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好风凭借力 乘势起宏图

时间:2019-05-15 04:2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好风凭借力 乘势起宏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好风凭借力 乘势起宏图》。

第一篇: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好风凭借力 乘势起宏图

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好风凭借力 乘势起宏图

4年前,番禺石楼镇那块长满半人多高荒草的滩地上,隐约传出推土机的轰鸣声,附近的村民大概不会想到,4年后的今天,这里会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硅谷”大本营——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本报记者 张宏

2007年,在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番禺区委书记谭应华对外透露,中国唯一一个A类大学科技园,即将在番禺创建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将致力于打造“技术驱动型创新和创意驱动型创新完美结合”的典范园区,让科学与艺术、创意与技术、设计与产业彼此交融、碰撞出火花。如今,4年过去了,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不仅成为了珠三角区域乃至华南领域具有强大集聚功能、辐射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一流创新科技园区,更是被列为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研发示范基地、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广东基地。应运而生 聚焦高端信息产业 众所周知,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而推动产学研结合无疑是促进创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一点已经在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多个地区得到充分印证。广东省开展省部院产学研合作5年来,全国共有310所高校、331个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教授在广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5年累计新增产值7000多亿元,项目新增产值年均增速高达94%,其中2009年新增产值比2005年增长13倍多。新增利税1100多亿元,获得专利2万多件。

其中,广东省早在2009年6月就与清华大学相关单位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作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外延,清华科技园也在广州建设大型创新科技园区。该创新基地的建立,已经成为将清华大学的资源和广东区域产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纽带。

“清华科技园选择在广州建设分园,就是希望利用清华大学的技术、人才资源,以及清华科技园多年来服务高新企业的运作经验,对接广东的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大学和区域产业的桥梁”,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副总经理许江建表示:“信息技术是清华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也是清华科技园的重点服务产业,广州创新基地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构建清华大学优势学科与珠三角地区重点产业紧密联结的技术研发与高技术产业孵化网络体系。” 事实上,早在2009年9月28日,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已经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进行了产学研全面整合了,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广东基地在广州创新基地揭牌。这个基地由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番禺区政府和清华大学信研院三方合作,利用清华大学信研院已有的研究基础,以“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为发展模式,整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园区“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雏形的形成。除了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外,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还能享受众多的政策优势:财政及规划方面,入园的创新产业除了可以享受国家及省市原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之外,区政府还以无偿划拨、贴息贷款、专项配套赞助、风险担保、奖励与减免等一系列组合措施,向园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面支持。其中无偿划拨最高达50万元,贴息贷款总额最高可至100万元,专项配套赞助最高则达到150

万元。还有单件5千元的发明专利赞助金,以及30万元以内的技术转让及培训咨询等所得税免征等财税优惠。此外,作为清华科技园的一部分,广州创新基地的企业还可以享受到清华科技园成熟的服务体系。“清华科技园是国内最具成熟规划经验、强大运作能力和丰富网络资源的科技园区,能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技术、信息、人才等关键环节上的难题”,许江建强调。蓄势待发 助力广州新城发展

2010年,亚运会这场体育盛会不仅极大地拉动广州经济,更令番禺“新城”飞速发展。广州新城规划、亚运城、大量市政建设,在巨大的区域发展前景下,亚运无疑是番禺商圈的崛起良好契机。但是,借亚运而崛起的广州新城,其商业氛围仍有不足,突出表现为现代化新型办公中心的缺失。而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失,成为该区域商业地产第一个开拓者。据了解,以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为中心,番禺区几乎把整个东北部都划作了现代产业基地,作为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优化的重要基地。目前,园区一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进驻率已达80%,共有14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相继入驻,随着二期10万平米逐渐落成,有望成为华南乃至全国超一流的创新科技园区。

“随着广州新城规划的落实,配套的不断完善,亚运城板块周边的区域发展潜力无可限量”,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负责人认为。随着商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居住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该区域的商业氛围将得到高速发展,整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资源的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成功抢喝区内商业地产“头啖汤”。

