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中美携手话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04: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中美携手话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中美携手话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小编推荐]》。

第一篇: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中美携手话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小编推荐]

中美携手话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

【热点扫描】

2016年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中美要增强两国互信,积极拓展两国互利合作。要秉持共赢理念,不断提高合作水平。

习近平强调,中美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双方要努力解决或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加以管控,只要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美两国关系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扰。我们要就亚太事务加强沟通和合作。宽广的太平洋不应该成为各国博弈的竞技场,而应该成为大家包容合作的大平台。中国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始终致力于促进亚太和平、稳定、发展。中美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应该保持经常性对话,开展更多合作,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培育两国共同而非排他的“朋友圈”,都做地区繁荣稳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我们要厚植两国人民友谊。双方要为两国各界交往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便利,让中美友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美两国作为当前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美两国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助于增进合作,加强了解,消除误解。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中国积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只有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济往来频繁。中美两国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4.坚持平等互利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则。中美两国贸易和投资总量巨大,双方经贸往来中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中美两国举行多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第1页

二、《政治生活》角度

1.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所以,发展中美关系首先要维护本国的国家主权。中方重申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原则立场,希望美方恪守在有关领土争议上不持立场的承诺,坚定捍卫中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

2.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中美关系,首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中美在反恐、网络安全、反腐败追逃追赃、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共同利益,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

3.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中美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这是能够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但是中美之间也存在利益的对立和矛盾,这是引起双方分歧的根源。

4.和平与发展是是时代的主题。中美两国共同努力,中增强两国互信,积极拓展两国互利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符合时代的主题,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始终致力于促进亚太和平、稳定、发展,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

6.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发展将会为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将会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更密切的合作。

三、《生活与哲学》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中美两国利益紧密相连。

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美关系有波折,但总体是前进的上升的。只要两国积极拓展两国互利合作,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

3.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经贸问题、安全问题、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争议领域,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中美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双方要努力解决或以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加以管控。

4.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中美之间既有冲突,又有合作。加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是在对立中把握统一,这有利于中美之间求大同存小异,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繁荣与发展。

5.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居于关键性战略地位,两国关系的任何变动都具有重要的世界

第2页

影响。【针对训练】

1.通过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双方就应对产能过剩、结构性改革、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美联储加息以及人民币汇率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话在经济领域取得60余项成果。中美双方在经贸领域取得众多成果()①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体现

②进一步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③标志着我们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④使我国更好地引进来,参与国际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习近平强调,中美两国应该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朝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奋力前行。这需要中美双方()①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②推动战略同盟关系,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④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众多领域开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取得新成果,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进了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这体现了()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已渐趋形成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美两国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④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6年6月6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安全与经济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轮子,从最初的经济对话到现在的战略安全对话,对话内容不断拓展。这反映了()A.要先解决经济问题后解决政治问题 B.国家之间关系的内容是竞争与合作 C.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 D.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中美关系可谓纷繁复杂,两国之间的分歧主要集中于战略、经济与人文领域。从这个角度看,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可谓“切中要害”,因为这两大机制涵盖了战略与安全、经济与贸易、文化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对话磋商机制的哲理依据有()①坚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②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④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

第3页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6.材料:2016年6月6日,习近平在《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讲话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对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充满信心。中国将会为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将会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为增进两国战略互信、拓展互利合作、加深两国人民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我们坚定方向、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 “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能够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参考答案

【针对训练】

1.A 解析:中美双方在经贸领域取得众多成果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①②正确;加入WTO标志着我们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③错误,不选;④不全面,还应包括“走出去”。2.C 解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①④正确,故选C;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②错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能说中美两国都坚持这一政策,④不选。

第4页

3.C 解析:世界多极化至今还没有形成,故①的说法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4.D 解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反映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符合题意。A说法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国家之间关系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国际关系的形式有合作、竞争与冲突;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C说法错误。5.C 解析: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主要集中于战略、经济与人文领域,从而建立了一对话磋商机制,体现了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①③ 符合题意,故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也没有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6.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冲突的根源。中美对话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有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美对话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③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美对话符合联合国的宗旨。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提高两国综合国力,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⑤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

解析: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其次考生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其次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分析说明,加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符合时代潮流;再次可以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最后可以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当然考生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从我国坚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角度分析说明也可。

