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发布(中华麻醉学分会)(DOC)
概 述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循环血容量正常,确保麻醉深度适宜,避免手术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内环境和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为适应近年来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进展,特对《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进行修订。
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 Na+/K+ATP 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附件 1),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附 2),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
细胞内液以 K+ 为主,细胞外液以 Na+ 为主,Na+ 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
血液是由 60% 的血浆和 40% 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 15% 分布于动脉系统,85% 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 Na+ 和 CI-)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 Na+ 和 Cl-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而使其保留在血管内。
决定血管内液体向血管外流动的因素可通过 Starling-Lardis 公式表示:Jv=KhA[(pmv-pt)-δ(COpmv-COpt)],Jv 代表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Kh 代表水的液压传导率,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的 Kh 值较静脉端高 4 倍;A 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mv 代表毛细血管静水压;pt 为组织静水压;δ为血浆蛋白反应系数。
当δ为 0 时,血浆蛋白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为 1 时,血浆蛋白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在大多数器官中,血浆蛋白在微血管中的δ值超过 0.9 并保持稳定,但在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生理状态下则明显降低。COpmv 代表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t 为组织中的胶体渗透压。
通常每日液体摄人量成人大约为 2000 ml。
每日液体损失量包括
(1)显性失水量:尿量 800-1500 ml ;
(2)隐性失水量:肺呼吸 250-450mL、皮肤蒸发 250-450ml;
(3)消化道液体丢失量,呕吐、腹泻和消化道准备时需考虑。消化道液体分泌量及成分见附件 3。
正常机体可自行调节水的摄入和排出量,保持其平衡。
液体治疗的监测方法
目前临床上尚无简便而直接测定血容量的方法,因此需对手术患者进行综合监测及评估,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1、无创循环监测指标(1)心率(HR)
麻醉手术期间患者心率突然或逐渐加快,可能是低血容量的早期表现,但需与手术刺激、麻醉偏浅、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和心脏功能异常等其他原因进行鉴别;(2)无创血压(NIBP)
一般维持术中收缩压大于 90mmHg 或平均动脉血压(MAP)大于
60mmHg;老年、高血压和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压应该维持较高。血压下降除外了麻醉过深或手术操作,应考虑循环血容量不足;
尿量、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尿量是反映肾灌注和微循环灌注状况的有效指标,术中尿量应维持在 0.5 mL/kg•h 以上,但麻醉手术期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影响机体排尿,故尿量并不能及时反映血容量的变化。
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也是术中判断血容量状态的指标。(3)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SpO2 是围术期的重要监测项目,在组织血流灌注良好的情况下,描记的 SpO2 波形随呼吸变化明显则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SpO2 波形不随呼吸变化,不能完全除外患者血容量不足;(4)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可有效评估心脏充盈的程度,帮助准确判定心脏前负荷和心脏功能,现逐步成为重症患者术中重要的监测项目。
麻醉手术期间患者需常规监测心率和血压、密切观察尿量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及其与呼吸的相关变化的建议。II a 级
应该维持患者的血压正常(证据水平:A);确保血压仅是一种手段,维持组织灌注是目的(证据水平:C)。II b 级
既往有过心脏病,而目前临床情况稳定的病人,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经食道超声(TEE)是必须常规的监测项目(证据水平:C)。
注 * 采纳应用的建议分类和证据水平法见附件 4,以下的建议均采用同样分级方法。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1)中心静脉压(CVP)
CVP 是术中判断与心血管功能匹配的血管内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中应建立连续 CVP 监测。通常平卧位时压力传感器需放置在右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侧卧位时则应放置于右第四肋间,胸骨右缘水平,并在呼气末(无论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记录,应重视 CVP 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可进行液体负荷试验;
(2)有创动脉血压(IABP)
有创动脉血压是可靠的循环监测指标。连续动脉血压波型与呼吸运动的相关变化可有效指导输液,若动脉血压与呼吸运动相关的压力变化 >13%,或收缩压下降 >5mmHg,则高度提示血容量不足;(3)肺动脉楔压(PAWP)
PAWP 是反映左心功能和左心容量的有效指标,PAWP 异常升高是心脏容量增加或左心室功能异常的表现;(4)心脏每搏量变异(SW)
SW 是指在机械通气(潮气量 >8ml/kg)时,在一个呼吸周期中心脏每搏量(SV)的变异程度。据研究此指标对判断血容量有很高的敏感性(79%~94%)和特异性(93%~96%)。
SW 是通过 FIoTrac 计算动脉压波形面积得到,SW=(SVmax-SVmin)/SVmean,SW 正常值为 10%~15%,通常 >13% 提示循环血容量不足。
收缩压变异(SPV)或脉搏压变异(PPV)亦与 SW 具有相似临床指导意义。
大手术的患者需常规监测 CVP,重视其动态的变化。重症和复杂手术的患者还需使用有创监测技术,SVV 是了解循环容量状态的主要指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建议。I 级
复杂大手术的麻醉期间推荐连续有创血压监测(证据水平:B)。II a 级
麻醉手术期间连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
心脏手术和心脏疾病患者麻醉手术期间 CO 监测是有益的(证据水平:B)。
3、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胃粘膜 pH(pHi)及血乳酸在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不足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监测。pH 对于维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两者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 [HC〇3-] 的影响程度。
电解质、血糖和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BUN)、肌酐(Cr)等的变化也需进行及时的监测。血乳酸和胃黏膜 pH 监测是评估全身以及内脏组织灌注的有效指标,对麻醉手术患者的液体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
贫血状态下机体的代偿机制包括:重视术中动脉血气的常规监测,大手术应常规测定 Hb 和 Hct,以了解机体的氧供情况以及及时了解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变化和血乳酸水平的建议。Ⅱ a 级
Ⅱb 级
既往有糖尿病,而目前临床血糖情况稳定的病人,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必须测定血糖(证据水平:C)。Ⅱa 级
麻醉手术期间推荐及时监测血红蛋白(Hb)或 / 和红细胞压积(Hct)(证据水平:B)。Ⅱb 级
目前临床情况稳定的病人,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手术结束麻醉恢复期间不需要监测 Hb 或 / 和 Hct(证据水平C)。
a.麻醉手术期间及时检测动脉血气是有益的(证据水平:B);
b.麻醉手术期间常规检测血乳酸是有益的(证据水平:C); c.麻醉手术期间常规检测血电解质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d.心输出量增加。
e.全身器官的血流再分布。
f.增加某些组织血管床的摄氧率。
g.调节 Hb 与氧的结合能力,遇到术中出血量较多或液体转移量较大时,应监测血红蛋白含量。(2)凝血功能
大量输血输液以及术野广泛渗血时,均应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凝血功能监测,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栓弹性描记图(TEG)或 Sonoclot 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
术中液体治疗方案
1、术前容量状态评估(1)病史和临床症状 最后进食时间
呕吐、腹泻、出汗、发热等情况 尿量(利尿药物、糖尿病、尿崩症)
服泻药,术前肠道准备(可导致 2-4L 体液丢失)
烧伤、腹膜炎、肠梗阻、胰腺炎、创伤、出血、严重骨折或骨盆骨折 临床症状见附件 5。(2)体检
体征:意识、脉率、血压、血压的体位变化、颈静脉充盈度、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弹性、体温; 尿量: ≥0.5 ml•kg-1•h.-1;
血流动力学状态。(3)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压积、血钠、尿素、肌酐、尿比重。
2、麻醉手术期间液体需要量包括(1)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
(2)术前禁食所致的液体缺失量或手术前累计缺失量;(3)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再分布;(4)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
(5)术中失血失液量及第三间隙丢失量。
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液体治疗,方可达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同时,确保氧转运量、凝血功能和水电解质正常及酸碱的平衡,并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
重视麻醉手术期间患者的液体需求量的建议: I 级
麻醉期间应持续补充患者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证据水平:A)推荐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证据水平:B)Ⅱa 级
麻醉药物导致的静脉血管扩张推荐有效液体治疗(证据水平:C)。
3、术中液体治疗方案
(1)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
麻醉手术期间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应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直至手术结束送返病房。人体的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见附件 6。
(2)术前禁饮食所致液体缺失量和手术前累计液体丢失量
麻
醉手术期间生理需要量和累计缺失量应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补充,主要采用晶体液的建议。Ⅱa 级 Ⅱb 级
临床情况稳定的病人,有证据显示术前应采用口服电解质液体治疗术前累计缺失量(证据水平:C)。Ⅲ级
不推荐肺水肿病人继续晶体液治疗(证据水平:C)。
a.晶体溶液能有效补充机体需要的 Na+、K+、Ca++、Mg++、CI-、HCo3-:(证据水平:B)。
b.胃肠手术患者术前肠道丢掉液体,推荐采用晶体液体治疗(证据水平:C)。c.术前禁饮食所致液体缺失量
术前禁饮和禁食后,由于机体的正常需要量没得到补充,存在一定程度的体液缺失,此部分体液缺失量应以晶体液补充。此部分缺失量的估计可根据术前禁食的时间进行计算:以禁食 8 小时,体重 70kg 的患者为例,液体的缺失量约为(4X10+2X10+1X50)ml/hX8h=880ml。
此量在麻醉开始后两小时内补充完毕,第一小时内补液量
=880ml/2+110ml=550ml,手术第二小时补液量也是 550ml,以后是 110ml/h 补液维持生理需要。由于睡眠时基础代谢降低以及肾脏对水的调节作用,实际缺失量可能会少于此数值。手术前累计液体丢失量
部分患者术前存在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如术前呕吐、腹泻、利尿及麻醉前的过度不显性失液,包括过度通气、发热、出汗等,理论上麻醉手术前的体液丢失量都应在麻醉前或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并采用与丢失的体液成分相近的液体。
故主要选择晶体液(醋酸林格氏液或乳酸林格氏液),并根据监测结果调节 Na+、K+、Mg2+、Ca2+、HCo3-的含量。如果因低血容量而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该给予胶体液。
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循环血容量减少
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区域阻滞和全身麻醉等)均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通常在麻醉开始即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及时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一般而言,达到相同的容量效果,胶体液的用量明显少于晶体液。
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和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需及时评估和处理的建议: Ⅱa 级 Ⅲ级
a.不推荐严重脓毒症患者麻醉手术期间采用胶体液体治疗(证据水平:B)。b.胶体溶液更有效补充血管内容量,麻醉手术期使用胶体液补充血管内容量是合理的(证据水平:B);
c.补充与胶体在血管内相同容量效果需要 3~4 倍晶体液且维持时间较短(证据水平:B)。
(3)术中失血量和第二间隙丢失量
术中失血量的评估和处理
手术失血主要包括红细胞和凝血因子丢失及血容量减少,需进行针对性地处理。精确评估失血量可采用称重法,切除的器官和组织会影响失血量的估计。a.麻醉手术中采用等渗晶体液治疗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 b.采用 pH7.4 晶体液体治疗是有益的(证据水平:C)。
