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4:5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

第一篇: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

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2000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2倍。问:父亲出生在哪一年?

分析与解:如果用1段线表示兄弟二人1994年的年龄和,则父亲1994年的年龄要用4段线来表示(见下页图)。

父亲在2000年的年龄应是4段线再加6岁,而兄弟二人在2000年的年龄之和是1段线再加2×6=12(岁),它是父亲年龄的一半,也就是2段线再加3岁。由

1段+12岁=2段+3岁,推知1段是9岁。所以父亲1994年的年龄是9×4=36(岁),他出生于

1994——36=1958(年)。

例7今年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龄的4倍,2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龄的2倍。问: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法一:假设父亲的年龄一直是儿子年龄的4倍,那么每过一年儿子增加一岁,父亲就要增加4岁。这样,20年后儿子增加20岁,父亲就要增加80岁,比儿子多增加了80-20=60(岁)。

事实上,2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龄的2倍,根据刚才的假设,多增加的60岁,正好相当于20年后儿子年龄的(4——2=)2倍,因此,今年儿子的年龄为

(20×4-20)÷(4-2)-20=10(岁),父亲今年的年龄为10×4=40(岁)。

解法二:如果用1段线表示儿子今年的年龄,那么父亲今年的年龄要用4段线来表示(见下图)。

20年后,父亲的年龄应是4段线再加上20岁,而儿子的年龄应是1段线再加上20岁,是父亲年龄的一半,也就是2段线再加上10岁。由

1段+20=2段+10,求得1段是10岁,即儿子今年10岁,从而父亲今年40岁。

例8 今年爷爷78岁,长孙27岁,次孙23岁,三孙16岁。问:几年后爷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子年龄之和?

分析:今年三个孙子的年龄和为27+23+16=66(岁),爷爷比三个孙子的年龄和多78——66=12(岁)。每过一年,爷爷增加一岁,而三个孙子的年龄和却要增加1+1+1=3(岁),比爷爷多增加3-1=2(岁)。因而只需求出12里面有几个2即可。

解:[78-(27+23+16)]÷(1+1+1-1)=6(年)。

答:6年后爷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子年龄的和。

练习12

1.父亲比儿子大30岁,明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那么今年儿子几岁?

2.王梅比舅舅小19岁,舅舅的年龄比王梅年龄的3倍多1岁。问:他们二人各几岁?

3.小明今年9岁,父亲39岁,再过多少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小明年龄的2倍?

4.父亲年龄是女儿的4倍,三年前父女年龄之和是49岁。问:父女两人现在各多少岁?

5.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4岁,妈妈比爸爸小2岁,妈妈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问:三人各是多少岁?

6.今年老师46岁,学生16岁,几年后老师年龄的2倍与学生年龄的5倍相等?

7.已知祖孙三人,祖父和父亲年龄的差与父亲和孙子年龄的差相同,祖父和孙子年龄之和为82岁,明年祖父的年龄恰好等于孙子年龄的5倍。问:祖孙三人各多少岁?

8.小乐问刘老师今年有多少岁,刘老师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42岁了。”你能算出刘老师有多少岁吗?

上一页 1 2

第二篇:ykt:父亲、哥哥、妹妹年龄问题

问题:

爸爸、哥哥、妹妹现在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的3倍时候,妹妹是9岁;当哥哥年临时妹妹2倍时,爸爸34岁。现在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岁?

A.34

B.39 C.40 D.42

答案:C

参考答案解析有两种:

方法一:用代入法逐项带入验证

以代入40为例,爸爸现在40,所以哥哥妹妹年龄和为24;

而当爸爸34岁的时候哥哥是妹妹年龄的2倍,爸爸年龄减少6岁,所以哥哥妹妹年龄和减少12岁,就是12,哥哥是妹妹年龄的两倍,那么哥哥此时8岁,妹妹4岁。代入另外一个验证“当爸爸年龄是哥哥三倍的时候,妹妹9岁”。换种表叔“当妹妹9岁的时候,爸爸年龄是哥哥三倍”,那么妹妹岁数增加5,哥哥此时13岁,爸爸39岁,满足题目的上面三倍的要求。

方法二:利用“年龄差”不变,列方程求解。设爸爸、哥哥、妹妹现在的年龄分别为:X、Y、Z,由题可以得出方程组:

X+Y+Z=64 X-(Z-9)=3(Y-(Z-9))Y-(X-34)=2(Z-(X-34))

其中下面两个方程根据三人年龄差保持不变、和两次已知的固定年龄列出的方程,假如XYZ同事增加相同的数字,方程经过销项之后保持不变,说明根据思维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

计算:

第一项代入第三项得到Z=10,第一项代入第二项得到4X=210-5Z 所以可以得到X=40 方法三:(ykt方式)分析:

