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战略——探索《数字化学习“1+2”_模式》(洋泾社区学校)(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04: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力“互联网+”战略——探索《数字化学习“1+2”_模式》(洋泾社区学校)(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力“互联网+”战略——探索《数字化学习“1+2”_模式》(洋泾社区学校)(小编推荐)》。

第一篇:借力“互联网+”战略——探索《数字化学习“1+2”_模式》(洋泾社区学校)(小编推荐)

借力“互联网+”战略 探索《数字化学习“1+2” 模式》

目前,在社区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两大矛盾,一是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下如何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二是传统的社区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多元化的形式转变。

同时,当下我国的“互联网+”战略,也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我校历年来一直进行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打造富有洋泾特色的品牌项目——洋泾社区数字化学习“1+2” 模式,积极开展建设数字化学习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项目的背景及目标

社区教育的“品牌项目”是一个循序推进的过程,我校于2010年起就着手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进行了《信息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洋泾学习港”应用与拓展的探索实验》、《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等方面的实验,为数字化学习“1+2” 模式这一品牌项目的打造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数字化学习“1+2”模式,是指以“洋泾学习港”平台为枢纽,加入社区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和居委学习站点的“移动教室”。通过“网络”、“学校”、“居委”三位一体的环境和资源建设,达到学习手段、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和学习激励等方面数字化技术的整合。

1、以“洋泾学习港”为枢纽,构建开放式的数字学习大平台。

2、以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为基础,打造数字化学习大本营。

3、以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为基地,实现数字化学习大辐射。

二、基本做法

1、着力“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及软件建设,通过“移动体验室”、“微课制作室”等硬件建设以及“网吧培训”、“在线课程录制”等软件建设,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学习”的作用和影响。

2、着力“移动教室”的服务支持,通过居委学习推进员开展“在线课程直播、转播、在线讨论”等数字学习,激发市民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居委学习站点的学习能力。

3、着力“洋泾社区学习港”资源整合,通过开发学校本土特色在线课程以及整合辖区教育科研单位优质的数字学习内容,进一步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

4、着力“数字化学习推进员”队伍建设,通过发挥学校“数字化学习优秀骨干”以及居委“数字化学习推进员”的培养,保障数字化学习的组织动员持续有效,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学习的推动效率。

三、案例实践

构建数字化学习1+2模式,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是我校品牌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为此,我校进行了多项“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现就其中4个实践案例与大家分享:

【案例一】洋泾社区学校“网上学习圈”实践活动

案例过程:

洋泾社区学校“网上学习圈”是指依托洋泾社区学习港这一网络学习的平台,以班为单位,运用“数字化”学习手段,为学员的数字学习提供的一个新的学习模式:“网络数字学习”与“读书文本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从而实现学校与家庭合为一体的数字教学空间,提升学习效果,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1)以班级为单位,开设“网上学习圈”。学员可凭“学习卡”登入“互动社区”,进入各自所在“网络班级”,开展相关网上学习,把“课堂教学”与“网上学习”结合起来,实现互补、共进。

(2)以“网络培训”为导向,制作“网上学习圈”指导手册。同时,学校把每周二下午定为“乐学网吧”;把每周三下午定为“教师网吧”,组对教师及学员进行数字学习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数字化运用能力。

(3)以“网上学习小组”为引导,以点带面,提升参与面。建立“网上学习核心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在各班级进行“网上学习圈”操作培训及“网上学习体会”讲解,以“点”带“面”,以“网上学习热门班级”带动“新开班级”,推进“网络学习圈”。

(4)以表彰“优秀学习团队”为手段,树立典型,营造“数字学习”氛围。

案例成效:

至2015年,经过学校的不断培训及宣传,已踊跃了50多个 “网上学习圈”,主题讨论6000多帖,点击率达50多万人次。

教师与学员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及沟通交流,学习效果更突出,成为社区学校的第二课 堂。

同时,通过培训与指导,我校的“中老年学习视频”、“洋泾浜诗文社”、“网上学习小组”、“音画制作”这4个网上学习圈成为了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为社区学员的数字化学习普及起到了带头作用。

【案例二】洋泾学习港 “网上学习节”活动 案例过程:

在社区的教育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也应实现居民的展示欲望,为此,我校结合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开展“永不落幕”的网上学习节,为社区居民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学习的平台。

