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电影院线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4:0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中国电影院线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中国电影院线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2年中国电影院线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电影院线行业分析

第一节 业务和技术

一、发行人主营业务及设立以来变化情况

金逸影视公司是国内著名的院线发行和电影放映企业,其拥有的金逸院线处于中国电影院线五强的地位。

金逸影视公司自 2004 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各级城市进行电影院投资经营管理。

发行人设立以来自有和加盟影院的情况如下: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已开业影院75 家,在建影院30 余家,经营区域跨北京、上海、广州等30 余个城市。金逸院线共有103 家影院,包括金逸股份直接投资的75 家影院以及28 家加盟影院。

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院线发行和电影放映业务,主营业务没有发生 变化。

二、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一)所处行业概况

公司属于文化产业中的电影行业。电影产业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发行又分为发行商发行和院线发行两部分。从细分市场来看,公司属于院线发行及电影放映企业。

(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 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1)中宣部

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负责指导全国理论研究、学习与宣传工作;负责引导社会舆论;负责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受党中央委托,会同中央组织部管理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干部,负责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广电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管理局负责,其主要职能为:拟定电影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管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指导并平衡电影题材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审查各类影片,发放或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承办有关审批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的建立与撤销的工作;负责电影技术管理;管理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等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在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即地方广播电视局负责所在地文化广播影视事业的行业管理,并履行国家广电总局赋予的行政审批权等。

2、行业法规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目前对本公司电影业务的开展较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下:

3、行业监管政策

(1)发行放映监管政策

2001 年12 月18 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的1519 号文,提出了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

根据《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一个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线,签约期满,可以重新进行选择;鼓励跨区域影院间的合作经营,各省区域性院线和跨省院线都可以平等地同影片著作权人或发行权拥有者交易影片,而不受行政区域市场的限制;院线和影片著作权人之间或发行权拥有者之间拥有相互选择权;院线购买的影片,其发行放映权只限本院线的发行放映权,而不是本区域或其他院线的发行放映权。按照目前的监管政策,电影发行公司与各院线公司就影片的放映业务达成合作,然后由各院线公司负责对其所属的影院就影片放映做出统一安排及管理,院线公司是电影发行公司与影院之间的桥梁。

(2)经营资质监管政策

从事院线发行及电影放映业务均需要取得国家广电总局的准入资格行政许可。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组建省(区、市)内院线公司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报广电总局备案;组建跨省院线公司的,由广电总局审批。

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组建电影院线公司条件为:10 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的影院,可组建一条省内电影院线公司,其中,实行计算机售票的不少于8 家,年度票房不低于800 万元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15 家以上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且分布在不同省级区域的影院,可组建一条跨省电影院线公司,其中,计算机售票不少于10 家,年度票房不低于1,000 万元且电影专项资金如实上缴。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经营电影放映业务,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向电影行政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并开始经营,《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根据《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不得组建电影院线公司。中外合资合作影院公司的设立,需首先履行省级商务行政部门的审批,通过后报国家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备案审批。经批准允许设立的,取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并凭此办理公司注册登记手续。在影院完成建设、改造且验收合格后,可向省级广电局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然后方可从事电影放映业务。除香港、澳门特区投资者可以独资形式新建、改建影院外,其他地区境外投资者在合资合作影院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9%。

(三)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电影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整个电影文化与产业环境持续改善。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同时,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国有、民营、外资)积极进军电影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01.72 亿元人民币,较2009 年增长63.9%,位居全球电影票房市场的前十名。2011 年度,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31.15 亿元,同比增长28.93%。

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 10 年以来,城市票房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改革之初的2002 年相比,全国城市电影票房增长了将近13 倍。2012 年一季度,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37.17 亿元,同比增长39.21%。

2011 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58 部,比2010 年的526 部增长6.08%,连续9 年保持增长。

2011 年,国产影片票房70.31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53.61%。自2004年起,国产影片票房一直超过进口片票房,大制作和中小制作的国产影片票房均快速上升。2011 年,全国有21 部国产影片(含两部复映片)票房过1 亿,比2010 年又增加4 部。

国产影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使其票房号召力也得到相应的增强,为影院放映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片源保证。同时,进口分账大片引进数量的增加也为影院放映市场提供了进一步的有益扩充。

2、中国电影院线发展概况

(1)“院线制”的发展概况

“院线制”就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院线与影院之间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以供片纽带的仅实行统一排片的发行放映机制。而片方只需直接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

中国电影院线制的建立始于 2001 年12 月,广电总局和文化部颁发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明确提出院线制将成为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主要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院线制的成立结束了中国50 多年以来按行政区域供片,按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行放映模式,而代之以发行方直接向院线发行影片、院线统一向旗下影院供片的发行模式。

在成立之初,大多数院线都是由当地省、市电影公司转制而成。随着电影市场准入的不断放宽,国家允许、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院线竞争,行业外资本的跨界试水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以金逸、万达为代表的民营院线迅速崛起。

(2)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院线制主要分为两类:资产联结为主、签约加盟为辅;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主要特点如下:

截至2011 年年底,全国现有城市院线39 条,全国城市院线票房收入达到124.31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94.79%。24 条城市院线票房超过1 亿元,比2010 年增长5 条,票房合计120.30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91.73%。

城市电影院线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迅速增加。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城市院线年放映场次由2005 年的2,600 千场增加到2011 年的13,120 千场;城市院线年观影人次由2005 年的7,303 万人上升至2011 年的35,475 万人。

3、我国影院发展概况

(1)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稳步增长,银幕密度有待提高作为电影放映的主体,随着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影城数量和银幕数量亦得到稳步增长。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影城数量由2002 的1,024 家增长到2010 年的2,000 家;银幕数由2002 年的1,845 块增长到2010 年的6,256块。

2011 年影院终端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全国新增影院803 家,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 块银幕,是2010 年增长速度的2 倍。2011 年,全国影城数量增长到2,803 家,银幕数增长到9,286 块。

总体而言,影院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吻合,影院地区分布也进一步趋向均衡。

中国虽然银幕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目前银幕密度依然较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据MPAA(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以百万人口银幕密度为例,2009 年中国仅为7.3 块,远低于美国的129.8 块、韩国的41.3 块以及日本的26.5 块。2011 年中国电影银幕快速增长,总量将近2009 年的2 倍,银幕密度得到快速提升,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不但银幕密度较低,单银幕票房产出能力也有待提高。2009 年,单银幕票房产出方面,中国为19.2 万美元、日本为64.8 万美元、韩国为42.4 万美元、美国为24.9 万美元。2011 年,中国银幕数量增长速度超过电影票房增长速度,单银幕票房产出下降为134 万人民币,同比2010 年下降22.09%,与2009 年基本持平。

(2)影院数字化程度加速

电影银幕主要分为胶片银幕和数字银幕,数字银幕是指安装数字放映机、能放映数字拷贝的电影厅,数字银幕数是衡量数字电影放映空间的主要指标。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粗略估计,2010 年,全年新增或改造的数字银幕约2,500 块,总数达到约4,100 块,占了全国银幕总目的七成之多,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电影数字放映渐成主流。2011 年新建影院和新增影厅中,90%的影院都具备数字放映条件。

在数字银幕中,代表新生势力的3D 银幕发展快速。中国目前是全球3D 数字银幕增长最快的国家。截止 2011 年年底,全国城市影院2K 银幕8,500 多块,其中,3D 银幕占60%以上。

2010 年,数字片的票房收入为58.02 亿元,占了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59.52%,同比2009 年的30.65 亿元,增长89.29%。2011 年度数字票房更是占到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90%左右。

此外,随着 IMAX 影片片源的增多,IMAX 银幕发展迅速。截至2011 年2月底,中国内地共有IMAX 银幕35 块,其中胶片5 块,用于科技馆等放映的9块。而全球IMAX 银幕约为403 块,其中280 块用于商业放映,其中123 块用于科技馆等公益放映。

4、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升级,涵盖制片、发行、放映的整体行业在产量、产能、影响力和地位上全面提升。

从产业链条源头看,国产电影产量连续五年超过 400 部,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必然是以市场需求和产出容量为保证。同时,放映市场持续升级。国内放映规模逐年增强扩大,以不同规模、不同发行方式在院线市场放映的国产新片逐年递增,基本达到生产产量的三分之一,加上电影频道放映的电视电影的增加,影片无缘与观众和大银幕见面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支持放映市场升级的是持续不断的全国城市影院的建设高潮,2011 年平均每天新增8.3 块银幕,即使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 年,各类资本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青睐有增无减。

(1)国产电影竞争力将增强,进口片限额增加,确保放映市场片源的充足性国产电影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也在快速提升。鉴于我国对于进口片的限制,国产电影质量的提高为放映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优秀片源,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2003 年至2011 年,国产电影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则为40.83%。国产电影票房收入能够实现接近两倍电影产量的增幅,根本原因在于大投入、大制作,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商业化运作水平较高的国产影片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高质量国产影片的出现,大幅度提升了国产影片的整体水平,激发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观看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进口大片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冲击,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市场地位。

进口分账大片引进数量的增多也为放映市场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片源。同时考虑到进口分账大片增加主要限定在3D 和IMAX 影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具有3D 和IMAX 设备的影院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2)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1999 年数字放映技术的推出,使得电影数字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2005 年随着数字影院技术规范和标准的逐渐成熟,数字影院在全球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带动了电影全面向数字化过渡。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电影数字化作为全世界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动,中国也在快速推进,电影拍摄、放映和影院管理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进程得到飞速发展。

2008 年中国数字拍摄的影片数量(260 部)第一次超过了胶片拍摄的影片(146 部),2009 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数字拍摄影片数量(306 部)超过胶片拍摄影片数量(150 部)156 部。2010 年、2011 年数字拍摄影片数量继续超过胶片拍摄影片。

2009 年12 月,电影局出台《关于对影院安装2K 和1.3K 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该政策的出台加快中国中小城市数字影城的建设速度,构建中国中小城市的数字放映平台,推进中国电影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换。

2010 年1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目前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又明确提出“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的影院建设目标。

2011 年度,数字银幕以及数字票房均占到其市场总量的90%,数字化趋势已经充分展现。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巨幕放映取得成功,数字化放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数字化趋势将进一步增强。(3)电影放映的附加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电影院除了放映的票房收入外,将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服务,不断扩大盈利范围。今后“1+X”影院会越来越多,影院除了放映功能外,将建起多种休闲场所,影院还可以成为商务会议场所。观影带动饮食、购物等一系列的商业购物和休闲活动将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影院进驻商业中心,为周围的商业业态带来巨大的附加消费,而其他商业消费也为影院提供潜在顾客。同时,大堂、灯箱、贴片以及阵地广告的收益有待进一步开发。电影后产品开发也将有会有越来越大的市场,这些附加品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4)向产业上、下游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

从我国目前的影院和院线发展的政策倾向和市场环境来看,影院终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业务最有前景的发展环节之一。国内电影银幕数已经将近10,000 块,数字银幕亦也在现有基础上翻番。电影终端市场的景气吸引有实力的电影制片方往产业下游延伸,建立自有影院。同时,主流院线在掌握连锁影院资源的同时,开始往电影产业的上游挺进,力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四)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行业市场化水平

(1)电影放映市场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已经完全放开我国的电影发行和放映一直属于国家管制行业,近些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监管环境的日趋宽松,整个电影行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行政监管方面,目前,电影放映行业已经完全向民营企业开放。同时,外资亦可以参股影院放映行业。

2001 年12 月12 日,《电影管理条例》指出,国家允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国家允许以中外合资或者中外合作的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

2004 年6 月15 日,《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指出,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

同时,《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以及相关补充规定指出,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不得组建电影院线公司;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

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不断放宽,以金逸股份、万达影视等代表的民营放映企业以及以UME 为代表的港资逐步发展壮大,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影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推动着电影放映市场的市场化水平。

目前,在排名前十的城市院线中,民营的万达院线、金逸院线以及大地院线分别位于第一、第五以及第七。在排名前十的影城中,民营和港资的影城所占份额更是在一半左右。

(2)影院规模扩张市场化,行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指出,新设电影院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放映经营许可证》。具体流程如下:

在向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放映许可证》时,除需要提交申请登记表、《企业名称预告核准通知书》、租赁协议书、场所平面图以及放映单位购买设备器材的证明等常规申请文件以外,鉴于电影院为大型公共营业场所,尚需要提交《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确保影院消防安全设施达标。

除《放映许可证》这一必备行政许可文件以外,新设电影院一般根据业务需要向县级卫生局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向主管工商部门申请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

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新设影院总数、地理位置、密度等问题不存在行政管制或者相关指导意见。影院规模的扩大主要还是基于城市的人口密度、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水平、人口素质、文化休闲氛围等商业因素,不存在行政管制的问题。

同时,由于我国现有影院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因此政府积极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改造和新建高标准的影院。

2009 年7 月颁布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2010 年1 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亦明确指出2015 年前电影数字化的发展目标。2011 年10 月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把文化产业提升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高度,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2、行业竞争格局

