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限时训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选择题
1.美国将玫瑰花定为国花,认为它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他们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说明文化具有()①多样性 ②时代性 ③创新性 ④民族性 A.①② C.②③ 答案:D 解析:不同国家国花不同,体现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①④正确。②③材料未体现,与题意不符。
2.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融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青铜器装饰及西方现代构图等元素于一炉,雅俗共赏。这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④尊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实现共同进步 A.①③ C.②③ 答案:A 解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化不会日益趋同,故②观点错误。题干不涉及不同文化共同进步,故④与题意不符。①③正确切题。
3.2013年7月31日至8月30日,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在西昌举行。节日期间,彝族同胞穿上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游行,尽情释放心中的激情。这表明()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C.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D.文化的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A 解析: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尽情释放心中的激情说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4.2013年1月5日~6日,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以“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为主题,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发展新战略中文化产业的角色与实践方式。会议指出,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体现了()
B.②④ D.③④ B.③④ D.①④ 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答案:D 解析: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D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说法错误。
5.下边漫画中的“和而不同”告诉我们()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最终走向同一
③文化应具有包容性,在文化交往中应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
④在文化交流中需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④ C.①③ 答案:A 解析:“和而不同”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应该互相尊重、理解个性,①④正确。②“同一”否认了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借鉴吸收的是优秀文化成果,③“一切”观点错误。
6.2013年4月10日至11日,第八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本次论坛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意在强调在文化发展中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②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A.②④
B.①③ B.②③ D.②④ C.②③ 答案:C
D.①④
解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①观点错误;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无关,④与题意不符。②③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义,正确切题。
7.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③文化渗透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④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走向统一 A.①② C.②③ 答案:A 解析: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切题;以上电影、歌剧、舞剧在世界各地上演的同时也传播了本国文化,②正确切题;③观点错误,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④中“走向统一”观点错误。
8.(2014·潍坊月考)迄今为止,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43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化平等 尊重差异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霸权 C.色彩斑斓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平等 求同存异 文化自信 答案:D 解析: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要坚持文化平等、求同存异、文化自信的原则,D项正确切题。A中“文化趋同”观点错误;B中“文化霸权”观点错误;C中“文化渗透”观点错误。
9.2013年7月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去年,我们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1935.49亿元,比2011年的1377.8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0.47%,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仅为1051亿元,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从千亿元“一路狂奔”到近2000亿元。数字出版领域“一路狂奔”意味着()①数字出版标志着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B.①④ D.③④ ②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数字出版已经取代传统方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③ C.①④ 答案:B 解析: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①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④错误。②③正确切题。
10.2013年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十周年,伊战“后遗症”至今未愈,“安全”和“健康”成为伊拉克人的奢侈品,为了不再提心吊胆,不少伊拉克人选择“逃亡”,这客观上促成“伊拉克战争之痛”的传播,为世界爱好和平人士所感同身受。这体现了()①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传播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通过教育,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交流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② C.②③ 答案:A 解析:“不少伊拉克人选择‘逃亡’”体现了①;“为世界爱好和平人士所感同身受”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选②;③④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A。
2013年8月7日至11日,中俄跨境文化交流活动——第四届中俄文化大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中斯克市同期举办,大集活动由展览展销、文化旅游等6大板块组成。据此回答11~12题。
11.本届中俄文化大集以“文化贸易,文化交流,友好合作,繁荣发展”为主题,由高层交流、展览展销、文艺演出、民众文化、体育文化、文化旅游等6大板块数十项活动组成。从中俄文化大集的主题和内容看,开展此活动有利于
()①中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增强俄罗斯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推动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B
B.①③ D.③④ B.①④ D.②④ 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②说法错误,对中华文化有归属感的是中华各民族,不是其他国家人民;④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①③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正确切题。
12.为了更好推进中国和俄罗斯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俄罗斯的一切文化成果
②热情地欢迎俄罗斯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③采取一切措施推进中俄文化相互融合、走向统一
④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俄罗斯 A.①② C.②④ 答案:C 解析: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应该是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④符合题意;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并非都可以为我所用,①观点错误;③中“走向统一”的说法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已有几十处世界遗产。但正如漫画所示,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B.②③ D.③④
(1)分析漫画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2)对此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①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
②一些地方政府把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片面追求商业利润,忽略了保护文化的重要性。
(2)①要发展。世界遗产的申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繁荣发展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要求。
②要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解析:第(1)问,漫画显示某些地方在开发世界文化遗产为经济服务,这是因为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漫画显示这种开发往往是过度开发,忽视了对文化的保护。第(2)问,对文化遗产的申请仍然要进行。因为这样可以传播文化,发展经济,维护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但是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文化遗产。因为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文化遗产有重大意义。
14.2013年4月18日,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和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2013年部省合作对韩文化交流年启动仪式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幕式”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表示,希望韩国朋友们通过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了解北京悠久的传统文化,丰富大家对北京以及中国文化的认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次官在致辞中感谢北京市文化局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为韩国国民提供了这次可以亲身了解和感受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机会,他表示韩中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文化部将一如既往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付出更大努力。
(1)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中韩两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
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③中韩两国文化不断交流,一方面使本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①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我们既要热情欢迎韩国优秀文化在我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15.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答案: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桥梁。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篇:高三政治限时练
一.选择题(共48分)
12.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30%,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3000亿美元,当时的100美元可兑换630元人民币,假如到2012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其他条件不变,则我国外汇储备()
A.缩水3300亿美元 B.缩水18900亿元人民币 C.缩水69300亿元人民币 D.缩水20790亿元人民币 13.2012年连续掀起了几波电子商务大潮。“双11”“双12”,再到“201314”,创下了电子商务营业额新记录.下面是不同商务模式的流程图:如果实现从传统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其影响的传递路径可能是()①流通环节减少 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③商品流通成本降低 ④商品价格下降