距亚运城仅10多分钟车程的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是继上海、沈阳等地之后清华科技园在国内的第九个分园,它占地1300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目前一期2.6万平米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包括2万平米的研发大楼和6千平米的综合配套楼。现已有蓝通科技、思普达公司等二十多家的IT、创意、环保企业进驻办公。项目二期10万平米现正进行施工,由17栋400平方米到7000平方米建筑组成,预计今年年底即可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将配套1.2万平方米的公寓、3000平方米餐饮区和兼顾银行、超市等基础配套设施落成后将成为华南最大的生态办公区。

“园区租金仅为中心城区1/5,与传统市中心商务圈相比,对技术性企业而言是再合适不过”,园区负责人认为,技术型企业对市中心的依赖度不高,没必要为此承受高租金,而近郊的写字楼、科技园的低租金优势,相对安静的环境,对他们而言更加适合。

除了良好的区域前景和租金价格相对“洼地”的优势外,近郊的自然环境,也形成了截然不同于市区的生态办公模式。清华科技园与美国硅谷的“花园式生态办公”环境相类似,保留原有水库、湿地、山体和树林等原生态环境,与人工建筑融合在一起,构建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生态办公区域。由于具备了良好的区域前景、人性化的生态办公环境以及巨大的租金优势,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吸引了大量信息服务、生物技术、新材料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与中国移动共同运营“亚运城市名片”的广州得意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希望依托清华科技园,用四至五年时间,为番禺区成功打造出一个中国“信息谷”的品牌。在首期期进驻的企业中,包括北京鸟巢供应商广东盛瑞土建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亚运信息发布系统承办商广东蓝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都不乏这样的雄心壮志。

“我们要借助区域规划发展前景,打造一个不同于市区传统商务中心,技术型企业聚集的科技产业区,成为广州新城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据园区副总经理许江建介绍:“我们不是圈地,盖房,卖房,出租的商业地产商,清华科技园多业态混合,输出的是服务模式,运营经验,一种轻资产的模式。” 打造科技园3.0版

与大多数科技园“科技地产”概念不同,全国30多个城市成功落子的清华科技园把自己定位成科技创新与创业环境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上。许江建介绍,发达国家创业的服务体系非常完善,有庞大的社会服务系统去弥补某些技术型人才的商业不足,而中国的创业者因为缺乏相应的创新服务体系,所以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往往是最大的瓶颈。清华科技园除了能提供物理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在资源聚集和创新服务体系两大要素上提供增值服务。包括孵化器、投融资平台,甚至帮助区域规划新的产业方向等。“最主要是跳出做科技园的思维框架,在一个更大的载体上去实现创新要素的共赢合作机制”。在清华科技园内部,最常提到的样本就是“昆山经验”——落户昆山的清华科技园帮昆山引入一批科学机构,企业和风险投资外,还帮昆山建立了核酸产业基地、O LED产业基地。许江建把清华科技园正在做的模式称为科技园的3.0版本。

这种定位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同,比尔·盖茨在某个亚洲大学校长的座谈会上指出:“大学应该更多地为科技创新做贡献,我认为世界上有两个地方做得最好,一个是硅谷的斯坦福,一个是清华科技园。” 好风凭借力、乘势起宏图,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将继续肩负“传承百年文明、构筑人文空间、搭建创新舞台、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的创新和创业环境以及全方位增值服务。相信,在“十二五”规划的春风里,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会如茁壮健硕的大鹏,展开羽翼,冲向九天!

第二篇:清华科技园模式的广州实践

清华科技园模式的广州实践

据了解,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的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是由北京清华科技园、招商地产和番禺区政府共同建设运营的大型科技园区,其中清华科技园则由清华大学创办,是国内首个A类大学科技园。自1994年成立以来,清华科技园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创业企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在全国30个城市拥有60多个分园机构,多项自主创新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许多孵化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清华科技园落户广州,主旨是利用园区成熟管理经验和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以及清华大学的技术、人才优势,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园区负责人介绍,此前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分别和和清华大学签署了“省校战略协议”和“市校战略合作”协议,以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为载体,形成省校、市校合作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据透露,此次与广州清华科技园牵手的三家基金,都和园区有极为深厚的渊源。其中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园区股东之一的招商地产是同属于招商局集团旗下的兄弟企业;深圳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则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创业投资企业;而启迪创投则是清华科技园总园旗下的全资投资企业。另一个入驻的机构广州数字电视工程技术中心,则是由广州市政府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发起成立的。

