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家教你学会如何爱:儒家之爱三大要点
儒家教你学会如何爱:儒家之爱三大要点
中国古代有著名的诸子百家,其中不乏贤哲圣人,这些伟大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并改变了这个世界。儒家可以说是我们心灵上的春天,千百年来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儒家学者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命以及生活?他们又曾经并且还在给我们带来些什么东西?
所谓“中国式”是因为我的讨论主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可以被其他传统的人们所分享。事实上,生命和生活是相通的,这也就意味着心灵可以超越民族或国家的界限。“心灵”和我的专业有关。关于哲学的不同定义和描述已经成为哲学本身的一部分,我并不试图给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答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最简单和直接的意义上,哲学就是一门关于心灵的学问。从前使用的汉字中,曾经有一个上折下心的字眼,是“哲”的本字,似乎更适合用来表现哲学的本性。至于四季,即春夏秋冬,对于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来说,是每年都在经历的东西。它是世界的节奏,也是生活的节奏。每个季节因为其不同的特点而被人们关注着,并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典型的说法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宋朝无门和尚的一首四季诗是非常著名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风花雪月作为四季的象征,在心无挂碍的前提之下,便成为人间最美好的景色。
生活在一个四季分明的所在,春天给人们最大的感觉是温暖和生机。“春雨过春城,春城春草生。春闺动春思,春树鸣春莺”,大地复苏,万物萌动,《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在春天有最好的体现,足以唤起人们内心的感动。宋儒周敦颐“绿满窗前草不除”,以为“与自家意思一般”,且可观天地生物气象。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对天地生物之仁的体会中,内心之乐便是自然之事。
从整个的精神气质来说,儒家无疑是属于春天的。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是其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前人曾经有“《论语》气温”的说法,而描述孔子气象的一个重要字眼便是“温”,譬如“温良恭俭让”,“温文尔雅”,或者“即之也温”。追究起来,经典和生命的温度都来自于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吕氏春秋·不二篇》试图用“仁”这个字来概括孔子的思想,所谓“孔子贵仁”,我想是很恰当的。如果用另外一个字来解释仁,那一定是“爱”。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在回答弟子之问的时候给出的非常著名的说法。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的哲学可以称之为“爱的哲学”。从充满着爱的生命一直到爱的关系、秩序和政治,直至整个世界。
什么是爱?或者说,儒家会如何理解爱?我想从三个方面尝试着进行描述。
首先,为了给爱找到最确定的基础,它被看作是根于性和心者。郭店楚墓竹简中有“爱生于性”之说,经由此规定,爱就是某种天赋及内在于人之物。我们甚至可以说,爱是人之所以为人者。在这种理解之下,爱就是人的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才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其次,爱指向的是他人和外部世界,是人面对他人和世界时采取的一种根本态度。换句话说,爱不是指向自己的,不是自私的爱,更不是自恋,这正是“仁者爱人”说法的意义所在。儒家把人理解为“能群”的存在,因此并不认同以隐士为代表的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这就使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成为必然。在处理这个关系之前,如何理解他人是异常重要的。其实在“从人从二”的“仁”字之中,就包含着重要的答案。不仅我是人,我之外的他人也是人。无论这些他人被如何命名,或者被赋予了什么样的身份,他们都是人。这种理解就是仁,就是爱。也只有按照这种理解行事,才是“爱人”。因此,爱就必然地包含着对他人和世界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第三,爱是一种一体的感觉和状态。在爱中,自己和他人以及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此意义上,“仁”字的构造实际上充满着两人一体的意味,如父子一体、君臣一体、夫妇一体。由此两人一体一直扩充出去,则是万物一体。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说的便是此扩充的过程。在儒家传统中,把万物一体说的最透彻和亲切者,当推张载和王阳明。张载的《西铭》视天地为一大家庭,人类和万物都是此家庭的一分子。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则更多地从人心之角度论述万物一体,见孺子之入井会怵惕恻隐,见鸟兽之哀鸣觳觫会心生不忍,见草木之摧折会悯恤,见瓦石之毁坏会顾惜,通过没有遮蔽的本心,自己与他人、鸟兽、草木、瓦石的一体性得到了“感同身受”般的呈现。这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当然,一体并不意味着同样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每一部分,无论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怵惕恻隐、哀鸣觳觫、怜悯与顾惜之间的区分,都包含着爱内部的差别。这被称为爱有差等,或者理一分殊。
在儒家对于爱的这种理解之下,儒者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就变得非常清晰而明确。爱让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个体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它和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在孔子“鸟兽吾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态度之下,对于他人和世界的承担就成为当然。孔子自述其志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能够不同程度地安顿他人者便是君子、圣人或者圣王。由此,我们才能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奔波,子见南子的无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以及授徒讲学的快乐。
