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网上学习视频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时间:2019-05-15 03: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和县网上学习视频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和县网上学习视频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第一篇:太和县网上学习视频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太和县网上学习视频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合学

生的教育

演讲者 冯恩洪

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抛弃接受、远离忍受、走进享受。冯校长认为作为教育中的德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现行的德育需要改进和加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要掌握规范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在体验中处理好满足和提高的关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学生厌学,触目惊心。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课堂不应该让学生“难受”,远离“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我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学校的校园非常小,但是人比较多,以至于学校连个成规模的食堂都没有,学生在地下室吃饭。冯校长去参观这个学校被一个场景震撼了。上千的学生在地下室吃饭,没有值班老师,没有执勤学生,而且他们吃的饭是自助式的,更让冯校长吃惊的是,吃完了饭,倒剩饭的那个垃圾桶竟然是干干净净的。在这个学校全体学生都会背一首儿歌叫“吃多少,盛多少。盛多少,吃多少。”其实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现在德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由防范性的教育向发展性的教育过渡。

有一次,他去浙江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参观,被一个无门、无窗、五管理员的图书馆吸引,他就问那的校长,“你不怕你们的书丢?”那个校长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您看像我们这个规模的图书馆要请几名图书管理员?”冯校长略一思量:“6名。”“那六名图书管理员一年的工资是多少?”“大概30万!”“那您觉得是丢书好还是不丢书好!”这个问题把冯校长难住了。那个校长说:“其实,学生把书拿走回家认真看,说明书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一个爱书的学生能坏到哪去?第一年刚开馆的时候,我准备了30万,准备把请图书管理员的钱来填补丢的书,结果发现书不仅没丢,反而多了几千本。后来问学生,学生就说‘既然学校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不能辜负学校对我们的信任,而且我们买的书有的看完了就放了起来,还不如放到图书馆里,让更多人来分享!’”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该校为什么12年前进入县一中的人数是零,90%的老师学历不达标,没有一位老师不讲错的,经过调查发现一个班老师讲错了,居然有5位学生做对了,后来就让学生讲,学生用山寨版的语言教学生,而在12年后的2007年,全校277个初三毕业生有276名考入县一中,只有一个同学考不上?因为他们学校规定:一节课只能讲15分钟,剩下的30分钟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交流。我来到这个学校作调查,他们问我:“你怎么评价杜郎口的经验?”我说:“这个学校讲台撤了,教室乱了,老师管的少了,教学质量上去了。”因为调查了两天后,我发现他们这个学校的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我们常见的鸦雀无声。教室三面都是黑板,一面是玻璃窗,在讨论过程中随便是黑板是写写画画,圈圈点点。老师什么都不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质量上去了。崔校长听课就带上毛巾,看到谁在课堂上满堂灌,就把他的嘴堵上。崔其升就是崔其升啊!多讲多错,只讲十分钟的缘由。

杜郎口展示歌: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学生有创造的潜能,启迪是撬动教育顽石的最好杠杆。不要讲学生不会的东西,也不要讲讲了学生仍不会的东西。有一位老师讲刘禹锡的七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找不到姓牛的感觉。可牛老师要求学生用创意的形式记住这首诗。我怀疑——记忆怎么创意?一个小男孩,把橡皮筋撑开,挂上许多笔,制成快板,打着节拍读诗;第二个同学,邀请同桌搞男女生二重唱;第三个用流行歌曲的语调来记;第四个转换角色,替作者来了段内心独白;第五个用京剧来唱出„„这个班的学生用21中创意记住了这首诗。这位老师,人不牛,课真牛。

我曾收到一封英文的邮件,来自伦敦,大意是女王要在白金汉宫接见我。我的第一反应是回复“你是谁?”,发邮件人是剑桥大学的教授,和我有过渊源——学者不会骗人。我得意地想:***、*****都曾接见过我,希拉里请我吃过饭,如果英国女王再接见我,我的人生岂不多姿多彩。我精心筹备,还特意买了套西装。皇家办公厅主任接待我,并告诉我女王的三种可能:取消接待,单独晤谈,步出白金汉宫邀您就餐。中国的校长,就看你的运气了****0分钟的等待真难熬,我开始后悔出发前的高调,都知道受女王接见,如果吃了闭门羹,我还有脸面见江东父老吗?往返15400元的机票也没法报销啊!正胡思乱想,英方告诉我:“祝贺你,你的运气好极了,女王的心情像伦敦的太阳一样灿烂„„”那么,女王为什么要接见我呢?原因,是我在建平时搞的多样性校本课程,是英国的高中都做不到的,女王说,中英文化差异那么大,你的英国同行都做不到的„„丰富的课程,我20年来,没有一天不想的,我没有研究过英国的课程结构,却知道学生脸上该有笑容,让学生成长着快乐着,让老师忙碌着快乐着。成长的课堂,没有展示的机会就没有笑容。我开设过115门校本课程、56个学生社团,与18门国家课程一起,支撑着学生的生动活泼。

一切德育问题首先是教育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德育现实。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第一手段,解剖我们的课堂,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教什么,国家课程能不能实现校本化。云南教育厅厅长,三番五次要我出任云南千所学校课改工程的首席专家。

中国教师报,发布了高效课堂的九大模式。这九大模式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少讲,学生能讲的让给学生讲,同学之间能互相启发的就合作交流,有困难的老师才画龙点睛。我去过三次杜郎口,面对人头攒动进进出出的“乱象”,一个学生告诉我,要是没人参观了,他会找不到感觉的——课堂展示给他的成就感,是一种当明星的享受和满足。

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无差异的课堂,合适吗?标准固然该有,但合适比标准更重要。学生合作也不是万能的。面对人的差异,可以实现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家长参与选择,管理保证选择,比只有规范没有选择,质量更高。

人的差异表现在四大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成功教育的创始人,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把女儿嫁给了复旦附中校长的儿子,名校长成了亲家,可谓门当户对。婚庆时,长辈代表致词,刘说,双方父母,年事已高,很希望抱上下一代,等孩子入学时,智商高就念复旦附中,智商一般就进闸北八中„„大家想,孩子的姥爷是复旦附中的校长,二话不用说,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爷爷是闸北八中校长,大笔一挥,赞助费全免。(全场笑)可农民工子女有这个待遇吗?这就是差异啊!

