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需要注意的重要文化之酒桌文化
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需要注意的重要文化之酒桌文化
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需要注意的重要文化之酒桌文化
【摘要】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其他国家的人在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之时也很有必要学习和重视许多文化和礼仪上的细节。这些文化上的细节存在于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方方面面之中,本文在简单涉及这些文化细节之外,会着重谈谈中国的“酒桌文化”。【关键词】
中国文化
商务活动
酒桌文化 【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瞄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希望能够亲自踏上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然而如果你对于中国文化了解不深抑或不谙与中国人打交道之法,那么你可能会处处碰壁,你的商业梦想就只能搁浅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之上了。
那么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在文化上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礼仪。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在许多地方的古老人类尚在茹毛饮血之时,中华大地上早已有了夏、殷、周三代之礼。因此,中国人对于礼仪的重视可谓自古有之,作为后来者,你又岂能不从呢?
一些来中国参加活动的非洲外交官员说到“作为一个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如果不学习的话,也许会产生一些麻烦和理解偏差。”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确实十分重要,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在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之时,我们需要从注意一些文化上的细节做起。譬如守时。虽然在很多西方国家中,守时早已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是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仍然会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一名来自加蓬的外交官员说:“我是从非洲来的,我们那里如果提前约好,大多数情况我们都会晚去一些。但是我现在意识到,中国人民非常的守时,甚至会比约定的时间早来半个小时。所以当你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一定切记不能迟到。”另外,餐桌上的礼仪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另一名来自加蓬的外交官员表示,有时候在餐桌上失礼,自己都意识不到。他说:“起初我不知道当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晚餐的时候,从桌子上拿起一盘菜,将菜拨到自己碗里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但是在我们国家,这么做却非常普遍。当周边中国人都是用筷子夹少量的食物时,我还是没意识到我的举动是不礼貌的。”[1]
既然谈到了餐桌上的文化,就不得不谈一谈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桌文化”。尽管“酒桌文化”在中国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譬如山东人的豪迈,福建人的轻松,南京人的厚道,内蒙人的刚烈,广西人的热情。[2]然而,中国的“酒桌文化”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共性,而这些文化的共性,作为外来者就不得不知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支出中,餐饮招待一直是一个大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因此,无论是招待客人或者是商务活动,吃饭喝酒总是免不了的。中国人常说一句话:“酒品即人品。”所谓“酒品”,就是喝酒者的品格,是酒桌上对聚餐者的道德评价。在一定的范围内,酒品好,就容易得到积极的评价,就更容易有人缘,他人就愿意与之继续打交道,这一点在商务活动中也是如此。在酒桌上敢于大口干杯、不惜喝醉者,往往会被认为是“豪爽”、“酒品好”。而那些扭扭捏捏、借口“不会喝”或借口健康问题而拒绝喝酒者,往往被认为“不容易接近”。[3]因此,为了显示自己的“酒品”并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许多人在敬酒的时候常常会说:“您随意,我干了!”并会因此获得满堂喝彩。
在中国,某种意义上讲,喝酒是拉近人际距离的一种手段和符号。[4]大家聚在一起喝酒,不用像商务会议那样一本正经。在一般性的商务活动中,人们都在用理性约束自己,在按照商场的规则进行表演,这种对他人的防范带来的距离感,会让人疲倦。然而,由酒桌关系演绎之后的工作关系就不那么显得有距离感了。因此,在中国,酒桌文化是消除人际距离的一种手段,它给人以“可接受”的理由而放松对自己的理性约束,吐露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创造一种相对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得商务谈判的双方都能够放弃一些斤斤计较的利益,取得一些进展。
在中国,请客与喝酒是一门学问,一种社交技能。它是编织和营造社会关系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制度经济学的话说,它在特定的情况下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你想要能“办得成事”,就必须先能请得动求之办事者喝酒。不仅如此,在许多场合,让对方吃得好、喝得够,不仅仅表现了你的慷慨好客,更是是编织圈子和关系网的手段。既然你想与中国人做生意,没有自己的人脉网络,又怎么能行呢?
