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揭秘随中央红军长征30名女红军最终结局
揭秘随中央红军长征30名女红军最终结局
李桂英,原名李桂红。江西寻乌人。1911年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粤赣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31年,与中共粤赣省委组织部部长戴元怀结婚。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在总卫生部担架连担任政治指导员。1935年2月,戴元怀、李桂英夫妇被调入川南游击纵队。不久,戴元怀牺牲。1936年12月,李桂英在云南扎西(今威信)水田寨战斗中被敌俘虏,被关进重庆“反省院”。1937年9月经营救出狱。1938年元旦前夕,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到达汉口,经由新四军政治部审查恢复了党籍,并担任中共皖南特委妇女部部长。1939年,她与新四军军需处副处长罗湘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组成新的家庭。曾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党支部书记、后方勤务部党总支书记和军工部协理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随丈夫在华东军区军工部、供给部工作。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科长,军区军事工业工会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山东青岛疗养院副院长。“文革”中,以“叛徒”罪名被开除党籍,蒙冤十载。1978年7月,才得以落实政策,恢复党籍。
吴仲廉,湖南宜章人。1908年12月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随起义部队奔上井冈山。曾任红军宣传员、红四军前委秘书和红军学校教官。1932年,中央苏区女子义勇队在瑞金成立后,康克清任队长,她为政治指导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在干部休养连担任秘书,后随红五军团编入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随军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艰苦征战。被俘后,由张掖押到青海西宁,后与张琴秋、陶万荣两个女俘一起,被国民党青海省党部押送到南京,入南京“反省院”。不久,由周恩来营救出狱,并返回延安。建国后,定居杭州,在浙江省公检法系统担任领导工作,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文革”初期,以“叛徒”罪名被隔离审查,1967年1月19日含冤去世。
吴富莲,福建上杭人。1912年生。出身贫苦,幼时做过童养媳。1928年参加少年先锋队,并任队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1931年调中共官庄区委工作,任区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部长,不久调中共上杭县委工作,为县委委员。1932年4月调中共闽粤赣省委工作,任省委组织部巡视员,到宁化等地从事和开展群众工作。1933年夏入瑞金中央党校学习。1934年初任中共闽粤赣省委妇女部部长。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当时被编在总卫生部工作团,后并入干部休养连,担任“政治战士”。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被调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第一团政治委员,随军南下川康边。后任红四方面军妇女抗日先锋团政治委员。1936年10月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艰苦征战。1937年3月在祁连山中作战负伤不幸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吞针而死。时年25岁。
邱一涵,曾用名邱信贞、李晏温。湖南平江人。1907年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参加红军,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任中共长沙市委秘书长。1931年5月任中共湘赣省委妇女部部长。1932年春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中央军政学校党总支书记、政治教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随干部休养连行动,后因其丈夫袁国平患病,又随红三军团行动,任军团卫生部党支部书记。到达陕北后,任红军大学政治教员,中共陇东特委妇女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同丈夫调往新四军工作,任新四军后方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教导队宣传科科长,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等职。1939年,同袁国平被评为新四军军部“模范夫妻”。袁国平后在“皖南事变”中牺牲。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华中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南京军区机关党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56年11月2日在南京病故,终年49岁。
陈慧清,广东番禺人。1909年出生于香港。14岁入纱厂做工。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秋,在香港与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邓发结婚。1930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共闽粤赣省委妇委书记。1931年后,随丈夫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政治保卫局工作,任党总支书记兼邮政检查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金维映,原名金爱卿,曾用名金志成。浙江舟山人。1904年生。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入狱。经营救出狱后到上海,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工作,从事秘密女工运动。1929年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委书记。1931年夏,与邓小平一起被派往中央苏区,后来二人结为夫妻。历任中共于都县委书记、胜利县委书记等职。1933年5月,与邓小平离婚。1933年秋,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与中组部部长李维汉结为夫妻。1934年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任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副部长。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政治协理员,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38年春赴苏联治病。1940年,在莫斯科郊区病故。
周越华,湖北广济人。1904年生。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大队。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秋,在上海“达生医院”与贺诚(195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结婚,后在香港、上海、武汉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交通总站秘书。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总卫生部兵站医院政治委员,卫生学校政治处主任。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随四方面军行动,南下川康边,任四方面军卫生学校政治处主任。1936年10月到达陕北保安。建国后,任国家卫生部党组成员、计划检查局副局长、监察室副主任。1977年9月17日在北京病逝。
