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位帽、袍及相关仪式
学位帽、袍及相关仪式
199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及《学位服着装规范》。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四部分组成。表面看大同小异,里面却大有讲究,弄错了可能要出大笑话。据《学位服着装规范》,学位帽为方形黑色,博士帽流苏为红色,硕士帽流苏为深蓝色,校长帽流苏为黄色。博士袍为黑、红两色,硕士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袍为红、黑两色。由于我国暂不推荐使用学士服,故学士服尚无统一标准,大多数参照国外高校的样式,有“牛津版”、“剑桥版”等几种样式,一般学士帽的流苏为黄色、学士袍为黑、红两色。
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学位帽,统一为书本式方形造型,黑色;流苏,是不同学位的重要区别,博士学位帽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帽流苏为深蓝色,校长帽流苏为黄色;垂布,饰边颜色是学科专业的重要标识物,按文、理、工、农、医和军事六大类分别为粉、灰、黄、绿、白、和红色,垂布图案选用中国传统的牡丹花图案;学位袍,博士学位袍为红、黑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袍为红、黑两色,学位服的前襟纽扣,采用中国传统的“如意”扣。学位服的袖口处,标有中国长城图案。
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由校长、院系领导或嘉宾将学位获得者位于右前侧的流苏随帽檐移至左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流苏由右而左这一拨弄,表明校方准允这个学生走出师门。然后庄严的授予学位证书。被授予者应鞠躬,向校长表示谢意。
学位服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
一、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
一般学士帽的流苏为黄色,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三、学位袍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服为红、黑两色。学士袍为黑、红两色。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它服装。
四、垂布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又:据说学位袍起源于牧师袍,未细考
学位服是学位的有形、可见标志之一。
学位服一方面能较好地向大众体现出标志不同学识的各级学位和穿着者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能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显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学位服的加身,标志着一个人的人生事业旅途和重要转折,既可唤起对过去求学时代的美好回忆,蕴藏着对导师、学友和母校的尊敬与眷恋;又可成为今后在知识海洋中永不停桨的动力,同时也感到社会对自己的期待。
说起学位服的由来,得要追溯到中世纪的法国。
13世纪初叶,法国巴黎大学首创学位制度,学位分博士、硕士和学士三个等级。为了能在学位授予典礼上体现出标志不同学识的各级学位,服装设计师应巴黎大学校长的请求,设计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套头三角兜形垂布(坎肩)等四部分组成: 学位帽统一为书本式方形,黑色; 流苏是不同学位的重要区别,博士学位帽的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帽的流苏为深蓝色,学士学位帽的流苏为黄色; 坎肩的饰边颜色是学科专业的重要标识物,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专业,分别为粉、灰、黄、绿、白和红色; 博士学位袍为红、黑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学士学位袍为黄、白两色。
时至18世纪,学位服中又增添了导师服,供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长、学位导师出席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和各种庆典时穿用。导师服也由方形黑色学位帽、帽上的流苏(黄色)、学位袍(以红色为主镶黑襟)和坎肩四部分组成。学位授予典礼上,身着导师服的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学位导师,首先把流苏从学位获得者的右边拨到左边,然后庄重地授予学位证书,被授予者应向他们鞠躬,表示谢意。