5页

第二篇:校企合作促发展,互利共赢谋大局

校企合作促发展,互利共赢谋大局

——记南宁市旅游行业2012年“校企合作”座谈会

5月20日下午,由南宁市旅游局主办、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南宁市旅游行业2012年“校企合作”座谈会在明秀校区文星楼707室召开。南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刘代青先生等五名代表,二十几位来自酒店以及旅行社的代表,六大高校旅游专业教授代表,及特约嘉宾近50人出席了会议。

本次座谈会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人才培训;企业用工;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就业情况;各单位人才需求、人才发展情况;校企合作等。首先是各高校教授发言,阐述现今该专业发展情况和毕业生去向。来自广西大学旅游系主任杨永德教授,他指出旅游行业人才难留现状并分析原因所在,同时还分享了该专业人才发展战略,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可;来自广西教育学院旅游与环境系副主任陈桂秋教授就学生所反馈的“制度不合理”等实习难题展开讨论,会场气氛活跃起来;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院长吴言明教授则结合实际,传授了该校采用的“二阶实习”模式经验。其他教授也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观点看法。针对各教授关于企业单位需要怎样人才的困惑,在场企业代表紧接着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答。其中,来自邕州饭店的总经理陈怡闻建议高校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红林大酒店人事部经理叶晓燕则认为正确的择业观至关重要。各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学生应稳扎理论知识,同时注重社会实践,增强综合素质力争在时代中站稳脚根。

随后,我院严志强院长就此提出发展新技能的策划方针,为培养旅游业人才打好基础。最后,刘代青副局长表示,在这个大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双方各有各的盲区,针对各自的盲区就要实施各自的补救措施,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第三篇:家校携手促发展 合作共赢育英才

家校携手促发展 合作共赢育英才

为进一步落实潍坊市教育局十二项育人基本制度中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制度》、《家长与教师经常沟通制度》,学校于2017年11月29日—12月7日,开展了2017—2018学第一学期家校交流周活动。本次家校交流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合作·共赢”,班主任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家长“预约”时间来校,让家长们以最宽松的时间和身心状态参与家校沟通。

本次交流周活动分为三大版块内容。第一版块为“家长老师面对面”,在学校的邀约下,家长随时进校,与班主任、学生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每个级部都针对自己的教学管理实际,准备了详细的交流汇报材料,每个班主任都对本班学生,提前做了详细分析。家长一方面通过进教室听课,实际了解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另一方面在办公室及专门场所与班主任、学生导师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成长,共同探讨学生发展的各种问题。

第二板块是“家长体验学生生活”,通过前期家长进课堂观摩教学后,在校领导及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家长陆续参观了学生公寓、课间活动、学生食堂配料室等,并于中午体验了由学校提供的午餐,近距离了解了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

第三版块是“家长校长面对面”,12月6日-8日,家长在前期进课堂听课,进公寓参观之后,与校长、处室职能部门负责人坐下来面对面交流,说感受,提建议。交流会上,岳校长及各处室职能部门负责人耐心地听取了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家长们提出的公寓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免去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通过本次交流周活动,让家长对学校提出的“健全人格、康体怡心、学会学习”育人理念非常赞赏,对“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着想,为每个家庭幸福奠基”办学理念非常认同。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从调查问卷上来看,七大方面(学校办学工作、课堂教学工作、任课教师工作、班主任工作、公寓管理工作、校园安全工作、后勤保障餐饮工作)的满意度,较上学期都有提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通过面对面交流和书面沟通等形式,表达了他们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和感谢,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学校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责成相关处室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让家长认可,让社会满意。

第四篇:【备战2014】2013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 聚焦“神舟十号”成功发射素材

聚焦“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时事背景】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与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联袂出征太空。船箭起飞10多分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当天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并在航天员出征前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征太空壮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实况。神十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空事业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知识链接】

一、关于经济生活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是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知识强国的体现。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太空探索和开发等各种太空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改变人类的消费对象、消费方式和消费的质量及水平。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太空经济可以改变生活,并带动新产业的出现。

3.财政的巨大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用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载人航天工程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关于政治生活

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必须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2.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推进,证明党对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党对航天事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成果。

