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旧京丧葬礼仪与见闻--崔强
旧京丧葬礼仪与见闻--崔强
丧葬礼俗
清代以来,北京满、汉两大民族尤其注重婚丧嫁娶诸事礼仪,在北京传统文化中可以列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然人生无常,有生就有死,呱呱落地的婴儿即迈开了走向死亡的第一步,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清代,京城一带的丧葬礼俗自然是古周礼的传承和继续,甚至融入了一些符合当时社会环境及地理环境的需要。
丧葬礼俗按照亡故年岁有幼丧、成年丧、老喜丧之分。北京也有称之为“小口”的(即成年丧)。
近年来,京城地区极少见到盛大的丧葬仪式,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一就是许多年轻人主张“新事新办”,不等老人三天期满就要急着往殡仪馆进行火化以例行入土为安。这都是对于亡者的不尊重。再有,到处高楼林立。很少看到有大块场地供人搭大棚办丧事的。一切从简,也怕扰民。之三,则是源于对于老规矩老说辞不懂的缘故。还有多种原因,不再赘言,总结起来则极大地闭塞了北京地区丧葬礼俗的京味儿文化的影响性及作用性。
就此机缘,卖弄一二,愚人所言仍有纰漏,望明人给予指正,愿与诸位交流。只为有更多的人知道北京地区的丧葬礼俗仍然存在,并没有消亡。
一、落炕
旧京,家中有人身患重病或绝症,病人一旦沉疴不起,即谓之“落炕”。落炕即是言其人已不能行动、站立,甚至神智昏迷,就离死期不远了。这时,家里人要时时留人看守照料,以便准确地记录家人死亡的地点及时间。
家族中的长辈如叔父、伯父及有功的长子之男者在临终前要移至正房正中安放,等待亡人咽气,谓之“寿终正寝”。家族中的长辈之女者在临终前要移至正房正中安放,等待亡人咽气,谓之“内寝”。过去一些大家庭中有偏房(妾)未扶正的及上面仍有长辈的一般就不移屋了。
北京人对于亡人咽气的时候也有说法,谓之“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和“交节气”。说是病人气脉衰微,过不去交节的时候。再有一个,凡属大节气的头天,不是“四离”就是“四绝”,这是最不吉利的日子。所以民间忌讳在这个时候嫁娶、生育或死人。“男怕初一”说的是阴历每月初一,过了初一这天,亡人还能再活一个月。“女怕十五”也是这个意思。
到了“落炕”的阶段,家里就要开始准备给亡人办后事了。过去没有影像时要准备牌位,或者请人到家里为死者画遗像,作为办事时使用。
二、换床
旧京习俗认为,人死不能背着床走,即是要在亡人咽气前将亡人移到由杠房(即棺材铺之类的丧葬店铺)租赁的“吉祥板儿”上为之安放。吉祥板上搭有四季花、牡丹图案绣片,四周挂红布围子带穗子。家中穷困租不起吉祥板的,一般将自家屋门拆卸下来架上两个长条板凳也可作为亡人临终换床之用。
还有一种说法,换床谓之给临死之人“冲喜”。也确有传闻,临死之人,换床冲喜,有所感应的。一般换床由长子,没有长子的由长女抱头,次子或次女抱腰,三子或三女抱脚,并叮嘱:“爸(妈)给您老人家换床啦,冲喜冲喜!”然后将病人头朝西脚朝东地放在事先搭好的灵床(吉祥板)上,取“西方接引”之意。
三、衣殓
衣殓,顾名思义即是给病人穿寿衣,北京地区谓之穿“装裹”。照例是在换床之后,未咽气之前,将亡人的衣服穿戴整齐,让亡人穿着衣服走,而不是光着走(即亡人咽气之后再穿寿衣)。寿衣也分大衣小衣,小衣指亡人贴身之内衣、内褂、内长裤,也叫小殓;大衣指亡人最外一层官服,也叫大殓。过去,三日举行小殓,五日举行大殓。而今,多以穿戴大衣、小衣为“小殓”,将亡人移入棺材为“大殓”(也叫“入殓”)。
寿衣形式很多,有些妇女生前就为自己准备好了“装裹”以备死后穿戴,谓之“自己做的穿着舒服、得体”。
基本上,男式寿衣多为深蓝、大黑、古铜底儿金团花的老式绸子棉袄或绣龙、海水江牙的官服,深色瓜皮小帽,黑色、深蓝色棉布鞋底绣莲花的福字履老头棉鞋。女式寿衣多为古铜、枣红、黑色底儿金团花的老式绸子棉袄裙或绣凤、海水江牙的官服,黑色观音帽,嫩色棉布金团花儿鞋底绣莲花的锁口棉鞋。男女都是棉布白袜。在吉祥板上还要铺上褥子,一般家庭讲究要“三铺三盖”,极讲究的为“九铺九盖”取“上品上生”之意。一般三层褥子为黄色绸布,亡人盖的要为白色绸布,谓之“铺金盖银”。讲究一些的还要在铺盖上绣“暗八仙”(即八仙手中所拿的法器,暗八仙为汉钟离的芭蕉扇、铁拐李的拐棍葫芦、张果老的响板鱼皮鼓、吕洞宾的七星宝剑、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笛子、曹国舅的阴阳板、何仙姑的荷花)、“二十四孝”、“十八罗汉”等寓意孝道、往生主题的图案。或有直接从寺院请“陀罗尼经被”与亡人铺盖的。亡人头枕面绣大公鸡或形似公鸡形状的“鸡鸣枕”,取“金鸡报晓、南柯一梦”之意。脚蹬绣满莲花荷叶的莲花脚枕,取“脚跐莲花、往生净土”之意。大户还讲究为亡人放上手枕,即将手腕放于手枕之上,取“四大皆空”之意。还有头枕金线绣莲花的“平金枕”及鞋的前脸左绣蟾蜍右修天鹅中间绣莲花的。
寿衣无论内衣外衣,一律不钉纽扣,因为“纽子”与“扭子”谐音,扭子、扣子都是不吉祥的意思,故寿衣均为钉“飘带儿”,带子取“后继有人”之意。衣料多用绸布,不用缎布,缎子与断子谐音,内外衣的件数必须是单数,以避免“重丧”。这些都是为子孙后代兴旺昌盛所着想的。不无道理。
亡人身上盖的白色绣片绸子布不能叫被子,被子与背子谐音,遂取名为“衾单”。亡人左手握黄手绢,右手握白手绢谓之“左手金、右手银”。
咽气后,将事先用大红纸包好的茶叶包夹在亡人口中,避免最后一口恶气扑向活人。将双脚用“麻莲绳“捆绑,谓之“绊脚丝”。实为防止诈尸之用。到此衣殓完成。
四、倒头礼
倒头,即为寿终之意。即时要先烧“倒头钱”,然后为亡人准备长明灯(即用棉花捻成长条粘上食用油为亡人照明所用)、打狗棒、打狗饼(将和好的大小一样的面团插上三或五根竹签上用火烧糊为打狗棒,将和好的面在锅中不放油干烙为打狗饼。均为亡人出殡前辞灵所用)、香蜡、烧纸、三杯清茶、一杯白酒(以表亡人一生的苦情)、四种点心、四种水果、烧纸泥盆(泥花盆)。
