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量金融建模--Emanuel Derman在十届全球风险年会上的讲演
数量金融建模
Emanuel Derman在十届全球风险年会上的讲演
Emanuel Derman是高盛公司数量策略部门的董事总经理。这篇文章是他在第十届全球风险年会上的讲演。
在被交易的证券的现实世界中,Black,Scholes和Merton的假设很少能被严格满足。但是他们把复合衍生品看作股票和债券的组合的观点抓住了真理的核心,为模型的健壮性提供了基础。
同样的策略-把一些复杂的东西看作简单事物的非线性组合-是收益率曲线模型的基础,在这种思路下,可以把互换看作一些债券组合的逼近。同样,隐含树模型认为奇异期权是不同交割价和到期日的vanilla期权组合的逼近。
期权理论能够很好的运作是因为它是相对地而不是绝对地定价。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被学术界蔑视的对价格调整的主张:没有使得衍生品价格和基础证券的价格在一些条件下相符合的努力,价格的相对性就没有基础。基准证券和线性 股票期权可以和分子由不可见的原子组成相类比,我们用这个原理来理解基本的化学和合成过程。这里,股票是原子:衍生品的不可约的组成部分。但这种相似性也是有限的。在物理学中,我们有对原子物理基本原则的深刻了解从而来支持化学,但是在金融学中,我们了解期权的原理--分子化学--更多于对股票原理的理解。这并非没有先例,19世纪的化学领先于20世纪的物理学。在现在,我们的股票模型缺少深刻的结构和坚实的原理。于是,大部分的传统的权益模型专注于数据之上。
但在债券上,情况有所不同。虽然他们是固定收益市场的基础,利率从债券价格中获得。但是人们把利率看作基准证券,把债券价格看作非线性衍生品种。于是,即使最简单的金融工具也是非线性的,需要利用数学来近似逼近。那就是为什么在固定收益领域有比在权益市场中多得多的数量建模员和计算机科学家。
传统模型的局限性 传统模型能在哪里使用?“理论”,在自然科学中,意即,找出基本变量,并且利用他们之间的基本动态关系来描述世界的其他部分。但是自然科学理论是人和上帝的游戏,利用一些显见的变量,例如位臵和动量,及一些基本原理,如Newton's,我们相信独立于人类的存在,永远正确。我不相信这种独立性象看上去那么显然,最近的宇宙学理论说我们的宇宙有很多小宇宙所构成*,每一个都是收缩的,并且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原理。*译者注:超弦理论认为物质最小单2 位不是原子,夸克,而是尺度更小的弦,弦的运动形成了很多个小宇宙,也就是数学上的Calabi-Yau流形,每一个这样的流形都是卷曲的,由于很小所以并不能看到,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只能观察到三个维度,如果再加上时间,就是四维。
在金融世界中,相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游戏。但是人类的金融变量很清楚并不是普适:他们是一些数量--期望收益和期望风险--不可能独立于人而存在;只有人才会有期望。并且这些变量常常是隐藏的或者观察不到--他们是只能从一些其他交易的数量所观察到的隐含变量的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人的期望和策略都是暂时的,不象物理学家的永恒的上帝。因此金融模型从来不能提供象物理学中8位精度那样的预测。工程上的进步常常跟随着科学理解上的进步。工业革命起于力学和热力学。计算机革命需要布尔代数和固态物理。刚刚开始的基因工程和免疫学的生物工程革命,需要DNA结构和基因密码。
最后,我不认为物理学和基因学是金融和经济学可以适用的模型。物理学有不可交换法则,有通过数学形式表达的很强的预测力量。你一般会预期物理学的教科书纯粹和严格。金融学有很少的动态原理和很弱的预测能力,你大概预期它的教科书将会有些粗略。那么为什 么现在金融学书常常看上去象纯数学,充满了公理,而物理学看上去更象是应用数学?公理化的程度看上去和实用型成反比。这种不自然的不均衡让我想起了倒转收益率曲线,或者权益市场中固定不变的偏度:如果不隐含着崩溃,那么它能够持续多久? Black,Scholes和Merton是衍生品领域中的牛顿。他们不仅创造了,而且完备了整个领域,金融学中唯一以原理而成熟的工业革命。我们现在生活在牛顿之后的世界,还要等很久爱因斯坦才能出现。我们还将不断地看到衍生品模型的扩展和相对定价的发展。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预测? 有效想法的扩展 期权定价理论用到了以下几个原理:(1)一价定律;(2)期权复制的动态策略;(3)基准证券的对数正态发展;(4)模型对已知市场价格的调整。我们能期望这些原则有什么扩展?
*理性胜于巫术。期权理论是理性和谨慎的,在逻辑的基础上建立。它非常数学化,但数学是第二位的。数学是表达动态的语言。还有许多交易员,甚至期权交易员,对数学-对奇怪的数字--魔术,模式,曲线拟合和预测有一种没有理由的品味。我想我们还会不断见到关于依赖真实世界想法的用数学形式表达的成功模型,而不仅仅只是数学公式。
*更好的根据真实世界调整理论。真实世界违背大部4 分的期权定价原则。流动性问题和交易费用削弱了一价定律。波动性是随机的。复制既不是连续也不是免费的。结果是,当你重新对冲,允许小的,但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和对冲波动律之间的不一致。模拟可以说明“无风险对冲”期权的损益有令人惊奇的大的方差。你或许会奇怪,期权交易怎样获得利润。
我想真相就是大部分的交易员并不是完全了解他们利润和损失的来源。我期望可以有更多的关于现实环境中期权损益表实际的分析。Leland 1985年的关于交易费用的文章是一个好的开始。更近的,Ajay Gupta(July 1997,page 37)在风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开始研究隐含波动率和现实波动率之间不一致的影响,在精神上和我们在高盛做的分析一致。
* 远期作为基础。过去20年中模型的进步和利用远期价格而不是即时价格作为模型的数学基础有很多的关系。这是heath,Jarrow和 Morton(1992)对收益率曲线建模的本质,同样的想法能应用到波动率上面。最近Brace,Gatared&Musiela(1997),Jamshidian(1996)和其他一些关于利率的市场模型与这个概念有很近的联系。
*调整(Calibration)。一个好的交易模型必须既和已知流动证券的价格符合,又能实际地反映未来市场变量的变动范围。很少有模型满足这一点。学术界偏好那 些理想的发展模型,但是对冲的实务者不能没有很好拟合数据的模型。用一个错误估计债券价格的模型给债券期权定价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我一定要选择,我认为确定性更好--先得到证券的正确价格--并且希望对随机的估计误差有一定的鲁棒性。显然,这不太完美。我希望看到在构建既和市场价格拟合又有现实发展的模型方面有进展。
* 隐含变量的智慧。在金融中,很少有对未来价格的知识。隐含价格是使模型符合市场的理性预期,提供了最好(有时候是唯一)的对人们预期的洞察。在最近的股票市场调整中,崩溃前不同交割价的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给出了崩溃后评价隐含波动率水平和方差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我希望看到基于隐含变量---隐含远期利率,相关系数和信用跃迁--模型继续在实用性和复杂性上面发展。
*交易变量作为随机因子。几年以前,有一股倾向,在数据中出现的任何主要成分上建立随机模型,不管它们有多么地不自然。现在的情况是,对那些有代表性的交易工具进行建模,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倾向。利率的市场模型在这方面的发展是有吸引力的一步。他们直接对可交易的,离散的证券的发展建立模型,并且直觉地验证简单的定价公式。我喜欢那些可以掌握透彻的随机6 因子的模型。金融学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依赖一些深奥的动态变量。
*计价单位变换(change of numeriare)。这种方法,最早由Margrabe(1978)提出。当我们以另外一种货币的角度观察的时候,可以简化复杂的问题为简单的,已经被解决的问题。这种技巧已经一再地得到使用。价值有限的技术
* 优化。优化对那些不在这个行业里面生活的人听上去很有活力,但是在现实的金融中,我没有发现它的作用。我有些尴尬的承认在我们高盛的权益期权小组中很少使用优化程序。在工程上---一些原则可以很清楚地得到理解,或者在类似旅行者-推销员-类型问题上----其中一条路经由所有可能的路径,每一条路径的长度都知道---优化有明显的作用。在金融理论中,相反,每一个情景都不是准确的-有一个粗糙的利率模型,一个粗糙的提前支付模型和其他一些错误的模型。虽然平均起来能够去除其中许多错误。但是使用优化却有可能加强这些错误。所以我个人很怀疑优化在金融中的应用,虽然并不是说他永远没有意义,只是应该被谨慎的使用。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供了最早得到Black-Scholes方程的框架,关于风险和回报的想法渗透近交易的所有想法中,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很少用它。* 高维问题。金融理论看上去在用到那些小维度的问题上有更高的成功性。新的方向 *基准(Underlyer)模型。我们需要高级的基准模型,但是我们缺少除了对数正态之外的更好的一般的规律。在现实世界中,有胖尾,跳跃,汇率带和其他一些异常现象,经典物理从一个粒子的确定运动开始,并且渐渐发展到统计现象。在金融中,即使一个股票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最广阔的理论发展将是一些关于基准的新理论:可能有一种方法“衍生化 ”基准为一些更加基本的变量。但我现在不知道会是什么,从行为金融学到混沌理论,都在寻找实际应用。