c.给予足够晶体液可有效产生与胶体液相同容量效应(证据水平:B); d.补充与胶体液相同容量效应需要 3~4 倍晶体液(证据水平:C);
e.手术中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采用胶体液是有效 / 有益的(证据水平:B); 补充凝血因子缺乏
逆转华法抗凝药物的作用。每单位(200~250ml)FFP 可使成人增加约 2%~3% 的凝血因子,如给予患者 FFP10~15ml/kg,就可维持 30% 凝血因子,达到正常凝血状态。
FFP 也常用于大量输血及补充血小板后仍然继续渗血的病例,纤维蛋白原缺乏的患者也可采用 FFP。FFP 需加温至 37°C 后再输注。
a.麻醉手术期间推荐按照输注血小板指征补充浓缩血小板(证据水平:C); b.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其急症手术期间采用浓缩血小板替代治疗(证据水平:C)。
c.麻醉手术期间推荐按照输注红细胞指征,补充浓缩红细胞(证据水平:A); d.心脏手术和重症疾病患者应结合病情及时合理补充浓缩红细胞(证据水平:C);
红细胞丢失及其处理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与氧结合,以保证维持组织的氧供。人体对失血有一定代偿能力,当红细胞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需给予补充。临床研究证实,手术患者在 Hb100g/L 或 Hct 0.30 以上时可安全耐受麻醉手术。麻醉手术中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的补充量: 浓缩红细胞补充量 =(HCt 实际值 X55X 体重)/0.60。
Hb〈70g/L(Hct<0.21)必须立即输血,重症患者应维持 hb="">100N120g/L(Hct>0.30)建议。
II a 级 Ⅱb 级
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浓缩红细胞补充公式有明显不足(证据水平:C); Ⅲ级
不推荐没有监测血红蛋白(Hb)或 / 和红细胞压积(Hct)情况下输注浓缩红细胞(证据水平:B)。
凝血因子、血小板的丢失及其处理
术中大失血所致凝血功能紊乱的处理主要是针对不同原因治疗,必要时补充一定凝血成分,以维持机体凝血功能正常。凝血因子、血小板的补充主要依靠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冷沉淀和血小板(PLT)。
据北美洲、欧洲的资料,体内仅需 30% 的正常凝血因子或 5%~20% 的不稳定凝血因子即可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但国人尚无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需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FFP 含有血浆中所有的蛋白成分和凝血因子,其治疗适应证包括:
血小板明显缺少(≤50X109/L)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应补充浓缩血小板。大量失血(>50OOml)补充 FFP 后,术野仍明显渗血时,应输注浓缩血小板。每单位浓缩血小板可使血小板增加 7.5~10X109/L。
冷沉淀主要含有 VIII 因子、XIII 因子、vWF 和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 FFP 可分离出一个单位冷沉淀,不需行 ABO 配型,溶解后立即使用。—个单位冷沉淀约含 250mg 纤维蛋白原,使用 20 单位冷沉淀可使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患者恢复到必需水平。
各种原因引起凝血因子减少并伴有明显手术创面渗血时应输注 FFP、冷沉淀或相应的凝血因子的建议:
Ⅱ a 级麻醉手术期间推荐按照输注 FFP 指征补充 FFP(证据水平:B); Ⅱb 级
麻醉手术期间尚未有床旁定量监测来指导补充冷沉淀和各凝血因子(证据水平:C); Ⅲ级
不推荐输注 FFP 补充患者的血容量治疗(证据水平B)。
术中血小板浓度低于 50X109/L,并出现明显创面渗血时应输入浓缩血小板的建议。II a 级 补充血容量
术中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可输注晶体液和(或)人工胶体液维持血容量,必要时根据上述指征输注血液制品。
术中失血采用晶体液和(或)胶体液及血制品进行补充的建议: Ⅱa 级
Ⅱb 级
尚不确定补充大量晶体液的有益性,对快速大量(>4~5L)输注晶体液常导致明显组织水肿(证据水平:B)。(4)第三间隙丢失量
手术操作可引起血浆,细胞外液和淋巴液丢失;炎症、应激、创伤状态下大量液体渗出至浆膜层或转移至细胞间隙(腹膜、肠系膜、网膜、胸膜、肠腔、腹腔、腹膜后腔和胸膜腔),这部分进入细胞间隙非功能区域内的液体视为进入“第三间隙”的液体,将减少循环血容量并加重组织水肿。
术中缺氧可引起细胞肿胀,导致细胞内液体量增加,均须正确评估和对症处理。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第三间隙丢失量不同(见附件 7),应适量补充。近年来对是否需要补充第三间隙丢失及补充多少出现明显分歧,第三间隙补充量在“限制性补液治疗策略”中被视为零,在肺手术和脑外科手术也被视为零。
术中的液体再分布量需要采用晶体液进行补充的建议。Ⅱ a 级 Ⅲ级
不推荐对肾功能损伤病人使用高渗晶体液或羟乙基淀粉治疗(证据水平:B)。
术中液体治疗的相关问题
1、治疗液体的选择
晶体液的溶质小于 1nm,分子排列有序,光束通过时不出现折射现象;晶体液的优点是价格低、增加尿量、因其皆视为“等张”液,所以主要可及时补充细胞外液和其中的电解质。
缺点为扩容效率低(3~4 ml 晶体液可补充 1 ml 血浆)、效应短暂(血管内半衰期 20-30min)、可引起外周水肿、肺水肿。临床常用晶体液成分及理化特点见附件 8。
5% 葡萄糖液经静脉输入后仅有 1/14 可保留在血管内,术中除新生儿和 1 岁以内婴儿以外的患儿和成人很少出现低血糖,因为紧张和应激,血糖通常会有所升高,且糖利用受限以及高血糖对缺血性神经系统的不利影响都限制术中使用葡萄糖溶液。
由于葡萄糖最终被机体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其被视为无张液体,含有大量的“自由”水,可从血管内迅速向血管外扩散至组织间,再进入细胞内。5% 葡萄糖液适宜补充机体水分以及配置各种低张液,没有容量效应。
电解质溶液经静脉输入后大部分将分布到细胞外液,仅有 1/5 可留在血管内。
乳酸林格氏液含有与血浆相近的电解质,但 pH 仅 6.5,渗透浓度为
273m0sm/L,乳酸盐不能完全离子化时,渗透浓度仅为 255m0sm/L,成为低渗液体,故对严重颅脑损伤、脑水肿和严重肝脏功能受损患者不宜选用,可给予最接近血浆成分和理化特性的醋酸林格氏液(PH7.4、渗透浓度 294m0sm/L)。
高张氯化钠溶液的 Na+ 浓度在 250~1200mmol 范围内,高张氯化钠溶液的渗透梯度使水分从血管外间隙向血管内移动,减少细胞内水分,可减轻水肿的形成,兴奋 Na+ 敏感系统和延髓心血管中枢,适用于烧伤和水中毒等患者,使用量通常不能超过(7.5%)4ml/kg,过量使用会因高渗透性引起溶血。(1)胶体溶液
胶体液的溶质为 1~100nm,光束通过时可出现折射现象。胶体液主要适用于①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的患者;②麻醉期间需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胶体液的优点是维持血管内容量效率高(1ml 胶体液可补充血浆 1ml)、持续时间长、外周水肿轻:缺点为价格高、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或肾功能损害,还可引发过敏反应。
(2)明胶
由牛胶原水解而制成,改良明胶具有较好补充血容量效能。国内常用 4% 明胶,分为琥珀明胶(商品名佳乐施®Gelofusine)和尿联明胶(商品名海脉素®Haemercel),分子量约 35 kDa,血浆半衰期 2~3 小时,不影响凝血的级联反应。
佳乐施在体外实验显示有抗血小板作用,海脉素不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明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但应注意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最大日剂量尚无限制,(3)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
是支链淀粉经部分水解后,在其葡萄糖分子环的 C2、C3、C6 位点进行羟乙基化后的产物。体外平均分子量(70~450 kDa)、羟乙基取代水平(羟乙基化残基的克分子 / 葡萄糖亚基克分子)和羟乙基化的模式(C2/C6 比率)决定其容量效能 / 作用时间和副作用。
HES 主要用于补充血浆容量。应根据失血量和速度、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血液稀释度决定给予的剂量和速度,HES(200/0.5)每日用量成人不应超过 33ml/kg; HES(130/0.4)每日用量成人不应超过 50ml/kg,是目前唯一能够用于儿童的人工胶体液,但 2 岁以下儿童不应超过 16/kg,2~12 岁儿童不应超过 36ml/kg,12 岁以上儿童剂量与成人相同。
输注后能够维持相同容量的循环血容量至少达 6 小时,输注的 HES 分子量小于 60KDa 直接经肾脏排出,大分子量 HES 经α-淀粉酶分解成小分子量后逐渐经肾脏排出,72 小时内 65%H ES 经肾脏排出。
研究显示羟乙基淀粉能够抑制白细胞被激活,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炎性反应,防止毛细血管内皮功能恶化。
HES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凝血障碍,引起重症患者特别是脓毒症患者肾脏损害,甚至导致其死亡。渗透性肾功能衰竭是包括 HES 在内的胶体影响肾功能的病生理学基础。决定尿液生成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受制约于胶体压差(TTΔ)[GFR=Kfx(ΔP-TTΔ)],AP 为静水压差。
任何非滤过胶体物质在血浆中的蓄积,均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的下降,甚至停止;当胶体液浓度较高,胶体体内分子量较大,其在血浆中蓄积,导致胶体渗透压升高的危险性较大;机体脱水,静水压明显减少时,肾小球滤过明显减少,老年、脓毒症患者和大量给予 HES 时,更易出现少尿或无尿,引起肾脏功能损害。
HES 禁用于脓毒症和进入 ICU 的重症患者。禁用于有肾损伤的患者。一旦出现肾脏损害要终止其使用。使用 HES 的患者应在其后 90 天内监测肾功能,因为有病例报道在 90 天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如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须终止 HES 的使用。
(4)胶体复方电解质溶液
长期以来,胶体溶液主要是某种胶体物质溶解在生理盐水中形成的溶液,这样,在使用胶体溶液进行液体治疗时,给予某种胶体的同时也输注了氯化钠,研究显示如果 1 小时内输注 2 升含有生理盐水的胶体溶液,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氯性酸血症,减少肾动脉平均血流速率,抑制肾皮质的功能,减少尿量。
因此,近年来将胶体物质溶解在醋酸林格氏液,例如 HES(130/0.4/9:1)醋酸林格氏液,明显提高了 HES 注射液的安全性,在有效维持血浆容量的同时,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高氯性酸血症和对肾脏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维持酸碱平衡、维持凝血功能正常、维持肾脏功能、更少出现术后恶心呕吐。(5)人工胶体液
在我国目前可用的人工胶体是明胶和羟乙基淀粉。(6)人血浆白蛋白
分子量约 69 kDa。从人的血浆中制备。5% 的浓度为等张溶液,25% 为高渗溶液。可将细胞间液的水吸人到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快速输入 25% 的白蛋白会导致心衰患者发生肺水肿。
重视人工胶体溶液的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的建议: Ⅱ a 级
非严重脓毒症患者,非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麻醉期间采用羟乙基淀粉、琥珀明胶等人工胶体是合理 / 有益的(证据水平:B)。Ⅲ级
不推荐对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溶液(证据水平: C)。
2、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的液体治疗
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患者的不良转归与输液不足或过度输液有关。术中输液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器官功能受损,而过量输液则可引起组织水肿,损害患者的心、肺等脏器功能。
液体治疗的目标是维持与患者心血管功能状态匹配的循环容量,获取最佳心输出量、组织灌注和器官功能。满意的循环血容量能够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以对抗手术创伤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循环血容量不足,为获得适当的血压,一味减浅麻醉,手术创伤应激导致血管极度收缩,组织灌注受损,影响器官功能。
主张对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患者实施目标导向个体化的输液策略。输液的速度和剂量应是维持心率和收缩压不低于术前的 20%,CVP6~8mmHg,尿量不少于 0.5ml.kg-1.h-1,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不低于 75%,血乳酸不大于 2mmol/ml,SW 不大于 13%。
脓毒症、休克、烧伤、肠梗阻、肝功能衰竭、心衰、多器官衰竭、颅脑损伤、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以及重度妊高症孕妇等复杂手术的液体治疗,应首先判定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综合动态监测的结果,采用适当种类的液体,并针对术中液体的实际需要量进行积极治疗。
重症患者、复杂手术需根据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和术中液体需要量进行液体治疗,以达到良好的组织灌注的建议: I 级
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应该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证据水平:B); Ⅱa 级
严重脓毒症患者推荐 6 小时内及时有效液体治疗(证据水平: A);
先兆子痫孕妇多部位水肿,但有效血容量减少,有效液体治疗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 Ⅱb 级
产妇麻醉期间给予适量羟乙基淀粉溶液可减少低血压发生率(证据水平:C); 前置胎盘及子宫破裂产妇,由于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有效液体治疗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
3、麻醉手术前建立满意的静脉通道
满意的静脉通道是术中进行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先决条件。复杂手术术前须常规建立一至两条满意的外周静脉通道(18G 或 16G 留置针,必要时 14G 留置针,见附件 9),并应置入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导管。
对于可能发生大出血的复杂手术或紧急大出血的病例,应经皮深静脉置人 12Fr 或 14Fr 导管,建立快速输液系统(RIS),其输液速度可达
1000~1500ml/min。快速输注的液体须加温,以避免术中低体温,须及时补充钙剂,避免枸橼酸中毒,同时还应预防空气栓塞。
4、大量输血(MBT)的处理
大量输血的定义为 3 小时内输入相当于全身血容量 50% 以上的血制品或每分钟输血 >150 ml,常见于严重创伤、复杂心血管手术、产科急诊手术以及原位肝移植手术等危重情况。
大量输血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低体温,严重酸中毒。大量出血时,应积极维持正常血容量,维持 Hb>70g/L,确保患者的组织氧供正常,并及时补充 FFP、浓缩血小板或冷沉淀,注意补充 Ca2+,维持正常的凝血机制。
大量输血治疗期间要维持必要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建议: Ⅱ a 级
重视麻醉手术期间建立满意静脉通道是合理的(证据水平:B);
麻醉手术期间大量输血(MBT)处理,应有治疗方案和处理能力(证据水平:C);
5、麻醉手术期间的血液稀释
