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学时)授予和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发布机构:科技教育处 发布时间:2014-02-10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569 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全继委发[2006]11号)和《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02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完成每年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学时)数。
第二条 学分(学时)规定
一、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学时)不得少于25学分(120学时),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15---60学时),II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90---120学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60---120学时),其中村卫生室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所获学分不得少于10学分(30---60学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的学分(学时),本专业学分(学时)数占60%,相关专业学分(学时)数占40%。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30---60学时)。
二、三级医院、省级防保机构、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I类学分数不得低于7学分(21---42学时);市(州、地)级医疗卫生单位(不含三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I类学分数不得低于6学分(18---36学时);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I类学分数不得低于5学分(15---30学时)。民营医院参照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执行。
三、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厅直属单位、三级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30学时)。
四、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取得的I、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五、经单位批准,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在规定学制年限内,年度学习成绩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25学分(120学时)。依据每学年成绩单记25学分(120学时),其中I类、II类学分(学时)按单位等级类别要求记入。
六、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进修)满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学分(120学时)。依据单位派出培训通知和培训合格证明记25学分(120学时),其中I类、II类学分按单位等级类别要求记入。
七、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须参加I、II类学分(学时)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并按规定登记学分(学时),作为年终考核,继续聘任和执业再注册必备条件之一。
八、因工作需要暂未从事医疗卫生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业务时,第一年的聘任、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执业再注册不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学时)的限制,第二年起按本细则要求获得所规定的学分(学时)。
第三条 学分(学时)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学时)和II类学分(学时)两类。
一、I类学分(学时):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 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和学术团体报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专项备案项目;
4.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三)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了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四)科研成果
二、II类学分(学时)授予范围:
(一)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批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贵州省医学会、省预防医学会、省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协)会举办,并向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
(三)自学、6个月以内的外出进修等;
(四)出版专业著作、译著,科研立项,发表论文等;
(五)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
(六)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第四条 学分(学时)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学时)计算方法
(一)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3学时),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6学时)。每个项目所授学分(学时)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30学时)。
(二)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6学时),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6学时)。每个项目所授学分(学时)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60学时)。
(三)省一级学科学(协)会举办的学术年会,每次授予省级Ⅰ类学分(学时)最多不超过4学分(24学时)。
(四)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主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学分(学时),并颁发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每个项目所授学分(学时)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30--60学时)。
(五)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3学时)。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15学时)。省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6小时授予1学分(6学时)。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6学分(36学时)。
(六)获得科技成果奖的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学时): 国家级奖:按获奖者排序授予以下学分(学时): 第一至第五位(余类推)
一等奖10、8、7、6、5学分80、70、60、50、40学时)二等奖9、7、6、5、4、学分(75、60、50、40、30学时)三等奖8、6、5、4、3、学分(70、50、40、30、20学时)省、部级奖:按获奖者排序授予以下学分(学时): 第一至第五位(余类推)
一等奖8、6、5、4、3学分(70、60、50、40、30学时)二等奖7、5、4、3、2学分(65、50、40、30、20学时)三等奖6、4、3、2、1学分(60、40、30、20、10学时)地、厅级奖:按获奖者排序授予以下学分(学时): 第一至第五位(余类推)
一等奖7、5、4、3、2学分(40、30、20、10、5学时)二等奖6、4、3、2、1学分(35、20、10、5、2.5学时)三等奖5、3、2、1、0.5学分(30、10、5、2.5、1.25学时)科技成果奖的计分(学时)按最高奖项计,不重复计分。
二、II类学分(学时)计算方法:
(一)参加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批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员经考核合格,每6小时授予1学分(6学时),讲课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6学时)。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 学分(60学时)。
(二)自学笔记: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写出综述,由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学分(学时)。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6学时)。此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30学时)。
(三)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合格,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学时)标准授予学分(学时)。此类学分(学时)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30学时)。
(四)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学时)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余类推)国外刊物 10----8学分
(80------60学时)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 6-----4学分(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核心期刊60----40学时、普通期刊40------20学时)
(CN)的刊物
省级刊物 5-----3学分
(30----10学时)
地(市)级刊物 4----2学分(20----6学时)
内部刊物 2----1学分(6----3学时)
