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求实创新 身体力行--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4:3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志存高远 求实创新 身体力行--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志存高远 求实创新 身体力行--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第一篇:志存高远 求实创新 身体力行--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志存高远 求实创新 身体力行——余刚在环境系200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9年9月14日)

系主任 余刚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在2009级本科生紧张的军训和研究生强化专业教育的空隙,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环境系2009-2010学年度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环境系,对你们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取得的优秀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对包括84名本科生、74名硕士生、32名博士生以及16名海外留学生在内的206名2009级新同学进入环境系学习表示热烈欢迎!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作为即将进入清华环境系学习的新同学,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了陕西凤翔铅污染、湖南浏阳镉污染、山东排污导致的江苏邳州砷污染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凤翔县615名儿童血铅超标、浏阳市509人尿镉超标、邳州深达48米的井水受到污染……作为清华环境人,看到这些密集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我们在痛心惋惜的同时,也感到肩负的担子更加沉重。

清华大学环境系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重要基地。环境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设立的卫生工程系,1931年我国环境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陶葆楷先生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给学生讲授给水工程课程,1952年开始招收给水排水专业的本科生,1977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1984年建立环境工程系,1997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今年是环境系独立建系25周年,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简朴务实的学术活动来庆祝环境系25岁的生日。

在过去的25年中,在教育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党委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环境系全体师生员工在历届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奋力拼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国际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建立了以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市政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学科体系,拥有了一支以钱易院士、顾夏声院士、郝吉明院士和陈吉宁常务副校长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了一大批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建立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巴塞尔公约和POPs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等先进的开放式研究基地,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为一些国家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服务和决策支持,始终是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的排头兵,一些重要的指标已经进入世界一流环境学科行列。2009级同学正是在国家全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环境瓶颈问题以及环境系加快发展创建世界一流环境学科这种大背景下进入环境系学习的。刚才,我们表彰了上一学年度在本科生因材施教计划、优秀研究生奖励计划、优秀博士论文支持计划和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中的优秀同学,他们的事迹体现了环境系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他们是你们学习的榜样。作为系主任,我对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志存高远,以解决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己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由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局部地区和行业的部分环境指标有所改善,环境恶化状况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未来的环境压力将继续加大。该研究提出了到2020年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和有效保障环境安全、到2030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到2050年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三个阶段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荒漠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关注和应对的重大课题,是联合国首脑会议、八国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要的全球和地区会议的“常设”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呵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解决我国复合型的环境问题,还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问题,都需要高层次的环境专业人才和高水平的环境科学研究,这为“清华环境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环境系2009级同学志存高远,立志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和兴业英才,不仅为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做出重大贡献,而且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求实创新,以厚实的环境基础和前瞻的研究探索为目标。

环境学科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门综合交叉学科。认识和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实行“三个转变”,其中之一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认识和解决艰巨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必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感官判断环境问题到实时在线立体监测环境质量、从末端“三废”治理到全过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三同时”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是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希望环境系2009级同学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在四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一定要打下宽厚的环境专业基础,在2-5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要尽早明确发展方向,结合选定的方向开展创新研究,掌握科学方法。

第三,身体力行,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绿色生活方式为小节。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类和自然的依赖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那段“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的精辟论断也强调了人类和自然的依赖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阐述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民参与,需要全民树立环境伦理观,需要全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2009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讲话中着重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所需要的更多知识与精神素养,这是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顾校长要求全体同学“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行动中去,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更要成为节能、环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模范。”

作为清华环境人的2009级新同学,希望你们有更加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更加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坚持绿色生活小节,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浪费粮食,使用绿色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分类放置废弃物等等。我们不仅身体力行,而且用“清华环境人”的言行去影响周围的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同学们,你们将在这座融国际先进的环保、节能、生态、智能理念、材料和设备于一体的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学习2年、3年、4年或5年。请你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机会!一定要珍惜你们人生中这段最美好的年华!为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我国的“碧水蓝天”时刻准备着!

谢谢大家!