我国目前实行的学位服,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决定统一制作的,它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参照国际标准,我国学位服也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坎肩四部分组成,款式、颜色与世界惯例大致相同,区别仅仅是学位袍在袖口处绣有长城图案,袍的前襟纽扣采用中国传统的布制黑色“如意”扣,套头三角兜形垂布采用织有中华民族特色花纹的织锦缎制作,带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民族特色。
方形帽和长袍的来历
莘莘学子,在大学校园内,或本科,或研究生,寒窗苦读数载,毕业了,都要穿上一套礼服,去参加毕业典礼,不参加毕业典礼,也要穿上它去照几张像,留作永久的纪念。过去,笔者一看到头戴平底方形帽,身披黑色长袍,就以为这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随着国内的大学又开始流行学生毕业时穿学校礼服,翻阅了一些资料,笔者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闻,把学士服,硕士服,统统看成了博士服。
大学学位礼服是怎么来的呢?不同学位之间的礼服又有什麽不同呢?要追寻它的来历,就要循着欧洲大陆大学教育发展的轨迹,回溯到中世纪的西欧。西欧大学教育的发展,是中世纪生活影响的结果。在中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灭亡了,希腊和罗马灿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残,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华的城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各种教育机构荡然无存,罗马基督教会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继者和传播者。到了十二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神职人员帮助主教管理他们的教区。于是陆续出现了修道院,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大主教区学校设在大主教区内,教区学校设在神职人员所在的村落。教会利用这些场所,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他们采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学习课程。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意大利被称为博士(Doctor,来源于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师),而在巴黎则把教师称为硕士(Master,来源于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师,师傅)。
那个时候,手工业兴盛起来,并逐步与农业分离,商业也随之发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了各种手工业的同业公会和商业行会,这些行会有严密的组织和规章制度,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管理权。随着学校的发展,被称之为硕士或博士的教师数量日益增加,各个地方的教师们仿效手工业和商业的同业公会,组织起了教师的同业公会,学生则组织成同乡会,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他们都把自己的行会叫做大学(University,来源于拉丁语Universitals,意为共同体),因而大学这个词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称谓。也就是说,最初的大学机构就是这些教师的行会和学生的行会组织。而同一行会里的相同专业的教师又组成特殊的专业行会,称为系或教授会(faculty,来源于拉丁语facultas,意为才能,即教授某种学科的能力,)后来又把系这个名词的含义扩展为教授某部门知识的大学分部(学院)。在意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亚地区,建起了中世纪最早的两所大学――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尔诺大学,随后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学校像雨后春笋般相继产生。