过去有些讲究的人家还要用彩子(北京棚铺的一种彩色布艺扎花装饰)搭个灵龛。灵龛出厦(音煞)额前出五个“飞头”,每个飞头上悬三个彩色布艺扎花绣球。甚是美观。一般的灵龛都搭于事先搭好的月台之上,以显出活人以“死者为大”的尊重。
灵龛搭好后将亡人影像或牌位置于正中,影像前放一碗白米外面糊上一层白纸,谓之“倒头饭”,将事先准备好的打狗饼插入白米内,将打狗饼放在“倒头饭”上。左右各放置一白蜡,“倒头饭”前放三杯清茶和一杯白酒,依次是四种点心、四种水果,再留四碟炒菜的位置以为第二天中午为亡人供饭所用,最前端正中为香炉,长明灯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置于香炉的左边或右边。正中下方为烧纸泥盆,也是为亡人上路前所用。再将亡人生前所用的枕头用剪刀豁开一个口子,放置于灵龛下方。
一切准备就绪,由家里人一起以亡人的岁数为准数出相应张数的烧纸用麻绳捆绑吊于一根竹竿上,依男左女右的方位悬在自家大门口,谓之“挑钱纸”。街坊邻居一般通过看这个大概知道某人家里的什么人去世了。也是向外传播家中“落丧”的一种标志。
五、穿孝
丧服也叫孝服,北京另称之为“孝袍子”。原为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本出自周礼,乃儒家礼制,后释、道兴起,又被引申为为亡人“免罪”,家属“赎罪”。
孝服在北京地区也极为讲究,男女各有不同。男女众穿孝,一般均为白布、大领、钉飘带儿大白孝袍子。男众头戴口袋底儿式的白布孝帽子,前额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以此类推。孙辈则要在棉球上再钉块红布,谓之“钉红儿”,外孙辈则钉蓝布。重孙辈则钉块粉布,孝袍子肩上依亡人男左女右的方位钉两条红布,谓之“钉双补丁儿”。女众例用“麻花包头”和“搭头布”(即用粗白布拧成麻花,粗细大小近似蒜辫。捻成圈如帽口大小,将“搭头布”置于头顶再套上麻花布圈,前高后低,形成桃形花圈装,谓之“麻花包头”)。男女众均要腰系“孝带子”,脚穿绷白布的孝鞋。若是仍有父母一方在世,则鞋后跟儿留出一寸不绷白布,若父母均不在世,则孝鞋不留青后跟儿。孙辈则在鞋后跟儿处绷出一寸红布来。
俗语云:父死守孝一年半,母死守孝整三年。在守孝期间,年节不得走亲戚串门,不得贴春联挂喜字,一切结婚、生育都要等孝满后再进行。守孝第一年穿白孝服,第二年换青(灰色)孝服,第三年着素服。
六、请人、开殃榜
一切准备齐全后就要请家里的直系亲属及远方亲戚前来吊唁,也谓之“奔丧”。
开殃榜,即找风水先生到家里通过罗盘察看亡人何时由家里哪个地方走,并选定出殡及安葬日期、时辰。这只在旧京可以看到。于今,北京城内早已没有“开殃榜”这个职业了。
七、选寿材、棺殓
选寿材即是为亡人挑选棺木。过去,北京城内街面上多有棺材铺,店铺门口挂着幌子。平民选寿材多以杨木、椴木、柏木为主,皇帝、皇妃等有以金丝楠木为寿材的。做棺材的木料有其固定的成例,不能随便用料。俗云:“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
汉民对于寿材很讲究装饰。多以棺材前脸儿为“五福捧寿”,后脸儿为“脚跐莲花”的描金图案为主,也有棺材两帮画暗八仙的,画十八罗汉的,画寿字的;也有棺材盖画龙凤,两帮画串枝莲的。棺材盖上照例有三个银锭式的“销眼”,装殓的男人则左边一个,右边两个,装殓的是女人则右边一个,左边两个,男左女右,取其单数。
棺殓即是入殓,顾名思义,就是将亡人移入棺材内安置。现在北京城内已经见不到大棺材,所以基本上入殓多是在灵床上举行。
入殓,要将亡人的脸用二锅头占棉花擦洗,亦叫净面。再将衾单盖住亡人脸部(入殓前,亡人是没有盖脸的)。全家举哀。将棺材盖盖上,将三颗大钉子钉入棺材盖上的“销眼”,但只钉入三分之一,待到出殡辞灵时再将钉子全部钉入,谓之“下销”。
八、接三
接三,即旧时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须接三,北京也叫“迎三”、“送三”。接三之日即是办丧事的第一个高潮,白天大门外有“门吹儿”即唢呐、笙、锣鼓等为丧家报丧而用的。男女奔丧的曲调和鼓头都不同,一般丧主听到门吹儿奏的曲调就知道有人来奔丧了,需要马上跪于灵前等待前来吊唁的人。
中午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给亡人“供饭”。由丧主准备四种炒菜,一碗汤及一碗白米饭,将两支筷子插在饭上,全体孝男孝女依次跪好,从最小辈开始往上传,长子跪于最前面,传到长子手上时,长子举过头顶,并说一声:“爸(妈)您吃饭!”由“门吹儿”的乐手奏《小开门》,供饭过后,全家人依次到灵前磕头,举丧。场面极其悲痛。
傍晚6点左右则有铙钹和鼓来演奏,谓之“文场”。之后有吹打乐进行演奏,直到九点左右,举行品咒、转咒及送三仪式。
品咒是由寺院请来的和尚为亡人做超度仪式,品咒内容大概如下:上赞念《迓古令》(清净妙香普遍十方 供养灵山大法王 愿诸佛来降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两称)南无求忏悔菩萨摩诃萨(一称)),众念《大悲咒》、《心经》各一遍、《往生咒》三遍,下赞念《五声佛》(迎三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 菩提妙法遍庄严 随佛处处常安乐)。然后长子肩扛挑钱纸(男左女右),跪于灵龛前,和尚走到灵前为亡人转咒。
转咒多以《往生咒》三遍,“南北混儿”《二十四孝》一遍为主要内容。这时,除长子跪于灵前,丧主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跪于棺材两侧。然后到亡人生前住过的房子为之净宅,多念《七佛灭罪真言》或《解冤咒》,众念《五声佛》终。然后等着丧主为亡人送三。
送三时,长子肩扛挑钱纸,前面有纸糊的驴车和两个钱箱子,北京地区多以“菊花青”的骡子及馒头顶的木轮车为普遍,两个钱箱子谓之“杠箱”。石景山地区则没有车,单有一头驴,原因即是石景山过去多为山路,马车走起来不方便,故以骑驴为主。送三队伍浩浩荡荡,多以选择往正西或偏西方向送,取“西方正路”之意。焚化驴车的意思是让亡人的灵魂跟着挑钱纸走,然后到了送三的目的地,将挑钱纸点着扔在驴车上让亡人坐着驴车上路。在没有焚化之前,照例要用菜刀将驴的后腿砍折,以备不让走回头路。焚化车马时,丧主全部跪于地上举哀。待往回家走时,第一不允许哭着回去,第二不允许走回头路,一定要从另一个方向回家,怕的是把亡人的灵魂再带回去。