第二篇:志存高远身体力行(讲稿)

志存高远身体力行

————吴良镛院士在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讲稿

(2014年9月17日)

吴良镛(1922年5月7日—),江苏南京人,著名建筑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曾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现任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美德。战国时候齐于临淄设“稷下学宫”,治官礼、议政事,著书立说,可以说是当时高等学府与文化中心。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事实上,科学作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当前来讲,各个学校制定的校训都是这方面的至理名言,当然,对学术研究腐败的揭露也是屡见不鲜,包括中国、外国,说明真正认识并严格自律并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刚入学的研究生,这是你们人生的新阶段,我热诚地希望你们在思想上也能够有一个新的境界。我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因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学习资料汇编》上有好多文章已经将一些道理说的很透了。刚才韩启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讲话。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我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跟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立志是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并作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我1922年生于南京,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上战火连连,苦难深重。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四川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当夜合川城大火冲天,而且狗叫的声音像哭一样,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遇难了。战乱的苦痛激励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我最终断然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以建筑为专业,这是一个开始。随着自己的成长,认识国家社会的发展,逐步对建筑事业发展的需求也就不断加深认识,对它的学习研究也就不断提高。

第二,选择。一个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细小的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有几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经梁思成先生推荐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求学,1950年学成后,应梁先生信中说到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召唤,力辞种种诱惑,毅然从尚为英国盘踞的香港、在军警挟持下取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和教育事业中,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留在美国,便没有此后几十年在中国建设领域中的耕耘和收获;1983年,我年满60,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行政岗位上退下,当时张维校长邀请我前往深圳大学创办建筑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坚持和一名助教,在半间屋子、一间书桌、两个坐凳的条件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到现在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中我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当时若前往深圳,今生后期的工作则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类似的情况一个人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顾既往,我自审之所以没有“转错”大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早年“立志”相关,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筑与城市的学术领域做一些事,在不同时期,根据现实条件,作出相应的选择。

第三,坚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是坚持还是退却?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不论是青少年时读书求学,还是年长后的研究和实践,几乎处处都要面对困难,也难免遭受挫折。年轻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响而气馁,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华先生讲的一句话共勉“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这是在他写的《徐悲鸿与中国绘画》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

以上主要讲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关于师生关系,我执教多年,颇有些亲身体会。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同时他还有两句话未必引起人太多注意,就是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两句话无论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进行启蒙、指导与引领,若干年后,学生的学识能力不断发展,便不只是师生关系,而是学术事业上的战友、同道。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国际建筑师学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我被委任为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负责起草大会文件,这一任务匆匆落在我身上,当时时间紧迫,又有其他任务,助手中只有一名学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帮忙,当时的工作情况是:我每天清早将晚上写好的稿件交给他,由他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给我,我继续在深夜赶稿,如此往复,终于形成了《北京宣言》,这个文件获得咨询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并认为超出了“宣言”,所以被定为《北京宪章》,这也是国际建协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过的唯一的宪章。它说明师生共同在重大课题中合作,教学相长,成为共同战线的挚友,推动学术的发展。这名曾协助我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长。第五,顿悟。回顾几十年的学术人生,我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理论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不断注意现实问题与学术发展的情况,进行知识累积、比较研究、借鉴启发,逐步“发酵”,得到顿悟。我的学术道路上有以下几个顿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

顿悟一:建筑学要走向科学。我在1940年代,在战火纷飞中求学,初入建筑之门,学术思想的启蒙。1948年,赴美求学,接触到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城乡建设,参与长安街规划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等重大项目。这一时期因制度变革、政治经济等局面的变化,有诸多困惑。文革结束后,我满怀激情再次投身于建筑领域的工作中,希望冲破困惑的迷雾,找到建筑学的方向。1981年,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全国院士大会,认识到,一方面是双肩学术责任的加重,另一方面是建筑学专业必然要向科学发展,否则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

顿悟二:从“广义建筑学”起步,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通过对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的涉猎、对古代人类聚落遗址的考察,等等,我认识到建筑学不能仅指房子,而需要触及它的本质,即以聚居,说明建筑要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的建筑物要拓展到社会构成。因此,提出了“广义建筑学”。这本著作今年被译为意大利文和英文。