* 计算机和电子市场。计算机还将是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高速计算机允许电子市场象交易股票一样交易期权。期望更快的交易,更少的中间化,更直接的资本连接。交易系统不得不适应这些变化。在电子市场中快速接触信息变得更加重要。有限的人工智能模型将会在大信息量和逻辑简单的领域找到应用。规则系统将会很好地工作。与模型相比,更容易看到计算机能力的优势。计算机提升了显示和检验多维风险情况的价值。
*在模型世界中最近的一些社会文化变化。你不需要再为在电梯中讨论数学而道歉,因为这已然成为一种很酷的表现。金融理论看上去正在从各个方向走出大学中的商学院。一面走向科学,一面走向实践。另外,高级8 金融研究正在华尔街蓬勃地发展,和大学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大量的金融理论学术研究者投入银行业。即使是实务者写的教科书也会引用各种理论。另一方面,金融理论正在成为应用数学的一门课程。数学系提供金融工程学位,数学家写了很多关于期权定价的书本。使得应用数学家不需要很多努力就可以获得期权定价的博士学位。期权定价模型正在变得商品化,很便宜就可以得到。开发风险管理系统的公司将会变得更加普遍。风险咨询将会变得平常和普通。大的公司还是愿意自己来完成这一切,但对一些小一点的公司而言,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大部分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结论从和交易员一起工作的角度,我认为模型就象是量子物理学家所用的思想实验。在脑子里面,或是在纸上,对物理世界,现实世界做想象的压力测试,从而获得对世界认识的一些矛盾看法。爱因斯坦,在思考狭义相对论的时候,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他坐在光线上,将会发生什么? 薛定鄂对量子力学的深刻思考使得他考虑下面这个问题:想象一只关在封闭盒子中的放射原子猫(薛定鄂猫),你的观察使得它会触发一个计数器从而释放毒气。我想这才是金融中数学模型的正确用法。大部分时候,世界的运作并不和模型相一致,模型是为了和现实做逼近,用一些你能想到的可观察的变量。因此,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波动性变化或者收益率曲线变化,会发生什么?你会获得一个你可以理解并描述的数字。当你观察用数量模型来对复杂的证券进行定价和对冲时,你必须要有好奇心,而且必须是一个怀疑论者。考虑一个抵押债券:你用一个半接近现实的利率发展模型和一个粗糙的模型来模拟提前支付,模拟上千次的未来情景来对抵押债券的曲率进行估价。然后你按照这个价格支付。这即使不算非常荒谬,也有一点令人惊奇。相信这个模型的最强烈的理由,只是因为这个模型是基于理性和深刻地思考,而且没有比更好的方法。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但我想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
第二篇:在金融学会年会上的发言
秘书长、各位会员:下午好!
拙作《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混业经营之我见》经市人行金融学会推荐,发表于##年第#期《金融与市场》,后由市分行推荐,获##省城市金融学会二00四优秀课题成果三等奖,在今天这样一个学术气氛深厚,作文高手云集的场合来谈创作的体会,实在是令人汗不敢出,但作为学会的一名老成员,学会有命却是不敢不遵,我就这篇文章从立意到定稿的过程作个汇报。
我对混业经营的思考萌生于2000年,这一年新闻报道美国相继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细则)》,正式废除了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制,入世在即,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现状是什么?有没有应对变革的能力?如何应对国际金融业的制度变迁?我开始围绕这几个问题着手收集银行业经营制度的相关资料。
从网上、学术报刊上了解到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混业经营的认识和理解,2001年7月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了商业银行可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金融业也有了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混业经营的举措,也正是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我确立了自己的观点-----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谋篇已得,布局先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拿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就是一篇研讨文章的精髓所在。如果说全能制银行是大势趋,但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我国四大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进入过这一阶段,证券业务、信托投资业务、房地产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业务等等,为什么我们对混业经营的探索会浅尝辄止?而德国的合业经营经验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效仿并成为潮流? 对这一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形成了文章的第一二部分,宏观上讲是因为当时我国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全能制经营失控,微观上的表现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违规经营,高息揽存,其影响至今仍在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确立于1993年,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符合自己国情的选择,但在21世纪,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个人金融客户的投资选择面明显增加,保险、证券等不断地分散着商业银行客户资源,定期存款占比从50%以上下降到20%,储蓄存款增幅下滑,上市公司从股市上募集资金而不完全依赖于银行的支持,由此银行收入来源减少,中间业务收入在国外银行业收入来源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而我国银行业依然以结算手续费收入为主,其占比不足国外银行的三分之一,分业经营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又制约了什么,针对这些制约混业经营能否一一化解,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形成了文章的第三四部分。经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和较长时间的阅读与思考后,我确定了文章的结构:从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局限性到实施混业经营解决分业经营的弊端。全文一蹴而就,完成后效仿古人放入抽屉冷处理,一周后再打开电脑看时,果然就发现了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分业经营经过全能—分离----全能近一个世纪的探索,根据我国国情在1993年确立的分业经营原则不可能一朝废止,还应该有一个渐进的,相对长期的缓冲过程,从内部、外部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否则就可能结出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苦果。因此,我在文章的最后加入了“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条件”一段。
班门弄斧谈完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希望不是在浪费各位会员的时间。谢谢。
第三篇:在金融学会年会上的发言
秘书长、各位会员:下午好!
