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个人征信行业百年发展史:600亿市场规模给中国的启发
美国个人征信行业百年发展史:600亿市场规模给中国的启
发
导读信息技术革命、信用卡、银行卡联盟、大型银行这4种力量促成了美国消费信贷井喷,个人征信成为刚需,一系列法律出台,规范了征信机构的职责、征信报告的使用范围、失信惩戒措施,平衡了个人隐私与征信刚需。1.美国个人征信发展历程美国专业从事个人征信的机构叫消费者信用局(consumer credit bureaus),主要从事收集并出售消费者信用活动信息的活动。1.1发展5阶段1.1.1 5个阶段个人征信行业在美国已有100多年历史,总体看分为初创期、快速发展期、法律完善期、并购整合期和成熟期,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1.1.2 法律完善时期为重要时期1960年代末到1980年初为法律完善时期,是美国征信行业最为重要的时期,期间在金融体系、法律建设为之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60年代末出现银行卡联盟,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对消费信贷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美国出现全国性大银行做好铺垫。信用卡发卡机构对个人信息甄选产生巨大需求,这种需求是征信公司爆发性成长的主要动力。期间有17部法律逐渐推出,对征信行业自身、征信报告使用机构、征信数据提供商及消费者进行全方位立法,较好的平衡了商业利益和个人隐私。1.1.3行业格局形成1980年至21世纪初为并购整合期,尤其是1990年代微软兴起及互联网技术的盛行,大大改变了普通民众工作和生活习惯,使信息存储、处理、加工、传输等成本大幅度降低,行业应用范围得到较大扩展。与此同时厂商不断减少,逐渐出现了全国性的征信公司,以益百利、艾可菲、全联公司为代表的公司通过并购逐渐成为行业前3强,竞争格局从此定格。根据1997年美国《服务业普查》数据显示,90%的信用局年销售收入低于250万美元,14家信用局有超过5家分支机构,14家信用局的全部分支机构占全美所有机构的20%,市场份额为67%,规模前4位的信用局收入占了全部销售收入的50%以上。1.2公司数量与行业空间演变1.2.1公司数量45年减少82%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60年代末美国征信公司数量达到2200家,达到顶峰。之后在信息技术驱动、银行卡联盟发展、全国性银行出现等3大外力的推动下,小规模的或区域性的征信公司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数量急剧减少。1997年变为1000家左右,30年减少50%;1997到2005年征信公司数量变为500家左右,8年时间减少50%;2005年至今整合趋缓,目前为400家左右,剩下的信用局要么与大型机构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要么具有独特的利基市场。美国征信巨头全联公司1988年开始提供个人征信服务,其在吞并40个地方信用局之后成为美国第3大个人征信公司,是当时并购的典型。1.2.2行业空间42年增长16.8倍根据1997年美国《服务业普查》(Census of Service Industry)的数据,1997年相对活跃的1000家征信机构的销售收入为28亿美元,较1972年增长400%。根据我们的测算2013年美国征信行业空间达到100亿美元,较1997年增长257%。行业空间在1972-1997的25年时间里增幅最大。究其原因是信用卡发展、银行卡联盟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推动消费信贷迅猛发展。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甄别非常关键,大型银行机构的出现以及发卡机构的迫切需求,极大促进了征信行业的发展。2.行业发展背景2.1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1.1经济总量113年增长864倍根据万得资讯数据,1900年美国GDP规模约为200亿美元,1950年达到2950亿美元,2013年为172970亿美元。美国113年时间GDP增长达到863倍,其中前50年增长13.75倍,后64年增长57.6倍,可见美国经济增长的迅猛与持续。美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但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内英明的政策,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增长率在113年历史中反而最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16-1918年GDP增速分为28%、20%和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1-1943年GDP增速分为26%、30%、24%;1950-1951年GDP增速分别为12%和15%,期间为朝鲜战争。可见美国经济在1900-1950年的50年时间基本为战争驱动型。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维持的5年时间,对美国经济有较大的损伤,但很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就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2.1.2人均GDP指标113年增长291倍美国人均GDP指标113年增长291倍,究其原因为美国人口总数在113年时间只增加了3.13倍,而GDP总量增加864倍,意味着美国民众的消费能力得到极大增强,这是美国消费信贷能够大发展的一个根本背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果个人对未来工作和收入没有较好的预期,其消费行为就较为谨慎,而美国近113年的持续的高增长对群体和个人的消费习惯有根本的改变。