(五)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学时):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学分
(75 65 55 45 35学时)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学分
(55 45 35 25 15学时)地、厅级课题 6 5 4 3 2学分(35 25 15 8 6学时)
(六)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汉字授予1学分(6学时)。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6学时)。此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10学分(60学时)。
(七)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6学时)。此类学分(学时)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30学时)。
(八)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12学时),授予参加者0.5学分(3学时)。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60学时)。
(九)二级乙等(含二级乙等)以下医院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6学时),参加者授予0.5学分(3学时)。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学时)最多不超过10学分(60学时)。
(十)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1-----5个月,经考核合格者,每月授予4学分(24学时)。上述II类学分(学时)中,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批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市(州、地)所辖区举办时,按就近方便的原则,可持“审批认可的申报表”(或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网查询),按本细则要求,由主办单位提前一周到项目举办地所在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项目结束后办理在发证单位栏加盖该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章的学分证书;参加厅直单位举办的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批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厅直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在发证单位栏加盖公章,办理学分证书。其余项目由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后授予相应的学分(学时);市(州、地)所属医疗卫生单位,由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监督管理,并核发学分证书。厅直单位由单位主管继续医学教育的部门监督管理,并核发学分证书。
三、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II类学分授予的具体规定另行制定。第五条 学分(学时)登记与认可
一、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学时)登记制度。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以学分(学时)形式进行逐年登记。
二、学分登记使用由贵州省人事厅统一印制《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进行登记。登记工作由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负责。
三、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学时),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
四、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发放《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含I、II类)和使用电子信息卡,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学时)数、考核结果、签章等,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五、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要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学分进行审核登记。审核内容包括:项目内容与本人专业、岗位是否相关(本专业60%,相关专业40%);学分类别、学分(学时)数是否按批准授予的一致;学习期间是否违纪等,在审核无误后进行登记确认。
I类学分(学时)认可: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凭所获得的国家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I类学分证书》,到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进行认可,并在《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上登记、盖章,方可有效(同时登陆贵州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网核实或记入学分和学时)。II类学分(学时)认可: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凭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II类学分证书》及本细则所规定可授予II类学分的相关材料,到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进行认可,并在《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上登记、盖章,方可有效(同时登陆贵州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网核实或记入学分和学时)。
六、各单位要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记入个人档案(含贵州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网)。第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
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I类学分证书,由经批准举办项目的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材料,办理并发放学分证书,此类学分证书经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核实并加盖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章后有效。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规定,在贵州境内举办的“国家级”项目应接受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监管。项目举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前2周将有关资料报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培训结束后按规定向学员发放的学分证书须加盖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章后有效。
四、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印制与发放
《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分I类、II类(以下简称《I类学分证书》、《II类学分证书》),由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
《I类学分证书》发放:由举办已批准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I类活动项目单位在举办前一周将项目举办通知一式二份上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举办后应及时按《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核、核实后填写发放。
《II类学分证书》发放: 由厅直属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及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到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领取,由举办已批准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II类活动项目单位上报相关资料,由厅直属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及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核实后填写发放。
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范、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会、临床病例讨论会、大查访等形式所获的II类学分(学时),由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汇总。厅直医疗卫生单位由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汇总、审查,并发放《II类学分证书》。各市(州、地)医疗卫生单位由本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查后发放《II类学分证书》;各县(市、区、特区)医疗卫生单位由县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查,由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并发放《II类学分证书》。
II类学分证书,在发证单位栏须加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或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厅直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公章有效。第七条 考核