钟月林,原名钟玉林。江西于都人。1915年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秋到达瑞金,在中共中央妇女部工作,当巡视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正式转为中共党员。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与宋任穷结婚。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专业技术,毕业后在延安电台工作。1938年8月调往八路军一二九师,在电台当报务员。建国后,在云南省保育院工作,1954年调回北京,在中央组织部从事档案工作,后到沈阳中共中央东北局担任机要秘书。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贺子珍,江西永新人。1910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妇委书记。1927年夏参与组织永新农民暴动,同年冬随袁文才领导的农民自卫军奔上井冈山。1928年同毛泽东结婚,任中共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毛泽东生活机要秘书。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后在贵州境内遭遇敌机轰炸身负重伤,乘担架随军转战。1937年11月从西安经兰州赴苏联治病。1947年回国到东北。1948年在哈尔滨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工大会。1949年秋任浙江省妇联主任,10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后因病长期休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4月19日在上海病逝。
钱希均,浙江诸暨人。1905年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调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工作,并与毛泽民结婚。后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6月,经香港进入闽粤赣革命根据地,秋后抵达江西瑞金,任中央政府机关党支部书记兼银行会计。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党支部书记兼会计科科长。1938年初,因故被滞留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到“新兵营”(即西路军失败后由李先念等人率领突围到新疆的400余人所组成的西路军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工作,担任文化教员。期间,因与毛泽民感情破裂而离婚。钱希均回到延安后,在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两年。解放战争时期,前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担任中共沪西区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先后担任过上海食品局副局长,轻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是上海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
萧月华,广东大埔人。1911年8月生。家境贫苦,幼时做过童养媳。1925年,在农运领袖彭湃的影响下参加革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9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大埔山河坝、百侯镇,萧月华领到一支步枪,从此投入家乡的武装斗争。由于斗争形势严峻,被迫离开大埔。1932年8月,被调到红都瑞金,在少共中央局担任收发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7年5月在延安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建国后,1960年在湖南省交通厅养路处担任副处长。1983年身患癌症,在xxx的关照下,被接到北京住院治疗。当年,因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72岁。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1911年9月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春参加万安农民暴动,任乡农协会秘书,同年秋上井冈山参加红军。1929年春与朱德结婚。曾任中央苏区女子义勇队队长,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9月,随朱德南下转战川康边,后任红四方面军党校党支部书记。1936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部直属队政治处主任,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委员会副主席、代理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华全国妇联第一届至第五届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92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曾玉,湖南宜章人。生卒年月不详。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上,与共同参加湘南起义的红军营长周子昆结婚。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出发时,因怀有身孕,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但她随后又追上部队。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曾玉随中央红军先期到达陕北。1938年到新四军工作。1940年,她在护送孩子回湖南老家寄养时,据说在归队途中失踪,下落不明。
谢飞,原名谢琼香,人称“阿香”。海南文昌人。1913年1月28日生。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初,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工作。1932年初回国。1934年春进入中央苏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政治保卫局工作,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随干部休养连行动。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与刘少奇结婚,遂改名谢飞。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两年,1939年先后到鄂豫皖区党委、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1940年与刘少奇离婚。抗战后期,担任中共余(姚)上(虞)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任华东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后任华北革命大学三部副主任。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1952年考取该校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文革”中,被关押坐牢6年。落实政策后任中央政法干校(后改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咨询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和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
谢小梅,福建龙岩人。1913年12月15日出生。15岁小学毕业后,考入石码镇电话公司当接线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结婚。1931年春到达闽西苏区,在中共闽粤赣特委组织部当干事,后到汀州福建省委秘书处工作。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罗明在娄山关战斗中负伤后,二人遂被留在黔北治病疗养。在贵州境内,二人两次被捕两次脱险,后经广州、香港等地辗转到达上海,又一次被捕入狱。抗日战争时期,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谢小梅随丈夫回到广东大埔担任小学教员。1947年春,因处境困难,被迫到新加坡去避难。1949年秋返回广州大埔,在侯云山区妇联担任秘书。建国后,被调到广州,先在省民委工作,后在省民族学校当图书管理员,还在百货公司广州采购站从事过工会工作。为一般干部,行政21级。1981年,中共广州市委批准为其恢复党籍,党龄从1930年8月算起;承认她是老红军,由退休改为离休,工资待遇调整为行政17级。
蔡畅,原名蔡咸熙。湖南双峰人。1900年5月14日生。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转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长沙周南女校。1919年12月随其兄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在巴黎与李富春结婚。同年底去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秋回到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11月任中共江西区委妇女部部长。1927年任中共湖北区委妇女部部长。1928年春天去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1931年冬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妇女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在军委第二纵队政治部民运部工作。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妇女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陕甘宁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妇女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妇委常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后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1948年被选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