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在1920-1930年代国民储蓄率达到40-50%,而到2013年则变为4.4%以下;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二战之前美国人购买汽车使用贷款的比例在30%以内,而到目前已到90%。可见强劲、持续的经济增长了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改变消费习惯,最终促进了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1943-2013年美国消费信贷增长510倍)。2.2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征信行业发展的起点的在1900年前后,美国的第2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各种家用电器、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推动美国社会城镇化率在1880-1950年的70年里快速提升,由1880年的26.4%提升到64%,提升38个pct,较1830-1880年的18个pct高出20个pct。城镇化率提升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结果,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发生本质变化,收入更固定,频率较高,对消费习惯的改变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2.3商品极大丰富2.3.1工业基础全球第一1900年是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分水岭,在该年度美国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号强国。从本国GDP占全球GDP比重来看,美国在1870年只占到全球的1%的份额,而到1900年占比则达到16%,成为全球第一,超越中国的10%。从本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来看,美国在1860年为8%,远低于英国和中国20%的水平,1900年美国占比则一跃成为第一位,占比为24%。可见发源于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其经济增长和制造能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2.3.2发明创造多1900年到1950年,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围绕电子技术出现了很多发明创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汽车、电冰箱、空调、电动洗衣机、收音机、抽油烟机和洗衣机等日常消费品就是在该时期早期出现,这些新产品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且消费选择增多。2.3.3生产能力快速提升1914年前后福特发明流水生产线,批量生产汽车,极大的降低了成本,T型车的售价从850美元降低到300美元以下,下降幅度达到65%。之后这种模式迅速推进到其他制造业,批量生产时代使大众有能力购买各种商品,从而使美国进入大众消费时代。2.4消费信贷大发展2.4.1信用卡极大推动消费信贷发展真正极大推进消费信贷兴起的是信用卡的出现和应用,在美国信用卡发展历史上Diners Club、American Express、Bank of America等都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Diners CardDiners Club的创始人由于在餐饮业关系深厚,一次偶然事件促使其创办Diners Card,实际是付账卡,持有该卡可在指定的餐厅消费,后期公司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航空、租车和旅游业。公司在商业模式上探索艰难,其主要通过拿到商家折扣和收取用户年获得收入,但开拓上游商家和下游用户都存在较大难度,发展至今其规模也不大。·运通卡运通卡由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公司在1958年发行,美国运通公司在快件业务中已经积累数十年,获得很高的认可度。由于受到Diners Club扩张计划的刺激和对行业根本趋势的判断,公司最终推出运通卡,效果大大超出预期。但其在本质上也是付账卡,并无创新之处。其每年6美元的年费策略将其高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较长时间内都无竞争对手。截止到2013年,运通卡业务收入规模达到739亿人民币,占其总收入的43.4%。·Bank Ameri card为信用卡开端Bank of America(美国银行)位于加州,1958年几乎与运通卡同时推出现代意义上的信用卡,但起初只在一个小镇上试验销售,其盈利模式是滚动利息,在经营的头几年严重亏损。后期通过客户质量的控制,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逐渐走出亏损。