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紧扣教育规划纲要打造一流智库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紧扣教育规划纲要打造一流智库
教育部简报〔2011〕第109期
由民进中央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政策院)自2010年1月成立以来,采取首席专家加团队、专兼职和长短期聘任相结合的研究组织方式,汇聚国内外教育政策研究高端人才,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研究,为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的研究制定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库作用。
积极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教育政策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政策院院长严隽琪多次参与课题调研并亲自撰写研究报告,由她根据前期调研成果撰写的“关于加强高校国际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刘延东、戴秉国国务委员的高度认可并获重要批示。为客观、深入地了解分析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政策院组织专题组集中对全国东中西部12个省份、22个市和55个县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的专题研究成果得到了刘延东国务委员和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受教育主管部门委托,政策院分别组建了两支跨院校的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进行了深入扎实的调研,分别提交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和《关于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专家建议稿,为相关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政策院的整体策划下,一批知名专家围绕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社会融合问题、高考改革、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新疆双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正在展开深入研究。
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政策咨询和成果转化。政策院成立之初,适逢2010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政策院迅速抓住这一建言献策的良好机会,组织北京师范大学若干知名专家将最新研究成果直接转化成为“两会”建议、提案或大会发言,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关于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关于建立地震灾区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长效机制”、“关于建立竞技体育新举国体制”3份提案成为2010年度全国政协的重要提案,有的已由中央督促多部委重点商办,切实起到了推动改革工作的积极效果;由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交的“中小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状况与建议”,经民进全国政协委员在大会上发言后,引起多方共鸣。在教育规划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过程中,政策院通过撰写文章、巡回宣讲、做报告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解读,积极引导广大公众和师生对纲要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牵头组成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及时编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分析,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举办高水平的会议与论坛,集思广益,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建言。教育规划纲要甫一颁布,政策院即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为主题,隆重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从不同角度对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创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优化教育评价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在2010年教师节前夕,政策院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定”为主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教师发展论坛,深入研讨了保障教师法律身份地位和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此外,政策院还受邀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石家庄市政府、华东师范大学等主办了多次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会议和论坛,为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创新机制,积极灵活地搭建开放的教育政策研究平台,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科研团队。政策院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管理制度的创新。一是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个单位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初步搭建起开放、创新的教育政策合作研究平台,有效整合了我国教育政策相关研究资源。二是专门建立了由顾明远教授担任主任,20位各领域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切实发挥了对政策院发展规划、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的指导与咨询作用。三是建立了一支77位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四是研究制定了《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章程(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了政策院的有序运行。
第二篇:打造国际一流行政学院和高端智库
打造国际一流行政学院和高端智库
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行政学院教学之中,使学院成为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的“熔炉”。
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管党治党“治什么”、从严治党“严什么”的问题,是我们党管党治党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党员干部修身为官干事的新标杆。
践行“三严三实”,必须聚焦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铸就共产党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干部作风为之一变。“三严三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入持续推进,聚焦点是党员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忠诚,最重要的就是要忠诚党的信仰,自觉做信念坚定的“明白人”、表里如一的“老实人”、严守纪律的“规矩人”,不折不扣把中央部署要求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决不各行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发声亮剑。干净,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要秉持严以用权,做到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担当,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践行“三严三实”,必须铸就共产党人强大的人格力量。
抓好筑魂补“钙”,真正把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立起来。“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共产党人修身,从本质上讲修的是更高层次的党性修养,是理想信念这个大德。我们要牢记宗旨,不忘初心,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定力,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刻骨铭心;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始终保持健康生活情趣和高尚道德情操,在弘扬社会正气上作出表率。
规范权力运行,真正把遵守法纪的刚性约束严起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规矩立起来,风气就会好起来。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个人同群众、同组织的关系,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习惯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下生活,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始终牢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做到“大节不失,小节不纵”,带头讲纪律、守规矩,以上率下,发挥制度效力,使各项工作都置于规矩的约束之下,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要谨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守住原则,守住底线,做到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惑。
深化作风建设,真正把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树起来。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深化作风建设,关键要真正把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树起来。要注重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搞好调查研究,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要注重全面看待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敢于吐真言,说真话,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如实反映真实情况,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事,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把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推进改革创新,真正把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起来。“为官避事平生耻”。为政的本色是担当,担当的实质是奉献。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需要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勇于直面矛盾,坚持靠前指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的主心骨;要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着力寻求破解之道;要坚持用历史的观点来谋事创业,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对那些事关全局、关涉长远的重大任务,对那些看准了的事情,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抓到底。
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大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际一流行政学院
践行“三严三实”,国家行政学院必须要以“严”和“实”立院治院兴院,打造国际一流行政学院和高端智库,大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严”,就是要以严的标准、严的意识、严的纪律从严治教、从严治学。
从严治教就是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教学的中心,在干部教育培训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坚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教育党员干部,把党性锻炼作为学院教学的重点。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行政学院教学之中,使学院成为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的“熔炉”。
从严治学就是要抓住教员与学员两个主体、抓住教与学两个环节。学院教师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学院专职教师也好,聘请的兼职教授也罢,都必须坚持为党立言,为党育人。面对“干部” “官员”这一特殊学员群体,本着宁严勿松、宁紧勿散、宁苦勿纵的原则,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我锤炼、自重自爱,坚决杜绝公车伴读、秘书陪读,游山玩水“找乐子”,相互请吃“搭圈子”,结业论文“靠机子”等现象。要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管教师、管学员,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违反院规院纪的,要敢于“亮剑”,切实维护学院制度的严肃性。
“实”,就是要做到教学要实、科研要实、咨询要实。
要着力克服形式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培训真正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就放到哪里。要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培训班次、课程、教材、课题质量进行评估,创新教学培训体系、健全优化班次设置、更新教学培训内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要围绕打造品牌班次,形成一些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带动优秀教学团队和优势学科发展。
求真务实是做好科学研究的前提。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坚持十年磨一剑,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等基础性研究,做到持续用劲,久久为功,争取理论创新。要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加强实践性研究,做到想在前面,为国家改革发展提供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和咨询报告。要鼓励科研创新,积极倡导大家发表新观点、建构新体系、引领新风向,不断推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优秀科研成果。
扎实的教学、科研最终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决策咨询服务上。要服务宏观决策,围绕时代发展,跟踪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突出科研成果转化,出思想、出观点、出对策,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真正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政府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
作风建设无止境。践行“三严三实”,是时代召唤,也是国家行政学院转作风、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学院将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奋力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推进“四个全面”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