Hct 0.45~0.30 时,组织氧供可以维持正常,而且血液的氧运输能力在 Hct 0.30 达到最高。
预计失血多的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前 Hct 水平(>0.30),麻醉后可以采集患者的一定量血液,室温下保存,同时补充等容量的胶体液,使 Hct 降至 0.30,待出血操作完成后,将所采集的患者血液再回输给患者,后采集的血液先回输,以减少异体血液的输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采血量计算公式见附件 10
6、麻醉手术期间某些电解质紊乱的液体治疗
(1)低钠血症
术中低钠血症主要见于 TURP 时使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水经术野血管破口进入循环血液致成稀释性低血钠,严重时患者出现神志改变(椎管内阻滞时)、难治性低血压、心率异常和心律紊乱。患者低血钠伴有细胞外液减少,推荐补充生理盐水。患者低血钠伴细胞外液正常,通常推荐采用呋塞米利尿,同时补充生理盐水。
术中患者出现低血钠属急性,有明显症状时,应补充高张盐水。补充的目标至少要达到血清 Na+125 mEq/L。通常推荐补充钠盐使血清 Na+ 升高的速度不要高于 0.5 mEq/h,速度过快会引起中枢脑桥脱髓鞘(松弛性瘫痪、构音困难、吞咽困难)。
如果患者术中症状严重,推荐补钠的最初数小时内,速度在 1-2mEq.L-1.h-1。0.9%NaCI 的 Na+ 含量是 154 mEq/L,3% 的高张 NaCI 的 Na+ 含量是 513 mEq/L。(2)低钾血症
血清 K+<3.1 mEq/L(心脏病患者 <3.5 mEq/L)不宜进行择期手术,术中血清 K+〈3.5mEq/L,且出现心律异常时,应静脉输注氯化钾;频发室早、室速或室颤时,应将血清 K+ 提高到 5 mEq/L。输注 K+ 最大浓度不应超过 40 mEq/L(经外周静脉)或 60 mEq/L(经中心静脉),以免损伤静脉。
除非有肌肉瘫痪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最大输注速度要小于 20 mEq/h,输入速度过快会导致心跳骤停!补钾后仍有顽固性低血钾者要考虑会有严重的低血镁,必要时静注硫酸镁,有利于血清 K+ 恢复并维持正常。补钾前要确认肾功能正常,即见尿补钾,补钾时要定时复查血清 K+ 水平。(3)其他电解质异常
见教材。
7、术中液体治疗的最终目标
术中液体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避免输液不足引起的隐匿性低血容量和组织低灌注,及输液过多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组织水肿,必须保证满意的血容量和适宜的麻醉深度,对抗手术创伤可能引起的损害,保证组织灌注满意,电解质正常,酸碱平衡,内环镜稳定,器官功能正常。
满意的循环容量和适宜的麻醉深度对保证手术患者器官功能正常十分重要的建议: Ⅱ a 级
推荐维持充分器官组织血液灌注,避免全身严重酸中毒(证据水平: B); Ⅱb 级
避免过多液体治疗,有助胃肠手术患者的肠道早期快速恢复(证据水平:C); 术后病情许可推荐尽早开始口服液体治疗(证据水平:C)。
专家组: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徐建国、岳云、叶铁虎、王俊科、邓小明 执笔人:黄文起、许幸
出处:2014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
第二篇: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志码: C 1 概述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维持手术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的重要措施。手术中病人需要补充正常的生理需要量以及 麻醉和手术所导致的循环血容量改变和液体缺失,维持良 好的组织灌注和内环境稳定,避免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 能损伤。麻醉和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虽然历经50多年的 发展,取得了很多一致的意见,但是在诸如“开放性输液或 限制性输液策略”、“胶体液或晶体液”以及“血容量监测和 判断”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 会遵照循证医学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制定本专家共识。本 专家共识并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 的依据。
本共识推荐级别依据Delphi分级法,见表1。表1 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分级标准 推荐级别满足条件
A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研究文献的分级满足条件
Ⅰ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 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Ⅱ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 性和(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 Ⅲ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Ⅳ 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Ⅴ 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推荐意见1:应重视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A级)。2 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 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 + /K+ ATP泵的调节,使 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表2),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 化(见表3),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 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 +为主, Na +是 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 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和根本。
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 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Na+和Cl-)和溶于水的大分 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 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表2 成人的体液组成(以成年男性体重70kg为例)占身体重量(%)体液容量(L)总体液量(TBW)60 42 ICF 40 28 ECF 20 14 IFV 16 11 PV 4 3 表3 不同年龄人体的体液组成 足月儿6个月婴儿2~14岁 TBW(%)80 80 70 ICF(%)35 40 40 ECF(%)45 40 30 IFV(%)34.5 25 PV(%)5.5 5 全血容量(Blood,mL /kg)85 80 80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 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 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 + 和 Cl-)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 胶体)的通过,从而使其保留在血管内。
液体在全身的分布可通过Starling2Lardis公式表示: Jv = KhA [(PMVCOPT)] , Jv代表单位时 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Kh代表水的液压传导率, 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的Kh 值较静脉端高4倍;A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MV代表毛细 ·422·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年 6月 第 28卷 第 6期 血管静水压;PT为组织静水压;δ为血浆蛋白反应系数,当 δ为0时,血浆蛋白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为1时, 血浆蛋白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在大多数器官中,血浆蛋 白在微血管中的δ值超过019并保持稳定,但在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生理状态下则明显降低。COPMV 代表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T为组织中的胶体渗透 压。
推荐意见2:掌握人体体液的正常分布有助于制定术 中液体治疗的正确方案(E级)。3 监测方法
目前临床上尚无直接、准确监测血容量的方法,因此需 对手术病人进行综合监测及评估,以做出正确的判断。3.1 无创循环监测指标
3.1.1 心率(HR)麻醉手术期间病人心率突然或逐渐加 快,可能是低血容量的早期表现,但需与手术刺激、麻醉偏 浅、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和心脏功能异常等其他原因进行鉴 别。
3.1.2 无创血压(N IBP)血压监测通常采用无创袖带血 压,一般维持术中收缩压> 90mmHg(1mmHg = 01133kPa)或平均动脉血压(MAP)> 60mmHg。
3.1.3 尿量、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 尿量 是反映肾灌注和微循环灌注状况的有效指标,术中尿量应 维持在110 mL /(kg·h)以上,但麻醉手术期间抗利尿激素 分泌增加,可影响机体排尿,故尿量并不能及时反映血容量 的变化。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也是术中判 断血容量的有效指标。
3.1.4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SpO2 是围手术期的重要 监测项目,在组织血流灌注良好的情况下, SpO2 波形描记 随呼吸变化则提示病人血容量不足;SpO2 波形不随呼吸变 化,不能完全除外病人血容量不足。
3.1.5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如经食道超声(TEE)已 逐步成为术中常用的监测项目,可有效评估心脏充盈的程 度。
推荐意见3:麻醉手术期间病人需常规监测心率和血 压、密切观察尿量和SpO2波形及其与呼吸的相关变化(C 级)。3.2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3.2.1 中心静脉压(CVP)CVP是术中判断与心血管功 能匹配的血管内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重症病人和复杂手 术中应建立连续CVP监测。通常平卧位时压力传感器需 放置在右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侧卧位时则应放置于右第 四肋间,胸骨右缘水平,并在呼气末(无论自主呼吸或正压 通气)记录,应重视CVP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可进行液体负 荷试验。
3.2.2 有创动脉血压(IABP)IABP是可靠的循环监测 指标。连续动脉血压波型与呼吸运动的相关变化可有效指 导输液,若动脉血压与呼吸运动相关的压力变化> 13% ,或 收缩压下降5 mmHg,则高度提示血容量不足。
3.2.3 肺动脉楔压(PAWP)PAWP是反映左心功能和 左心容量的有效指标, PAWP升高是左心室功能失调的表 现之一。
3.2.4 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是目前临床判断心脏 容量的有效指标, EDV =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左 心EDV测定采用超声心动图,右心EDV测定采用漂浮导 管。肺动脉漂浮导管还可间断或连续监测心输出量(CO)。3.2.5 FloTrac FloTrac是目前临床监测血容量的有效方 法,每搏量随正压通气而变化的幅度可以作为预测循环系 统对输液治疗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推荐意见4:大手术的病人需常规监测CVP,重视其动 态的变化。重症和复杂手术病人还需使用有创监测技术, 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C级)。3.3 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3.3.1 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胃黏膜pH值(pHi)及血 乳酸 在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不足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 气监测。pH对于维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 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 标,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是反映代谢 性酸碱平衡的指标,两者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HCO3的含量。
推荐意见8:麻醉手术期间的生理需要量和累计缺失 量应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补充,主要采用晶体溶液(C级)。4.2.3 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再分布 麻醉手术期间存在 体内的液体再分布,血管内部分液体的转移可导致血管内 容量明显减少。手术操作可引起血浆、细胞外液和淋巴液 丢失;炎症、应激、创伤状态下大量液体渗出至浆膜表面或 转移至细胞间隙,一般为肠腔、腹腔、腹膜后腔和胸膜腔(通常量不多),这部分进入细胞间隙非功能区域内的液体 将加重血容量丧失和组织水肿。术中缺氧可引起细胞肿 胀,导致细胞内液容量增加,均须正确评估和对症处理。推荐意见9:术中的液体再分布量需要采用晶体溶液 进行补充(E级)。
4.2.4 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 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和麻 醉方法(区域阻滞和全身麻醉等)均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通常在麻醉开始即应遵循个体化的 原则及时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一般而言,达到相同的扩容效果,胶体液的用量明显少于晶 体液。
推荐意见10:须及时评估和处理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 和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C级)。
4.2.5 术中失血量 手术失血主要包括红细胞和凝血因 子丢失及血容量减少,须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精确评估失 血量可采用称重法,切除的器官和组织会影响失血量的估 计。4.2.5.1 红细胞丢失及其处理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与 氧结合,以保证维持组织的氧供。人体对失血有一定代偿 能力,当红细胞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需给予补充。临床研 究证实,手术病人在Hb 100g/L或Hct 0130 以上时可安全 耐受麻醉手术。麻醉手术期间的重症病人(心肌缺血、肺 气肿等ASA Ⅲ~Ⅳ级),应维持Hb > 100g/L(100 ~120 g/L)。当病人的Hb < 70g/L(或Hct < 0121)时应及时补充 浓缩红细胞。