公司在1976年将Bank Ameri card该为VISA card,组建银行卡联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卡联盟。Bank Ameri card开始了信用卡发展的序幕,之后的10多年时间逐渐摸索出规律,直接推动了消费信贷的大发展。2.4.2银行卡联盟出现·主要解决渠道问题在银卡联盟成立前,受到当时银行法规限制,美国有几万家银行,每一家只服务于当地市场。银卡联盟一成立,作为它们成员的银行立即可以潜在地接触到全国市场的顾客。银行卡联盟的出现使分工更为专业化,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清算业务,一头是商家,另一头是消费者。由于商家数量和消费者数量的巨大,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量越大对平台而言越有利。对商家和消费者而言,如果没有联盟出现,则其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也会大大降低。银行卡联盟的出现解决了渠道瓶颈,大大增强了客户的消费体验,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推动的消费信贷的发展。·1976年解决兼容问题在1976年以前,两大银卡联盟的成员互不相容、互不重叠,这样导致两大银卡联盟互相之间争夺银行成员十分激烈。它们各自大力投入银卡系统技术更新换代来吸引更多的银行加盟。1976年NBI取消所有限制其成员银行同时具有两大银卡联盟成员双重身份的规定,Inter bank也作出类似调整。从此开始双联制时代,各经营银卡的银行纷纷加入另一银卡联盟。兼容问题解决后,银行之间开始了疯狂发卡抢夺用户的行动,使信用卡用户数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典型的代表是花旗银行在1977年8月的疯狂发卡行动,最终获得300万信用卡用户,奠定了美国第一大信用卡公司的地位,并为其之后成为全美四大银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花旗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年净利润达136.7亿美元,市值达1480亿美元,为美国4大银行之一。2.4.3消费信贷的兴起美国1920-1930的10年时间消费信贷逐步兴起,相关数据表明:期间消费债务增长率总规模增长131%,未偿还款额从33亿美元增至76亿美元,每个家庭的真实债务几乎翻了一番。大萧条中虽然有下滑,到1937年消费债务回到大萧条前的水平。信用卡的出现及广泛使用促使了美国消费信贷总额出现快速攀升,1969-1971年消费信贷增长率分别为69%、54%和79%,之后在1977年出现118%的增长率。2013年美国循环消费信贷(主要指信用卡)金额已达到1万亿美元,较1968年增长近500倍,45年复合增长率15%。2.5信息技术革命2.5.1美国引领信息技术革命二战以后的美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不断取得突破,在电脑、手机、通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都领先全球,尤其是电脑领域。1946年产生第一台电脑后,经过20年发展,电子元器件技术获得突破,1965年DEC推出小型机,1975年IBM推出台式机,之后迅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领域。1980年代美国互联网行业开始迅速发展,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金融行业和征信行业自然成为改造对象。2.5.2金融行业信息化NBI(VISA的前身)创办人和首任CEO豪克本人不懂技术,但他看到电子技术能够给银卡业和金融服务业开辟全新的局面,他认为银行卡、货币和信用卡在微电子环境下就是一串数字而已,以光速运行。豪克本人坚信这个观点并坚定的推行公司信息化,之后花旗银行也着手整改后台运营的信息化。信息化的结果是公司效率提升,经营区域不断扩展,最终形成了全国化的银行卡联盟和大型银行。2.5.3全国性征信机构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金融行业,提升了运营效率,进而促进征信机构的发展。1965年在洛杉矶,1967年在纽约和旧金山的信用局在率先实现自动化,很快其他信用局便在自己的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内构建了一个自动化网络系统。各地银行与零售商纷纷加盟,并向信用局提供自己客户的信用活动数据,美国最大3家信用局的数据库于80年代实现了覆盖全美所有消费者的全部信用活动记录。自动化投入高昂,许多小型的信用局逐步被淘汰或被并购,形成目前3强格局和众多专业性或区域性征信局并存的局面。2.5.4信息技术及评分模型的使用极大提升效率在信息技术普及后,数据收集、存储、加工、销售等发生根本变化,成本大幅降低,同时50年代出现的FICO模型在1980年后通过软件技术得以发挥其优势,大幅提升交易效率。据美国消费银行协会调查数据显示:信用卡的审批引入信用分之后,只要1-2分钟,较之前的以天计量极大提升;20%~80%的抵押贷款可以在两天之内批复,其中不少贷款项目在4~6小时内完成审批,较之前以月度计量时间缩短94%;小额消费信贷的审批平均时间由12小时缩短到15分钟;60%的汽车贷款的审批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3.法律及监管体系3.1 17部个人征信相关法律美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100年多年历史中,集中立法时期在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10多年时间,先后出台了17部法律,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平等信用机会法》、《诚实租借法》等17部法律,其中一项《信用控制法》其制定背景为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在1980年代被终结。