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
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的翻译者、73岁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在此之前,他已将好几位中国作家送上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苏童和毕飞宇都是凭着他的译本,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在将中国当代小说推荐给世界这方面,葛浩文堪称第一人。
葛浩文1939年出生在美国加州。上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他就想:“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后来,葛浩文加入海军,并被派到美国海军驻台湾的司令部,成为一名通讯官。“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多年以后,葛浩文这样回忆道。
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驻日本和越南,然后又回到中国台湾。经受过越战洗礼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轻狂,并拿起书本。“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看进书去”。他发现自己有学汉语的天赋。“我有一双好耳朵,能够区分复杂的汉字发音。”他向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老兵学习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位老师给他起的名字。退伍后他进入台湾师范大学汉语中心学习。
回国后,葛浩文继续学习中文,他的博士导师是柳亚子的儿子、旅美散文家柳无忌。学习期间,导师向他提起中国有一对作家伉俪萧军、萧红,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葛浩文就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读了起来,那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而萧红则激起了他更浓厚的兴趣。他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5年后,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所写的《萧红评传》在港台出版,掀起了一股萧红热。
葛浩文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小说是张洁创作的《沉重的翅膀》,译本在美国卖得不错,“于是我下定
决心,这辈子我就干这个了!”此后,葛浩文“一翻而不可收拾”,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20多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40多部作品通过他的笔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得到推广。“一部中国作品,哪怕中国人特别喜欢,但是如果我觉得在国外没有市场,我也不翻。我基本上还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葛浩文说。
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非常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译刘震云的《手机》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小说场景始于30年前,然后闪回到现代,接着又回到30年前。“如果照这种顺序翻,看过40页后,美国读者就会说‘真没劲’,然后把它扔到一边。”他建议把开场设在现代,然后再展开回忆。这个建议得到了作者的同意。“我这样做并没有改变作品的质量,改变的只是它的销量。”
多年笔耕不辍,葛浩文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说翻译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译戴乃迭这样评价他:“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曾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文小说翻译几乎是他一个人的地盘儿。”
除了萧红之外,葛浩文翻译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将其10多部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
1988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很震撼,写信给莫言,希望获得翻译版权。“当时莫言远没有现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个好听中国名字的学者。现在想起往事,我会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傲,而是为我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作家。”莫言的作品销路不错,翻译了其几部小说后,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见了面。后来,他们又一起去了很多国家,推荐莫言的新书。有一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推荐《酒国》时,几天之内,莫言几乎把客房书架上的中国小说都看了个遍。葛浩文和美国的出版商都对这个12岁就辍学,却写出大量美妙小说的作家惊叹不已。
葛浩文认为莫言是一位谦和的人,“他经常夸奖他的译者,正如他的译者时常夸奖他的著作一样”。莫言对葛浩文的翻译水准充分信任,总是十分放心地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他。“他会对我说,‘那已经不是我的小说了,是你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我是在帮他的作品扩大国际影响,他对此也十分感谢。”
对于自己,葛浩文显得十分低调。“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
第二篇:浅析葛浩文在翻译莫言《酒国》结尾时对原文的删改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生死哲学 2 中美幽默的比较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 4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美商务谈判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从海尔的品牌成功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品牌战略 8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 10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2 论“冰山原则”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应用 13 从《金银岛》看英国人的冒险精神 14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悲剧形象 希望和宿命论之间的挣扎-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tertainment News Reports Viewe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 17 生存危机和渴求改变——黑色幽默小说的主体研究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19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20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分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22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24 《小妇人》结局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6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28 爵士乐对美国音乐产业的影响 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的女性主义 30 蒂姆伯顿电影《大鱼》中的虚构意象和冒险精神 31 女性主义视角下《小妇人》中四姐妹的人物分析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33 Perseverance in Belief—On the Death of Martin Eden 34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35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 36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 37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自我矛盾及其成因 38 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 39 英汉新词对比研究 40