老师要关注课堂里听不懂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差异发展,让每名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我在2004年在美国听的小学数学课,内容是“3+5”。坐在我旁边的学生是一位与我一样高的14岁的黑人少年,但是他算不出“3+5”。他在课堂上被叫到后,站起来搔了两次头皮,最后回答说“3+5=7”。这位美国的教师没有批评,而是热烈鼓掌,快步走到这位学生的身边,摸了摸他的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然后说:“你真的了不起,你离成功就差一步啦!”这位学生听了这话,似乎得到了某种暗示,站起来说:“老师,3+5可能等于8。”这节课为什么会留在我的忘记深处呢?是的,“你离成功就差一步啦”谁都会说,谁都会写,但是面对14岁的孩子,还说“3+5=7”时,说出“你离成功就差一步啦”是多少的了不起!

每名学生都有差异。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是21世纪人类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目前,我国有39万所中小学都让学生接受标准教育。标准虽然重要,但适合永远比标准更重要。教育要把挑选合适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需要学校做四件大事,即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做到关注差异、注重情感、释放潜能;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文化要注重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即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冯恩洪认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加上遗传决定了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教育应关注差异。同时,还应尊重情感,学生对老师产生的不同情感会影响学习效果。

1985年我提出了德育改革的新思维新思考。1987年我提出了合格加特长的目标模型,提出卓越不止一种表现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某个统一认定的所谓的优秀标准。1990年我提出了用规范保证合格,用选择支持特长,校园里不能只有就范而没有选择。1993年我提出了优秀教育资源最大化,使之进入寻常百姓家。2000年我提出了教育的真谛在于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所以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老师,没有思想的老师不可能优秀。

从课堂着手,释放学生潜能。学校不能没有规范,没有选择,规范为主,选择为辅。合适的德育才是实效的德育,关注德育的有效性。德育要回归基础,重视体验性。我当年获得全国模范班主任,靠的是一次主题班会,题目叫“爱我的妈妈”。我组织了一次看似奇特的活动,我起名叫“负重自修”,要求班级的每位同学带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上4公斤黄沙,然后把这个塑料袋绑在腰间,先上一节自修课。课后立即召开主题班会讨论,题目就是“从负重自修谈起”。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牢骚声:谁出的馊主意,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押上道德法庭„„就在这节骨眼上,我坦白交待:“这个馊主意是我出的,同学们身上绑上4 公斤重的沙袋连一节课都受不了,那我要告诉你们,妈妈养你可不是40分钟啊!有道是十月怀胎,我请同学们算一道算术题:10个月除上40分钟,等于多少节自修课?才40分钟就要把我押上道德法庭审判,那请想想,你妈妈为了生你、养你,付出了多少情感,多少辛劳。今天的讨论会主题就叫做“爱我的妈妈”。听完我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我趁热打铁:“每一位同学都设计一项让妈妈高兴的活动,但是这个设计方案在付诸实施前千万要保密,下个星期这一节课讨论,内部交流,交流的目的是汲取别的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方案,然后星期天付诸实施,给妈妈一个在情理、期望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惊喜。”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顿时倍觉母亲的伟大,迫不及待地要对妈妈表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