现在的年龄和为64,爸爸至少20岁与有孩子,那么40岁的时候儿子20岁,加起来60,再有个妹妹,差不多就在64了。那么爸爸的年龄应该就在40左右,选项也就是在40左右,A选项不对。

答案:

三人年龄和为64,那么在年龄变动的时候以64为原点上下波动3,得到下表左侧一列,且验证的时候以64为基点向大小两侧变动,直觉告诉我,应该不会波动太大。

当妹妹9岁的时候爸爸年龄是哥哥的三倍,那么就是在年龄总和某个数字减去9后,能被4整除。所以看年龄减去9得到第二列就可以只管的看出哪个是正确的。可以看到总和为64、52和40三个相对接近且符合条件。再看第二个条件:哥哥是妹妹两倍的时候,爸爸34,那么当爸爸34的时候看哥妹两人年龄是不是两倍。

三人年龄和 82 79 76 73 70 67 64 61 58 55 52 49 46 43 40 37 34 减去9岁 73 70 67 64 61 58 55 52 49 46 43 40 37 34 31 28 25

除以四得到哥哥年龄 18.25 17.5 16.75 15.25 14.5 13.75 12.25 11.5 10.75 9.25 8.5 7.75 7 6.25 除以四再乘以三得到爸爸年龄 54.75 52.5 50.25

45.75 43.5 41.25

36.75 34.5 32.25 27.75 25.5 23.25 21 18.75

对应妹妹年龄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大概选出了三个可信的项目,那么当爸爸34岁的时候只有中间一个满足第二个条件。由于此时三人年龄总和为61,题目中年龄总和为64,相当于每人加了1岁,那么爸爸现在的年龄就是39+1=40.Ykt:评价三种方法:

代入法:笨办法,容易错,浪费时间。

方程组:能想到建立合适的方程组就方便,想不到如何建立方程组就不方便。计算起来还不算太困难。

Ykt自创:直觉感需要强烈,然后去分析,快捷。

第三篇: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

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

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现在兄弟的年龄和是30岁求哥哥的年龄

设哥哥现在年龄为a,弟弟为b,现在和当年之间差x年 a=3(b-x)a-x=b a+b=30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得到a=18,b=12,x=6 所以现在哥哥18岁,弟弟12岁,现在比当年已经过去了6年

第四篇:闪电哥哥和雷声弟弟教案

篇一:教案

(东海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17、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图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秀丽,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并在书上画出诗的节奏。

2、自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并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学习古诗

1、请生齐读课题并说说“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2、图文结合,感悟诗意

a..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b.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c.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d.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2、齐读、指名读、比赛读。

五、指导书写“炉、流、烟、银”四个字

1、请学生观察生字,想想书写这几个字时该注意什么。

2、师重点指导并范写“银”字。

3、学生书空后,对照田字格临写。

4、写字展评。

六、小结

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绝句》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来了,你们高兴吗?恩!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也很高兴。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过门窗,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放眼望去,远处的高山上,竟还有千年没化的积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兴地写下了这首《绝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

1、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诗句读流利;边读边用笔划出古诗中的生字。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3、现在,谁来试着把古诗读一读?小朋友听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教师随机评价)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古诗你们都会读了,诗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赶快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因为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从古诗里跑出来了,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第一个跑出来的是谁呢?(出示生字卡片“鹭”“柳”“窗”“鸣”)

四、再读古诗

生字都认识了,古诗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现在,谁再来读读古诗。1、指名读。

2、赛读。

3、老师读。

4、齐读。

五、感悟古诗

小朋友,刚才我们反复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1、两个黄鹂鸣翠柳:

大家仔细听,仿佛听到了什么?再仔细看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欢快地歌唱、嬉戏,多开心呀!它们可是春天的小使者,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2、一行白鹭上青天:

读着这句诗,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蓝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正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多么美妙的春光啊!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来了,树儿、鸟儿都焕发了勃勃生机。人们也开始繁忙起来,你能从诗中哪一句看出人们忙起来了?这船只停在江边,他们在等待什么呢?虽然,远处的山上还有终年没融化的积雪,可山下,已经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4、小结: 同学们,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绿的柳、蓝的天、白的雪,还有那欢乐的黄鹂,自在的白鹭,江边停泊的船只,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还可以配上你的动作、表情呢!