(1)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兼并重组将成为院线新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院线快速发展的同时,院线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日益激烈。各条院线在大力新建自有影院的同时吸引其他影院加盟。同时,在现有院线激烈竞争的同时,新的院线亦会带来新的竞争力量。

院线激烈竞争的结果导致两极分化也极为严重。2011 年,排名前十的院线票房占到整个主流电影市场票房的70.52%。在第一梯队的院线飞跃发展的同时,第三梯队的院线却受制于种种条件,经营状况不佳。大院线下属一家影院的年度票房是中小院线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片、好片的资源及配套宣传向大院线倾斜,使得一般的中小院线更加处于劣势,从而加剧了大小院线的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中小院线在加强管理营销,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横向联合,战略重组将会是新的发展趋势。(2)院线区域优势仍然明显

由于中国院线 2002 年大都是由各省市电影公司转制成立,因此,当时各条院线的区域性十分突出,地区的院线基本上在本地区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经过9 年各个院线之间的跨区域渗透,该特点已经大大弱化,但是,在相当多的地区,本地院线的区域优势仍然明显。

3、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2010 年及2011 年,票房收入排名前十的城市院线票房以及占城市票房市场份额情况如下:

由此可见,按票房指标,2010 年及2011 年中国城市院线市场的CR5 指标分别为53.45%和48.81%,CR10 指标分别为74.73%和70.52%,市场集中度(票房标准)维持在较高水平,包括万达院线、金逸院线等民营院线在内的第一梯队已经成为我国院线市场商业化运作的主导力量。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行业准入壁垒

电影业属于国家管制较为严格的行业,国家在资格准入、发行及放映等方面制定了一套严格且具体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加强对该行业的行政性管理。

传统的国有制片厂及由其改组而来的国有电影集团因其国有背景,受到的政策限制相对较少。在2002 年《电影管理条例》颁布后,允许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组建电影院线,民营企业涉足电影领域基本不存在障碍。外资企业允许以中外合资或者中外合作的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9%。同时,外资企业不得参与电影发行业务。

(2)资金壁垒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以参股形式投资现有院线公司的,参股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3,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以控股形式投资现有院线公司的,控股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单独组建省内或全国电影院线公司的,组建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5,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

(3)商圈和选址的排他性

商圈和选址对影院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大中城市优势商圈的形成和发展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受到城市商业规划、交通设施等众多配套因素的影响。如果某一家影院在某一地区或城市抢占了优势商圈,就很容易在位置、客流量和顾客认知度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产生排他性的影响,从而在同一区域内对同行业构成挤压性的竞争压力,并可有效遏制新竞争者的加入。

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分布情况、功能规划、交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商圈的形成甚至新老商圈的更替,特别是现有商圈中的场地也并非完全饱和,这些都给强有力的新竞争者留下了机会。

(4)专业人才壁垒

院线作为旗下影院的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方,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旗下影院的经营效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电影院线市场,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优秀的院线管理团队代表着院线的软实力,它将保证整条院线的高效运作,并吸引新的影院加盟。

随着中国产业环境的改善,资本目前已不是制约院线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优秀的管理团队也成为影响院线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也正因为如此,国内院线的数量始终相对比较稳定。

目前,鉴于影院和酒店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同时酒店管理人才稀缺性相对缓和,一些院线也选择从酒店引入影院管理人才。

5、市场供求状况和变动原因

从片源供应的角度来看,自 2002 年开始,中国国产电影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1 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58 部,比2010 年的526 部增长6.08%。在电影产量持续走高的同时,进入院线上映的影片数量增速较慢。2011年院线放映国产影片约154 多部,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影片未能在院线上映。电影产量和上映数量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国电影产业在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上仍然有待加强。

从放映市场供应的角度来看,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影院数量由2005 年的1,243 家增长到2011 年的2,803 家,增长了1.26 倍;电影银幕数量由2005 年的2,668 块增长到2011 年6,256 块,增长了2.48 倍。但相比于国内电影市场旺盛的需求相比,影片产量、影院和银幕的数量仍然偏少。以美国等电影成熟市场,银幕数量的绝对数和人均银幕仍然都相对较少,市场空间巨大。2009 年,美国银幕数量就达到了39,171 块,是中国银幕数的8.29 倍;百万人口银幕密度,中国仅为7.3 块,远远落后于2009 年美国的129.8块。

6、行业利润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必然不断提高。目前,民营电影发行和放映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外资的政策限制也将会逐步宽松。更多新竞争主体的进入,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现有竞争格局,影院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有所增加,从而有可能降低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2011 年,影院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单银幕收益减少,从而降低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2010 年年均单银幕票房收入为155.83 万元,2011 年度为133.87 万元,比上年减少21.96 万元,减幅14.09%。

随着影院投资热情的释放,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趋势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单银幕产出将会有所回升。同时国内电影市场的长期旺盛,以及放映技术的不断革新将确保院线发行和电影放映企业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且,随着我国电影整体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日趋成熟,市场资源向大型电影发行和放映企业倾斜的趋势将更为明显,这使得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领先者的盈利能力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仍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国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 已经接近4,000 美元,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人均GDP 均超过5,000 美元。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 美元的临界点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也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我国文化产业 2009 年的增加值已达到8,400 亿元,2010 年更是超过10,000亿元。根据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的“今后五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 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由“十一五”期间占同期GDP 的2.5%提高到5%以上。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消费的不断升级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将逐步挺进数字化与消费型时代。

居民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会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电影行业作为文化行业快速发展的排头兵,2003 年起票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票房和银幕数仍偏小,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2)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2009 年7 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规划指出,我国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

2010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明确把电影产业提高到战略产业的高度。

2011 年10 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 年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国家还积极落实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依法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从而保护了电影产业链上各方的利益。国家还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国产电影给与了适度的市场保护,为国产电影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和有利的发展环境,这有助于国内电影企业尽快缩短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

(3)电影数字化带来新的机会

电影和其他行业一样正在进行着全面的数字化应用和普及,正在从模拟式的胶片技术向数字技术进行过渡。它是电影诞生百年以来最大的一场变革,给电影市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电影生产环节,数字化拍摄电影,大大缩短拍摄周期,降低拍摄成本;在电影发行和放映环节,不用胶片极大节省了发行成本,并且有利于影院增值业务的拓展;在影院经营方面,数字化有力推动了院线和影院的现代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影院放映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影院的经营效益。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竞争程度日益激烈

在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院线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影院方面,业内外资本的大量涌进一方面抬高了影院的租金成本,另外一方面也对现有影院造成冲击。在院线方面,现有院线激烈竞争的同时,每年都会有新的院线成立,这都带来新的竞争。

(2)盗版冲击

盗版对于我国电影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国家和影视企业一起在打击盗版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盗版现象依旧十分猖獗,这直接影响电影作品的票房收入。

(3)电影数字化对影院放映带来的挑战

由于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卫星等技术服务机构正在成为电影产业中的新成员,影院外其他传播模式的观影效果在逐步增强。同时,由于多媒体渠道的拓展,影院外其他传播模式的有效到达率将逐步提高,其他模式的观影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些都降对影院观影人群形成一定的挤占效应。

(六)行业主要特点

1、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在目前我国电影业的监管政策下,电影发行公司发行影片和影院进行电影放映的两个流程之间存在一个特殊且必备的环节——院线(由于院线均分布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因此院线也称为城市院线)。

电影的销售模式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体现为:电影发行公司委托院线公司负责影片的放映工作,院线公司根据旗下所属影院的情况对影片放映进行统一的安排及管理。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1 年底,全国共有39 条院线,全国城市院线票房收入124.31 亿元,占到全国城市票房总收入的94.79%,通过资产或者签约加盟为纽带拥有2803 家影院以及9,286 块银幕,这构成了我国电影业的主要发行放映渠道,也是电影公司电影作品主要的销售渠道。

同时,由于院线占有了大部分影院和银幕资源,且电影产品的消费主力为城市居民,因此来自院线的票房收入始终为全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比重逐年上升。

2、行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特征(1)电影业的档期(季节性)特征

我国电影档期的运作模式是从学习和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成熟电影市场的运作惯例逐渐发展而来的。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影档期的概念日渐成熟。目前形成以春节档、暑期档、贺岁档和国庆档这四大档期为主,以五一档、情人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几个小档期为辅的格局。2010 年,重要档期共实现票房合计49.78 亿元,占2010 年全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的48.94%。

由于电影行业存在档期现象,所以电影业的票房收入根据档期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即夏季(暑期档)和冬季(贺岁档及春节档)是国内电影票房收入的两个波峰。

(2)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中国目前的影院分布呈现区域分布不均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城市影院多于小城市,东部沿海地区影院多于中西部,南方地区影院多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从省区、直辖市院线市场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开始“院线制”改革后,广东、北京、上海三省市一直领跑全国电影票房市场,俗称三大“票仓”。2011 年,广东省票房18.21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14.65%,蝉联全国省区、直辖市票房排名第一;北京市票房13.36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10.75%,蝉联全国省区、直辖市票房排名第二;上海市票房10.76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8.66%,排名下降到第四。江苏省票房10.83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8.71%,排名上升到第三。

广东、北京、上海三大“票仓”在票房总量增长的同时,占比较上年均有所下降,二三线城市发展迅猛。

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六座城市仍然位居城市票房前六,票房合计45.24 亿元,占全国城市院线票房的36.41%,占比同比上年下降3.44%。但与此同时,中小城市的电影市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影票房总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

从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电影市场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 年新增影院803 家,其中,东部地区新增276 家,新增银幕1,324 块;中部地区新增352 家,新增银幕1,044 块;西部地区新增175 家,新增银幕662 块。总体来说,影院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吻合,影院地区分布也进一步趋向均衡。

(3)行业的周期性

电影行业作为文化行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 的增长水平直接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受益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电影产业收入在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高速增长的同时,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仍能体现出较强的抗衰退性特征。

3、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电影发行和放映行业的上游是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下游是直接面对观众。院线、影院与电影制作和发行企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质量的电影会为影院带来更多的观众和更高的票房收入,从而推动了高档次影院的改建和新建;院线和影院的发展会拓宽和改善影片发行渠道,更好的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从而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促使影片投资制作方继续加大影片投入,出品高质量电影。

按照目前的市场格局,影院和院线总共可以获得约 57%的票房分账收入。因此,实力较雄厚的电影企业都已经或者正在尝试进入电影放映行业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三、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一)市场份额及变化趋势

金逸影视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势头。2008-2010 年的金逸院线的票房分别为2.76 亿元、4.39 亿元以及6.89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的份额分别为6.36%、7.07%以及6.77%,均位列中国城市院线第六名。2011 年度,金逸院线实现票房8.51 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的份额为6.49%,全国城市院线排名由第六位上升为第五位。未来,随着公司影院拓展力度的加强,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竞争对手及简要情况

全国城市院线排名前十的院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以中影星美、上海联和为代表的,具有国有背景,由国有电影集团组建,以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一类为以万达、金逸院线为代表的,由民营企业投资组建,以资产联结为主、签约加盟为辅。

2008 年以来,全国排名前十的城市院线基本保持稳定。2011 年度,以票房为指标,金逸院线排名由2008-2010 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2011 年底,票房排名前十院线基本情况如下:

1、万达院线

万达院线成立于 2005 年1 月,是大连万达集团全资子公司。2011 年,万达院线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83 家成员影院,702 块银幕,实现票房17.85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13.61%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一。

2、中影星美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公司成立于 2002 年初,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星美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院线管理公司。2011 年,中影星美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68 家,904 块银幕,实现票房13.77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10.50%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二。

3、上海联和

上海联和隶属于上海电影集团,是由原永乐股份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跨省市院线。2011 年底,上海联和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74 家成员影院,826 块银幕,实现票房13.03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9.94%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三。

4、中影南方新干线

中影南方新干线由中影集团、广东省电影公司于 2005 年重组成立。2011年底,中影南方新干线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48 家成员影院,728 块银幕,实现票房10.86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8.28%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四。

5、北京新影联

北京新影联成立于 1996 年2 月8 日,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市电影公司及北京有影响的18 家影院共同出资组建的具有股份制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2011 年底,北京新影联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99 家成员影院,552 块银幕,实现票房7.63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5.82%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六。

6、广东大地

广东大地成立于 2008 年2 月,隶属于大地时代文化传播集团。2011 年底,广东大地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199 家成员影院,811 块银幕,实现票房6.77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5.16%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七。

7、浙江时代

浙江时代成立于 2003 年6 月,隶属于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2011 年底,浙江时代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93 家成员影院,480 块银幕,实现票房5.57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4.24%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八。

8、四川太平洋

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由中影集团和四川省电影公司共同发起,吸引四川省各市、州电影公司、甘肃省电影公司组成的跨省院线。2011 年底,四川太平洋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62 家成员影院,360 块银幕,实现票房4.68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3.57%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九。

9、辽宁北方

辽宁北方院线公司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控股,辽宁省电影公司、沈阳电影有限公司、大连电影有限公司、鞍山市电影公司、青岛市电影公司以及淄博市电影有限公司等七个股东单位共同投资组建。2011 年底,辽宁北方拥有可统计票房影院71 家成员影院,327 块银幕,实现票房3.82 亿元,占有全国城市票房2.91%的份额,在中国院线中排名位列市场第十。