廖似光,原名廖娇。广东省惠阳人。1911年4月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共党员。1930年春,被派往香港,在共青团广东省委机关工作。不久,与何克全(凯丰)结为伴侣。1933年冬到达中央苏区。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随干部休养连行动。到达陕北后,任共青团中央巡视员。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被派往武汉、重庆等地从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妇运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调回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参加了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工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后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参加接管武汉、广州的工作。建国后,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兼市总工会主席,广东省工业厅副厅长,中共广东省委工交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副主席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7月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作者附言: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为30名,红二十五军7名,红二方面军20多名,红四方面军约3000名。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笔者以多年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首先为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撰写出三五百字不等的生平简历。由于资料欠缺和水平有限,错误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希望知情者帮助提供有关资料,以便进一步修改、补充和订正。
第二篇: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兵人生结局(二)
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兵人生结局
(二)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兵人生结局
(二)11、李伯钊,重庆人。1911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冬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1930年冬回国。1931年到闽西革命根据地,任闽粤赣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彭杨军政学校政治教员;同年秋到瑞金,任中央军政学校政治教员,《红色中华》编辑,高尔基戏剧学校教务主任、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干事。1935年9月,被派到红四方面军办文艺训练班,随军南下川康边。1936年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工农剧社社长,同年7月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北上,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审委员会主任,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等职。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华北解放区文联副主席,华北文工团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文委书记,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任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是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和第四届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4月17日在北京逝世。著有话剧剧本《长征》、《北上》及《李伯钊文集》等。
12、李建华,原名涂秀根。江西高安人。1915年生。高小毕业。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三军团当文书。1931年初,到红军无线电报务员训练班受训,毕业后调红军总司令部电台工作,当报务员。1934年初,调军委二局(侦听情报)当报务员。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由二局调到三局工作。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后随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1936年7月继续长征北上。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随红军总部到达陕北。
13、李桂英,原名李桂红。江西寻乌人。1911年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粤赣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31年,与中共粤赣省委组织部部长戴元怀结婚。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在总卫生部担架连担任政治指导员。1935年2月,戴元怀、李桂英夫妇被调入川南游击纵队。不久,戴元怀牺牲。1936年12月,李桂英在云南扎西(今威信)水田寨战斗中被敌俘虏,被关进重庆“反省院”。1937年9月经营救出狱。1938年元旦前夕,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到达汉口,经由新四军政治部审查恢复了党籍,并担任中共皖南特委妇女部部长。1939年,她与新四军军需处副处长罗湘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组成新的家庭。曾任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党支部书记、后方勤务部党总支书记和军工部协理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随丈夫在华东军区军工部、供给部工作。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军需部科长,军区军事工业工会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山东青岛疗养院副院长。“文革”中,以“叛徒”罪名被开除党籍,蒙冤十载。1978年7月,才得以落实政策,恢复党籍。
14、吴仲廉,湖南宜章人。1908年12月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随起义部队奔上井冈山。曾任红军宣传员、红四军前委秘书和红军学校教官。1932年,中央苏区女子义勇队在瑞金成立后,康克清任队长,她为政治指导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在干部休养连担任秘书,后随红五军团编入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随军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艰苦征战。被俘后,由张掖押到青海西宁,后与张琴秋、陶万荣两个女俘一起,被国民党青海省党部押送到南京,入南京“反省院”。不久,由周恩来营救出狱,并返回延安。建国后,定居杭州,在浙江省公检法系统担任领导工作,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文革”初期,以“叛徒”罪名被隔离审查,1967年1月19日含冤去世。