拙作《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混业经营之我见》经市人行金融学会推荐,发表于##年第#期《金融与市场》,后由市分行推荐,获##省城市金融学会二0xx优秀课题成果三等奖,在今天这样一个学术气氛深厚,作文高手云集的场合来谈创作的体会,实在是令人汗不敢出,但作为学会的一名老成员,学会有命却是不敢不遵,我就这篇文章从立意到定稿的过程作个汇报。
我对混业经营的思考萌生于2000年,这一年新闻报道美国相继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细则)》,正式废除了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制,入世在即,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现状是什么?有没有应对变革的能力?如何应对国际金融业的制度变迁?我开始围绕这几个问题着手收集银行业经营制度的相关资料。
从网上、学术报刊上了解到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混业经营的认识和理解,20xx年7月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了商业银行可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金融业也有了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混业经营的举措,也正是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我确立了自己的观点-----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谋篇已得,布局先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拿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就是一篇研讨文章的精髓所在。如果说全能制银行是大势趋,但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我国四大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进入过这一阶段,证券业务、信托投资业务、房地产业务等等,为什么我们对混业经营的探索会浅尝辄止?而德国的合业经营经验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效仿并成为潮流?对这一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形成了文章的第一二部分,宏观上讲是因为当时我国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全能制经营失控,微观上的表现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违规经营,高息揽存,其影响至今仍在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确立于1993年,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符合自己国情的选择,但在21世纪,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个人金融客户的投资选择面明显增加,保险、证券等不断地分散着商业银行客户资源,定期存款占比从50以上下降到20,储蓄存款增幅下滑,上市公司从股市上募集资金而不完全依赖于银行的支持,由此银行收入来源减少,中间业务收入在国外银行业收入来源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而我国银行业依然以结算手续费收入为主,其占比不足国外银行的三分之一,分业经营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又制约了什么,针对这些制约混业经营能否一一化解,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形成了文章的第三四部分。经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和较长时间的阅读与思考后,我确定了文章的结构:从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局限性到实施混业经营解决分业经营的弊端。全文一蹴而就,完成后效仿古人放入抽屉冷处理,一周后再打开电脑看时,果然就发现了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分业经营经过全能—分离----全能近一个世纪的探索,根据我国国情在1993年确立的分业经营原则不可能一朝废止,还应该有一个渐进的,相对长期的缓冲过程,从内部、外部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否则就可能结出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苦果。因此,我在文章的最后加入了“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条件”一段。
班门弄斧谈完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希望不是在浪费各位会员的时间。谢谢。
第四篇:王兆星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主题演讲
王兆星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主题演讲
背景介绍:2010年11月26日“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中国大饭店盛大举行。本届年会以后危机时代的亚洲宣言为主题,集中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银行业的角色,同时发布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报告。
演讲正文如下: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接受亚洲金融论坛的邀请和大家一起来共同交流危机之后的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和如何更好的支持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南方报业集团,特别是21世纪经济报道长期以来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关注和关心。也感谢他们对中国银行业所提供有效金融服务支持和监督,同时也感谢对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发展的关心和监督。
现在发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已经告一段落,现在我们应该冷静的来总结反思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的回顾和总结中国金融业之所以能够没有直接遭受这次危机重创,没有直接卷入这场危机,也应该值得我们很好的进行总结,有人说中国金融业没有直接遭受重创,可能是因为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度还不是很高,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帐户还没有完全开 放,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实现自由兑换,充分的国际化。也可能是由于中国的金融创新还处在冲刺的阶段,金融创新的复杂程度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认为这些可能是我们没有遭受这次危机的一个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更关键,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实体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和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我觉得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原因概括为八个字,因为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创新和监管的协调并进,正是因为我们实施了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才有我国银行体系的生机和活力,才有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安全,才实现了我国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才使得我们更好的处置了历史金融风险,提升了我们的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也使得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在支持我国经济有效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金融业也获得了自身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同时我们坚持了前瞻性、动态性、及时性、审慎性的监管来及时有效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蔓延,有效防范和监管在改革开放和创新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金融风险,使得我国银行业支持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增强了抗风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危机之前我们就及时的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提高了贷款损失的要求,加强了贷款流动性的管理,特别了加强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有效的监管。