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北爱乐电台2010年11月27日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交响曲
【全曲导聆: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交响曲】
播出版本:Mariss Jansons;St Pertersburg Philharminic Orchestra 播出版本:Mariss Jansons;St Pertersburg Philharminic Orchestra
播出日期: 11月27日 播出日期: 11月27日
播出時間: 13:00~15:00 播出时间: 13:00~15:00
《創作背景及特色》 《创作背景及特色》
走出憂鬱,重拾自信 走出忧郁,重拾自信
「 第一號交響曲 」首演的失敗,讓拉赫曼尼諾夫遭到無情的打擊,在極度憂鬱的狀況下,三年無法提筆創作,直到接受心理醫師達爾的催眠治療,才走出陰影。「 第一号交响曲 」首演的失败,让拉赫曼尼诺夫遭到无情的打击,在极度忧郁的状况下,三年无法提笔创作,直到接受心理医师达尔的催眠治疗,才走出阴影。接下來的「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以及「 第二號交響曲 」,都可說是他否極泰來之後的傑作,也讓他重拾信心。接下来的「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以及「 第二号交响曲 」,都可说是他否极泰来之后的杰作,也让他重拾信心。 再次以首演挑戰聖彼得堡 再次以首演挑战圣彼得堡
有挫折,才有成長!有挫折,才有成长!拉赫曼尼諾夫從「第一號交響曲」的打擊中,體認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在沉潛過後,可以發現他的作曲能力比以前成熟。拉赫曼尼诺夫从「第一号交响曲」的打击中,体认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在沉潜过后,可以发现他的作曲能力比以前成熟。對於「第二號交響曲」,出身莫斯科音樂院的他,依舊選擇聖彼得堡作為首演的地點,而這一次,他大獲成功。对于「第二号交响曲」,出身莫斯科音乐院的他,依旧选择圣彼得堡作为首演的地点,而这一次,他大获成功。很明顯地,拉赫曼尼諾夫展現的俄國音樂特性,雖然和葛拉祖諾夫的方式不同,但他獲得了激賞。很明显地,拉赫曼尼诺夫展现的俄国音乐特性,虽然和葛拉祖诺夫的方式不同,但他获得了激赏。
《全曲導聆》 《全曲导聆》
第一樂章 第一乐章
導奏(緩板)-中庸的快板(奏鳴曲式)。导奏(缓板)-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導奏的氣氛平靜而帶有陰暗的氣氛;進入快板段落之後,小提琴在木管樂器的伴隨之下,呈現第一主題;第二主題轉為G大調,木管樂器和弦樂的氣氛變得分外抒情。导奏的气氛平静而带有阴暗的气氛;进入快板段落之后,小提琴在木管乐器的伴随之下,呈现第一主题;第二主题转为G大调,木管乐器和弦乐的气氛变得分外抒情。 第二樂章 第二乐章
很快的快板。很快的快板。帶有詼諧曲風格,從樂章開頭法國號吹奏的旋律,就帶有粗獷的氣勢;中段的部分,由弦樂持續拉奏短促的音型,氣氛有些緊張。带有诙谐曲风格,从乐章开头法国号吹奏的旋律,就带有粗犷的气势;中段的部分,由弦乐持续拉奏短促的音型,气氛有些紧张。 第三樂章 第三乐章
慢板。慢板。樂章開頭以小提琴拉奏出極具斯拉夫風格的抒情旋律,這是經常被各媒體引用的音樂段落;而接下來的豎笛獨奏,非常柔美,完全屬於拉赫曼尼諾夫式的浪漫情緒。乐章开头以小提琴拉奏出极具斯拉夫风格的抒情旋律,这是经常被各媒体引用的音乐段落;而接下来的竖笛独奏,非常柔美,完全属于拉赫曼尼诺夫式的浪漫情绪。 第四樂章 第四乐章
活潑的快板。活泼的快板。在簡短的強音之後,音樂馬上進入很有力道的主題;樂章的中間,由弦樂器演奏短促的伴奏音符,管樂器則和弦樂進行對答,這的段落氣氛較為和緩;樂章結尾再度以很有力度的管弦樂表現,輝煌地結束。在简短的强音之后,音乐马上进入很有力道的主题;乐章的中间,由弦乐器演奏短促的伴奏音符,管乐器则和弦乐进行对答,这的段落气氛较为和缓;乐章结尾再度以很有力度的管弦乐表现,辉煌地结束。
第二篇: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op32no12心得体会
音乐学本科生毕业展演体会(感想)
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op32no12心得体会
院 系: 音乐学院
专 业: 音乐学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或学位): 副教授
2016年 4 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表演的毕业展演及呈交的展演体会(感想),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编排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展演及展演体会(感想)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展演及展演体会(感想)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声明
本人指导的同学的毕业展演及展演体会(感想)题目大小、难度适当,且符合该同学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人在指导过程中,通过网上文献搜索及文献比对等方式,对其毕业展演及展演体会(感想)内容进行了检查,未发现抄袭现象,特此声明。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op32no12心得体会
某某某
(音乐学院指导教师:卢雪珊)
引言