为了让爱落实到这个世界,除了执著的努力之外,方法的探讨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该如何去爱他人,去承担对于他人和世界的责任?看起来儒家给出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和将心比心。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据曾子说就是忠和恕,所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难发现,上述三句话中的第一个字都是己,最后一个字都是人,推己及人的结构在这里体现的非常清晰。从文字结构上来看,“忠”和“恕”与心的关系非常清楚,构成“恕”字的如和心正是将心比心之意。根据儒家的看法,我们通过自己去理解他人和世界,并在此理解之上实现推己及人的爱。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必须基于如下的前提:人和人之间有互相理解的基础和能力。为了满足这个前提,儒家一直坚持普遍人性的信念,这在“四海之内,其性一也”,或者“东海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南海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西海北海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的说法中都可以发现。人性和心灵的相通使得互相理解成为可能,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他人的需要,因此也就可以恰当地去爱他人和这个世界。儒家学说温柔敦厚,使人如沐春风,如师长的谆谆教导,给人智慧和力量。返回腾讯网首页>>
第二篇:儒家传统教学思想的三大特点
儒家传统教学思想的三大特点
钟杨
(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传统的教学思想并非过时陈旧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和学相统一,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其特点。需要的是我们在现代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些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关键词:儒家;传统;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I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57(2003)09-0007-04
提到传统教学思想,教育界许多人通常会联想到过时、陈旧和古板等词汇,并把现实教学活动中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归结为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诸如理论脱离实际、只重教不重学、学生智力发展缓慢等等。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和不科学的。实际上,传统教学思想也有褒贬好坏之分,也有适应不适应当前情况之分,它并不等于保守落后,并不都是过时和陈旧的。作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主流的儒家教学思想,如果我们辩证地加以看待,认真考察其思想脉络,至少可以概括出对我们不无裨益的三大特点。
一、儒家教学思想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非现代教学思想中才有的新鲜提法,而是古已有之。它作为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一直沿用至今并经久不衰。儒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术人才,因而历来都强调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这样说,儒家从孔子开始至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从来就没有过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主张。下面以各历史时期的几位著名代表人物的教学思想为证,说明传统教学思想并不具备或“享有”理论脱离实践的特点。
孔子,儒家的开山鼻祖,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教学实践,其精深、优秀可想而知。孔子在教学中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即便是在讨论如何处理学与思的矛盾问题时,他也没有忘记联系实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里的“思”,并非脱离实践的思,而是说的“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即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思考。显然,孔子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又如他在讨论学与用的矛盾问题时,即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所得,必须见诸行动,即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他以学<诗)为例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熟读了<诗)三百篇,管理政事却管不了,出使外国却又不能独立应对,像这样的人,读<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得显然,孔子认为这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是知而不能行。因此,他不仅要求学生经过学、思获得和巩固知识,而且还要求把实践也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孔子不仅在思想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在行动上也体现得极为充分。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
苟子也是我国古代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认为教学过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按他的意思,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知识,首先通过耳、目等感官,得到感性认识,再通过“心”的积极思考,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由人体直接的实践活动表达出来。如果认为正确,便可视为法则而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他看来,教学过合起来。他又说:“不闯不若闯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效儒》)教学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在于实践——“行”。“行”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终极目标。只有学而能行,才算完整的认识,也才能最后把握真理。由此可见,苟子是不主张只知不行的,而是强调教学应知行结合,即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宋代的朱熹可以说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家。在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从来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宋史>本传讲朱熹“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教育弟子:读书则穷究其理,行己则践其迹。可见他主张教学中的读书穷理与躬行实践并重。在朱熹看来,读书穷理只是手段,而目的则是躬行实践。他特别强调“读书需要切己体验”,指出:“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专求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就身上推究,始得。”(《朱子语类》卷十一)按他的意思,读书必须把书中的知识联系到自身的实践,只有亲身实践了,才算真正获得了知识。如果仅仅知道了而不去实践,那与不学没有什么两样;反之,想去实践但又没有弄清道理,那么这种实践将是盲目而不可靠的。总之,知而不行,等于不知;不知而行,实为蛮干。可见,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朱熹是主张两者结合的,难怪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同上,卷九)