这使得我国银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对银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应该说经过30多年的开放,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已经大幅的提高。我们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都全面的 对外资进行了开放。现在已经有几十家外国银行的独资银行在中国扎根,在中国不断的生长,同时200多家分行在中国广阔大地上和中国银行进行合作和竞争。应该说中国银行业在提高开放过程当中,提高了国际化程度,也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当然我们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我们还面临着国际金融环境、国际金融监管的变化,也面临着中国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这些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所以中国银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创新的步伐,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促进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和创新的进程,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我认为中国银行业也要进一步的加快自身的发展方式和转变和结构的调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更好,更快的转变。
第一要更加注重中国银行业自身的相对比较粗放的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尽快实现规模、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
第二要更好的为我国实体经济服务,来更好的满足实体经济对于服务、金融产品、金融知识的需求,来更好的支持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实体进程。
第三我们的中国银行业要更加注重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改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改善对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服务。来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中国银行业也要更加注重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我们的银行业也要更 加注重改善对消费者的金融服务,要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便捷、更安全的金融服务,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中国金融业使命重大,面临的挑战严峻,改革开放仍然任重而道远,所以中国监管当局愿意和我们的银行业一起来应对这些挑战,更好支持银行业发展同时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非常理解我们今天来到这里,大家更加关心,更加期盼着来听到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的变化,更加期待着我国有关房地产政策的变化,更加期待着有关资本市场的变化,同时也更加期待我们各位银行家的精采演讲。所以我认为中央银行,资本市场管理者和银行家才是这一次的主角,我这在这里只是做了抛砖引玉的发言,谢谢大家,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第五篇:两只老虎的故事全球金融动荡与经济转型(祁斌在中金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模版)
两只老虎的故事
——国际金融动荡与中国经济转型
祁斌
三亚〃中金公司年会 2012年1月14日
林寿康(主持人):我们下一位演讲嘉宾是大家熟悉的祁斌主任,是证券行业的专家。祁斌主任曾经在美国任职于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大概11年前,报效祖国,回到证监会,历任战略规划委员会委员,基金部副主任,现任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主任在证券行业领域里面非常活跃,大家很熟,他的一些著作大家也非常熟,《伟大的博弈》,他主笔的《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对我们了解我们国家资本市场走过的历程、将来的方向,甚至在资本市场政策监管、制定方面都有很大影响。下面请祁斌主任发言。
祁斌:感谢寿康的介绍,寿康是想表扬我,一表扬把我说得有点像革命烈士。非常感谢中金公司提供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来学习,刚才剑阁董事长、金利群部长、李德水部长几位老领导、张燕生院长和张涛两位专家给我们很多对经济方面前瞻性的观察,非常受益,我记了很多笔记。我也很高兴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在座有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刚才几位领导和专家讲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后面讲的内容没那么重要。尽管不太重要,但是因为资本市场比较敏感,所以跟大家提两个请求,一是我知道大家很多都是投资者,如果你要炒股票的话,请不要以我讲的内容作为参考,因为我讲的东西是比较宏观、比较战略、比较长远,而股市的涨跌决定于很多短期因素。二是大家现在都比较喜欢上微博,如果你喜欢上微博,请不要把我讲的任何一句话发到微博上,因为有时一句半句不是很全面,对别的投资者不负责。
我用了这么一幅油画做封面的背景,是想提醒大家我们非常幸运,今天是在三亚,北国已经白雪飘飘,所以非常感谢中金公司给我们机会,在这么好的地方来讨论经济问题。
我想谈两个方面的认识和思考,一是谈一谈2011年的回顾,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叫做:不平静的世界格局。2012年用一句话概括,叫做:纠结中的中国经济,主要是增长和转型的纠结。
先回顾一下2011年,每年年底,我们研究中心在内部要搞一个聚会,聚会要做报告,想着2011年发生了什么大事,想了半天,大概五件大事。
【没有最乱,只有更乱】第一,中东发生了剧变,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地图印证了毛主席的著名论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突尼斯的一个小商贩开始,中东大地最后到处都是抗议的人群,随后很多强人离开了政治舞台,甚至生命也结束了。但并没有因此带来和平,也没有带来民主,今天的中东已经从抗议人群升级为坦克大炮。所以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中东局势,叫做:没有最乱,只有更乱,一个主题字“乱”,这是去年发生的第一件事。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第二,欧洲一觉醒来,惊梦中的欧洲发现世界变了。大家可能不太认识这只狗,这只狗荣登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所以现在《时代周刊》的人物也是比较广谱,狗也可以上去。这只狗名叫“抗议狗”,是希腊抗议者中的一员,“希腊抗议者”成为2011年《时代周刊》的人物。中国去年上演了一部电视剧叫《步步惊心》,听名字以为是演欧洲经济的。而且危机扩散得很快,从希腊开始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芬兰、意大利,愈演愈烈。所以去年欧洲的情况也是用一句话可以概括的,“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没有最恨,只有更恨】第三,2011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有一种爱叫做放手》,2011年我们也发现“有一种恨叫世人皆曰可诛”,占领华尔街。大家各位都是搞金融的,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合时宜,我也算是搞金融的。1860年时美国作家福勒有这么一段著名的名言:人们都认为华尔街是一个塞满不洁之鸟的笼子,那里人们的所作所为令人憎恶,他们进行了可怕的交易,靠榨取朋友和邻居的财富来养肥自己。150年之后,我们发现,美国社会对于华尔街没有最恨,只有更恨。
【没有最险,只有更险】第四,我们不能忘记去年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金正恩同志。朝鲜虽然一个很小的国家,但是东北亚的局势,但是牵动着全球列强,套用以前的老话叫东西方对峙的前沿,所以叫做受命于危难之际,没有最险,只有更险,形势非常凶险,而且对于中国的发展改革和崛起有非常大的影响。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第五,2011年还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在增长、转型、通胀之间寻找艰难的平衡。