(三)公司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1、竞争优势

(1)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充足的项目储备 得益于公司股东方多年的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经验以及公司自设立以来影城投资经验,公司积累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拓展人员,养成了高度商业地产敏锐度,对于影城项目的选址、方案规划、项目评估已形成了独到的评估体系。

公司能够准确而又及时的把握市场需求,鉴于一线城市成熟商圈的影院市场趋于饱和,扩张速度变缓慢,公司加大二、三线城市市场的拓展。同时,公司也关注一线城市新老商圈变动带来的市场机会。

同时,相比以签约加盟为主的国有院线,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和灵活性;相比同属于民营背景的万达院线,公司在市场开拓、影院选址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更容易吸引其他知名商业地产投资企业与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将其自建物业项目介绍予公司,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开业自有影城75 家,在建影城30 余家,遍布国内主要大中型城市。已正式签订租赁协议或者租赁意向书的影院投资项目超过100 家,形成了充足的项目储备。

在影院租赁成本不断上升的市场环境中,成功的市场开拓和充足的项目储备,确保公司新建影城的成功运作和盈利前景,也为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突出的区域市场领导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选址和布局的优势使得公司在福州、厦门等二、三线城市的区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起到了引导当地市场的作用,不仅弥补了市场空白,也以优良票房创造了市场新增长点。2010 年福州金逸影城实现票房6,193 万元,位列全国影院排名第六的好成绩。

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于社会效益,不断打造公司品牌,积极响应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号召,深入研究公司相关业务的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及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相关行业的课题研究,与之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树立行业专业品牌形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牢固的树立了具有“金逸”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吸引众多行业上下游的知名企业与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为公司新业务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市场营销优势

当前同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割据、新市场拓展难度加大,公司推行“营销决胜于银幕之外”的发展计划效果非常显著。广泛整合影院、院线、发行方、媒体、企业等多方面资源,实行“大品牌、大营销”策略,在影片档期和节假日对上映影片进行营销包装,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

公司注重营销人才的培养,累积了一大批专业营销团队,并形成了一整套营销人员培养和管理制度。市场营销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开放用人机制;灵活的奖励分配机制,形成工资与业绩结合、奖金与效益挂钩、富有吸引力的市场化薪酬福利体系;按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员工讨论、培训体系,这些都对金逸在全国开拓新市场输送市场营销人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公司积极拓展会员卡业务,为会员提供充值、优惠、积分一卡通服务。会员可以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获取最新的电影资讯;人流高峰时公司为会员提供绿色专用通道,享受更快捷、更方便的购票服务;会员可享受电话预订服务,通过电话预订当天电影的场次和座位;会员生日免费看电影;会员均有机会免费参加金逸会员俱乐部组织的电影赏析、影迷看片、特色派对等活动、不定期的好礼相送;明星见面会优先折扣订购。通过上述有效的会员营销活动,公司现有会员超过110 万,有效的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令顾客的随机性转化为常规性行为,达到了固定票房收入的目的。

此外,公司不断探索影院经营业务发展新模式,在重大节日、票房大片上映进行创新性市场营销的同时,在淡季、小片堆积的情况下,以有效的促销、团购、团体票、联合商家做活动等手段创造出真正属于金逸的市场营销模式。

(4)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和运营机制的优势

自成立之初,公司充分借鉴了国际知名院线的先进管理经验,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加以融合、创造,形成了金逸股份独特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并取得了领先于其他城市院线的运营效率。

2011 年,金逸院线单影院票房产出1,064 万元、单银幕票房产出184 万元、单座位票房产出1.09 万元,远高于城市院线市场平均单影院票房产出443 万元、平均单银幕票房产出134 万元、平均单座位票房产出0.73 万元,位列前十大院线第二名。

公司运营机制的优势具体体现在运营实效性和服务标准化两个方面。运营实效性主要指影院与院线的衔接,包括拷贝发运、胶片检查、影院排映等的规范化和实效性;标准化服务内容包括影院布置、购票柜台设置、影片放映、检票流程、影厅温度湿度设定等。

公司实行总部、区域、影城三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同时对现有机构和业务进行优化重组和责权利的清晰划分,形成公司强有力的三级管理架构模式。总部下达到各区域、各影城的经营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分解落实到季、月、周的业务工作中,同时结合各级部门业务实际,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和文档模版,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公司每年都在不断完善修订金逸电影院管理和运营的行政制度、营运服务制度以及营销制度,以制度的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化确保金逸股份的独特发展模式。

(5)专业的管理团队,出色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能力

公司在长期的经营中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运营团队,涉及影院项目开拓、院线管理以及影院经营各个环节。公司现有专业拓展人员33 人、市场营销人员203 人、影城管理人员432 人、服务人员1,609 人,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人才梯队。在满足公司现有运营需求的基础上,也为公司影院业务扩张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常规的外部招聘引进方式,公司结合自身特色和行业特点,采用定向办学培养机制和实习生培养机制,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管理和运营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梯队建设系统。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实行自我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岗位员工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规程培训。

在绩效考核方面,公司建立了持续的、制度化的奖惩激励机制。注重内部人才培养,鼓励内部员工竞聘,倡导唯才是举,不拘泥于学历与资历,坚持推行能上能下的人才选拔制度,为优秀人才提供职业保障和职业规划,对不称职的员工予以终止聘用关系,实行末位淘汰的政策,保持组织的活性与张力。

2、竞争劣势

(1)资本实力较弱、资产结构有待优化

充足而稳定的资本是影院投资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公司处于快速扩张期,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张,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从资产结构来看,公司目前自有资本较少,流动负债金额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较小的自有资本规模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2)跨区域发展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影院数量和区域布局上来看,距离公司建立全国性连锁影院业务网络的发展战略尚有一定的差距。公司为完成这一既定目标,积极的跨区域拓展业务,逐步形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尽管如此,公司在不同区域开设新影院将继续面临选址准确性、品牌优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挑战。

四、发行人主营业务情况

(一)主要产品或服务及其用途

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院线发行和影院放映业务。

院线发行主要是以院线为纽带,连接电影制片商和影片放映方,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

影院放映业务主要为观众提供影片放映业务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餐饮或其他增值服务)。

(二)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流程图

本公司从事院线发行和放映的业务流程图如下:

1、院线业务流程(1)收集影片信息

院线通过与主要制片方、发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影片的相关信息。一些中小影片的制片方也会积极与院线洽谈,提供其影片资料,争取公映的机会。同时,各大院线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多方位的掌握片源信息。

(2)分析市场前景

对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影片信息进行筛选,与影片发行方落实各影片档期,制定每月分账影片节目单。积极组织安排内部试片,召开影片营销会议分析讨论各部影片的市场前景,把每月排映影片分为重点、次重点等档次,预测每部影片的票房前景,形成分析报告供各影院参考。让影院在影片上映前及时把握影片的市场前景,从而做好上映初期的排片。

(3)洽谈分账比例

通过上述对影片前景的分析,院线与影片发行方洽谈发行分账比例以及相关的奖励方案。

(4)制定排片计划

结合影片受众地域性及院线下属影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院线所属影院的整体排片计划,向影片发行方预定拷贝(胶片和数字)数量,在影院之间合理分配胶片拷贝。

(5)制定营销方案

根据影片特色及上映规模,制定影片营销方案,供影院参考,合理安排影片宣传品的发放,并为各地影院争取安排更多的首映见面会等发行方宣传活动。同时,结合影片上映计划,与制片方或者其广告代理公司洽谈贴片广告工作,并把具体播放场次的计划分配给影院,跟进广告剪接等相关工作。

(6)投放影片

确定影片拷贝投放后,及时把排片表、影片发运表提供给发行方,要求发行方把拷贝按照排片表分发给各影院。同时,把发行方提供的拷贝货号单发给影院以便影院核对拷贝,并检查拷贝达到情况。

2、影院业务流程(1)影片放映安排

根据院线制定的排片计划,影院将取得影片的数字拷贝或胶片拷贝。影片的具体放映时间和场次等由影院自行做出安排。同时,影院会根据影片放映的实际情况和收益来合理调整放映时间和场次。

(2)影片营销宣传

影院会结合影院自身制定的营销计划和总部市场部下发的营销计划,组织和执行影片的营销宣传布展和活动,包括户外广告、影院阵地广告、媒体宣传、优惠促销、商家资源互换、明星首映见面会以及宣传品派发等。

(3)广告业务

影院根据影片的上映计划,影院会与广告代理商洽谈相关的广告业务,包括映前广告、阵地广告等。

(4)售票服务

影院正常的售票服务包括网络售票系统和柜台售票系统。其中,网络售票系统是指观众在影院官网在线购买电影票后,直接通过短信或二维码到影院的自动售票机领票;柜台售票系统是指观众直接到影院售票处通过现金、影院兑换票、会员卡来购买电影票。

此外,影院根据票务业务拓展的需求,影院会与票务代理机构合作,观众可以通过票务代理机构的网络端口、手机端口等方式订购电影票,然后通过短信或二维码到影城售票处兑换电影票。

(5)餐饮、电影产品等增值服务

影院将为观众提供便捷,高效的餐饮服务。在餐饮柜台的设计上将突出可视性和实效性,根据影院规模设置相应的售卖窗口,提高服务速度,节省观众排队的时间,有效控制人流量。

影院会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设计不同餐饮组合,还会定期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在影院消费。

此外,影院还在显眼的地方摆放各种各样的近期电影产品来吸引观众通过现金或会员卡进行购买。同时,影院将直接与供应商接触,保证食品的品质,并有效控制成本。

在旗下大型影城配备高档次的贵宾俱乐部,为会员之间提供交流、聚会、聚餐专署服务场所。同时,自主开发影城特色的休闲食品,拓展新的盈利途径。

(6)观影进场流程

观众购票后,去往影院设置的休闲区耐心等待,当影片即将开始的时候,影院员工通过语音温馨提示或现场的LED 屏幕显示,提醒观众凭票进场。观众在员工的指引下,坐上相应的座位观看电影。

(7)影片放映

在金逸影视影院将会放映数字放映为主,辅以少量的传统的 35mm 胶片影片。数字电影放映流程:数字电影数据使用专用服务器,从发行商处通过网络传送到影院进行实时放映,从而替代了物理意义上的电影拷贝。由于消除了划痕、晃动、斑点,也不存在褪色、重影和接片的干扰,观众可以欣赏到更加精彩的画面,从而成为该项模式革新的最大受益者。此外,这种模式会使发行商降低了复制费用,增加了放映日程的灵活性,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时发行;影院加快了新片上映的速度,大大拓宽了放映范围,并增加了放映计划的灵活性。

(8)票房收入实现

影院获得票房收入,按放映协议约定分账比例将制片方(含发行方)和院线的收入分配给院线,院线扣除其分账比例后将剩下的收入分给发行方。

(三)主营业务模式

1、院线经营模式

发行人院线的经营模式是采用资产联结为主、签约加盟为辅的方式,所属影院分为自有影院和加盟影院两大类。

自有影院由发行人投资控股,系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以资产和供片为纽带。

加盟影院与金逸院线签订加盟协议,以供片为纽带。发行人院线与加盟影院之间签订加盟协议,时间一般为三年,协议中并未约定到期后的商业合同安排。自金逸院线成立至今,发行人加盟影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增长。

2008 年底金逸院线加盟的影院中有3 家被发行人收购后改造成为发行人自营影院,有3 家因自身经营困难不再放映分账影片而不再作为加盟影院,其他影院均一直保持与金逸院线之间的加盟关系。历史上,发行人未出现加盟店到期后不再续约之情形,发行人与现有加盟店相关利益主体不存在纠纷。通过上述资产或者供片为纽带,金逸院线实行统一供片、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

金逸院线负责影片洽购,与影片发行方签订放映合同,取得影片一定时期内的在该院线所属影院(包括自有影院和加盟影院)的放映权;院线与影院签订影片分账协议,将获取的影片放映权下放到所属的影院;影院利用专业设备放映影片实现票房收入,并按分账协议将部分票房收入分给院线,院线再按照放映合同的分账比例将部分票房收入分配给制片方。

2、分账模式(1)行业参考

中国电影产业的分账模式是影院放映获取票房收入,扣除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和营业税及附加,剩下分账票房3;影院按照与院线签订的分账协议将部分分账票房分配给院线;院线按照与制片方签订的放映合同的分账比例将从影院获取的部分分账票房分配给制片方(发行方)。

根据广电总局知道性意见,中国电影产业分账比例原则上规定为:国产分账影片分账比例为制片方(包括发行方)原则上不低于分账票房的43%,影院一般不超过分账票房的50%;进口分账片的院线和影院分账比例原则上与国产分账影片一致。