清初教育家张履祥也同以上教育家一样,主张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所处的时代,由于科举制度的病入膏肓,导致了士人学风的败坏和不务正业。学校教育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科举考试,学生为追求功名利禄,百般钻营,不惜弄虚作假,置学习的真正目的于脑后。对于学习的内容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去深入钻研。结果得到的全是一些空疏无用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形,张履祥在教学中告诫弟子应避免走这条路,并要求他们在学习上从事于实学或是有用之学,做到学以致用或是理论联系实际。他说:“读书所以明理,明理所以适用。”(《张杨园先生全集答颜孝嘉))即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道理,而弄清道理的目的则是为了运用。可见,他把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看得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中他也常常教育学生:“须读有用之书,毋习制义,当务经济之学。”(张履祥<年谱))
以上仅举了四位古代教育家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如要详细论及,董仲舒、王充、王守仁,王夫之、颜元,戴震等著名教育家也都在教学活动中强调这一点。从这一点上,我们很难看出传统教学思想“书本至上”、“学习脱离实际”的影子。可以这样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传统教学思想中的精华,沿用至今仍然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二、儒家教学思想注重教和学的相互统一
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主张教和学的统一。既重教的原则方法,也重学的启发指引。几乎没有“教师中心”或是“学生中心”的嫌疑。
先从学法上讲。孔子在教学中就很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问题。比如他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意思是讲在学习的时候,言语,行动、容貌、爱好等等方面,都必须表现出端正庄重、注意集中、严肃认真、坚定不移的态度,否则学到的东西也不会牢固。显然,孔子在这里不仅是教学生学会,更是在教学生会学。
孟子在教学活动中也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比如他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即是如此。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应该按顺序前进。他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按他的意思,学习象流水一样,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求学应有一定步骤,不能急于求成,“其进锐者其退速”(同上)。在这里,孟子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速度问题。
宋代大教育家张载的教学,也很善于让学生会学。比如他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时,特意强调了“博学精思”。张载认为,博而不精是有害无益。他说:“汗漫无所执导,所以临事不精,学者先须立本。”(《张子语录中>)“书多阅而好忘者,只为理未精耳。”(<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这是说,读书学习时漫无边际的博览没有理解其中精义,到头来什么也不精通,也容易忘记。这是因为没有弄清书中精义的缘故。因此,“观书必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为学“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义理》)。也就是说,学习时既要注重广博,同时也要注重精思。
南宋陆九渊更是把广求师友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要求学生。在他看来,学习的开始阶段,师友的启发是有益的。在消极方面,师友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清除其浮伪物欲和习气;在积极方面,师友可以帮助自己反省觉悟,以掌握真实的道理。所以他说:“亲师友,去己之不美也。人资质有美恶,得师友琢磨,知己之不美而攻之。”(<陆九渊全集>卷三十五)关于师友对学习者的帮助,陆九渊首先谈到的是学习要“遇明师”。按他的意思,学习如果缺乏老师,尤其是缺乏明师的指导,那么在树立学习的正确目标和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上都难免会惶惑而不知所从。他认为,人并非生而知之的,对知识总有迷惑不解的时候,因而应该有惑必求师。其次谈到的是学习须慎择友。他认为,在和多数人共同学习时,朋友之间浸灌熏陶的影响之深远,以及彼此规切磨砺的利益之巨大,远非独学无友的孤陋寡闻所能比拟。因此,学习时必须在“慎择”的前提下广交朋友。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教学思想没有丝毫地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是既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再从教法上看。儒家最为注重的就是启发教学。比如孔子教学就特别提倡这一点。孔子有一句教学名言是这样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照宋代教育家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貌;言,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四书集注・论语・述而))在这里,孔子首先讲到的是让学生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然后再言及的是启发的目的,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以此检验启发是否得当。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再如《学记)在总结先秦儒家启发教学方法时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用现代的话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善于引导。引导学生而不牵着走;勉励学生而不压抑屈从;开导学生而不把所有道理和盘托出。引导而不牵着走,就使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变得和谐;勉励而不压抑屈从,就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快易;开导而不和盘托出所有道理,就可使学生独立思考并求得其余道理。如果教学真正做到了让教学和谐,学生快易,而且又能独立思考,那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记》是把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优秀的教学传统,相因相袭两千多年,至今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儒家的说法,只有那种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也难怪朱熹会这样感叹:“指引者,师之功也。”(《朱子语类》誊八)