“清华科技园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能力。”园区负责人介绍,托园区的物理平台建设,“聚集”优秀的企业、一流的技术,整合政(府)、产(业)、(大)学、(科)研、金(融)、(中)介、贸(易)、媒(体)八方资源,„聚焦‟力量于企业的扶持、技术的转化,驱动多方元素在园区平台中充分„聚合‟、互相促进,最终实现„聚变‟,各种要素作用充份发挥,各方机构和谐共赢,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育科技型企业、扶持企业长足发展,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这就是清华科技园的„四聚‟发展模式”。

按照广州清华科技园的规划,未来,它将按照“三园两系一平台”的发展战略,建成“新兴产业科技园+人文生态公园+温馨家园”的物理空间,形成科技产业和科技服务产业两个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打造聚集“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创新资源,具有功能完善、价值丰厚、资源高度融合的、独具特色的科技园平台。

该项目负责人还表示,随着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二期10万㎡组合式、独栋研发办公楼、专家型办公楼今年的投入使用,园区拥有更大的物理平台,硬环境将日趋完善,下来园区将花更大力气在软环境的建设上,整合更丰富的科技、金融等资源,承接更多的技术转移,服务高技术企业创新、助力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实施。

第三篇:广州清华科技园计划4年内建300优质科技企业

广州清华科技园计划4年内建300优质科技企业

在年初召开的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番禺区委书记谭应华透露,作为中国唯一一个A类大学科技园,即将落户该区的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将致力于打造“技术驱动型创新和创意驱动型创新完美结合”的典范园区,让科学与艺术、创意与技术、设计与产业在此交融、碰撞出创新的 火花。计划到2011年,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力争引进至少3家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10家省级或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50家市级研发中心、300家优质科技企业,创造10000个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每年园区获得专利授权500项。届时,它将不仅成为在珠三角区域乃至华南领域具有强大集聚功能、辐射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一流创新科技园区,更重要的是体现广州作为中心城市为全省提供综合服务功能的示范区。

番禺石楼镇那块长满半人多高荒草的滩地上,隐约传出推土机的轰鸣声。附近的村民大概不会想到,4年后,这里将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硅谷”大本营——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目前,部分清华科技园的同事已经到位,在该区项目审批办开展前期运作。他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努力,将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上一流的科技园。

怎样才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科技园?谭应华认为,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的任务,就是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 知识产权的企业。

创新、创业是一个主潮流,着重培养科技园的“源”,是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番禺区区长骆蔚峰透露,具体而言,以推动自主车型设计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家电、通讯、视听设备和汽车电子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机构集群;以汽车零部件和输变电及发电装备为主导的机械装备产业的研发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集群;以珠宝为核心,包括家电、服装在内的轻纺产业的设计中心集群。通过政府主导的这一自主创新公共研发平台的建立,计划到2011年,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力争引进至少3家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10家省级或 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50家市级研发中心、300家优质科技企业,创造10000个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每年园区获得专利授权500项。

第四篇:大学科技园是最活跃的创新基地

大学科技园是最活跃的创新基地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大学创办或参与创办大学科技园,标志着大学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化中的作用,走上了新的阶段。在此之前,我国大学衍生的高技术企业是由大学直接培育和孵化出来的,大学是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产生以后,科技园取代大学成为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过去,大学只能孵化少数高技术企业,而大学科技园却能孵化数百个高技术企业。大学科技园不仅直接孵化高技术企业,而且还能吸引国内外大批企业入园,以大学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智力为源头和依托,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从此大学科技园内成百上千的高技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学科技园成为我国民族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创新基地。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作用不是园内所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械相加,而是大学与园内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之间、园内企业与企业或研究开发机构之间的非线性交互振荡的放大作用。园内企业通过大学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通过与大学的血肉联系了解大学的最新思想、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并把它们同市场反馈的信息紧密结合起来,就会孕育出新的创新设想,反馈给大学研究机构,就会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园内各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之间,通过人员之间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老同事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等,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通过大学科技园的信息网络和其它手段和方式,园内外人员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出大量的创新思想,并通过与大学的亲密合作和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交流、学习,形成大学科技园特有的创新网络,会产生出许多世界一流的高技术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园内的企业还会不断裂变,派生出更多的企业。这就是大学科技园的群体效应和集聚效应。由于这种效应,大学科技园就会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最重要、最活跃的创新基地。