我们的课可以上得如临春风,也可以上得如坐针毡,差别在哪里,在于我们教师的语言能力。尽管我们有多媒体,但关键的还是单媒体,主要的是语言能力。我在上海曾经做过调查,现在歌星影星对学生的影响力在上升,而政治明星对学生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上海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第一名的一首歌《我一见你就笑》,学生第二天就都会唱了。我们有位教师对此进行了批评,把女学生都气昏了,冲到我的办公室来告状。教育要注意四个恰当,就是选择最恰当的时间,选择最恰当的地点,选择最恰当的人,做最恰当的事,这就是四恰当原则。如何解决呢?我选择了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来解决这个问题,请他来讲“音乐中的知与音乐中的乐”。艺高人胆大,他一点也不忌讳,在1700人的礼堂里公开播放女高音《我一见你就笑》,然后问学生:“这个女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女青年?如果我让你们露点锋芒,该从哪里入手进行鉴定呢?”礼堂是鸦雀无声。这位院长自己说:“我说这个女孩子纯真、善良、热情,求真、求美、时尚,但是感情很不成熟。因为爱情这个问题与购物不一样,要两厢情愿才能成功。你看,‘我一见你就笑,他可能还不知道’,这是单相思。单相思是自咽苦果还是喜结良缘呢?„„我不想做结论,请大家再听一首歌曲。”第二首流行歌曲是男声独唱《迟到》,其中有这个几句歌词:“你来到我的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因为我心中已经有了她,她比你先到。”这个男青年面对女青年主动送过来的媚眼,告诉她:爱情要珍藏,不能分享,等到你将来也有了他,就能理解我的烦恼。礼堂里掌声雷动。报告人再进行引导:人是有感情的,心中的感情怎么做到不流露呢?再放一首台湾的校园歌曲《小秘密》:“我心中有个小秘密,我从不对人提起。我心中有个小秘密,我把它埋藏是心底。我心中有个小秘密,把它变成永久的回忆。”这就告诉学生,心中的感情需要埋藏是心底,把它变成永久的回忆,而千万不要随意外露,更不能‘我一见你就笑’,因为‘人家可能还不知道’„„会场上再次响起掌声,报告人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学生情窦初开,精力充沛,今天看到一个异性,心中一个小秘密。明天又看到一个白衣小女,心中又一个小秘密。我们中国人口众多,天长日久问题就出来了:小秘密都进去了,数理化都出来了。我们的心灵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将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好,第四首歌曲开始播放了,那是《小二郎》:“没有知识,没脸见爹娘。”„„1700人的礼堂,140分钟的报告,学生离席到“快乐”地方去的仅仅出现2个人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的新陈代谢都处于抵制状态了呢?学生跟我说:“冯校长,这样的报告真是太精彩了。”我说:“只要你们需要,我尽量满足你们。我将每一个月组织一场精彩的报告会。”老师们慷慨地告诉我:“不是学生们不想听报告,而是不想听空洞的、讲不好的报告。”好的教育是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教育,是使满足者提高,在提高的过程实现的教育。这个报告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好的报告,是融知识、哲理、榜样、激情为一身的报告,这样的报告是孩子们喜见乐闻的。因此我们永康的老师们要追求这样一个目标: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做过一件很傻的事,那就是连续处理学生,可逃学上网问题接连不断。网吧的魅力到底何在?我要与它博斗。于是,以学校为圆心,三公里为半径,组建搜索队,抓住就行政记大过,处理了一批,第二天又活捉了五个,继续追加行政记大过,一天处分22人,我签字时,手都在发抖,这到底是怎么了?那么好的学校难道不如网吧有吸引力吗?很快地,我找到了标本兼治的方法,那就是把喜欢上网的同学,来研究机器人,并带他们参赛,在全国获得冠军,又代表中国参加美国国际大赛。赛项是消灭房顶的的火种,以灭火的时间决定胜负,我们的学生以1.86秒,再次夺冠,换来了高考加分50。还影响甚至改变了上海消防的十年规划,让电网指挥机器人,第一个烧坏了,第二个再派上去,影响了上海的十年发展规划啊,孩子能没有成就感吗?教育就是培养人对未来的信心。

人是有情感的,我们的教学要能燃烧起学习热情。好的老师,上好每一堂课,用一生的努力来实现。尊重学生,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总分第一的学生的不可能没有弱势,什么样的老师是恩师,能发现孩子强势的。我听过这样一节高二的物理课。上课铃响,老师开始导入新课:一个囚徒给法拉第写了一封挂号信:“读了你的创造、您的发明,回顾我的前半生,觉得是活得那么平凡,那么庸俗,那么无聊。”这个囚叫拿破仑。法拉第用他自己的智慧影响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类世界。讲完课,离下课的时间还有四分钟,老师说:“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巨匠法拉第一生贫困。他甚至买不起住宅,不得不寄居在英国皇家科学院三层楼的阁楼上。年满65周岁,法拉第行将退休,这时他哭了,我和我年迈的老伴到哪里度过我的一生?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法拉第三步一回头地走出皇家科学院的大楼,回顾他熟悉的黑漆大门时,大门打开了,英国女皇手捧鲜花为这位英国优秀的科学家送行。皇家卫队全体立正,对空鸣枪,向这位英国的科学巨匠致敬。女皇微笑着告诉他:“为了表彰你对英国科学的贡献,皇家决定拨出一幢别墅供你安度晚年。”法拉第苦笑着说:“谢谢陛下,我付不起维修费。”女皇说:“这个问题我们想到了,我们会每年拨出这个费用,不需要先生操劳。”法拉第第二次苦笑:“对不起,可是我还付不起租金。”女皇微笑着说:“租金全免。”法拉第这才露出笑容:“谢谢陛下。”至此下课铃响。这节课至今总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听这样的课的孩子是幸运的,教这样课的老师孩子哪能会不喜欢?学生是需要激情的,能够燃起学生热情的老师是合格的老师。我曾在建平中学做调查,发现有一个班的学生最怕语文下课。为什么?因为这个班的语文老师是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这个老师出现在学生讲台上,学生如临春风。但是再讲下去我就笑不出来了,他们最怕物理上课。为什么?这个老师很胖,体重224斤。由于身体不堪负重,就是脸上肌肉也始终拉下来,用学生的话来说,“这位老师的脸是用水泥做成的,始终一个表情”。而且这位老师还有一个特异功能,讲完课让学生做作业,他站在讲台上就会打呼噜。学生因此最怕物理课上课,在物理课上,学生如坐针毡。

我们建平是上海市质量最好的学校,也是上海市活动最多的学校。每年的国庆节,从9月30日晚上10月1日早上,18年来我们是通宵搞活动。但18年通宵搞活动,教学质量不降反升。通宵搞活动,对于中老年来说是一天不睡十天不醒,对我来说是“今夜难熬”啊。但是孩子们不同,他们是“今宵难忘,难忘今宵”。所以教育者不能以自己的心态来阻挡校园活动。一个校园应该拥有青春的旋律,一个教育工作者永远要有童心。老师不但需要有一个与日俱增的自然年龄,而且还需要有一个日益年轻的心理年龄。一个教育者要用童心去拥抱校园生活,校园不能只有纪律而没有欢声笑语。