我想用这几句话,简单地把我们对过去一年的思考和认识做一个汇报,后面我想讲两部分内容。
【理解2011:世界很奇妙】一个是国际形势如何理解和思考。理解2011,我想起一句话叫世界很奇妙,确实比较奇妙,2011年有几个不可思议。第一,美国人去中东煽风点火,点燃了中东,烧到了后院,突然发现美国老百姓上街了。第二,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地震,结果欧洲垮了。第三,过去几年,大家都说金融危机过去了,结果金融危机三年祭,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危机。这个有点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如果把过去三年中,所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谈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论断拿出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经济学确实还是一个比较难的学问。
【欧洲的三大沉疴】那么,怎么理解欧洲和美国发生的现象?本质也比大家想象的简单一些,欧洲的问题其实就是四个字概括:积重难返,因为它的社会透支得比较厉害。至少有三大沉疴,第一个是高福利社会,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我们大家原来不知道它有多么高的福利。我们最近看到一个资料说,希腊有一个修道院,这个修道院养了40个园丁,养了30年,而且还准备再养30年。最近发现修道院里没有花园,所以都是吃空饷的,不知道这个国家是这样的,所以大家确实觉得很惊讶。刚才张涛讲到紧缩财政,一说紧缩财政就不行了,都上街了。我说希腊这个国家挺有意思,上班的时候都不来,罢工的时候全来了,出勤率还挺高,全国超过了50%,所以基本上没救了。所以说欧洲的情况,用马列主义解释最简单:生产力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现在只能往回找。
第二个问题,以前有一首歌曲叫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美丽的传说叫欧元。蒙代尔最近在谈亚元,未来几百年之后,我们搞亚元是可以借鉴欧元的教训的。当初欧元设计的时候,可能有一个因素忽略了,或者没有充分考虑,经济学叫“劣币驱除良币”,但是我们很难说谁是劣币,谁是良币,所以我们就不去指名道姓。去年我请谢国忠来会里做了一次讲座,挺受欢迎的。他讲的其中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他说如果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被绑在了一起,最后是德国人变成了法国人,还是法国人变成了德国人。大家听着有点像绕口令,什么意思呢,他说他去参加国际会议,碰到参会的人年纪最大的都是德国人,白头发、白胡子、白眉毛,为什么?他不退休,退休以 后也返聘,跟中国人一样,德国人是欧洲最勤奋的民族,当然肯定不如中国人勤奋了。在会上有个人讲了个笑话,全场都笑了,就德国人不笑,因为他脑子里还想着自己那点生意。法国人不是,法国人是白天开会讲什么,他基本上没听见,就想着晚上吃什么、喝什么酒,这个比较重要。而法国人或希腊人出了问题,最后是德国人去买单。德国人到最后肯定想明白了,这个事不能干,我也变成法国人算了。所以某一天德国人有可能会变成法国人,而法国人变成德国人的机会几乎是零。所以当不同竞争力的经济体被绑在一起之后,有可能共同趋向一个比较差的状态,当然我并不是认为欧元会崩溃,因为谁也承受不了这个代价,欧洲几百年来血流成河,不能再崩溃了。
第三个因素最核心,全球化浪潮下的产业空心化,一个例子是,我经常举的沃尔沃,沃尔沃被中国的汽车业收购了,中国的一个农民,我去瑞典,跟他们讲收购沃尔沃的是中国的一个农民,他们不相信,他们觉得是一种侮辱,我说李书福十年以前真就是个农民。瑞典有些人对这个收购案很有情绪,萨博不让中国人收,结果破产了,沃尔沃现在已经扭亏为盈了。今天放眼望去,欧洲的产业,没有什么产业中国人不会做了,中国人只要一会做,价格直接下降80%。我去瑞士参加一个会议,他们说去瑞士参加会议可以买一块手表,我一直没手表,现在还没有,看时间只能看手机,去瑞士开会有人建议买一块手表,比较便宜。所以会议期间我去了一家百货大楼,可能没找对地方,我一看价格以为标错了,稍微看得上眼的手表就是5万欧元,说明我们品位还可以,但肯定是买不起了,所以有点尴尬,看了一下放回去,不行。陪同我们的老外是个荷兰人,中国通,在中国呆了15年,汉语说得极好,替我们打圆场,说这表千万别买,我们说为什么,他说这表在深圳就只卖200。这话听着是开玩笑,但实际上没准是真的,还有什么表中国人不会做的?宝马奔驰都会做了,大家说国产奔驰宝马质量有问题,慢慢改进就是了。大家知道不知道全球哪个国家的奥迪最好?中国的最好,为什么?因为市场大,因为挣钱了,可以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提高服务。1992年我去美国留学的时候,那时候老留学生给我们最大建议就是千万别买奥迪,因为奥迪质量特别差,还特别爱尝试新技术,过一收费站,电动窗户摇下来了,回不去了。买辆二手车花了500美元,修窗户花了1000美元。现在中国的奥迪是全球最好的奥迪,未来中国的宝马奔驰也将是全球最好的宝马奔驰,这个没有任何疑问。我们讲的这一些例子好象是笑话,但是想揭示一个严肃的问题,欧洲这些产业,原来山高水远,中国人没有机会去,全球化了,中国人一去一看,全会做了,包括这些手表,都是农民工在做,iPhone都是农民工在做,有什么学不会的?没有。所以问题在哪里呢,欧洲的产业,传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为全球化的浪潮,今天中国人学会了,印度人学会了,巴西人学会了,比较优势瞬间崩溃,欧洲的尴尬是没有能力产业升级,欧洲没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这跟他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是高度相关的,而美国,恰好有个硅谷。欧洲需要什么?需要改革开放,我经常举的例子是,撒切尔夫人说欧洲的高科技产业落后,是因为欧洲的资本市场落后,这个是对的。现在大家都知道,欧洲高科技产业落后于美国,但我们记住,现代科学之父,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牛顿,他是英国人,他是欧洲人,大家说这有点古老。最近的例子是,互联网之父叫贝恩,大家猜他是哪的人?波兰人,也是欧洲人。他们在欧洲是一事 无成,当然牛顿还是很有作为的,但贝恩的确一事无成,到了美国成了互联网之父,开创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几十个产业。所以我们在想,还是一套比较弹性的、比较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才是决定因素。欧洲现在正好是非常顽固抵制改革开放,比如中国人去收购他的产业,买他的一片地,并购他的一个企业,他都很生气,但这只是延缓了自己改革的进程。欧洲出台各种政策阻止新兴市场对它的并购,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有人说欧洲现在有点像大清帝国,有点像。
【一场没有目标的占领】关于占领华尔街,我们看了全世界那么多对这个事件的报道,还是我们中国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报说得最好,它说这是一场没有目标的运动,是迄今为止我看到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最深刻的描述,确实是一场没有目标的运动。可能有的同志读过《伟大的博弈》,如果没读过,可以去读一读,网上有电子版可以下载,如果读过了,可以再读一遍。历史不断地重复,今天发生的所有一切以前都发生过,而且还继续在发生。华尔街和美国的经济社会的关系,简单地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方面,曾经起了而且继续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但如果说偏离了正确的航道,如果监管不到位的话,它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也是巨大的。同时,金融业本来和其他产 业应该是平等的,一个资本,一个劳动力,谁也缺不了谁,但是因为资本比较稀缺,对于劳动力具有了巨大的谈判力,所以他就拿了很高的工资。2006年年底,高盛全体员工的平均奖金好像是60万美元,底特律的老工人干一辈子也就三万五。所以美国社会对于金融业五个字概括:羡慕嫉妒恨,在中国还好一点,听说中金今年奖金发得比较少,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也许是好事。所以我们讲,并不是资本本身就邪恶或者罪恶,是因为有比较大的谈判力,所以就比较放纵自己。
我们今天中国有一个另外产业,正好是相反的一个局面,一个非常小的子产业,叫做保姆行业,这个行业具有非常好的技能的劳动力,非常稀缺,所以你很少听说过有谁把保姆炒了,一般都是保姆把他们家炒了。我听说过一个比较夸张的事情,是一位朋友一年被30个保姆炒掉了。
回到严肃的话题,如果这么一场运动,没有目标,会不会有结果。有可能,有可能有正面的影响,促使美国的金融业回归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目标,如果有一点这方面的作用的话,对美国的竞争力又是加强的。尽管美国走出低迷需要假以时日,但是美国的制度优势远胜于欧洲,这是我个人观点,比较欣赏欧洲生活方式的同志可以反对。举两个例子,最近美国的两个产业,一个叫iPhone,我以前一直拒绝使用iPhone,我觉得那是给小女孩用的,后来我们一位同事使劲劝我用,用了一次就回不去了,这叫什么?这叫革命性的变化,所以iPhone横空出世,诺基亚全面崩溃,在全球纷纷退市。第二个东西叫Facebook,Facebook上市,我们发现社交网络能够成为一个产业,谁想到了?张院长,发改委同志没想到吧?我相信美国发改委也想不到。是谁发现的?市场发现的。所以美国非常市场化的经济体制、非常市场化的金融体制、相对高效的资源配置,我相信它的制度优势还是非常强大的。