美国各州和司法机关依据17项法律对征信机构、征信报告使用方和征信数据提供方进行法律监管,非常注重对个人隐私和基本权利的保护,做到商业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平衡。3.2《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报告法》是美国国会1970年制定并在1971年4月正式生效的法律,在美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规范了各方的行为。3.2.1出台背景信用卡在1950年代出现之后,1966年银行卡联盟出现,围绕信用卡发卡和支付清算的链条逐渐成熟,导致金融机构出现疯狂的发卡行为,抢夺客户。大量通过邮购方式获取信息导致鱼龙混杂,大量的虚假身份信息出现,信用欺诈屡见不鲜。信用卡发卡机构对消费者信息的甄别需求强劲推动了征信行业迅猛发展,征信行业在1960-1970年代大爆发。根据美国消费调查数据显示,1960年末期各类征信公司达到2200家,为历史峰值。征信公司的质量鱼龙混杂,急需对征信机构和征信报告使用方进行规范。3.2.2对征信/调查机构的限制法律明确要求征信机构的业务职责即为提供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并要求其盈利,并要求向全国市场提供公开服务。3.2.3对征信需求方的明确法律规定合法使用消费者资信调查报告的机构或人必须符合图标22所列举的8种情形之一,否则即使当事人同意也属违法行为。第6-8条为1996年补充法案中加入,该项法律要求实际上明确了征信使用方的范围,从此个人征信报告就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之后迅速发展到企业、催债公司、保险机构中。时至今日,从美国个人征信的巨头的收入结构看,金融机构的占比已缩小到30%左右的比重。3.3监管模式美国关于个人征信的监管体系较为完善,分为行政监管、司法监管和行业自律。其中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监管个人征信公司、信用报告业协会、消费者信用提供者和使用者;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监管银行机构;联邦或州法院依据17部法律监管银行机构。4.行业运作模式美国征信行业目前趋于成熟,行业运作模式、业务流程非常稳定清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信用卡推动的消费信贷强劲的增长极大促进了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个人征信行业也成为其产业链中较为关键的一环。4.1征信在消费信贷中起关键作用消费者信贷的借贷方向消费者提供资金,承担相应的违约风险,因此征信机构就承担了辨别风险程度的机构,成为整个消费信贷交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20世纪80年代开始FICO模型在3大巨头广泛应用,精确的界定了个人信用分数与违约率之间的关系,极大降低了风险。根据公开资料信息,个人信用分数在800分以上的违约率只有0.0077%,而低于600分以下的违约率为12.71%,FICO模型及未经确的界定了风险。4.2现行运作模式目前美国运行模式主要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产品销售3个环节,其中前两个环节最为主要。4.2.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环节中征信公司处于信息汇集地,收集几乎所有关于个人活动的历史信息,截止到1980年前后,美国三家个人征信巨头已经完成了美国成年人口的全覆盖。·数据来源信息收集的来源有4种:金融及零售机构、公共部门、其他征信机构、主动调查。金融、零售等机构为免费提供;大多数公共部门的信息通过行业内第3方公司进行简单数据处理和加工后提供给征信局,收取一定费用;征信公司之间也会共享信息,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主动调查是征信公司主动到相关企业或个人工作地进行的活动,其自身承担人力成本。·统一格式银行卡、零售商、保险机构产生了消费者交易的大多数信息,这些信息都以固定频率、固定格式传递给个人征信机构,而且这些数据提供都是免费的。美国信用局协会(ACR)制定了用于个人征信业务的统一标准数据报告格式和标准的数据采集格式Metro2。Metro2规定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使用统一、标准和开放的计算机信息输入标准格式提供信息,并对需采集信息的字段进行规范。除了账号(社会安全码)、姓名、地址等标识信息外,不在格式中列举的就是不能提供的,以下内容未经个人授权是不允许提供的:4.2.2数据处理·基本流程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分为数据筛选、数据转化、数据加工和数据清洗4个步骤。数据筛选主要是在海量的信息中剔除虚假信息,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转化实际上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生成相关变量,这些变量数量较多;数据加工是根据最终服务的需求生成指定的变量或产品;数据清洗是指发现并纠正数据文件中可识别的错误的,包括检查数据一致性,处理无效值和缺失值等。