与院线公司资产联结的影院,在保证制片方分账比例的前提下,影院分账比例可与所在院线公司协商确定。当国产片是由制片方交给专门的发行公司发行时,制片方和发行方之间的分账比例具体根据双方的发行协议协商而定。进口分账片只能由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发行,分账比例由进口片制片方与中影/华夏协商。以买断方式进入市场的国产影片,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院线公司与影院的分账比例。制片方与院线的具体分账比例会在上述原则分账比例基础上上下浮动,比例的最终确定以双方签订的协议条款为准。院线和影院之间的分账比例亦是如此,当多家院线都在争取某家优质影院加盟时,院线往往会向影院让利、征收较低的分账比例以吸引影院。

(2)公司分账模式

发行人在保证制片方分账比例(一般不低于分账票房 43%,实际分账比例依据金逸院线与制片方签订的发行协议确定)的前提下,金逸院线与自营影院根据电影发行放映市场的一般规律,结合各自经营特点,根据自营影院的选址、开业时间、年票房收入规模、影片类型,在广电总局指导意见下经过多年摸索逐步形成了具有金逸特色的自营影院分账政策。该等政策与加盟影院分账政策共同形成如下分账政策: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的采购主要是围绕分账影片,院线与影片发行方签订分账协议,获得该影片一定时期内在本院线所属影院的放映权。

分账影片主要分为国产分账影片与进口分账影片。国产分账影片的采购对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集制片和发行职能于一体的国内大型电影集团;另外一种是专业电影发行公司。进口分账影片的采购对象为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此外,在分账影片下档以后,院线以买断形式采购少量的影片拷贝,取得该影片在本院线内一定期限的发行放映权。

4、销售模式

影院销售主要包括电影票销售、餐饮等增值服务销售以及广告销售。(1)电影票销售模式

电影票销售主要包括零售和团体票两种模式。零售主要是包括网络售票和柜台售票,网络售票系统和柜台售票系统均是符合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的全功能电脑售票系统。团体票销售主要包括直接面向团体客户的销售以及面向票务代理机构的销

售。

此外,公司提供消费、充值、优惠、积分一卡通服务,有效地提高了观影人群的忠诚度。会员可以免费获得电影资讯、享用贵宾俱乐部、电话订票服务、生日免费看电影、积分兑换电影票、参加会员活动以及明星见面会优先折扣订购。

(2)餐饮、电影产品等增值服务销售模式 餐饮等增值服务销售业务包括: ① 固定合作卖品销售。公司旗下所有影院均有标准化食品饮料(如纯净水、爆米花、可乐等)销售业务;

② 随机性合作卖品销售。影院根据当地顾客的喜爱不同,有选择性地选取特色食品(如薯片、饼干、泡芙等)进行销售,提高卖品部利润;

③ 市场热点卖品销售。通过分账或基数买断等方式试点引进新型合作产品(如御茶、酷乐冰等)并进行销售;

④ 贵宾俱乐部服务。设立特色会所以满足会员及贵宾的休闲、聊天、举行小型商务会议及聚餐等需求,并通过提供小食、饮料、西餐、中餐取得服务收入。

⑤ 电影后产品销售。将近期经典电影的衍生产品(如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等),摆放于影院显眼位置进行展销,以满足影迷购买珍藏的需求。

(3)广告销售模式 广告销售业务包括是:

① 映前广告,根据目前行业管理规定,映前广告分为片方贴片广告、院线贴片和影院映前。

其中,片方贴片是由公司与制片方或者其广告代理公司招商,招商后与院线公司签订协议在院线影院进行发布,院线和影院获取广告发布佣金,分为全国贴片和区域贴片;院线贴片是由院线经片方授权与广告客户或者广告代理公司进行磋商签订广告发布协议,院线统一协调该广告在其所属影院的播放场次安排、剪接等相关事宜,贴片广告的特征是广告只随特定的影片发布;影院映前广告是由影院自身与广告客户或者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协商,只在本影院进行播放的贴片广告,一般按时段结算。

② 阵地广告。在电影院范围内,商家可通过 LED 显示屏、灯箱海报、电影票、X 架、KT 板、纸立牌模型、影厅冠名等方式,对进入电影院的人群进行宣传。

5、发行人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

发行人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直接对观众的推广方式。(1)会员卡业务

发行人积极拓展会员卡业务,为会员提供充值、优惠、积分一卡通服务。会员可以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获取最新的电影资讯;人流高峰时公司为会员提供绿色专用通道,享受更快捷、更方便的购票服务;会员可享受电话预订服务,通过电话预订当天电影的场次和座位;会员生日免费看电影;会员均有机会免费参加金逸会员俱乐部组织的电影赏析、影迷看片、特色派对等活动、不定期的好礼相送;明星见面会优先折扣订购。通过上述有效的会员营销活动,公司现有会员超过110 万,有效的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令顾客的随机性转化为常规性行为,达到了固定票房收入的目的。

(2)影城阵地电影文化的呈现,以及卖品经营的促销方式

建立具有金逸特色的影城宣传阵地,及时更新新片预告信息,为观影人群 建立更好的购票环境以及咨询平台。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的卖品促销活动,增

强影城票房以外的盈利能力。(3)增送饮品或者是免费观影

新开影城刚进入市场的时候,通常会进行包括免费观影、免费饮品在内的 一系列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金逸,迅速的提高周边观影人群

对金逸的认知度。

(4)有奖观影、开卡有礼方式

影城采用有奖(礼品)观影或开卡优惠,以及不定期的互动活动等方式,以此来增加人们对来影院观影次数以及对金逸品牌的依赖。(5)开拓团体、团购业务方式

为了在零售零散观众层面扩大观影人群,影院大力开展团体、包场,以及 适当的团购业务,提高影院上座率。(6)开发特色、特定观影专场推广方式

根据特定的电影、特定的时间段以及特定的市场环境,制定符合影院自身 特色的专场推广活动,在增强影院知名度的同时,增强淡季、非黄金时段的盈

利能力。

第二、利用媒体、影迷俱乐部、新片见面会的推广模式

根据各影城所处市场环境,制定符合影城定位的媒体推广活动,包括户外 广告、平面媒体在内等各种方式。建立影迷俱乐部,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达到

市场推广的作用。利用发行人整体资源优势,有针对性的举行新片见面会,吸

引更多的观影人群的同时,建立市场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第三、总部、区域、同城、影城联动的推广模式

总部、区域、同城统一协调,利用发行人以及现有影院的市场知名度以及 客户忠诚度迅速带动新影城,做到以旧带新、同城协作、区域联动的推广模式。

6、发行人的管理模式

发行人实行总部、区域、影城三级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通过对机构和业 务进行优化重组和责权利的清晰划分,形成公司强有力的三级管理架构模式。资产方面,发行人总部负责通过投标的形式进行选定供应商和集中采购,建立相关资产信息库,并负责整体协调和维护;区域负责安排本区域内影城资

产的调配、协调和管理;影城负责相关资产的日常运营、维修、建立相关的台

账信息并及时向区域和总部汇总信息。通过三级管理的有效分工,再辅助信息

化的资产管理系统,充分地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

人员方面,发行人实行职能垂直管理。总部负责制定人事管理体系,包括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系统、招聘选拨系统、培训开发系统、绩效考核系统、薪酬

福利系统、员工关系管理等系统,监督、指导、考核区域以及影城按照上述体

系开展人事行政工作;区域组织贯彻落实总部人力资源各项管理政策、制度方

案及相关工作任务,做好区域内各影城组织计划、人员调度及执行反馈工作; 影城完成总部人力资源部及区域人事部下达的工作任务,组织影城各项人事工

作的开展,做好汇报及反馈工作。

财务方面,发行人实行职能垂直管理。总部制定财务政策、日常管理规定,负责公司整体财务预算和结算,统筹管理区域以及影城财务人员,实行资金统一管理;各区域负责协调本区域影城财务管理工作,并及时提供各影城的财务

分析报告供到相关部门改进营运管理;影城严格执行总部各项管理制度,负责

日常财务相关工作,及时向区域和总部反馈工作。发行人实行“全额归集+收

支两条线+账户联动”管理模式进行资金管理,。

业务方面,总部(含院线)负责金逸院线下属自有影院的运营管理和加盟 影院的协调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直接统一经营管理。分别对四个区域

中心实施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主要实

现统筹、规划、领导、决策、监督、指导、服务、支持、研究、开发等职责; 区域集中统一管理本区域内影城,进行有效的整合,资源共享降低经营管理成

本,能够快速有效地执行总部的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并推动各区域相互促进和

协助完成票房、卖品及其它经营项目的年度目标;影城主要负责影城的日常运

营管理以及完成。三级业务管控既有关联也具有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拥有一

定的授予经营决策权和实施权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机构方面,本公司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有关法律、法 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了《公司章程》,并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决策机构、监事会

为监督机构、经理为执行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各职能机构在人员、办公场所

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完全独立,不存在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他任何单位或个

人干预本公司的机构设置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形。

7、发行人拓展模式

公司多年来已建立一支过硬的拓展队伍,拓展人员在影院选点方面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从城市类型、商圈情况、居民消费情况等各个方面对潜在选址的

未来运营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做出是否开设新影院的决定。发行人选择新店地

址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城市类型。公司重点通过调查城市的人口密度、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 费水平、人口素质、文化休闲氛围等因素来考察电影放映市场的成熟度和发展

潜力。重点考虑户籍或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在50 万人以上,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城市投资、消费、环境质量高,中等水平的居民月收入在1,500 元以上,有城市经济产业支柱支撑发展,政策

环境良好,地方政府对外来连锁商业知名品牌持支持态度的城市作为备选对象。

商圈情况。重点考虑在大、中城市中位于城市中心区和新开发的较大居住 区,在中小城市中尤其是小城市中尽量选取接近城市中心或次级中心;商圈所

处区应拥有或即将拥有超市大卖场、百货商场、餐饮、商业街、步行街等商业

业态;具有便利的交通设施;所在区域不属于城市衰落区,无人口外迁趋势和

居民收入水平下降趋势,且所在区域无城市拆迁、改造规划;核心商圈内(距 项目1.5 公里)无大型同类业态为佳。

居民消费情况。重点考虑商圈内目标顾客以当地常住居民为主,家庭生命 周期以已婚有孩阶段的占主要部份;项目附近居民收入水平应在当地中等偏上,以公务员、公司职员、工人和商人、大学生为主体;人均商品性消费支出应在

每月500 元以上,人均月收入应在1500 元以上;出行方式以私家车、公交车、地铁为主,步行、骑自行车助动车为辅;外出购物频率在每周2-3 次之间;有

城市文化底蕴,其中,生活娱乐中,看电影为其中休闲娱乐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公司已与宜家、中粮大悦城、龙之梦、明发集团、销品茂、万科、乐购等知名商业连锁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这些知名商业连锁企业为电影院提供了基本的客流保障;另外一方面,电影院的消费者又带动了其他商

业消费,进一步积聚客流,并且同时通过影院的设计合理引导人流,还可以带

旺原本位置较差的商铺。由此,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在客流积聚方面最大程度 的共享和推动。

(四)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情况(1)主要财务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迅速。最近三年一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其 构成情况如下表:

(2)自有影院及加盟影院数量

报告期内,发行人自有影院逐年递增,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 取得放映许可证的自有影院75 家。

报告期内,发行人加盟影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增长。2008 年底 金逸院线加盟的影院中有3 家被发行人收购后改造成为发行人自营影院,有3 家因自身经营困难不再放映分账影片而不再作为加盟影院,其他影院均一直保

持与金逸院线之间的加盟关系。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放映许

可证的加盟影院28 家。(3)放映场次

公司影院放映场次逐年递增,主要得益于公司投资的自有影院的规模不断 扩大。

(4)自有影院基本情况

截至 2012 年3 月31 日,发行人各自有影院的地址、租赁面积、开业时间及 长期待摊费用原值如下表所示:

(5)发行人报告期各期对个人客户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以现 金、刷卡方式进行结算的比例

报告期内,发行人各自有影城对个人客户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以现金、刷卡方式进行结算的比例情况:

报告期内,个人客户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以及现金和刷卡方式进行结算的 比例相对比较稳定。

2、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收入来源及销售价格变动(1)自有影院利润贡献

现有各自有影院报告期内的营业 收入、对发行人利润贡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自有影院上座率以及平均票价

发行人采用总部、区域以及影城三级复核的定价政策。影城综合考虑其所 在城市消费水平、影城硬件和软件设施以及竞争对手价格等相关因素,制定符

合当地市场水平的票价体系;区域对影城上报的票价体系进行复核,并综合考

虑区域内影城之间的协同效应;总部根据区域和影城上报内容,最终确定其票

价体系并下发。

报告期内,发行人自有影城的平均票价和上座率情况如下: 单位:%,元

3、主要客户情况

电影票销售主要包括零售和团体票两种模式,零售面对的客户为个体观影 人群,团体票主要面对票务代理以及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团体票前五大客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较低,公司不存在对 单一客户存在依赖的情形,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销售总额50%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或持有公司5%以上 股份的股东与上述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

4、主要供应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供应商为国内各大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主要供应商基 本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数字影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 年数字票房已经达到总票房的 90%以上。目前,主要的数字影片均通过中影数字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进行

发行。因此,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中,中影数字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占比逐年