中国的“酒桌文化”俨然就是一种社交文化。[5]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喝酒往往是为了谈事儿,所以中国人的饭桌上永远也少不了酒。在商务活动中,酒就是一切的中间枢纽,联系着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中国人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以外的东西古来有之:青梅煮酒是为了证明谁是英雄;三国江东群英会是为了游说孙权;竹林狂歌的七贤是为了借酒避难;乾隆千叟宴是为了与民同乐。中国人喝酒喝的是感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理由,人人都可让对方多喝,以示友好和诚意。劝酒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但往往不被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但是这一点在中国的商务活动中却是必须的。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正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交际主张含蓄。很多平时不好说的话,喝了酒之后,才能娓娓道出。而你要知道的是,很多谈不到一起的生意,也是喝了酒之后,才谈成的。
综上所述,外国人在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时当面对酒桌文化时应该要注意的地方具体有以下几点:
① 中国有着独特的酒桌文化,吃饭喝酒是中国商场上善用的拉近人际距离的一种手段。当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时,首先必须尊重中国人的这种酒桌文化,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使自己不但能在中国人的酒桌上表现自如,还能善用中国人的这种文化; ② 在酒桌上,首先要注意的是座次: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一般来说,如果有上司出席的话,你应该将上司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③ 其次是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④ 接着就是吃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点了: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菜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等,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 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规矩很多,但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
⑤ 喝酒是酒桌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讲究,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需要注意的小细节: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通过以上几个维度的许多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的许多特质:高权利距离,注重人情,注重程序和礼仪等。这对外国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如果要在中国与中国人做生意,你不得不注意这些东西。而且,以上所述也还只是中国酒桌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全部详细的叙述,想必是可以写成一本书的。目前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繁琐的礼仪在逐渐淡化,但在商场和官场上,这些礼仪却只有增强的意思。消费者行为学中关于中国人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中,比西方国家多加了一项“权力”,是的,中国人非常看重权力这个东西,也常常以权力来评判一个人的地位,这种权力意识对我们的酒桌文化影响巨大,直接导致了座次、敬酒的一系列规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人的这种酒桌情怀却也给商场、官场上的宴请增添了许多意味,这种意味反过来使得商场、官场上的人越来越重视酒桌文化,因为它能帮忙传达许多意思,解决很多问题。所以,作为要与中国人进行商业往来的外国人,必须十分注重酒桌文化的运用,因为在中国,这不单单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工具。【参考文献】
[1] 非洲外交官谈与中国人做生意需要注意的礼仪.国际在线.2011.8.5.[2] “酒桌文化”的地域差异.生活百科.[3] 酒桌文化与社会距离.王宁.南方日报.2007.2.25.[4]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何秀贤,庄小将.[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万晓艳.西北师范大学.文化体育.2009年第3期.