麻醉手术中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的补充 量:浓缩红细胞补充量=(Hct实际观察值×55 ×体重)/ 0160。
推荐意见11: Hb 70g/L(Hct 0121)时必须立即输血,重 症病人应维持Hb > 100~120g/L(Hct > 0130)(C级)。4.2.5.2 凝血因子、血小板的丢失及处理 术中大失血所 致凝血功能紊乱的处理主要是针对不同原因治疗,必要时 补充一定凝血成分,以维持机体凝血功能正常。凝血因子、血小板的补充主要依靠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冷沉淀 和血小板(PLT)。
据北美洲、欧洲的资料,体内仅需30%的正常凝血因 子或5% ~20%的不稳定凝血因子即可维持正常的凝血功 能。但国人尚无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需根据临床症状和 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对症处理。FFP含有血浆中所有的蛋白成分和凝血因子,其主要 治疗适应证包括:(1)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治疗;(2)华法 林等抗凝药物的逆转替代治疗。每单位(200~250mL)FFP 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即如病人使用10~ 15mL /kg的FFP,就可以维持30%的凝血因子,达到正常凝 血状态。FFP也常用于大量输血及补充血小板后仍然继续 渗血的病例,纤维蛋白原缺乏的病人也可采用FFP。FFP 需加温至37℃后再输注。
血小板明显缺少(50 ×109 /L)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时, 应补充浓缩血小板。大量失血(> 5000mL)补充FFP后,术 野仍明显渗血时,应输注浓缩血小板。每单位浓缩血小板 可使血小板增加(715~1010)×109 /L。
冷沉淀主要含有Ⅷ因子、ⅩⅢ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1个单位FFP可分离出1 个单位冷沉淀,不需行ABO 配 型,溶解后立即使用。1个单位冷沉淀约含250mg纤维蛋 白原,使用20单位冷沉淀可使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病人恢 复到必要水平。
推荐意见12:各种原因引起凝血因子减少并伴有明显 手术创面渗血时应输注FFP、冷沉淀或相应的凝血因子(D 级)。
推荐意见13:术中血小板浓度< 50 ×109 /L,并出现明 显创面渗血时应输入浓缩血小板(C级)。·424·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年 6月 第 28卷 第 6期 4.2.5.3 血容量补充 术中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需要输 注血液制品和晶体液和(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不足。部 分失血病人可不需要给予血制品,依靠晶体液和(或)人工 胶体液维持血容量。
推荐意见14:术中失血采用血制品、晶体液和(或)胶 体液进行补充(D级)。5 术中液体治疗的相关问题
5.1 治疗液体的选择 可供选择的液体分为晶体液和胶 体液。晶体液的溶质< 1nm,分子排列有序,光束通过时不 出现折射现象;胶体液的溶质为1~100nm,光束通过时可 出现折射现象。输液的成分将影响液体的分布: 5%葡萄糖 液经静脉输入后仅有1 /14 可保留在血管内、术中血糖增 加、糖利用受限以及高血糖对缺血性神经系统的不利影响 都限制术中使用葡萄糖溶液。
5.1.1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经静脉输入后大部分将 分布到细胞外液,仅有1 /5可留在血管内。乳酸林格液含有与血浆相近的电解质,但pH仅615, 渗透浓度为273mOsm /L,乳酸盐不能完全离子化时,仅为 255mOsm /L,成为低渗液体,故对严重颅脑损伤、脑水肿和 严重肝脏功能受损病人不宜选用, 可给予醋酸林格液(pH714、渗透浓度294mOsm /L)。高张氯化钠溶液的Na + 浓度在250 ~1200mmol范围 内,高张氯化钠溶液的渗透梯度使水分从血管外间隙向血 管内移动,减少细胞内水分,可减轻水肿的形成,兴奋Na+ 敏感系统和延髓心血管中枢,适用于烧伤和水中毒等病人, 使用量通常不能超过(715%)4mL /kg,过量使用会因高渗 透性引起溶血。
5.1.2胶体溶液主要适用于有效血容量严重不足和麻醉期 间需扩充血容量的病人。人工胶体主要有三种:明胶、右旋 糖酐和羟乙基淀粉。(1)明胶:由牛胶原水解而制成。目 前的改良明胶具有扩容效能,血浆半衰期2~3h。国内常 用4%明胶,分为琥珀明胶(商品名: Gelofusine)和尿联明 胶(商品名: Haemercel)两种制剂。其对凝血功能和肾功能 影响较小,应注意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2)右旋糖酐:由 蔗糖酶解后合成,最终降解产物为葡萄糖。根据平均分子 质量的大小分为右旋糖酐40和右旋糖酐70,后者扩容治 疗效果优于前者。右旋糖酐40可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增 加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常用于血 管外科手术以防止血栓形成,而极少用于扩容。右旋糖酐 输入量> 20 mL /(kg·d)则可能延长凝血时间。(3)羟乙 基淀粉:是通过对支链淀粉经羟乙基化后制成。羟乙基淀 粉的平均分子质量、取代级、C2 /C6比这三项参数直接影响 羟乙基淀粉的容量治疗效力。小分子质量羟乙基淀粉(< 60ku)经肾脏排泄。新一代羟乙基淀粉———万汶,每日最大 剂量为50mL /kg,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稳定血容量,在组织沉 积也较少,肾脏滤过增加,大量输注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 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且是目前惟一能够用于儿童的人 工胶体液。研究显示羟乙基淀粉能够抑制白细胞被激活,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炎性反应,防止毛 细血管内皮功能恶化。
推荐意见15:重视人工胶体溶液的药理特性和临床应 用(C级)。
5.2 重症和复杂手术病人的液体治疗 重症和复杂手术 病人的不良转归与输液不足或过度输液有关。术中输液不 足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器官功能 受损,而过量输液则可引起组织水肿,损害病人的心、肺等 脏器功能。液体治疗的目标是维持与病人心血管功能状态 匹配的循环容量,获取最佳心输出量、组织灌注和器官功 能。
休克、烧伤、肠梗阻、肝功能衰竭、心衰、多器官衰竭、颅 脑损伤、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以及重度妊高症孕妇 等复杂手术的液体治疗,应首先判定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 综合动态监测的结果,采用适当种类的液体,并针对术中液 体的实际需要量进行积极治疗。
推荐意见16:重症、复杂手术病人须根据病人病理生 理改变和术中液体需要量进行液体治疗,以达到良好的组 织灌注(E级)。
5.3 麻醉手术前建立满意的静脉通道 满意的静脉通道 是术中进行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先决条件。复杂手术术前须 常规建立1~2条满意的外周静脉通道(14G或16G留置 针),并应置入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留置 针的最大流量为: 14G留置针为340~360mL /min, 16G留 置针200~210mL /min, 18G留置针98~100mL /min, 20G留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年 6月 第 28卷 第 6期 ·425· 置针50~60mL /min。
对于可能发生大出血的复杂手术或紧急大出血的病 例,应经皮深静脉置入12或14F导管,建立快速输液系统(R IS),其输液速度可达1000~1500mL /min。快速输注的 液体须加温,以避免术中低体温,同时还应预防空气栓塞。5.4 大量输血(MBT)的处理 MBT的定义为3h内输入 相当于全身血容量50%以上的血制品或每分钟输血 150mL,常见于严重创伤、复杂心血管手术、产科急诊手术 以及原位肝移植手术等危重情况。大量输血导致凝血功能 异常,低体温,严重酸中毒。大量输血时,应积极维持正常 血容量,维持Hb > 70g/L,确保病人的组织氧供正常,并及 时补充FFP、浓缩血小板或冷沉淀,注意补充Ca2 + ,维持正 常的凝血机制。推荐意见17:大量输血治疗期间要维持必要的血容 量、血红蛋白和凝血因子(D级)。
5.5 麻醉手术期间的血液稀释 Hct 0130~0145时,组织 氧供可以维持正常,而且血液的氧运输能力在Hct 0130时 达到最高。预计失血多的手术病人,根据病人术前Hct水平(> 0130),麻醉后可以采集病人的一定量血液,室温下 保存,同时补充等容量的胶体液,使Hct降至0130,待出血 性操作完成后,将所采集的病人血液再回输给病人,以减少 异体血液的输注。
5.6 术中液体治疗的最终目标 术中液体治疗的最终目 标是避免输液不足引起的隐匿性低血容量和组织低灌注及 输液过多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外周组织水肿,必须保证满 意的血容量和适宜的麻醉深度,对抗手术创伤可能引起的 损害,保证组织灌注满意,器官功能正常。
推荐意见18:满意的循环容量和适宜的麻醉深度对保 证手术病人器官功能正常十分重要(D级)。__
第三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
颅脑疾病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颅脑动静脉畸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及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水平,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并改善患者术后转归。由于该领域循证医学证据有限,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参照本专家共识实施个体化麻醉管理。
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管理目标是既要维持足够的灌注压防止脑缺血,又要控制过高血压导致动脉瘤破裂或加重颅内出血风险。
1.术前评估: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饮酒等,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如脑动脉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减少,以及后天因素如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术前常合并颅内出血、高血压、脑水肿、迟发性脑缺血、电解质紊乱、脑积水、癫痫以及心肺功能异常,对上述合并症进行评估有助于指导术中和术后麻醉管理。
早期颅内再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导致的脑缺血、低血容量和颅内压升高均可增加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风险。对于术前高血压,建议控制收缩压低于160mmHg(1mmHg=0.133kPa),推荐降压药物包括尼卡地平(负荷剂量0.1~0.2mg,静脉注射,持续输注剂量:0.5~6.0μg·kg-1·min-1)、拉贝洛尔(负荷剂量0.1mg/kg,持续输注剂量:20~160mg/h)或艾司洛尔(0.5mg/kg,持续输注剂量:0.05~0.30mg·kg-1·h-1),应避免使用硝普钠。
对所有动脉瘤患者,推荐使用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其可减少迟发性缺血及改善神经功能。罂粟碱虽能逆转血管痉挛,但不能改变患者预后,不推荐应用。
血管痉挛引起的迟发性脑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推荐维持正常血容量,而不是预防性高血容量预防迟发性脑缺血。不推荐经典的3H疗法(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必要时可给予血管收缩药物提升血压以降低脑缺血风险,根据心肺功能状态推荐使用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可以应用胶体液和晶体液;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期,白蛋白通过逆转脑皮质小静脉内的血液瘀滞、血栓形成以及血球黏附,发挥其治疗效应,并且支持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常伴有低钠血症,发生率达30%,给予生理盐水有助于改善低钠血症,维持正常的血容量。由于垂体后叶加压素可降低血钠水平,故不推荐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其术后死亡率显著增加,可给予呋塞米(速尿),严重者考虑使用透析疗法。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甚至儿茶酚胺风暴,易引起心肌损害,应检测肌钙蛋白水平、肌酸激酶及心电图。术中应注意防止儿茶酚胺风暴造成的心源性血流动力学异常(每搏量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常发生贫血,建议术前血红蛋白维持在80~100g/L,对于存在迟发性脑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推荐维持在120g/L。谨慎使用术前用药,对于紧张焦虑患者应权衡高血压和出血风险,适当应用镇静剂。
2.麻醉管理:
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之前,90%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40%~60%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先兆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80%~90%的动脉瘤患者因为破裂出血被发现,多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偏瘫、失语、动眼神经麻痹等局灶性神经症状,以及血压升高、体温升高、意识障碍及胃肠出血等全身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将可反复出血,其再出血率为9.8%~30.0%。根据临床表现,可将颅内动脉瘤分为5级,以评估手术的危险性:(1)Ⅰ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2)Ⅱ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3)Ⅲ级: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4)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5)Ⅴ级:深昏迷,去皮质强直,濒死状态。
对所有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常规建立5导联心电图、有创动脉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以及体温监测。如果条件允许,强烈建议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监测心排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率(SVV),按照容量-血压-SVI流程管理术中血流动力学。对于儿茶酚胺风暴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建议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
全身麻醉是血管内介入操作首选麻醉方案,可以保证患者不动,使数字减影成像更加清晰。喉罩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可用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需要早期拔管行神经功能评估的患者,但其可能存在漏气和误吸风险,因此不推荐用于急诊饱胃患者以及Ⅲ级或Ⅲ级以上的动脉瘤患者。对于急诊饱胃患者推荐实施快速顺序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推荐给予快速起效罗库溴铵,剂量为1.0mg/kg,静脉注射。