九、放焰口
然后,就是特有的超度仪式——放焰口。何为焰口?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阿难尊者在林间入定之时,其夜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风袭怪来,山林巨响,尊者开眸视处,乃见一人身如蓝靛之青,发若丹砂之赤,眼耳鼻舌之内烈焰腾腾,骷髅手足之间极生刹刹,臭气远澈,不可近闻,尊者问曰,汝名何类之精,汝乃甚生之物,如斯丑姹,形状饥羸,其鬼高声告报尊者曰,我名焰口,号曰面然,五百年不闻江水之名,千万劫常受饥虚之苦。焰口实为鬼王名号,是观世音菩萨所变化,其本质乃是要以此陀罗尼法超度阎浮提界诸恶众生脱离苦海。所以焰口也是一部经,叫做《瑜伽焰口》。
在《瑜伽焰口》之前还有一个小型法会,名叫《地藏十王宝灯》,北京地区叫做《传灯焰口》。主要是以“花、香、灯、塗(音图,水义)、果、茶、食、宝、珠、衣”的“十供养” 恭请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及地狱十殿阎君莅临法会。每一种供养都有一个佛赞,有一个佛赞是北京地区佛事曲牌(简称佛牌子)中最有代表性的《雁留声》,其唱词内容较多出自于《佛说阿弥陀经》上的内容,也是通过这首佛牌子向众生宣扬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种种之好。唱词文雅,极有文学气韵:“西方界我等导师阿弥陀
圣庄严 极乐国 净妙无过 黄金殿 白玉楼阁 九莲池 金沙地 八功德水涌金波 宝树往交罗 优昙花结座 七重栏循绕莲河 风动舞娑婆
山水之音和 频伽鹦鹉演摩诃彼佛国远胜娑婆 无恶道 有甚咤波 六时瞻礼妙伽陀 一念净无过 十万里 八千程 弹指已过 有缘念佛莫蹉跎
宝华台 无量寿 顶髻旋螺 观音势至参遂座 展玉毫 垂金手拔济有情出奈河 功德林中 菩提树下 齐正妙果 闻梵音 听玄歌 顿悟无生证波罗 金辰大众演金科
愿祈檀那福寿多”。然后依次恭请地藏菩萨,秦广、楚江并宋帝、伍官、阎罗、卞成王、泰山、平等二冥君、都市、转轮十殿主莅临法会。法会回向之后到了灵前还有一个佛牌子叫《叹十殿》,这在京城已不多见。不过《传灯焰口》这种形式极度面临失传。
然后才是将近六个小时的《瑜伽焰口》施食法会。为亡人超度灵魂往生天界,为丧主祈福消灾。
焰口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是以“金刚上师”为主法的法师坐在佛像后面,远处望去好像是佛菩萨在开示说法一样,类似于现在的“双簧”形式,所以也说放焰口是替佛说话,不能胡来。京城管“金刚上师”(主法的师父)叫做“放正儿的”(即为放焰口的正座)或叫“了事的”。焰口的程序从拜座开始,先参面然像(即工笔彩绘鬼王画像,鬼王头顶祥云处示现观音菩萨法相,左右两边有酆都城楼、九种十类鬼,左下角为五位师父身挂花缦放焰口),再到灵前请灵,然后拜佛菩萨,焰口施食法会开始。一台焰口最普遍的只有一位主法,规格大一点的叫“三大仕焰口”(即三位主法),再大一点地叫“五方佛焰口”(即五位主法)。据老先生们说,大帅吴佩孚仙逝时,放的“七如来焰口”(即七位主法),下面随众法师为一百零八位。场面甚是浩大。另传一位清末皇后仙逝,则放了一台“千佛座焰口”(即十一位主法)下衬几百位随众僧人。这些都只能在想象中去寻找“当年”的场面了。
焰口最主要的部分即为“抛斛”(斛,斛食义。旧京多有饽饽铺,专应白事的斛食饽饽,形状类似于小馒头,但为纯白面不添加任何材料蒸成,数量很多,多以小山的形状上插一小旗为一份。老百姓多以一份请于家中用以抛斛,有钱人家多以三份、五份请于家中用以抛斛,更同时兼有舍粥、舍馒头之场景,多取为亡人消除业障,为家人累积阴德之意)。民间则俗称“打鬼”。现在没有饽饽铺了,一般多由丧家自己准备两个馒头,由法师们的铺摆(伙计)掰成小馒头块儿,供于面然像前,待抛斛时再由铺摆取来放于主法面前。主法经过加持之后,大众齐声直唪《挂金锁》,俗称“抛斛条子”,每一条的最后都有一句“来受甘露味”,这时,主法将两三个馒头块儿由盘子内拾出向前抛,即为“打鬼”。民间一些妇女多在此时站于焰口案儿前,等着主法扔馒头时捡到几个拿回家给小孩子吃,也是有辟邪、壮胆之意。在门头沟、房山、海淀北部仍有这种现象。抛斛之后,再将召请来的灵魂送走。焰口施食功德圆满也将要接近尾声了。
焰口施食完毕,基本上就剩下丧主熬白棚,准备清晨出殡送葬。
十、辞灵、布罐
辞灵、布罐是一套程序,是在送殡之前,丧主向亡人做的最后道别,类似于现在殡仪馆所举行的遗体告别。但从内容及规矩上来说要比遗体告别考究。辞灵、布罐之时,由丧主事先准备好一个大玻璃罐子、一张大红纸、五种颜色的线(五色线)、打狗饼,丧主仍按照接三之日供饭时按照辈分大小依次跪于灵前,由长子开始,每一位家属向罐子内夹一筷子供饭时供给亡人的四碟菜,不管夹多夹少只能一筷子,更不许筷子戳盘子底儿和罐子底儿。待家属全部夹完后,长子跪于灵前,将打狗饼沿圈咬下来再一齐咽下,再由管事的将打狗饼盖到罐子口上,盖红纸,用五色线系于瓶口,此谓之“封宝瓶”。转到棺材前,将盖在亡人脸上的衾单从脚部向下拉,直到露出亡人的面容为止,将多余的衾单布料撕下来。据老人讲缝在小孩的衣服里子上是给小孩子壮胆儿的。但这种风俗习惯到现在没有传袭下来,可能北京周边的一些与外省交界处还有这种风俗也未可知。
丧主再最后看一眼亡人,既要将棺材盖上的大钉子钉入棺材的销眼中,这才是真正的“下销”。从此与亡人永不能见面。
十一、发引、送殡
这才到了丧事的高潮部分——送殡。
送殡即是将亡人送入阴宅,与亲人阴阳分开的时候。送殡时,一般长子打幡儿,次子抱牌儿(即灵位)大儿媳妇抱宝瓶,长孙抱遗像。
幡,也叫引魂幡,是为引着亡人的灵魂离家之用。幡的形式多种多样,最普遍的为荷叶幡,即上为绿色荷叶,中间为写亡人名讳、出生年月、寿终正寝的正文,下为莲花座,莲花座下坠四条飘带,用以写四句偈子所用。内容如下:荷叶上画六字真言简笔画符,正文中间一联写中华已故