顿悟三:“人居环境科学”的追求,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广义建筑学”之后,我仍在从各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领悟,基于对传统建筑学因时代而拓展进行种种探索及对国外种种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逐步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研究,需要追求一种不囿于过去的新学科体系,1993年第一次提出“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探讨如何科学地利用空间,实现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即有序空间。人居环境科学始终以人为核心,人应当在空间中安居乐业,所有层次的空间规划设计都为人的生活服务,旨在创造适合于社会生活生产的美好环境,即宜居环境。

顿悟四:人居环境科学涉及诸多学术领域,要走向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全球性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气候变化等问题不断涌现,都推动人居环境科学变成大科学,这是非常有前途的科学。它将迈向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科学——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入、对社会中下阶层的关怀等;艺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的创造等。今年9月初,我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题为“人居艺境”的展览,将我的书法、建筑、绘画、速写等作品进行展览,我进一步体悟到我们过去所居处的人居环境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创造,其中蕴含的艺术境界丰富、充实而又深远,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从个体人的生活到社会的运转,无所不包又无处不在,这已超出了我从40年代起所追求的建筑与艺术的并行学习,多种艺术门类以生活为基础,相互交融、折射,聚焦于人居环境之中,在某一门类中有独到之心得,都可以相应地在人居建设中有所创造和展拓,这可以说是人居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中尚有广阔的空间待我们去探索、发掘。由于建筑设计的事物太庞杂,作为建筑学人,以上所说的是我结合自己学术人生经历的一些体悟,我也很难就自己的专业领域把今天的大会主题解说清楚。在座的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学科,但都应当关心多方面的学术思想的变化,多学科互补、拓展知识面,从而了解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数学家冯康对多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猎、融贯综合,植物学家吴征镒既关心国家政治,又专注学术研究。他们都是青年人学习的典范。

对于青年学人,我认为在理性上对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等似乎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身体力行。现在社会舆论的各个方面对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科学道德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之落实到一己的心灵与行动中。因而,我想强调的是,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会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并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

如今,我虽已年逾九十,但仍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一种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向未来,随着年龄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于体力不及等原因已经做不了,但是依然觉得当前正面临着一个大的时代,未来有无限的生机和激情,要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断探索广阔的学术新天地,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愿与广大青年学人一道共勉!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三篇:求实创新

求实创新,稳步前进

——评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卷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卷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讲求实效;既有所创新,又保持相对稳定,成为新课程地区高考的一面旗帜。

一、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一是注重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所以试卷继续注重了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无论是必做题还是选做题,都立足于学科主干,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卷所考查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中英绘画艺术、土地革命、人文主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新航路的开辟、儒家思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国联与联合国等都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重点知识,没有偏题、怪题。二是注重学科的时代性,新课程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试题不回避热点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试卷所考查的改革开放30周年、人文精神、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儒家思想、国际关系、语言的变化、联合国等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三是注重情境化,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所以试卷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考查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或提供图片、标语、示意图、文献资料、地图等新材料,或创设一个新情境,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第9、11、24题以图片形式呈现,13、14、27、29、33、34题以文字形式呈现,都是情境化试题。文字材料主要是新材料,如34题“清室优待条件”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等都是各版本教材中没有的资料,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四是表现为多元开放的特点。新课程要求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评价指标多元性,所以高考试题应给予学生答题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要有一定的多元、多解的题目,考生答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34题谈谈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的看法,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允许考生各抒己见,这就加大了考生自主答题的空间,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二、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落实对三维目标的考查,特别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重视历史的社会教化功能。知识与能力方面,所有试题都是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所有情境化的试题都考查了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第8题考查分析能力,第9题考查基础知识,第10题考查比较能力,第11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第12题考查理解能力,第13题考查分析能力,第14题考查综合比较能力,第24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第27题考查分析评价等能力,第29题考查概括分析能力,第33题考查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4题考查比较评价能力,第35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所以,整份试卷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注重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卷中情境化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来考查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如第11题通过图片中的标语来判断时

