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第21课时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作业
课后练习(二十一)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非洲。()2.16世纪至19世纪中期,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三角贸易”。()3.人们如此歌颂一位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英雄:“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这位英雄是尼赫鲁。()
二、综合题 4.【协同作战求解放】
玻利瓦尔是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1813年1月,他率军从新格拉纳达向加拉加斯进发。„„由于各地群众纷纷起义,玻利瓦尔的部队于1813年顺利地进入加拉加斯,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1819年12月,玻利瓦尔宣布成立由新格拉纳达和委内瑞拉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922年7月,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举行了秘密会谈,商讨协同作战计划。1824年12月9日,在阿亚库乔决战中,由秘鲁、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人民组成的革命军大获全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世界历史教师用书》(九上)(四川教育出版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被推翻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列举玻利瓦尔的主要历史功绩及历史地位。
5.【2017·日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中国的茶叶、瓷器、纸张、纺织、造纸、印刷等物产,指南针为代表的科技发明,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物质文化交流重要的产品。郑和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摘编自《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 丝绸之路的崛起》
(1)依据材料一,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连接欧洲、非洲和美洲的“三角贸易”发展起来。以下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摘自《百度百科·三角贸易》
(2)依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评价“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
——摘自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 访问德国时发表的演讲
(3)材料三中,习近平的演讲向世界传达了怎样的外交理念?依据材料一、二、三,联系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不同。
参考答案
1.(T)2.(T)3.(F)4.(1)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人民共同战斗,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
(2)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玻利瓦尔后来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1)促进了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2)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和平发展。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友好交往;而新航路开辟是殖民掠夺,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第二篇: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韩冬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西方殖民者“三角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是最有力的证明。
2.能力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难点:奴隶“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一些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其先行者西班牙、葡萄牙各侵占了哪些地区?进行了怎样的掠夺?(答略)。
继积极参与新航路开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活动之后,17世纪初,英、法等西欧国家也随即走上了殖民扩张的舞台,成为新兴的殖民国家,逐渐取代了葡、西两国的地位。它们是怎样进行扩张的呢?占领殖民地后又犯下了哪些罪行?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一起去了解。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殖民掠夺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建立了许多的殖民地;(2)大肆掠夺殖民地财富。葡萄牙殖民地除巴西外,都在亚洲和非洲,西班牙除菲律宾外,殖民地都在美洲。(可简要联系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我国澳门的情况)殖民者在亚、非、拉美等地进行大肆搜刮。印地安人尸骨成山,殖民强盗金银满船。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王室,此后,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到殖民掠夺中来,亚、非、拉美等国从此相继进入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
欧洲殖民者从事贩卖黑奴的活动,一般采取“三角航程”。他们的船只满载盐、布匹、火器、五金、念珠、郎姆酒等货物,从本国港口驶向非洲。这是“出程”;在非洲海岸用这些货物“交换”黑奴。(补充:最初,欧洲殖民者组织捕奴队掳走非洲精壮男子,引起非洲人民强烈反抗。他们改为由自己出枪,挑动一些非洲首长从事猎奴战争,再用货物从酋长手中收买黑人,卖作奴隶)(举例:黑奴的价格非常便宜,通常情况下,一个60公斤重的男奴或未婚的姑娘能换一桶酒,一个儿童只值一面镜子等)。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洲。这是“中程”;在美洲用黑奴换取金银和糖、烟草、稻米等返欧洲,这是“归程”。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
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造成非洲人口锐减。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有1500万黑人被贩运到美洲。据统计,每运一个黑人到达美洲,就有五个奴隶死于猎奴战争或贩运途中。因此,加在一起,非洲丧失的精壮人口几近1亿,相当于1800年非洲人口的总和。然而,奴隶贸易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殖民者们趋之若骛,掠夺来的大量财富被他们在国内转化成资本,用以发展商业,建造厂房,购置机器和雇佣工人,这也是欧洲工商业得到很快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欧洲的许多城市也因此而兴盛繁荣起来。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7世纪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起初规模不大,主要从印度和东南亚一带进口棉布和胡椒等商品,后来还拥有了建立军队管理殖民地等特权,无恶不作。它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野蛮的掠夺造成了亚、非、拉殖民地的可怕贫困和落后。可是英、法等国的殖民者将压榨来的沾满血污的钱财运回国内,转化为资本,去发展工商业。这些殖民地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巩固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在葡萄牙、西班牙之后,17世纪的欧洲兴起的殖民国家。它们在激烈的殖民扩张过程中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一个国家打败对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它是——(英国)各国占有了殖民地后,进行了残忍的、血腥的掠夺和屠杀,而且还毫不羞耻地贩卖黑奴。殖民主义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充满卑鄙贪欲和野蛮暴行的历史,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一点。
第三篇: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选择题
2016年题组
1.(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C.③④
D.①④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A.①② B.②③
【考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荷兰与英国均较早地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市场无论内外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故①正确;荷兰是商业立国,英国要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19世纪中期才确立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故②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起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都加入了海外殖民掠夺的行列,大量的殖民财富涌入国内,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故④正确,选择D项。【答案】D
2015年题组
1.(2015·福建文综·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考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结合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可知,当时荷兰称霸,控制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故A项正确;英国打败法国是在18世纪“七年战争”,故B项错误;17世纪上半叶当时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是在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故D项错误。【答案】A 1 2.(2015·天津文综·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中国茶叶产量的大增并不是引起英国茶叶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寻找主要原因应该从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角度考虑,故A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主要涉及到英国和荷兰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由于世界贸易的较大发展,物品流通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方便,最终导致物价下跌,故C项正确;1750年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答案】C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益拉大,故C项错误;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出现材料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 4.(2015·广东文综·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加强了“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也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距,因而“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A项正确;“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故B项错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不是阻碍,故C项错误;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哥伦布船队,该议会讨论的应该是西班牙人登录美洲的意义,故D项错误。【答案】A 5.(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
2014年题组(备注:无)
2013年题组
