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芬兰合唱团翻唱经典《弯弯的月亮》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芬兰合唱团翻唱经典《弯弯的月亮》
中华民族拥有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四大文明古国中 唯一保存下来的文明 然而到了现代
传统的中国风正在渐渐消失 我们之中越来越多人 快忘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就连现代华人的流行音乐
也逐渐偏向了西方的风格事实上,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 最美好的民族音乐 连外国人也无法抵抗
这来自古老东方的魅力以阿卡贝拉的方式演绎 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呢? 曲子最后的二胡声惟妙惟肖 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
令人陶醉的国乐演奏现场那么这五位金发碧眼的 外国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为什么会翻唱中国风的《弯弯的月亮》? Club For Five Club for Five 成立于2001 年 5名成员均来自芬兰
他们分别拥有风格迥异的音乐背景 组合成员多元化的音乐清晰地 表现在他们的演出和编曲中
Club For Five除了演唱英语及芬兰语的流行音乐 还试着改编过中国民歌
因为他们被东方的文化所深深吸引!乐队最大的特色
是成员能够创造性地混用拍子的技巧 来发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弯弯的月亮》由 广东作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 曾被被多位音乐家翻唱过 此曲掌握了流行音乐的精髓 并成功地与古典、民族元素结合 《弯弯的月亮》旋律温婉柔美 歌词带着思念远方故人的感情 聆听时会呈现皎洁月光配上 江南水乡的画面《弯弯的月亮》
作词:李海鹰
遥远的夜空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
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
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娇
阿娇摇着船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
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泪
像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流啊
流进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满惆怅
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啊 我故乡的月亮
你那弯弯的忧伤
穿透了我的胸膛
遥远的夜空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
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
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娇近年来许多中国人都抱持着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 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其实中国拥有 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宝藏 我们虽然是“世界音乐公众号” 但是我们深知一个道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认可
又要怎么去欣赏别人的音乐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种中华文字的美在世上很难可以找到替代品
第二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探究彝族文化盛宴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探究彝族文化盛宴
由金琛执导,宋小宁、晋松主演的传奇巾帼英雄电影《绝代-末代女土司》将从2011年6月2日起在国内公映。影片讲述一个彝族少女在动荡的男权社会中成长为统领九山十八寨女王大土司的传奇故事。在《加勒比海盗4》、《功夫熊猫2》等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下,《末代女土司》将以跌宕的爱情故事和神秘的少数民族风情,在6月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赢得开门红。在老师的指引下我认真观看了这部影片,对这个影片成功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从影片宣传本身来看,有四大亮点。
金琛十年磨一剑 聚焦女性传奇
电影《绝代-末代女土司》改编自小说《绝代》:善良美丽的少女彝兰被迫嫁入慕莲府成为大土司凤世雄的二夫人,从而卷入了慕莲府的权力斗争漩涡,最终凭借宽大的胸怀赢得尊重,接过象征土司权力的权杖。导演金琛介绍,片中的女土司彝兰不同于历史上的武则天,也不是王昭君的再现,“她只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彝家少女,用自己的方式征服了仇家,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一步步用爱去创造心目中那个团结和谐的彝族大家庭。” 金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擅长拍摄女性题材的导演之一。在卖座大片《战国》中,金琛将更多镜头聚焦女主角田夕,塑造了一个不让须眉的巾帼女英雄。在这部十年磨一剑的《末代女土司》中,金琛以一个乱世中的彝族少女的视角展现了女性在残酷的现实中对命运的抗争,“彝兰为母报仇毫无顾忌,以命相拼,同时又脱离不开神权的摆布,屈从传统的风俗礼仪。她在残酷的现实中体验历练,逐渐成熟。”
权力欲望纠结成痴 爱情悲剧显人性
电影中,女主角彝兰原本有心上人,但因为彝汉不能通婚的族规,彝兰朦胧的初恋注定苦涩收场。慕莲府的大夫人沙玛莫为了争夺爱情和权力,勾结大管家乌撒在彝兰的酒里下毒,最后却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导演金琛坦言,这个爱情故事演绎了情欲和权欲使人性扭曲、羊变成狼的过程,结局则展现了人性回归,是一幕权力斗争下的悲剧。
女主角挑战刘晓庆 鲁智深霸气外露