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我觉得我当老师是一个快乐的教师。例如我收到学生信,请我参加他家的家庭会议,我收到了来自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信 收到这样的信,我们会感觉到,虽然我们不是亿万富翁,但是我们能够享受到他人享受不到的这份独得其乐,而要享受这份独得其乐,就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说,学生喜欢处在又像又不像的教师。根本不像老师的人学生不喜欢。我上午说与你们的校长说过,当老师要淡泊,在三尽讲台上走不下全国首富。当老师就要享受一流人生,创造一流业绩。我们所追求的就是那份有钱也买不到的独得其乐。老师要儒雅,学生第一个所模仿的可是老师呀。能不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我说老师有两个年龄,一个是生理年龄,一个是心理年龄。一个教师要有永远年轻的心理年龄,要永远年轻,要有时尚的内心世界。假如你已经听不懂“帅呆”等等词语,说明你已经与孩子们失去了共同语言,已经产生了代沟了。最后,做老师就要做出质量的老师。现在全国都处在用时间的延长来换取分数提高的低水平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45分的课堂里效益低下,不得不用延长时间来弥补。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发布实验报告:老师讲授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5%,学生自己阅读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20%,有多种感官刺激如多媒体所得的知识,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30%,用讨论、交流所得的知识,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50%。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是走出老师传授的过程。

给学生内容的合适:党章第一条,和中学生守则,在内容上是一模一样的,合适吗?知识经济时代,有个“四恰当”的原则:最恰当的时间,面对最恰当的人,用恰当的方式,做最恰当的事。正确的就是恰当的吗?做一个让诚信、感恩的人,基础就是八个字。掌握规范,学会选择

当我结束这次演讲的时候,我想把经常用来勉励自己的一首小诗送给老师们,题目叫做《播种》:“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我们当老师就是播种,播种信念、播种行动、播种习惯、播种性格,帮助学生收获幸福。帮助别人收获幸福的人,本身也是幸福的。

第二篇:创造适合学生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永善县第二中学夏安岭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从本质上说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走出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的变革,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它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

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

通过学习我认为我们的学生学习差异较大,这些年来总感觉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基础就差,进了初中,开始时学习兴趣还挺浓厚,但过一段时间后,通过测试成绩的差距拉开了,渐渐地差距越来越大,呈现两极分化,差的那部分学生的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动力,长此下去,学生进教室便成为一项任务,人只要进了教室,他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厌学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各科的都差,考试考一套试卷,一个评价标准,他们与优生相比差距更大,远远地落在后面,这些学生慢慢地被拖跨拖废了。

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与其埋怨差异不如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里能够听得懂,他就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了。

我认为这些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尝试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好、中、差三个层次,对差生开始时不能采用与优生一个

标准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学生的智力水平等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又能学懂,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后,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再逐步提高学习要求,逐步缩短与优生的差距。去年,我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最差的学生写作文,一个已经是初中学生了不会写作文,甚至认识的字相当有限,他教学生从识字——组词——造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写一篇文章。魏书生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习的要求标准,其实这就是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重要体现,我们可以尝试把学生分成快慢班,上慢班的老师的教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基础水平,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校对慢斑成绩考核,评价标准,管理模式,都要符合教育规律,管理落到实处,抓实效,这样看上去与快班不合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我听冯恩洪老师的讲座,他讲了一个实例,他接受了一个6年未进学校的学生,小学都没读完,直接进初一,这可谓是一个极为严峻教育对象,由于病魔使她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在社会大学堂里积累了见识,是她同龄人所不能具备的。可是老师们对她是施行的是一对一教学,说明采用了适合于她的教学,后来这个学生消灭了差距。虽然我们的这些差生没有她哪坚强意志,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差生成绩提高了这样教学成绩自然地提高了。

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可否从这方面去考量,从小学就抓起,但是,必须建立一整套适于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和一系列评价体系。学生如果在小学就背了学习账,进入初中后,他们与班上中上学生的成绩差距会进一步拉大,最后产生厌学情绪。他们坐在教室里就属于冯恩洪老师说的属于“忍受教育,坐在教室如坐针毡”如果从小学逐层抓起,关注差生,转变差生,分层教学不要停留在形式上,那么永善的教育也许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应关注差异。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自尊心遭受打击,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的情绪,有的学生会由此丧失学习的信心,我们在面对差生该怎么办呢?积极鼓励他们是至关重要的,要肯定赏识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要相信他们的潜质,对他们正确引导,而耐心细致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那个美国黑人小男孩,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对于3+5给出的答案是大概是等于7,如果这是发生在我们这些课堂里,老师一定会暴跳如雷,肯定是一通训斥之后,打电话给家长,然而美国老师的那名句话:“孩子你真了不起,你离成功就差下一步了”我的内心为之一震,没有一个老师不会说,没有一个老师不会写,但是要在这样的情境下,面对14岁的受教育者算不出最简单的个位数的加法,要你说出你