一、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每年应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学时)数进行登记,并作为年度考核和单位聘用的重要内容。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严格按本细则规定对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进行年度学分(学时)验证,年度学分(学时)验证情况记入《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中的《继续教育学分验证年度合格证》。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晋升技术职称和执业再注册前,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进行任职期内学分(学时)统计确认。学分(学时)授予佐证材料的保存方法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单位建立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个人档案中(含贵州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网),只保存学分(学时)授予佐证材料的复印件,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审查学分(学时)授予佐证材料的工作人员应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和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作为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卫生技术职务聘任、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重要依据。
三、全省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应于每年9月底前,对本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所获学分(学时)进行年度汇总登记,并张榜公布。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在本年度学分(学时)验证时限以前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学时)。
四、学分(学时)年度验证与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
(一)学分(学时)年度验证与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实行分级负责制。年度验证每年一次。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以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执业再注册的周期确定,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执业再注册前完成。
(二)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厅直各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的年度学分(学时)验证;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市(州、地)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的年度验证,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抽查;县(市、区)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县、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等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的年度验证,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抽查。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年度学分(学时)验证情况,由验证部门在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所持《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中的《继续教育学分验证年度合格证》栏内签署意见并加盖验证单位公章。
(三)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厅直各单位卫生技术人员
五、的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市(州、地)医疗卫生单位及县、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等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进行抽查。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任职期内学分(学时)统计确认时应提供《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中的《继续教育学分验证年度合格证》,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不能提供任职期内某一年或几年的《继续教育学分验证年度合格证》,则需提供缺少《继续教育学分验证年度合格证》年度的所有学分(学时)授予佐证材料原件。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后,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各市(州、地)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给全省统一格式的《继续医学教育任职期间学分统计确认证明》。
年度学分(学时)验证的考核年度为上年11月至当年10月;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时间为任本职期间的年度。
学分(学时)年度验证应于当年12月底前完成。省人民医院、贵阳医学院附院、遵义医学院附院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学分(学时)年度验证及任期学分(学时)统计确认,由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进行抽查并加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学分验证章或公章,抽查面为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总人数的1/3。
凡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滥授学分(学时)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通报、1----3年内停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等处罚。
其它
(四)(五)
(六)(七)第八条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学时)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评估。工矿企业或行业等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及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行省、地、县属地化管理。
二、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印发的《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黔医继教委发[2004]2号)及《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规定(试行)》(黔医继教委发[2005]5号)同时废止。
三、本细则由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2008年4月22日
第二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攻略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指南
一、继续医学教育对象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中规定: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或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
二、继续医学教育目的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中指出:“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继续医学教育是从业要求之一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中规定:“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四、继续医学教育的完成标准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中规定:“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继续护理学教育试行办法》中规定:“护理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活动的最低学分数为25学分,其中I类学分须达到3-10学分,II类学分达到15-22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院的主管护师及其以上人员5年内必须获得国家级继续护理学教育项目授予5-10个学分。”
2001年发布的《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和2006年发布《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中均明确规定:一级及以下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必须修满I类学分5分,Ⅱ类学分20分。Ⅰ、Ⅱ类学分不能互相替代。
五、学分获取途径
1、外出讲课或学习
Ⅰ类学分国家级省市级,打卡签到被考核,由举办方录入上传应得学分,或发出学分证明,回原单位录入上传ICME系统。
2、院内讲课或学习,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
院组织的统一学习,打卡签到被考核,录入上传ICME系统。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自己学习
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自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4、发表文章
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国外刊物、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省级刊物、地(市)级刊物、内部刊物。
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5、已批准的科研项目
