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时间:2019-05-15 04:4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第一篇: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沉闷、低效现象,提出了六条优化策略:教师要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益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它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意义非常重大。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我们明显地感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听、说、读、写能力也越来越差。不少学生到了初三(九年级),阅读能力还是很弱。课内文言文重要语段,一经测试,还是不如人意。他们连最基本的词语解释、句子翻译都做得七错八乱,内容理解、语言赏析就不用多提了。古文如此,现代文阅读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写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书写乱七八糟,错别字多如牛毛,病句随处都是,内容空洞无物——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作文竟是出自中学生之手。在不同层次的考试中,有一些天天在校读书的学生,还不如一小部分不在学校学习的人(有极小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在学校学习,只是到了考试时来考试。)这种现象如何解释?我想,它或许可以作为我们现在课堂教学低效或是无效的一种解释吧?

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学生却是一蹶不振、无精打采、恹恹欲睡,整个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效益非常低下。教师为了提高质量,课外又不得不花许多时间辅导、督促学生学习,结果是:教师更累,学也生很累,收效又甚微,恶性循环,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无奈,学生厌学。

教师陷入了困惑。

如何走出困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不断地大胆实践、深刻反思,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功课例,认为: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我们走出困惑提高效益的必要前提。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一理念揭示了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把着讲,学生在教师管理下一直听,那么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他们受教师支配,只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做,个性地不到张扬,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激活,这样的课堂,就必定是沉闷的课堂,低效的课堂。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过去“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想方设法与学生交往,努力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过去“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上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变教学为“教思”。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随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有的学生,有的知识,教师不讲,他们可能早就明白了,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还要不厌其烦地讲下去,那么便会使这一部分学生“倒胃口”,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对教师失去信心,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学生新旧知识火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语文。这样就可以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存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中,课堂教学只有与学生相联系,面向他们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才能真正地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那种不顾学生生活实际,只是为了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为了考试而上课的陈旧的教学行为方式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就提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所以低效的教育也就产生了。

1、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

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构成的,不是简单的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习主体来讲,是毫无意义的。构建主义教学论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者才有可能是主动参与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构建自己的认识。

2、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面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外,还要关注他们可能的生活。所谓可能的生活,就是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它关注的是人们生活的质、生命质量。它是人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

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眼中只有书本知识,只有现成的教参,而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才能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益。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

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要只是一厢情愿地灌输,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在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后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有选择地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意识。

我在语文教学中,除了选用课本中的活动外,还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下列活动。

1、背诵比赛。背诵古诗文等是比较枯燥的事情,学生不太感兴趣,如果硬背,效果颇为不佳。我在多年语文教学中,采用背诵比赛的办法,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降低了背诵的难度,提高了背诵的速度,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具体做法: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各组选出一个或数个选手参与;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以限定时间背诵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年来,我没有让一个学生到我面前“过关”,但测试表明学生背诵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2、故事会。在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故事性比较强,学生学起来也不太难,如《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先自读,读后抽学生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效果也很好。

3、朗读比赛。像《春》、《黄河大合唱》等语言精美的散文诗歌,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课前预习朗读,然后课堂上随机抽人朗读,可一人一段或几段不等,然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方法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知识的媒体越来越多了,如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教科书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载体。虽说课堂教学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也不是唯一途径。我们现代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许有很多时候,我们准备好要讲授的东西,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早已知晓,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较二十世纪来说已大为减弱,教师在知识上已经不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课堂上,稍一疏忽,也许就会给自己带来尴尬。所以,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多媒体,从广度和深度方面了解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改变传统教学的陈旧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知识的密度,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利用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的是:不要仅仅为求新鲜刺激而利用,而要摆正它作为教学手段的地位,让它切实为教学服务。

(六)、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肢解为字、词语、句子、段落等等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学生从中不能很好地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常常感到语文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就怕学语文,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许多文章都教学生做人,学生读起来很亲切,很有点意思,就会对语文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要学好语文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再沉闷、枯燥无味了,语文教师也就不会感到太辛苦了。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以上,只是我对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我想,只要我们大胆实践、勤于反思、努力钻研、善于借鉴,就一定会找到许许多多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方法,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第二篇: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一、四书五经