·关键技术征信数据的处理过程涉及很多技术,总体而言需要数据库技术、个人数据配对处理、特征变量技术和数据库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掌握在Oracle、IBM、SAP等手中,数据分析技术掌握在FICO公司手中,征信公司本身掌握个人数据配对技术和特征变量生成技术。征信公司在对外服务过程中大多数是以特征变量的形式提供,我们看到的信用报告、FICO分数只是其中一部分。5.个人征信巨头研究5.1益百利(EXPERIAN,股票代码:EXPN.L)5.1.1收入和净利润缓慢增长益百利为美国第一大个人征信公司,我们跟踪的数据表明,2006-2014年收入和净利润都在稳定增长,2014年财年公司收入达到288亿元,EBIT达到78亿元。公司2006-2014年财年8年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6.1%,8年EBIT的复合增长率为7%,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内业务。5.1.2收入集中在美国本土,主要服务金融及个人部门从地区收入结构来看,美国国内收入占50%的比重,英国、拉丁美洲和EMEA分别占20%、19%和11%的比重,其在美国和英国均为最大的个人征信机构,且近两年趋势表明美国和英国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从产品结构来看,信用服务、消费者服务、营销服务和决策分析分别占47%、22%、19%和11%的比重。信用服务即为金融等信用报告使用机构提供消费者信用报告、消费者信息甄别服务;消费者服务主要指以年费形式提供针对个人的信用欺诈、信用监控服务,及时知会消费者,也包含提供增加个人信用分数的建议;营销服务和决策分析针对企业,前者主要利用个人征信数据,后者是输出公司自身建模和软件,类似管理咨询。5.1.3客户较为分散通过公司2006年和2012年客户结构的数据对比,发现金融公司在受到金融危机创伤之后收入占比下降近25个百分点,2012年已经只占30%的收入比重;个人、零售商、汽车商等占比均在提升,尤其是个人服务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20%,非金融公司总体占比为70%。2012年数据显示客户集中度较低,TOP10公司带来的收入占比仅为10%,TOP50占比也仅为20%,最大的客户占比2%左右,说明需求主体的分散,或者说需求的普遍化。5.1.4年均个人信用报告数量8.75亿次公司日均提供信用报告数量为350万份,按50周每天工作5天计算则年提供报告数量在8.75亿份,由于美国收入占比50%,可以测算出美国国内年查询量在4.38亿次。每天接受外部申请核对50万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社会安全码、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协助完成信用卡申请量为每天50万次。每天更新约6万人信息,接受2万人在线咨询。可见公司业务量频繁。5.1.5股价表现根据益百利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股价在2014年3月31日为对应股价均值为10.81英镑/股,总市值为18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6亿元,目前公司市值接近1000亿元。下图为万得资讯导出的数据,反应公司股价走势,上市之后股价涨幅约为100%。5.2艾可菲(Equifax,股票代码:EFX.N)5.2.1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2005-2013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收入稳定在120-140亿元之间,2007和2012年收入增速达到或超过10%,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在2008年、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增速为负数;净利润稳定在20亿元附近。5.2.2收入集中在国内、以信息服务为主区域维度看,艾可菲较益百利公司国内收入占比更高,20006-2013年国内收入占比稳定在70%以上,且近年有上升趋势,2013年占比已达77%,2013年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分别占6%比重。产品维度看,公司收入主要分为信息服务费、国际业务、个人解决方案、劳动力解决方案和市场营销服务。各项业务占比趋势上看,信息服务费由2007年53%下降到2013年的44%;个人解决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占比均比较稳定,2013年占比分别为9%和4%;劳动力解决方案占比提升趋势明显,由2007年的10%提升到2013年21%,提升11个百分点。信息服务费、个人解决方案、营销方案等与益百利类似,其基础都是个人信用数据,劳动力解决方案是基于个人信用数据为企业服务,提供包括雇员在线信息查询、企业人力数据库管理、评分、预警和防欺诈服务。5.2.3业务多样化公司针对不同业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不同,总体而言提供13种服务类型,其中在线消费者信息和评分服务为基础服务,评分服务覆盖全部事业部。5.2.4股权结构公司前20股东包括威灵顿管理公司、美国先锋集团、纽银梅隆、摩根大通、道富投资、巴克莱全球投资、黑石等赫赫有名的投资公司、银行、财团和私募基金,合计占有64.31%的股权,最大股东为威灵顿管理公司占有10.33%的股权。5.2.5股价表现艾可菲公司上市之后股价表现较好,由1980年的22.63美元/股上涨到2014年最高3974.11美元/股,上涨174.61倍,其主要涨幅在1980-1994年的14年时间,由22.63美元上涨到1994年底的605美元,上涨25.7倍。