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 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4:2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挑战杯 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挑战杯 实施方案》。

第一篇:挑战杯 实施方案

第二届“挑战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组委会

组 长:杨孝列

副 组 长:姜聪文 王锡旺

成 员:田宗祥 段天青 王海涛 张登辉 郭文涛

张治俊 王治仓 王海峰 李和国 张承国 赵象忠 孙福成

下设工作组:

组 长:田宗祥(兼)副 组 长:王哲毓 李勇生

成 员:何 杰 郭建东 田启会 王光耀 李 宁

吕淑君 裴承荣 盛玉祥 巩立超

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秘 书 长:王哲毓(兼)副秘书长:李勇生(兼)

二、竞赛项目(工种)

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专业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及技能操作(职业技能大赛)。

本届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工种)由各系自行安排并组织实施。

三、活动内容及步骤

(一)组织宣传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1.召开第二届“挑战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第二届“挑战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方案(草案)》,下发《关于举办第二届“挑战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通知》。

2.各系(部)于2011年3月10日前成立由系领导牵头,团总支及教研室等共同参与的本系竞赛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制定本系(部)竞赛活动方案(报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并进行广泛宣传动员。

3.学院团委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题报告会(2011年3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作品组织申报阶段(2011年5月)

1.各系(部)传达和学习“挑战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有关文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活动的有关事宜,指导学生作好参赛作品的申报工作。

2.各系(部)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按《“挑战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规定对申报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对学生申报作品进行初评。

3.各系(部)于2011年5月30日前向组委会办公室报送参赛作品、《申报作品登记表》和《职业技能大赛报名表》、《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登记表》(打印件一式两份,电子版发送至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邮箱)。《申报作品登记表》、《职业技能大赛报名表》、《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登记表》可在学院网站下载。

4.本届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专业学术论文类合作者不能超过1人,科技发明制作类参赛作品合作者不能超过3人。

(三)资格及形式审查和预审阶段(2011年6月上旬)1.组委会于2011年6月10日前对申报作品的形式及作者资格进行审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专业学术论文每篇在3000字以上;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每篇在8000字以上,15000字以内),并根据作品类别、数量聘请有关专家组成本届“挑战杯”竞赛评审委员会。

2.竞赛评审委员会根据《章程》研究制定《评审实施细则》,各系技能大赛组委会制定各项目(工种)评分细则。

3.评审委员会于2011年6月15日前完成对申报作品的预审,评选出进入终审决赛的作品。

(四)参赛(参展)及技能大赛初赛、决赛(终审)阶段(2011年6月16日至6月30日)

1.组委会于2011年6月中旬向各参赛系(部)下发参加终审决赛通知及终审作品展览、演示等有关技术性规范和要求。

2.各系(部)按照组委会要求,于6月20日前做好参赛(参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职业技能大赛所有项目(工种)的竞赛工作,并提交职业技能大赛作品参展。

(五)作品展示及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7月1至7月10日)1.各系(部)参赛队于终审决赛前完成终审作品及宣传材料的布展等工作。

2.终审决赛前召开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报竞赛筹备情况、做资格及形式审查报告、通过终审决赛活动日程安排。

3.举行终审决赛开幕式。

4.若竞赛期间接到对作品资格的质疑投诉,则召开组委会会议,按程序评定该作品的参赛资格。

5.举行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报评审情况。

6.举行闭幕式,公布获奖情况,并向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发奖杯、证书。

7.终审决赛期间其他活动以《第二届“挑战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日程安排》为准。

第二篇:挑战杯

挑战杯·全国优秀人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简介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创新意识的活动。组委会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与努力构建学科竞赛科学、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系列学科竞赛品牌项目。

“十三五”以来,我组委会学科竞赛取得了较大发展,学科竞赛项目和参赛学生越来越多,参与面越来越广,获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竞赛选手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指导教师,形成了一批基础较好、在全国和省内有一定优势的特色竞赛项目,大大扩大了学生学科竞赛的参与面。

第三篇:挑战杯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意征集简介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为加强我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营造良好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学院举办湖南工学院“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同时该项赛事也为湖南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湖南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衡阳市科技创新大赛以及湖南机械创新大赛等赛事的校内预选赛。为响应学院号召,加强系部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老师的肯定和支持下,我系我部门特将于2011年12至2012年5月组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进行。