儒家在教法上还非常重视教学相长。《学记》中有这样一段精到的论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在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教学过程中包含着两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首先教师从事教学的职业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身的智能结构,构成教的内因;在其认真施教时,学生追求学成的自主意识和表现的自觉性、积极性,必然会促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去认真钻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就构成了教的外因。二者辩证的统一形成教师“知困”而“能自强”的根本动力。其次,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觉性,构成学的内因;在教师的认真教诲、启发诱导和严格要求下,使学生感到一定的压力,理解学习的重要和欲罢不能,这又构成了学的外因。二者辩证的统一形成学生“知不足”而“能自反”的根本动力。这样,教师和学生能各自认识到这两对矛盾的话,那么教师就能自强不息,加强自我修养、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努力改进教学,进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也能全面反思,检查不足,然后加倍努力,争取多学,去促进教师认真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学的角度,还是从教的角度看,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统一,都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决非只重教而不重学。
三、儒家教学思想强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思想并不像一些学者理解的那样,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学生智力或是思维的发展。实际上,传统教学思想是相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诸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广于见闻、提倡启发思维、主张有疑有问、重视逻辑推理、强调创新精神等等都是如此。
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关于这一点,早在孔子那里就已受到重视。孔子在其教学活动中,很善于引人人胜,使学生对学习极感兴趣,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态。孔子认为,学生的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好学乐学。他指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好学的心理表现就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同时他也强调乐学,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一个人只有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使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才能“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宋代教育家张载也主张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向慕之心”,他说:“慕学之始,犹闻都会纷华盛丽,未见其美,而知其有美不疑。步步进则到,画则自弃也。”(《学大原下>)兴趣浓厚了,学习自然会有进步。他认为:“乐则生矣,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学大原上>)只要把学习看作是极快乐的事情,就会思维活跃,学而不厌,不断进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要广于见闻。按认识论的说法就是没有广博的间接经验和丰富的感性知识,人的认识不可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水平也不可能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因此,使学生获得广博的间接知识和丰富的感性知识,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儒家教育家很早即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求学生广于见闻。孔子提倡学生要善于。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按孔子的意思,只有多听,才能选择其中合理的部分加以接受;只有多看,才能都记在心里,加深认识,只有多听多看,谨慎思考,才不致于使思维步人歧途,才可能减少怨尤和遗憾。可见,孔子的。多闻多见”,实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南宋朱熹也很强调感性知识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作用。他以盖房子为例,说明只有“阔开基,广开址”(<朱子语类辑略》),才能使建筑物坚实牢靠。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需要坚实的基础,那就是必须要求广博的感性知识。他在解释《论语>中“多闻多见”时指出:。多闻多见两字,人多轻说过了,将以为偶然多闻多见耳。殊不知此正是合当用功处。圣人所以‘好古敏以求’,又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皆欲求其多也,不然则闻见孤寡,不足・以为学也”。(同上)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有疑有问,一直是儒家教育家们采用的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孟子在教学活动中极力主张要存疑,他认为有疑问的学习才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真正获得知识。他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有存疑的精神,反对那种没有疑问的学习,所以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汉代王充强调。问”的作用,认为只有大胆怀疑,通过询问,才能弄清楚不理解的问题,才能活跃思维。他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久乃知,不问不识。”(<论衡・实知篇》)又说:“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论衡・问孔》)隋代王通更是直截了当地肯定了“问”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他认为要推广仁的精神,增强人的智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问,即他所说的:“广仁益智,莫善于问。”(《中说・问易》)明末清初的教育家王夫之认为,寻求问题彻底解决的办法以及提高思维能力的办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能够提出疑问。他说:“由不疑至于疑,为学B长,由疑至于不疑,为道B固”(《诗广传)卷四)。他把疑、问、思三者的关系理解为:有疑者必问,问而自反则必思,思而有得则疑消惑解。他认为“问”有两种,一是问人,一是问己,相比之下,后者更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古代儒家教育家大多比较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汉代教育家董仲舒认为,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应尽量多从各种事物中找出区别和联系,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他提出了“博贯多连”的思维方法,即:“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春秋繁露・精华》)南宋朱熹在教学过程中则强调用“类推”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教导学生说:“人固有理会得处,知孝于亲、友于弟,如水之必寒,火之必热,不可谓不知,但须去致极其知,因那理会得的推之于理会不得的,自浅以至于深,自近以致于远”(<朱子语类>卷十四)。这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推理方法。他还认为,研究事物的道理应从多方面去探索,只要有一方面研究透彻了,其他方面也可以类推。按他的说法就是:“道理之大原固要理会,纤细委曲处也要理会,制度文为处也要理会,古今治乱处也要理会,精粗大小无不当理会。四边一齐合起,功夫无些罅漏,东边见不得,西边须见得,这下见不得,那下须见得,既见得一处,则其他处亦可类推。”(同上,卷一百二十一)