《圣经》与人类文明起源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43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寻 44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45 灰姑娘情结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表现 46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47 On Feminism in Persuasion 48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英文歌曲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作用 50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51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 53 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 54 浅析英语广播新闻的语言特色 55 《蝇王》中象征意义浅析 56 论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58 解析《宠儿》的象征意义 59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 61 五官习语的翻译 62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 64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论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 66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67 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纠错策略 68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69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生存希望——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活着》人物命运分析为例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研究 72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73 The Influences of Religion On the American Society 74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之原由
A Tentative Study on Metaphor Translat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76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77 浅谈汉数字习语英译中的虚化现象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 79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81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解构与重建 82 《荆棘鸟》女性意识浅析
Mother Tongue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 8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85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 86 浅析凯特肖邦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87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90 希望失落的机械天堂——析《加算器》中的人性失落主题 91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
An Analysis on Femi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in Little Women 93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94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95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96 霍桑《红字》女性主义的探析 97 《紫色》中“家”的解读
论地理位置对中美民族性格的影响 9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0 有关“生命”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101 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
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105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 106 解读《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琪 107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 110 汉语请求策略的分析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112 分析《呼啸山庄》的哥特式特征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114 《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 115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17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隐喻比较研究 118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119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120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 121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122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块研究
An Analysis of Catherine in A Farewell to Arms 124 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26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A Brief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Philanthropists in Recent Ten Years 12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129 探究中西方委婉语产生的文化背景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 131 中美商务礼仪的文化差异--以餐桌礼仪为例 132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死亡情节成因 134 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及翻译