(1)确定“网上学习节”各项主题内容及网页构架。

在每年的学习节期间,以“网上学习成果展示”为主题,开展网上学习节活动,并制定其展示内容。例:在2014年的网上学习节活动中通过:通过智慧社区——科普环保知识竞赛;精彩瞬间——学员数码摄影作品展;指尖技艺——学员手工业作品展;书画人生——学员书画、书法作品展;舞出青春——学员舞蹈视频展;优美旋律——学员钢琴视频展;幸福回忆——我身边的故事征文征集等主题活动,引导学员网上交流、讨论、展示和互动,为市民搭建一个“实现自我学习”的网络展示平台。

(2)通过“宣传”、“引领”、“发动”,提高“网上学习节”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宣传:在每年的社区学习节开幕式上发放“宣传折页”,并通过“洋泾报”、“社区学校”、“居委学习站点”以及“洋泾学习港”网站首页链接的方式,宣传各项主题活动,扩大网上学习节的知晓率。

引领:以社区学校为主阵地,发挥学校引领、示范的作用,积极组织 每个班级学员参加活动。以书画、剪纸、摄影、舞蹈等班级为主要抓手,积极参与“洋泾学习港”各项展示活动。

发动:以38个居委为基点,通过多次居委学习站点工作会议及网络培训,布置“网上学习节”中心工作内容,以各居委为单位,组织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扩大“网上学习节”的知晓率及参与率。

案例成效

学习节暨网上学习节活动每年可以吸引近万人次的居民参与,每年点击量可近10万。

“网上学习节”活动体现了“学习港”的多功能性及实用性,同时以“应用”为主线,把“网上学习”与终身学习结合起来;把学习展示与数字化、信息化技能结合起来,为市民搭建一个“实现自我学习”的网络展示平台,发挥了“学习港”的引导、服务、展示功能。

【案例三】洋泾社区学习港——在线学习的平台的建设 案例过程:

自“数字化校园”建成以后,如何把学校制作的“数字课程”统一的放到网上供学员学习是学校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依托“洋泾社区学习港”,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实现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学习记录、学习奖励,从而为居民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交流“场地”,为推进数字化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1)确定栏目内容,制作课程

在线课程:学校的优质课程(每次报名需大于求的课程),通过学校录播教室时时拍摄后上传与洋泾社区学习港,社区居民可在线直播或点 播。

微课程:制作、上传江南丝竹、剪纸等具有洋泾特色的课程 专题讲座:挑选部分优质教师的讲座类课程 转载课程:市、区推荐的优秀课程

(2)完成在线学习的平台页面建设,上传学习内容

学校通过前期的调研,与开发商合作制作学习网页,并通过多次调试,逐步完善网页内容,最终完成“在线学习”的页面制作,并逐步把前期制作好的数字课程上传与网上,供学员学习。

(3)通过培训,组织居民参与

如何吸引居民在“在线学习的平台”上学习是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的关键,为此,学校专门制作了在线学习手册,并通过开展多次的专题讲座及电脑培训课程,普及居民的电脑应用能力及数字化学习概念,循序渐进的引导居民学习,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居民参与,我们把“数字学习”这一概念融入到学习节、学员成果展示等各项主题活动中,一步步营造数字化学习氛围,提升参与面

案例成效:

形成课程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数字教学空间,至2015年,制作20门在线课程、8门微课程、转载课程30多门,有10多万人次点击学习。

【案例四】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的建设 案例过程:

在目前社区学校课程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居委学习站点的办 学能力,拓展居委学习站点的学习形式,是目前探索的方向,为此,我校凭借上海市市府实事工程,为各居委学习站的配备“移动教室”设备,开展数字化学习。

(1)配置“移动教室”硬件设备,注重规章制度建设。

学校依托上海市市府实事工程,为38个居委学习站点配置了投影仪、电脑、网线等数字化学习设备,搭建“移动教室”,明确了以居委书记为责任人、居委文教为操作员的管理队伍,并制定相关管理使用条例,确保“移动教室”使用有序。

(2)依托在线学习栏目,开展丰富网上学习活动。

学校通过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制作各类数字课程并上传于洋泾社区学习港,依托洋泾社区学习港在线学习栏目,组织居民开展在线学习活动,同时通过网上展示、点赞、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学员学习内容。

(3)培育网络学习推进员队伍,开展在线学习活动。

在38个学习站点中建立网络学习推进员队伍,并制定相关职责及奖励机制,要求学习站点每次活动有记录,并开展相关培训,提升网络学习推进员数字化应用能力。

案例成效

目前已基本完善了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教学设备,确定了网上学习框架,但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年,学校还将在居委学习站点建立6个实验基地,进一步推动数字学习的应用与拓展。