显(先)考(男)或妣(女)xxx 之灵,左联写 原命(出生)x年x月x日 吉时受生(受,受苦义),右联写 大限(死亡)x年x月x日 吉时告终。下面的四联飘带有写:南柯一梦断西域九莲开 翻身归净土 合掌礼如来的,也有写:佛号天中天 光明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的。还有用“六尘幡儿”的,取《心经》“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而做,四周悬挂六小幡,中为一大幡。大幡内容仍是与荷叶幡内容一致。扛幡儿也是按照亡人的性别男左女右来决定的。待丧主在位置上跪好之后,由管事的将丧事时所用烧纸的泥盆儿拿到长子面前,长子双手高举泥盆儿,将泥盆儿摔在面前半米处一块用蓝色或白色或黄色纸包好的一整块砖上。并大声告知亡人:“爸(妈),您一路走好!”,泥盆儿摔的越碎越好,谓之“摔盆儿起灵”。随后合家孝眷亲属要一同举哀。“摔盆儿”象征着亡人从此刻开始就要真正的离开家了,所以,心肠再硬的人,在为父母“摔盆”的那一刻也会触动心弦,为之悲痛。
京城对于送葬时抬棺木的杠甚为讲究,最贫瘠的为四人杠,然后有八人杠、十二杠、十六杠、三十二杠、三十六杠、四十八杠、六十四杠、七十二杠,最奢华的为皇帝所用——一百零八杠。
旧京一般的送葬队伍,最前端都有两个纸糊的大约一人多高的鬼怪,谓之“开路鬼”,依次是亡人的灵柩,诵经法乐,直系亲属,影亭,影轿,纸糊冥器,家眷亲属等等。遇有和家里人关系不错的朋友,会在自家门口搭上灵堂,作为路祭的。这种现象早已消逝,但在石景山、丰台地区偶尔会在送三时遇到街坊为亡人摆茶桌的。有时能够从茶桌的数量上看出办丧事的丧家人际关系的好坏。
一般到了下葬地点,由诵经法乐的师傅们转咒念经,然后亡人下葬,将大儿媳妇怀抱的宝瓶按亡人男左女右的方位摆放于棺材的左前方或右前方,长子下第一锹土,直系亲属手捧一捧土攘于棺木之上,然后再由帮忙的将棺木掩埋,堆起坟头。后再将长子扛的幡儿按亡人男左女右的方位插在坟头上,焚化幡儿叶子,留幡儿杆子以待三天圆坟时所用。再焚化纸糊冥器,基本上丧事礼成。再丧主未到家时,家中留守的人要在大门口放一盆清水和一把菜刀,家里人回来时都要翻刀而进,为的是避免不净之物进入阳宅。
亡人自下葬之日起的第三天太阳未出之时,直系亲属要到坟地举行仪式——圆坟,俗称“叫墓门”。将亡人生前爱吃的点心水果准备一份、烧纸一份在亡人的坟地前祭奠,随后将幡儿杆子折成方块插在亡人的坟上,此谓之“叫墓门”。礼成后,丧主返程,百步之内不许回头。
十二、事后略记
再等亡人三七时(从咽气的那天开始算第一天,三七即第二十一天),到坟地烧纸。
五七时由女儿出钱到冥衣铺糊一把筒旱伞(与皇帝所打旱伞形状一样,但图案多以暗八仙、团寿、串枝莲为主),亡人有几个女儿就在旱伞的飘带上插几朵皱纹纸扎花。亡人去世六十天时,由子女出钱到冥衣铺糊一套船桥,为亡人焚化,取“乘船渡奈河,金童玉女接引上金桥”之意。
再等一周年时,焚化一套楼库,京城最为讲究的一套全楼库为“一楼二库四杠箱”。楼有两层,库有一金库,一银库,楼库门口各有一对身着红袍、蓝袍的曹官为之把守。为先人糊楼库多以蓝色为主,还有年长者办寿焚化楼库的,要以红色为主,取“神红鬼蓝”之意。楼库好坏多看裱糊匠的手艺了。楼库多以仿古为主,也有糊民宅的。讲究雕梁画栋,出檐子出厦,四角要有飞头并房脊的吻兽。真与古代楼阁一般华丽。堪为一份艺术品。四个杠箱多以大红底子手绘四季花为主要图案(梅兰竹菊),下坠四色穗子。
焚化伞、船桥、楼库时还要贴上封条,一条为:秉 教沙门 封,一条为x年x月x日
封。同时还要盖上一枚“佛法僧宝”或“秉教沙门”的佛教官印。有的人家还要在六十天、一周年时为亡人办事,一般过了一周年之后,三周年、五周年、十周年,五五进制地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祭奠活动。
十三、结语
上面所记的这种丧事礼仪,倒退十年或许还有机会看到。如今的北京丧葬礼俗早已被简约到极致,甚至被看做是一种旧社会流传下来的毒瘤,让许多不甚懂得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人嗤之以鼻,更有甚者以扰民报警为由阻止丧事的顺利进行。古语云:百善孝为先。人死即为家中之大事,甚至大于一切的事,在这样一个新型社会中,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得到关注和认同?我想是身为北京人应该冷静思考的事情。丧葬这种民俗文化似乎没有嫁娶、生育的民俗文化容易被人“热捧”。恰恰是最重要的、最具有北京民俗文化特点的、北京佛教文化的、诠释北京城几经沧桑的丧葬习俗却无人问津。
不久前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尤其关注了民俗馆,但却没有发现一点关于北京丧葬习俗的展览。大面积地展示了结婚时洞房的情境,还有不少老年间遗留的物件儿。不禁使我伤感。我想,通过这个不太全面的北京民俗文化展览也极大地暴露出了现在社会上一些浮躁不稳定的弱点,或许人们太过于享受“热闹”、“喜庆”、“祥和”的氛围,都怕提到一个“死”字!只要和“热闹”、“喜庆”、“祥和”的氛围相矛盾的都被视为旧社会、封建迷信的毒瘤!假设没有这颗“毒瘤”,北京婚丧嫁娶的民俗文化就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甚至不经典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何苦要“贪生怕死”呢?!甚至还波及影响到了北京的文化产业。这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丧葬习俗与结婚生育并不矛盾,可以说是有连带关系的。丧事为何要“送三”?缘于何处?——因为旧京家里生育时有“洗三”这一重要形式,所以连带出“送三”这个更重要的形式。
现阶段,从政府到各大机关、居委会都在提倡文化产业的发展。希望老北京丧葬礼仪及有代表性的北京地区的《北韵音乐焰口佛事》能得以发展及受到重视。这不能单靠个人行为,更需要有相关部门甚至国家来关注,来推动。否则又一笔文化遗产被国人葬送了!