作为《末代女土司》当仁不让的女一号,青年演员宋小宁饰演的彝兰要经历从少女到土司,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被迫卷入权力斗争中心的转变,和刘晓庆在《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中的角色异曲同工。金琛坦言,彝兰这个角色在表演上是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充分理解好这个角色,表演才能给观众一种可信的感觉,“角色在最后要大气,她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女孩,她要用爱去统领这个民族走向和谐团结。” 新版《水浒传》中饰演鲁智深的晋松在《末代女土司》中成为了慕莲府的大土司凤世雄,他是权威的代表和象征,自信能够用武力征服一切。同为云南人的晋松为凤世雄加入了几分威严,举手投足都颇有霸气外露的首领范儿,让人心甘情愿俯首称臣。而在凤世雄弥留的一场戏中,晋松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凤世雄的粗犷与智柔,铁汉柔情让人潸然泪下。
杨丽萍为艺术把关 还原少数民族风貌
绮丽壮阔的民族风是《末代女土司》的另一大看点。片中既有骑牛嫁娶与火把节这样的习俗科普,也有特色服饰与歌舞这样的民风展示。几乎每一帧定格画面,都是值得研究的历史画卷。在制作粗糙的古装历史片泛滥的当下,《末代女土司》坚持的民族性与较真的专业性并不多见。也正因为感受到了剧组的诚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此番跨行捉刀,亲自为《末代女土司》的艺术设计把关。
同为云南人的杨丽萍对影片的艺术设计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片中几位主演的服饰都是参考杨丽萍的意见设计而成的,令人过目难忘。此外,片中几场祭祀、庆典等大场面重头戏,在渲染了影片庄重气氛的同时,也让观众对云南民俗有了更深的了解。杨丽萍明确表示会到影院欣赏这部影片,也希望能通过参与《末代女土司》让更多观众了解云南文化和风土人情。
影片的宣传做足了功夫,但是其影片的成功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艺术界有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是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品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和古老的传统也成为当下流行的宠儿。
在这部影片中,里面的民族服饰包括鸡冠帽、土掌房这些都一笔到过,我在这里要将到的是这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更加细腻的民族文化风俗。像影片当中提到的日常的生活习俗,“打羊”、“打牛”。彝族素有“打羊”、“打牛”(杀羊杀牛)迎客的好客之风,客至,必须杀牲款待客人。杀牲之前,执活牲于客人面前让其过目,俗称“领牲”,以此表示对客人的诚意和敬意。宰杀后,自首至尾、四腿、肚杂一锅煮之,煮熟后-一摆于客人面前,称为“全席”。待客肉食以膘肥、肉厚为体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称“砣砣肉”。吃饭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烧羊肝、牛肝给客人吃,表示敬重。鸡头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吃。席间,主妇时刻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等客人碗中饭吃光,便添饭给客人。彝族认为,客人碗里的饭吃光后才给他添饭是不礼貌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当中提及的大部分彝区有“喝喜酒”(也称为“结亲酒”)习俗。凡娶亲嫁女,在庭院里或者场坝上,用树枝叶搭起一个大棚,俗称“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象征吉祥,主要供客人闲坐、吃饭。吃饭时,围成一个个圆圈,席地而坐,一边倾心交谈,一边开怀畅饮。婚宴多为“八大碗”。饭前,先饮烤茶,后饮蜜糖水,象征“先苦后甜”。席间,破长辈和贵宾坐上方之例,由新郎、新娘坐上方。新郎、新娘要提酒端盘,-一向长辈、亲友、来宾敬酒。饭后,新娘端盘送瓜子、松子、花生、核桃和捏成小酒杯大小的圆形米花糖请客人食用,象征“多子多孙”。
都说新生代是叛逆,自私,张扬的一代,我们并不想如鲁迅笔下人物九斤老太所说“一代不如一代”,我们也是有判断力,有责任心,有归属感的一代,我们也知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那些骨子里最本能的东西。但是可能在这样飞速发展,利欲熏心的社会里我们或多或少遗忘了很多关于传统所该有的继承与发展,我们或许已经意识到这些,又或许还在迷雾中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修正下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统美德的传承一定会有更为正确的选择的。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捷,而那些传统而重要的文化却渐渐地被我们放慢了更新的速度,我们需要稍稍停下脚步,带着那些应该永远被铭记的文化,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让那些带着浓厚的民族情结的文化,走向更远的未来,走过更多的美好。这部影片的成功体现了这一观点。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十分深刻。
一是支撑民族复兴。民族产业为民族复兴提供物质力量,民族文化则提供精神支撑,一硬一软,一实一虚,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二是标识民族身份。生物需要多样性,文化也一样。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已经高度趋同,人们难以分清中国和外国,难以分辨故乡和他乡。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个性化,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极为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越是全球化,越应当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否则就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在这不应品种的如建筑、器具、书画、习俗礼仪、手工技艺、表演艺术等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元素,犹如中华民族发展的“基因”,历经周折而脉络不断,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彰显着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三是推动民族产业。振兴民族文化的另一个意义是为振兴民族产业提供精神支撑。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宣传。
至此收笔,思想早已经被彝族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带至历史与现代之间,思绪飘远,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