这些早期大学的学生,要编成班级进入教室听课,但学校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只有那些决定今后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学生,学校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考试过程的第一步,是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不公开的和公开的预试。考试合格的应试者,要穿上僧侣的长袍(gown),同学士们(Bachelor,来源于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学士)坐在一起。接着要举行由顺利通过了考试的应试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这就是学生毕业典礼仪式的雏形。但是,要成为一个硕士或博士(当时,博士和硕士并无区别,都是教师,师傅的意思),还要经过二至三年的学习,通过了严格的最后的考试才行。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镇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长袍,寒冷的大厅和透风的建筑使得人们不得不披上长及地板并连着头巾(hood, 兜帽,又叫坎肩)的长袍。这些长袍和头巾制作的原料和颜色,由各的人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决定。既然在早期大学中的学者都是传教士,他们的穿着应与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长袍,用头巾保护他们的头。于是,这种僧侣的黑色长袍和头巾演变成了今天大学流行的礼服,不但学校毕业典礼的仪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庆典也要穿。
后来,长袍和头巾开始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不同学位的礼服也逐渐变得有些不同。学士,硕士,博士的礼服样式的差别,主要出现在头巾上。过了一段时间,头巾不再与长袍相连,单独成了一件物品,人们把它戴在头上。到了十五世纪,帽子开始流行,头巾几乎成了饰物,人们穿它时,把它从头顶顺着脖子往下套,披挂在肩上,向后背垂下来。于是,学校礼帽应运而生。最初的学校礼帽的形状起源于硕士学位的符号,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中央有一簇装饰物。今天的流苏(tassel)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更精致罢了。牛津大学最先采用平低方形礼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民间则建议学校礼帽应做成学者的一本书那样的形状,这样更能表现它的学术含义,更有书卷气。
在美国,哈佛大学率先穿上学校礼服,接着各大学相继使用,但式样与欧洲仍在使用的礼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别。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开会,建立了统一的服装样式,1903年,产生了美国大学礼服的统一标准体系,后来,又在1936年和1960年两次进行了修订。因此,美国今日各大学流行的礼服规格一样,只是在诸如颜色等一些细部略有差别而已。
笔者在美国作为家长参加了普渡大学一次毕业典礼,目睹了普渡学子身穿大学礼服的风采。礼服由长袍,方帽,和头巾三个部分组成。
博士和硕士的长袍士是黑色的,准学士的长袍为灰色。学士的长袍,尖袖,前面不敞开;硕士的长袍,方袖,袖口呈弧形;博士的长袍,喇叭袖,胸前扣子两旁各一道宽5英寸的天鹅绒贴边,袖子上也横着缝有三道平行的天鹅绒贴边,颜色属黑或别的颜色,它是学科类别的标志。
帽子是方形“牛津帽”,各种学位的人都可以戴。帽子左边垂下漂亮的流苏,流苏的颜色表示授予学位所属院系。
最能体现学位等级的是头巾,其尺寸大小,形状,随学位的不同而不同,学位越高,尺寸就越大,做工就越精致。头巾的外层与长袍的黑色材料相匹配,衬里折叠向外翻出的部分,使用普渡大学代表颜色――金色和黑色。天鹅绒贴边的颜色表示学科类别。在普渡大学学士是不用头巾的。
普渡每年要举行三次毕业典礼,参加仪式的人都要穿上礼服,在典礼官的率领下,列队在校园主要道路上绕行一周,然后进入会场。进行完传统仪式后,从博士开始,每个毕业生都要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博士要让教务长把头巾披在肩上。有数千位家长或亲友,长途跋涉,其中也有不少像笔者这样的同胞飞越大洋,前来庆贺自己的子女或亲友完成了学业,许多学生一上台,会博得自己亲友的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采。如此盛况令人叹为观止!而万千学子为了有一天能穿上这象征登上了学术殿堂的方形帽和长袍,又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劳!