Develop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136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 137 外教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38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活动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新安中学为例 140 从女主人公蓓基的人物塑造看《名利场》的社会意义 141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42
从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探讨PPT使用的利弊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解读《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幽默 145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147 《榆树下的欲望》中艾比•普特曼悲剧的根源 148 斯佳丽,在逆境中成长
浅析英语言语幽默的特点及其翻译
谁在说话?—— 论作者-叙述者和译者-叙述者在原本和译本中的叙述声音的不同处理 151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152 人文主义思想在《皆大欢喜》中的运用
153 An Analysis of Language Features of Desperate Housewives 154 论译语本土化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155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156 浅析电视口译的特点及其译文质量评价 157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
158 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看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感召力 159 中西方生死观之比较
160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161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
162 浅析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163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64(英语系经贸英语)电子商务bc运营模式——以亚马逊为例 165 The Features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English 166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67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68 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辨析方法—词块辨析法 169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
170 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171 An Interpretation of Nightingale in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172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173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174 从广告语看中西文化观
175 对高中生英语听力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和分析 176 《围城》英译本衔接研究
177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178 中美数字禁忌研究
179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180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181 和谐与冲突: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田园诗的比较研究 182 《野草在歌唱》中野草的象征寓意解读
183 Feminist Thoughts of Theodore Dreiser——A Case Study of Sister Carrie 184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85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186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187 论《龙年》中呈现的中国文化
188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189 汉英“龙”文化浅析
190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西习语的来源 191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192 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 193 通过《生活大爆炸》分析美国情景喜剧中的文化 194 汉英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异同
195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 196 从文化角度论英文商标名称的翻译 197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 198 浅论广告语汉译的美学效果
19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0 从生态主义观解读《愤怒的葡萄》 对《远离尘嚣》中三个男主人公命运的分析
第三篇: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词(写写帮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尊敬的皇室成员以及各位尊贵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女士们、先生们
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在这些民间故事中,驴与猪的吵闹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莫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很好的描绘了自然;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饿相关的事情;中国20世纪的疾苦从来都没有被如此直白的描写:英雄、情侣、虐待者、匪徒--特别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母亲们。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
中国历史上重复出现的同类相残的行为证明了这些苦难。对莫言来说,这代表着消费、无节制、废物、肉体上的享受以及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才能超越禁忌试图描述。
在小说《酒国》中,最精致的佳肴是烧烤三岁儿童。男童沦为食物;女童因为被忽视而得以幸存。这是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嘲讽,因为计划生育大量女胎被堕胎:女孩连被吃的资格都没有。莫言为此写了一整本小说《蛙》。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在毛泽东时代出现的标准化城乡、市民,莫言的主人公可以把整个(时代)的角色和性格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也实现了他们当年生存的展现,即使有一些共产主义的宣传,莫言还是把这种故事通过自己夸张的方式讲述出来,这里面有一些讲述,还有来自于自己对民谣的记载,甚至有一点点衍生,这些东西一直是过去50多年他的生存环境。