3.政府要加强行使职能。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政府要强化其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深化“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等。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和平利用太空资源,使之造福于人民,这是人类的共同目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推进,为促进人类的科技事业进步,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关于文化生活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推进载人航天工程,传承科学精神,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进载人航天工程,传承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四、关于生活与哲学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航天工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整体,都有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做到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做好量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从 “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到200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从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到今天神舟十号成功升天。每一步量的积累都有利于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质变。

4.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万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天宫一号”、“神州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等科研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名利和得失,埋头苦干,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创新试题】

2013年6月11日下午5时38分,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它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据此回答1—3题: 1.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加强了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了现代科技挑战 B.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航天事业放在首位 D.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A.我国应该通过自身努力,抓住机遇和实现自主创新 B.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C.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和平崛起 D.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

①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航天强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有利于推进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习近平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他希望同志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实现航天梦的征程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据此回答4—5题: 4.从哲学上看,建设航天强国要求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在正确意识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正确意识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艰苦奋斗、不懈追求是中国航天梦得以实现的最大“法宝”。这说明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使之为人类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到200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从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到今天神舟十号成功升天,无不是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知识强国的体现。据此回答6—8题:

6.中国航天人实现自主创新、知识强国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科技人才。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7.培养创新型人才要

①树立创新意识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培养创新能力 ④有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作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载人航天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党中央就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据此回答9—10题: 9.党重视航天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C.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D.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10.党在领导中国航天事业过程中,始终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下列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发扬人民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始终践行“三个代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航天员兼教练员吴杰,为了自己的飞天梦,为了祖国的航天梦,16年如一日,为了飞天甘愿坚持到最后一刻。和吴杰一样,教练员李庆龙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军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险我也会完成任务;上不了天,我会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据此回答11—12题: 11.航天员的的献身精神,说明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大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源泉在于生产劳动 12.航天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中国人民!其令人感动之处在于,他们有着

①闪光的人生价值 ②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不断进取的品质 ④高尚的情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神十”的升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飞天本身。无论是航空英雄事迹,还是提炼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全国人民都在追求梦想,努力编织自己的中国梦的时候,其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出英雄。有句话说的好,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我们关注飞天和航天人的英雄事迹,更要提炼其中的正能量,化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动力。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回答学习航天人的英雄事迹的意义。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B 7.D 8.C 9.B 10.B 11.A 12.D 13.(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学习航天人的英雄事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2)学习航天人的英雄事迹,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产生高昂奋进的巨大精神动力,有利于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3)学习航天人的英雄事迹,有利于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4)学习学习航天人的英雄事迹,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抵制各种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五篇: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坚持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 建设精神文明促社会和谐

坚持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 建设精神文明促社会和谐

【热点扫描】

2016年11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对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些年来,各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连续6年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一些地方农村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没跟上来,“有新房没新村”“见物不见人”等问题较为突出。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面貌的集中体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重补齐这方面的“短板”,坚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发展的宏观调控。以基层政府部门作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导机构,科学规划编制,逐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艺术的新概念区。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基层政府部门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搞好宏观调控。

2.市场经济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公平性、公开性、平等性、统一性、开放性等很多突出的特点。竞争性会激励农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的进取精神,增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意识。

3.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离不开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1页

二、《政治生活》角度

1.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农村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各级党委务必十分重视,务必加强领导,切实负起责任,力求使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2.政府要行使好组织文化建设等职能。以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阵地,积极支持引导,逐步建设全民共享文化实惠的伟大工程。实现这一点,需要政府、社会加大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各项设施,面向村民群众开放,充分发挥其组织文化建设等职能。

3.政府的宗旨和原则。要坚持政府主导,将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公益文化活动拉到村级活动场所,使村民能够及时、便捷享受文化实惠,满足人民基本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体现了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农村民主进程,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素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步骤,要引导农民树立主体观念,增强民主意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成功经验。经济是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离开这个基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文化创新。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的新载体提供重要依据。

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很多传统村落至今还保留着传承数百年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落不仅环境宜人,群众文明素质也很高。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递了孝道传家、勤俭节约、以和为贵、诚信赢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4.保护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惠民是美丽乡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要统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农村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把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思想文化潮流,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广大农村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第2页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开展创建活动和思想教育,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民素质上。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基本要求。群众需要教育,但这个教育必须同群众的觉悟程度相适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切合乡村和农民实际设计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化教育活动。