15、吴富莲,福建上杭人。1912年生。出身贫苦,幼时做过童养媳。1928年参加少年先锋队,并任队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1931年调中共官庄区委工作,任区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部长,不久调中共上杭县委工作,为县委委员。1932年4月调中共闽粤赣省委工作,任省委组织部巡视员,到宁化等地从事和开展群众工作。1933年夏入瑞金中央党校学习。1934年初任中共闽粤赣省委妇女部部长。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当时被编在总卫生部工作团,后并入干部休养连,担任“政治战士”。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被调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第一团政治委员,随军南下川康边。后任红四方面军妇女抗日先锋团政治委员。1936年10月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艰苦征战。1937年3月在祁连山中作战负伤不幸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吞针而死。时年25岁。
16、邱一涵,曾用名邱信贞、李晏温。湖南平江人。1907年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参加红军,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任中共长沙市委秘书长。1931年5月任中共湘赣省委妇女部部长。1932年春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中央军政学校党总支书记、政治教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随干部休养连行动,后因其丈夫袁国平患病,又随红三军团行动,任军团卫生部党支部书记。到达陕北后,任红军大学政治教员,中共陇东特委妇女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同丈夫调往新四军工作,任新四军后方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教导队宣传科科长,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等职。1939年,同袁国平被评为新四军军部“模范夫妻”。袁国平后在“皖南事变”中牺牲。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华中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南京军区机关党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56年11月2日在南京病故,终年49岁。陈慧清,广东番禺人。1909年出生于香港。14岁入纱厂做工。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秋,在香港与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邓发结婚。1930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共闽粤赣省委妇委书记。1931年后,随丈夫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政治保卫局工作,任党总支书记兼邮政检查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17、金维映,原名金爱卿,曾用名金志成。浙江舟山人。1904年生。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入狱。经营救出狱后到上海,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工作,从事秘密女工运动。1929年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委书记。1931年夏,与邓小平一起被派往中央苏区,后来二人结为夫妻。历任中共于都县委书记、胜利县委书记等职。1933年5月,与邓小平离婚。1933年秋,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与中组部部长李维汉结为夫妻。1934年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任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副部长。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政治协理员,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38年春赴苏联治病。1940年,在莫斯科郊区病故。
18、周越华,湖北广济人。1904年生。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大队。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秋,在上海“达生医院”与贺诚(195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结婚,后在香港、上海、武汉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交通总站秘书。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总卫生部兵站医院政治委员,卫生学校政治处主任。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随四方面军行动,南下川康边,任四方面军卫生学校政治处主任。1936年10月到达陕北保安。建国后,任国家卫生部党组成员、计划检查局副局长、监察室副主任。1977年9月17日在北京病逝。
18、钟月林,原名钟玉林。江西于都人。1915年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秋到达瑞金,在中共中央妇女部工作,当巡视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正式转为中共党员。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与宋任穷结婚。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专业技术,毕业后在延安电台工作。1938年8月调往八路军一二九师,在电台当报务员。建国后,在云南省保育院工作,1954年调回北京,在中央组织部从事档案工作,后到沈阳中共中央东北局担任机要秘书。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19、贺子珍,江西永新人。1910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妇委书记。1927年夏参与组织永新农民暴动,同年冬随袁文才领导的农民自卫军奔上井冈山。1928年同毛泽东结婚,任中共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毛泽东生活机要秘书。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后在贵州境内遭遇敌机轰炸身负重伤,乘担架随军转战。1937年11月从西安经兰州赴苏联治病。1947年回国到东北。1948年在哈尔滨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工大会。1949年秋任浙江省妇联主任,10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后因病长期休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4月19日在上海病逝。20、钱希均,浙江诸暨人。1905年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调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工作,并与毛泽民结婚。后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6月,经香港进入闽粤赣革命根据地,秋后抵达江西瑞金,任中央政府机关党支部书记兼银行会计。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党支部书记兼会计科科长。1938年初,因故被滞留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到“新兵营”(即西路军失败后由李先念等人率领突围到新疆的400余人所组成的西路军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工作,担任文化教员。期间,因与毛泽民感情破裂而离婚。钱希均回到延安后,在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两年。解放战争时期,前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担任中共沪西区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先后担任过上海食品局副局长,轻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是上海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
21、萧月华,广东大埔人。1911年8月生。家境贫苦,幼时做过童养媳。1925年,在农运领袖彭湃的影响下参加革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9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大埔山河坝、百侯镇,萧月华领到一支步枪,从此投入家乡的武装斗争。由于斗争形势严峻,被迫离开大埔。1932年8月,被调到红都瑞金,在少共中央局担任收发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7年5月在延安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建国后,1960年在湖南省交通厅养路处担任副处长。1983年身患癌症,在胡耀邦的关照下,被接到北京住院治疗。当年,因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72岁。