离成功只差一步了,该有多么艰难。其实我们的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成长的。使学生有成就感,认为自己这有别人没有的优势,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帖上差生的标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同样是冯恩洪老师的亲身经历,他讲了一件真实的事情,我听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可谓心灵受到又一次洗礼。“石家庄一位小学老师他的班级到了毕业班六年级的时候,校长给他的班级里安插了一个数学只考个位数8分的学生,这个班主任正好是数学老师,面对毕业班只有一年的时间,这个学生性格内向自卑,数学课他从来不敢举手,结果他远离了这个学生群体的时候老师鼓励他,不管你会不会做,听懂没听懂都要举手。你听懂了你就举右手,老师叫你,你没听懂你也不能不举手,因为你一不举手,同学就远离你了。这位老师的行为岂不是尊重学生情感的最好诠释吗。曾几何时,我曾默默地反思我的教学。调整心态,理智面对差生,积极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三、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

人人都是有潜能的,总分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弱势智慧,总分倒数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强势智慧。哪一个老师能发现总分不高的学生身上的强势智慧并且创造环境让人的强势智慧充分燃烧,那么这个老师在他的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视为恩师的。我们已曾遇到过一些学生家长,对老师表示衷心感谢的是属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又被老师教育好了的那部分学生家长和学生,他们的孩子学习习惯太差,思想道德水平较差,只要老师不歧视他们,对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在需要关爱的时候,老师及时予以帮助,为他们树立理想的信念,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潜能,许多年后他都会记得你的。冯恩洪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为此,创造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释放学生潜能的途径。

我们应该多接受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如何使自己的教育适合学生,不是让学生来适应你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关注学生的差异,对他们要施以差异的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应有的特长,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第三篇: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一)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近几天阅读此书后,收获很多,感受颇深。

书中一些教育故事和案例把教育理论浅显化,深入浅出,还有一些是冯老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道理明确又精辟,浅显易懂。

一、刻骨铭心的教育真谛:

在细细的阅读中,受感动的是哪些让自己刻骨铭心的来自冯老自己行为和感悟的教育真谛: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我们的老师由心中有书走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

2、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3、我的责任就是让我的学生快乐,成长不需要伴随着每天的愁眉苦脸,当我的学生走进教室,脸上没有笑容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工作缺位了。我做校长,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实现快乐的成长。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我发现学生是有潜能的。潜能不释放,学生不快乐。

4、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学情决定我教什么,我怎么教。

5、直木造梁,弯木造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6、一个教师照亮了别人,发展了自己,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好的照亮别人,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

7、这个过程来源于读书,因为从1982年到昨天晚上,我没有一天不读1个小时的书。读书长智慧,当读书使我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走向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的时候,我发现我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8、最好只是一时的现象,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9、有什么样的流程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话,那么一个好的管理文化可以培育一群好学校。

10、教育就是要做到告别难受、结束忍受、远离接受、走进享受!

二、感慨万分的学习反思:

1、改变观念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行为上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我们学习了很多模式,但现在仍然没有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模式,感觉我们总是不停地在照搬别人的东西,感到不合适就抛弃了,再搬再抛弃,这种照搬模式浅尝辄止的做法是达不到课改目的的。我们总是想套用现成的模式,通过学模式来带动教学进而形成模式,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我记得在《天龙八部》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吐蕃国师鸠摩智没有练习少林内功心法,而强靠小无相功来推动少林功夫终究导致走火入魔。虽然是小说,但却很在理。所以我们组一致认为对一些名校的做法应该抱着学习的心态,结合学校实情在实践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其实模式这个东西就是形式,是品牌,当你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自然就有了模式。

2、关注差异

老师们,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正卖力地讲着习题时,他正在玩铅笔、橡皮或做别的事情;当我们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些很简单的问题都错了,我想这样的情况大家都遇到过吧!问题出在哪里,错误应该归咎与谁?至少不应该只责备学生,我们也有错误。我们没有去了解我们的学生。虽然我们很多老师都知道学生存在差异这个事实,但我们在行动上仍然想按相同的标准要求他们,一旦做不到,就进行批评教育,最后得到的只是相互间的怨言,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这样的境界可能我们都做不到,但如果我们真能更多地去了解和认同我们学生的差异性,更多地包容学生的错误,换位思考他们的处境,更多地为学生设计一些他们够得着的问题,让他们享受到哪怕一点点学习的快乐,我想我们的师生关系肯定会得到改善,我们的课堂肯定可以更活跃一些。同理,我们组还觉得在管理教师队伍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差异性,让教师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满足他们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

3、尊重和倾听

“现在的老师不好当,班主任更不好当”,我们可能经常要发这样的感慨,教育无小事,教育也无大事呀,有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然而处理不好,就会激起各种矛盾,不但影响教学,而且还真可能会有 “大事”发生。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怎样尊重呢?这就需要通过满足学生的自我尊重的精神需要来实现。让他们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给他们以肯定和鼓励。特别是不能言语损伤,侮辱性的语言甚至超过一顿痛打对学生的伤害,我曾经与学生交流中获悉,()学生记住对自己不好的老师的原因都是说曾经怎样怎样骂过他。要博取学生的认同,还必须有心灵上的沟通,这就需要我们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我们要更多地俯下身来聆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我们就和学生建立了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学生的心里话会对你说,你才能去解决他们中的实际问题。

4、加强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现在我们面临着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设备,遥远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然而我们还有很多思想和技能却停留在梦想中。如果现在不抓紧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了,我们不能真等到这一天再来怨天尤人,我想我们真的要有那么一点点危机感。我们在平时可以更多地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技能的书籍,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一些课件制作的本领。让自己时刻处于前进的状态用心了,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只要我们对自己还没有放弃,我们一样可以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们放开手脚,用规范加选择的教育思想,合格加特长的育人目标,开辟芝罘教育的新天地。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二)利用假期时间阅读了《创造适合学生 的教育》一书。书中的九个主题,从不同的方面关注了教育的发展,给我了许多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帮助。尤其是阅读主题七《自我提高—实现教师 专业发展》时感触颇深。