2.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农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树立整体和全局的观念。不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更要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必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5.重视量的积累。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绝非一日之功,更非一蹴而就,要经过长期的量的积累。在农村工作中,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要积极行动起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才能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7.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照搬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要根据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有的放矢。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也要发展农村文化

第3页

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推动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9.坚持全面的观点。一个时期以来,农村中一些领导干部过多地抓增长而忽视发展,抓经济而忽视文化,其实这是急功近利的浮躁作风,是缺乏战略思维的短视行为。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10.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因此,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1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本质上讲是群众工作,必须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必须把贯彻中央精神和反映农民意愿统一起来,善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针对训练】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顺应农民期盼、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对于亿万农民实现全面小康,享受美的环境、养成良好美德、过上美好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回答1-2题。1.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①需要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重在行动 ③取决于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取决于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④是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利于()

①繁荣农村文化产业,消除乡村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满足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传递正能量 ③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群众生活的一切困难 ④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奏响主旋律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近年来,数亿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一些地方的农村正在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这启示我们()

①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 ③贯彻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④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深化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相联系。这蕴含的哲学道理

第4页

有()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③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近年来,从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到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免费的电影大餐,从社区的文化活动到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我国各地纷纷打出文化民生品牌,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神州大地。这说明在我国()

①公民的一切权利都能得到满足 ②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发展文化事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思想观念越来越多样化,但不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动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我国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④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当前,我国农村婚礼讲究大操大办、追求风光排场,既是受传统风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带有要面子、好攀比的心理诉求。但是,随着社会文明与进步,这种婚礼风俗所面临的社会质疑和非议也越来越大。这启示我们()A.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滋生腐朽和落后的文化 B.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C.现代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日益突出 D.我国公民要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8.文明风尚的养成在于营造良好环境,好的环境可以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营造好的环境,就能有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今,“乡风文明”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看点,也是基层着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动作。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9.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

第5页

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10.在传承乡村文明、乡土文化上下功夫,留住乡韵、记住乡愁。乡韵乡愁是割不断的情感纽带,是抹不去的成长记忆。下列古语与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D.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农村居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形成姓氏家族,继而形成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的家风家训。抓住家风建设的“牛鼻子”,就能优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每个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整个农村的文明水准就提升了。据此回答11-12题。11.农村居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形成姓氏家族。这说明()

①文化来源于实践 ②文化反映社会 ③文化由文人创造 ④文化引领生活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12.抓住家风建设的“牛鼻子”,就能优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这说明()A.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C.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D.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3.乡镇企业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剧,生态环境成本与日剧增,面对这些挑战,作为乡镇企业应当()A.缩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

B.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 C.缩减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

D.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14.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公平性、公开性、平等性、统一性、开放性等很多突出的特点。竞争性会激励农村干

第6页

部党员和群众的进取精神,增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意识。这启示我们()A.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B.市场规律决定人们的进取精神

C.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没有市场经济发展就不会有创新意识

15.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是因为()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②“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是党的执政理念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6.要坚持政府主导,将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公益文化活动拉到村级活动场所,使全民能够及时、便捷享受文化实惠,满足人民基本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体现了()A.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本质 B.权利和义务统一原则 C.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D.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7.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仅抓好农村中的文化事业,也要抓好农村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是壮大我国文化整体实力的必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开展创建活动和思想教育,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民素质上。这段话表明()

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 B.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C.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D.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

第7页

19.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和约束。因此,要多研究、反复思考,不断发现和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把成功经验和有效办法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长效机制,指导和推动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因此,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本质上讲是群众工作,必须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必须把贯彻中央精神和反映农民意愿统一起来,善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材料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成功经验。经济是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离开这个基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的新载体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很多传统村落至今还保留着传承数百年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落不仅环境宜人,群众文明素质也很高。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递了孝道传家、勤俭节约、以和为贵、诚信赢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第8页

参考答案

【针对训练】

1.A 2.D 3.C 4.D 5.B 6.B 7.B 8.A 9.D 10.B 11.C 12.D 13.B 14.C 15.A 16.D 17.B 18.A 19.D

20.(1)①要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突出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必须把贯彻中央精神和反映农民意愿统一起来,善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2)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为经济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离开这个经济基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第9页

要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要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的新载体提供重要依据。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递了孝道传家、勤俭节约、以和为贵、诚信赢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资源。

10页

下载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中美携手话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中美携手话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