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是大学科技园的灵魂,在园内企业不断发展和裂变的过程中,更多的企业家涌现出来,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技术企业家的摇蓝、创业者的乐园。大学科技园的创立和发展使技术创新主体紧贴创新源,发挥大学衍生企业的优越性和大学科技园的特有功能,使大学的科技成果以相对较小的风险和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周期实现技术创新。大学科技园对发展我国的民族高技术产业,将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又能使大学的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使两者真正走上良性循怀的发展轨道。

第五篇:2015年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工作总结

2015年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大学生

创新创业基地工作总结

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于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基地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基地依据学校“2+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赛事活动组织,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2015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回顾

1、基地平台建设与环境建设

基地拥有专用场地9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学生28个项目,近200成员入驻,基地利用学校实训中心的激光雕刻机、3D扫描仪、快速成型、电子线路制版机、自动贴片系统及多种高端测试仪器等设备,进行创新作品科研开发及制造,极大改善了创新实践硬件条件;2015年科技投资1 0余万元用于改善环境,加强了基地文化宣传建设。

2、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5年共有校级立项1 81项,省级立项4 0项,获2 01 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 6项。通过项目开发研究,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2015年基地与各学院组织举办了机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等20余项校级竞赛,参赛学生超过7000人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赛2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733项,比去年增加203项,获奖数量和等次均名列省内高校前列。在第十二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我校再获辽宁省“挑战杯”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捧得第十二届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在201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以绝对黑马、小组第一身份出线,最终挺进全国八强,获得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首次获得国家一等奖,取得历史突破。由我校“机械设计创新团队”三名同学组成的“8字项目竞赛团队”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在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中,学校万得车队经过激烈角逐,一路披荆斩棘,超过多所知名高等学校,全国总成绩排名第7岩,东北三省高校第1名。在2015年日本大学生方程式比赛中,万得车队首次与来自世界各国车队在日本赛场同场竞技,获得直线加速第三名,体育精神风尚第二名,是第一年参赛车队中奖杯最多、表现最突出的车队。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获得国家二等奖8项,获国家奖总数量位列辽宁赛区第一。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2项作品获国家一等奖。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参加了2015德国IF概念设计大赛,在IF“汉斯格雅节水设计奖”中,我校学生作品“Water-Saving Shower”(节水淋浴器)摘得殊荣,成为国内唯一荣获该奖项的院校。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两部作品获国家一等奖,另外11件作品获国家二等奖,1 3件作品获国家三等奖。

4、加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

目前基地拥有14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各团队在指导教 师指导下,充分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驱 动,开展专业学习、工程实践、设计开发、学术探索等实践创新活动。基地为每个团队提供了工作室或创新平台,提供了活动资金和必要的 硬件设备,2015年14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开展活动,参与学生700多人,特别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发表论文24篇,获得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23项,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

5、创业指导及创业项目孵化

基地积极开展创业项目孵化、高新技术转化、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2015年创业孵化项目达到31个、成果转化达到6项;帮助3个创新创业团队成功创业。

6、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基地共有校内外指导教师共145入,其中校内指导教师102 人,省大学科技园驻园企业兼职指导教师28人,校外企业(公司)高级工程师、设计师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5人。

二、完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与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各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有效实施,提高创 新教育的质量,实施了如下的管理及保障机制:

1、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工作,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培养,2007年出台了《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溶入 到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环节之中,构建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 创新教育体系。2015年出台了《辽宁工业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 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我校创 新创业教育工作经验,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和机制,建立了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 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 的学生显著增加。

2、落实专项基金与奖励机制

学校与科技园设立了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在大学生实践与创新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及管理单位,每年投入资金近300万。主要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日常创新创业活动及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制定了《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对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项目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的有关规定》《辽宁工业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基本条件》等文件,积极鼓励教师围绕高水平大赛开展教学活动,并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成绩,在职称评定及岗位聘任时列为基本条件并量化加分。

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 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科技园有限公司管理下,根据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及激励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成绩,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今后我们会再接再厉,按照基地建设规划进度,积极开展工作,逐项落实,力争早日实现建设目标。

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2015年12月25日

下载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好风凭借力 乘势起宏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好风凭借力 乘势起宏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