拉赫玛尼诺夫对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现实是不满的。拉氏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大量作品,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反叛的倾向:《升c小调前奏曲》和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有着阴森的背景、沉重的低音,是一种彷徨、苦闷心情的写照;《春潮》则充满青春气息,活泼向上,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渴望。拉氏的这套《前奏曲》音乐风格丰富、织体变化多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非常有利于教学和学习训练的。在演奏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及创作时期,对于主题材料、音乐的基本模式和音型要仔细地分析,这些在前面已作过详细介绍。除此之外,他又发展和推动了《前奏曲》新的创作特点和技巧。
目录
引言...............................................................................................................................4
一、创作及背景简介....................................................................................................6
(一)创作背景.....................................................................................................6
(二)前奏曲简介.................................................................................................6
二、演奏中的演奏技巧................................................................................................6
三、演奏心得................................................................................................................7
一、创作及背景简介
(一)创作背景
拉赫玛尼诺夫对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现实是不满的。拉氏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大量作品,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反叛的倾向:《升c小调前奏曲》和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有着阴森的背景、沉重的低音,是一种彷徨、苦闷心情的写照;《春潮》则充满青春气息,活泼向上,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渴望。拉氏的这套《前奏曲》音乐风格丰富、织体变化多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非常有利于教学和学习训练的。在演奏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及创作时期,对于主题材料、音乐的基本模式和音型要仔细地分析,这些在前面已作过详细介绍。除此之外,他又发展和推动了《前奏曲》新的创作特点和技巧。
(二)前奏曲简介
作品OP.23,NO.5开始时演奏速度为进行曲速度,但不宜过快。由于音乐起于低音区,因此演奏时需使音调下沉,手指最好垂直重沉,才能得到音乐深沉、宽厚、广阔的音响效果,同时和弦需要弹奏整齐。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钢琴作品没有明确的速度限制,在指法变换上可丰富流畅。乐谱中主题材料的特点决定用适当的奏法表现,此曲的中部为较抒情乐段,速度与开始部分相比转为渐慢,以左手连续跑动的琶音为特点。演奏本段时需要提高手指的快速运动能力,同时要尽量保持音型的连贯,这种织体是掌握快速连续演奏技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手腕的灵活运用能对手部的伸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使那些大幅度的琶音弹奏更为流动连贯,同时大拇指的内侧移动也需要手腕的配合把手指引导到正确的键上。此外,手较小的演奏者还可以通过手腕的横向运动和圆形运动来扩张运动范围,用来演奏大跨度的琶音。手指技术是完全要靠手腕灵活来决定的。
二、演奏中的演奏技巧
演奏中段时可适当使用踏板,合理使用踏板在任何作品里都是需要的,然而演奏家要根据音乐情绪分别对待、适当处理。由于古钢琴的结构缺陷,巴洛克时 代的作品如不用踏板弹奏出各个声部,在听觉上旋律和音色都会变得非常单调,但声部清晰。19世纪后的钢琴教学中提倡适当运用踏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点点式”用踏板法。拉氏的创作中大胆地使用了踏板,更好地显示出了其作品的浪漫宏大。
乐曲的力度变化幅度很大,从pp到ff都有所涉及。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极力推崇夸张、极端的力度变化。他善用宽广的力度节奏、强烈的力度对比、整体的力度阶梯式上升并推向高潮等典型的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力度的手法。这一特点是浪漫主义风格在他《前奏曲》创作上的一个具体表现。他在《前奏曲》中标记的力度记号比肖邦还有他同时代的斯克里亚宾密集了很多,可见他对力度表现音乐的重视。这些力度标记是为表现音乐内容所必须的,是作曲家感情变化的体现。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中这些力度记号是其作品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在技巧上也是最有难度的地方。我们在演奏《前奏曲》中的强音时应多使用大臂的力量,触键要深厚,高潮部分那些连续不断的和弦需要相当的体力演奏。强弱的对比也需要手臂乃至全身的调动与控制。