在立项当年授予学分,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市、厅级课题。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6、出版医学著作
每篇写1000字授予1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7、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
每3000字授予1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8、发表医学译文
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
9、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 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11、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推荐教材:《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和《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按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所属级别授予标准记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12、好医生网上学习
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好医生网站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13、外出进修
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其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录入上传ICME系统。
第三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
来源:日期:2011-2-1
根据省继续教育委员会及市继续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特制定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促使我院医务人员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任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登记制度,包括登记、验证、统计三个基本内容:
一、登记: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细则》,熟悉掌握继续医学教育的含义及对象;继续医学教育的项目;各类学分的计算方法。继续教育对象将学分证的原件粘贴在学分登记表上,严格按照计分标准,将分数统计并登记在学分登记表上,交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名,科室负责人每年年底将继续教育对象学分证原件,包括论文、科研立项课题或成果奖励证书、自习笔记、外出进修证明、科室学习证明材料等相关材料交教教科验证。
二、验证:科教科审核各科室上交的学分证书原件等材料,符合要求的学分证书由科教科登记人盖验证章,输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并打印个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存档。学分证书原件由本人负责保管,待晋升职称时再交回上报卫生局验证。
三、统计:待录完全院继续教育对象的学习到ICME系统后,汇总、统计全院达标率、上报。
第四篇: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继续医学(含中医学、药学)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吉林省继芝学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及《吉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继续教育统一实行学分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全员参加(不含乡村医生),分级管理。
第三条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并完成规定的学分,作为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学科带头人选拔、医师定期考核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四条全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将通过吉林卫生科技教育综合管理网络平台,实行统一管理。
*全州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将通过延边州卫生科技教育管理网络平台,实行统一管理。
第二章 学分分类
第五条
继续教育学分分为工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第六条
工类学分
(一)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4、省级以上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专项。
(三)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第七条Ⅱ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科研立项、获奖,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第三章 学分要求
第八条中、高级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每年取得至少25学分,其中工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和三级医院的中、高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获得国家级工类学分不得低于2学分。工类和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第九条初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除外),每年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乡镇卫生院的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不低于15学分。I类Ⅱ类学分可兼得。
第四章 学分授予标准
第十条工类学分
(一)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参加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学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学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不超过10学分。
(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参加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学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学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不超过10学分。
(三)专项培训。参加省级以上人才培养专项学习,培训期在6个月以上者,每年授予25学分;培训教师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每年授予25学分。不足6个月按每月4学分计算。
(四)国家级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不超过5学分。
(五)省级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不超过2学分。该类项目需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定并认可方可授予学分。
第十一
Ⅱ类学分
(一)自学。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制定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写出自学笔记或综述,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此类学分每年不超过5学分。
*凡是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继续教育自学计划,经本科室同意、院科教处(医务处)备案方可计入学分,以便主管部门核查与备案。
(二)论文。在刊物上(有书刊号)发表论文和综述,按第1至第3作者排序,依次递减1学分。国外学术刊物10-8学分,具有国际标准刊号(1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6-4学分,省级刊物5-3学分,地(市)级刊物4-2学分,内部刊物2-1学分。学术会议论文集,按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分别授予3、2、1学分(同一篇文章按最高级别授分,不重复计分)。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2学分。
(三)科技成果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州(厅、局)级科技成果奖的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按获奖成员排序,第1至第5名依次递减1学分。
国家级一等奖25-21学分,二等奖20-16学分,三等奖15-11学分,四等奖10-6学分。
省部级一等奖20-16学分,二等奖15-11学分,三等奖10-6学分。
市州(厅、局)级一等奖7-3学分,二等奖6-2学分,三等奖5—1学分。
同一成果重复获奖按最高奖项授予相应学分,不重复计分。
*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的,当年授予25学分: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专利的当年授予18学分。
(四)科研立项。已批准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州(厅、局级)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按课题组成员排序,第1至第5名依次递减1学分。
国家级课题12-8学分,省、部级课题7-3学分,市、州(厅、局)级课题5-1学分。
’
(五)出版医学著作。当年出版的著作、教材(有书刊号),大于1000千字的按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授予25、20、10学分;500-1000千字的按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授予20、15、8学分;小于500千字的按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授予15、10、5学分。主编为2人及以上的,除第一主编外,其余主编按副主编授予相应学分。