《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小说,以女性视角描述了1960年的大跃进和大饥荒。他讥讽了革命伪科学,就是用兔子给羊受精,同时不理睬所有的怀疑者,将他们当成右翼。小说的结尾描述了九十年代的新资本主义,会忽悠的人靠卖化妆品富了起来,并想通过混种受精培育凤凰。
莫言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虽然无情但又充满了愉悦的无私。每一个瞬间都那么精彩。作者知晓手工艺、冶炼技术、建筑、挖沟开渠、放牧和游击队的技巧并且知道如何描述。他似乎用笔尖描述了整个人生。
他比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之后的多数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他的语言辛辣。他对于中国过去一百年的描述中,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少女。但是他描述的猪圈生活让我们觉得非常熟悉。意识形态和改革有来有去,但是人类的自我和贪婪却一直存在。所以莫言为所有的小人物打抱不平。
在莫言的小说世界里,品德和残酷交战,对阅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文学探险。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了中国和世界么?莫言作品中的文学力度压过大多数当代作品。
瑞典文学院祝贺你。请你从国王手中接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四篇: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
翻译与变异
2015年12月24日 09:26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作者:曹顺庆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功不可没。葛浩文成功翻译过四十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的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葛浩文的翻译实践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语言变异,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一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才能够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其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的魔幻现实的作品,荣获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瞬时中国文学享誉全球。而把莫言及其文学作品推向世界的,正是西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翻译家,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
其实,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葛浩文就已经翻译过二十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四十余部作品。如: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苏童的《米》、《我的帝王生涯》;巴金的《第四病室》;毕飞宇的《青衣》;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师傅越来越幽默》等。此外,凭借他翻译的英文译本,姜戎、苏童、毕飞宇等多位中国作家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且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同时,这也为我国文学乃至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找准了方向与切入点,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了贡献。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曾在《纽约客》杂志上写道:“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1]
对于葛浩文教授,笔者慕名多年,直到2013年5月应邀参加在美国普渡大学举办的“第六届中美比较文学研讨会”,才有幸见到了他与夫人林丽君教授。在中美比较文学会议茶歇时,笔者(曹顺庆)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某些翻译得比较忠实的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不太受读者欢迎,而一些翻译得不太忠实的中国文学译本,在西方反而大受追捧?”他顿时很感兴趣,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这就形成了笔者访谈与研究的由头。在普渡大学附近的一间小咖啡厅里,笔者与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谈。通过交谈,结合笔者的思考,写成此文。
一、因爱而译
因为笔者之一(王苗苗)的博士论文写的是“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因此,访谈自然从葛浩文教授对巴金作品的翻译开始。葛浩文教授谈起缘何翻译巴金的作品《第四病室》时,眼里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虽然他认为巴金的《第四病室》称不上是一部杰作,也算不上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因为巴老的嘱托,加之他自己对巴老的敬仰与崇拜,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巴老的心愿。其间,巴金还给葛浩文写过一封信,信是汉语的。这更坚定了葛浩文完成《第四病室》翻译的意志与信心。但是当葛浩文教授翻译到一半的时候,因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务而交与自己的博士班的学生孔海立继续翻译。在翻译第一稿完成后,由葛浩文教授进行第二稿的修饰润色及定稿。笔者曹顺庆与孔海立早年相识,孔海立现为索思摩大学(Swarthmore College)中国语言文学的教授,他是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孔罗荪之子,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 ———巴金的干儿子。因此,孔海立对巴金及其作品十分熟悉,由他来继续翻译《第四病室》是最好的选择。经过努力,《第四病室》的英译本终于赶在巴金生前完成了。当巴金亲眼看到葛浩文与孔海立合译的《第四病室》英译本时,心里特别激动。因为他其他的大部分作品,如《家》、《春》、《秋》、《寒夜》等都已经被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发行了,只是《第四病室》当时没有人翻译,而且如今这部作品的译者正是他十分信任的人。
葛浩文最早开始翻译的作品之一便是萧红的作品,这为他的翻译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及缘何翻译萧红作品,他称源于自己对萧红的研究。他爱好中国文学,曾在台湾学习汉语,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之后到印第安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萧红文学传记》为题。这是他研究萧红的开始,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萧红及其作品的著述。他对萧红作品从研究到翻译,再到千里迢迢去萧红故乡进行实践研究,足以证明其对萧红作品的无限热爱。他对萧红作品的热爱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位朋友。他的一位非常要好的上海朋友王观泉,当时因为被打成右派而被流放到北大荒,从此与萧红研究结缘,并主编了《回忆萧红》一书,该书囊括了认识萧红、喜欢萧红的作家的文章,如萧军、端木蕻良、罗峰、白朗、舒群等,其中也收录了葛浩文的一篇研究萧红的文章。因为对萧红作品的喜爱,葛浩文自发把这部著作拿到每一位作家面前,请大家逐个签名,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得到了各位作家的亲笔签名。时至今日,好多作者都已离世多年,这部带有各位作家亲笔签名的书也因此而弥足珍贵。出于对萧红的敬重与喜爱,葛浩文最终决定还是把这本宝贵的书捐出去,让更多的人关注萧红研究与翻译,感受到翻译研究者这种发自于内心的,对其所翻译的作品及作者无私的爱。
