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六上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相关链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相关链接
鲁迅逝世前后
1936年10月15日发表《半夏小集》,无情地揭露了叛徒、汉奸之类的丑恶嘴脸。
16日下午作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17日上午续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系最后一篇文章,未完稿。午后复曹靖华信,表示要养好病继续战斗。下午,访鹿地君,往内山书店。晚,周建人来,谈至十一时。至一时上床就寝。
18日二时即睡不好觉,三时半坐起来,气喘又发,后来继以咳呛,咳嗽困难,气喘更加厉害。六时半左右,支撑起来执笔,断续写成一信,通知内山完造:“出乎意料之外,从半夜起,哮喘又发作起来了。因此,已不能践十点钟的约,很对不起。”并托内山请医生。此信为鲁迅之绝笔。
19日早晨5时25分,一贯言辞激烈、最富战斗性的作家鲁迅,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现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寓所。10时,遗体送到万国殡仪馆。殡仪馆的吊唁大厅、走廊,都挂满了挽联,直到大厅外的空地上,都拉起绳子挂满了雪白的挽幛。
20日上午九时开始瞻仰遗容。灵堂上布满了各界群众所敬献的挽联和花圈。上海工人互助会的挽词是:“鲁迅先生这种不屈的精神才是我们工人的模范”;上海工人救国会的挽词是:“民族之光”;上海丝厂工人的挽词是:“我们的朋友”;上海烟厂工人的挽词是:“精神不死”;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代表平、津、济、青、杭、京、沪、汉、晋、桂等二十七学联全体学生的挽词是:“鲁迅先生不死,中华民族永生”;郭沫若的挽词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许广平的献词是:“……你曾对我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工作,工作!死的前一日还在执笔。如今……希望我们大众锲而不舍,跟着你的足迹!”……瞻仰遗容者络绎不绝,前来吊唁的有工人、学生、小贩、报童、人力车夫、学者。(四天间,签名的个人有九千四百七十人,团体一百五十六个。未签名者不计其数。)
21日下午3时,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大殓。22日下午开始出殡。出殡前,从万国殡仪馆门前,胶州路、极司斐尔路、兆丰路,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出殡时,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青年艺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了行列,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蔡元培主持了在万国公墓举行的葬仪,宋庆龄、邹韬奋、章乃器、田军、内山完造等讲了话,胡愈之致哀词。在哀乐声中,由宋庆龄、沈钧儒将一面绣着“民族魂”的白绸旗子,覆盖在灵柩上。人群在暮色中默哀,向这位倔强的骑手和战士告别,灵柩徐徐下降,安放在墓穴中。人群又唱起了吕骥、冼星海临时谱写的《安息歌》:愿你安息,安息!愿你安息,安息,安息在土地里……
第二篇:部编六上语文(教学反思参考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反思参考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遵循常规,教中求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有常规可循的,但方式方法不必固守一律,可以多种多样,要因不同教材、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对象而有所变化。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常中求变的一个可贵的创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五段,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先讲二到五段(二、三段已在上一课时讲完),最后再讲第一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2、既重文字,又抓思想:
在本节课里,我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字斟句酌,从不放过。如对第三段开头两句话的时间、风势、天色、行人以及寒冷的程度;对“淌”“流”“滴”等词语的辨析比较;对“扶、蹲、跪、夹、洗、敷、扎”等动词的推敲,无不精雕细镂。更可贵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我这样做,包含着几层意思:一是从诱发感知入手,启发学生的认识;二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将认识在实践中具体体现。这两层意思又都紧密地联系语言文字训练,既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又锻炼了语文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第三篇:部编六上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反思参考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前,我安排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等。上课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由学生汇报读一读、交流这些资料,让鲁迅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初步的印象。接下来,在学生初读课文环节,我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同时,思考作者写了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在这一环节中,我落实的不太好,学生读完课文后,由学生直接汇报提炼出的小标题,很多学生无法总结出来,没有达到预设生成。其实,在这一环节中,我可以先给学生做示范,指导学生拟出一个小标题。再以此方法,指导学生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由学生先说一说每一部分的段意,告诉学生,小标题比概括段意更简练,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是词语。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从课文中摘录词语做小标题。最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中选出最好的小标题。
步入文本的学习,指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二是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开始自由读课文,在书旁做批注。汇报时,结合写作上的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由点及面的感受鲁迅身上所特有的光辉品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上,如救助黄包车车夫部分,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置身其间,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与作者一道经历救助的过程,体验救助前后“我”的情感。然后学生小组内轮流读,互相读,看看能不能通过朗读体现人物不同的情感,感受黄包车车夫的痛苦与感激、伯父和父亲的关切之情、救助后伯父的愤恨之情、“我”的疑惑不解等。还通过示范朗读的作用,力求将感悟和朗读相结合,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最后,拓展阅读,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纵观整堂课,虽然抓住了教学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了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但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落实还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不灵活,以后会学习,改进。
第四篇:部编六上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句解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时,可每学一个小故事,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理解这句话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可以通过想象伯父鲁迅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这句话。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二、对词语的理解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苦: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力拉的车,主要用来载人。也叫人力车。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硼酸水:一种用于消毒防腐的外用药水。
第五篇:部编六上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反思参考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今天我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我上的是第二课时。这节课,我把教学重点定位,通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促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鲁迅的幽默、乐观和关心大众疾苦的品质。
上完这节课,反思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我觉得自己上课重点抓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教学,以文中重点词语为主线,并结合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这一教学目标落实的还比较到位。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到理解课文,到感受人物形象,循序渐进,让学生知道了词语除了本意之外,在具体语境之中,又蕴含着深层意思,比如,有语境意思、深刻含义、象征意思、引申意思等等。但是上了课之后,我觉得,这节课将单元进行整合形式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相对就较多。每个教学片断抓重点词语,为中心句展开教学,有整体感,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在学生谈体会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体会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谈出了自己的自学所得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为人,简介时代背景,学习其他人写鲁迅先生的文章片断,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其高尚的品质,学生们积极思维,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
但是这节课虽然词语教学很突出,但是我觉得理解词语教学有的地方教的太细,像词语深层意思如:语境意思、象征意义、引申意义等等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不必细讲,只要让他们知道词语除了表面意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还有深刻的含义就可以了。这样也许能腾出一些时间为后面的环节更扎实有效地进行训练。还有,在理解词语进一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教学放手不够,从扶到放,应该梯度要明显。这可能是自己在上课时不够放手。这是在今后教学中需引起重视的。上课的时候,多多给予学生放手学习的平台,更有利学生自学、自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