围麻醉期应该重视颅内压管理,可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推荐剂量0.25~0.50g/kg,注意输注时间>20min,避免短暂升高颅内压,峰效应时间持续30~45min,根据临床表现,4~8h重复,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谨慎应用。速尿可以同时应用,但应密切监测血容量、电解质、酸碱度以及血浆渗透压。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mmHg,可以通过脑血管收缩效应减少脑容积,适用于轻中度颅内压增高患者。推荐在全麻中维持正常通气水平。
笑气以及高浓度吸入性麻醉药物因扩张脑血管应避免使用;除氯胺酮外,大部分静脉麻醉药均抑制脑代谢,减少脑容积。围手术期应防止低血压,因其会增加神经功能损害风险。
围手术期需保证患者足够的肌肉松弛。使用弹簧圈进行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充分肌肉松弛并无体动反应,建议监测肌松程度,满足肌松水平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计数(PTC)为0;同时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麻醉期间不推荐诱导性浅低温,低温会增加老年患者病死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加重脑血管痉挛。因此建议维持血糖水平在4.4~11.1mmol/L。
存在儿茶酚胺风暴导致心律失常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持续输注β1受体阻滞剂,控制窦性心动过速,阻断儿茶酚胺风暴对心肌的损害,如艾司洛尔5~30μg·kg-1·min-1;如果患者同时伴发低血压,可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0.5~5.0μg·kg-1·min-1。
围手术期应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波动,以预防颅内再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可给予利多卡因、艾司洛尔或拉贝洛尔减少气管插管反应,穿刺部位局部麻醉药物浸润阻滞可减少疼痛刺激,拔管期间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舒芬太尼0.1~0.2μg/kg,静脉注射)、止吐、预防寒战、抗高血压等药物的应用,维持稳定的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手术结束前40min也可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1.0μg/kg,输注时间至少10min,有助于维持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循环稳定;艾司洛尔静脉注射也可减轻拔管期间循环波动(0.5mg/kg,静脉注射);停药时应先停用丙泊酚,然后再停用阿片类药物,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性。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预防再出血;高度警惕使用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时发生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征(HIT);应继续给予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减少迟发性脑缺血。
二、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麻醉管理
管理目标核心是在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时严格控制血压,减少通过动静脉畸形的血流以及防止生物胶扩散引起的肺栓塞。1.术前评估:
脑动静脉畸形属于先天性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除小儿常规评估外,还应注意神经功能状态,有无过敏反应史(药物如鱼精蛋白,食物如鱼虾等),是否应用类固醇激素,有无凝血功能异常,是否合并癫痫发作等。
2.麻醉管理:
除常规监测外,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注意所有动、静脉通路应确保足够长度,以满足C形臂的检查。使用温毯或加温设备以及输注加温液体保持患者体温>36.0℃。放置尿管监测尿量,注意观察造影剂高渗利尿作用对血容量的影响。
术中栓塞动静脉畸形所用的生物胶可能导致潜在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严重支气管痉挛,可在麻醉诱导前静注甲泼尼龙1~2mg/kg,静脉注射,并准备肾上腺素,以备意外。
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有利于快速苏醒。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肌肉松驰药应避免应用琥珀酰胆碱。
脑动静脉畸形较少发生血管痉挛,注射栓塞剂前可以实施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及防止全身性生物胶栓塞,建议收缩压不超过100mmHg,或平均动脉压低于术前基线血压的20%,可应用拉贝洛尔或乌拉地尔。必要时可用腺苷减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使用Onxy胶栓塞血管畸形时易致心动过缓和高血压,也可发生过敏反应致气道痉挛,因此在注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前,预防性加深麻醉或使用阿托品降低不良反应;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应用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缓解气道痉挛,也可合用甲泼尼龙1~5mg/kg,静脉输注,同时适当补充血容量以弥补液体渗漏至组织间隙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麻醉药物选择以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介入操作结束后快速苏醒为目标,以利于快速进行神经学检查。注意围手术期体温监测和保温。应在栓塞后特别是在麻醉清醒气管拔管期间,使用艾司洛尔以及乌拉地尔严格控制血压。
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生物胶过敏所致的气道痉挛或休克、心动过缓或高血压,处理如前述;栓塞所致的颅内出血需要立即使用硝普钠控制降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其他处理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颈动脉支架、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以及急诊动脉溶栓术或联合机械取栓术。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各种慢性病,部分患者在局麻下完成,但风险较大;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治疗有利于气道控制,避免误吸和体动。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全麻有更高的不良神经功能预后及死亡率,因此麻醉方法选择应与神经介入医师密切沟通,基于患者个体化选择相应的麻醉技术及药物。
1.术前评估:
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30min),避免延误血管内治疗时间窗。麻醉方式的选择应与神经介入医师密切沟通,采用监护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循环呼吸状态是选择何种麻醉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监护麻醉有利于介入治疗期间神经学评估,但患者易发生误吸、呼吸抑制以及体动等风险。全身麻醉有利于控制气道以及患者制动,但要注意诱导及麻醉维持期间易发生低血压,且术中无法进行神经学评估。建议对不合作患者、大部分后循环脑卒中患者以及饱胃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术毕是否拔管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血管内治疗情况,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确定。
2.麻醉管理:
核心是目标血压管理。推荐血压监测方式采用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如果采用无创血压,至少3min测量1次。血管再通前应维持收缩压在140~180mmHg,舒张压<105mmHg。研究表明,过高(收缩压>200mmHg)或过低(收缩压<120mmHg)的血压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气道管理首选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期间避免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对于低血压应根据原因如血容量不足(PPV)、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律失常等因素进行及时治疗。血管升压药物的选择应基于个体化,推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可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等。闭塞血管再通后,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确定降压目标,但控制血压下降程度不应低于基础值20%。
通气管理目标是避免过度通气,研究表明,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卒中患者不良转归有关。推荐维持正常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避免高碳酸血症。吸入氧浓度应该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92%,动脉氧分压>60mmHg。
液体管理建议维持等容量输液,避免使用含糖溶液。麻醉学与危重医学-神经科学学会(Society of Neuroscience for Anesthesiology and Critical Care,SNACC)建议血糖控制目标应维持在3.9~7.8mmol/L。若血糖水平>7.8mmol/L,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管内治疗期间应该维持体温在35~37℃。
四、颈动脉支架手术的麻醉管理
1.术前评估:
围手术期脑卒中风险与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其代偿程度密切相关。术前应注意维持基础(线)血压水平,监测双上臂血压,取较高一侧作为血压测定部位。同时注意患者有无锁骨下动脉狭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通道应建立在非狭窄侧。
评估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详细了解用药情况及控制目标。对于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应密切注意神经功能状态,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在上述评估基础上,给出脆弱脑功能是否合并脆弱心功能、肾功能的判断,以便设定术中监护标准及术中心、脑、肾共保护的管理方案。
2.麻醉管理:
能合作的患者可以在局部麻醉或者监护麻醉下完成介入治疗。高龄、紧张焦虑、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血压控制不理想或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常需实施全身麻醉,控制气道,保持患者制动。喉罩可安全用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手术,但对于饱胃及胃食管反流患者应禁用,可以考虑实施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狭窄解除前,需要将血压控制在不低于基础值水平至基础值水平的120%,或者控制收缩压在140~180mmHg,舒张压<105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收缩压不宜低于160mmHg。麻醉诱导期间应用去氧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连续输注,减少低血压发生风险。
支架打开前实施球囊扩张常会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预防性应用阿托品0.5mg/次(累计不超过2mg)可减轻迷走神经张力,提升心率,有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血管再通后,宜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目标血压值,合理确定血压控制范围,尤其对于高龄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低于基线血压20%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术后高血压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目标血压宜控制在术前水平或收缩压在140~160mmHg,当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时,宜控制收缩压在110~140mmHg。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有助于增加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脑灌注,维持正常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增加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五、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麻醉管理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靶点主要包括丘脑底核、苍白球腹后部以及丘脑腹中间核,此类手术患者Ⅰ期在局麻下安装头架进行CT扫描,计算目标核团的靶点,然后进行微电极记录及刺激以确定靶点位置,监护麻醉或清醒镇静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配合手术;电刺激疗效满意后进行Ⅱ期脉冲刺激器植入,全麻或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均可满足手术要求。
1.术前评估: 应了解病史以及抗帕金森药物的应用情况。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60岁,多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应详细询问相关病史,完成体格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呼吸肌强直和不随意运动造成的呼吸功能异常;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和精神症状;吩噻嗪类药物、丁酰苯类及甲氧氯普安具有抗多巴胺神经能作用加重症状,应避免使用。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及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可以应用。
2.麻醉管理:
患者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后主要进行微电极记录和神经学测试,此期间的麻醉目的在于保证患者的舒适、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处理相关并发症;使用任何镇静药物需考虑对微电极记录以及患者症状的影响。丙泊酚以及芬太尼也可安全用于微电极记录期间的镇静镇痛,γ-氨基丁酸(GABA)类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已被证实对微电极记录有抑制作用。