1、读书、学习是伴随从教的永恒主题

读书,一直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但是往往因为我们每天在学校要忙碌很多事务性的工作,在家又要尽好自己的各项职责,冲淡了学习的时间。有时候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应付考试往往也是囫囵吞枣的读完。但是当我读到“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中的事例时,让我深刻的感到:要想教好学生真得活到老。现在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如果我们不读书就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读书未必能让我们在教育上走向出色和成就卓越,但不读书不学习就注定我们与出色和卓越无缘。例如: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列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但是要想快速并且没有遗漏的列举出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以前我有需要时也是采用不断尝试的方法。但是有一次偶然阅读了有关记忆100以内的质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让我能够快速不遗漏的列举出这些质数。这是我以前不曾学过的方法。因此读书、学习应该是伴随我们从教的永恒主题。以读书为支撑,教师可以立足课堂,从从容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教师可以积极坦然而宁静,明朗的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教师可涵养自己的丰富的感情、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书为己任,可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的润泽学生也悄悄的葱茏自己。

2、学会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书中提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和一个普通的教师的区别在于,一个一般的教师总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成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行为科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课永远是还没有上……”一节课下来,评课时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在课改年部已经快两年了,对于课改年部的课堂流程已经很熟悉,每节课都按照流程授课。几次教研课后,总体感觉是课堂流程完整、条理清晰、点拨及时……但是总觉得课堂缺少亮点没有引起共鸣,效果不如平时的课堂。虽然有学科的差异,但是怎样在数学课堂上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呢?这一直是我不停思索的问题。通过和同事的交流,使我终于找到了原因。一节教研课我更多的关注了课堂的完整和流畅;更多的关注了学案习题设计的广度和深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探究过程。使课堂表面上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太强。为此,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学习的疑难处引导探究,这样的课堂也就更有效了。“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学会合作为教育教学增光添彩。

书中说:“除了读书和反思,要想做最好的自己,还需要我们学会合作。”确实如此,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但要是能团结别人的力量,就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尤其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教材的更替,有不少知识已经进行了删减或变化。我们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及时发现教材中变化的地方,及时调整教学。比如:以前学习的“约数”改名为“因数”;“公约数”改为“公因数”.教师就要跟随教材的变化,使用新的名称。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打破了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促进教师间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对教师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其实,读完一本书要想说说体会,总是千头万绪的。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我们的感受不同,也许我们的做法不同,但是我们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引领下,必将会在教育实践中播种幸福。让我们和学生共享我们的幸福人生。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三)月初,我认真读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第7、8、9 个主题。学完此书,心头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展望教育前路,豁然开朗。下面针对第七主题“自我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冯老师说得好,说到底,发展自己,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那么,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

一、积累教学经验,学会反思。

书中指出,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作为老师有必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他说:“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这一公式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同时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反思,他还说过这样的两句话:“课堂没有彩排,每一节课都是现场直播。”“永远没有成功的课堂,只有遗憾的课堂。”课堂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成败,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中学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取长补短,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地走向成熟。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有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回出现一些落伍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们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他们太笨,还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呢?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再幼稚的学生,也是有个人思想和感情,有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灵魂。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需要的学生。我想,今天的老师要想做最好的自己,恐怕要拿起书来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那么和我一起读书吧。

三、学会合作,实现双赢。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中说得好,除了读书和反思,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我们学会合作。教师合作指的是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形成“研究共同体”,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合作的实质是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觉得教师之间的合作有很多的益处。

躬身自问:从教十六年,我是一个珍惜讲台,努力做最好的自我的老师吗?我是一个热爱读书,学会合作的老师吗?对此,我还有极大的差距。既然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已成共识,我们还需要等待吗?作为一名现代教育者,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为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做好准备,做出贡献。

第四篇: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内容

第二章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1.概念: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师自主发展、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师自主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取向及其基本内容。

3..简述教师自主发展的的构成及其基本结构过程。

4.学校组织从哪些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教师教育课程的构成。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1.概念:观察学习、专家指导、合作学习、同伴支持、学校文化

2.怎样进行教学观察?

3.合作研究的基本研究步骤是什么?

4.简述教师同伴支持的意义、形式、实质、目的和活动方式。

5.如何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6.学校文化的结构、类型;

第五章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与第四节合并)

1.概念:健康、心理健康

1.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2.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3.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1.概念:教师职业压力

2.简述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过程、表现、应对策略)。

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与干预

1.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来源和干预对策。

第六章

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生涯规划

1.概念:

2.论述职前职后发展一体化理论。(171-179)

3.如何进行专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生涯阶段

1.7个国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的代表性观点及其主要内容。

2.白益民 “自我更新”取向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3.教师出现职业高原现象的原因。

4.教师如何跨越职业高原期?

第八章

第一节 发展性教师评价

1.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概念

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

3.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

4.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5.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框架:

1)周期和实施范围

2)指标体系

3)前期准备

4)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环节)

第二节 教师专业档案袋与自我评价

1.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教师自我评价

2.简述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的含义、作用、内容、制作目的。

3.简述制作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的评价。

4.简述教师自我评价的意义。

5.简述教师自我评价的两个维度及其指标。

6.如何调控教师自我评价中的误差?