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葛浩文曾说:“当我觉得某部作品让我兴奋不已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萌生一种将其译成英文的冲动。换言之,我译故我在。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忠实地为两个地区的读者服务时,那种满足感能让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因此,我乐于将各类中文书翻译成可读性强的、易于接近的,甚至是畅销的英文书籍。”[2]可以说,对于中国文学作品,他是因爱而译,并在翻译时坚持着“快乐原则”与“读者意识”,追求译作的“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二、文学翻译中的跨文化变异
除了萧红,葛浩文翻译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中美两国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呈现出变异的状态。从传统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看,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英文译本是不完全忠实于原著的,他实际上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的。在翻译过程中,他尽量根据小说所处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使翻译作品更能够符合目标语文化的需求,创作出了国外的莫言作品,创造出了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正如他所说:“作者是为中国人写作,而我是为外国人翻译。”[3]
葛浩文说:“有人说我是莫言。最初我不太赞成,但是后来我慢慢觉得这种说法也蛮对的。我承认:莫言是根,我是帮助莫言开花的人。”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葛浩文就是莫言,就是苏童,就是毕飞宇等他翻译过的每一位作家。他的文学翻译打破了传统,不再拘泥于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严格对应,而是从语言层面的转换转向跨文化视野中的转换。在他的翻译中,他将忠实与创作结合起来。忠实原文是他的翻译准则,同时他的翻译也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在翻译过程中,他会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能够较好地传达原文的形与神,甚至为原著增添了光彩,同时又使其能够更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与理解。由于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当原著与目标语文化的价值观有冲突时,更需要译者的创作性改编以及有意的“误读与误释”。因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给目标语读者提供“准确的原著精髓、可读性强、受市场青睐”的译本。而译本的读者却恰恰既不懂源语言,又不了解源语文化。在这种情况之下,翻译就要尽量适应目标语的主流文化,而目标语的文化又可能与源语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翻译过程中的创作性改编是必然的。译者在选择翻译对象以及对译文的处理上,可以充分展示出其独特的创造性。
在翻译观上,葛浩文较认同美国学者弗伦兹(Horst Frenz)的看法:运用现代语汇与词序的当代作品,出之以我们这个时代的表现法,看上去不应当像是翻译。葛浩文教授通过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把中国文学推向了世界,使中国文学的地位在全球化的时代得以提升。被称为中国文学翻译第一人的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成英语并传播到海外的,他们严格遵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将《离骚》、《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几乎逐字逐句地、忠实地翻译成英语,将中国传统文学原汁原味地推向世界,其译文已成为中国文学英译的经典。但是,国外读者对于他们翻译作品的接受度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学翻译的跨文化的差异。例如,《红楼梦》第27回中有一句:“(宝钗)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也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4]杨宪益将其翻译为“Well,it’s too late to hide now.I must try to avoid suspicion by throwing them off the scent.”[5]虽然他将原著直译成英文,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将原文中暗贬宝钗世故老成的性格特点,以及“金蝉脱壳”般用计逃脱而不想被发觉的意图表达出来。因而,目标语读者在阅读时,比较难与原著作者产生共鸣,更难以领会到中国文学的无限魅力。在跨文化视野的翻译中,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受着目标语的时代与文化背景的约束。因此,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变异是必然的。
葛浩文教授称自己十分崇拜杨宪益和戴乃迭教授,认为他们对中国翻译的贡献非常大。在《杨宪益传》中,杨宪益多次表露自己对《红楼梦》的各种不喜欢,不喜欢其中大大小小的宴请,琐碎的食谱细节,贾宝玉的各种行为逻辑等。他们翻译《红楼梦》完全是服从组织的安排,作为任务完成的,基于一种使命感。而葛浩文教授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没有这种使命和目标,只是翻译他喜欢的作品。
葛浩文与杨宪益的观点有所不同,他在莫言的作品翻译过程中,适当运用了创造性的改编,甚至部分语句翻译的背景与原著差异很大,但最终却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可。[6]在翻译过程中,他充分把握了语言变异的运用,做到了在忠实与叛逆间保持平衡,在准确传达原著的形与神的前提之下,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语言变异,以适应目标语国家的接受。例如,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他没有逐字逐句直译,而是创造性地将第19章和第20章做了适当的改编。在第19章中,张扣辩护道:“谢谢审判长的提醒,我马上进入实质性辩护。近几年来,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我父亲所在村庄,种一亩蒜薹,要交纳农业税九元八角。要向乡政府交纳提留税二十元,要向村委会交纳提留三十元,要交纳县城建设税五元(按人头计算),卖蒜薹时,还要交纳市场管理税、计量器检查税、交通管理税、环境保护税,还有种种名目的罚款!”[7]葛浩文教授将其翻译为:“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Your Honor.I’llget right to the point.In recent years the peasants have been called upon to shoulder ever heavier burdens:fees,taxes,fines,and inflated prices for just about everything they need.”[8]与原著对照,此处很明显地省略了中国法律政策的一些细节,因为国外读者基本不了解中国的法律政策。如果译者对于这些细节做出太多的描述,国外读者反而会对此著作失去兴趣。一方面,葛浩文采用比较文学变异理论中所说的创造性叛逆的手法,使译文更加符合国外文学的习惯和口味;另一方面,他忠实于原文的艺术和审美,从不盲目迎合目标语读者,而是适当运用创造性叛逆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文学。