崔强
2011年11月30日
第二篇: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
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曹永强
[内容摘要]:
丧葬习俗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台人的丧葬之礼,一般是按殓、祭、葬几个程序进行。整个过程隆重、庞杂、耗时数日。丧事程序具有严格的顺序和操作规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民俗底蕴。
对待丧葬习俗,我们应批判地加以取舍。继承和发扬那些科学的、先进的、健康的、有意义的内容,摒弃那些迷信的、腐败的东西,以促进丧葬习俗的优化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 键 词]: 灵台 丧葬习俗 调查与研究
人的一生,免不了生老病死,尤其是“生”“死”之礼,前者拉开了人生的序幕,后者奏响了人生的终曲,两者概括了人的一生。其中人死后的丧葬之礼,其隆重、繁杂、文化内涵之丰富几乎无出其右者。
地处陇东的灵台县为古密须国,因昔日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后筑“灵台”而得名。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造就了灵台县淳厚的民风、朴素的习俗。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灵台人,现就我县丧葬习俗中的一些现象和内涵作一展示。以下叙述除特别说明外,“丧葬习俗”都指灵台丧葬而言。
一、丧葬习俗的现象
丧是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是处置遗体的方式。灵台的丧葬一般是按殓、祭、葬几个礼仪程序进行的。
灵台习俗,家中高龄老人一般要迁居正室,有病危之像时家属须守在床前。咽气前穿戴寿衣寿帽寿鞋,全身内外衣物皆要换成新的,无一例外。
绝气后,亲属围在床前恸哭,然后抬棺木入室,停于正室中央,棺盖反盖于棺材之上。将死者停放在棺盖上,面覆黄纸,等待亲友前来吊唁。
将死者遗体安置停当之后,在灵前设一简单香案,摆放供品,焚烧纸钱、奠酒,致祭于家。
第二日便向同族报丧,同姓宗族与邻居人等前来拜祭、吊唁,主家也要宴请宗族邻居,并聘请同族中德高望重者开始主持丧葬诸事(此人便是丧事始终的“总管”)。首先安排专人向亲属报丧。报丧时须带去孝服,孝帽的制作衣料,一般为白布。到了亲戚家附近时要换孝衣,到门口不能进门,并且下跪、痛哭,以示哀伤。
第三日是极为重要的一天,俗称“三天”。这一天死者的家属皆带重孝,从早晨起便要在每餐饭前派一下辈女眷(一般为儿媳)前往自家大门外抛洒饭食,痛哭致哀。早饭前后,死者的女儿、女婿、外甥等便陆续上门,前来吊唁亡灵。到家时须穿戴重孝,并在到家门前就大声痛哭,至灵前焚香、烧纸钱、奠酒、摆放供品、拜祭死者、瞻仰遗容。
与此同时,请来的阴阳先生也开始了繁琐而又有序的工作。首先要推算安排遗体的成殓、发柩出殡和埋葬入土时间,然后由死者家属领路,为死者选择墓地,定好“字向”(方向),安排“打墓人”,最后,还要安排死者家属置办祭品,搭设灵堂等一应物品,并于当天将这些置办齐全,搭好灵堂,移尸入棺,只等死者入土前一日开吊。
这一天,同姓宗族,亲朋好友还有许多“过事”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请祭奠的礼宾诸人,请鼓乐班子,搭建篷架(包括设宴篷、鼓乐篷、厨子篷等),献牲(杀猪、羊、鸡等牲灵献于死者灵前),准备一切用于祭奠亡灵 和招待亲朋的物事„„
“三天”以后死者的子孙辈便要时时守灵,随时等待同宗族人和近亲的拜祭,吊唁,一直到下葬前一天。
下葬前一天,名曰丧葬“过事”,这是整个丧葬过程中最为繁复、隆重的一天。之前的一切都是为这一天做准备。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庄居邻舍,凡与本家有过往来者均需前来吊唁、拜祭亡灵,来宾皆带有拜祭之物,或献礼、大礼、小礼、挽帐、花圈、花纸、冥币、纸制陪葬品、助礼(人民币)等一样或数种不等。尤其是下午至日落前这一段时间,整个场面蔚为壮观:鼓乐声、痛哭声、喧嚷声声闻教里;到主家附近,只见一杆白色引魂幡和数杆彩色引魂幡迎风飘摆;身穿孝服者与鼓乐手簇拥着陆续而至面色凝重的来宾进进出出,大门框上用蓝纸或黄纸所写的对联读来让人为之动容;进得大门,但见正房已设 灵堂,灵堂最里面是死者灵柩,两旁子孙们跪匐一片,不时有大声痛哭之声由此传出。灵柩与孝子们被纸制屏风隔在里面,这纸制屏风,乃是用白纸经阴阳先生巧手剪成,纸上剪出各种形状,镂空成各种传统图案,用麻绳悬挂于正房门后,将灵堂隔成内外两个世界。屏风前方两边,各有对联数幅,多为痛惜、怀念之辞,也是出自阴阳先生手笔。屏墙外面,正房门口设一供桌,上面陈设着各种供品,有子孙所献的猪、女婿所献的羊、家族所献的鸡等“三牲”,也有主家和来宾所献各类珍馐献礼、糕点、水果、饭食等物,可谓五花八门,奇珍佳肴,应有尽有。供桌之下有一香案,上陈白纸、纸钱、香烛、奠酒之物,香桌前死者女婿长跪在地,随时侍候来宾点纸祭奠,这叫“跪香”。以正房(灵堂)门口为中心,各种纸制陪葬品罗列两边:巨大的靠山亭子,雄伟精致的各种楼、阁、房、库,栩栩如生的奔马、仙鹤、梅花鹿,金光闪闪的摇钱树,形态各异的童男童女、家仆、丫环数十人,近年来更是出现了
各种“现代化”的东西:别墅、汽车、家电等。这些“纸货”,无一不精致玲珑,惟妙惟肖,尽显纸货艺人的传神手艺。最蔚为状观的要数院子的上空了:空中拉起一根绳子,上面悬挂着一幅幅挽帐,一条竖着的红色“铭锦”最引人注目,它被悬挂于正房门前东边的位置,而其他白色和蓝色的挽帐则被错落有致地挂于院子上空任何地方,几乎遮蔽了天空,更有一些许多来得稍迟的宾客们的挽帐已无处可挂,只好折叠起来集中挂于一根绳子上。挽帐上的挽词,读来令人为之动容,凭添了许多庄严、肃穆之气。再看院子两旁,各有厨子篷和设宴篷各一架,厨子篷内数人不停的忙碌着进行各种洗、切、炒、拌、烧、炸等工作,一盘盘佳肴由此端往设宴篷。宴席篷中,陆续而至的来宾被请至此处,一轮一轮开席,吃完之后便向主家道别,下一轮又开始了„„整个过程,院子中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喧闹吵杂,好不热闹。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总管”和“执客”们的组织协调与主事能力,因为有了他们,整个丧葬过程于忙乱中显得有序有法、有条不紊。
整个丧葬过程中最严肃、最庄重、程序最为严格的部分在来宾祭奠之后,遗体下葬之前的那个晚上,灵台风俗称之为“行礼”。“行礼”因贫富不同而规模差距极大:经济状况较差者一切从简,反之则要“过大事”、“过全事”、行“三献礼”。