1、《论语十则》

2、《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

3、《诗经》:《关睢》《子矜》《鸡鸣》《伐檀》《硕鼠》

4、《礼记》:《苛政猛于虎也》《不食嗟来之食》《学记·教学为先》

5、《左传》:《曹刿论战》

二、寓言故事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买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

10、《朝三暮四》(《庄子》)

三、爱国治国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族)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四、劝学励志篇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五、经典诗词曲

1、《乐府诗集》:《长歌行》

2、《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将进酒》(李白)

5、《行路难》(李白)

6、《望岳》(杜甫)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观沧海》(曹操)

9、《在狱咏蝉》(骆宾王)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3、《凉州词·其一》(王之涣)

14、《过故人庄》(孟浩然)

15、《山居秋暝》(王维)

16、《出塞》(王昌龄)

17、《游子吟》(孟郊)

18、《赋得古草原送别》(白居易)

19、《清明》(杜牧)

2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2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2、《山园小梅·其一》(林逋)

23、《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24、《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

25、《水调歌头》(苏轼)

26、《定**》(苏轼)

27、《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28、《诉衷情》(陆游)

29、《卜算子·咏梅》(陆游)30、《元日》(王安石)

3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32、《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3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林则徐)

34、《狱中题壁》(谭嗣同)

35、《对酒》(秋瑾)

36、《沁园春·雪》(毛泽东)

37、《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8、《自嘲》(鲁迅)

39、《天上的街市》(郭沫若)40、《再别康桥》(徐志摩)

41、《我爱这土地》(艾青)

42、《烟之外》(洛夫)

43、《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44、《乡愁》(余光中)

45、《热爱生命》(汪国真)

46、《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47、《回答》(北岛)

48、《相信未来》(食指)

49、《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50、《仰望星空》(温家宝)

第三篇: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01.将进酒(唐·李白)02.岳阳楼记(宋·范仲淹)03.少年中国说(梁启超)04.水调歌头(宋·苏轼)05.满江红(宋·岳飞)06.沁园春·雪(毛泽东)07.卜算子·咏梅(毛泽东)08.再别康桥(徐志摩)09.愚公移山

10.雨巷(戴望舒)11.我爱这土地(艾青)12.致橡树(舒婷)13.我的自白书(陈然)14.囚歌(叶挺)

15.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16.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王怀让)07. 17.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8.雷电颂(郭沫若)19.怀念母亲(季羡林)20.乡愁(余光中)21.相信未来(食指)22.南方的夜(冯至)

23.中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曹汉俊)24.山雀子噪醒的江南(饶庆年)25.我的南方和北方 25.春天随想起 26.匆匆(朱自清)27.草原(节选)(老舍)

28.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巴金)29.丰碑(李本深)30.荷塘月色(朱自清)

第四篇: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第一部分: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57首。1.《静夜思》(唐)李白

2.《绝句》(唐)杜甫

3.《鸟鸣涧》(唐)王维

4.《马诗》(其五)(唐)李贺

5.《春晓》(唐)孟浩然 6.《村居》(清)高鼎 7.《所见》(唐)袁枚 8.《赠汪伦》(唐)李白 9.《山行》(唐)杜牧

10.《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1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2.《春夜喜雨》(唐)杜甫

1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14.《乡村四月》(宋)翁卷 15.《乞巧》(唐)林杰 16.《牧童》(唐)吕岩 17.《江南》(汉)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李白 19.《望天门山》(唐)李白 20.《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21.《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22.《赠刘景文》(宋)苏轼 23.《嫦娥》(唐)李商隐 24.《咏柳》(唐)贺知章

2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选二)

26.《春日》(宋)朱熹

27.《已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28.《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29.《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30.《望洞庭》(唐)刘禹锡 3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3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3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34.《题西林壁》(宋)苏轼 35.《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3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37.《忆江南》(唐)白居易 38.《乡村四月》(宋)翁卷 39.《渔歌子》(唐)张志和 40.《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41.《游山西村》(宋)陆游 4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43.《石灰吟》(明)于谦 44.《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4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46.《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4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48.《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49.《七律·长征》毛泽东 50.《游山西村》(宋)陆游 51.《小池》(宋)杨万里 52.《竹石》(清)郑燮 53.《浣 溪沙》(宋)苏轼