六、拓展延伸

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他还有一首写春天的诗呢!(出示小黑板《春夜喜雨》)

杜甫是多么喜欢春天呀!你们呢?课后,大家也可以用你们的笔,象杜甫这样,写写身边的春天,画一画春天,还可以翻翻课外书籍,找一找还有哪些诗人写了春天。

18、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师问: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吗?(学生自由说)

(小雨、大雨、暴雨、雷雨等等)

2、师: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过渡: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一下这些生字,请看卡片。

二、学习新字。

1、全班带着拼音拼读生字;

2、指明读;

3、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读

5、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6、小黑板出示词语认读:垂下 逃跑 鸣蝉 彩虹 蜘蛛 黑沉沉

三、看课文插图,练习说话。

1、提示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我们要说些什么内容。

2、让学生仔细观察。

3、让学生自由发言,给予适当引导。

4、在图片上出示提示词语,让学生连词成篇,连篇成段.四、读文,整体感知

1、请生自读课文并给每段标上相应的段落。

2、指名分段朗读。

3、读文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的呢?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形,说发现)。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六、作业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虫:()()()走:()()()

2、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越来越亮()()()

篇二:雷雨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

芙蓉镇二小 胡阿红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识“压、乱、垂、虹”等生字,会写“垂”字。

2、边读边想,在读中感受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3、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并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读课文。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中感受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音频、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课堂

1、听“雨声”,认识“雨”,积累“雨”

2、课题引出:《雷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由、有感情朗读课文。

2、标好段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藏在课文里的生字。

3、出示雷雨前后的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段落。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本

(一)雷雨前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满天、黑沉沉”

什么是“压”?:字理教学。

树枝和蝉都好像和我们一样,真安静啊!(齐读)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乱”:组词记忆,指名读句子。

小动物们有什么表现呢?

“垂下来”是什么意思?

指导识记、书写“垂”字。

指名读句。

3、“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出示:闪电亮,雷声响。

体会“越来越?”是一次比一次?”的意思。

男女生合作读。

(二)雷雨后

1、出示图片:雷雨后

你看到了什么?

2、当当小诗人

吟诗:雨停了?? 作诗: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3、认识四个“虫“字旁的生字,并观察发现,了解“虹”的由来,区分“虹与红”(虹饮于河)。

四、课堂小结

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都能用你们的眼睛多去观察,并加以联想,创造更多的美。

篇三:《雷雨》教学设计(公开课)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二、教材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2、板书:雨。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播放雷雨时的多媒体课件)

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指名学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

三、预习反馈,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内容

小组内汇报 2.学习生字词

小朋友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生字词读得怎么样。谁愿意读。(示生字词)a.找一位同学起立单独读。

b.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1人)谁还能像他这样当小老师?(1人)c.读得可真不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d.下面让我们进入“回声谷”。

e.再让我们一字开花读。第一个词谁来??? f.去掉拼音还会读吗?男生领读,女生跟读—全班一起读。(全班齐读)3.读课文

逐段读

四、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

2、学生默读,思考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的景象。

3、汇报。

4、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也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部分来写的。

5、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

6、汇报,相机板书。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2、板书:雨。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蒙蒙细雨,雷雨、雷阵雨、暴雨、毛毛雨、春雨??)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什么雨呢?(板书:雷)请学生一起跟老师写雷字,齐读课题两遍。大家想不想知道雷雨是什么样子的呢?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好,那让我们走入课文,去感受下雷雨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老师要请同学来说说雷雨是什么样的吗?(雷雨是先打雷后下雨;雷雨时风很大的;下雷雨还会有闪电等)

1.(出示生字卡片)压 乱 垂 虹 请四位同学分别来认,认对了带领同学们读三次。2.(出示多媒体课件)生字都会认了,现在让生字回到词语里,咱们来开火车读词语,火车火车谁来开?请学生读,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

指导读好“压下来”,“垂下来”两组轻声的词语。3.词语回到句子里,理解压和垂。(看课件图片比较)指名学生动作展示压,动画理解垂。

好,同学们,四个生字特务被我们一一击破了,也理解了压和垂两个字的意思,现在我们进入课文。

一、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好了句子,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下雨时?指名回答(456)

自然而然前面123就是下雨前,后面67就是下雨后。(出示课件,三种不同颜色,请学生标出来。)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请柯思怡同学读课文1——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师:谁来说一说,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知道的?

(1)理解第1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汇报。

②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师:是啊,你看!(出示黑沉沉的乌云,体会云层很厚很低。)云已经很厚、很低、很重了,就要掉下来了一样。

师:这时,你有什么感觉?(害怕,不安)

③指导朗读。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我没有感觉到这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来!我们一起来读。(师引读:满天的乌云??)

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51朵乌云一起压下来了!