(六)院级活动。单位按计划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全年不超过10学分。
*全年不超过5学分。
(七)院内活动。科室按计划组织的业务学习,临床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全年不超过10学分。
*全年不超过3学分。
(八)市级项目。市州卫生行政部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卫生社团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主讲人每次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所学科目要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方可授予学分),全年不超过10学分。
(九)学术会议。参加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需提供佐证材料)分别授予3、2、1学分。全年不超过10学分。
*参加州级各类卫生社团举办的学术会议(需提供佐证材料,且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方可授予学分),每次授予2学分,全年不超过10学分。
(十)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项目。每项0.5学分,全年不超过3学分。该类项目需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定并认可方可授予学分。
(十一)其它形式的学习。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定认可的报刊、杂志及其他形式的学习,全年不超过5学分。
第十二条特殊情况学分计算方法
(一)进修。凡经单位批准,到外单位进修、培训(含出国),参加援外,如出国、支农、支边(援藏、援疆)等工作,累计6个月及以上人员,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25学分,不足6个月按每月4学分计算(记为Ⅱ类学分)。
(二)医学学历(学位)教育。经单位批准,在职人员参加有明确学制规定的脱产学历(学位)教育,当年完成规定课程并考试考核合格,视为完成25学分。(需向单位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入学通知书、学生证、成绩单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产假。持有产假证明,全年完成5学分。
(四)继续药学教育。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药学(中医药)专业人员每年参加继续药学教育至少要取得25学分。其中工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参加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或其授权机构举办的继续药学教育培训,所获得的15学分,经所在单位职能部门审核确认,记为工类学分5分,Ⅱ类学分10分。
(五)新参加工作人员,年内工作时间满6个月以上,完成15学分,聘任制人员参照执行。
* 为了加强对继续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管理,同时给全州卫生技术人员提供便捷可靠的学习环境,受州卫生局委托,延边医科学会联合办公室与华医医学教育中心建立了延边州卫生科技教育网。通过此网络平台,实现了继续医学教育全过程管理。此平台即是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卫生管理部门),也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线学习的平台(卫生技术人员)。在此平台上,全州卫生技术人员即可以学习I类学分项目、II类学分项目现均已纳入到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之中。全州卫生技术人员通过在线学习,可获得I类学分5分,II类学分10分,全年可获得15学分。
第五章 学分证书的印发和管理
第十三条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学分证书分别由全国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指定社团组织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规定的样式印制学分证书。
第十四条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工类学分证书,先由举办项目的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材料,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及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发给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学分证书。
第十五条外省(市)来我省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举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前两周将有关资料报送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或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认可并备案。
*在我州举办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举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前两周将有关资料报送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延边医科学会联合办公室)审核认可并备案方可授予学分。
第十六条凡弄虚作假、滥发证书、乱授学分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省通报、停办2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个人取消当年继续教育学分等处罚。
第六章 学分登记与审核
第十七条继续教育实行学分登记制度。学分授予的计算时间为当年1月至12月。各单位进行学分审核确认、登记录入等工作应在翌年2月末结束。
*各单位登记录入等工作应在当年12月底前结束。
第十八条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
第十九条各单位要建立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个人档案和学分登记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和取得的学分进行审核、登记并存档。
第二十条学分登记的有效凭证为各级继续教育项目及活动的学分证明、自学综述、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科研立项、成果奖励证明等。单位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记录、进修证明、培训合格证、考试成绩单、援外证明等原始材料。
第二十一条卫生技术人员每年都应将本人当年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真实、有效凭证,按单位有关学分登记管理的要求,报单位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审核并存档。
第二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本办法,对辖区的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情况进行审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全省继续教育的政策要求,加大力度,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全省卫生系统做好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的学分审验工作分别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二)北华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医药学院的附属医院学分审验工作,由所在地市、州卫生局负责。
(三)吉林大学所属各医院的学分审验工作由吉林大学医务处负责。
第二十三条继续教育学分审验工作,应在翌年4月30日前完成。5月15日前将审验结果报省卫生厅科教处及省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定期组织检查与评估。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印发的《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及《吉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吉林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2010年9月6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卫生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延州卫联发【2011】1号
关于转发“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
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全州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根据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吉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吉卫联发【2010】48号文件,结合我州实际、对吉卫联发【2010】48号文件中第四章第十一条款内容,提出如下意见。
一、自学问题
凡是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继续教育自学计划,经本科室同意,院科教处(医务处)备案方可计入学分,以便主管部门核查与备案。
二、院内活动
凡是医疗卫生单位的院内活动,必须院科教处(医务处)备案方可计入学分。其学分计入标准为:科室按计划组织的业务学习时,每次主讲人可授予l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全年最多不超过7学分;组织的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主任大查房时,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全年最多不超过3学分。
三、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项目 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州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定并认可方可授予学分。为进一步加大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力度,凡是完成教育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每项计入0.5学分,全年最多不超过8学分。
网各医疗卫生单位一并贯彻执行.