递增。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关联方及持有本公司5% 以上股份的股东与前五位供应商无关联关系。

(五)公司环保情况

本公司现有业务不属于重污染行业,公司经营符合环保要求,公司严格按 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标准和规定执行。广东省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对公司本

次申请公开发行及上市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出具了专门的环保证明,指出本公

司 “在核查时段未发现有因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收到环保局处

罚的记录。”

五、公司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一)主要固定资产情况

1、主要设备

本公司固定资产主要为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其中 机器设备、电子设备所占比重较大。截至2012 年3 月31 日,公司主要固定资 产情况如下:

2、公司租赁物业情况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不拥有房屋产权,公司经营所用房产均为租赁而来,且使用状况良好。公司经营所租赁的房产情况如下:

(1)发行人、子公司金逸院线办公场所租用房产的情况

(二)无形资产情况

1、土地使用权

截至 2012 年3 月31 日,公司无土地使用权。

2、商标权

截至 2012 年3 月31 日,发行人拥有的商标如下:

(三)业务经营许可

发行人目前拥有的业务经营许可证主要包括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电影放 映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以及食品流通许可证。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所拥有的

上述经营许可证书均在有效期内或按期年检。具体证书情况如下:

六、信息技术

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 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公司通过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

包进行二次开发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信息管理系

统。具体如下:

1、满天星票务系统:专业票务管理系统。

2、天天饮食卖品系统:专业卖品销售管理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OA):OA 办公系统在金逸传媒占据重要位置,有效组

织现有信息资源,围绕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等开展信息处理工作,为企业各层

次提供所需的信息。

第二篇:汽车后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汽车后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汽车后市场的规模也随之增大,并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随着车龄增长,大量的存量车脱保而进入了独立后市场,对独立后市场的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汽车后市场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层级众多等问题。受到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和政策的影响,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概述

(一)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

1、概念定义

消费者购车流程中,当新车完成交付后就进入汽车后市场,所以汽车后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汽车后市场在广义上囊括汽车售出之后,围绕汽车使用的生命周期中的所有交易和服务,涉及汽车使用、维护、修理、再购买等等。供应链则涵盖了一个由供应商到最终用户所连接成的商品流通结构。本篇报告将聚焦与汽车后市场供应链体系更为息息相关的售后零配件和维保市场进行重点分析和阐述。

汽车后市场服务

2、发展历程

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的总体环境与国内汽车销售和保有量的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乘用车销售市场有所起色,汽车后市场才得以随之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及其对应后市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汽车后市场从形成到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3、发展特征

如今,随着互联网发展、信息获取速度加快以及市场教育周期缩短,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对行业了解加深,同时供应端所提供的后市场服务内容及渠道也逐渐多样化。传统4S店本身固化的服务和产品模式,已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加之政策鼓励,各层级的独立后市场兴起,市场参与者众多。

目前来看,在新车质保期内,即使4S店普遍价格较高,消费者仍然会因为保修、质量等原因而选择4S店渠道进行维修和保养。但当汽车出保后,4S店面临着独立后市场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竞争,后市场客户流失率极高。

随着汽车后市场逐步成熟放开,独立后市场对主机厂的重要性将继续升级。然而,对比中国独立售后零配件市场与其他成熟市场来看,中国市场有着其独特的市场

特征,也面临着挑战:

(1)

配件体系不健全

非整车企业授权配件流通体系极为混乱,配件流通信息不透明,流通各环节难以监控监管。独立后市场配件引发的问题难以得到反向追溯,从而使得消费者对配件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顾虑和怀疑。

(2)

中国零配件分级尚不健全

消费者对于不同层级的配件认知仍有待提升,同时配件的信息数据流通并不透明,从而导致次品件、假件现象频频出现。

(3)

新兴电商体系的快速推广

消费者/店家接受度高。长期将使流通层级扁平化,并且通过标准化配件数据库打通多方信息,从而规范行业体系和数据信息。但短期内,新增的流通渠道及尚未建立的技术规范体系使市场复杂度增加。

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场带来发展挑战的同时,也为市场参与者带来相应的发展机遇,中国后市场整体而言处于蓬勃发展且效率逐步强化的阶段。

(二)中国汽车后市场供应链规模

1、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及发展进程

汽车行业用户消费周期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发展与国内新车销售及汽车保有量密不可分。回顾过去1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新车销售市场规模得到快速的增长。在2009年-2010年更有井喷式的扩张,平均年增速高达4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目前新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并趋于稳定,汽车产业发展逐步从原先的新车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迭代的市场。

全球各大市场新车年销售数据

由于产能逐步饱和,市场处于由原先的供应驱动转向由终端消费者需求驱动的阶段,加之汽车品牌产品之间竞争加剧,导致终端经销商新车销售价格和新车利润逐步下滑。经销商利润的重心从新车销售,逐步过渡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服务上来,售后服务的地位逐渐提高。该变化向上游倒逼整车厂调整业务关注点,使得整车厂对汽车后市场更加重视。目前国内后市场业务处于利润交错期,汽车后市场将逐步成为汽车行业主要的利润来源。

汽车市场利润发展周期示意图

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趋缓,汽车产业逐渐步入“存量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汽车产销量数据表明,近十年中国汽车产销增长逐渐放缓,汽车市场由“增量时代”

逐步进入“存量时代”,稳步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后市场成汽车产业主要发力点。

2、后市场增长核心驱动力

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主要来自于终端需求及政府监管的驱动,本章节将会对需求端核心驱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政府监管类相关驱动力将会在下一部分后市场政策环境重点探讨。

(1)

汽车保有量平稳增加

保有量作为潜在后市场服务对象的基数,随着新车销量的增长而增长。相比于美国、德国、日本等成熟市场中相对稳定的保有量,中国市场乘用车保有量稳定攀升,预计在2021年期间,中国乘用车保有量有望突破2亿大关;增长的汽车保有基盘,意味着对日常维修保养的需求相应增加。

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

(2)

国内近年来新车型加速推出

国内市场中大尺寸车型及高端/豪华品牌的市场占比增长,存在更为丰富的售后服务需求,同时也带来更高的产品溢价:后市场单用户的服务营收值相应升高,提升整体车后市场价值。虽然目前新购车群体在短期内仍然将在4S店接受汽车的售后服务,但当出保后将大量切换至独立后市场渠道。

(3)

存量车辆老龄化

由于保有量稳步提升加之新车销量增速放缓,中国乘用车市场保有量车龄呈现整体老龄化的趋势,平均车龄不断上升,2018年汽车平均车龄有望突破5年。高车龄车辆

车主对维修和保养的需求相对新车用户而言

更高,也即对零配件的需求更高,从而将推动整体售后配件需求提升。

中国汽车分车龄保有量

(4)

消费者对汽车认知丰富

消费者随经济增长对汽车的认知逐步成熟,关注重心向用车全生命周期迁移,关注持有成本、区域便利性、零配件质量、残值等后市场服务问题。消费者对于售后服务支出逐步提高;同时为了保障其汽车残值,接受后市场服务的意愿增强。

过去的几年内,中国汽车零配件后市场规模以年均20%的增速扩张,规模由

2011年的1,900亿元左右增长到如今接近5,000亿人民币的体量;未来可以预期的是,受上述这些因素和市场驱动力的影响,规模和扩张仍将继续,2022年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

(5)

技术发展推动汽车后市场产业升级

LBS、车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技术发展为后市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并衍生出UBI车险等创新产品。

供应链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后市场供应链优化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需求端分析可见,维修保养服务需求将逐年增加,未来市场整体规模可期,受政策影响市场变化将更多地发生在供应渠道及服务提供方。

中国后市场零配件总需求

(三)中国汽车后市场供应链政策环境

1、政策分析

在政策层面,中国后市场逐步放开。将逐步规范配件流通和分级,以提升流通效率并打破零部件供应垄断,扶植非授权体系,目标是摆脱目前维修行业仍需要大程度上依赖整车厂的局面,引入更多样的服务提供商参与竞争。

与汽车后市场零配件发展最为直接相关的政策之一是:2014年9月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鼓励开放多种级别配件的流通及再流通,并在政策层面上鼓励利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加速零配件流通扁平化:

(十八)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

促进汽车维修配件供应渠道开放和多渠道流通。按

照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

则,打破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

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标的独立售后配件;允许授权配件经销企业、授权维修

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或终端用户转售原厂配件,推动建立高品质维修配件社会化流通网络。贯彻落

实《反垄断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

定,保障所有维修企业、车主享有使用同质配件维

修汽车的权利,促进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保障

消费者的自主消费选择权。鼓励汽车维修配件流通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模式,加深与维修业

融合发展。要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汽车维修

配件追溯体系,保证配件供应渠道公开、透明,实

现汽车维修配件可溯源、可追踪,消费者合法权益

受到损害时可追偿、可追责。要制定实施汽车维修

配件分类及编码规则、汽车维修配件流通规范等技

术标准。鼓励建立可追溯配件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鼓励发展第三方的汽车维修配件认证机构,强化配

件质量和信誉保证。鼓励发展汽车维修配件公益性

群体品牌。

以此指导意见为基础,国家标准委在2015年9月11日匹配发布了GB/T

32007-2015《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国家标准;并于2016年1月1日实施:

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应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追溯性、可兼容性的原则,适用于汽车生产、流通、维修、消费等环节。

2016年3月发布的《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对于售后配件供应流通以及技术放开进一步进行了阐述。征求意见稿有望在近期最终确定,但放开售后配件流

通的整体基调已得到确认。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二)售后配件的供应与流通

在其品牌汽车售后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汽车制造

商没有正当理由,不应限制售后配件的供应与流通

(三)维修技术信息、测试仪器和维修工具的可获得性

汽车售后市场有效竞争需要保障售后维修技术信息的可获得性,同时保障测试仪器和维修工具的可获得性。因此,在其品牌汽车售后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汽车供应商无正当理由,不应限制维修技术信息、测试仪器和维修工具的可获得性。

国务院于2017年5月3日最新发布的《汽车

销售管理办法》(2017年7月1日起开始施

行)明确指出:

第二十一条

供应商不得限制配件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的销售对象,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转售配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另有

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供应商可以要求经销商为本企业品牌汽车设立单独

展区,满足经营需要和维护品牌形象的基本功能,但不得对经销商实施下列行为:

(四)限制为其他供应商的汽车提供配件及其他售

后服务

(七)搭售未订购的汽车、配件及其他商品。

2、影响分析

综合来看,政策法规的推出,影响着汽车后市场零配件的全价值链:

除以上直接针对汽车配件供应、流通角色的政策条款外,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将给予保险公司在维修渠道上一定程度的选择自由权,使保险公司更加深度地参与汽车零配件后市场的供应链环节。

配件供应环节上,法律法规明确了同质配件地位,通过供应商多元化、零配件及维修技术的透明,破除传统整车企业在后市场零配件技术和产品上的垄断,允许更多高质量的零配件进入市场,丰富市场配件供应图谱。而SKU数量的增加,对于后市场零配件流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引入国际编码标准,并鼓励数字化、互联网式的配件管理体系的建立,使配件信息及管理透明化、规范化,实现有效的管理。

在透明且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以市场化及技术的方式提升后市场零配件流通效率。在流通环节中打破了原厂件流通和再流通的限制,并鼓励基于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网络平台),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信息透明度,使整体流通结构趋于扁平化。

在消费者端,除个体消费者认知提升以外,保险公司对维修渠道选择的自由度逐步提高,将倒逼上游供应链建立针对保险大客户、且更为灵活、有效的零配件供应体系。

二、价值链分析

(一)后市场供应链概览

后市场供应链体系分为三大主要环节:生产、分销、零售。零部件生产商生产配件,通过多个层级的批发商分流,再到达各类维修厂,由维修厂最终出售给消费者。

其中,主机厂授权渠道和非主机厂授权渠道(即独立后市场渠道)的供应链体系有很大的不同。

配件类型

目前主机厂授权渠道仍以授权配件为主,非授权配件则主要流通于独立后市场渠道中。

随着政策的细化,越来越多的配件将在两类

供应链体系中实现全流通。

分销层级

主机厂授权渠道层级相对较少,授权配件经

主机厂售后部门直接流入4S店体系。而在独

立后市场渠道中,配件将由多层级批发商经

手,才会流入零售端的各类维修厂中。

零售端

主机厂授权渠道以4S店为主,而非主机厂授

权渠道的零售端形态则更为多样化,包括连

锁店、维修厂和夫妻店等多种维修业态。

除了以上供应链环节外,保险公司在后市场

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事故车而言,在哪里进行维修用什么配件进行维修,都将受到车险条例的直接影响。

(二)配件类型分析

1、配件品类定义

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根据维修保养的特点可以分为4大类:

传统汽车零配件分类

保养件:根据保养要求进行替换,配件最为常见,通用性高,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例