右美托咪定能产生类似自然睡眠的镇静效应,对口头指令反应灵敏,对微电极记录及症状影响较小,同时其对呼吸抑制较轻微,能缓解钻孔时患者的紧张焦虑,减少血压波动,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具有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推荐在钻孔前15min开始持续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2~0.5μg·kg-1·h-1,微电极记录定位核团时可减小至0.1~0.2μg·kg-1·h-1,直至完成电极植入,在此期间维持Ramsay评分2~3分,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80,当BIS<80时会抑制微电极记录,用药后密切观察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如果脑深部核团微电极记录出现明显抑制,可以降低输注剂量或者停止输注,可使微电极记录恢复。高血压是此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微电极插入脑深部核团过程中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建议的血压维持目标为平均动脉压(MAP)不超过95mmHg,其他医学中心以收缩压低于140mmHg作为血压控制目标。可应用乌拉地尔、艾司洛尔实施降压,但应注意与右美托咪定的协同作用,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应用,避免低血压的风险。
测试期间患者处于半坐位,应确保患者头架固定于床头时,气道通畅,适当镇静镇痛,仔细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注意保温,避免过度液体负荷,减少膀胱充盈,使患者舒适地耐受手术。
脉冲发生器埋置术常采用全身麻醉,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全麻用药,加快苏醒。喉罩全麻可以满足手术要求,误吸风险高危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于微电极记录期间采用降压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在全麻诱导期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容易出现低血压,建议给予去氧肾上腺素或甲氧明,避免围手术期严重低血压发生。麻黄碱可间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降低脑内浓度,不推荐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升压治疗。麻醉维持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或联合应用瑞芬太尼,避免应用安氟烷,其可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异氟烷和七氟烷由于血管扩张作用容易导致低血压;肌松药宜选用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首选顺阿曲库铵,不经过肝肾代谢。5-羟色胺能神经元可以将外源性左旋多巴脱羧成多巴胺,因此,高选择性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应慎用。吞咽困难、食管肌力障碍的患者应在全麻前置入胃管防止反流误吸。术后镇痛推荐局部伤口局麻药浸润加非甾体类镇痛药联合镇痛。
3.围手术期并发症: 脑深部电刺激术中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颅内出血和癫痫,循环系统并发症为高血压和静脉空气栓塞,建议行心前区多普勒超声监测空气栓子。怀疑空气栓塞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Trendelenberg体位,叮嘱外科医师灌洗伤口,骨蜡封闭骨孔,充分止血,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吸空气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吞咽肌群受累时,应警惕镇静期间舌后坠导致的气道梗阻。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应注意全麻期间知晓的风险,BIS监测可有效预防,对于全麻苏醒延迟的患者,有可能存在颅脑积气,可经CT/MRI检查证实,并加以处置。
执笔者: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成员:组长: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副组长: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邓小明(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麻醉科);董海龙(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韩如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麻醉科);刘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刘清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马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王英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科);熊利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袁红斌(上海长征医院麻醉科);张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略)
第四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快捷版)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诱发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介质等胰岛素拮抗因子,促使血糖增高。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术期高血糖。另外,围术期经常使用的激素、含糖营养液等进一步增加了高血糖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禁食和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有引起患者低血糖和血糖剧烈波动的可能。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据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 2014 年组织专家组起草和制订了《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本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的 2015 年快捷版本。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别围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
围术期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可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两类(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糖以合并糖尿病者居多。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也日趋增多,其中相当比例的患者术前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有国外研究报道,择期手术中 10% 以上的患者合并隐匿性糖尿病。与普通人群相比,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未发现、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更加显著,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当在术前加以识别。而单纯由于应激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者往往提示手术应激很强,或合并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可能为危重患者。
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控制过于严格(如降至“正常”范围)则增加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并无益处。尽管目前的结论主要来源于对 ICU 重症患者以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研究,对一般外科手术患者的理想血糖值尚缺乏高级别的研究证据,但采用适当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已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在于控制高血糖,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因禁食、降糖方案未及时调整或降糖治疗中断等因素造成的围术期血糖波动比稳定的高血糖危害更大。严密的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是保持围术期血糖平稳的关键。应根据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治疗方案、有无并发症、手术类型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血糖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术前筛查糖尿病和评价血糖控制效果。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 ≥45岁或体重(BMI)指数≥25kg/m2,同时合并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器官移植等高危手术者,推荐术前筛查 HbA1c; HbA1c≥6.5% 即可诊断糖尿病。既往已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HbA1c≤7% 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 HbA1c>8.5% 者建议考虑推迟择期手术。单纯应激性高血糖者 HbA1c正常。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 HbA1c测量的准确性。
2. 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还应了解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低血糖发作情况,特别是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是非急诊手术的禁忌。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且心肌缺血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漏诊,应引起警惕。
3.手术类型与围术期高血糖风险相关。手术越大、应激越强,血糖增高越明显。与区域麻醉比较,全身麻醉特别是吸入性麻醉药刺激血糖升高的作用更显著,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糖尿病患者必须首选区域麻醉。
术前准备
胰岛素是围术期唯一安全的降糖药物。术前应将原有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
1.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可能造成低血糖,术前应停用至少 24 小时;二甲双胍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停用24~48小时。停药期间监测血糖,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术前住院时间超过 3 天的患者可在入院后即换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术前调整到适合的剂量。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2. 入院前长期胰岛素治疗者,方案多为控制基础血糖的中长效胰岛素联合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长时间大手术、术后无法恢复进食的糖尿病患者,手术日换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控制血糖。短小门诊手术者,手术当日可保留中长效胰岛素,剂量不变或减少1 / 3~1 / 2,停用餐前短效胰岛素。
3.术前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手术风险越高,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性越强。另一方面,术前血糖长期显著增高者,围术期血糖不宜下降过快。因此,应当综合评估风险,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可适当放宽术前血糖目标上限至空腹 ≤180mg/dl(10mmol/L),随机或餐后2小时 ≤216mg/dl(12mmol/L)。
4.避免术前不必要的长时间禁食,糖尿病患者择期手术应安排在当日第一台进行。禁食期间注意血糖监测,必要时输注含糖液体。由于术前精神紧张应激,手术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于普通住院患者。
围术期血糖监测和控制目标
围术期血糖测量方法
床旁快速血糖仪测量指血(毛细血管血)血糖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血糖仪需定期校准。严重低血糖时血糖仪所测得的数值可能偏高,应与中心实验室测量的静脉血结果进行对照。动脉或静脉血气分析是围术期血糖监测的金标准。在低血压、组织低灌注、贫血以及高血脂、高胆红素血症等代谢异常的情况下,指血血糖准确性下降,应使用动脉血气监测血糖。生理情况下,动脉血糖较毛细血管血糖高 0.3mmol/L。围术期血糖监测频率
正常饮食的患者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禁食患者每 4~6 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术中血糖波动风险高,低血糖表现难以发现,应 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危重患者、大手术或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每 0.5~1 小时监测一次。体外循环手术中,降温复温期间血糖波动大,每 15 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70 mg/dl(3.9mmol/L)时每 5~15 分钟监测一次直至低血糖得到纠正。病情稳定的门诊手术患者,如手术时间 ≤2 小时,在入院后和离院前分别监测一次血糖。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推荐围术期血糖控制在140mg/dl(7.8 mmol/L)~180mg/dl(10.0mmol/L),不建议控制过严。正常饮食的患者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
2. 术后 ICU 住院时间 ≥3d的危重患者,推荐血糖目标值 ≤150mg/dl(8.4mmol/L)。
3.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术前血糖水平、脏器功能,建立围术期血糖控制的个体化目标。整形手术对伤口愈合要求高,血糖目标降低至 108mg/dl(6.0mmol/L)~144mg/dl(8.0mmol/L)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血糖目标值可适当放宽至≤214 mg/dl(12.0mmol/L)。高龄、有严重合并症、频繁发作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目标值也可适当放宽。原则上血糖最高不宜超过250mg/dl(13.9mmol/L)。
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高血糖