22、康克清,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1911年9月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春参加万安农民暴动,任乡农协会秘书,同年秋上井冈山参加红军。1929年春与朱德结婚。曾任中央苏区女子义勇队队长,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9月,随朱德南下转战川康边,后任红四方面军党校党支部书记。1936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部直属队政治处主任,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委员会副主席、代理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华全国妇联第一届至第五届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92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23、曾玉,湖南宜章人。生卒年月不详。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上,与共同参加湘南起义的红军营长周子昆结婚。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出发时,因怀有身孕,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但她随后又追上部队。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曾玉随中央红军先期到达陕北。1938年到新四军工作。1940年,她在护送孩子回湖南老家寄养时,据说在归队途中失踪,下落不明。
24、谢飞,原名谢琼香,人称“阿香”。海南文昌人。1913年1月28日生。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初,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工作。1932年初回国。1934年春进入中央苏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政治保卫局工作,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随干部休养连行动。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与刘少奇结婚,遂改名谢飞。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两年,1939年先后到鄂豫皖区党委、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1940年与刘少奇离婚。抗战后期,担任中共余(姚)上(虞)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任华东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后任华北革命大学三部副主任。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1952年考取该校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文革”中,被关押坐牢6年。落实政策后任中央政法干校(后改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咨询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和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
25、谢小梅,福建龙岩人。1913年12月15日出生。15岁小学毕业后,考入石码镇电话公司当接线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结婚。1931年春到达闽西苏区,在中共闽粤赣特委组织部当干事,后到汀州福建省委秘书处工作。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罗明在娄山关战斗中负伤后,二人遂被留在黔北治病疗养。在贵州境内,二人两次被捕两次脱险,后经广州、香港等地辗转到达上海,又一次被捕入狱。抗日战争时期,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谢小梅随丈夫回到广东大埔担任小学教员。1947年春,因处境困难,被迫到新加坡去避难。1949年秋返回广州大埔,在侯云山区妇联担任秘书。建国后,被调到广州,先在省民委工作,后在省民族学校当图书管理员,还在百货公司广州采购站从事过工会工作。为一般干部,行政21级。1981年,中共广州市委批准为其恢复党籍,党龄从1930年8月算起;承认她是老红军,由退休改为离休,工资待遇调整为行政17级。
26、蔡畅,原名蔡咸熙。湖南双峰人。1900年5月14日生。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转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长沙周南女校。1919年12月随其兄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在巴黎与李富春结婚。同年底去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秋回到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11月任中共江西区委妇女部部长。1927年任中共湖北区委妇女部部长。1928年春天去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1931年冬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妇女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在军委第二纵队政治部民运部工作。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妇女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陕甘宁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党委妇女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妇委常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后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1948年被选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
27、廖似光,原名廖娇。广东省惠阳人。1911年4月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共党员。1930年春,被派往香港,在共青团广东省委机关工作。不久,与何克全(凯丰)结为伴侣。1933年冬到达中央苏区。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随干部休养连行动。到达陕北后,任共青团中央巡视员。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被派往武汉、重庆等地从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妇运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调回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参加了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工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后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参加接管武汉、广州的工作。建国后,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兼市总工会主席,广东省工业厅副厅长,中共广东省委工交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副主席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7月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第三篇: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第四篇:红二方面军长征:女红军九死一生到达陕北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由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冲破敌军重重封锁线,行程2500公里,于10月24日在黔东地区与贺龙部红二军团胜利会师。红六军团先期突围西征,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序幕!