第五篇:《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1

从今天开始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作者冯恩洪是远伤害建平中学校长,业界普遍认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冯”的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位高人。此书从课堂改革、教育环境、德育、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阐述如何为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看后令人颇受启发,下面就自己认为好的只言片语和大家共享。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是我们的老师由心中有书走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

2、让每个学生感动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享受的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3、教育不仅要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4、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能让学生在课堂里听得懂,他就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5、知识就是力量应该这样理解: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光有知识不一定具有力量,简单的知识堆积不产生力量,只有应用的知识,知识才是力量。

6、教师不要讲学生已经会的东西,也不要讲学生听后依然不会的东西。只有这样,方能使课堂从低效走进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

7、美国国家教育中心的实验报告:调动多种感官获得知识24小时以后知识的巩固率要上升到30%,而交流、合作、讨论,24小时以后知识的巩固率要上升到50%。

8、对积极地教育环境的界定是:它是使人赏心悦目的,它是使人诱发积极情感的,使人进入期间,置身其间得到暗示,得到启迪的。

9、老师不能不像老师,老师不能光像老师。

10、我们应该是给他提供人生必需的而他的家庭不可能提供给他的那一点东西,这是教育的价值。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2

利用十个月时间读了冯恩洪校长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对我触动很大,感悟很深。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其中关于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进行教师自我提高的这部分内容。

在这部分中我读到了:在三尺讲台上,我们不但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而且要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讲台。我们同样可以品味一流人生,创造一流业绩。要发展自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学习,经验积累需要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学会合作双赢,做复合型的教师,你就会成功。

对照冯校长的真诚告诫,反思自己在这两方面的做为,感觉到距最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读书学习方面,感觉自己做的很不够。一是读书少,二是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更少。平时总感觉时间少,拿各种原因给自己找理由,现在想起来,如果把平时上网看新闻等的上网时间拿来读书,也能通读几部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了。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教中学够了,正是这种对自己满足的心态,使自己变得懒惰。现在读了冯校长的书后,觉得从现在开始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过去教师们常讲: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不努力跟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只有改变观念,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发展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算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挤时间来读几本教育教学学理论名著,除了学校发的读物外,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网上找一些适合自己的读物来学习,还要做好笔记,以便能不断地提醒自己,特别是要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争取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理论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学校服务。

在书中,冯校长还告诉我们要积累经验,学会反思。一个优秀教师与一个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一个一般的教师总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的成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行为科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课永远是还没有上,接下来要上的那一节课,是自己已经上过的课中永远存在需要反思的余地,需要有重新审视的环节。要提高自己就要学会反思并经常性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方法,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习惯和技能。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其专业发展的现有水平、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心态。对照这方面的要求,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一会不能经常性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是有问题出现的时候才去反思,如果每个教学行为后,都去反思一下,总结一下,就不是出现或少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勤反思,勤总结,总结成功的部分,反思失败的教训,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素质的教师,更好的为学生、学校服务。

在书中,冯校长还告诉我们,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师要学会合作,实现双赢。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要学习的长处,所以要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同事分享,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充满合作的团结的集体,合作不仅仅是指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合作,因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行为,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就不会成功。所以学会合作、乐于合作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素养。应该朝这方面继续努力。

冯校长在书中最后指出每一名优秀教师都是复合型的教师,要释放学生的潜能,除了关注他们所学的国家课程外,还要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师能不能上一门国家课程,开一门校本课程,带一个学生社团也是评价一个优秀教师的的一方面。所以教师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才能影响自己的学生。今后自己在这方面也要努力。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3

偶然的机会,将这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收纳到书橱里,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这本教育类读本,不像其他著作曲高和寡,咬文嚼字,而是用大量的事例、典故、寓言等带领我们探寻教育的真谛。

作者冯恩洪先生,曾经是上海建平中学校长,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在建平中学推行“走班制”,首创并践行“合格 特长”的办学理念。他著作的这本书深入浅出的向我们讲述了教育的真谛,提倡学校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努力实施实效德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校文化内涵等,每一个章节都有他亲自开展的教育实践,读罢,让人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仰慕万分!

冯恩洪先生开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老虎办学》在有趣、诙谐的语言中,仿佛又给教育了一个重重的警醒,故事讲述的是五十知天命的老虎当腻了“百兽之王”后,突然想当校长了,于是办了一所学校自封校长,要鸭子练长跑,兔子练游泳,老鹰学爬树----闹了一番笑话后,学校关门,最后老虎感叹“校长不是人当的”。这个自编寓言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是要培养一模一样的学生,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对于有差异的.学生给予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的课程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在基于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根据学校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课程,即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而第三课程也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是解决学生差异教育问题的最好办法。第三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需、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发展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逐步树立自信心,发展自己的特长,即冯恩洪先生提出的“合格 特长”的办学思想。

很荣幸,我校正是以建设“合格 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 特长”的学生为办学思想,多年来,我们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大社团课程,即第三课程,课程涵盖舞蹈、音乐等20多门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十几年的坚持中,我们走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再读冯先生的著作,更加坚定了我们要继续走下去的决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战线上,我们将精益求精、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4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专著。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感触之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感触之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感触之三: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

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5

翻开书,首先看到了作者冯恩洪的简介: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等等称号,以及对于他的点评。其次看到目录,分为9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很吸引人。

开始进入读书之旅,本以为又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读了前言之后发现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应该说这是一部触动心灵的书——喜欢!