1.(2013·福建文综·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图7 图8 图9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是一题漫画型最佳选择题,漫画内容是运到纽约的商品都要以英国为中转站,且 3 要用英国船只运输。而荷兰是“海上马车夫”,世界航运业发达,所以,以英国为中转站且用英国船只运输,损害了荷兰利益,故选B。【答案】B
2012年题组
1.(2012·重庆文综·20)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逐渐获得殖民霸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A项是在1607~1775年期间;B项应是在17世纪; D项是17世纪中期。【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015·安徽文综·37)(节选)(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表2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表2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 4 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8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12分)
【考点】(1)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3)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 【解析】(1)依据材料一“16—19世纪中叶”这一时间限定,参照“表2”中所给事件,可以看出“重大事件”主要是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在经济发展、殖民扩张方面的表现,分析出这个线索之后,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小问大事,可以补充“无敌舰队“之战、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等等;第二小问理由,分别从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开始工业革命、推动”蒸汽时代“到来、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等方面归纳。
(3)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从英国侧重殖民方式和直接的经济入侵、美国侧重利用优势经济资源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发展;第二小问启示,可以从经济发展中心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国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等角度分别归纳。
【答案】(1)大事: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2分)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于其海外扩张;(2分)大事: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2分)理由: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2分)
(3)不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4分)
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4分)
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5 追求互利共赢。(4分)
2.(2015·北京文综·37)(节选)(12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2分)【考点】(2)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2)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其中的历史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政治方面,英国通过殖民确立了世界政治优势;二战后,使用英语的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二战后,使用英语的美国也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文化上,英语文化随着殖民者的铁骑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
【答案】(2)原因:英国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12分)
3.(2014·浙江文综·38)(节选)(9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
【考点】(3)早期殖民扩张;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
【解析】(3)第一小问“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日本方面”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戚继光„„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作答;“葡萄牙方面”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作答。第二小问“政府的政策”结合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3)内容: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政策: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9分)
4.(2014·山东文综·39)(节选)(18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
7(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
【考点】(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
(4)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1)第一问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入手,国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殖民地;而且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海外奴隶贸易。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政体;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第二问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注意其对于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亚非拉地区影响、世界市场的影响等视角分析作答。
(4)第四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是站在欧洲是世界中心这一立场上的,否定世界其它地区对世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小论文应该是批判这一观点,应该持有全球史观,肯定世界发展是世界各地区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国际: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4)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5.(2014·四川文综·14)(节选)(1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3(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3,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
【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1)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序”在相当长时间内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根据数轴图,结合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将其划分为若干阶段,分别叙述阶段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情况即可。如新航路开辟后到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活动建立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总体处于无序状态;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现端倪,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进一步强化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加强。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答案】(1)叙述: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10分)
6.(2012·广东文综·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9分)(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解析】第(1)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需要抓住时间和商业革命现象的关键信息,联系新航路开辟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回答。第(2)题,本题解题关键抓住时间信息,结合当时的世界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回答。第(3)题,第一问,结合问题中的时间信息,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来分析;第二问,结合改革开放等知识点,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
(2)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分)(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四篇: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
课后练习(四)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推举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短暂的王朝,但它又是中国古代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朝代。它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古代又一个盛世王朝。()3.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二、综合题 4.【2017·聊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
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二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柏杨《中国人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世民是如何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的?
6.【2017·苏州】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
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冷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年—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F)2.(F)3.(T)4.(1)标准:材料一是门第(或出身);材料二是才能(或学识)。
(2)有利于打破门第限制;有利于创造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5.(1)任用贤才,如: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善于纳谏,如: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2)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他还“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6.(1)特殊时代: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诗史”。
(2)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
(3)趋势:连续增长(上升)。原因:“贞观之治”(奠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开元盛世”(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