1.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输注葡萄糖者,建议液体中按糖(g):胰岛 素(U)=3~4∶1的比例加用胰岛素中和。肠内外营养的患者应注意营养液中的糖负荷,选用糖尿病专用 型制剂,适当降低糖与脂肪的比例,缓慢输注,通过降低糖类总量、减慢吸收速度,降低血糖峰值,减少血糖波动。
2.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其他因素。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药物、生长抑素和免疫抑制剂也可能造成血糖增高。
3.血糖 >180 mg/dl(10.0 mmol/L)开始胰岛素治疗。静脉给胰岛素起效快,方便滴定剂量,术中和术后ICU 期间适宜静脉给药。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以及术前已经使用静脉胰岛素的患者术中首选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可选择单次或间断静脉推注胰岛素,如血糖仍高,则予持续泵注。
通常使用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浓度1U/ml配泵,参照患者的血糖水平、术前胰岛素用量、手术刺激大小等因素来确定胰岛素的用量,密切监测,根据血糖升降适当调整泵速,注意个体化给药,避免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适合病情稳定的非重症患者,常用于术前术后过渡;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反复给药造成降糖药效叠加。
4. 严重高血糖可能造成渗透性利尿,引起高渗性脱水和低钾血症,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中由于多数患者血糖水平增高,一般输注无糖液体。术后和过长时间的手术当中,为了减少酮体合成和酸中毒风险,在血糖<250mg/dl(13.9mmol/L)的前提下,静脉泵注胰岛素的同时可泵注加入中和比例胰岛素的含糖液体,根据测得的血糖水平调节泵速。胰岛素 + 糖双泵同时输注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但可能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加重低钾血症。因此,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时应注意监测血钾,可预防性补钾。
低血糖
1. 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血糖 ≤50 mg/dl(2.8mmol/L)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长时间 ≤40 mg/dl(2.2mmol/L)的严重低血糖可造成脑死亡。发生一次低血糖围术期死亡率即可增加。
2.低血糖重在预防和及时发现。衰弱、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在正常的血糖水平即发生低血糖反应。脑损伤患者难以耐受 100mg/dl(5.6mmol/L)以下的血糖水平。需要警惕的是,全麻镇静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可能被掩盖,不易及时发现。
3. 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 ≤100 mg/dl(5.6mmol/L)应重新评估,调整泵速。血糖 ≤70 mg/dl(3.9mmol/L)立即停用胰岛素,开始升血糖处理。可进食的清醒患者立即口服10~25g 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不能口服的静脉推注 50% 葡萄糖 20~50ml,之后持续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维持血糖,每5~15分钟监测一次直至血糖 ≥100mg/dl(5.6mmol/L)。仔细筛查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原因。
血糖术后管理
术后早期管理 1.术后因疼痛应激、感染、肠内外营养液输注,是血糖波动的高危时期,也是血糖管理的重要时期。
2.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者,建议术后继续泵注24小时以上。机械通气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ICU 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胰岛素应静脉泵注。
3.病情稳定后过渡到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过渡前静脉泵速推算皮下胰岛素剂量。皮下注射和静脉泵注应有2小时左右的重叠,便于平稳过渡。积极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根据进食情况逐步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
出院前准备
1.长期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前1~2天恢复原有方案。
2. 饮食正常规律、器官功能稳定后,如无禁忌证,可恢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在肾功能稳定后加用,并且不早于术后 48 小时。
3. 对于围术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调整了治疗方案的患者,应进行出院前宣教,安排内分泌科随诊。
4. 门诊手术术后监测直至排除低血糖风险后方可离院。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 1.5 小时内、常规胰岛素 3~4 小时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离院途中应随身携带含糖饮料。常规降糖治疗需推迟到恢复正常饮食以后。
小
结 围术期血糖管理对于减少血糖异常相关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手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术前筛查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识别围术期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合理、有效、安全”是血糖管理的宗旨,围术期血糖目标值定为 140mg/dl(7.8mmol/L)~180mg/dl(10.0mmol/L)兼顾了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合理。血糖 >180mg/dl(10.0mmol/L)即可启动胰岛素治疗,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便于及时调整剂量,减少血糖波动,是高危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首选方案。严密监测血糖,个体化管理,方可实现围术期平稳过渡。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成员:黄宇光(通信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高卉(执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郭向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郭政(山西医科大学)、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王国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马正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徐世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麻醉科)、郑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5-11-11)
第五篇:12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
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王秀丽 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 江伟 李军 张兰 陈绍辉 金善良 袁红斌 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
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
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
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UFH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UFH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鱼精蛋白可拮抗100U肝素)。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a。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通常,皮下或静脉给予肝素可维持aPTT在其1.5~2.5倍正常值。此外,UFH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长时间使用时需复查血小板计数。
②低分子肝素(LMWH):LMWH的分子量为2000~10000 D,皮下注射2h~4h达峰,半衰期3h~4h。LMWH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针对不同适应证的推荐剂量,LMWH不延长出血时间。预防剂量LMWH不显著改变aPTT,既不影响血小板聚集也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临床应用时无需常规监测aPTT;如需监测,使用抗因子Ⅹa活性单位。LMWH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IT)。LMWH临床应用广泛,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血液透析的抗凝、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肺栓塞的治疗。常用的LMWH制剂有依诺肝素钠(克赛,低分子肝素钠)、那屈肝素钙(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钙)、达肝素钠(法安明,低分子肝素钠)等。③ 选择性因子Ⅹa抑制剂: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利伐沙班(rivaroxaban,拜瑞妥)、阿哌沙班(apixaban)等。
a.磺达肝癸钠:磺达肝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Ⅹa选择性抑制剂。磺达肝癸钠不能灭活凝血酶,对血小板没有作用。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后2h达峰,在健康人群半衰期为17h~21h,但在肾功能下降患者,其半衰期会明显延长。2.5mg剂量时,不影响常规凝血实验指标(如aPTT、ACT、PT/ INR),也不影响出血时间或纤溶活性。其抗凝效果可预测。其已被批准用于骨科手术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
b.利伐沙班(rivaroxaban,拜瑞妥):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抑制Ⅹa的新型口服药物。其通过抑制Ⅹa可以中断凝血瀑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其抗凝效果维持1h~4h,消除半衰期5h~9h。肾功能下降的患者其半衰期明显延长,可长达13h以上。利伐沙班并不抑制凝血酶,也并未证明其对于血小板有影响。其可延长PT及aPTT。临床常规使用利伐沙班时,不需要监测凝血参数。
2.维生素K拮抗剂(VKAs)
常用药物为华法林。华法林属香豆素类抗凝药,通过抑制肝脏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发挥作用。华法林还具有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作用,因而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口服华法林2~5mg/d,1d~2d起效,最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d~5d后达到,停药5d~7d后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可通过PT和 INR监测其抗凝效果,术前一天检测INR可评估其抗凝状态。根据PT和INR的结果,以2~10mg/d维持。手术麻醉前需停药4d~5d,大多数手术可在INR≤1.4时进行。
3.直接凝血酶(因子Ⅱa)抑制剂
①重组水蛭素衍生物,主要包括地西卢定(desirudin)、来匹卢定(lepirudin)、比伐卢定(bivalirudin)。作为第一代直接凝血酶的抑制药物,其可逆地抑制游离和结合凝血酶。该类药物可替代肝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与肝素相比,水蛭素引起大量出血的风险明显降低。其半衰期为0.5~3h,肾功能不全患者半衰期明显延长。该类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aPTT。
②阿加曲班(argatroban):阿加曲班是L-精氨酸衍生物,通过可逆地抑制凝血酶催化或诱导的反应,包括血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因子Ⅴ、Ⅷ和ⅩⅢ的活化、蛋白酶C的活化及血小板聚集发挥其抗凝血作用。阿加曲班可延长PT及aPTT。其消除半衰期为35min~40min,停药2h~4h后aPTT可恢复正常。
③达比加群(dabigatran):是强效、竞争性、可逆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可抑制游离凝血酶,抑制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达比加群单次剂量后达峰时间2h,半衰期8h,多次给药后半衰期可延长至17h,80%的药物以原型从肾脏排出,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达比加群可延长凝血酶时间(TT)和aPTT。
(二)抗血小板药
1.环氧合酶(COX)抑制剂
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其不可逆性抑制COX,从而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及抑制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由于其抑制作用不可逆,血小板在其生存期内(7~10d)时,其功能始终处于抑制状态,直至有新产生的血小板,才能够维持COX功能正常。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2.ADP受体抑制剂
如氯吡格雷(clopidogrel,波立维)、噻氯匹定(ticlopidin,抵克力得)、普拉格雷(pasurel)、替卡格雷(ticagrel)等。
常用药物为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谢产物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由于其结合不可逆,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剩余寿命(大约为7~10d)受到影响。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延长出血时间。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可能发生紫癜、鼻衄甚至严重出血。ADP受体抑制剂常与阿司匹林一起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治疗,称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冠脉金属裸支架术后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周。药物洗脱支架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12个月。氯吡格雷停药5~7d后血小板功能才恢复正常,噻氯匹定停药10~14d后血小板功能才能恢复正常。普拉格雷停药7~9d后血小板功能才能恢复正常。