四、展望及思考

目前,洋泾社区“品牌项目”《数字化学习“1+2” 模式》还处于实施阶段,如何扩大居民数字学习的参与率、如何提高学校在线课程的质量,如何完善数字校园的建设等问题还需要我们去解决,为此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实践,最终希望达成以下3个目标成效:

1、能够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新平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1+2”模式的推广应用,改变的不仅社区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带来了居民学习的新理念和社区服务治理的新手段。

2、努力开辟市民学习的新途径。形成班有“网上学习圈”、教有“远程课堂”、学有“乐学网吧”、评有“学习论坛”、展有“网上学习节”、看有“微课、微信、微视频”等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新途径。

3、积极引领社区教育的新突破。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方式和学习激励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居民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互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扩大了学习的效应。

洋泾街道社区学校 2015/11

第二篇:洋泾街道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洋泾街道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群文科

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的浪潮正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其中,推进社会信息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数字化学习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学习型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一、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背景

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两种方式。实现数字化学习必须有三个要素,即必须有数字化设施和场所,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字化学习手段,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必须提供相应的数字化学习内容和资源,能够让学习者时时处处获取相应知识。

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基本标准》(试行)中指出:所谓数字化学习社区是指能够在社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利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学习方式,开展社区教育学习的新型社区。《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关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也提到,推进上海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建设,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全民智能搜索、个性化学习推荐、终身学习档案等全方位、个性化的终身学习服务等。因此,数字化学习社区不同于在社区教育中开展的数字化学习,只有社区数字化学习环境,能够支撑一定规模的社区居民,运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方式,进行持续学习的社区,才能称为数字化学习社区。数字化学习作为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教育与学习贯穿任何时候、任何空间和任何过程的社会,强调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人人、时时、处处”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民的素质对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能够为市民素质提升搭建服务平台。此外,传统的学习方式因为存在受教育群体狭窄,学习资源不足,学习机会不均,学习途径不便等局限,已经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必须积极应用数字化手段,拓展市民学习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加开放、平等、共享的学习机会,为市民终身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二、洋泾街道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的探索实践

浦东新区洋泾街道位于陆家嘴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是交通发达、功能成熟、宜居益商的大型社区,也是全是较早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的街道之一,曾创建成2012、2014上海市学习型社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近年来,街道探索建立“数字化学习1+2运行模式”,即以“洋泾学习港”为主体,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和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为支撑,通过环境和资源的建设,实现学习手段、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和学习激励等方面数字化技术的整合,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提高居民学习能力,促进社区的跨越式发展。在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创建过程中,把数字信息技术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着重在构建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团队和拓展数字化学习内容资源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建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的环境、资源和方法。

(一)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夯实数字化学习的支撑基础 数字化学习需要相应的硬件和技术支撑,基本组成大致由基础设施、系统软件、学习网站组成,同时也需要一个活跃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团队,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1、着力硬件建设,完善数字化学习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街道在市政府实事项目支持下,2013年先后投入四百余万元,完成建设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智能化社区图书馆”、38个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等硬件设施,着力构建数字化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

2、着力队伍建设,保障数字化学习的组织动员持续有效。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工作细则,编印了《洋泾学习港操作手册》,指导居民学习。加强对社区学校老师以及38个居民区办学干部的培训,使之成为“数字化学习”的推进员,发挥了骨干作用。

3、着力资源整合,发挥教育科研单位数字化“智库”作用。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表现为数字文献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以文本、图像的形式出现)、课件学习资源(既包括教学视频,也包括电子文稿)、视频学习资源(如影像、动画)等等。市民学习方式的推广离不开数字化学习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这也正是数字化学习的核心。因此,街道充分发掘学校资源,开办各类信息技术类课程,共享网络学习课程,使之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支撑,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建立数字化学习运行服务体系 数字化学习的“1+2”运行模式,有效整合了社区资源,搭建了工作平台,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学习服务体系。

1、以“洋泾学习港”为枢纽,构建开放式的学习大基地。“洋泾学习港”对外具有学习、查询、展示、互动等多项功能,成为集社区教育、文化、体育、科普、图书等信息为一体的在线学习的平台,截止目前,“洋泾学习港”共发布更新信息6000多条,实名制注册学员8000余人。洋泾学习港浏览量已达310万人次,日浏览量达2000人次,成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学习港”对内实现了学员注册、课程信息、教务、学分等内容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构建课程识别、教师学员信息库、课程关联等,成为服务社区管理建设的重要载体。并有近4000多名学员获上海市学分银行学分,总计达3万学分。