第二篇:揭秘中国人的酒桌文化
揭秘中国人的酒桌文化
酒席对中国人来说是拉近感情,消除隔膜最有效的润滑剂,正如一些民间俗语所说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所以,在中国,酒席绝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中国,几乎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要请客吃饭:求人办事要请客,结婚要请客,孩子满月要请客,老人寿诞要请客,升官要请客,乔迁新居要请客,涨工资要请客,孩子升学要请客,打麻将赢了要请客,中了奖要请客,送行要请客;接风要请客;到了年底本系统内各单位之间一般也要互相请客;至于相熟的朋友之间更是经常互相请客(我们中国人吃饭从来不搞西方所谓的AA制。)
酒席对中国人来说是拉近感情,消除隔膜最有效的润滑剂,正如一些民间俗语所说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所以,在中国,酒席绝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酒席和酒席又大有不同。有些酒席被请者是要花份子钱的,也就是随礼。比如结婚、孩子满月,老人寿诞,乔迁新居,孩子升学等等,随礼的数额多少主要决定于被请者与请客者感情的深浅,以及是否有“过”。“过”的意思是被请者曾欠请客者的人情,如果有“过”的话自然要多给一些。随礼的数额呈现出逐年递涨的趋势。现在,在我的家乡城市,即使普通同事或朋友随礼至少也是200元了。
而有些筵席被请者则不需要花钱,比如求人办事;升官了;打麻将赢了;涨工资,之所以不需要花钱很好理解:求人办事给人钱还差不多,还能管人要钱?而升官、打麻将赢钱、涨工资之所以要请客是有平息别人对你的嫉妒之意。
请客吃饭很有一些约定俗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规矩。从邀请方式来看,可以当面邀请,也可以打电话邀请,但除非请客者与被请者不熟,否则必须是请客者亲自邀请,不然就会被视为不真诚。
从邀请的对象来看,不同的筵席有不同的讲究。
求人办事的筵席,当然主宾是给你办事的人,如果是间接托的人,则中间人必须到场。
像结婚、孩子办满月、老人寿诞、孩子升学这类筵席邀请的客人比较多,但也不能只要认识的就邀请,一般都是找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如果人家与你根本不熟,你就邀请人家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认为你在借机敛财。
互相熟悉的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则比较随意一些,请客者常常会邀请两伙互不熟悉的朋友(但与请客者都熟悉)一起吃饭,通过一次筵席就都认识了,但被邀请者一般最好不要带请客者不认识的人前来赴宴,除非是请客者想结识的。
从酒席的时间安排来看,现在比较正式的酒席大都安排在晚间,因为中午喝酒弄得红头涨脸,被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看到显然影响不好。而晚上就比较随意一些,喝多了就回家睡觉呗,反正有一晚上的时间休息,可以敞开量喝。中午喝酒一般都是到哪里
办事回不来,当地对口单位请客,名曰工作餐,即使喝酒也是有节制的,谁也不多喝,点到为止。
中国人认为请客选的饭店越高档,表明主人对客人越尊敬,因此,除了很熟的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可以在小饭店以外,一般至少要选中档以上饭店。
主人必须提前来到饭店等待和迎接客人,像结婚这样比较重大的筵席,新郎新娘和新郎父母是要在饭店门口迎候客人的。从点菜来看,像结婚、老人寿诞等这类客人较多,不止一桌的宴席一般都是由主人事先与饭店订好菜肴,各桌都是一样的。而对于单桌的宴席则都是现场点菜。这又分两种情况,如果客人较多,比如十几个人,则一般由主人点菜;如果人数较少,则主人一般会邀请客人点菜。
主人点菜的原则当然是尽量点贵一些的菜,因为越贵表明对客人越尊敬;而客人点菜则一般不宜专挑贵的点,那会被人看作不懂事。
筵席上坐的位置也是很有些讲究的,除非是很熟的朋友间互相请客,否则决不可乱坐。一般来说如果客人中有特别尊贵者,则必须邀请他坐在最里面居中位置,多数情况下是请客者坐在这个位置,主宾坐在他身边。其他人就座的原则是先宾后主,先尊后卑,要让客人坐在尽量靠里面的位置,如果同样是客人或者同样是主人则按照职位大小,地位高低从里往外依次排序就座。,如果有司机的话,餐桌最外边坐的应当是主人的司机,其次是客人的司机。当然就坐的时候大家肯定照例是要谦让一番的,但最
后必然是按照规矩坐。
吃饭自然要喝酒,喝酒的讲究就更多了。
在我的家乡,一般来说桌面上上了4盘菜以后就可以敬酒了。主人中地位最尊者要首先敬酒,多数情况每人每轮只敬一杯,但有的比较豪爽或酒量较大的主人会连敬2、3杯。
主人最尊者敬完酒后,一般来说还是由其他主人按职位高低依次敬酒。但有时也可能主客双方交叉敬酒,但也要严格按照职位高低顺序依次敬。
地位较低的人敬酒前,常常要给被敬者倒酒,但如果桌面较大也可以不倒酒。地位较尊者敬大家酒时是不需要倒酒的。倒酒时的规矩是必须倒满,以倒满而不外溢为最好。所谓“酒满杯,茶半杯”。