“行礼”一般在晚上8时左右开始,开始前将灵堂前面的院中空地铺上麦秸,两旁安排桌椅,右边为主事礼宾和死者舅家、孝子舅家来宾设座;左边是观礼嘉宾,如本家长辈或亲朋中长者;左后角为鼓乐班子设座。“行礼”伊始,所有的孝子(死者的子、女、侄、婿、甥、孙等同族或亲属中的后辈)鱼贯而出丧棚,依远近长幼为序排队跪于灵前麦草之上,在礼宾
“伏”、“起”的口令声中行三叩九拜大礼,礼毕后一齐恸哭,便拉开了“行礼”的序幕。
接下来便是按次序逐人上前,在灵前奠酒,祭文(指阅读事先由礼宾写好的祭文),行叩拜大礼、奏乐。这一程序周而复始,看似简单,实则极为严格。礼宾们依据分工,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大声主持,尤其是他们为各人所撰的祭文,将此人与死者生前关系,大小事情,死后悲痛怀念之情描述得字字珠玑,感人至深,听之令人不免潸然、凄然。凄厉悲观的唢呐声,众多孝子们的叩拜和痛哭,更是将丧事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难怪当地人都以人亡故后“过大事”、“过全事”为荣。
行礼已毕,礼宾们要到灵前化文(烧掉祭文),唱诗以歌颂死者生前功德、安慰亡灵,此时,厨子端上一碗碗素面,除孝子外在场者诸人人人有份,吃喝完毕,行礼也至尾声。此时一般都在午夜12点前后了,距离遗体下葬只剩短短数小时。
阴阳先生所定的遗体下葬之前,所有亲朋、孝子、执客一齐上阵,拆除灵堂,孝子抬棺,其余人等持各类纸制楼阁、亭房、人马模型、引火之物等,由阴阳先生带一名孝孙引路,列队而行,鼓乐班子一路吹吹打打,来到墓前,绕墓三匝,移棺入穴,众人齐动手以土掩埋,抛洒小馒头,孝子们则在墓前烧掉所有纸制物品,一切结束后脱掉孝衣孝帽,整个葬礼便告一段落。余下的便是宴请宾朋:中午以后,将所有来宾集中招待,其间孝子们要在席前叩头答谢宾朋的祭奠之情。第二天,主家还要把此次“过事”的总管和执客们进行招待答谢,整个葬礼才算结束。以后距死者去世每七天一祭,“三七”、“终七”(第七个七天)两次要隆重一些,周年、三周年也要祭祀。除三周期外,其余的都属家祭,规模较小,三周年则要大
办,其规模类似于整个丧葬过程,繁文缛节,这里不再赘述。
二、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繁琐、隆重的丧葬习俗并非是灵台专有的个例,经调查,许多地方对丧事都是极为看重的,而且,像上面所叙述的整个程序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发展而流传下来的,这些繁文缛节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1、孝道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数千年的文明成就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美誉,善待老人、孝敬老人的人总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除了在生前无微不至的赡养、关心、照顾之外,老人百年以后的丧葬礼也成为衡量儿女是否孝顺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在灵台的丧葬习俗中多处可见端倪。
其一,一般要提前为家中老人置办棺木、寿衣,这一点,往往是儿孙们希望长辈穿戴一新、“体体面面”地去往另一个世界。这也是长辈们所希望并乐于接受的。
其二,老人去世后,整个丧葬过程都伴随着晚辈及亲人的痛哭,虽然其中不乏礼仪需要的恸哭,但情之所至,发自内心的哭声才是主流,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孝道的最直接的体现。
其三,多数人总是相信,一个人亡故之后,他是去了另外一个与我们这个世界类似的地方,而此后他生活的幸福与否则取决于我们在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多寡。所以,在葬礼上祭奠、随葬等方式也就成为人们最后一次行孝的机会。宰杀牲灵、焚烧纸钱、焚烧纸制的楼阁、车马、仆婢等一切物事都是晚辈们对已故亲人过上美满生活的希望。(事实上,假如焚烧的这
些“钱”、“物”都能成真的话,足以让亡人过上锦衣玉食的富翁生活了)。
2、礼仪
丧葬习俗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礼仪,也体现出了最为正规最为严格的礼仪,如:祭奠死者时先焚香,然后下跪点纸、焚纸钱、奠酒、瞌头、作揖,方完成一个祭奠礼;焚香时双手将点燃的香举过头顶,深弯腰三鞠躬,然后把香插在香炉上;对死者要行三叩九拜大礼,俗称瞌头,跪下后前额瞌地,站起后还要深作一揖等。实际上,整个葬礼中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极为严格的程序,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礼仪。
3、功德观与怀旧情怀
俗话说,“人死为大”,任何一个人去世后,不管他生前是多么碌碌无为,但在其葬礼上,人们总是对他极尽赞美之辞,用各种方式陈述其生前的功德。如对联上:“生前勤俭持家,殁后音容常存”、“先人贤惠温良人敬仰,后人情薄礼微表寸肠”、“寿逾七旬三贤德精神今犹在,今笑归九泉勤俭遗风永世传”“祖功宗德万代传、左昭右德一堂供”。再如挽帐:“德高望重”、“德望常昭”等。尤其是在下葬前那个晚上行礼过程中,每道祭文中都对死者生前的功德及善行极尽挖掘、充分歌颂,既表彰死者生前之功,也表达了无尽的怀念之情。此处举两例:
“„„哀哉岳父,逝而不返。念其在世,秉性温和,心底善良。愚婿来往,常问饥寒,体察之情,岂能尽言。淳淳教言,犹在耳边:农民之家,耕读为先,早起迟眠,食粮积全;教子读书,学识为本。如此告诫,良言相劝,岳父为婿,费尽心田。„„不想今日,驾鹤游仙,今逢安葬,万般心酸„„”(愚婿文)
“„„堂叔母,离世赴仙乡,侄儿细思之,不觉心悲伤。回忆生前事,握笔叙一场:叔母好贤良,好比亲生娘„„叔母有德今若比,理宜同松言延年,谁料一病命归天,跨鹤高翔去登天,虽则离世已数天,侄今思念伏灵前„„”(功服侄文)
由此可见,人们对长辈的歌颂与怀念总是整个葬礼的主旋律。
4、亲疏观与尊卑观
在整个葬礼上,我们可以看到极为严格的亲近与疏远关系。同族中,死者的家人称至亲,其子女称为孝子;除此而外,其他们称“家门”,“家门”中也依据远近关系分为两类:五服以内的称“期报”,五服以外的统称“功服”。门告,灵牌上所书也要将这三类分开来写,至亲孝子孝孙在前,接下来是期服,功服在后。
在葬礼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现象,就是森严的男尊女卑思想。虽然死者的女儿、孙女等人也身穿重孝,哭声恸天,但她们的名字在礼簿、门告、灵牌上是找不到的,因为远嫁他家的关系,她们已经无形中被当成“外人”而无法享受与其兄弟同等的待遇了。这无疑是从古时遗传下来的锢疾了。