A.④→②→③→①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 14.中部崛起是中央针对“中部塌陷”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重大举措,近年来,江西省抢抓机遇,出台了推进环鄱阳湖经济圈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等一系列措施落实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崛起()①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②有利于中部充分发挥发展潜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③有利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大国强国地位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5.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外媒体的见面会上,总书记的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党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后的一个月里,十多位官员受到查处,其中不少是被网络举报的。网络反腐彰显了强大威力,网络反腐热潮正改变着中国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①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②已成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主体形式
③是通过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④可以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6.朝鲜于12月12日发射了光明星3号卫星,对此,日、韩、美等国表示强烈谴责,并要求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中方则认为,朝鲜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但必须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做出的相关规定,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冷静应对。对这一事件,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7.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针对日本政府非法“购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实施维权巡航、提交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环境监测预报,护渔维权等。材料表明()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行使的是独立权和管辖权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我国行使的是平等权和自卫权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在12月10日的获奖感言里,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文学无用论”致辞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以急功近利心态观察,文学是“无用”,从“风物长宜放眼量”考虑,文学“有大用”。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学艺术()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展现了—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强调冒险、进取。农耕文明则强调防守、和平, 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表明()
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0.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从哲学角度理解,为什么同行容易成为冤家呢?因为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这说明()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1.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900万辆,再次突破纪录,增速都超过了4%蝉联世界第一。我国已逐步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转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C.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D.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2.“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从本质上,魔幻现实主义是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①“现实”是手段,“魔幻"是归宿 ②魔幻的手法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发挥意识创造性才能实现客观与主观相符,变魔幻为现实 ④“魔幻现实主义”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不得不先解决看起来并不直接相关的问题。如要促进作物的生长,先要铲除作物周围的杂草:在象棋博弈中,为了吃掉对方主帅,先要吃掉对方的卒等。这主要是因为()①次要矛盾解决好了,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②善于利用事物周围有利条件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④想问题、办事情往往要先解决次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二卷(52分)
38.(27分)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高三老师在一堂复习课上进行实验,让班里的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组,共同为一座庙里的五个小和尚挑水一事提出方案,实验的结果如下: 甲组:让五个小和尚分段挑,你挑第一段,我挑第二段,他挑第三段„‥大家能轮流休息,一协作把缸里的水就挑满了。
乙组:给五个小和尚定个新规,谁挑得多,晚饭就给他加一道菜,谁挑得少,晚上菜就减半或吃白饭,这样五个小和尚你追我赶,一会就把缸里水挑满了。
丙组:让五个小和尚做一个输水管道,在河边装一个轱辘,小和尚们有的在河边舀水,有的往输水管道里灌水,有的则在庙里把水装缸里,不一会儿水缸里的水就满了。
材料二:著名电枧编剧邹静之说:“如果说现在是个‘拼爹,的时代,历史文化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爹’。”话糙理不糙。平心而论,文化“拼爹”,即与别的民族比传统文化、比文化遗产。世界上能拼得过我们民族的不多。回首五千年的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文化“拼爹”的雄厚资本,足以傲视天下。如果把这些东西通过现代文化手段艺术地表现出来,不仅能教化国人,增强历史自豪感,而且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传播文化和价值观,亦大有裨益。文化“拼爹”,固然可以使我们得天独厚,但也可能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躺在“老爹”的安乐椅上不求进取,靠文化“啃老”,即只靠稀释、重拍、戏说、改写或颠覆前人的经典过日子。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一谈材料一中三个小组的方案分别给我们现代企业提高效率有什么启示。(9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三个方案的理论依据。(6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拼爹”为什么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12分)
39.(25分)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生命之魂,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某省企业信用规模与GDP比较图
注:企业信用规模(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商业赊欠款+抵押)用来衡量企业的可信任度。企业信用规模越大则企业可信任度越高。材料: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茶水费、保护费、各类饭霸、酒霸、制假售假、昧心经营等问题,2012年广东省在全省开展了包括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及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在内的“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以改善全省营商环境,力促经济社会发展。
(1)描述上图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推断企业信用规模对GDP增长的影响。(5分)(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广东省开展“三打两建”专项活动的经济学依据。(8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广东各级政府在“三打两建”中应该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12分)
第三篇: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的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构建知识体系,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一、要以课本为主 建构体系
无论是应付单科考试,还是综合考试,都要以本为本,全面理解与掌握政治学科的三门课知识,以致于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要求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比如说“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2010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第二轮复习,但时间有限,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每进行完一个阶段,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这一个阶段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在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步骤有两个:
第一,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作一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第二,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这一步要求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跟自己提问,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作为高三学生要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毛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去认真做好第一轮的复习,不可太毛躁,切忌好高骛远和粗枝大叶,特别是不能眼高手低!该重新记的要记一下,该做的大题要做一下,不能只看看。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平时培养,不能光用眼而不用手。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平静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稳扎稳打,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态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游刃有余,轻松制胜。
高考冲刺阶段政治复习策略
第一、重视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全,一旦考到就很难得到高分,对于考点的理解,必须抓住概念“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第二、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例如,要正确回答“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变动带动市场物价的变动”,必须对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都有所了解,包括商品的价值、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政策、营销策略、消费心理等。
第三、注重政治概念的敏锐性。近几年的高考政治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高考复习政治复习六大建议
一、基本指导思想
要以课本为主。有些考生认为:“课本没什么看的!太简单了!”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一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我建议:以每两课为一个阶段,复习完两课后做一套试题,自我检测一下。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进的内容,但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议是: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两课),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两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靠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步骤有两个:
第一,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作一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第二,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跟自己提问,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五、时间安排
由于各学校情况不一样,所以考生的时间安排要和本学校的教学进度相吻合。下面仅以我们学校的时间安排为例给出建议,希望考生能举一反三,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第一轮复习时间总体控制一般在两个半月,而政治常识相对于高三应届生而言比较陌生,所以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哪一部分相对薄弱,就要投入的时间长一些。可以在跟随老师同步复习的同时加大自己弱势部分的复习。找出每天中自己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段记一些比较难记的东西,找出自己理解力比较强的时间段做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部分的试题。但是要注意量,不可能花所有的课外时间去学习政治,毕竟还有其他功课,所以要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比如今天有政治课,那么今天的课外时间就适当少分一点时间给政治,只需把课堂上老师讲的消化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今天没有政治课,那就多分一些时间给政治,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可以预习下一节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单独找一些试题做一下以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
六、心态调整