敬酒时,如果桌面小,则敬酒人一般要和大家碰杯,碰杯也有规矩,就是地位低或岁数小的人要尽量使自己的杯子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上缘碰对方杯子中部或更下的位置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果桌面较大,大家就一齐用杯子底碰几下桌面代替,名为“过电”或“上网”。敬酒人说完祝酒词必须先喝,而且必须全部喝尽,敬酒人一般都客气地说:“我干了,大家随意。”,但被敬者一般也要都干了才有礼貌。如果不能喝酒最好事先声明,喝饮料等代替。第一轮每个人敬酒时,在座的是都要喝的。
第一轮敬酒过后,就可以单敬了,又称为单练,即只敬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这时酒桌上就比较热闹一些,也比较随意一些,这时候酒量好的人就开始活跃了,往往会挨个人单敬,但如果你
酒量不好这时最好还是老实一些,少敬几个人为妙,因为你敬完了人家要回敬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活跃起来了,就会有比较风趣的人开始讲笑话,现在酒席上的笑话多是荤的,荤的程度与桌上女同志的多少以及未婚与已否有密切的关系。尽管有人说有由女同志在场不宜讲荤笑话,但据我观察,这种笑话讲完后,笑的最厉害的往往是女性。
作为下属在酒席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领导,不让领导喝多,办法呢,一种是用语言,比如向对方领导解释:我们领导最近身体不好,挺长时间不喝酒了,这次您来是破例....等等;另一种是用行动,即替领导喝酒。替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的,即趁别人不注意把领导的酒往自己杯里倒;另一种是明的,即当别人向领导敬酒时你站起来以领导身体不好或酒量不行为由替领导喝,但必须把握好分寸,一般说来对方的领导敬的最好不替,地位低一些敬的则可。
喝酒的基本原则就是尽量让对方的人多喝,自己人少喝,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善于劝酒和善于耍滑。
劝酒是一门很独特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天赋,水平高的劝酒者会说很多许多俏皮的劝酒令,让被劝者高高兴兴地喝下去,而水平低的则只会说看得起我就都喝了,看不起我就不喝之类的话,结果人家不好意思不喝,但心里却不太痛快。
在酒场上混多了的人一般都会偷奸耍滑,这方面小手段不少,比如喝酒前喝点解酒的药啦,偷偷地往地上倒酒啦,喝酒时
把酒含在嘴里,趁人不注意再吐出来啦,用水冒充白酒啦,偷偷换别人的杯子拉等等,不过如果被人发现了是肯定要被罚酒的。在酒桌上,有四种人要千万提防:所谓“扎小辫的、吃药片的、带拉链的、红脸蛋的”。“扎小辫”的当然指女同志,女同志如果敢端杯则必是能喝的,千万不要跟她较劲;“吃药片的、带拉链的”指一开始推便说自己有病,身体不好,别人敬他酒不怎么喝,最后开始一杯杯敬别人的,这是老手,最好躲开;而“红脸蛋的”指喝点酒就上脸的人,这样的人有的是真不能喝,有的却是很能喝的,但别人看到他脸红的往往以为他不能喝,就不怎么劝他,结果最后必被他灌倒。
如果是像结婚那样的办事情的宴席,主人是要在司仪的带领下挨桌敬酒的。即使你已经吃好了,也应该等主人敬完酒再离席,否则是很不礼貌的。
宴席上的最后一杯酒叫做收杯酒,这杯酒一般都由地位最尊的主人或主宾提议,两人一般要互相谦让一下。这杯酒照例所有人都要干的。
最后说说结帐。大规规的宴席主人事先是交好定金的,最后再根据实际消耗与酒店结算。单桌的宴席一般都是吃完后再买单,但也有的主人事先在酒店先压上一些钱,这是为了防止有的客人好面子,偷偷的替主人付账,这种事是常有的。
第三篇:中国的酒桌文化:席间敬酒宾主应当注意的礼节
中国的酒桌文化:席间敬酒宾主应当注意的礼节
正常的宴会一般都会持续很长时间,二、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席间宾主双方免不了要穿梭和相互敬酒,因此,如何自始自终保持酒桌上的热闹气氛,如何有礼有节的让客人酒足饭饱,其中的礼节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
如果你是初次宴请重要贵宾,最好是安排在小范围内,事先你必须要做的功课有:一是必须用心记住被请参加宴会者的姓名和职务,如果叫错名字或者张冠李戴那就严重失礼了;二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打听或粗略了解一下他们的业余爱好,以便增加席间闲聊的话题;三是想方设法摸清被请嘉宾最为要好的朋友圈,切忌把嘉宾的死对头同时请来或同桌吃饭;四是要了解重要嘉宾的饮食习惯和感兴趣的菜肴,也可以准备一些本地不太能够见到的稀罕菜肴让嘉宾尝鲜;五是要了解重要嘉宾喜欢饮用的酒类,事先尽量准备妥当。
如果参加宴会的嘉宾中有初次见面或相互之间不是很熟悉的客人,主人一定要记得开宴前能够主动给大家逐一介绍,或者由客人互相介绍也行,这是必不可少的流程,而记住同桌客人的名字或职务很重要,这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保证宴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假如宴请的那天人实在太多记不住,那你应当有选择的记住,比如参加宴会的重量级人物,比如本次宴请主要嘉宾的随从人员,比如家庭聚会中的家族长辈,比如爱人的亲戚朋友及其相互的关系,以及你应该的称呼,等等。