学位服的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
一、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三、学位袍
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四、垂布(坎肩)
坎肩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对应的坎肩饰边颜色色为粉、灰、黄、绿、白、红六种颜色。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转载者认为,当下学位袍直观上更肖似16世纪改革以后的“日内瓦袍”,特附下文以资考证。
某台湾长老会牧师对神职人员礼仪服饰的考证
一、前言:
谈到「牧师服」,许多改革宗教会(Reformed Church)的信徒,往往会对「天主教」、「圣公会」或「信义宗」等教派保有浓厚宗教改革前传统的五颜六色「圣袍」(Cassock)和衬衫式「牧师服」感到好奇,但对其意义和典故却又不知所以然。最近常可见到长老教会的牧师不再穿着传统的黑色,竟穿起了紫红、深蓝、浅蓝、白等其它颜色的衬衫式牧师服。圣餐、洗礼、封牧或就任大典时,「圣袍」是否要披挂上红色「肩带」,也随各中会的「规定」有所不同,实让人感到茫然。身为长老教会牧师多年,常被问起牧师服的典故,自己心中也充满着疑惑,因而苦恼了好一段时日。事实上,大多数长老教会的信徒常误以为牧师身上所穿的深色西装加带有白色小片硬领(Collar)的黑色衬衫就是「牧师服」。其实不然,牧师服乃从「圣袍」发展起,我们决不能忽略「圣袍」的典故。虽各教派的传统不一,然有其类似的功能,可谓一体多面。吾人在探究相关数据后,初步解开一些迷思,盼能提供浅见。下文,将从旧约的相关记载,连结宗教改革前后的转变,再反思现代基督教神职人员的牧师服供作旁征。
二、旧约圣经的「牧师服」──「以弗得」
旧约时代,对于「礼拜」的典章和律例,圣经皆有详细的记载,百姓得依规定摆上。礼拜的主导人物─「祭司」,则是以亚伦的家族和利未人为主,非祭司决不能冒然主领。「以弗得」(Ephod)正是祭司在会幕或圣殿主领礼拜时穿在蓝袍外面的「圣袍」,其质料乃用染色的特殊布料和细麻布制成。「圣袍」上镶有各类宝石、饰品、乌陵和土明等象征性记号。出埃及记二十八章就详细记载着上帝所亲订的制作法则。百姓被掳至巴比伦前,「以弗得」也曾因戴维展开军事行动时,被祭司亚比亚用来向上帝求问启示。(撒上23:6-9,30:7)不过这种求问启示的作法,从所罗门时代,直至被掳回归后已不复见。(拉2:63;尼7:65)除大祭司外,其它的祭司也曾在礼仪举行时穿过以弗得。(撒上22:18)连戴维和塞缪尔亦曾穿过它。(撒上2:
18、撒下6:14)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前,大祭司主领礼仪时,仍穿着这件名为「以弗得」的祭司服。
「以弗得」一词在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圣经释义辞典》当中出现多种「可能性」的解释,但从其所提出的各项说明和历史典故观之,被称为「祭司服」的「以弗得」和现代的「圣袍」,想必有着密切的「关系」。虽文献和现有的资料仍难发现两者之关连,然从古代的「祭司」主领献祭必须穿上「以弗得」;现代的牧师主领圣餐当穿着「圣袍」来看,应可作如是观。
三、「牧师服」的典故与意义
牧师服真正的起源极难考究,除了笔者上述所论的「以弗得」之可能性关连外,有学者认为,是源于第四世纪罗马帝国人民所穿,俗称「拖加袍」(Toga)的白色宽松披肩衣袍,教会将之「圣化」而引用成为神职人员的服装,象征着纯洁与完整。笔者推测,此一典故应和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303-337.A.D.)在主后三百一十三年颁布「米兰上谕」(Edict of Milan),正式承认基督教(改革前为罗马大公教会)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的时代衣着背景有关。中世纪时期,经院哲学盛行学术出头,学术界有专属的学术袍,学者将学术袍带入教会,和原有的「圣袍」融合,经时空转换,中世纪末的「圣袍」,逐渐走向礼仪的内涵,象征基督受苦、拯救与恩典的意义,因此,天主教的司铎和主教主持圣餐时,还出现了各式各样套在「圣袍」外,状似背心的无袖「圣衣」(Chasuble),和旧约的「以弗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宗教改革前,因异端裁判所的铁腕措施,并未有教派分歧的困扰,神职人员所穿的「圣袍」皆有一定的原则,全依「礼仪」(cultus)的性质、教会的节期、神职人员的阶级、以及非礼仪性的场合在样式和颜色上有所区别。第四世纪至宗教改革前的十六世纪,「圣袍」虽有所变化,但仍遵照由上而下的「规定」穿之。宗教改革后,由于信徒享有读经、释经的权利,使得教派主义盛行,各种宗派大放异彩,「圣袍」的颜色和款式,也就各自为政。改革宗教会因礼拜仪式的简化,「圣袍」也随之简单了起来。