1980年正好是卡特总统解除对银行业限制,大型全国性银行开始出现,同时信用卡和银行卡联盟产业链已经完善,消费信贷开始崛起。纵观美国近45年循环消费信贷增速记录,除了1969-1971年超高速增长,1977年的112%的增长,1983-1991年持续9年每年超过10%增速,也正好是艾可菲股价表现最好时机,与行业背景相符。5.3三大巨头基本指标对比3大巨头益百利、艾可菲、全联3大巨头多数通过并购达到全美成年人口数据的全覆盖,尤其是全联1988年才开始提供服务,通过并购40多个信用局后迅速成为前三。3大信用局均实现美国成年人口的全覆盖,同时覆盖美洲、欧洲等国家人口,全球覆盖人数均超过5亿。益百利覆盖国家数达到35个,在美国本土和英国都是最大的个人征信机构;艾可菲和全联分别为14和25,但从业务集中度来看,艾可菲和全联美国本土收入占比超过75%,全联更是达到85%。益百利公司每日个人信用报告数量达到350万份,年度报告量为8.75亿份,为世界最大。员工人数为15000人,从人均净利润指标看,益百利为40万元/人.年,艾可菲为30万元/人.年,全联由于为非上市公司数据难以获取不作比较。收入结构上看,益百利和艾可菲均有接近70%的数据来自与信息服务和消费者个人服务,所不同的是益百利客户主要来自金融和个人两个部门,而艾可菲主要来自金融、企业、个人三个部门,反应各自侧重点不同。由于美国存在反垄断法,在历史上也存在AT&T、标准石油公司等巨头被肢解的案例,因此征信行业格局不会存在1家垄断的局面,3强格局会比较稳定。5.4其他相关公司在3大巨头之外还存在400家左右的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征信公司。通过研究艾可菲公司的年报发现,存在如ADP、PAYX、FAIRISAACCORP等被视为其竞争对手的公司。下表所列举的公司均在各自的领域有利基,但都是基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服务,比较有特色的是ADP和PAYX,分别提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等解决方案和中小型企业工资处理服务,收入和净利润规模较大。个人理解个人征信市场是大数据的落地,也只是大数据的一个典型应用,在其之上会延生出很多专项服务,存在很多机会。6.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路径在2014年5月31日推出的深度报告《千亿蓝海即将开启,关注征信发牌机会》中,我们判断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中国整体征信市场(包括个人征信、企业征信、评级机构)等才20亿,且绝大部分为评级公司占据,留给个人征信行业空间很有限,可以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因此对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路径是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是试图探讨其中的可能性。6.1发展背景6.1.1中国消费信贷发展迅猛,但与美国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在分析美国个人征信市场背景时我们尤其关注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情况,因为其是推动个人征信市场的最直接的推动力和最强劲的需求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纯消费信贷(扣除房地产贷款)在1998-2013年共计15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1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56%,由1998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98万亿,增长865倍。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自1980年代末由中国银行引入信用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标志中国的银行卡联盟成立,极大提升了支付体验,为消费信贷大发展铺平道路。2008年后由于4万亿投资和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收入预期得以改变,同时网上购物成为一种习惯,3重力量推动消费信贷取得爆发式增长。尽管如此,通过对比中美消费信贷占GDP比重指标发现,我国目前可比口径消费信贷占GDP比重仅为7%左右,为美国1949年水平,与现在美国消费信贷占GDP比重差距13个百分点,差距接近2倍,显然两者差距巨大。这意味着我国的消费信贷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个人征信市场也才刚刚启动。6.1.2我国刚刚启动立法我国自2000年开始在上海地区出台个人征信的试点办法,2001年在深圳出台了类似管理办法,2005年出台了全国范围类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1年出台了针对行业的管理条例和针对征信机构的管理办法,说明立法在逐步推进。虽然目前出台了5项针对个人征信的管理办法或条例,但都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因此后期我们期待类似美国在1971年生效的《公平信用报告法》类似的法律,在数据传递路径、个人征信合法使用者、失信机构惩戒等方面进行规范。6.2发展路径6.2.1美国发展模式纵观美国110多年个人征信发展历史,1950年是个分水岭。