三、演奏心得
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不管在音乐理论上或在演奏技巧上对钢琴教学都起着极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拉氏钢琴作品的研究具有实质的难度、深度,是我们所有钢琴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必修内容。
乐曲的呈示段,运用了浑厚沉稳的低音和具有穿透力的高音和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拉赫玛尼诺夫内心深处忧愁和压抑。
乐曲的中间段,情绪逐渐变得急促不安起来,仿佛作者在黑暗中挣扎,努力地寻找光明,内心充满了绝望。
到了乐曲再现段时,情绪将达到了全曲的总高潮。双手坚定有力的七个和弦将拉赫玛尼诺夫内心的悲怆全部爆发出来。面对黑暗的生活和命运,直到听到了“胜利”钟声,拉赫玛尼诺夫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拉赫玛尼诺夫在这部作品中,乐曲的一大特点就是强弱相差的变化,十分丰富。前所未有的张力在这部乐曲中都表现出来了,更好地透析了作品的音乐色彩分布,为演奏这部作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这部作品难度比较大,我们想要把握处理把握好乐曲的音色,脑海里一定要有足够的想象力。
《前奏曲》就像作曲家自己勾勒出的一副真实的画面,不但对位和层次非常丰富,连浓郁鲜艳的色彩也十分饱满。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时应该注意每个音的触键、音与音的链接、手指力度的控制,在处理过程中必须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想象后再去弹奏,试图去想象从乐曲上浮现的一副画面。这样的演奏更能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声音色彩。这部作品主要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怆情感,因而它的乐曲常常也体现在他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情景中,乐曲中的钟声主要来源于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所以,在演奏《前奏曲》这部作品时,必须要切合拉赫玛尼诺夫的人生经历,这样的演奏才能更好地表现意味深长的作品。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演奏时力度不要过大幅度的渐慢减弱。在实际演奏中可以稍加一点,就是演奏出渐慢减弱的处理是很微弱的,又几乎没有的感觉。使音乐意境慢慢、悄悄的归于沉寂。
一般来说,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和声节奏都较为缓慢,一个和声变化另一个和声,只发生在细微之处但却延续很长,仅仅一两个音符微微变动便形成另一个不同色彩感的和声,十分丰富。这首乐曲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和声的高音旋律,高音旋律的特点蕴含了洪亮而具有穿透力的高音效果,这高音旋律又有着坚定中低音声部旋律为其支撑着,使得音乐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气质。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后期俄罗斯音乐大师中最后一位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影响的音乐作品,为俄罗斯和世界音乐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作品中充实的和声、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精致的织体始终涌动着响亮坚定且热爱生活的声音。他曾说过:“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应该表现他所出生的那个国家的精神,他的爱情信仰及他所喜爱的书籍和绘画的内容,音乐应该是他生活经历的总和„„我是位俄罗斯作曲家,祖国确定了我的气质和处世态度。
第三篇:【今日名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今日名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于他的辉煌时期(1908—1917年),以浓烈的情感表达和艰深厚重的演奏技术而闻名于世。该作品在钢琴协奏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钢琴协奏曲之王”。在他完成了一部19世纪音诗的压卷之作《死之岛》首演后不久,拉赫玛尼诺夫受邀赴美国演出。为了增加音乐会曲目,他决定创作一部新的钢琴协奏曲并在纽约首演。那时,他的表兄西洛蒂(Alexander Siloti,1863-1945师从尼古拉·鲁宾斯坦、尼古拉·茨维列夫,也是李斯特晚年的弟子)已经在美国开创天地,音乐会中也演奏过他的曲目,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909年夏天,拉赫玛尼诺夫一如往常回到他心爱的伊万诺夫卡庄园,从莫斯科繁重的世俗事务中暂时得以解脱,沉浸在对古老的俄罗斯广袤田野和自在宽广的大自然的回忆中,一边从事喜爱的农活,一边也专心致志地为美国的秋季演奏会做一些积极的准备。为了此次演出,他在短短几个星期内专门创作了《第三钢琴协奏曲》丹尼尔·特里福诺夫(Daniil Trifonov 1991—,俄国钢琴家,2011年柴赛金奖)/瓦莱里·捷杰耶夫指挥