目前天主教会、圣公会、信义宗或英国安立甘宗教会的神职人员主持圣餐时,仍依上述原则穿着「圣袍」(Cassock),披挂上各类「肩带」(Stole、Tipit、Scarf),象征「基督的轭」(Yoke of Christ)且套上无袖背心的「圣衣」。诸如圣公会主教穿着紫红色「牧师服」象征着权高位重,待降节穿着紫色或蓝色,象征尊贵、神圣与慈爱;圣诞节——白色,象征圣洁、乐观与得胜;显现节——绿色,象征希望与生命的成长;棕树节——紫色,象征尊贵、荣耀与颂赞;受难日——黑色,象征痛苦、受难与死亡,复活节——白色,象征生命、纯洁与希望;圣灵降临节——红色,象征圣灵如火降临。又如《仪式与真义》一书所述,「圣袍」的性质有三:第一是美观,表征礼拜为圣洁的荣美——神的创造与救赎;第二是信仰,表征神学与历史的价值,见证神恒久不变与基督的大能,礼拜是表征赓续的礼仪;第三是功能,会众敬拜时,有主礼人领导,有不同的礼袍,表征不同的职事功能。」
以长老教会而言,由于长老教会属「改革宗教会」(Reformed Church)的一支,在约翰.加尔文「简朴」的理念下,扬弃了天主教会原有礼仪的繁文缛节,以及礼拜堂那些充满色彩、图像的艺术象征,连神职人员所穿的「牧师服」也被「改革」,因此,象征性的色彩已随着宗教改革的「简朴」而被舍弃不用,改以黑色为主。其型式有二:一为长袍式,主领圣礼典或结婚典礼时所穿的「圣袍」;二为衬衫式,衣领颈部处配戴一小片「白色硬领」(罗马领 collar)的轻便服。
基本上,长老教会的「圣袍」乃源于宗教改革时期被称为「日内瓦袍」(Geneva Gown)的「学术袍」(Academic Gown),犹如现代大学毕业生的「学士服」和律师、法官所穿的「法袍」。据悉,加尔文讲道和教导学生就是着「日内瓦袍」,日后的长老教会之「牧师服」便以此为依归。日内瓦袍特别之处,乃在于它为单一黑色长袍,并不配戴各色各样的「学位带」(Hood),颈部由白色「硬领」环绕,领圈喉咙下方还配戴有两条长约十五公分的下垂白色「条带」(Band)。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教会(Church of England/Anglican Church 安立甘宗,英国国教)的牧师外出或非主持礼典的时间,为能让人识别其「神职」的身分,乃将不含白色垂带的日内瓦袍之「环状式白色硬领」加诸于常服上面,取代原有的颈巾(neckerchief)而成为「衬衫式」的轻便「牧师服」。目前,除东正教神父平常仍穿着「长袍」式的「牧师服」外;自一九六0年代起,天主教和改革宗各大教派的普世教会牧师,几乎都改穿着衬衫式的「牧师服」,为穿戴方便起见,已鲜少有牧师穿戴「环绕式的白色硬领」,乃改以小片式的白色「硬领」(Collar)作为识别。如今长老教会的牧师所穿的「牧师服」便是。
四、结语
「牧师服」在「顺应」所需下,因着时代、天气、文化、场合、神学等因素而不断改变。诚如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所属医院的院牧,为顾及文化和病犯的感受,乃将传统的黑色牧师服,改以象征纯洁与希望的浅蓝色或白色。也有长老教会的牧师随着教会的节期,藉由衬衫式牧师服的颜色,来展现出节期的象征意义。更有牧长以文化的角度主张要朝「本土化」的方向,设计出适合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牧师服。总而言之,无论牧师服的历史典故、象征、文化、时代等如何变迁,笔者认为,「牧师」穿上「牧师服」,就如旧约时代的「祭司」穿上「以弗得」,新约时代的「披戴基督」,都是上帝代言和代求者,它象征着「使命」和「身分」,也是一种「责任」与「荣誉」。
第二篇:授帽仪式旁白
授帽仪式旁白
白衣天使,洁白的燕帽,象征着圣洁的天使,它像一道光环,衬托着白衣天使的使命,携带着生命的希望。
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一顶顶漂亮的燕尾帽,一身身洁净的工作服,护士们轻快、敏捷而又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工作虽然繁重且枯燥,但是不乏我们工作的热情与细致,我们是平凡但不平庸的护理工作者,我们更是那燕尾帽下的白衣天使……
戴上圣洁的燕帽,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我们将学习和发扬护理前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将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人道主义护士天职,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每一位病人;为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
今天,我们点燃了蜡烛,同时,也点亮了人生,今天,在庄严的授帽仪式上许下的诺言将伴随你们演绎着爱与奉献,让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语言,平凡的举动成就生命的辉煌!