作为高三应届生要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毛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去认真做好第一轮的复习,不可太毛躁,切忌好高骛远和粗枝大叶,特别是不能眼高手低!该重新记的要记一下,该做的大题要做一下,不能只看看。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平时培养,不能光用眼而不用手。作为高三复读生要注意课本的复习,只不过要首先总结一下,自己考试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做到对症下药,在平时就要做到有重点的训练。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平静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稳扎稳打,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态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做游余,轻松制胜。
第四篇: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试题14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试题(14)
测试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全国人大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②我国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④“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职责不同,但都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是互相监督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我国政府与司法机关存在相互监督的关系,但我国宪法和法律同时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
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等的干涉。宪法和法律对“一府两院”的关系作出这一规定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司法的公正②有利于摆脱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③有利于消弱政府的职能,突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④有利于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同时以赞成2747票,反对108票,弃权47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力是()
A.立法权和决定权B.审议权和表决权C.任免权和监督权D.提案权和质询权
9.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
(八),该修
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据材料回答1-----2题。
1、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10.近几年来,各个民主党派都能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心工作,进行考察与调研,并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下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②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7月1日启动,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至此,无论是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还是城镇非从业居民,抑或公务员、农民,各类人群有望全面享受
养老保险的福利待遇。这一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在不断地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12.“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①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②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③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
④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3.“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
女的血肉之躯和千千万万母亲、妻子之心,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之前小车和无数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B.党员干部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D.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4.“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作为政协委员绝不能“挂名不议政”,更不能“要荣誉不要责任”。据此回答1--2题。
1.政协是舞台,强调的是()
A.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B.人民政协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人民政协是联系广泛的权力机关D.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2.委员是演员,强调的是()
A.政协委员具有人民代表的同等权力B.政协委员是政协职能的履行者
C.政协委员是各民主党派的代表D.政协委员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
15.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50余万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基本上都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级职务。广大党外干部和我们党的干部亲密团结、真诚合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6.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A.有利于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B.有利于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水平
C.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党内腐败的思想根源D.能够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17.纪录片《西藏今昔》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影像资料、实物档案等展示出民主改革50年来雪域高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没有发展程度上的区别
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8.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现有60余座学经班,学经僧人约6000人。**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尊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恢复了各教派各类型宗教节日40余个。这表明,在我国
A.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B.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原则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9.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B.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20.对于利比亚**的原因,其中根源之一在于卡扎菲执政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这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警示是()
①应消除民族差别和民族矛盾②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作为中国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④应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③④
21.胡锦涛主席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之所以强调“抓
团结稳定”,其原因在于
①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坚持民族团结稳定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④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2.2011年1月28日,中国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发表了《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提出坚持爱国爱教、主张和平包容、弘扬和谐理念、发挥积极作用等主张,呼吁广大信众践行和谐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这主要表明,在我国
A.国家鼓励群众信仰宗教
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遵守宪法和法律
D.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3.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在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要使西藏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必须
①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③把中央、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4.2011年,19省市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正式启动,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新一轮援疆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实施对口援疆
①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要求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④有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主观题(共50分)
26.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一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回答
(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中国共产党来提出?(4分)
(2)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7.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2010年的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为之瞩目,这也向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我党和我国政府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和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14分)
28.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10分)
答案
一、单选题
1-5:CCBDB6-10:C1A 2B B 1D 2C11-15:BAA1A 2BC16-20:BABBB21-25:CBADB
二、主观题
26.(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①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中共中央要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
②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我国重大决策要由国务院制定或编制草案。
③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具有最高决定权,重大决策经其批准后,党的主张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全国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其主要职能,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要向全国政协征求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7.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2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有效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分)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3分)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⑤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努力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⑥切实履行了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职能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⑦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提高其管理行政的水平,努力做到使各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树立了政府权威。(2分)
28.(1)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1分),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1分),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分)。
(2)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1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1分),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分)。
(4)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分),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1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1分),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五篇: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整合版)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高频考点梳理 关键词:公民、政府、政治制度、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