2、建立社区学校“数字化校园”,打造数字化学习的大本营。一是营造数字化学习教学环境。建成了社区(老年)教育专用教室,实现学校数字化教学功能,营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与实践环境,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二是贯通教学应用的全过程。实现“班班通、一卡通、可视通、查询通”等功能,从环境、资源到应用、教学、管理、查询的全部数字化。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务过程的规范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化。

三是形成课程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数字教学空间。开发30多个数字学习课件、推荐了20多门优秀数字课程;并尝试开设了远程课堂,形成60多个网上学习圈,有20万人次参与各类网上互动学习活动,深受居民及学员的欢迎。

3、建立居委学习站点“移动教室”,实现数字化学习的服务辐射。一方面充分开发应用“学习站点管理模块”,提升了居委学习站点的办学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以项目化推进“移动教室”应用,通过“移动教室”推行“千名老人学上网”的项目设置,提高各个居民区的学习效果。

(三)围绕热点、注重互动,丰富数字化学习的内涵

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和指导,建设开放的学习的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参与网上互动,营造社区共享、共建、共荣的氛围。

1、数字化学习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新平台。

“洋泾学习港”不仅有社区信息发布、居委工作展示(“学习地图”)、学习信息查询、网上学习课程等内容,还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发布学习成果、创作作品的展示平台。学校通过“网上学习节”、“学员成果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把学习展示与数字化、信息化技能普及结合起来,让社区居民都能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及学习体会,为市民搭建一个“实现自我学习”的网络展示平台。

2、数字化学习开辟市民学习的新途径。

洋泾社区的数字化学习,形成了:班有“网上学习圈”、教有“远程课堂”、学有“乐学网吧”、评有“学习论坛”、展有“网上学习节”、看有“微课、微信、微视频”等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新途径。至2014年底,已踊跃了近50多个“学习圈”,学员运用QQ的“视频会话”功能,自发开展了“PPT制作”、“音化制作”等远程课堂。同时,“中老年学习视频”、“洋泾浜诗文社”、“网上学习小组”、“音画制作”这4个网上学习圈成为了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使之成为社区学校的第二课堂。

3、数字化学习引领社区教育的新突破。

通过数字化学习,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方式和学习激励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立了“数字课程”开发应用小组,通过“数字化校园”的概念、设备使用方法等培训,提高各类数字化应用能力,使这支“数字课程”开发应用小组可以完成数字化多媒体系统应用到数字课程制作的全过程。积极培育了“洋泾绒绣”等特色课程、品牌课程等教育培训项目。引导居民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互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

三、进一步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的思考

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网络信息手段的学习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它改变的不仅是社区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带来了居民学习的新理念和社区服务治理的新手段,是实现学习型社区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学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规划。第一,要实现“洋泾学习港”功能升级更新。实现网站对外的四大功能:一是学习信息传播功能。使得居民能方便轻松地获得各类社区通知、活动信息,同时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播平台。二是学习互动展示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虚拟化的网络展示、沟通平台。三是学习资源聚集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课程、微课程、视频课程等 “数字化”网络学习课程资源,形成学习资源聚集基地。四是学习信息查询功能。建立平台查询系统,实现学习者的学分查询、上课查询等各类学习信息查询功能。同步开发微信平台,让学习资源进一步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二,加强社区学校信息化建设,创新三大学习模式。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数字化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传媒已经深入人心,有必要不断创新学习模式。一是课程在线学习模式。开展数字课程的建设,将课堂从学校拓展到各类终端。二是网上学习圈互动学习模式,使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之间更好地开展沟通与交流,成为“第二课堂”。三是“移动教室”远程学习模式。进一步推进38个居民区“移动教室”管理使用,使各个小区可以实现同步学习、远程学习等现代化的社区教育学习方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会数字化所带来的成效。

第三,提高社区学校分校、居民区办学点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继续开展居民区信息技术设施和应用能力调研,完成社区学校分校的功能配置和环境改造,通过培训、指导和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能力,使之与社区整体的数字化学习推广相适应。同时,通过项目化运作形式加强居民区教学点的培训、服务能力。

创建数字化学习社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思考,不断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数字化学习的科学发展。

(编辑:俞晓波)

下载借力“互联网+”战略——探索《数字化学习“1+2”_模式》(洋泾社区学校)(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力“互联网+”战略——探索《数字化学习“1+2”_模式》(洋泾社区学校)(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