第三篇:护士节授帽仪式
一、活动主题: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带给患者天使般的关爱。
二、活动宗旨:为传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推动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院决定举办一次护士授帽仪式活动,充分展示新时期“白衣天使”的形象及增强护理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展现我院注重培养学生精神世界、崇高理想追求的举措。
三、活动目的:为了加强即将进入实习的职业道德教教育、规范护士行为,提升新入护士爱岗敬业的理念和职业责任感,为今后更好贴近临床,为患者服务,凝心聚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道德文化,展现青春风采,树立人文礼仪形象,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为弘扬5、12国际护士节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护理人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拟举办2018年新护士授帽仪式活动。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对象:护理专业全体学生
六、活动准备:
1、安排好新护士、护士礼仪。
2、安排会场多媒体播放、灯光。
3、物品:横幅、南丁格尔画像(或幻灯片)、托盘或推车(3~4)。
4、安排好拍照摄影人员(由宣传部负责)。
七、活动流程:
1.身着护士服、不戴护士帽的20位护士列队分别从台两侧庄重的缓步上场,合成一个队,站齐后,面向观众深情地鞠躬。然后,向后转,前走2-3步再转身面向观众。
2.身着护士服、头戴护士长帽的(9个)护士长从台两侧缓步上场,站在台中间面向观众。
3.礼仪护士用盘子端着(或推车)护士帽及蜡烛,从两侧上场,分站在护士长旁边。
4.护士从中间两两出队,前走两步,向观众鞠躬,再转身分别走到护士长面前,单膝跪地接护士长授帽。护士长从盘中取过帽子为护士戴在头上,用发卡别好,然后从护士长手中接过蜡烛。
5.护士站起,后退一步向护士长深鞠躬,之后,护士缓步回队分站两外侧。然后,又两护士出队,跪接授帽,反复数次。
6.授帽过程,音乐、旁白朗诵。
旁白:
护士被誉为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白衣天使,护士是真善美的化身,请护士长为你戴上圣洁的燕尾帽——授帽
洁白的燕尾帽象征着圣洁的天使,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护士是人间的天使,用温柔的心守护生命,请护士长为你戴上圣洁的燕尾帽——授帽
洁净的燕帽肩负着守护生命的重任,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以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守护患者。
护士是生命和爱的象征,请护士长为你戴上圣洁的燕尾帽——授帽
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加入护士的行列,用实际行动传承南丁格尔的精神。
7.之后,对着南丁格尔相片进行宣誓。
领宣人读一句,护士读一句。
我宣誓:我志愿献身护理事业,热爱护理专业,谨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坚定救死扶伤的信念,尊重病人的权利,履行护士的职责。
我宣誓:以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永葆白衣天使的圣洁。
我宣誓: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
8.之后所有护士依次退场。
9.授帽仪式结束。
八、活动后期
1、全体合照留念。
2、组织好退场并整理会场。
3、记录好活动过程,并做好新闻稿及活动总结。
九、活动预算
第四篇:授帽仪式主持词
2016年春季护士授帽仪式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当季节走进了生机盎然的春季,当枝头冒出绿意的时候,我们即将走上护理实习岗位,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护士授帽仪式活动。在校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我们相聚在一起,用朴素的情怀,来感受今天,感受此刻。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逐一介绍领导):
能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我们最大的骄傲和自豪!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份骄傲与自豪化作最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和我们共度今天这个美好时光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实习来临之际,对即将跨入护理行业的护生而言,则更需要你们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护理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此我想我们黄校长肯定有更详细和热切的期望!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黄校长向天使们致辞;
非常感谢黄校长对我们的美好祝福,对护理工作的肯定、对同学们的鞭策和期望!(掌声感谢!)