3.GP IIb/IIIa抑制剂 阿昔单抗(abciximab)、依替巴肽(eptifibatide)、替罗非班(tirofiban)
常用药物为依替巴肽。其通过阻止纤维蛋白原、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和其它粘连的配体与GP Ⅱb/Ⅲa的结合来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当静脉给药时,依替巴肽抑制离体血小板聚集呈剂量和浓度依赖性。依替巴肽静脉滴注停止后血小板聚集抑制是可逆的。
4.其他抗血小板药 双嘧达莫(潘生丁)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浓度时可抑制血小板释放。其常与阿司匹林合用于卒中的预防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包括链激酶、尿激酶、瑞替普酶(reteplase)、拉诺替普酶(lanoteplase)、葡激酶(staphylokinase)、替奈普酶(tenecteplase)。
1.链激酶
链激酶为外源性纤溶系统激活剂,具有激活体内纤溶系统作用,可与纤溶酶原结合,能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力,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引起血栓内部崩解和血栓表面溶解。
2.尿激酶
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 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
(四)中草药
草本药物如大蒜、银杏、人参可能会增加出血。目前尚无研究表明草本药物会增加手术出血和椎管内穿刺血肿的风险,但应警惕合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五)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其他抗抑郁药
SSRIs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羟色胺(5-HT)的回收,这类药物包括氟西汀(百忧解)、氟伏沙明(兰释)、帕罗西汀、舍曲林(左洛复)、西酞普兰、氯米帕明、曲唑酮。非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抗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研究业已表明,SSRIs与NSAIDs、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药合用时可增加出血风险。
二、临床常用止血功能检测指标
患者术前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或既往有出血疾病史时,应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评估患者止血状态。止血功能检测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项目,常用检查指标如下:
(一)凝血酶原时间(PT)
PT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用来检查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缺陷。
(二)PT的国际化比值(INR)
INR是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INR使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测定的PT具有可比性。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其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四)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功能为保护毛细管完整性并参与止血过程,在止血生理过程和血栓栓塞的发病中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麻醉过程不至于出现大量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麻醉后可能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除了数量,血小板的功能也会影响止血效果,对于怀疑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可以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
通过监测止血指标,可以评估患者行区域麻醉的风险性(表1),但是对于应用抗血小板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等患者,还需结合患者病情和药物特点进一步评估。表1 实验室检查与区域麻醉风险
*以各医院正常值为准,仅供参考
三、使用抗血栓药行区域麻醉的风险评估及建议
使用抗血栓药时,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成是该类患者拟行区域麻醉的主要风险,风险大小与阻滞部位、生理状况等也密切相关。
椎管内血肿等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了减少这种风险,需重点考虑两个时间点:阻滞前抗血栓药停药时间和阻滞后抗血栓药再次用药时间(表2)。由于拔除硬膜外导管导致出血的风险不亚于穿刺时的风险,所以拔管前停药时间及拔管后再次用药时间可分别参考阻滞前停药时间及阻滞后用药时间,必要时结合凝血功能的检查做出选择。
表2 常用抗血栓药区域麻醉前停用及再次用药时间
药物
阻滞前/拔管前需停药时间 椎管内留置导管期间用药 阻滞后/拔管后恢复用药时间 抗凝血酶药
4h且aPTT正常
12h--24h 普通肝素 预防/治疗4-5d且INR≤1.4
谨慎
4h LMWH 皮下 预防36-42h
谨慎
4h LMWH 静脉 治疗避免
不推荐
4h 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 口服
不推荐
立即恢复 选择性因子Ⅹa抑制剂
磺达肝癸钠 预防
不推荐
6-12h 磺达肝癸钠 治疗18h
不推荐
12h 利伐沙班 口服 预防
谨慎置管
不推荐
(CrCl>30ml/min)48h 利伐沙班 口服 治疗
不推荐
(CrCl>30ml/min)24-48h 阿哌沙班 口服 预防 10h且aPTT正常
不推荐
比伐卢定
4h且aPTT正常
不推荐
直接凝血酶(因子Ⅱa)抑制剂
阿加曲班
不推荐
达比加群 口服 预防/治疗
(CrCl>80ml/min)
不推荐
(CrCl 50-80ml/min)48h
不推荐
(CrCl 30-50ml/min)72h 避免置管 96h 不推荐
抗血小板药物
环氧合酶(COX)抑制剂
阿司匹林(无联合用药)无需停药
无禁忌
ADP受体抑制剂
氯吡格雷(波立维)7d
不推荐
6h 6h 6h 6h
6h
6h 6h
6h
无禁忌
6h
普拉格雷7d
不推荐
6h 替卡格雷5d
不推荐
6h 噻氯匹定(抵克力得)14d
不推荐 GP IIb/IIIa抑制剂
替罗非班8h且PLT功能正常
不推荐
6h 依替巴肽8h且PLT功能正常
不推荐
6h 阿昔单抗48h且PLT聚集正常
不推荐
6h 双嘧达莫 纤溶药物
不推荐
10d
无禁忌 无禁忌 无需停药
无禁忌
6h 阿替普酶,阿尼普10d 瑞替普酶,链激酶10d 中草药 大蒜、银杏、人参
无需停药
注意事项:
1.阿司匹林 大量研究已证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不增加施行椎管内麻醉的出血及血肿形成风险。尽管如此,未停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时,应该尽可能减少穿刺次数和损伤,术中严格控制血压,术后密切监测周围神经功能。谨慎起见,心脑血管事件低危的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宜考虑停用阿司匹林。当阿司匹林与其他NSAIDs、氯吡格雷、华法林、LMWH或肝素合用时,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出血风险增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的患者需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金属裸支架4周,药物洗脱支架6-12个月)。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其方案调整取决于外科手术的紧急程度和患者发生血栓和出血的风险,需要多学科(心脏专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血液科和外科医师)会诊选择优化治疗策略。
2.普通肝素 如果患者应用低于5000U的预防剂量的普通肝素,该类患者行区域阻滞的出血风险较低。大于15000U的普通肝素会导致出血风险明显增加。无论是皮下预防还是静脉治疗剂量,都应在行椎管内麻醉前4h停用并监测aPTT正常。在血管外科手术中,蛛网膜下腔阻滞或硬膜外置管后短时间内静脉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较为常见。此时应当在置管后1h应用肝素抗凝治疗,停药4h后可撤管,拔管后1h可再次给药。期间严密监测是否有进展为椎管内血肿的指征,应保持高度警惕。使用肝素时有可能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肝素使用超过4d,则椎管内阻滞和撤管前需检查血小板计数。
3.低分子肝素(LMWH)行区域麻醉前,预防剂量的LMWH需停药至少12h,治疗剂量的LMWH需停药至少24h。麻醉后12h内,不建议重启LMWH治疗。若区域阻滞或置管较困难,患者出血偏多,LMWH需延迟到24h启用。建议施予神经阻滞后24h内,只给予单次预防剂量的LMWH。在撤管前需停用LMWH至少12h。
4.华法林 口服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一般需要在区域阻滞前4~5d停用,术前评估INR,要求INR至少≤1.4。若患者停药不到3d且INR>1.4需要手术时,可予患者口服小剂量(1~2mg)维生素K,使INR尽快恢复正常。择期手术可应用维生素K拮抗华法林作用;对于INR明显延长的患者,若需急诊手术,首选凝血酶原复合物,其次是新鲜冰冻血浆,小剂量维生素K难以快速纠正INR。对于植入心脏机械瓣膜或存在房颤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围术期的抗凝治疗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应停用华法林并使用LMWH或普通肝素进行过渡性抗凝治疗(也称为“桥接疗法”),再按照LMWH和肝素术前停药的方法进行,同时监测INR和aPTT。术后镇痛留置导管期间,若需使用预防剂量的华法林,则需每天监测INR及神经症状,尽量使用低浓度局麻药以利于监测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不良反应。INR≤1.4时可移除导管,INR 在1.5~3时撤管需谨慎,INR >3时暂缓撤管并将华法林减量。
5.ADP受体抑制剂 如氯吡格雷(波立维)行区域麻醉前应停用至少7d,噻氯匹定(抵克力得)需停药14d。
6.GP IIb/ IIIa抑制剂 行区域麻醉前应停药,使血小板功能恢复(替罗非班和依替巴肽需停用8h,阿昔单抗需停用24h~48h)。
7.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时的区域阻滞,有待进一步的循证依据。但应充分评估肾功能不全对于药物代谢的影响。VTE风险高时建议停药2个消除半衰期后进行有创操作;出血风险高时建议等待5个消除半衰期。服用利伐沙班的患者行椎管内阻滞前一般停药18h~26h(肾功能正常患者),导管留置期间不宜应用利伐沙班。
8.溶栓/纤溶药物 出血的风险极高,应避免椎管内麻醉。根据阻滞部位谨慎应用外周神经阻滞。
不同的阻滞部位,出血及血肿形成风险不同,以椎管内麻醉的风险最大,需非常谨慎。表浅的部位麻醉易于压迫来预防血肿,即便血肿形成也易于减压,风险相对较低。不易压迫的部位如颅内、眼内等,一旦血肿形成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阻滞部位血管丰富时,穿破血管形成血肿的风险较大,反之风险较小。
区域麻醉时,按阻滞部位考虑,出血及血肿形成风险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留置导管的硬膜外麻醉、单次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椎旁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颈深丛阻滞)、深层神经阻滞(近端坐骨神经阻滞等)、浅表血管周围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等)、筋膜神经阻滞(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髂腹下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等)、浅表神经阻滞(颈浅丛阻滞等)。留置导管技术较单次阻滞风险更高,同时要重视移除导管时可能出现血肿的风险。由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施行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麻醉,可降低穿破血管的几率。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患者没有抗血栓药应用史,术前也可能因为合并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这类患者拟行区域麻醉时,需考虑到在穿刺部位形成血肿压迫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可能。尤其是术后留置导管镇痛时,要充分考虑在留置导管期间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合并以下疾病的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创伤:当发生重大创伤时,由于组织创伤、休克、血液稀释、低温、酸中毒等因素,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此类患者拟行区域麻醉时应对凝血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拟行留置导管进行术后镇痛时,要考虑留置导管期间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慎重选择导管拔除时间。
脓毒症:在脓毒症的不同时间可能出现高凝或低凝状态。对这类患者,严禁行椎管内麻醉,因其可能增加硬膜外脓肿和脑膜炎的发生率。拟行其他区域麻醉如外周神经阻滞时,应根据阻滞部位和当时的凝血功能评估风险。
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常伴发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慢性尿毒症患者定期透析时常使用肝素。该类患者术前需关注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必要时应对肝素进行拮抗。对尿毒症患者谨慎使用留置导管的术后镇痛。
肝功能障碍:由于除凝血因子Ⅷ之外的所有凝血因子均在肝脏中合成,而脾功能亢进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对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拟行区域麻醉前需评估肝功能状态和凝血功能。
大量输血:大量输血因血液稀释和消耗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施行区域麻醉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中发生大量输血时,应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在凝血功能异常时拔除导管。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DIC时,机体伴有消耗性凝血障碍。DIC患者不宜接受神经阻滞。如必须行外周神经阻滞,最好行单次神经阻滞并在可压迫的位置进行。不宜留置导管。
当患者并存的疾病需要围术期进行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治疗时,麻醉科医师应该全面掌握这些药物对止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并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权衡出血/栓塞的风险与区域麻醉的收益,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麻醉方法及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