读这本书时,总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感觉这块儿说得挺好,那块儿写得也很有道理,总想把这些内容都记下来,但是又记不住,所以就潜意识地多翻几遍。在主题1中提到: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呢?讲了三方面:第一方面,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其中提到根据学生的差异应该发展和培养哪些能力,又谈到教育的功能是把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自然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想到学生是有区别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对待呢,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第二方面,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文中提到“和谐”,包括“倾听才能和谐,合适才能和谐,选择才能和谐,享受才能和谐。”第三方面,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人都是有潜能的,而且潜能无限。那么什么是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根据学生实际以及我们现有的条件让学生释放最大的潜能呢?如何让学生的潜在能量在我们的课堂里充分燃烧呢?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在做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问题上迈出了一大步,冯恩洪校长是这样说的。这也是值得我深思的。

在课堂上我们充分释放学生潜能,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正如书中说的:教师不要讲学生已经会的东西,也不要讲学生听后依然不会的东西。只有这样,方能使课堂从低效走进有效,从有效走向高效。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备课时下功夫,其中备学生是不可少的环节。

看了这本书感觉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读书笔记6

冯恩洪讲述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接受教育,讲授教学,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以及课堂变革和建设,才能从根本改变现状。

课堂教学教什么,适合比标准更重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很重要,进而,设计教学重难点时需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切不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课本,抱着教学参考只扣课本和大纲,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备学生。另外,老师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学生,释放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才会收获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怎么教?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教法。从理论上梳理,全世界的教法分三类:第一类是讲授课堂,用教师的一讲到底来完成知识传授。第二类为合作课堂,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以后,学生仍然存疑的,这个时候才让教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类课堂,对于相同年龄的人,因为他们智力上的差异不是给他一模一样的教育,而是给他合适的教育,这种提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叫做差异教学或者说差异课堂。

课堂教学要由讲授走向合作,“班里最好的学生一定也没有老师知道的知识多,但老师知道的知识绝不会比全班同学加起来的知识多。”冯恩洪前辈的这句话有力的揭示了讲授教学的弊端,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课堂变革在于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

冯恩洪前辈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他的讲座对我来说非常震撼,他是因为有恒心有毅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他激发了我对教育的追求,我并不追求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只希望能充实的在三尺讲台上站好每一个40分钟。

冯恩洪讲述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接受教育,讲授教学,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以及课堂变革和建设,才能从根本改变现状。

课堂教学教什么,适合比标准更重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很重要,进而,设计教学重难点时需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切不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课本,抱着教学参考只扣课本和大纲,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备学生。另外,老师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学生,释放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才会收获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怎么教?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教法。从理论上梳理,全世界的教法分三类:

第一类是讲授课堂,用教师的一讲到底来完成知识传授。

第二类为合作课堂,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以后,学生仍然存疑的,这个时候才让教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类课堂,对于相同年龄的人,因为他们智力上的差异不是给他一模一样的教育,而是给他合适的教育,这种提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叫做差异教学或者说差异课堂。

课堂教学要由讲授走向合作,“班里最好的学生一定也没有老师知道的知识多,但老师知道的知识绝不会比全班同学加起来的知识多。”冯恩洪前辈的这句话有力的揭示了讲授教学的弊端,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课堂变革在于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

冯恩洪前辈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他的讲座对我来说非常震撼,他是因为有恒心有毅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他激发了我对教育的追求,我并不追求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只希望能充实的在三尺讲台上站好每一个40分钟。

冯恩洪讲述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现在的教育现状是接受教育,讲授教学,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以及课堂变革和建设,才能从根本改变现状。

课堂教学教什么,适合比标准更重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很重要,进而,设计教学重难点时需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切不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课本,抱着教学参考只扣课本和大纲,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备学生。另外,老师不讲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学生,释放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才会收获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怎么教?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教法。从理论上梳理,全世界的教法分三类:第一类是讲授课堂,用教师的一讲到底来完成知识传授。第二类为合作课堂,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经过启发以后,学生仍然存疑的,这个时候才让教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类课堂,对于相同年龄的人,因为他们智力上的差异不是给他一模一样的教育,而是给他合适的教育,这种提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叫做差异教学或者说差异课堂。

课堂教学要由讲授走向合作,“班里最好的学生一定也没有老师知道的知识多,但老师知道的知识绝不会比全班同学加起来的知识多。”冯恩洪前辈的这句话有力的揭示了讲授教学的弊端,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课堂变革在于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释放潜能。

冯恩洪前辈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他的讲座对我来说非常震撼,他是因为有恒心有毅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他激发了我对教育的追求,我并不追求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只希望能充实的在三尺讲台上站好每一个40分钟。

下载太和县网上学习视频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和县网上学习视频内容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读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文,让我收获颇多。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初中家长会)

    初中家长会议的讲话 再过两个月,我们威海五中的孩子就迎来中考,结束初中的学习;接着填报志愿,选择高中,开始高中阶段的生活。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分流,是将来职业方向(蓝领、白领)的......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_学习体会

    用心成就极致 王立荣 一、刻骨铭心的教育真谛: 在细细的阅读中,做感动的是哪些让自己刻骨铭心的来自冯老自己行为和感悟的教育真谛: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在寒假里,当我再次翻开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地读完剩下的部分。结合自身的教育生活,我又有......

    《_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课堂变革要由教授走进合作》有感 一直以来,总觉得只要能把学生教会、教好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实不然读了了冯......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一)读了此书,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实践家冯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经历冯恩洪——一个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徐立缨 童话故事里,恶毒的后母,善良的公主更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第一次有意识的明白了什么是善恶。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魔镜,让当时的好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 1近期我认真读了冯恩洪教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读后感悟颇深,对自己的教育触动很大。该书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