【欧美金融动荡的研判】五句话:第一,不改变发达经济体衰退、新兴经济体崛起的态势。第二,加速了这个趋势。第三,发达经济体的加速衰退,或者简单说西方经济的衰退,加速衰退拖累了新兴经济的崛起。我们这里说到东西方,不是想意识形态化,所谓东西方,很简单,就是西方那些人,比我们早两百年或者三百年发现了市场经济,我们中国在最近的30年发现了市场经济,仅此而已。西方的加速衰退,对我们也会有影响,所以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形成了一个相互缠绕的复杂局面。第四,竞争未来30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东西方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是干细胞,是风能发电,是光伏产业,是云计算,是物联网,不知道,不知道是正确答案。竞争最后是看哪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比较市场化、金融体制比较市场化,当然我们还有个优势,我们的市场比较大。第五,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围堵中国的步伐加快,这不是我们在庸人自扰。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周边的经济体,每一个都是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政治上反对中国,这是个现实。所以,我非常赞同吴晓灵同志最近说的一句话: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同时,我们要知道这个局面也并不可怕,100年前世界最流行的理论是美国威胁论,因为那时候美国正好要超越英国,后来英国人受不了了,天天遏制美国,过了两天一看美国又往前跑了一块,又赶紧跑过去投资,这么来回折腾了50年。后来美国崛起之后,小布什每次一表态,布莱尔第一个说我同意。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对今天的中国非常有借鉴意义。
【纠结中的中国经济】讲讲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过去十年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30年的高增长10%,过去十年,回头看,很关键,因为正好世界在错车,西方出了这么大的危机,中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我举一个例子,大家一目了然,我们都知道原来G7,有个七国集团,七国集团经常开会,研究什么问题我们不知道,最后形成什么决议也不告诉我们,因为中国不在里面。后来扩展了,G7+2,还是没中国什么事。结果金融危机之后,出来一个G2,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重要,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甚至中国比美国还要重要,为什么?因为中国代表着增长。全世界现在只有一个国家不承认G2,谁?中国自己。千万别叫我是G2,一叫G2还要给联合国捐钱,成本比较高。但是中国的实力已经非常清晰,所以我们讲要感到非常自豪。【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是什么样子?你们做投行,做基金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会做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分析一下未来十年的情景,最好的情景希望是什么样的?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如果7%,现在“十二五”规划是7%,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相对比较保守,如果就算7%,能够保持10年,算一下,复利,正好翻一番。翻一番就是8000美元,人民币升值20%就是一万美元,所以202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成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口正好是美国的四倍。所以中国经济有望在2020年前后总量赶上或者超过美国。这个对中国非常重要,为什么?第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尽管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人均GDP还是美国的四分之一。第二,中国达到了人均一万美元,我们有机会去推动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也在某种意义上就突破了中等发达国家陷阱,所以未来十年,怎么看对中国都是最重要的,保持平稳、稳健的增长。
能不能做到,有很多挑战,有哪些挑战?中国今天的经济落后程度,其实可能是我们很多人不能想象的,尽管我们发展很快、很强大。比如人均GDP,全球排到第99,可能很多同志说我们挤进百强了,也确实不错了。我经常说,全球排第98的国家,叫阿尔巴尼亚,这是我们文革时的兄弟国家,改革开放30年之后,我们还是兄弟,人家还排在我们前面,我想就这一个数据,就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认识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2011年年底,央视又开始评“感动中国”,我没看,因为2010年的感动中国节目我看了一眼。感动中国的第一号人物是什么人呢,他的事迹是连续20年没有拖欠工人工资,开始我还以为听错了,再听一遍,没错。开工厂不拖欠别人工资,那不是应该的吗?怎么能因为有一个人他连续20年没有拖欠别人工资,就成了民族英雄,感动中国第一号人物。我说这条消息千万别翻译成英文,咱们别让别的国家知道,丢不起这人。这个背后是什么呢,中国经济的高污染、高能耗、经济附加值低。高污染,我们今天有若干城市被评为全球最肮脏的城市,最近荣登榜首的城市叫临汾,这个我们不去评论了。我们的能耗,我们每产出等量GDP,需要发达国家2-8倍的能耗。我们的经济附加值低,更不用说,一个iPhone360美元,富士康拿不到7美元的加工费,所以有13连跳,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苹果有13连跳,没有吧,因为它有足够的奖金分配给它的员工们。
【惊险一跳与非诚勿扰】所以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模式走得很好,但是我们不能这么走了,因为各种条件不允许你这么走,必须要产业升级,我把它称为中国经济的惊险一跳,怎么跳过去这个龙门,资本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今天我们中国经济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经常用“非诚勿扰”来比喻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这是我的发明,为什么?因为我经常看这个节目。我发现这个节目挺好看的,而且越做越有意思,尽管也有点庸俗。前两天这个节目里,有一个瑞典的小伙到中国来找对象,最后被一个韩国姑娘领走了,有意思。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现在遭遇一个现象叫“温州现象”,这个事情怎么想怎么不可思议,温州是中国最有钱的地方,就这么一个地方,大量的企业需要融资,最后因为资金问题纷纷倒闭。而也是在温州,大量的资金找不到出路,到全世界去投机、炒房,那算好的。后来炒煤矿、炒绿豆、炒棉花,老外都看傻了,温州人成群结队到温哥华、到澳大利亚炒房子,就没有人去支持本地的企业,他们家邻居创业只需要一点点钱,不给。温州现象是中国经济今天的结构性缺陷的集中表现,同样在一个国家,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有大量的资金没有出路,为什么?因为金融市场不发达,我们前30年很穷,那是我们最大的困扰是没有钱,现在有了钱,因为金融市场不发达,最大的困扰之一是这些钱成了社会危害,成了热钱。
“非诚勿扰”为什么这么火爆,因为一大批大龄男青年,一大批大龄女青年,都找不到对象,还特别想找对象,最后只好把自己IPO了,上了“非诚勿扰”。所以我们今天要让中国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大量的剩余资金找到彼此,具体来说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市场体系。我说今天中国经济这么多企业排队上市,很多投资者可能对这件事情很有意见,完全理解。但我们中国的股份制公司,是12万家,浙江省销售过亿的企业,一万家,中关村科技园区,符合IPO条件的,一千家。很多国家都是哭着喊着拉中国企业去上市,因为他们没有增长动力。企业上市大家有意见,殊不知我们中国的钱也需要投资于这些企业,需要投资于中国经济的成长,所以弄好了对双方都是好事。但因为渠道太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么办呢,我说十万红军到了湘江,只有一座独木桥,叫IPO,只好再架三座浮桥,一个叫做债券,一个叫做三板,一个叫做PE。
然后呢,这么一个“非诚勿扰”的平台需要公开公平公正,需要提高监管水平,我们监管机构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也需要方方面面包括媒体的监督。我听说有一个在逃犯,潜伏了13年,本来过得挺好的,去了一趟“非诚勿扰”,被抓走了,有点像绿大地。当然我们要减少和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要强化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最近强调一个分红机制,强调一个退市机制,最近我们还在研究优先股,中金也可以和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还有一定要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这个非常重要,如果去“非诚勿扰”的每一个小姑娘都说,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那就太投机了,那这个“非诚勿扰”的平台很快就会被唾弃,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展长期、理性机构投资者,要能够看到基本面,看到长期价值,所以我们在推动所谓的中国版的401K计划等等。【历史上的今天】要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这么一个阶段,其实看看历史非常简单。美国历史上,跟现在对应的是两个阶段,一个是重工业化,一个是高科技产业崛起,分别发生在跨度100年的历史中。