期,就体现了论从史出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第12题对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考查,体现了历史学科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第27题“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看待‘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考查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试卷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考核目标的要求。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纲规定的四项能力都有充分的体现。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所有情景化的试题,都需要学生从文字、图片、标语、地图等资料中去获取和解读信息,其余的题也要提取时间信息、主干语信息、答项语信息等。二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几乎每道题也都考查到这一能力。如第9题,需要学生调动和运用夜市、彩瓷、瓦子、徽商的有关知识。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如第12题,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这一基本概念的描述和阐释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8题、第13题、14题、24题、27题、29题、33题、24题、35题,特别是考查原因的题目比重较大,体现了对学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去论证、探讨、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特别像第27题,分层次的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四项能力目标,家庭伦理观的变化、推动家庭变革的因素,就是考查学生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整道题的回答都会考到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看待“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又考查了描述和阐述事物规律等的能力;分析各种观念变化的原因,又考查了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四、试卷的创新与特色。一是更加注重综合。首先是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间的综合,除继续保持第29题为综合题以外,选择题也进行了综合,围绕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设置了政治、历史、地理各一道选择题,体现了综合的趋势,这是与去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二是加强了学科内的综合,第10、14、24、33题都体现了中外联系;第12、27、29题反映了古今联系;第10、25、29题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之间的联系。二是更加实用,所选用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都是解题所必需的,没有废话,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和去年相比,图表有所减少,文字材料有所增加,反映出不再过分追求形式上的生动活泼,而更注重实用。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也不考查其形式和操作过程,而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题目当中,如第11题考查学生对资料的搜集,第14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这些能力学生都在研究性学习中会得到锻炼。三是充分体现了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生活史观等新的史学观点。试卷所有题目都属于文明史范畴,不再涉及社会形态或其它比较陈旧的观念。试题注重中外联系,考查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开放意识。第10、14、24、33题都体现了中外联系,考查学生用整体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第27题,从家庭出发,关注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堪称杰作。四是分值分布趋于合理。三个学习模块中,政治史的分值为18分,经济史的分值为30分,文化史的分值为20分,仍然以经济史为主,同时改变了去年文化史分值偏低的现象,符合当前史学研究的潮流。中国史的分值为50分,世界史的分值为18分,世界史所占比重略少。古代史赋分14分,近代史赋分31分,现代史赋分23分,近现代史所占比重较大,也符合历史的考查功能。

五、备考策略:高考试题对我们的复习备考有许多重要启示,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复习备考必须顺应新课程改革这一潮流,要全面深入解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的基本理念与知识结构,坚决破除过去高考复习的定势思维与方法。具体来说,一要转变观念,开发、扩大课程资源,特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教材”的观念。二要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学习,提高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不必过于求全求细。三要加强新课程要求的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并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四要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结合十七大、两会、民生、科技、环保等。五要吸收新的史学观念,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六要注重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中外历史的联系;注意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六、反思:对今年的高考题,命中三点,一是综合性,觉得今年的高考题肯定要出一综合的大题,体现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不像去年那样只考一个罗斯福新政。二是从必修三中出大题,去年是必修二,三是改革开放30周年要出题。没想到的有两点,一是选择题也综合了。二是试卷比去年保守了很多,图表材料新情境的题大大减少,直问直答的题大大增多,考基础和记忆的题反而增加了不少,非常类似于没有实行课改的全国卷的风格,感觉退后了好几年。对这一点不理解,不知是特殊现象,还是发出了一个信号,改革要退步???我们将拭目以待!

第四篇:与时俱进求实创新

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芦溪镇地处顺庆区北路地区中心地带,属交通要道,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辖区占地约24.6平方仅是,辖13个村、1个居委会,驻镇单位21个。有高中1所,小学2所。辖区总人2万余人,青少年45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1800余人,约占青少年总比重的40%。2011年以来,在区关工委的大力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关爱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创了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我镇关心下一代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做简要汇报: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努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二是成立关工委领导小组。镇上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邹权任主任,党政办主任任荣、退休老干部唐勇任常务副主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居、镇中小学均成立了工作小组,我镇现已建立关工小组有17个,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我镇将关工委工作坚持“三纳入”、“四统一”,即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每年召开全镇两次关心下一代工作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交流会。四是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经费保障。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我镇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议事有位子、工作有机构、经费有保障、办事有人员,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全面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 镇关工委为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组织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和部分“五老”人员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省、市、县有关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精神;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组织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关工工作,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目前我镇已建立了一支成员200余人,其中包含退休干部110人的素质高、作风硬、能吃苦的相对稳定的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骨干队伍。