5、严格的宗族观
整个丧葬礼仪,实际上是一个同姓宗族内的集体活动,外姓人等(除亲戚外)是难以参与其中的,他们只能以“客人”身份前来祭奠。整个葬礼从策划、准备到管理、协调主事、执事,全部由同族内所有人来完成。从一次葬礼中我们可以将一个宗族的家族观、凝聚力一览无余并深切感受。
6、朴素的乡土情结
灵台地处大西北,交通不便利,经济欠发达,因而受外界影响不多,民俗方面很多东西都是以亘古流传下来的原生态的方式呈现。如原葬之风,远可追溯到汉朝儒家之观点,而且,本地人认为葬礼的隆重与否,可以反映出其子孙的孝顺程度。客死他乡,无论如何也要引柩归乡,葬于乡土;夫妻合葬也是本地风俗之一,主张生同室,死同穴,蕴含团圆合美之意。祭奠先人,并非只是葬礼之祭,以后的程序还有很多繁琐的礼仪,从死者归天之日算起,每七日一祭,其中三七、七七要大祭;“百日”一祭;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举行家祭,其中三周年要大办一次,富裕之家的三周年祭奠规模不亚于葬礼。以后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一日还要为先人焚化纸钱,扫墓以祭。
7、丧葬习俗中的艺术
完整的参观一次丧葬过程,我们会因为其中富丽堂皇的扮饰和铺张宏大的场面而感到惊讶。那些道具、器皿、鼓乐和文字类的东西,无不凸现着充满乡土味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其民间美术、音乐和文学更是值得大书一番。
美术方面,包括了民间绘画、剪纸、手工和雕刻等名个方面。以一个纸扎的“靠山亭子”为例,它以一座楼阁作为主体建筑,背景是苍翠的青山,“靠山亭子”因此而得名。细观此楼,但见琉璃塑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柱绕飞龙,尽显华贵色彩,一派富丽堂皇。细微处的设色与雕琢,无不精致玲珑,尽显匠人手艺。门前更有纸扎的童男、童女待立,极致肃穆之色。其楼背靠的青山,树木苍翠,芳草凄凄,山中更有亭台,洞窟无数,“八仙”等仙、贤们隐居于山上,或抚琴、或品箫、或博奕、或访友、或潜心修炼、或与孩童戏嬉,各得其乐,一派悠然仙景。一座靠山亭子,将美术中许多手法集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无穷魅力。其它的纸制陪葬品还有各种人物、车马、房屋、树木、动物以及一些日常生活
用品,如文房四室、烟袋、拐杖等等。这些东西一般以芦苇和竹子作为骨架,外敷彩纸,精心雕画修饰,无一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丧事中的鼓乐更是渲染悲伤情调的主角之一。凄婉高亢的唢呐无疑是乐队的最强音,配以笛子、二胡、伴着鼓声、镲声、声闻数里,哀伤之情可歌可泣,将民族乐器的传情达意功效发挥到了极致。近年来,一些人别出新裁,将西洋乐器也引进到丧事鼓乐之中,小号、长号、萨克斯、爵士鼓已屡见不鲜,加上大功率的扩音设备,使丧乐更加气势恢弘,但那种凄婉哀伤,庄严肃穆的气氛却有些削弱。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时时处处渗透着浓郁的文学气息。除每个门框上凝炼的对联和满院致哀的挽词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值得一提。
其一,门告。顾名思义,这是立于门外的通知,其作用是向来宾和路人介绍死者及丧事概况,门告具有规定的书写格式,沿袭了古文的写法。第一部分为孝子的痛悼之辞:“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第二部分为死者概况,介绍其生辰年月,卒殁日期,享寿几何等;第三部分为丧事介绍,有向来宾致哀答谢之辞,成敛、灵柩出家门和下葬时辰,安葬地,丧事规模等;最后是所有孝子孝孙们的名字。门告一般约一百五十字左右,语言凝炼,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露着后辈儿孙们对死者深深的悼念和对自己未能充分尽孝的万般痛悔之情。另外,还有一类门告叫“除服掩服通告”,其大致内容如下:“自古有服,重文谕之,服满必除,未满必掩„„特提出通告事宜:
一、五服以内一律掩服三日,三日后复服;
二、所属外戚一律除服„„”。
其二、铭锦。铭锦是挽帐的一种,级别较高,一般是有一定功名或名
望者为死者所题写,属于对死者一生下定义一类的挽帐。铭锦上的文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书写人对死者的称呼,不外乎如“大德望XXX”、“大德范XXX”之类;第二部分是挽词,一般为歌功颂德之类,描述死者生前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做出了不朽功德,堪为楷模等。第三部分的署名必须写清楚书写铭锦者取何功名,有何身份。铭锦犹如墓志铭,其书写格式必然严格予以规范,挽词必然是适度夸大的歌颂,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其三、祭文。祭文分类很多,有朝祖父、陈设文、荣墓文、预告文、迁柩文、正祭文和各类孝子孝孙们的祭文。这些祭文因人而异,针对祭奠者的不同身份将死者生前各个方面的思想、行为进行了不同视觉的文学性刻画。试想,同族内由近及远的兄弟、子侄、孙辈人等何止数十类,各种姻亲、姨亲、表亲、甥、婿等亲属又何止数十类,如此一来,这各人的祭文一一呈现,又不可雷同,怎能不将一个人一生的思想、行动、待人、处世乃至其生存的环境,与周围人际、社会的关系等一切刻画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呢?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礼宾”们高超的写作水平与描写技巧,由他们生成的祭文或四言文或六言文,意义连贯,前后押韵,读之琅琅上口,思之为之动容,堪称民间文学的佳作。在此摘录几例:
朝祖文
“„„祖宗墓道之前曰:木则有本,水则有源,斯人与祖,一脉相传。„„今宵家奠,未致祭于柩前,先迎祖于郊原,灵为不昧,来恪来餐„„”
祭父文
“先考X府君之柩前曰:呜呼!父兮,竟长逝焉,生我恩深兮,训诲渊源。我期父寿兮,亿万斯年,胡为一疾兮,馆舍遽捐。使我儿辈兮,肠断流连。呼天踊跃兮,风雨凄然。音容何适兮,杳隔黄泉。四顾彷徨兮,如狂如癫。抚肩呼号兮,欲见天缘。„„天长地久兮,抱恨绵绵,父其有灵,鉴此清筵,哀哉尚飨”
祭岳母文