出发时,红六军团两个师及直属机关分队共9758人,其中女红军有10余名。她们是:李贞、张吉兰、陈罗英、陈琮英、周雪林、戚元德,其余姓名不详。
1935年11月19日,红
二、红六军团退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即从此开始。1936年7月2日,红
二、红六军团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月9日,按中革军委决定正式组成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红二方面军组成两个梯队,继续北上,于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完成长征。
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女红军,总共为20多名,她们是:马忆湘、朱国英、伍秋姑、李贞、杜玉珍、张四妹、张吉兰、陈罗英、陈琮英、范庆芳、周雪林、胡越强、秦金美、戚元德、曾林红、蹇先任、蹇先佛,以及殷成福和她的女儿侯幺妹、儿媳刘大妹等。她们没有单独编队,没有统一建制,大都分散在政治机关、宣传队、电台机要部门、医疗卫生单位、随军被服队等。其中有政治工作干部、机要人员、宣传队员、医务护理人员、炊事员和被服人员等。她们当中既有姐妹,还有母女、婆媳,各司其职,各自随军征战。
殷成福--
一家8口参加长征
殷成福,湘西大庸土家族人,时年已近50岁,1934年12月参加红军,在家属连被服队当缝纫工。她的丈夫侯昌千、小叔子侯昌贵、大儿子侯清芝、儿媳刘大妹、二儿子侯清平、女儿侯幺妹、小儿子侯宗久等人,当时都参加了红军。小叔子和大儿子、二儿子3个青壮年,作为战斗员编入红军队伍;殷成福和丈夫、儿媳、女儿、小儿子5人,都在家属连被服队做工。长征中,儿媳刘大妹因身怀有孕难以随军,在翻越中甸雪山时被留在当地,寄养在老乡家中分娩,后被敌人杀害。小叔子侯昌贵(红六师某团司务长)因腿部负伤行走困难,在爬雪山时滚下雪坡,长眠在雪窝里。十四五岁的女儿侯幺妹,在抬担架抢救伤员时不幸中弹牺牲。她的丈夫侯昌千在陇南的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根本无法随军行走,就和小儿子侯宗久(四五岁)一起,被寄托在成县农民何天颂家中休养,后因伤势太重死去,被当地群众掩埋。小儿子侯宗久,遂被何家收为养子。1936年10月,随军长征到达会师地者,只有侯清芝(红军排长)、侯清平(红军班长)兄弟二人。
殷成福在北过渭河的紧急关头,因躲避敌人跌进一个坑里,幸未摔死,第二天被一农民救起。为了追赶红军队伍,她以顽强的毅力,独自沿途乞讨,北上寻找。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直到当年隆冬时节,她才在富平县庄里镇找到部队,仍归队于红二方面军战斗队列。殷成福--这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又默默无闻的一名女红军!