5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55.《七步诗》曹植

5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57.《诗经采薇》

第二部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的古诗70首,其中标注※的为与教材中重复出现的篇目。

1.《咏鹅》(唐)骆宾王

2.《静夜思》(唐)李白 ※

3.《古朗月行》(唐)李白

4.《绝句》(唐)杜甫 ※

5.《悯农》

(一)(唐)李绅

6.《悯农》

(二)(唐)李绅 7.《风》(唐)李峤 ※

8.《春晓》(唐)孟浩然 ※

9.《绝句》(唐)杜甫 ※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11.《村居》(清)高鼎※

12.《所见》(唐)袁枚※

13.《赠汪伦》(唐)李白※ 14.《山行》(唐)杜牧※

15.《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16.《元日》(宋)王安石※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8.《春夜喜雨》(唐)杜甫※

19.《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0.《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21.《江南》(汉)※ 22.《鹿柴》(唐)王维

2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李白※ 24.《望天门山》(唐)李白※ 25.《浪淘沙》(唐)刘禹锡 26.《池上》(唐)白居易 27.《江雪》(唐)柳宗元 28.《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29.《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30.《清明》(唐)杜牧

3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32.《渔歌子》(唐)张志和 33.《咏柳》(唐)贺知章※ 34.《别董大》(唐)高适 35.《江南春》(唐)杜牧 36.《蜂》(唐)罗隐

37.《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38.《四时田园杂兴》(选二)(宋)范成大※

39.《春日》(宋)朱熹※ 4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41.《凉州词》(唐)王之涣

4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4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44.《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45.《凉州词》(唐)王翰 46.《乐游原》(唐)李商隐 47.《塞下曲》(唐)卢纶 48.《题西林壁》(宋)苏轼※ 49.《题临安邸》(宋)林升 50.《敕勒歌》北朝

5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52.《枫桥夜泊》(唐)张继 53.《游子吟》(唐)孟郊 54.《忆江南》(唐)白居易※ 55.《望洞庭》(唐)刘禹锡※

56.《四时田园杂兴》(选一)(宋)范成大 57.《乡村四月》(宋)翁卷※ 5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5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60.《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6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62.《墨梅》(元)王冕

63.《石灰吟》(明)于谦※ 64.《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65.《示儿》(宋)陆游

66.《小池》(宋)杨万里※ 67.《竹石》(清)郑燮※ 68.《出塞》(唐)王昌龄

6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70.《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第三部分:推荐篇目:古诗86首,古今经典诵读美文86篇。

(一)古诗

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2.《八阵图》(唐)杜甫 3.《绝句二首》(选一)(唐)杜甫

4.《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5.《杂诗》(唐)王维

6.《送别》(唐)王维

7.《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9.《田家》(唐)聂夷中

10.《曲池荷》(唐)卢照邻

11.《题诗后》(唐)贾岛

12.《剑 客》(唐)贾岛

13.《大风歌》(汉)刘邦

14.《泊秦淮》(唐)杜牧

15.《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16.《赤 壁》(唐)杜牧

17.《赠 别》(唐)杜牧

18.《过华清宫绝句》(其一)(唐)杜牧

19.《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20.《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21.《三衢道中》(宋)曾几

22.《观书有感》(宋)朱熹

23.《琴诗》(宋)苏轼

24.《冬景》(宋)苏轼

25.《海棠》(宋)苏轼

26.《论诗》(清)赵翼

27.《少年行》(唐)王维

28.《垓下歌》(汉)项羽

29.《春日偶成》(宋)程颢

30.《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31.《早春》(唐)韩愈

32.《晚春》(唐)韩愈

33.《蜂》(唐)罗隐

34.《题菊花》(唐)黄巢

35.《对酒》(清)秋瑾

36.《夜直》(宋)王安石 37.《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38.《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39.《清 明》(宋)王禹偁