如:机油、三滤。

易损件:根据行驶里程要求进行替换,配件较为常见,通用性较高,技术要求高于保养件,例如:轮胎、蓄电池、雨刮片等。

维修件:也称为故障件,配件设计的生命周期较长,但存在故障可能性,因而仅在发生故障时进行维修或替换,通用性较低,技术要求也更高,例如:起动机、发电机、离合器等。

事故件:主要在事故后进行更换,通用性低,技术要求高,例如:大灯、保险杠、A

柱等。

2、配件品类占比及趋势

在四类配件中,维修件由于配件单价较高,且更换较为频繁,在后市场配件中价值占比最高。保养件及易损件尽管替换频次高,但配件单价较低,因此市场份额在20%以下。

而事故件则受事故率影响,替换频次低,尽管配件金额高,市场份额为23%。

2016年中国汽车后市场配件品类占比

(1)

配件品质分类

除了配件品类以外,另一个看待配件市场的重要角度是配件品质。

根据生产企业、配件标识和质量,配件可以分为原厂件、OES件和品牌件三大类。

配件品质分类

鉴于3年出保车辆的车主多会选择品牌件,因此品牌件的份额目前已达到了60%以上。

受到主机厂授权分销体系的保护,原厂件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OES件则由于价格偏高,又缺乏足够的市场认知度和辨识度,因此份额较低。

后市场配件来源切分

(2)

未来,品牌件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市场车龄上升,且出保车辆占比上升,使用品牌件的车辆占比提升

B.政策推动后市场透明化规范化,品牌件产品品质不断优化,消费者对品牌件的认知度也将逐步提高,使用品牌件的意愿也逐步上升。

(三)分销渠道分析

1、后市场配件分销结构

如前所述,中国汽车后市场配件分销渠道有两种主要类型:主机厂授权渠道和非主机厂授权渠道(独立后市场渠道)。其中,独立后市场渠道占据了配件后市场规模的大部分

份额,未来份额还将进一步提升,需要特别关注。

à

配件的独立后市场供应链体系与主机厂授权渠道相比更加的复杂。目前中国的配件分销渠道呈现出网状特征,在各层级间有很多互动。

配件终端零售占比

2、分销结构变化趋势

目前的分销结构层级众多且市场分散,分销效率较低,下游维修厂的采购体验也并不

好。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未来中国市场的分销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逐步向效率更高的模式转变。

批发商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增加客户基盘,将逐步推进行业整合。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的中国汽车后市场分销体系中,横向整合及纵向整合都将存在。

最终,后市场分销体系将更为扁平化,层级逐渐减少,并会出现规模化、专业化的批发商。

后市场分销体系变化趋势

(四)零售端分析

1、零售端分类

中国后市场零售端的业态和配件分销渠道有很强的关联性。在主机厂授权渠道中,零售端主要是4S店的授权售后业务,即为授权主机厂维修保养该品牌的车辆。

在独立后市场中,零售端的业态有3种主要的类型,分别是规模较小的夫妻店、规模较大且更正规的维修厂,以及以加盟形式为主的连锁店。而在维修管理相关法规出台后,4S

店也能够开展对其他非授权品牌的维修保养业务,由此4S店非授权品牌业务成为了独立后市场的新兴业态。

独立后市场零售端业态

2、零售端规模及发展趋势

2016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共有维修厂44万家,其中4S店共有2万多家,其他皆属于汽车独立后市场。新车销售3年内,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进入4S店进行维修保养;但随着车龄的上升,出保车辆在存量车中的占有率将不断提升,车主出于成本考量,将更有意愿去独立后市场进行维修保养。因此独立后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大,蚕食4S店份额。

在独立后市场中,目前夫妻店和独立维修厂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未来将逐步受到连锁维修和4S店的挤压。

(1)

夫妻店主要服务周边社区。夫妻店的规模小,通常只有1-2个工位,甚至没有举

升机。由于不正规,并且会使用假件以次充好,夫妻店面临着来自于维修厂和连锁的强烈竞争。

受到维修管理条例和配件质量分级的影响,夫妻店通过销售低质量配件赚取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未来,预计夫妻店将迎来大规模破产潮,或被连锁维修并购。

(2)

独立维修厂的占比仅次于夫妻店。与后者不同的是,独立维修厂的规模更大,在物料销售、产品及服务定价方面都更加正规。独立维修厂未来仍将是独立后市场中的中坚力量。

(3)

连锁维修逐步规模化发展。大部分连锁维修提供汽车美容、快修快保服务。依靠良好的服务、规范定价等优势,逐步建立起连锁品牌形象。也有一部分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车辆维保类服务,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连锁维修凭借其优势,未来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4)

4S店的独立后市场部分则受政策影响,已在近期兴起。区别于传统的4S店渠

道,4S店独立后市场部分指4S店为非授

权品牌车辆提供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由

于新销售管理办法的实行,主机厂放开了

对经销商的控制,4S店能够为其他社会

车辆提供售后服务。从4S店的角度来

说,提供独立后市场服务有助于扩大其营

业收入和毛利。因此,4S店独立后市场

服务未来也将快速崛起。但受到4S店高

价格的限制和较小的客户基盘,4S独立

后市场业务规模仍较为有限。

(五)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通过对后市场供应链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

汽车后市场存在配件信息不透明、交易链层

级众多、市场分散的问题。然而,要解决这

些问题,形成高效的后市场供应链体系,仍面临着三大挑战。

挑战1:配件信息统一难

对于后市场供应链而言,有两套重要的编码

体系,能够帮助批发商和零售商定位到指定的车型和配件。

一套编码体系是车辆识别码,也称为VIN码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能够识

别车辆的品牌、生产时间、车型、车身形式

及代码、发动机代码、组装地等关键信息。

这套体系的编码方式由SAE进行规定,相对

较为透明。目前国内的合资品牌皆沿用了该

品牌的国际编码方式,因此VIN码的解析不

存在壁垒。

而VIN码也是主要的编码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配件信息的沟通和交易。

汽车VIN码示例

另一套编码体系则是主机厂对配件的EPC

码。存量车型EPC编码体系由主机厂自己规

定,因此缺乏行业统一的编码标准。

《维修

保养管理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主机厂必

须公开自己的编码体系。但由于各个主机厂

编码方式不同,难以产生统一的,全国范围的编码体系。由于缺乏共同的编码语言,在配件的流通中,EPC码仅起到辅助作用,批

发商和零售商可能会掌握自己常用的几个品

牌的EPC码体系。各品牌的EPC码体系不统一将是配件信息透明化的主要壁垒。

EPC码标准格式

在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几十年中,也出现了不少企业期望打通行EPC码壁垒,自成体系形成一套新的编码系统。

但由于存量车型庞大的编码库,尤其是自主品牌多样化的编码方式,对打造新编码系统所需的时间和投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尽管目前已有企业具备打通大部分编码体系的能力

但出于商业化考虑,为了能够逐步收回前期巨大投资,编码体系多以付费平台的方式进入区域市场,仍没有形成全国范畴的统一透明的配件信息平台。

挑战2:配件信息与供应链体系匹配难

实现配件的自由流通,除了需要配件信息的透明化之外,还需要将配件信息与供应体系进行匹配。对于非授权配件供应商,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国内品牌件供应商而言,其编码体系相对不完善,部分配件难以与常规编码体系进行匹配。

另一方面,后市场中存在数以万计的配件供应商,要将配件供应商与配件一一对应,也需要大量投入和长期积累。

挑战3:跨区域扩张难

传统的批发商如果需要规模化运营,存在很多的限制条件,比如资金成本、跨区域物流、仓储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和获客能力。

在众多的能力中,人力资源能力是目前形成跨区域批发商的瓶颈。

规模化的批发商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与维修厂进行对接。由于配件信息的不透明,维修厂在采购配件的过程中需要与专业销售人员进行沟通,以明确所需配件的配套信息和价格。在此过程中,专业销售人员起到核心作用,能够明确地获知维修厂所需要的配件类型、匹配车型和价格信息,并了解区域维修厂的消费习惯。

实际上,每个销售人员能够对接的维修厂数量有限,因而在批发商扩张的过程中,销售人员的数量也需要大幅增长。但目前合格的销售人员数量有限,批发商在扩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缺乏合适的销售人员的困境。

如何简化交易流程,配合配件信息透明化,将成为是否会出现跨区域批发商的关键。

三、竞争及商业模式分析

(一)汽车后市场竞争概览1、竞争现状

随着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市场中也孕育出非常多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其中不乏众多互联网平台,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其中主要有两类重要的平台,面向终端用车消费者的B2C平台,及针对专业独立后市场配件、服务提供商的B2B平台。

后市场配件供应平台举例

除了终端客户的区别以外,对于这两种平台的区别更多在于所提供的零配件产品图谱和业务介入深度,市场整体可根据商业模式分为2x2x2的三维矩阵细分市场:

商业模式分类

B2C平台由于其下游客户专业性较低,且相较于美国成熟的汽车市场,中国消费者缺乏对于汽车维修的DIY传统。由于维修、事故件对于技术要求较高且难以自行安装修理,B2C平台上一般主要以供应保养易损件为主。这类配件相对通用,且对于安装的技术要求较低,车主消费者可在一定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或通过街边的夫妻店进行简单安装。

B2B平台中同样以高频低价的保养易损件为主,利润空间较小;目前仅有极少部

分的互联网平台涉及维修事故件的B2B流通,如巴图鲁、掏掏汽配、车件儿等。虽然维修件及事故件中间环节流通利润高,其对于流通平台要求也更为严苛。主要的瓶颈和挑战在于维修件事故件配件种类繁多,下游与车辆车型匹配关系较为复杂且通用度极低,同时随新款车型的发布急速增长。这些维修件事故件的上游一般又对接多层级的品牌件供应商,使得整体供应链复杂度成几何倍数关系增长。

中国统一的配件编码等市场规范化动作仍然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在市场上仍缺乏较为完整精确的配件信息体系,难以精确匹配下游的配件需求。于此同时,基于汽配城衍伸而出的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使得独立后市场服务的零配件采购体系仍较为分散及落后。

B2C平台中,近几年在资本的驱动下,诞生了较多的保养、易损件流通平台。而这些平台也可以按照其介入交易的深度进行区分,如途虎、京东等交易平台深度介入实际零配件的交易过程,而如淘宝等平台仅作为供需两端的勾搭平台。

和B2C平台类似,纯信息平台及O2O交易的模式分类也同样适用于B2B的流通平台中。

纯信息平台仅作为中间供需信息撮合商,为下游修理厂、配件需求方提供上游供应商信息及信息交互的沟通平台,如车件儿就是这类的中间信息撮合平台。于此相对的是O2O交易平台,提供物流,仓储,金融,售后服务等线下服务,代表企业有:巴图鲁汽配铺、淘淘汽配、中驰车福等,他们深度介入配件的流通环节中去,主动对接上游配件生产厂商、一级批发商以及下游零售商、维修厂,加速配件的流通。

B2B平台面对繁多的SKU数量以及地域人力资源壁垒,开始大胆尝试信息技术、系统性数据库和电子商务。如康众等老牌传统线下保养、易损件批发商也尝试利用数字化平台的模式提升自身运营效率。

B2B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分布

多家平台积极布局汽车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金融机构将保险与维修保养、洗车美容、UBI车险等服务相结合布局汽车后市场电商;诸如滴滴、神州等出行类平台针对旗下车主群体提供多项汽车生活服务;而主机厂/经销商集团则凭借完善的线下网络大力发展汽车后服务;车轮互联、微车、木仓科技等工具型平台则借助多年来在用户流量上的积累,积极与汽车电商平台展开各项合作,完善平台的服务内容。

汽车后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后市场较长的产业链使得行业存在较多的关键成功要素,这也给更多跨界企业带来了诸多的发展机遇。

2、竞争趋势

B2C的互联网平台由于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加之传统电商巨头的参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相对而言,B2B配件流通的互联网平台对于专业性及技术要求较高,市场玩家较少,特别是深度介入维修、事故件交易流通的互联网平台,目前仍是一片相对蓝海。

B2B流通平台由于利润空间受到竞争的不断挤压,平台纷纷从通用、高频且低价值的保养易损件,转而向低频高价值的维修、事故件方向,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和收入。具备先发优势的玩家将基于长期积累的优势持续扩张,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可复制性,快速抢占其他地域的配件流通市场。

保险公司面临车险综合成本率高居不下的困扰,同时也具有费率市场化的机会。因此,保险公司对于维修、零配件流通的介入将更加深入,并加强与重点供应商(批发商)合作,以获得更高的配件折扣和质量保证,同时,通过保险费用的允给折扣,调动客户在系统内部选择零件的积极性。

(二)商业模式的探索

1、行业成功要素

从汽车后市场供应链上来看,具备竞争力的商业模式需要针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布局,同时能够通过增值业务加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1)

整合上游供应商

与上游的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平台获取稳定、高质量的货

源。

(2)

增加下游零售商粘性

而下游的零售商(维修厂、连锁店等)作为客户,是平台服务的主要群体,需要针对他们在配件采购方面的需求和痛点,在提供配件的同时也加强服务的能力,从而增加客户粘性。

(3)

建立全面配件数据平台

对于中间的分销环节而言,借助强大的数据库和供应商匹配系统,提高交易的准确性和效率,将是平台的核心能力。

(4)