李贞--
长征中走来的女少将
李贞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被授予少将军衔。当时,周恩来握着她的手说:“李贞同志,你是我们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祝贺你啊!”这位童养媳出身的女将军,从1926年参加革命到授衔授勋,经历了整整30个戎马春秋。
李贞,乳名旦娃子,湖南浏阳县永和区小板桥乡李家屋场人,1908年2月出生,6岁时就做了邻村古家的童养媳。
1926年春天,这位18岁的小媳妇,为了追赶革命潮流,不顾一切地冲出古家的门,报名参加了妇女解放协会。填表登记时,她把乳名旦娃子改成“李贞”,表示对革命坚贞不屈。
1927年3月,李贞由中共永和区委书记张启龙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她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遂与浏东游击队一起,出生入死打游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贞担任过浏东游击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中共平江、吉安县委军事部部长,湘赣红军妇女团政治委员,湘赣军区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湘赣川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1934年8月,李贞随同红六军团参加西征,时任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同年10月,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会师后,她参加了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任湘鄂川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经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介绍,与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结婚。
1935年11月19日,红
二、红六军团主力从湘西桑植县出发长征。长征中,李贞随同红六军团行动。1989年,李贞在她撰写的《难忘的岁月》一文中,这样述说:“长征开始,我担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既要和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又要做党团工作、干部工作、收容伤病员,每天还要统计伤亡数字。晚上宿营时,同志们都睡着了,我还得给那些小红军缝补破旧的衣服。尽管环境十分艰苦,工作非常劳累,但大家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仍然是那样坚定、团结、乐观。那时骡马很少,许多领导同志都把马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坚持步行。记得军团长萧克同志风趣地说:'李贞同志,你走得动吗?说是给你配备一匹马,可那只是编制上的马、纸上的马。我们不能纸上谈兵,但不得不跟你纸上谈马哟!'我高兴地说:'大家都一样走路,我保证不会掉队。'后来,部队打胜仗缴获了一批骡马,这才给配备了一匹。为了照顾那些小战士,我和丈夫甘泗淇同志,经常把马让给他们骑。宿营时,把帐篷让给年幼体弱的刘月生、罗洪标、颜金生等小红军住„„”
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即共同携手北上,很快就进入荒无人烟的草地。有天傍晚宿营时,李贞发现女护士马忆湘的干粮袋子丢了,独自坐在一边抽泣抹泪,便顺手从所剩无几的干粮袋子里抓了一把青稞炒面,让马忆湘先舔上几口„„
马忆湘是土家族人,家在湘西永顺县龙家寨,年纪不过十四五岁。她1935年初参加红军,时在红二军团医院当看护员。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贺龙总指挥在一次总结会上,曾称赞甘泗淇、李贞夫妇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可这一对革命夫妻,却没有一个亲生子女。艰苦岁月,李贞曾几次怀孕几次阵痛,形成习惯性流产,根本就没法子保胎生育。但她先后抚养过20多个烈士遗孤和亲朋战友的孩子。1990年3月11日,李贞将军在北京逝世。
蹇先任--
长征中哺乳着“长征之花”
蹇先任,1909年2月15日出生于湘西慈利县一户富裕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春节前后,蹇先任和她的大弟蹇先为一起走出家门,参加了石门南乡的年关暴动。暴动失败后,蹇先任姐弟不得不分手,转入地下,并继续从事秘密活动,坚持斗争。
1929年8月,贺龙、张一鸣等人率领的红四军主力由桑植出发,向大庸、慈利推进。8月25日,红军占领江垭,27日进驻杉木桥。就在这时,隐蔽在舅舅家中的蹇先任,和她的大弟蹇先为不期而遇,奇迹般地重新相会在一起。
红四军第一路党代表张一鸣,是慈利县人,1926年入党。部队一到杉木桥,他就打听和联络慈利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当他得知蹇先任就隐蔽在当地时,马上就跟蹇先为一起,找到了这个“女才子”,要她到红四军工作。这样,蹇先任就从地方转入部队,在湘鄂边红军前敌委员会担任秘书。因此,红军指战员都称呼她“蹇先生”。