40.《玄都观桃花》(唐)刘禹锡

41.《石头城》(唐)刘禹锡

42.《秋 词》(唐)刘禹锡

43.《戏为六绝句》(唐)杜甫

44.《登科后》(唐)孟郊

45.《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46.《逢入京使》(唐)岑参

47.《碛中作》(唐)岑参

48.《言志》(明)唐寅

49.《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50.《金缕衣》无名氏

51.《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5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53.《竹里馆》(唐)王维

54.《山中杂诗》(宋)吴均

55.《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56.《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57.《渔翁》(唐)柳宗元

5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59.《山居秋暝》(唐)王维

60.《送友人》(唐)李白

61.《望 岳》(唐)杜甫

62.《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63.《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64.《长歌行》(汉)

65.《秋词》(唐)刘禹锡

66.《春望》(唐)杜甫

67.《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

68.《无题》(唐)李商隐

69.《黄鹤楼》(唐)崔颢

70.《浣溪沙》(宋)晏殊 71.《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72.《终南别业》(唐)王维

73.《相见欢》(南唐)李煜

74.《如梦令》(宋)李清照

75.《虞美人》(南唐)李煜

76.《蝶恋花》(宋)晏殊

77.《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78.《月夜》(唐)刘方平

79.《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80.《凤栖梧》(宋)柳永

81.《醉花阴》(宋)李清照

82.《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83.《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84.《水调歌头·中秋》(宋)苏轼

8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86.《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二)古今经典诵读美文 1.《论语》(节选)2.《弟子规》 3.《三字经》 4.《春笋》 5.《小池塘》 6.《草原的早晨》 7.《我真希望》 8.《我想》 高红波 9.《海上的风》 10.《初冬》

11.《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张秋生 12.《蜂巢》望安 13.《鸟岛》望安 14.《乡下孩子》 15.《小纸船》 柯蓝

16.《旅行者之歌》 柯蓝 17.《山茶花》 郭沫若 18.《丑小鸭》(丹麦)安徒生 19.《日月潭》 20.《水乡歌》

21.《美丽的丹顶鹤》 22.《月亮湾》 23.《夕阳真美》 24.《云房子》

25.《2008,北京》 26.《台湾的蝴蝶谷》 27.《欢乐的泼水节》

28.《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王宜振 29.《砸鱼》 尹正茂 30.《雨》 刘半农

31.《做一片美的叶子》 金波 32.《北大荒的秋天》

33.《拉萨的天空》 王宗仁 34.《荷花》 叶圣陶 35.《翠鸟》

36.《我爱故乡的杨梅》 37.《东方之珠》 38.《海底世界》

39.《多变的脸》 张歧 40.《往事》 冰心

41.《带刺的朋友》 宗介华 42.《吹泡泡》 冰心 43.《眼睛》 姜华

44.《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45.《趵突泉》

46.《燕子》 郑振铎

47.《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陈木城 48.《麻雀》 屠格涅夫 49.《猫》 老舍

50.《桂林山水甲天下》

51.《黄昏》季羡林 52.《声音的温度》查一路

53.《春》 朱自清

54.《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55.《圆明园的毁灭》 56.《窗外》 马德 57.《海上日出》 巴金 58.《夕照》 李颖

59.《最幸福的一晚》 邱红波 60.《珍珠鸟》 冯骥才 61.《养花》 老舍

62.《美丽的小兴安岭》 63.《匆匆》 朱自清

64.《西湖的“绿”》 宗璞

65.《山上漫步》 徐志摩(节选自<<翡冷翠山居闲话>>)66.《富饶的西沙群岛》

67.《提醒幸福》 毕淑敏 68.《夸父逐日》 《山海经》 69.《舍生取义》孟子 70.《紫藤萝瀑布》宗璞 71.《草原》 老舍

72.《白杨礼赞》(节选)茅盾

73.《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 74.《月光下的蛙鸣》查一路

75.《溪流》 贾平凹 76.《空山鸟语》 郭枫 77.《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78.《鸟是树的花朵》吴忌 79.《梅雨潭》 朱自清

80.《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冰心 81.《陋室铭》 刘禹锡

82.《爱莲说》 周敦颐 83.《百家姓》 84.《千字文》

85.《老子》(节选)86.《增广贤文》(节选)

第五篇: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一、启蒙经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经》)