三、立足基层,齐抓共管,进一步活跃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摸底调查、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信息系统。为了全面、彻底掌握全镇“留守儿童”的状况,镇关工委组织全镇各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挨家挨

户的调查,统计、造册,现有1800余名在册留守儿童;芦溪中学、芦溪邮政和各村居联动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档案、推进了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息代网络化,开创了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新局面。

二、整合资源,建好阵地,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加大全镇教育场所及教育阵地的建设。在镇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我镇拿出近2万元在居委会创办了活动场所和图书阅览室,在居委会形成了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及众多宣传栏、标语牌在内的完整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其次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学习创造条件。镇文化站更是把向青少年灌输文化知识作为工作的重点,定期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为青年朋友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三、进一步净化我镇青少年学习、生活环境。

今年年初,由镇关工委牵头、与辖区派出所、学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以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整治为主题的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取缔了学校周边的不健康书摊、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给青少年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同时,不断完善“五老”义务监督网吧长效机制。组织以徐佑海、吕茂会等“五老”志愿者坚强对网吧进行监督。加强落实以控制上网时间、控制上网对象、控制上网内容的“三控制”措施,定期不定期对全镇范围内网吧上网人员登记情况、上网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沉迷于网络青少年学生进行

结对跟踪帮扶。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以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青少年教育。

一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2011年,镇关工委与芦溪中学精心组织“弘扬五四精神”、“纪念一二九运动”、“喜迎建党九十周年”三次大型文艺演出,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二是开展以改革开庭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镇关工委先后四次在中学组织了以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为核心的专题讲座,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以促进青少年学生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和谐成长。三是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镇关工委积极与派出所、综治办等单位,定期组织法制报告团深入学校作法制报告,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深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2011年以来,我镇关工委组织向中小学生宣讲达6场,中小学生受教育率达100%,今年春季,我们还组织2500多名中小学生举行联名向网吧告别签字仪式。四是结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推进“家长网校”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保护法规知识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五、扎实推进“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假日学校”等

青少年活动站。

“留守儿童假日学校”自2009年11月建立以来已吸收了80余名留守儿童。学校除每月进行一次集中讲授辅导课或作报告,帮助“留守儿童”学习科学文化、法律知识、学习做人的本领,加强留守儿童实践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免疫能力的培养。先后开展了“我为家庭做小事”、“我为社会做好事”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镇关工委在居委会先后集中组织了《如何做诚实,有道德的好儿童》、《立志成才,必须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辅导报告课。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先后组织《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讲座、青少年维权知识讲座、环保知识讲座等教育活动,同时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教育。

六、以“结对子”帮扶为抓手、倾情关爱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

我们始终坚持利用各种形式关爱失学、辍学儿童,救助家庭困难学生。首先镇关工委组织对全镇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进行摸排、并登记造册。其次组织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纷纷进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一帮一”帮扶关爱。先后涌现出了唐勇、吕茂会、李永国、殷明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2011年以来,有100余名有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受到帮扶,帮扶使他们走出困境,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关心教育好下一代,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任务任重而道远,我镇虽做了一系列工作,和兄弟乡镇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努力把我镇关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求实创新读后感

《追求卓越》告知大家的是:职工的热忱肯定要比例如“今日务必说动10个人买大家的商品”那样的肯定指标值来的有效。做为以前在销售工作见习过的我对于此事十分认可。今年寒假我还在鸿星尔克经销店做销售员,为了更好地进行企业分配的每月指标值,大家每日要做到9000元的成交量才可以交叉。那时候恰逢新一任店家与旧任店家做交接。那时候每日汇报工作旧任店家简易表明今日要交易量的额度外,还会继续跟大家沟通交流一些销售经验及其工作方面、生活上要留意的事儿。而新一任店家却不断地把聚焦点放到成交量是否有进行这个问题,即便 大家远远地完成了成交量,他也在持续提示我们不能春风得意过早,由于他人早已即将冲上去了。時间一久,大家销售员的主动性显著后退了许多。应对每日的成交量都看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假如新一任店家能搞清楚这一大道理,关注大家、激励大家、信赖大家,大家销售员的主动性或许不容易在最终紧要关头才消散造成不可以进行企业分配指标值。