此次“挑战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各班和各部门的创意征集,创意主要是创业计划方向,要可行性较高,每班创意不少于两个,各部门不少于一个;第二个阶段是将创意完善成策划书,再上交作品申报书和作品登记表。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参赛作品必须是近一年内完成的学生创业计划,参赛个人和团体不超过6个人。参赛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兴趣爱好可以以班级、跨班多人组合、社团协会以及以团学会部门形式为单位自由组织参赛。

组织举办部门:信息部

2011年12月19号

第四篇:挑战杯

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

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

“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以来已经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活动自举办之初,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高等院校的重视,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竞赛活动也十分关注,苏步青、钱三强、费孝通、卢嘉锡、朱光亚、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寄语竞赛活动。历经十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

“挑战杯”竞赛目前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审议、修改章程等竞赛重大事宜,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主要由承办单位在主办单位的指导下完成。

我校至1993年以来,已经连续参加了10届“挑战杯”竞赛。1997年,我校朱光有同学在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09年,我校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总成绩列第24位,并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近年来,我校有33件作品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4项。

2、“挑战杯”竞赛相关细则

(1)竞赛的基本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2)作品申报要求 ①对参赛者的要求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②对参赛作品的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参赛作品分类如下: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3)对参赛学校的要求:

每个学校申报作品不得超过6件,其中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总数1/2,博士生的作品不得超过1件。每所发起学校可直接报送3件作品(含在6件作品之中)参加全国竞赛。

3、奖项设置及评定

(1)参赛队伍奖励

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2)高校奖励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

竞赛设10个左右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终审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

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提名,主办单位评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3)评定流程

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评定出三类作品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4、竞赛日程安排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1)组织发动阶段(2012年11月)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于比赛前一年11月下达通知,各省(区、市)于11月成立由省级团委、科协、教育部门、学联及有关单位牵头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各参赛高校在校党委、行政领导下,于10月底前成立参赛协调小组,并确定本校参赛组织实施计划,在学生中开展充分的宣传发动工作,进行“挑战杯”校内选拔赛。

(2)组织申报和省级初评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2013年4月,各校按章程有关规定举办本校的竞赛活动,并择优推出本校参赛作品,5月底前,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完成对本地申报作品的初评.6月初,发起高校需将本校3件直报作品(—式四份)报送全国组委会(直接报送的作品不计入各省、区、市报送作品限额内)。各省(区、市)从各校申报的作品中每校至多选出6件作品(其中,发起高校至多3件作品,各省、区、市选定作品总数不得超过全国组委会规定的限额),向本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寄送作品,同时请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组织本地参加终审决赛的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专用网站(网址:www.tiaozhanbei.net)上报送作品及申报书。

(3)全国复赛和参展准备阶段(2013年7月至10月)

全国评审委员会于2013年7月对作品进行预审,各地各校按照组委会要求,于2009年9月上旬至10月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物资技术准备和组团、组队准备工作。

(4)全国决赛和表彰阶段(2009年10月)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终审,对参展作品作者进行问辩,同时举行全国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报评审情况,公布获奖情况,并向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发奖杯、证书,举行承办高校交接仪式。

5、具体实施

(1)参赛报名:在全国决赛的前一年10月份,学校将进行“挑战杯”校内比赛报名和宣传,届时请关注校团委通知,填写校“挑战杯”竞赛报名表(分为项目申报表和个人报名表)即可。校内决赛之后,将由学校推选队伍参加省级比赛,经过省赛的选拔,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评定后,方可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2)“挑战杯”项目沙龙对接:校内报名活动结束之后,校科协将组织沙龙对接活动,整合申报项目与参赛人员,(3)比赛培训:从项目确立之后,学校将不定期的组织“挑战杯”培训会,有专门老师进行指导,以便同学们把项目做得更好、更标准。

(4)入住创新实践中心:凡确立项目的同学,均可申请入住创新实践中心,以方便顺利完成项目

(5)比赛官方网站:www.tiaozhanbei.net(由主办单位和承办高校共同建设)

6、关于撰写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论文几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查找资料(9月份之前的主要工作)根据查找的资料,完成以下内容: 1)问题的提出

主要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些题目,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要写。比如准备写有关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兴趣或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题目,在这部分就应该告诉读者我们发现的那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是政治素质状况不高的具体表现,是这些具体表现使得我们想写这些题目;准备写有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的题目,就可以写目前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个什么样子;要写古文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题目,就要写说明我们发现了哪些和谐的现象。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我们发现的问题可能别人也发现了,也有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查找资料,收集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研究。对国外或是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他们研究的关注点、已经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不足。3)本文的研究思路