2、《三字经》

3、《弟子规》 二、四书五经

1、《大学》(第1章)

2、《中庸》(第4、20、22、22章)

3、《论语》(10篇)

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⑶《里仁·里仁为美九章》(第1、5、8、9、10、14、17、24、25章)

⑷《雍也·乐水乐山四章》(第18、20、23、30章)

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⑹《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

⑺《子罕·仁者不忧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⑻《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

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⑽《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2、3、4、24、27、28、30、34、35、42章)

4、《孟子》(6篇)

⑴《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二章》(第2、6章)⑵《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一章》(第2章)⑶(离数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⑷《告子上·舍生取义四章》(第8、10章)

⑸《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⑹《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二章》(第3、31章)

5、《周易·泰》

6、《尚书·盘庚上》

7、《诗经》(6篇)

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

8、《礼记》(3篇)

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

9、《左传》(2篇)

⑴《曹刿论战》⑵《烛之武退秦师》

三、神话故事(5篇)

1、《精卫填海》(《山海径》)

2、《夸父逐日》(《山海径》)

3、《鲧禹治水》(《山海径》)

4、《女娲补天》(《山海径》)

5、《嫦娥奔月》(《山海径》)

四、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

10、《朝三暮四》(《庄子》)

五、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族)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三、四稿)(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六、劝学励志名篇(10篇)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七、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望岳》(杜甫)

16、《观书有感》(朱熹)

17、《元日》(王安石)

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

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22、《登鹳雀楼》(王之涣)

23、《春晓》(孟浩然)

24、《枫桥夜泊》(张继)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7、《江南春》(杜牧)

28、《春夜喜雨》(杜甫)

29、《初春小雨》(杜甫)30、《示儿》(陆游)

31、《卖炭翁》(白居易)

32、《望庐山瀑布》(李白)

33、《如梦令》(李清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八、现代经典(27篇)

1、《匆匆》(朱自清)

2、《石榴》(郭沫若)

3、《雪》(鲁迅)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5、《生命》(巴金)

6、《鸟的天堂》(巴金)

7、《朋友》(巴金)

8、《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9、《青春》(苏雪林)

10、《泰山日出》(徐志摩)

11、《一只小鸟》(冰心)

1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14、《二月兰》(季羡林)

15、《夹竹桃》(季羡林)

16、《桂花雨》(琦君)

17、《珍珠鸟》(冯骥才)

18、《月迹》(贾平凹)

19、《老人与海》(海明威)20、《世间的流浪者》(雪莱)

21、《心得绿叶》(泰戈尔)

22、《沁园春》(毛泽东)

23、《女神》(郭沫若)

24、《雨巷》(戴望舒)

25、《八月的太阳》(徐志摩)

26、《偶然》(徐志摩)

27、《深山听夜》(余光中)

九、红色经典诗歌(5篇)

1、《党旗飘扬在21世纪的春天》

2、《鲜红的党旗永不褪色》

3、《党啊 我们为您唱歌》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面对鲜红的党旗》

下载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经典诵读八段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八段篇目 1.《论语》22——28则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

    中华经典诵读六段篇目

    中 华 经 典 诵 读 六 段 篇 目 1.《论语》8——14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仅供参考) 一、四书五经 1、《论语》(10则)2、《孟子》(2章)3、《诗经》(部分)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4、《礼记》(3篇)⑴《苛政猛......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1.《论语》(节选) 2.《弟子规》 3.《三字经》 4.《春笋》 5.《小池塘》 6.《草原的早晨》 7.《我真希望》 8.《我想》 高红波 9.《海上的风》 10.《初......

    中华经典诵读篇目参考(模版)

    附: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供参考) 一、启蒙经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经》) 2、《三字经》 3、《弟子规》 一、四书五经1、《大学》(第1章) 2、《中庸》(第4、20、22、22章) 3、《......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目录1 一、古典诗词 1.《诗经》(13首)(西周-春秋) ★周南·关睢 ★周南·桃夭 ★郑风·风雨 ★郑风·野有蔓草 ★郑风·子衿 ★邶风·击鼓 ★秦风·蒹......

    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1.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

    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文 件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沪教委语〔2008〕2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 开展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 诵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