第五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学习病历书写规范 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病历书写新规范学习系列之一变革时代之病历重要性
1.医疗改革的目的是:(A)
2.病历最重要的价值是(C)
3.病历最高端的价值是(A)
4直接影响医生行为习惯的是(A)
5.病历最原始的价值是(D)
6.病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B)
7.确定“过错责任原则”的是(B)
8.卫生部印发的最新修订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正式实施时间为(C)
9.关于病历,以下说法不够确切的是(D)
10.电子信息时代病历的种类有(D)
病历书写新规范学习之二新法律之要点和法律风险提示
1. 2. 3. 4. 对“医患沟通记录”做出相关规定的是(A)
新《规范》的重要法律警示有(D)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不再要求“一般患者护理记录”的原因是(B)
关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门急诊病历的书写,说法错误的是(B)
5. 关于隐私权的最明确的规定是(C)
6.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改为(A)
7. 关于新规定中的尚需澄清的问题有(D)
8. 急会诊是指(B)
9. 关于新规定中打印病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11.以下不属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新增内容的是(C)
病历书写新规范学习系列之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逐条速临览
1.在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住院病历新增了什么内容(C)
2.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至少多长时间记录一次病程(B)
3.关于知情同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4.以下未被纳入到病程记录中的是(D)
5.病历书写错误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6.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多长时间内到场(A)
7.有创诊疗操作记录的内容包括(D)
8.现病史的内容包括(D)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A)
10.关于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病历书写新规范学习系列之四如何写好一份病历
1.抢救记录应在抢救后多长时间内完成(B)
2.3.4.5.死亡讨论应于死亡后多长时间内完成(C)
病历书写最基本的书写要求不包括(C)
术后病程应于术后什么时间记录(A)
关于使用外购药品的病历记载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6.什么是写好病历的关键(B)
7.住院记录应在病人住院后多长时间内完成(D)
8.手术记录应在术后多长时间内完成(D)
9.死亡记录应于死亡后多长时间内完成(D)
10.什么是写好病历的基础(A)
病历书写新规范学习系列之五病历相关医疗纠纷案例分析
1. 因细节“小疏忽”造成“大麻烦”,给我们提出的警示不包括(D)
2. 因提前写好病历造成败诉,给我们提出的警示不包括(C)
3. 因病历的随意“整理”造成的败诉,给我们提示的警示不包括(B)
4. 针对盗抢病历,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A)
5. 针对盗抢病历的行为,一定要立即报案,报案的真正目的是(A)
6. 以下那些人不可传送病历(C)
7. 病历内容自相矛盾可能产生的后果不包括(C)
8. 因病历内容自相矛盾造成败诉,给我们提出的警示不包括(B)
9. 因病历伪造造成的败诉,给我们提出的警示不包括(B)
10.伪造病历后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但若被发现病历是伪造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包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