信用卡的出现、银行卡联盟建立、银行的大型化、信息技术大发展、法律完善等都出现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为消费信贷迅猛发展奠定了物理基础、法律基础,从而带动个人征信市场的大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美国现代征信机构的发展完全自下而上,通过兼并整合逐渐发展成为3家全国性的大型征信局,在发展过程中并未看到政府机构的主导,实行纯市场化运作。6.2.2我国发展现状及路径推断我国发展模式与美国有根本不同,我国采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极强的控制力度,自2004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始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建设工作就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数据的所有权在央行(美国3大巨头数据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二为一)。正是这种模式使得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工作较美国动作更为迅速,我们花10年时间做到8亿人口的覆盖,美国花费80年(真实有效时间为1950-1980年的30年)实现2亿人口的覆盖。目前数据建设工作已经接近后半段,未来10年实现全覆盖是大概率事件。后期我国个人征信市场还有3件大事要做:一是发牌,让渡使用权,明确个人征信业务市场化主体;二是立法,通过2-3年的立法明确合法使用报告的主体和规范业务流程。三是数据全覆盖和模型的引进,目前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做到60%的覆盖率,随着城镇化率提升,覆盖率将逐渐提升;评分模型是一种分析技术和风险管理思想,在美国也不是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国内直接引入消化即可。6.3行业空间测算在2014年5月31日我们推出的深度报告《千亿蓝海即将开启,关注征信发牌机会》中,我们提到个人征信市场达到1000亿,我们测算的依据为人口总数、城镇化率、成年比率、查询单价、收费信用报告查询次数等。这个空间的达成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比如个人查询频率达到每人每年7次,这个条件需要国家法律的明确。我国现实情况是在使用房贷和车贷的情况下才可能使用个人信用报告,而对招聘企业、保险机构、司法案件中、个人并无明确的需求。同时还隐含了一个消费习惯改变的大前提,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习惯偏向于保守,但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改变的趋势。比如汽车信贷,根据人民网的监测数据我国2013年只有17.4%的人选择应用信贷方式购买汽车,与美国90%的比例相差甚远。但同时也观察到80年后贷款购车的比重由2010年的23.5%提升至2013年的43.9%,表明每个年代的人群消费习惯迥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民族的消费习惯都将产生巨大的改变。综合判断我们认为达到1000亿级别空间是大概率事件。7.A股投资机会的判断征信行业发展对A股计算机公司而言是较大的机遇,在上篇深度报告中我们已提出关注发牌的机会。更进一步讲,在未来个人征信产业体系中,需要第3方数据处理公司的存在作为某些特殊行业与征信公司的桥梁,即将某些行业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后卖给个人征信公司;也需要专业第3方公司存在作为征信公司的下游利用获得个人征信数据为各类企业的桥梁以实现增值服务。这两种公司客观上要求具备数据挖掘能力,后者更需要对行业规模、公司管理和运作有深刻认识,卖的是一种思想。遵循这个思路,我们认为可以关注可能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银之杰(300085.SZ)、关注与中国人民银行有过紧密合作的中科金财(002657)、关注未来可能成为行业第3方公司的华宇软件(300271.SZ)、安硕信息(300380.SZ)、赢时胜(300377SZ)。
第二篇:中国个人征信体系介绍2
中国个人征信体系介绍
一、征信中心概况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事业法人单位,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人民银行的规章,统一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又称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和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人民银行于1997年立项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4年2月,人民银行又启动了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同年4月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6年1月,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并正式运行。同年7月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成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此期间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一直作为人民银行的金融信息化项目管理,与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合署办公。