毫无疑问的,每一个人都要想自身才华横溢。在取得成功的机构中,这类念头更加明显。大家一再发觉,公司只需让职工对自身的运势有一丝决策权,就能激起她们强劲的驱动力,死心踏地为企业法律效力。有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试验足供证明。在此项试验中,试验者须解几个迷题和做审校的工作中,可是周围自然环境很噪杂:有两人在说西班牙语,有一个人在说亚美尼亚语,也有一台油印机运行的响声,及其计算方式、打印机和大街上的噪声。试验工作人员把试验者分为2组,一组只有照嘱咐解迷题和做审校;另一组则能够 按按键把噪声关闭,它是一种操纵的代表。能够 操纵噪声电源开关钮的试验者,对了迷题的数量是另一组试验者的5倍,审校所产生的不正确也仅有另一组的一些之一罢了。最重要的是“能够 操纵噪声电源开关钮的那组试验者彻底沒有采用这一按键,仅是了解自身有那样的决策权,就足够导致显著的差别”。

在科学研究非凡公司的全过程中,大家发觉,许多人到表述自身企业的特性时,常常采用小故事、宣传口号和热血传奇。公司更重视“柔性”的物品,尤其是文化艺术。从公司的视角看来,这种小故事、神话传说和热血传奇都十分关键,由于他们能够 传递企业一同的价值观念及文化。文化艺术的核心和连贯性,对非凡公司来讲是一种十分关键的特性,这一点在非凡公司中间不可置否。文化的力量越强,越以销售市场为导向性,企业就越不用现行政策指南、机构图和详尽的程序流程与标准。在这种企业里,职工了解在大部分状况下应该怎么做,由于企业的价值观念十分确立。

尽管《追求卓越》中谈及的一些公司很有可能早已失败了,但这分毫不容易危害八条基本原理所具备的真真正正使用价值及其它给企业经营产生的深刻影响。如同拉法格所言:“遵照这8条标准,你能赢,毫无疑问会赢,我始终不容易那样说。我要说的是,忽略这8条标准,你能不成功,毫无疑问会不成功”。

下载志存高远 求实创新 身体力行--开学典礼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志存高远 求实创新 身体力行--开学典礼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求真求实 创新实践

    求真求实 创新实践 ——先进德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朱新泉,男,汉族,出生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中共党员,一九九四年七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专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现任董杜庄镇后朱家......

    求实创新服务无限

    求实创新服务无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汇报的题目是求实创新、服务无限。我从事税务工作已经有26年了,在这26年中,我当过税收专管员、税款征收员、税收会计、档......

    求实创新辅导员总结

    求实创新,开拓进取辅导员是一个教育者,同时又是一个穿针引线的服务使者.要开展好少先队工作必须赢得领导,同行,家长,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充分发挥敬业乐群的精......

    以求实创新办学

    刘集镇中心中学 以求实创新办学,靠提高质量取胜 --------迎接区学初工作检查汇报材料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按照教育局2014年春季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全体校干率先垂范,精心组织,提前......

    “立足本职 求实创新”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上讲话

    立足本职 求实创新 着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快速发展 —在**学区全体教师会议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 各位教师、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美......

    国旗下讲话身体力行 勤俭节约

    国旗下讲话:身体力行 勤俭节约 贾世豪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被誉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杂志在今年第18期上刊发一篇文章,叫做《勤俭节约过时了吗》,深深地......

    政教处开学典礼上讲话

    政教处开学典礼上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经过短暂的寒假休整,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学期。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新年好!在这大地回春,百花争艳的阳春三月,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回首2006年,我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亲切关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