这是道琼斯的指数图,150年,美国在这个阶段也有重工业化,1900年前后,我们今天全中国汽车、钢铁、化工轰轰烈烈,跟他相关的一个主题一定是并购,下午是欧阳泽华要来谈并购是吧?并购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尽管我们有很多行政上的约束和各种制约,但是它一定会发生,而且我们应该去推动,这是利用资本上推动产业并购,而且应该成为投行的最主要业务之一。第二是高科技产业崛起,中国希望能够在未来30年抓住一些高科技产业,美国是因为一套制度安排,最后他抓住了过去的30年四大产业,第一PC、第二电信、第三互联网、第四生物制药。我们希望浓缩在未来30年同时完成美国跨度100年的两件大事,一是完成中国的重工业化;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我们要用好资本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以我们刚才讲中国经济能不能再有十年增长,跟惊险一跳、能不能产业升级很有关系。
【中国的乔布斯】中国社会也很敏感,最近总是讨论乔布斯的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后来温总理表态: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乔布斯。我想首先,乔布斯确实让我们在2011年重新诠释了一下生命的意义,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我想提醒同志们的是,乔布斯的奇迹不是乔布斯个人,苹果全球有46000个员工,他们不是天天以创新为使命,人家得过日子,人家得养家糊口,他们都是依靠股权激励,所以是一整套的制度安排,这个一定不要误读,美国有这么一套制度安排,没有乔布斯,也有李布斯,没有李布斯也有比尔盖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故事千差万别,但本质是完全一样的。况且乔布斯是1976年创立苹果公司,1980年一上市就是亿万富翁了,所以衣食无虞,可以专心创新,有机会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人,也是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
我去年收到一个段子,短信的很多段子很有智慧,这个段子我觉得就很有智慧,但这个段子稍微有点反动,但我觉得反动得有道理,它说,我们总是告诉我们的孩子们,我们中国有四大发明,从来都不告诉他们过去100年中,全世界主要的发明都是美国人发明的。同志们好好想一想,什么缝纫机、洗衣机、电视机、航天飞机、iPhone、原子弹,当然原子弹不能算是好东西,全是美国人发明的。我们要想想为什么,我们中金公司可能是中国证券公司里海归最多的,可以作证,在美国留过学的都知道中国学生是最优秀的,考试考下来,只要有点什么数理化,最后第一名都是中国人,实在班里没有中国人了,第一名是印度人,中国人考99、98,美国人平均55,基本如此。我们要想,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人家有硅谷,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就没有硅谷。最近,我们一个同事的孩子去美国留学,去读初中。我发现现在这留学有点年轻化的趋势了,从留学研究生到本科、到高中,初中都去了。我们同事的孩子去的学校没什么中国孩子,去了以后参加了一次美国东部中学的数学竞赛,他们得了60多名,一共多少个学校参加呢,70多个,也不怎么样,但他们老师特别高兴,使劲表扬她,孩子说我们才得60多名,有什么好高兴的,老师说,前面50多名的学校全部是中国孩子,而他们学校就她一个中国孩子,所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你看,现在美国人已经把中国孩子算作另类了。
所以我想,我们怎么去产业升级?还是硅谷的经验,科研、人才、专利、资本,再创造一个好的交换平台。
在纪念乔布斯的日子里,我也学习了很多乔布斯的事迹,看到了网上有他最后一个公开露面的视频,是他在硅谷为了扩展公司园区,给他当地的社区委员会做了一个演讲,讲了40分钟,然后这些委员会的委员提问题,一共有4个人提了问题,我一看,4个人里有3个中国人,一个大陆来的,一个香港来的,一个台湾来的,一听口音就知道,很感慨。第一,中国人今天真是了不起,基本上把乔布斯的家乡占领了,硅谷全是中国人。第二为什么这些人不回来,我想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让他们在中国成为乔布斯的机会大于在美国,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回来的。【二十一世纪的硅谷】
这张图显示了2009年的IPO情况对比,硅谷有一个IPO,中关村科技园区有23个,尽管很多同志们对IPO的意见比较大。最近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两个东西,一是三农,二是中小企业,强调金融为他们服务。金融好像总是眼睛往上看的,跟这些似乎没什么关系。我想提醒同志们,三农和中小企业可能比你想象得重要。我们证券系统有一位同志叫陈树隆,原来是证券公司老总,后来去做了芜湖的书记,现在做了安徽副省长常委,我到芜湖去,陈书记跟我说,他那有一个创业企业,做了一种地模,以前的地模都是塑料做的,这帮年轻人创业搞了个土豆做的、淀粉做的,有什么好处?第一,自然降解无污染;第二,苗长出来以后,自己就可以钻出来,几百亩地都不用人管,这个企业想干什么?想上创业板。还有一帮年轻人跑到甘肃去创业,干什么呢,在沙漠里种蔬菜,种出来没有?他们告诉我种出来了,沙丘还 在移动。我还没看见,眼见为实,还没去过。我们中国这个国家最缺的是什么?耕地,这个发明我想很了不起,有多么大的经济价值,这些年轻人的动力是什么?是为了上创业板,当然,创业板现在是人人皆曰可诛,咱们不提创业板,他们想上资本市场。这说明什么呢,第一,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弄不好就是现代农业。还是要靠市场去发现、去推动,第二,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资本市场与养老体系建设】
资本市场对于养老体系或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就不展开讲了,已经被叶檀同志批评了很多次了,中国版的401K计划,她认为这是个笑话。但是我们看一看从美国1984年-2008年之间,美国老百姓每一个平均个人养老金的账户、资产增值与美国道琼斯指数的相关系数在30年之内平均是98%,接近100%,美国的资本市场完全是因为长期资金逐步推动和专业机构投资者引入,才走上了健康良好的发展道路,美国养老体系也是因为投资于资本市场才得到了分享的经济成长的机会,这个机制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机构、部委、公司、个人。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证监会正在努力推动这个机制的建设。【中国经济的围城与穿越】年终年初,又到了盘点和预测中国经济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大部分是悲观的。中国经济究竟会怎么样?
以前大家都说围城现象,里面人看外面好,外面人看里面好。现在是,里面看外面肯定不行了,欧美债务危机,外面看也里面也说不行,卖空中国,挺奇怪的,围城现象消失了,而且现在中国人自己也说自己不行了。我看来看去,现在只有一种人说中国好,我把他称之为穿越。就是老外来了中国,觉得中国挺好的,中国人一出国,说原来还是祖国好。
老外到中国来为什么觉得中国挺好的呢,第一,中国跟他的想象很不一样,中国今天的决策的分散化程度远远穿出了老外的想象,有一些老外总觉得中国会某一天突然就不行了,他们不知道其实中国已经是非常分散化的决策机制了。我现在倒是想不清楚一个问题,民主和官僚主义,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或者他们俩之间是什么关系,有点想不清楚,一个部门不同意,别人怎么说都没用,这个确实也是问题。第二,老外到中国来一看,发现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么有活力的,他会非常震撼。
中国人一出国,发现还是祖国好。我认识CCTV二频道的导演,导演都比较容易愤青,批判现实主义,当然我们很多地方也应该批判。他们拍摄一个专题片叫货币,去了一个什么国家呢,去了意大利,运气有点背,因为威尼斯以前是欧洲货币的起源地,所以非去意大利不可。去了以后给我写Email,说到了意大利,发现还是祖国好。我想很多东西的好坏都是相对的,但是我们就因此固步自封或做井底之蛙。2000年的时候,世界预测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是2050年之后的事情,IMF最近说是2016年。具体什么时候超过并不重要,即使超过了我们人均还是比他差很远,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加速,这个问题听上去很复杂,也许没有那么复杂。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想我们用亚当斯密最简单的理论,自由经济的本质叫做free trade,叫自由贸易或交易,做生意,而做生意是排列组合。我和李亮两个人做一个交易,加上寿康,三个人做三个交易,再加一个人海洲,四个人做六个交易,加上楚钢,五个人做是个交易……,所以是爆炸式增长。当13亿人在一起搞自由贸易的时候,结果是非常可怕的,英文叫exponential,是爆炸式的增长,所以中国经济的总量会增长很快,会有加速效应。况且一个中国人一天做10个交易,一个德国人10天做一个交易,一个人希腊人10天一个交易也不做。我想这个宏观背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决定性因素,其他的因素可能都是短期因素。