2006年11月,经中编办批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正式注册为事业法人单位,注册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2007年4月17日,人民银行党委决定征信中心与征信管理局分设。同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机关,10月8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上线运行。
2008年5月9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开
1始北京和上海两地办公。2009年7月20日,融资租赁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2010年2月22日,人民银行党委宣布成立征信中心党委,并任命王晓明同志为征信中心党委书记。2010年6月26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成功切换至上海运行,并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二、主要职责
1、负责拟定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制定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行、维护的管理制度。
3、负责制定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业务技术标准。
4、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
5、负责组织与商业银行及有关方面的业务技术协调工作,采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
6、负责汇总和分析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及时提出分析报告。
7、负责向商业银行及有关方面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咨询服务。
8、负责组织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行中的争议处理。
9、负责组织对商业银行及有关方面的征信业务知识培训。
10、负责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11、负责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12、承办行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组织结构
征信中心内设17个部门,并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设立了征信分中心。
四、本人查询信用报告流程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全国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个人征信系统)自2006年1月正式建成并全国联网运行,现在个人可通过该系统查询到自己的信用报告。本人查询信用报告的流程、要求说明如下:
(一)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方式
个人或委托他人到征信分中心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其中被委托人称为代理人。
本人查询信用报告的,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其中复印件留给征信分中心备查),到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行、征信分中心查询。目前,征信中心不通过电话和互联网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须复印正反两面)、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同胞来往内地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等。
委托他人查询信用报告的,需要携带的材料有委托人及代理人双方的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其中身份证件复印件和授权委托书留给征信分中心备查。
另可自备填写完成《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
(二)查询信用报告的收费标准
目前暂不收费。
五、个人信用报告展示的内容
(一)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
(二)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个人信用卡、贷款以及为他人担保信息。
(三)异议标注信息
(四)本人声明信息。本人声明是客户对本人信用报告中某些无法核实的异议所做的说明,征信中心不对本人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五)查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