创造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这一点上,儒家教育家更是特别倾注心血,从孔子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均是如此。比如唐代韩愈即非常强调思想方法上的创新精神,他要求学生“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要“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韩昌黎全集・答刘正夫书》),并把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定义为:“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同上)。宋代张载则一贯反对那种在学习和思想方法上食古不化的态度。他认为在学习和思想方法上只有摒弃守旧态度,才能创造出新意来,也即他所说的:“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学大原下》)。因此,他告诫学生:“学贵心悟,守旧元功”(《义理》)。南宋朱熹则继承了孔子“温古知新”的思想,他说:“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朱子语类)卷一)。在这里他是把温故与知新相结合的,温故是知新的基础,通过不断地复习1日有知识,就能加深理解,创造出新意来。因此他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心得”(<同上,卷二十四》)。另外,朱熹在教学过程中还强调要在尊重前人学术见解的基础上,敢于议前辈,立新说。正如他说:“前辈固不敢妄议,然论其行事之是非何害?圃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则不容不立论。”(<学规类嫡>)为此,他教导学生:“学者不可只管守以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朱子语类》卷十一)明代王守仁也比较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他肯定了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和提创见的权利和能力,即他所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中》)。其次,他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对古圣贤人的见解,不能盲从,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按他的说法就是:“夫学,贯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同上)
以上是儒家强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思想。无论我们从何种角度看,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也不会是“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智力发展缓慢”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难道说古代那些改革家,诸如董仲舒、范仲淹、王安石;那些思想家,诸如韩愈、朱熹、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等等都不是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学有所成而最终成就大业的?他们勇于开拓、改革和创新的精神,难道不是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论述,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思想中不乏精粹的、且沿用至今仍在教学活动中起指导作用的思想。这些思想是经过千百年教学实践检验并继承下来的,是优良的传统。对于此,我们的责任不是贬低或者否定它,而是如何在现代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它。诚然,我们应当承认传统教学思想有其糟粕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一概而论。对照上述分析,那种以为传统教学思想“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侧重教师如何教的方面,而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则很少论及。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教师中心’,书本至上;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习脱离实.际,智力发展缓慢,学习效果不佳”(谢辟.小学教育学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28.)的说法,显然是缺乏依据和站不住脚的。
(责任编辑:郝丹立责任校对:郝丹立)
第三篇:九味大唐爱教你三大丰胸按摩
九味大唐爱教你三大丰胸按摩
第一种:全方位
1、由下往上按摩
动作要领:先使用美胸丰胸的按摩精油,四指合并,然后以掌心及指腹包覆胸部外缘,由下往上滑动的同时,把腋下赘肉往内拨,按摩直到按摩精油完全吸收。这个按摩方法可预防胸部下垂,并帮助和改善副乳的现象。
2、四指合并按摩
动作要领:四指合并,然后双手由下往上轮替拍打胸部下缘,建议每日按摩二十次,这个按摩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胸部下垂的现象。
3、由外往内按摩
动作要领:先使用美胸丰胸的按摩精油,四指合并,然后以掌心及指腹包覆胸部下缘,由外往内滑动按摩,直到按摩精油完全吸收。这个按摩方法可有效改善胸部外扩现象。
丰胸最好要多种方法相结合一起使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种:精油
精油是在现代开始风靡流行的一种时尚芳香物质。它独特的芳香不但可以让人紧绷的神经放松,而且精油对于减肥瘦身、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功效。用精油辅助胸部按摩,就可以帮助刺激到乳腺组织的生长,并且可以让胸部的新陈代谢功能加速,这样就可以快速地丰胸。
按摩动作步骤:
1、身体自然挺直站立,在胸部四周和双手均匀地涂抹上精油。
2、张开双手,双手放在乳房的四周。让双手从乳沟开始慢慢往下压。
3、双手沿着胸部的四周慢慢按压。
4、在乳房中间来回轻轻按压。
5、这个动作每次重复20次即可。
第三种:穴位
1、檀中穴。其位于两乳头中间,第四条肋骨间隙位置。
2、乳头穴。乳头直下,乳房底端第六条肋骨之间位置。
3、三阴穴。内骨往上四指宽位置。
找到以上三个穴位之后,轻轻地反复上下做丰胸按摩,可以刺激女性体内荷尔蒙分泌,从而促进胸部的发育,让你转身变成冬日里的性感美人。
另外,九味大唐爱也应该坚持喝。因为它具有使胸部更加丰满作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美化胸型。饮用的方法也很方便,只要拿出一包用开水冲泡一会就可以喝了。毕竟解决胸小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丰满起来,那么九味大唐爱就能帮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