讨论宏观经济的时候,很多人讲到民工荒的问题,的确是个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很多民工开始做生意了,去创业了,可能还有的去读了EMBA;很多人讲拉动内需很困难,但是我们到了海南发现旅馆都爆满,到处都是买房子的东北人,过年过节到哪个餐馆都订不到座位,我想别的不说,就消费而言,让中国人从不消费到消费,大概会比让欧洲人从高消费到低消费容易一些,况且我们的下一代在这方面是绝不会含糊的。
中国经济为什么会不同?我想给同志们看一张照片,这是一张老照片,我觉得这张照片可以帮助说明很多问题。2006年我带研究中心全体同志搞党建活动,去了北京郊区的地道战遗址,迎头看到了这张广告牌,农家菜的广告,同志们数一数上面有多少广告,不多不少27个,这一定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广告牌,真是没地方找去。我后来去国际论坛带了这张照片,老外全震撼了,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中国经济,在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这么一群人,他们丝毫不畏惧竞争,全心全意地拥抱市场经济,包括我们的省长、省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昨天晚上到了这里,碰到一位上海的区长,他说上海区和区之间竞争都很激烈,区长都是CEO,这种竞争是不可思议的。【问题很多,劲头很大】岁末岁初,回顾一年,总有一些小事让你难以忘记。去年一次我去桂林,参加当地政府搞的一个金融节的活动。来机场接我的,一位司机,一位秘书长。活动结束,我看到同时桂林还在办动漫节等等,就和秘书长不用送了,司机送我就行了。一出门,国航短信通知,飞机晚点一小时,来桂林开了好几次会从来没看过风景,司机说可以去看一看象鼻山,开始聊起来,我说你怎么这么大年纪还开车,50多岁了,他说其实这个旅游公司是他的,因为这两天活动太多了,司机不够用了,只好亲自开车,所以人家是个老板。他看见我用iPhone,和我聊iPhone,我说你也挺了解iPhone,他说我是桂林iPhone总代理。走着走着他又问,现在IPO好不好上?我说你这旅游公司难道想上市不成,他说不是,我投了个PE,投的一个公司差不多可以上市了。这个故事不是编的,此人姓徐,他的名字我忘了,可以查到。我后来想,中国13亿人究竟有多少老板?说不清楚。
所以,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真正动力所在。年终年初,如果我们要对自己给力一点,我们稍微阿Q一点的话,今天的中国是八个字:问题很多,劲头很大。今天的欧美也是八个字,问题很多,劲头没有。【中国经济的两个三十年】中国经济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阿根廷100年前就是我们这个水平,美国100年以前也是这个水平,当时阿根廷跟美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今天美国人均4万8,阿根廷6000。世界无独有偶,今天世界在猜是中国崛起还是印度崛起。所以4000美元之后的长期竞争力靠什么?历史证明,不靠资源,也不靠大跃进,靠什么?靠体制机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快体制的建设,不断改革。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经济要有两个三十年,第一个30年到世纪末,人均达到800美元,2000年中国超过了1000,还要有一个30年。去年10月29号我有幸给人大常委会做了一次汇报,我讲完之后,邦国委员长说,中国经济有两个30年,我们今天正好是前后两个30年的交界点,是后面30年的起点。而这个后面的30年,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去发展。狄更斯有句非常著名的话,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被用得太多了。我们换一个说法,这是一个最有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具挑战的时代。小平同志说,如果我们再发展30年、50年,我们可以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说,人口众多的中国对人类做出了贡献。我想,我们这代人非常幸运,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今天可以非常理性、非常清晰、非常冷静地看到这个目标就在我们前面,就在不远的将来,而且很有机会实现,我们不应该辜负时代赋予我们这样的机遇。
【两只老虎的故事】有一首儿歌,名叫《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我把今天的中国比喻成为两个老虎的的故事,一个老虎叫改革,还有一个老虎叫社会矛盾,这两个老虎什么都有,就是看不见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哪里,两只老虎都在拼命地跑,我们希望改革这只老虎跑得比另外一只老虎快一点,谢谢大家。
过年了,送给大家一幅画,还有刚才封面的一幅,都是我女儿画的,她这个月满6岁。借此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qibin@csrc.gov.cn)
主持人:谢谢祁斌主任以非常幽默、风趣、独特的风格跟大家点评了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重大格局的变化,一些问题和难点,机会难得,虽然我们超时了,我们看一看给大家几分钟提一两个问题。
提问:这个问题是问给祁斌主任的,是这样,祁斌主任刚才也说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重要性,大家也都注意到上微博,祁斌主任也上微博,就在昨天前天,微博上炒得最热的跟资本市场的相关的话题,就是关于人民网上市IPO这个问题,我想就这个机会请教一下对这样一个热点话题,包括这样一种行为、一种趋势,祁斌主任怎样认为的?
祁斌:人民网上市过程中有什么具体问题,我还真没关注,一会儿你们可以问李亮,他是创业板部的副主任,比我了解情况。但是我想,文化创意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对接,不是说具体人民网或哪个网站,我认为是一个大方向。以前包括我自己老讲科技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其实文化非常重要,为什么?第一,它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你说你现在明天回家干什么?吃一顿饭有多少GDP?没多少,然后你就看电视,你的孩子玩游戏,全是文化创意,中国到这个阶段以后,第三产业越来越重要。所以,一方面,文化产业本身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另一方面,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包括缓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都非常重要。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也呈现出科技和文化的结合这么一个明显的态势。你说iPhone只是科技吗?还有文化,结合了音乐、摄影、视频,乔布斯以前喜欢英文书法,最后美术字也上去了。所以推动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的结合,这个方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刚才我们讲到,如果要十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些产业应该是大家去关注和推动的,尤其是投资者,尤其是投行。谢谢。
主持人: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想问一下祁斌主任,刚才您讲到中国未来30年的长期竞争力其实要看机制的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您觉得对机制能够形成这样一种信心,应该是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还是更多的来自于自下而上的这种市场的力量或者民众的力量,其实我们现在对中国最没有信心的也就是因为过去的30年的成长可以靠这个简单的成本的优势等等这一类,但是未来需要靠机制、靠软实力。
祁斌:我想是这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也不矛盾,可以结合。美国一直是自下而上,中国一直是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现在走得还可以,大家说走着走着,可能有问题,但自下而上走着走着也有它的问题。美国走了两百年自下而上崩溃了,1929年,然后罗斯福出来干预了,找了一个平衡点,美国人太喜欢自下而上了,又搞了一个2008,现在又在找平衡点。我们也需要找一个平衡,既要自上而下推动,也需要充分倾听市场的声音,结合非常重要,也不能有所偏废。
对于改革的动力,大家都有很多的担心,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中国改革的动力可能还是来自于过去200年中国的屈辱。有一次我做了一个讲座,有一位年轻人,80后,我们单位的一个小姑娘,她说主任您讲的挺好的,但我就是老想不明白,你们这帮人怎么老想要中国崛起,怎么老想要发展,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阿根廷人那样生活,他们那么生活不是挺好的吗?当时这话问得我也有点回答不上来了,我说我们是没见过日本鬼子打进来,但是我们听说过,你们可能没怎么听说过。
最近有一天,我开车上班路上,听到电台播了这么一条消息,我觉得挺感慨的。最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30周年,阿根廷人举国上下在讨论,说想把它收回去,马尔维纳斯群岛对于阿根廷有一点像我们的台湾。英国议会开了个会,说要再派一艘航空母舰去,把阿根廷再教训一顿。阿根廷这个国家一共只有8万军队,估计一艘像样的军舰都没有。我想阿根廷人虽然生活很悠闲,但是有时也很屈辱。所以我相信中国还是有改革的动力的。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