《第三钢琴协奏曲》是激情迸发出最极致的罕见作品,气势雄奇,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标志着拉赫玛尼诺夫浪漫风格的协奏曲创作达到了顶峰。其钢琴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与技术极其精湛无人能及。与《第二钢琴协奏曲》相比,它的钢琴部分与弦乐部分对比非常明显:钢琴占了主导地位,试图让管弦乐部分俯首帖耳,置于它的控制之下;而管弦乐则不甘心扮演纯粹的伴奏者角色。为了与弦乐抗衡,钢琴独奏使用了在历史上鲜有先例的饱满的强有力的和弦,钢琴的音色之多眼花缭乱令人瞠目,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区,钢琴、管弦乐组成一道绵实厚重、穿不透的铜墙铁壁。同时以恢弘的气势对俄罗斯满怀深情的歌唱,是柴科夫斯基对1812年的歌唱,也是托尔斯泰对战争后的和平大地的歌唱,散发出炫目的音乐魅力,令人如痴如狂。1909年首演时拉赫玛尼诺夫也戏称其为“大象之作”;音乐学者形容演奏“拉三”等于“铲了十吨煤”;澳大利亚电影《闪亮的风采》(shine)里的主人公在弹奏《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会上当场昏厥,你可想象作品将琴手击倒的巨大力量!1909年11月28日《第三钢琴协奏曲》在纽约首演,拉赫玛尼诺夫本人弹钢琴,瓦尔特·达姆罗什指挥纽约爱乐协奏,尽管美国的乐评界对之反应较为冷淡,但听众对他却是极为捧场,宠爱之极。而两个月后,即1910年1月16日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第三次演出最为轰动。这场音乐会由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协奏,拉赫玛尼诺夫担任独奏。由于两位都是杰出的作曲家和指挥家,这次演出是两位伟大音乐家的心灵碰撞。拉赫玛尼诺夫非常敬佩马勒,该场音乐会的下半场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马勒的执棒,深深感动了拉赫玛尼诺夫。马勒坚持管弦乐队的排演必须做到完美。尽管排练时间已经很长了,管弦乐队的演奏难度也极高,可是马勒没有一丝停歇下来的意思,他坚持要将每一个细节都演绎到他满意为止。对于马勒来说,总谱便是圣经,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轻视小看的。这样的严谨态度在指挥家中实属罕见。自此,奠定了此曲的地位,成为音乐会演出的热门。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Piano Concerto No.3 Op.30, I.Allegro ma non tanto Evgeny Kissin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3
第二乐章:间奏曲,柔板(Intermezzo,Adagio),在弦乐空灵和哀愁的暗示下,绵长优美、广袤大气的旋律如无词歌一样苍茫缥缈,你不得不为之感动!有细如露珠的闪光细腻,也有长河落日的激越,那俄罗斯大地啊,那伏尔加河水啊,孕育出刚强的灵魂!慢慢浸润在强大的愁绪中,汇聚成波澜的大河,管弦乐极其烂漫地高潮延绵不断,情绪越来越激动,力度不断增长,带领乐队毫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Piano Concerto No.3 Op.30, III.L'istesso tempo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3
第三乐章:终曲,2/2拍(Finale,Alla breve)自由的奏鸣曲式。拥有来自地狱的最艰涩的技巧,也是全曲的顶峰。在乐队迅猛的重复音背景上,钢琴奏出具有号角性质的主题,同时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重复音和活泼快速的音群,波浪翻腾着,像明朗活泼的小溪流,具有节日的狂欢气氛。之后发展为一首强悍的进行曲,强拍上大和弦营造的蹬踏效果使人联想到了斯拉夫男性的踢踏舞。尾声是精彩而辉煌的,如奔马旋律,力度不断增长,成了一首庄严而辉煌的颂歌,钢琴的强奏大和弦像钟声般敲响——这是所有钢琴协奏曲中最辉煌灿烂的瞬间。最后钢琴与乐队同时发出激情四射的音符,以拉赫玛尼诺夫的“签名”,即四个强悍的进行曲般的音符,在虎虎生威的热烈共鸣中结束全曲。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翻腾的思想,复杂厚重的织体,可见拉赫玛尼诺夫音乐气象万千的多变风格。毕竟是喝烈性酒的民族,虽然有绵绵不绝的愁结丝丝缕缕缠绕,然终有荡气回肠的激荡倾泻,抒发大起大悲的浓烈感情。(霍洛维茨)
“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1928年,23岁的钢琴演奏家霍洛维茨在美国首次登台亮相,震动了音乐界。拉赫玛尼诺夫也出席了这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使他决定请霍洛维茨演奏他的作品。《第三钢琴协奏曲》由霍洛维茨演奏结束后,拉赫玛尼诺夫说:“他以猛虎般的愤怒和饥渴扑向这部作品,将它一口吞了下去,令我目瞪口呆。”因此,尽管霍洛维茨的演奏与拉赫玛尼诺夫的观念不同,拉赫玛尼诺夫仍然宣称霍洛维茨是“这部作品在世上唯一的演奏者。”而对于霍洛维茨来说,拉赫玛尼诺夫“无疑是最伟大的钢琴大师”。我们有幸看到晚年的霍洛维茨演奏这部作品,雕塑般凝重的脸部轮廓,一道一道山梁般的皱纹,冷静的头脑汹涌着奔腾不息的激情,全融进魔掌琴音了。手掌撑开连绵起伏的巍峨群山,指下翻飞的是千军万马,绕指真诚百炼钢,惊天地泣鬼神,如庄子的精神境界:“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八度魔音狂飙激浪般呼啸澎湃而来,霍洛维茨充满魔性的双手灵活腾挪,敲出震撼山石的琴音,此时我们无不热血亢奋!最终迎接的是英雄回归般经久不息的掌声。拉赫玛尼诺夫与霍洛维茨的演绎,深具俄罗斯伟大钢琴家的精髓,柴科夫斯基式的悲怆,对故土云山万重、关山难越的眷恋,悲天悯人、壮志不抒的愁绪缠绵演绎得感人肺腑,能想到的也许是一种“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风骨;也让想起那首雄迈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生命若是思考或也如同这样的音乐,用不断重复的旋律叩问:人到底能做什么?人在期待什么?人是什么?