对于翻译的成功,他谦虚地表示其中只有少部分因素是自己的,而把大部分的功绩归于时间和内容。葛浩文教授此处提及的时间分为两种,一是作品写出来的时间,一是作品发表的时间。此外,原著作者对译者翻译的态度也十分重要。在翻译莫言作品时,葛浩文教授得到莫言的高度认可。莫言对葛浩文说:“外文我不懂,我把书交给你翻译,这就是你的书了,你做主吧,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都是翻译家的选择,我从来不干涉,也不会向他们推荐。”莫言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译者,没有像其他作家或出版商一样审视翻译。他给译者以最大的自由,使其能够自由地为满足英语读者,甚至是出版商的喜好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主要归功于像葛浩文这样优秀的目标语国家的翻译者。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文学作品的译本才能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只有这样,一种文化才能真正赢得另一种异质文化读者的接受与喜爱;只有这样,非本土的读者才能从源语文学中了解、进而尊重异质文化;也只有这样,在源语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时,异质文化和文学的魅力才能得以在全世界流传。翻译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在国外传播与普及原著,使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认可与接受;另一方面,一部文学作品在异质文明中的处境,也有助于源语国文学重新审视与认识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葛浩文称,自己的翻译作品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心中始终保有“我要翻译得比任何人好”的翻译理念,用“尽我所能,做到最好”来概括自己的翻译准则。
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他说他喜欢翻译小说,因为散文要比小说难翻译,比诗歌难翻译。对此,他借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观点来加以说明。弗罗斯特认为诗歌是在翻译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葛浩文认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任何两种语言之间没有可以完全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但是对他来说,诗歌还不算是最难翻译的。他认为特别是在中国,最难翻译的是散文,因为散文会涉及一些有针对性而且很专业的东西,而且散文翻译要达到各种平衡美,无论是语言、用词还是句型都相对十分困难。
葛浩文通过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成功翻译了四十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也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推向了世界。那么,当读者对每一部作品的英译本做分析评论的时候,他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他十分豁达地说:“不管!我翻译,他评论!”尽管如此,他很认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等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对此,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讨论翻译的时候,可能涉及翻译理论,只是没有说明。任何一部翻译作品都不是闭着眼翻译的 但是如果给其加上框框,定性为相关理论的实践,恐怕会对翻译作品本身有消极的影响。翻译理论是一个学科(Intellectual Discipline),但是对于一部翻译作品来说,影响不应该太大。在部分中国大学里有翻译硕士的课程,在做毕业论文时候,导师会倾向于让学生套用某种翻译理论来进行写作,而该理论可能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并没有被运用过。
葛浩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他曾经在大学也开过翻译理论的课程,并且认为该课程十分重要,但是和翻译实践本身的关系却比较疏远。他在学生时代的老师柳无忌,虽不谙任何理论知识,但是讲课,尤其是讲文学课非常好,这正说明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葛浩文上的研究生课程中,他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然后给学生评析与比较,甚至有时会选一位学生自己来评析与比较。不过,对于学生的参与和发挥,一定要非常小心学生的回答,给以及时的纠正与引导,以免学生会跑偏。在访谈的最后,葛浩文给出了自己对一部作品翻译好坏的判断标准。他指出:“百分之百的就是我的标准,我的审美观。我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来翻译,我的目标是让目标语读者与市场能够更好的接受译本。”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我看一部捷克文本翻译,虽然我不懂捷克文,但是如果我能认为这是一部很通顺的作品,让外国读者能够看懂,但还保有具有人文素养的、原来地方的口味的话,说不定就是好的。如果两个缺一个那就不怎么好,如果两个缺两个的话,那么就更不好。”
对于葛浩文教授的翻译思想,笔者认为用《周易》的“易之三名”来概括较为贴切:“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9]易,指翻译作品思想内容再复杂再深奥,经过译者的翻译,其译本都会更易于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变易,指原著在被翻译的过程中,穿越了语言的界限,需要译者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语言变异。也可以说,变易者,变异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使译者不能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而是进行创造性改编。不易,则指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改编的前提是忠实于原著的精髓,准确地表达出原著的形与神。
注
释:
[1]转引自赋格、张健:《葛浩文:首席且唯一的“接生婆”》,《南方周末》2008年3月26日。
[2]Howard Goldblatt,The Writing Life,Washington Post,April28,2002.[3]转引自郭娟:《译者葛浩文》,《经济观察报》2009年3月24日。
[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5]Cao Xueqin,Gao E,A Dream of Red Masions:An Abridged Version,Yang Xianyi,Trans.,Dai Naidie,Beijing:TheCommercial Press,1986.P.127.[6]笔者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与该问题相关。“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将变异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来探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参见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7]莫言:《天堂蒜薹之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第340页。
[8]Mo Yan,The Garlic Ballads,Howard Goldblatt,Trans.,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2.p.268.作者简介:
曹顺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苗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相关信息:
此文已经葛浩文教授审阅并改定。非常感谢葛浩文教授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做这次“翻译与变异”访谈,感谢他全心全意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出来推荐给世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写于2006年的长篇小说(写写帮推荐)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写于2006年的长篇小说。怀抱着对华美颓败的土地的热爱,莫言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