“„„吊以文曰:惟我岳母,品德贤良。奉侍翁姑,晨错周祥。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克勤克俭,处事有方。任劳任怨,有功不扬。教育幼辈,行动影响。上下和睦,四邻谦仰。对待亲友,温良恭让。爱护外孙,如珠在掌。期望子婿,山高水长。如斯美德,人间榜样,如斯人品,应寿无疆。无奈黄天不祜,好人先亡,愚婿闻讯,无限悲伤,痛心疾首,心事茫茫。泣泪凭吊,聊表衷肠„„。”
祭祖母文
“„„祖母恩深兮,抚我孙支。时而绕膝兮,喜气盈眉。时而成杖兮,先后追随。朝夕相依,寸步难离„„讵料一旦,舍我如遗。望之不见,无复含贻。听之不闻,徒抱凄悲„„”
其四:诵诗。前文说过,行礼尾声,礼宾们要到死者灵前唱诗以歌颂死者生前功德以安慰亡灵,他们所唱的“诗”,笔者过去也曾欣赏过,但却听不清词,更不明其义。后来请教了一位资历较老的“礼宾”,抄录下来,发觉竟是“骚体”诗歌:
蓼蓼者我,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我,匪我伊蒿,哀我父母,生我劳罪,饼子馨矣,惟垒之耻,鲜明之生,不齿知矣,吾父何恬,吾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糜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腹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腹我,出入府我,欲报之德,昊天阙报。
这些诗歌的意义,笔者只懂个一知半解,对其体例也知之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传承于古代的文学样式,对延续古文学、古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关于灵台县丧葬习俗的几点看法
丧葬在古今都被列为“大事”,古时曾有专门由国家制订丧事礼仪的记录,一次丧葬过程,无疑是当地社会的礼仪、人际关系、民俗民风、经济与社会状况的小百科展示。然而,作为古制流传下来的灵台县丧葬习俗,它在传承了许多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沿袭了许多过去的陈旧流俗,既有移风易俗的一面,又有吸收糟粕的地方。所以,对此,我们应予以一分为二地发扬和取舍。
1、作为“古代文明礼仪之邦”,我们应将一切正确、健康的礼仪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包括丧葬礼仪中淳朴高尚的东西。如对长辈的孝道、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对死者的悼念等。但有些礼仪则应有选择地发扬。如三叩九拜大礼,我们提倡选择其中的鞠躬、作揖,对自己的长辈也可以瞌
头,但这些繁琐的三叩九拜大礼还是应予以“改革”为宜;再如严格的长幼为序,长要爱幼,幼要尊长,但长幼间的等级观念大可不必那么严格。还有些礼仪则必须摒弃:如献牲、焚烧纸钱和纸制物品等。所以针对丧葬中的礼仪我们应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至今仍有进步意义的东西加以传承,而那些铺张的繁文缛节,过时的虚浮套路则应舍去。
2、应提倡移风易俗过丧事,反对封建迷信的介入。在丧葬过程中,因阴阳先生的介入,致使其成本大大增加。如墓穴风水、超度亡灵、设置铺张的灵堂等,都是不必要的程序。而且,多年流传的迷信说法,致使对亡人的祭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3、近年来,丧葬之风越来越向铺张的“厚葬”发展,并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三献礼祭祀、规模较大且中西结合的乐队奏乐已屡见不鲜,诵经超度者也时有出现,富甲一方或为官一任者对其亲人的丧事更是大肆铺排,来宾成百近千,耗时三五日,耗资数万者比比皆是,这些都助长了人们的攀比心理,更成为腐败、变相行贿等滋生的土壤。而早在东汉未年时曹操就首推“薄葬”,自选墓地,并作终制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①魏文帝曹丕也下令:“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无施苇碳,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②并规定以后不得违背这一诏令。此后虽儒家提倡“厚葬”,但仍有许多仁人志士倡导薄葬之风至今。我们应提倡简单、朴素、有意义的丧葬,而对那些劳民伤财、腐化社会风气、占地建陵的厚葬之风予以坚决取缔。正如毛泽东所说:“今后如果有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以这种方式怀念他,寄托我们的哀思。”
总之,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一个地方民俗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家族、家庭和个人的大事之一,丧葬习俗的现象并不因一时、一事而有所变化,它是多年流传下来的,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并接受的事物,因为它承载了大量丰富的民俗类文化而深得人心,因为它寄托了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而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而一直得以流行,因为它助长了人们的虚荣与攀比而得到不断发展。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以展,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丧葬习俗终究会保留那结科学的、健康的、规范的、先进的、有地方与民俗特色的东西,摒弃那些铺张的、迷信的、毫无意义的糟粕,成为承载文化、追忆怀旧、悼念亡灵、寄托哀思的活动。
注 释:
①《三国志》卷二,《武帝纪》 ②《三国志》卷二,《文帝纪》
注:文中引文如对联、挽辞、门告、祭文等内容皆出自民间文人和礼宾之笔记或口授,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李清凌.《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2、王 宁.《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1
3、赵松茂 赵锡爵 赵忠立.《民间礼仪应酬指南》.华夏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