广袤原野、白桦林、东正教教堂的钟楼、炊烟袅袅的村庄……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如果他是俄罗斯作曲家,他身上一定有“天空高处灰色发亮的云絮”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如是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道出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诗人、作家和艺术家忧伤的本质——忧伤,总是源于深切的爱。由是,想到拉赫玛尼诺夫的一段名言:“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应该反映出他祖国的精神,他的信仰,他的爱情,音乐中应该有他生活道路的总结。”这也许是开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之门的钥匙,是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人格的最好诠释。而在于这位“落在时代后面的人”的那种可爱可敬的固执:俄罗斯传统旋律语汇的抒情方式,色彩浓烈的和声、鲜明、唯美的音乐形象,更主要的是,他总被一种古典、贵族式的悲伤感情所贯穿,而这些都显然难以追赶上20世纪初俄国社会变革动荡时代背景之急速而愤怒的脚步。1914年时值深秋,彼得格勒,一个凄凉的傍晚,晦明的火车站。在月台上,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妻女离开这片他们深深眷恋的土地,只有他堂妹一个送行,匆匆吻别。同为俄裔钢琴大师的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这样说过:“他(拉赫玛尼诺夫)离开俄罗斯时已45岁了,我是26岁离开俄国的,这还不太可怕,因为你还能开始新的生活,但当你四十五岁时,事情就复杂得多了。”纵使百般不情愿,可时势不由人,从埋首于东方式的生存恐惧的汪洋中真正能够得以暂时“离开”,仰望天空、憧憬彼岸。这条流亡路线漫长而辗转奔命:从爆发革命的彼得格勒风尘仆仆地出发,乘坐一段火车后,趁天黑时分坐雪橇越过苏芬边界,转而进入瑞典境内,再火车前往斯德哥尔摩,再搬到哥本哈根和瑞士,最后于1918年底搭乘一艘挪威客船从奥斯陆出发,横渡大西洋抵达纽约港,也就是到达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首演地——当年虽并无好感,却带给他声誉的美国。从此他将在异国他乡度过其生命中最后的25年,永远不能再踏上祖国的土地,然而他个人的唏嘘遭遇早已淹没在“十月革命”所引发的庞大流亡集体的滚滚洪流之中。那时灾乱频繁、缺乏秩序的俄罗斯茫茫境内的每一寸冻土、每一条河流、每一棵树木,都让他无尽思念,正是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的依恋呀!再回到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地方,“我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不管身处何方,它总是在召唤着我,因为伊万诺夫卡是那么宁静。尽管那里并没有想像中的美景,没有山脉,没有悬崖峭壁,也没有逶迤蜿蜒的海岸,那里只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伊万诺夫卡庄园种着望不到边的小麦、黑麦和燕麦。人们往往对海边的空气赞赏不已,可是你吸一口原野的空气试试吧,那泥土的气息夹杂着植物的青葱,花草的芳香,保证使你陶醉不已。”这是一个与旷野、沉思有关的远去的美丽世界。遥望伊万诺夫卡庄园,泪水涟涟;千山暮雪,只向着故乡奔跑。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失去,仍可依依稀稀,从此朝朝晚晚无穷地怀念!家园万里,故国却尽在咫尺,乡愁,它始终存在于一个人的心中,朝思暮想的故土,似缥缈空茫的旧梦。奥尔加·科恩(Olga Kern 1975—)俄罗斯女钢琴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欣赏王羽佳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建议在WiFi下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