【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
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
【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
⊙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
⊙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
利益
⊙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
人翁精神
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
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
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拨打热线电话、进行信访、利用电子政务、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途径
二、(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
在政治生活范围内,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是什么?”时,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
3. 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 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①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②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③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④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⑤其他意义
5.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依法行政。
6. 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二)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
在政治生活范围内,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时,都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1. 政府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履行组织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 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4.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5. 政府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6. 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政党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某事?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党”为何做某事。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从以下知识考虑: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党„„
2.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5.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激发群众的积极
性与创造性。
6.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7. 党这样做的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做某事
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 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5.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三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我国政体及根本政治制度(联系: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
②人大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人大制度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也是我国权力运行的规则)
(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A、党„„工作的原因: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国体、意义
B、党如何开展„„工作: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党的性质: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党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中共与8大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的内容(略)
③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易错,与人大区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①促进民族„„的原因: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B、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掌握“客观依据及意义”)。
②促进民族„„的措施: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B、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C、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D、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E、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联系:反对民族分裂)
③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B、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C、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五、当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冲突则是对立的根源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中国的外交政策:A、决定因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B、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E、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F、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5个)
G、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人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④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⑤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
关系民主化。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C、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E、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六、【“政府”还可关注】
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A、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B、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权力和自由;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防止权力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带动全社会守法护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②政府依法行政要求:A、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
责统一。B、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水平。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D、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注意:D是人大所为,ABC是政府自身所为)
③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A、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若不受监督,会导致权力滥用,滋生腐败,必须依法行政,接受监督。B、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清廉,减少失误,防止权力滥用。
C、利于科学决策,合民意聚民心,为人民谋利益,建立有权威和公信力政府。
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措施:A、有效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依靠民主和法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质询、问责、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B、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强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监督。C、实施政府“阳光工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D、公民要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网上评议政府等渠道,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
⑤政府权威的树立:A、政府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树立的。B、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保持和谐干群关系。C、要有良好的业绩,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社会和谐的促进者,维护人民利益。D、要重品行、作表率,为民谋利益,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E、要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团结合作,讲信誉,发挥积极作用。
七、政治意义(有利于、关系到)
(一)对国家(政府)
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树立政府权威;
2.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3.有利于发扬民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
族伟大复兴;
5.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6.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7.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
8.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9.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10.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以人为本;
11.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12.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人民当
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
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涉及国内民主政治建设相关活动的意义
1. 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人民负责);
2. 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3. 有利于保障人权,真正体现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政治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 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法律保障(依据),转变政府职能;
6. 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7. 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8.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对执政党
1.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
2. 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3. 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 有利于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 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廉政建设);
(四)对公民
1. 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 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
4. 有利于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五)对国际社会或对外交往活动
1. 有利于发展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 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建立并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
4. 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
5. 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6. 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