化、配置化、开放化的特色为异地接入、规模化在线的孵化项目提供更便捷、更开放的技术资源共享环境,未来为大唐电信的移动互联网孵化业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将为互联网业务带来更大幅度的增长。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关于共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意

【发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科协 【发布文号】发改高技[2015]3065号 【发布日期】2015-12-24 【生效日期】2015-12-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关于共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意见

发改高技[2015]30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科协,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科协就协同推动“双创”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在全面推进双创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创新创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对提升双创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依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建立部门会商和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同时动员各级发展改革委、科协和各类全国学会,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积极性,调动更多科技创新资源共同推进双创工作,扩大双创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各地发展改革委、科协和学会要深刻认识科技工作者在推动双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合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二、搭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办好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下文简称活动周),推动活动周的制度化、长期化、国际化,将活动周打造成为宣传国家政策、展示优秀项目、推出优秀人才的双创品牌活动平台。中国科协作为活动周的承办单位,负责研究提出每年活动周主题、实施方案等,做好组织筹备工作,持续推动活动周常办常新、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以活动周网站为基础,共同建设双创服务互联网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活动周。中国科协充分发挥全国学会、企业科协力量,结合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院士专家工作站、“讲、比”活动等工作机制,依托现有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综合数据资源库和专家库,为双创提供专业支撑。各地发展改革委、科协和学会要持续跟踪、选拔和推荐一批优秀项目和人才,努力拓展双创工作资源,协助推进现有工作平台和互联网平台无障碍对接。

三、推动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基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科协共同推动建设全国双创服务中心,建立创新、协作、开放、共享新机制,着力打造多主体协作、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协同、全周期管理、线上线下结合的国家级双创服务中心,面向全国开展交流交易、信息加工、技术支持、展示宣传、综合评价等双创服务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实施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中,充分依托科协资源,依托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为科技工作者和初创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各地发展改革委要积极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各地科协以“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为基础,支持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创业机制,聚集一批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和团队。

四、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

各地发展改革委和科协要大力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工作者将创新创业意愿转化为行动。要充分发挥企业科协、园区科协的作用,通过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创客联合会等方式,跟踪服务一批创新型初创企业,帮助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阶段的创业者实现跨界、交流、互助、合作。各级科协组织和学会要充分发挥优势,组织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和技术指导,面向需求开展科技信息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鉴定评估等咨询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各种知识服务与创新教育服务。各级科协组织和学会要通过举办各类创业培训活动和创新科技成果交易会、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为创业企业和优秀项目提供展示舞台,提高创业企业的竞争力。

五、加强创新创业宣传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将加强与中央和地方各大主流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合作,共同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创节目,宣传创新创业典型,展示双创人物风采。中国科协结合全国科普日等重点科普活动,明确双创宣传主题,广泛宣传创新创业代表性人物和事迹。各地发展改革委、科协和各级学会要积极组织推动在本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工作,发现和推荐一批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加强宣传,引导科技工作者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六、拓展创新创业融资渠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在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过程中,在重点领域选择、项目投资咨询等方面充分发挥各级科协、专业学会的优势和资源。中国科协与中国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金融服务中心,有关地方发展改革委要将金融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双创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金融服务中心开展试点示范,为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七、加强创新创业监测评估

强化对双创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定期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科协开展双创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双创环境优化情况、双创效果等的监测评估,定期发布企业和区域双创活跃指数等监测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新兴产业发展、双创战略、双创评价体系研究,发布《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季度《创新创业形势分析报告》,建立和完善双创评价体系。中国科协支持学会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估、技术标准、检验检测等第三方评估和服务。

各地发展改革委、科协、学会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创新,完善服务,科学组织,不断拓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打造双创蓬勃发展新局面,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促进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科协

2015年12月24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