中国的酒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际场所,也是考验和了解一个人的重要窗口,毕竟,酒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酒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立场,酒风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工作作风,酒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肚量。因此,假如你是主人而真的不能喝酒,那么拒酒的借口或办法应当事先想好,要么学会拒酒;要么学会吹牛,既然你不能在酒量上和大家一起痛快淋漓,那么就凭着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让大伙儿开心。
席间的敬酒和被敬酒也是有很多讲究的,许多规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应酬经验,要做到即不伤自己的身体,又不让劝酒者扫兴,更要让被敬酒者高兴实在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都很注重保养身体,无论是本人还是家人都不太喜欢过量饮酒,尤其是领导干部还要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然而,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很多喝酒前的自律都会烟消云散,酒会越喝越多,气氛也会越来越热闹。不过,在酒桌上还是会有很多讲究,尤其是酒桌上的细节你还真的不能忘记。
如果你是主人,应当掌握敬酒的规矩和流程,通常是主人先敬主宾,然后是陪客再敬主宾,其后是主宾回敬,最后才是陪客互敬。同时,主人敬酒还应当注意五个细节:
一、在宣布开动时应讲明规则。应当由主人首先站起来举杯,这时,别人也会跟着你站起来,你可以笑着告诉大家今晚的喝酒规则,比如说,第一杯大家站着喝,第二杯以后就可以坐着或者随意;比如说,敬者喝光,被敬者随意;比如说,按瓶派酒,自倒自饮,等等。
二、掌握敬酒的时机和节奏。主人应根据重要嘉宾与次要嘉宾的原则和顺序举杯敬酒,如果是商务和公务宴请,敬酒时最好称呼对方职务,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三、到别的桌上敬酒,在按瓶分配的情况下,通常可以拿着自己的酒瓶去敬酒,便于计量也可以控制自己不要过量饮酒,同时,要控制和注意别把酒量小的客人灌得烂醉如泥。
四、如果对方确实不能沾酒,你作为主人应当说服敬酒的人可以用饮料或茶水来代酒,你可以顺势的插话:“只要感情有,不管喝啥都是酒”。然后用茶代酒,相互表示一下就行了。
五、应当适时掌握宴会的热度,大家喝得太少会显得你的诚意还不足以感动大家,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喝大了,虽然已经尽兴但也会伤及宾客的身体,因此,你可以适度控制,尽量不要让宾主喝得太过量了。
如果你是宴会参与者,对于其他的各位宾客也应当适时地用敬酒来表示自己的诚意,当然,你也应当注意十个细节:
一、如果没有记住对方的姓名,应先弄清楚后再来敬酒,或者就直接以“领导”的通称来称呼被敬者的对方,以示自己的谦卑。
二、通常等到主人敬完最重要的宾客或者是领导们相互喝完以后,其他客人才可以展开相互之间的敬酒礼节,敬酒者一定要站起来,一定要双手举杯,以示你对别人的尊敬。
三、敬主人酒可以等主人敬完最重要的嘉宾以后,或者主人在接受了重要宾客的敬酒以后。
四、席间注意不要喧宾夺主,这样会显得你很没有教养和礼貌,不懂酒场规矩,就算是再熟悉的朋友圈子,你的这种行为很有可能被别人当猴耍。
五、应当逐个敬酒而不能一人对多人,除非你是本桌上的重要嘉宾,除非你是领导,否则,你的行为会被视作“大不敬”或诚意不够。通常是敬者喝光,被敬者可以随意,以显得敬酒者的诚意。
六、自己敬别人酒,通常不能要求别人满杯一口喝完,如果你知道对方是海量,如果你和对方相当熟悉,如果主人要求你们一起喝完,如果你也有这个酒量,那么,应当让被敬者决定是否一饮而尽。
七、记得在酒桌上可以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绝对不要为拍马屁而瞎给领导代酒,这会让领导很没有面子,这样的马屁往往会拍在马屁上面适得其反。假如领导真的不胜酒力,你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向领导敬酒的人拦下。
八、端起酒杯的手势也要注意,你可以右手拿酒杯,左手垫在杯底,记着碰杯时自己的杯口应低于对方酒杯的二分之一,表示你的谦卑。当然,假如你自己是本桌上职务最高的领导,你可以等着别人碰杯,如果你放得太低,会让别人诚惶诚恐不知所措。
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杯敬酒最好按顺时针的方向依次敬酒,以显没有厚此薄彼。还有,不管是碰杯敬酒,还是喝多喝少,通常都要准备说几句敬酒词,这样,可以助兴取乐。
十、在酒桌原则上就不要再谈生意或者业务了,酒喝好了,喝尽兴了,生意或业务基本上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这是心照不宣的酒场规矩,如果生意难成或无法达成的业务,别人是不会和你喝酒的,更不会和你敞开了酒量喝酒。
当然,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敬酒劝酒的规矩也会有所差别,但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酒多绝对伤身,千万别让宾客喝进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