(2)感悟理解第2自然段。

①过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学生读,老师读,学生动作演示)(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树,当一阵大风吹来时,学生的手臂就是树枝,在风中摇摆不止,而老师对着这些摇摆不定的大树进行采访,学生连连说“风太了,我停不下来。”“我快要被吹倒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这时他们就是大树,他们就是在风中摇摆的树枝。)

出示图片,说忽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动脑想,指名回答)“风太大了,把人的眼镜吹到地上了。”周老师马上说:“是啊,周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有学生说“一个人开着摩托车,风把他的帽子吹走了。”周老师马上说:“对呀,所以我们开摩托车要戴头盔,注意安全。”二是从学生语言发展的方面去肯定他。如:有学生说乌云像石头一样压下来。周老师就说:“你已经会用比喻了。”当学生在说话中出现一些好词时,周老师会提示学生:“他刚才哪个词说得特别好?”

③演示点拨:蜘蛛害怕了,直直地滑下来逃走了。(出示闪电、雷声老师也让学生说说:蜘蛛,你为什么要逃走啊?(害怕)是呀,风太大了,连蜘蛛都吓跑了。

(3)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

①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师:怎么了?(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②指导朗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指名评价)

师:你也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你们听!(多媒体课件演示闪电雷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

师:雨就要下下来了。

③拓展练习。

出示:()越来越()。

师:你能用“()越来越()”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出示:()越来越(),()越来越()。

师:谁能像课文那样用上两个“越来越”说一句话呢?(指名说)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流利了。3.有感情朗读。

师:打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安全知识呢?天空的乌云黑沉沉的,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让我们带着害怕的心情再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学生齐读1——3自然段)

(二)读中感悟“雷雨中”的景象。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真的下起来了。(多媒体展示雷雨)

2、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再来读。

3、读中体会雷雨中的景象。

①朗读第5自然段。

师引读第5自然段。雨越下越大。??(生齐读第5自然段)

②理解感悟第6自然段。

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② 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③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乐,雨声也小乐。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伴随音乐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指名读)

评价引导: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师:“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再来试一试。

4、读中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①自读感悟。

师: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雷雨后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你读一读7、8自然段。②指名汇报。

③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图文并茂展示画面文字。

④感情朗读。

师:雨后的景色多美啊!你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自读)

⑤展开想象,练习说话。6 小练笔

师:抽几位同学的,让她读自己写的,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了。

雨后的空气多么清新,景色也是越来越美了。

三、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了解了雷雨前后的景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也试着写下来。

九、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篇四:18雷雨 教案

篇五:《雷雨》教案(4)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猜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雷雨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8课《雷雨》”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

“现在同学们自读课文,认识一下雷雨,要求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生字(课件展示生字)

(1)带拼音齐读词语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4)开火车组词

三、细读课文,读悟结合

1、图文结合

课件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分析两幅图分别是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

2、看课文视频资料

(1)观看课文动画视频,学生仔细倾听。

(2)学生再次默读,思考上述问题。

“那前三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呢?”(雷雨前)

3、小结: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先写雷雨前,再写雷雨中,最后写雷雨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这样写,好吗?

4、抽三名同学分部分朗读课文,体会“雷雨前——中——后”的条理。

5、雷雨前

“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象。”

(1)指名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2)“你觉得这一部分中哪些词用得比较好?好在哪呢?” a、压(手势)a、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黑沉沉”和“压”给你什么感觉?你认为应该怎么读这句话? b、指名读 b、垂

一个“垂”字说明了什么?(风很大,蜘蛛很害怕,很惊慌)b、“带上惊慌、害怕的感情一起读这一句话吧。”

学生齐读。

(3)雷雨前除了大风,还有什么让人害怕?(闪电、雷声)

①“文中是怎么来写闪电和雷声的?”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②“这么亮的闪电,这么响的雷声,当然可怕,谁能读出害怕的语气呢?” ③用“越来越??”说一句话吧。

(4)“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带上你的感情把它读出来吧。”

学生齐读。

6、雷雨中

“满天的乌云压下来,风吹得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雷雨中的景象。”

(1)学生齐读

(2)开头用3个“哗”说明什么?(雨急且大)该怎么读这一句?(语气重、稍快、停顿短)

(3)两个“渐渐地”说明什么?(雨由大到小,读时要慢)

(4)谁能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指名读。

7、雷雨后

“渐渐地,雨小了,雷声也小了,慢慢地,雨停了,这时你打开窗户,会看到什么呢?”

(1)指名读雨后部分,其余同学倾听并标出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在描写彩虹和蜘蛛时作者分别用了“挂”和“坐”字,作者为什么用这两个字呢?可以联系上下文对比。(坐说明天气好了,蜘蛛舒服了)

(3)“雷雨过后的景色多美啊,面对这样的美景,你心情怎么样?谁能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四、练习

“刚才咱们学习了雷雨的整个过程,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谁能给下面的句子排顺序呢?”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思考。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美丽景色,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无穷无尽的奥妙,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让我们打开书,带上感情再读一读这篇美文吧。

下载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例6 1994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4倍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