1、授帽仪式:
引言:一袭飘然的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伴随着音乐,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授帽仪式现在开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护理前辈为我们授帽(音乐响起,配乐:爱的奉献·感恩的心)。
(跟着音乐旁白)你是含苞的花蕾,在宽广的大地怒放; 你是展翅的海燕,在晴朗的天空翱翔
在这欢庆的日子里,前辈为你冠冕礼帽,实现了你久违的愿望 这深深的一跪,记住了恩师洗涤心灵的谆谆教诲 这深深的一跪,牢记了南丁格尔的重托与激励 这深深的一跪,倾注着你们对护理事业的无限深情 你白衣素雅,拥裹着高尚的情操 你目光清亮,展露着纯洁的心灵
你形似一座小桥,轻着两边,度人走出病恶 你宛如一件衣裳,披在肩上,给人温暖体贴 你甜美的笑容,激励了多少脆弱的家庭 你温存的话语,唤醒了无数垂危的生命
打针,平凡中包含着伟大,量体温,测血压,普通中播散着仁爱的光芒。一切从喧闹中开始,又都在宁静中结束,呈满关切,送上安康。你的青丝变白,你的红颜不再,而你却用生命描绘了动人的画卷,用生命谱写了时代的乐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抖出我们护士丰满的情怀,秀美的发丝,从迷雾的颜色中脱出,让三月的春风吹拂。
伴随着花粉的清香,提灯女神的灯光照亮了我们!此时我们的内心无法平静,神圣的火种,在无言中刻画着护理事业新老接替的轮回,体现南丁格尔精神所拥有的不灭光辉!接过前辈手中神圣的火种,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提灯女神!我们坚定承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定让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授帽老师为学生点燃象征南丁格尔精神的红烛,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的老师手捧着火种为我们传递关爱与无畏,睿智与希望,微笑与文明。老师我们已经明白: 火种是奋斗的歌声,让我们学会了倾听;火种是清晨的一缕阳光,照亮患者重生的生命;火种是奉献的脚步,在生命的万里征程中,传递着爱与责任!
请同学们闭上双眼,用心聆听这宁静的夜晚,静静地走来,洁白代表你的心灵,静静地聆听,平安诉说生命。静静地放飞,理想就在心中,静静地等待,踏上奉献的征程。
这时候让我们意念,意念理想,让理想长出坚硬的翅膀,飞向远方,让我们意念,意念神圣,让父辈们朝圣的脚步无限延长,让我们意念,意念责任,牢记南丁格尔的火光,把前程照亮。
(授完帽)授帽仪式告一段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护理前辈!谢谢!
2、宣誓仪式
下面进入宣誓仪式,请全体护生注意。
(引言)南丁格尔的生命之灯,为护士开辟了闪光的天使之路,尊重生命,保障健康是护士永远信守的铿锵诺言,戴上圣洁的燕帽,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以爱的名义坚守使命和责任。在这神圣的时刻许下我们的誓言,请全体护生举起右手,跟着我们的护理前辈庄严宣誓,宣誓开始!我宣誓:我自愿做一名护士,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神圣职责。遵守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守,勤勉好学,关爱生命,精心护理。像南丁格尔那样,以一颗同情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做人类健康的守护神,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
领誓人:
宣誓完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护理前辈,谢谢你们!
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点燃了蜡烛,同时也点亮了人生。护理行业需要我们象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坚信,在南丁格尔热忱目光的注视下,你们一定会以真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今天,在庄严的授帽仪式上许下的诺言将伴随着你们演绎着爱与奉献。让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语言成就生命的辉煌!今天我们将所有的祝福串成一首首诗歌,轻轻地为圣洁的天使吟唱。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2016年春季护士授帽仪式到此结束,祝福大家事业有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散会!
第五篇:授帽仪式旁白
授帽仪式旁白
白衣天使,洁白的燕帽,象征着圣洁的天使,它像一道光环,衬托着白衣天使的使命,携带着生命的希望。
一顶圣洁的燕尾帽, 一身洁白的护士服, 把你们装扮的雪花一般美丽, 轻柔温和的语气, 甜美可爱的笑容 ,时时展现出白衣天使的美丽风采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一顶顶漂亮的燕尾帽,一身身洁净的工作服,护士们轻快、敏捷而又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工作虽然繁重且枯燥,但是不乏我们工作的热情与细致,我们是平凡但不平庸的护理工作者,我们更是那燕尾帽下的白衣天使……
也许你没有诗人华丽的语句,去讴歌你的职业;也许你没有学者深遽的思想,去思考你存在的价值;也许你没有歌手动人的歌喉,去歌咏你的岗位。然而,你却用一生的时间来铭记一个浪漫而又骄傲的名字---白衣天使!
戴上圣洁的燕帽,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我们将学习和发扬护理前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将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人道主义护士天职,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每一位病人;为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今天,我们点燃了蜡烛,同时,也点亮了人生,今天,在庄严的授帽仪式上许下的诺言将伴随你们演绎着爱与奉献,让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语言,平凡的举动成就生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