提供额外增值服务

除了在价值链上进行布局之外,为业内提供增值服务,也将是平台扩大知名度,提升利润的重要方式。例如,如平台具备完善数据库及供应商匹配体系,则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实时更新的配件信息及价格数据。

以上4个方面,只要做好其中一个方面就能够展示出一定的行业竞争力,并具备相当的盈利能力。然而,未来最具竞争力、并有望成为全国性规模化的平台模式,则必须在这几方面皆进行先期规划及布局。

(5)

养护电商模式

自营型平台与导流型平台目前的用户还未产生明显差异化,线上养护除价格因素外还应培养更多的核心竞争力,以扩展用户群体。

以上5个方面,只要做好其中一个方面就能够展示出一定的行业竞争力,并具备相当的盈利能力。然而,未来最具竞争力、并有望成为全国性规模化的平台模式,则必须在这几方面皆进行先期规划及布局。

2、商业模式概述

对应以上五大行业成功要素,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四大重点商业模式抓手:前两者以传统供应链上下游为主要抓手,实现供应链上游集中化或者整合下游零售商,形成价值链供需关系强绑定;而后两者则以数据平台作为切入点,完成上下游的信息打通整合,并基于数据本身开展其他衍生于传统零配件供应链体系的数据服务。

商业模式一:

供应链上游集中化

模式解析:

对于与车型匹配要求极高的维修件和事故件来说,上游的供应商尤为分散,分品牌分车型皆有为数众多的供应商。在供应链端,尽管一级批发商能够汇集单一品牌的车型件,但由于SKU数量众多,做到全覆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此,平台业务通常需要集中相当数量的批发商。如何对批发商进行管控,获取优质的配件货源及合理的价格,是平台控制成本的关键。

案例分析:掏掏汽配

A.掏掏汽配简介

掏掏汽配在2015年建立,是全车件供应平台,以面向供应商的批发业务为主,同时2016年起也逐步开展面向维修厂的零售业务。掏掏汽配的零售平台是一个交易撮合平台,由批发商在平台上进行报价及价格维护,并直接与维修厂交易。目前平台主要面向广东市场,拥有1万5千多家注册用户。

B.掏掏汽配模式分析

掏掏汽配最初的业务模式以面向二、三级批发商为主,逐步拓展到直接销售给下游的维修厂。由于掏掏汽配的创始人是以30多家一级批发商为主的批发商联盟,因此,在上游货源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随着规模的逐步拓展,掏掏汽配的供应商端已经扩展到200

家以上。

在这种模式中,核心批发商作为平台的股东,对平台发展的参与度和认同度更高,因此较以往松散的批发商联盟模式在供应商端更具凝聚力。

以批发商为基础的平台在物流和仓储端也具备优势。批发商大多采取重资产运营的商业模式,因此原本即拥有自有物流和仓储。以此为基础向下进行拓展,可以跳过平台在初期的投资和规划时间。但也需要看到,该模式的长期发展需要基于批发商之间的强联盟,因而,处理好核心批发商与非核心批发商之间的关系,形成稳固的发展共同体,是平台需要关注的问题。

商业模式二:

整合下游零售商

模式解析:位于供应链下游的维修厂在配件采购时,仍以传统的电话采购模式为主。在传统的模式中,维修厂在得到消费者采购需求后,会通过电话向熟悉的批发商订购配件。要转变为线上下单模式,需要对维修厂的消费习惯进行重塑、培养。如何能够确保持续、稳定的下单量,是平台面临的一大课题。而维修厂往往会在同一段时间内接到多家平台的接触;因此,在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为维修厂的长期合作伙伴,更是线上平台销售的难点。部分平台采用了重资产模式,整合线下维修厂,形成强绑定关系,以此获取持续的订单流。

案例分析:中驰

A.中驰简介

中驰车福创立于2010年,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汽车配件供应链B2B服务云平台之一。为全国范围的下游客户提供“一站式”配件供应,业务包括了配件网上商城平台、数据平台和供应链云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在全国设立20多家分支机构,业务覆盖近30个省份。

B.中驰模式分析

中驰车福通过与下游连锁维修企业的战略合作绑定稳定下游客户,同时通过其他供应链增值服务进一步提高客户意愿并吸引合作关系外的其他客户。

中驰车福与连锁维修企业小拇指、车奇士先后签署战略合作。利用中驰在配件产品覆盖、价格规模优势、管理物流配套等方面优势,为合作伙伴及下属门店发展提供业务支撑。中驰通过与下游零售渠道的战略合作与之形成紧密关系,以此在公司层面直接保障了下游客户的稳定。

除了业务本身的紧密合作,中驰车福还能够为下游零售商提供其他额外增值的服务。如提供采购系统/界面的搭建、营销账号和营销体系的打通、供应链金融等,进一步提高下游用户的支付意愿及活跃度。

商业模式三:

数字化平台打通供应链上下游

模式解析:除了加强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以外,拥有配件编码库体系是直接打通供应链上下游的基础和重点。通过数据及信息映射,贯通上游供应链条并匹配下游实际需求,真正提升供应链体系效率,并实现多赢。

数字化平台不仅仅是提供实时配件价格的参考平台,更应该真正参与到交易之中,关联上游的配件体系,并对下游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从配件品类上来看,相比通用性较高的保养件和易损件而言,维修件及事故件建立跨品牌的数字化平台的难度相对更高。维修件及事故件通用性低,更需要通过配件编码体系精确定位配件及供应商。

案例分析:巴图鲁

A.巴图鲁简介

巴图鲁创建于2013年,是国内全车件汽配B2B电商平台。巴图鲁的产品以维修件、事故件为主,同时覆盖易损件和保养件。凭借自主研发的动态配件数据库和智能化交易系统,已经累计了5万家以上的终端客户,即时可售SKU数量接近200万个。交易平台为汽修厂用户提供配件搜索、报价比价、支付、配送及售后的一站式服务,以期为用户带来全、准、快、省的汽配采购体验。

B.巴图鲁模式分析

巴图鲁通过10余年的积累,建立起一套车型配件数据体系,除了完备的车型库之外,也将车型和配件关系进行匹配。目前,数据库中已融合了大部分主流车型和配件的信息。

与其他数据平台不同点在于,在自有的编码体系之上,巴图鲁还进一步打通了配件供应商与配件的联系。不仅仅是原厂配件,大量品牌配件也被纳入了巴图鲁数据平台,在平台上的配件选择更多,体验更好。这就意味着维修厂能够通过平台获得巨量市场化的动态维修、事故件多品质层级零配件的价格以及供应渠道。

同时,巴图鲁也介入了交易环节。由于平台打通了配件编码、供应和价格体系,维修厂可以精准定位到指定配件,可比对不同品牌和价格,并在平台上自主下单,从而大大提升交易效率。而交易数据的积累也用于反哺巴图鲁的配件数据库,能够不断完善、优化现有的数据积累。

巴图鲁的数据平台模式在供应链上下游也实现了多方共赢:

下游对接——基于完善的数据库,巴图鲁能够解决线下交易中配件匹配难的问

题,并且通过设立配送体系满足维修厂对于

配件及时性送达的需求。作为线上平台,巴图鲁也具备配件信息和交易价格透明的优势,因此获得了维修厂等零售客户的认可。

上游整合——对于上游的供应商而言,平台的集客作用能够帮助供应商克服规

模化发展的几大壁垒,有助于供应商利用电

子平台以较少的资源迅速扩大销售基盘。

商业模式四:

提供数字增值服务

模式解析:尽管配件信息越来越透明,但由于中国汽车存量车型数量众多,配件数据库仍然是行业发展的挑战之一。在此行业背景下,将配件数据库商业化,为行业提供数字增值服务,也是中短期可以预期的商业模式。

案例分析:力洋

A.力洋简介

创立于2008年的上海力洋信息,最初致力于汽车VIN码识别系统开发与汽车车型数据库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张至二手车、汽车零配件等汽车后市场数据服务。在后市场零配件数据库领域目前已成为了市场中最大的品牌之一。

B.力洋模式分析

力洋在后市场零配件方面数据库主要源自其与上游供应端企业的紧密联系。自2013年开始,力洋全面开始进入后市场,积极与各方进行合作,获取数据库的资源。

力洋基于其核心业务VIN码数据信息中的长期信息积累以及与部分配件厂家的数据信息,完善了配件信息到大致供应价格的信息联通。与此同时,力洋也建立起自身与供应链各层级的联系合作,建立了对于非原厂授权件,尤其是保养易损件的信息数据库,补全整体的零配件编码映射积累。

目前,力洋已将其数据库服务全面商业化,配件编码库按查询次数或数据库整体打包按年出售其数据查询服务,为供应链下游配件零售商、保险公司等客户提供后市场零配件服务相关的信息支持。

商业模式五:养护电商模式

A.养护电商用户行为特征

a.大部分用户选择自营型养护电商

自营型平台已经占有在线养护市70

%以上的客源。

仅靠价格与便捷性已经不足以捆绑养护用户,自营平台业务优势逐渐凸显在用户中的影响力。

b.平台的核心业务,服务类型的丰富程度,价格与优惠力度影响用户的平台偏好。

拥有核心业务的平台(轮胎,上门养护,品牌服务等)的用户粘性相对于纯粹导流型业务更高。相较于传统养护的价格虚高与不透明,养护电商应更注重核心业务与价格上的优势宣传来辐射更多用户。

c.用户对于养护平台的首次选择非常重要

养护电商的平台用户重合度较低,各平台间的老用户竞争门槛较高。因此对于新用户的开拓非常重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对于目标市场的精准触达在现阶段非常重要。

B.养护电商平台发展建议

a.避免产品同质化,发展核心业务,打造独有竞争优势

随着线上选购汽配+线下服务的模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行业中逐渐出现服务同质化的现象,应更多培养平台自身的核心服务与品类,将2C市场与2B市场进行更好的渠道结合,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

b.提升平台的品牌信任力与品牌影响力

通过和上下游行业进行品牌合作以及营销活动,来提升品牌竞争力以及专业

形象,从信息化、专业性、以及服务性价比等方面建立品牌影响力,提升线下用户的品牌信任感。

c.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与运营能力

对于线下服务体验的强把控力度是赢得用户的关键,因此对于配件质量,仓储,物流,技师水平等环节的运营能力,以及对于线下店家的管理能力是自营型平台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回顾后市场零配件供应链本身的成功要素,其核心为上、下游的集成和数据库的建立。在后市场零配件供应中,一个较为全面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以“基于配件数据的交易系统”作为中枢核心,既能打通上游供应端,也能实现对下游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这样才有可能借助互联网工具降低供应链层级,提升供应链效率,对于维修件与事故件的供应链更是如此。

而这种基于数据库、并且更加透明的商业模式,能够让上游的供应商以及下游的维修厂充分获益。对于上游的供应商而言,不仅可以通过平台降低获客成本,更能够通过订单的自动化处理减少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提升效率,实现规模化成长。对于下游的维修厂而言,则可通过平台简化配件采购的复杂性,降低配件采购成本,同时提高消费者服务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

第三篇:2013-2017年中国动漫行业最新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2013-2017年中国动漫行业最新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

【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

(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客服 QQ】1442702289 1501519512【电话订购】010-62665210 62664210 【传真订购】010-62664210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2013年动漫产业链分析

1第一节产业研究界定1

一、动漫产业范围界定

1二、产业隶属行业界定

3三、动漫产业产品范围

5第二节动漫产业链分析8

一、动漫产业链分析8

二、动画原创市场分析10

三、加工动画市场分析1

2四、衍生品制售分析1

4第三节美国动漫产业链17

一、漫画17

二、电影动画19

三、电视动画

21四、动漫衍生产品2

3第四节日本动漫产业链26

一、漫画连载26

二、动画片28

三、动漫关联产业30

第二章2013年全球动漫产业背景3

4第一节全球动漫产业市场34

一、美国动漫产业3

4二、日本动漫产业36

三、韩国动漫产业38

四、印度动画产业40

第二节日本产业深度分析

43一、日本动漫产业市场规模

43二、日本漫画市场规模4

5三、日本电子漫画市场规模47

四、日本TV动画投资经营分析49

六、日本动漫产业成功原因分析

53七、日本动漫存在的问题分析5

5八、日本动漫产业模式优势57 第三章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现状61第一节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阶段6

1一、第一阶段(1926-1966)

二、第二阶段(1976-1990)

三、第三阶段(1990-2002)

四、第四阶段(2002-2006)