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尤其是针对别人研究的不足,提出我们研究的立足点。如果我们的研究和别人一样,那就没有研究的必要。在这部分,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是纯粹的资料归纳,还是进行调查研究。还应该提出自己打算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把别人的研究全部归纳到一起,进行比较,这是综述性研究;一种是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观点,这是创新型研究。4)研究意义

也就是说清楚自己研究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的研究是不值得研究的。

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从理论意义上讲,是对别人研究的补充或是整合升华;从现实意义上讲,可以对现实有哪些指导作用。第二阶段:调查、整理数据阶段(10-11月份)

一般参加“挑战杯”的论文,最好都应该做一些调查,纯综述性研究很少受欢迎。因此,应该在第一阶段根据问题及资料查询中发现的信息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调查。

在调查之后,进行数据整理,如果有必要,还要进行补充调查。原始数据一样要留下来,以保证真实性。第三阶段:论文初稿阶段(12 月份)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在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完成论文初稿。论文一般可以按以下格式进行:

1)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原因: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3)对策: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或建议。

在初稿阶段,最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内容越多越好。第四阶段:论文修改(次年 1-3月份)

根据初稿,对论文的结构、内容进行细致的修改、完善,有时可能还要进行重新调查。

第五篇:挑战杯宣传材料

仿生越障探测车 所属学校:湖南工学院

指导教师:刘吉兆

陈丰峰

参赛作者:黄锦、张芳礼、张桐、李杰宸、郭秋霞

作品简介:

本作品涉及一种属于探测车技术领域的越障探测车,特别是一种利用多组角斜机构作为探测装置能够进行空间球面探测,以及曲柄机构和连杆机构实现越障的探测车,由越障系统、仿生探测系统、电控通讯系统构成。利用电控通讯系统控制各系统独立或者相互配合工作,来实现探测车的行驶、越障、探测。创新点:

1、角斜机构:由直齿圆锥齿轮和曲杆组成的角斜机构,通过多组串联来实现空间360度球面转动。

2、组合连杆机构:由双曲柄及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组成的组合越障车体,可实现探测车的被动越障和单边越障。

3、远程智能控制:采用遥控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提高了搜救半径,实现了灾难现场—探测车—计算机之间信息的实时交换,增强了人机交互能力。

应用前景:

本作品属于新型探测车,可担任地震、矿难、火灾现场等灾难搜索救援以及排爆、排查有毒物、泄漏等工作;针对目前世界各国对高性能搜救器机器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该作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知识产权及作品获奖情况:

本作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目前处于实审阶段;该作品获得第九届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该作品相关论文《仿生越障探测车的研制》已被《中国机械工程》录用。

下载挑战杯 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挑战杯 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届 挑战杯

    第五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竞赛参赛心得 “挑战杯”竞赛已经结束了,从去年开始准备到前两天的答辩,一路走来收获颇多。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几个好朋友,也更深的体会到......

    挑战杯11089111

    天津科技大学“挑战杯”参赛作品 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报告 UNIVERSITY STUDENT PHYSCIAL QULITY SURVEY REPORT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 号:11089111 参赛人员姓名:贺孟月 刘阳......

    挑战杯心得体会

    挑战杯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预防医学XXX。 今天很荣幸能够代表参与过2015年挑战杯申报的同学们和大家共同分享心得体会,感谢大......

    挑战杯心得体会

    挑战杯心得体会 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我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是我的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个让我学会如何表达学术观点、如何与导师交流、如何......

    挑战杯电子商务

    项目名称:关于新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调查报告来源: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小类:经济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简介:本次参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深......

    挑战杯口号

    挑战杯口号 1、挑战智慧,勇当先锋 2、挑战青春,创业人生 3、秀出创意,做出精彩 4、挑战新高度,铸就新梦想 5、点燃梦想之火,燃烧创业激情 6、挑战改变自我,创意成就人生 7、挑战精......

    挑战杯新闻稿

    2011年 “挑战杯”大型经验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1年12月3日晚七点,由11级管理学院工商2班主办的“挑战杯”大型交流会隆重召开,该交流会旨在增强11级新生对“挑战杯”的了解......

    挑战杯演讲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为我校在甘肃省第六届“挑战杯”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颁奖,看到同学们用辛勤汗水换来的硕果,我由衷感到高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指导教师,向你们表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