67

五、第五阶段(2006年4月至今)69 第二节动漫企业类型分析7

2一、单纯动画制作企业7

2二、动画制作加上衍生品开发7

4三、加工动画兼做动漫影视制作76

四、动画制作和播出78

五、加工动画80

第三节产业盈利能力分析8

3一、动漫产业链盈利分析8

3二、动漫盈利现状分析85 第四节中国动漫产业瓶颈88

一、加工多原创少88

二、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90

三、动漫人才紧缺抢手9

2四、文化环境和传播渠道过窄94第五节动漫成长市场分析97

一、网络动漫产业97

二、手机动漫产业99

第四章2013年国内动漫市场动态103第一节2013年政府相关动态10

3一、2013年政策规划10

3二、2013年政府规范10

5三、2013年产业专项资金107第二节2013年动漫产品分析110

一、动漫杂志稳中有升110

二、电视动画片数量大增11

2三、动画电影作品喜忧参半11

4四、手机、网络动漫兴起116 第三节2013年动漫产业新态势119

一、原创动漫大量增加119

二、企业探索市场化发展道路1

21三、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12

3四、2013年动画片出口分析12

5一、政府力量扶持128

二、吸引产业外资本注入130

三、调动产业内资本投入132 第五节动漫衍生产品分析13

5一、自有品牌市场渐起13

5二、玩具出口进入冬眠137

三、衍生产品开发面临障碍139

第五章2011-2013年中国动画制作市场分析143第一节2013年动画制作市场分析1

43一、2011-2013年国产动画产量1

43二、2012-2013年推荐优秀动画片14

5三、2013年全国优秀动画频道147

四、2013年全国优秀动画栏目149

五、2013年全国优秀动画片151 第二节2013年各省国产动画片产量1

54一、2011年动画产品区域格局1

54二、2012年动画产品区域格局156

二、2013年动画产品区域格局第三节2013年基地国产动画片产量

一、2011年动画基地产量格局

二、2012年动画基地产量格局

158161 161 16

3三、2013年动画基地产量格局165 第四节2013年企业国产动画片产量168

一、2011年动画企业产量格局168

二、2012年动画企业产量格局170

三、2013年动画企业产量格局172 第五节动画加工市场17

5一、动画加工历史17

5二、国内动画加工来源177 第六节动漫衍生品市场180

一、市场潜力分析180

二、市场现状分析18

2第七节2013年优秀国产动画18

5185 187 189 19

1一、2013第一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二、2013第二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三、2013第三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四、2013第四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第六章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政策195第一节国外动漫产业政策调研19

5一、产业定位政策导向19

5二、职能机构指导监管197

三、资本支持动漫产业分析199

四、行政手段支持动漫产业分析201第二节中国动漫产业政策解读20

4一、行政组织和行业协会20

4二、经济与产业政策206

三、产权保护与法制环境208

四、动漫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210

五、2011年动漫产业政策动态212第三节2013年政策动态21

5一、文化部暂停审批各类动漫产业基地21

5二、文化部出台意见扶持民族原创动漫产业217

三、出台《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19

四、《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第四节2013年政策22

4一、文化部公布2013原创动漫扶持计划22

4二、2013年第一批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名单226

三、2013年动漫企业认定进入第二轮228第七章2013年区域动漫产业及政策232第一节2013年各省动漫产业2

32一、北京动漫2

32二、湖南动漫23

4三、上海动漫236

四、广东动漫

238

五、江苏动漫240

六、浙江动漫2

42七、天津动漫24

4八、山东动漫246

九、河北动漫248

十、福建动漫250

十一、江西动漫252

十二、贵州动漫254

十三、黑龙江动漫256

十四、辽宁动漫258

第二节2013年重点城市动漫26

1一、广州26

1二、深圳26

3三、常州26

5四、无锡267

五、济南269

六、厦门27

1七、南京27

3八、沈阳27

5九、太原市277

十、福州

279

21十一、哈尔滨281

十二、青岛283

十三、济南285

十四、重庆287

第八章2013年动漫产业标杆企业291第一节动画制作企业分析29

1一、三辰卡通集团有限公司29

1二、湖南宏梦卡通传播29

3三、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29

5四、浙江中南集团卡通297

五、重庆视美动画299

六、北京辉煌动画公司30

1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30

3八、央视动画有限公司305第二节动画加工企业分析308

一、杭州飞龙动画308

二、武汉江通动画310第三节动漫培训企业分析31

3一、深圳市方块动漫画文化31

3二、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315第四节漫画杂志企业分析318

一、《漫友》318

二、《知音漫客》320

三、《动漫周刊》32

2第九章2012-2013年动漫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奥飞动漫326

一、企业概况326

二、产品系列328

三、2013年运营330

四、2013年盈利3

32第二节沈阳福娃娃影视动画33

5一、企业概况33

5二、盈利能力分析337

第三节沈阳深海动画数字媒体340

一、企业概况340

二、盈利能力分析342第四节沈阳四维数码科技34

5一、企业概况34

5二、盈利能力分析347

第五节辽宁翡翠电影电视制作350

一、企业概况350

二、盈利能力分析3

52第六节宏广动画(苏州)355

326

一、企业概况35

5二、盈利能力分析357 第七节杭州飞龙动画材料360

一、企业概况360

二、盈利能力分析36

2第八节沈阳阿拉丁数字科技36

5一、企业概况36

5二、盈利能力分析367

第十章2013-2017年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371第一节产业发展前景预测37

1一、成长与需求趋势37

1二、产品科研开发趋势37

3三、业内企业格局的变化趋势37

5四、销售渠道与销售方式的变化趋势377 第二节产业发展要素分析380

一、政治、法律要素380

二、经济、技术要素38

2三、市场发展要素384 第三节产业面临问题分析387

一、资金短缺387

二、技术人才短缺389

三、自主品牌缺乏39

1四、营销体系及手段落后393 第四节2012-2013年投资事件396

一、中国动漫产业并购事件一览396

二、中国动漫产业风险投资事件一览398

三、CineGroupe进军中国投资超过10亿元400

四、摩根投资启明动漫40

2五、中卡世纪融资千万美元40

4六、鸿波通信收购国内贪婪大陆406

七、红杉投资绿豆蛙408

八、红杉750万美元注资湖南宏梦410

九、网页动画网站aniBoom获德丰杰千万美元增资41

2十、杭州神笔动画集团获北京正润创投5000万元风险投资41

4十一、江通动画获两家创投基金投资416第五节中国动漫产业投融资特点419

一、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投融资特征420

二、不同类型企业的投融资需求特征420

三、海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经验借鉴422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第四篇:中国3G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关 键 词】3G行业市场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3G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3G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09年是中国3G正式商用元年,在经历了3G发牌、5.17推广活动之后,到2009年底,以大规模用户放号为标志,中国电信业全面进入3G时代。2010年中国3G市场新的应用不断涌现,无论是业务资费还是手机价格都有了松动的迹象。随着3G的大力推广,3G业务在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的渗透和使用都在加大,3G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状况成为相关管理机构、运营商和其他产业链成员、研究机构所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3G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产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3G产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3G产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3G产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3G产业的发展景气状况;3G产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全球3G产业发展状况;国内3G产业发展状况;3G产业终端市场发展状况;3G业务应用分析;3G产业链领先企业的经营状况;3G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3G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3G产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产业发展趋势,并根据3G产业的发展轨迹及各国多年的实践经验,对3G产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移动运营企业、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终端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计划投资于3G产业的企业和个人准确了解3G产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制定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3G行业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3G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五篇: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管理咨询行业相关概述1第一节管理咨询概述

1一、定义及分类

1二、管理咨询发展历程3第二节管理咨询的特点

5一、科学性

5二、创新性7

三、有效性8

四、独立性10

五、合作性13 第三节管理咨询主要业务分析16

一、专注于制造业的实务咨询与培训16

二、丰富制造业背景的专家团队18

三、紧贴制造业研发课程

21四、丰富的制造型企业案例库23 第二章2013年全球管理咨询行业运行形势分析26第一节2013年全球管理咨询行业综述26

一、全球管理咨询行业特点分析26

二、全球管理咨询市场分析29

三、全球主要行业管理咨询分析31 第二节2013年全球主要国家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状况分析3

3一、美国3

3二、日本3

5三、英国36第三节2013-2017年全球管理咨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39 第三章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环境分析41第一节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1一、中国GDP分析

41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43三、恩格尔系数4

4四、存贷款利率变化46第二节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50

一、行业政策分析50

二、相关行业政策影响分析53第三节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56

一、就业与人才分析56

二、城市化进程分析58

三、人口密度分析6

1四、学历结构分析63 第四章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运行形势分析66第一节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概述66

一、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特点分析66

二、中国管理咨询用户需求增长分析69

三、我国管理咨询企业的发展现状7

1四、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三喜三优72 第二节2013年中国我管理咨询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7

5一、外部原因7

5二、内部原因76 第三节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对策建议79

一、建立独立的行业协会组织,完善行业规范,加强政府扶持力度79

二、加强对自身队伍的建设,注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激活员工潜能80

三、加强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数据库8

2四、加强创新,寻求发展8

5五、提升中国管理咨询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87

六、加强公众对管理咨询的意识88 第五章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运行走势分析92第一节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服务行业分布情况9

2一、客户企业划分成四大群体9

2二、企业规模对采购咨询服务的影响94第二节管理咨询业务类型分布情况98第三节管理咨询行业市场渗透率增长99第四节2013年影响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100 第六章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102第一节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竞争现状分析10

2一、我国管理咨询业的竞争环境10

2二、中小管理咨询公司应有核心竞争优势10

5三、浅谈管理咨询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107第二节2013年中国重点省市管理咨询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09

一、北京109

二、上海11

1三、广州112第三节2013年中国管理咨询业竞争策略的分析115 第七章2013年中国重点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对比分析117第一节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117

一、企业基本概况117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19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20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22第二节世纪纵横管理咨询集团126

一、企业基本概况126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29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31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32

第三节广州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35

一、企业基本概况135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36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38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41

第四节理实国际管理咨询集团144

一、企业基本概况144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46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49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51

第五节美国通用管理咨询公司153

一、企业基本概况153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55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56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58

第六节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162

一、企业基本概况162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65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67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68

第七节汉普管理咨询公司171

一、企业基本概况171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72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74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77

第八节朴智管理咨询公司180

一、企业基本概况180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82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85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87

第九节五越企业管理咨询(烟台)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189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191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92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194

第十节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198

一、企业基本概况198

二、2013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201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203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204-3-189

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前景分析208

一、中外管理咨询企业的发展前景208

二、中国形象管理咨询服务发展前景广阔210

三、我国管理咨询企业发展前景213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预测分析216

一、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供给预测分析216

二、管理咨询行业需求预测分析218

三、管理咨询细分行业预测分析221 第三节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224226 226 227 228 第九章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投资环境分析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第三节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228

二、政策风险230

三、管理风险23

3四、资金短缺风险235第四节专家建议237 第十章殴债危机对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投资影响及企业应对策略分析239第一节殴债危机对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投资增长的影响分析239第二节中国政府对中国管理咨询投资项目的支持作用辨析240第三节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应对殴债危机策略及专家指导建议2

41一、国外管理咨询行业应对殴债危机策略研究2

41二、国内外企业面对殴债危机普遍策略点评2

43三、中国管理咨询企业殴债危机应对策略研究及专家建议24

4四、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应对殴债危机的主要策略研究246 图表目录(部分)图表:2013年中国GDP分析图表:2013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图表:2013年中国恩格尔系数图表:2013年中国存贷款利率变化图表:2013年中国就业与人才分析图表:2013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图表:2013年中国人口密度分析 图表:2013年中国学历结构分析 图表:2003-2013年管理咨询行业市场渗透率 图表:2003-2013年管理咨询行业客户比例 图表:不同行业的市场渗透率和行业相对规模 图表:2012年各类管理咨询项目分布比例 图表:2012年不同规模企业客户比例 图表: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图表: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特色分析

图表:广州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特色分析 图表:理实国际管理咨询集团特色分析 图表:美国通用管理咨询公司特色分析 图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特色分析 图表:汉普管理咨询公司特色分析 图表:朴智管理咨询公司特色分析 图表:五越企业管理咨询(烟台)有限公司特色分析 图表: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特色分析 图表: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供给预测分析图表: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预测分析图表: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细分行业预测分析

图表:2013-201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下载2012年中国电影院线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中国电影院线市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出版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中国出版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章 出版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出版业基本情况 第二节 出版业价......

    中国刀具市场行业研究与预测报告

    刀具行业市场行业研究与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 刀具制造行业概况 第一节 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 一、行业界定 二、主要产品 第二节......

    中国奶茶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产经报告奶茶 中国奶茶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世界奶茶行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世界奶茶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一、全球经济现......

    中国男装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中国男装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中国男装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 SA8000标准 第二节 全球纺织业后配额时代 第三节......

    中国采盐行业市场研究咨询报告

    中国采盐行业市场研究咨询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目 录〗 第一部分 行业概述及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章 行业整体概述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概述 一、盐的概念 二、盐的......

    中国玻璃钢行业市场研究咨询报告5篇

    中国玻璃钢行业市场研究咨询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玻璃钢行业的基本概况 1.1玻璃钢的基本概念 1.1.1玻璃钢的定义 1.1.2玻璃钢的性能......

    中国金冶炼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请查看《中国金冶炼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340.876吨,比上年增加26.896吨,同比增长8.57%,已连续4年保持全......

    2014-2018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

    - 1 - 2014-2018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正文目录第一章信用卡相关概述1 第一节信用卡的定义及分类1 一、信用卡的由来1 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