随后,时任湘鄂边红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贺龙,与前委秘书蹇先任结为伴侣,谱成一曲战马背上的婚恋之歌。
1934年夏天,蹇先任动员她的妹妹蹇先佛、弟弟蹇先超参加了红军。蹇先佛写得一手好字,会画画,就留在红军宣传队当宣传员,蹇先超被分配到红军医院当看护员。蹇先超是其兄弟姐妹四人中的小弟弟,当时只有14岁,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一年后,他由红军医院调到红二军团第四师卫生队当护士,亲临火线抢救和护理伤员。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会师后,经由贺龙和任弼时、陈琮英夫妇的穿针引线,蹇先佛与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结为终身伴侣。
1935年11月1日,蹇先任在贺龙的故乡故土--桑植县五关之一的洪家关生下一个女婴,取名叫贺捷生。
1935年11月19日,即贺捷生出生后的第18天,蹇先任跟随红军出发长征。
因为背着孩子行军,贺龙让蹇先任随同红二军团卫生部行动。卫生部长贺彪见她身体虚弱,又带着个吃奶的孩子,就将她和伤病员编在一起,沿途的饮食生活、宿营起行等事,均可由医护人员帮助照应。红军“神医”贺彪--这位建国后的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他在长征中可没少操心和照顾这母女二人,病重时还曾抢救过她们的命。有一天宿营时,贺彪指派小护士马忆湘帮助哄哄孩子,可这女护士不但没把孩子哄好,哇哇哭叫的小捷生反倒把女护士哄睡着了。这曾被当作一则趣闻,在军团卫生部流传开来。
1936年4月25日,红二军团以第四师为先锋,从石鼓胜利渡过金沙江。连续奋战三昼夜,红二、六军团1.8万人全部渡过江去,进入人烟稀少的康藏高原。过中甸雪山时,为了不使孩子着凉受冻,蹇先任把两件毛衣全都裹在女儿身上,还给盖了个小棉被,藉以保暖御寒。她用背篓背着女儿,拉着一名伤员骑的骡子尾巴,沿着先头部队踏出的一条雪路,于4月30日翻过海拔5396米的中甸雪山。
7月初,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就开始穿越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长征路上,红二、六军团大都分路行军,很少在一地集中驻扎或宿营。过草地时,两个军团仍分为前后两个梯队,一路上循序前进。自长征出发以来,蹇先任、蹇先佛姐妹二人,一路上几乎处于隔绝状态,当姐姐的当时也不晓得妹妹过草地时生下一个男孩。
美国女记者尼姆·威尔斯1937年在延安采访康克清时,康克清说:“萧克的妻子在长征途中几乎死于难产。她是在过草地时分娩的,生了个男孩,我们叫他'草原的儿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龙就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奔向抗日前线;蹇先任也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学习深造。这样,两岁的贺捷生便又被送回到湘西桑植县老家。解放后,她才回到父母身边。
自从蹇先任去了苏联,她与贺龙的婚姻关系就不存在了。蹇先任从苏联回国后,历任冀察热辽军区保卫部科长,中共围场县委副书记,中共四海(今延庆汤河口乡)县委书记,中共冀察热辽区党委党校组织科长,中共哈尔滨市区委书记,中共沈阳市区委书记,中共湖南慈利县委书记、县长,武汉市人民政府秘书厅主任,国务院轻工部干校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秘书长等职。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务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5年12月离职休息。2004年7月,在北京去世。
陈琮英--
过草地生下个孩子叫“远征”
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是一位活到102岁的红军老战士,湖南长沙东乡胡家坪人,生于1902年1月16日,比任弼时年长两岁。由于两家世代交好,陈琮英自幼就与任家结成“娃娃亲”,做了任家的童养媳,和任弼时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1926年春天,党组织派人把陈琮英从长沙接到上海,与任弼时正式举行婚礼。
1934年夏,陈琮英随同红六军团西征转战2500公里,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
二、红六军团开始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陈琮英随军出发长征时,腹中又有了小生命„„
1936年7月,红
二、红六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按照中革军委命令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当时,红四方面军部队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由所在地区出发北上。红二方面军随红四方面军左纵队前进。
北上途中,陈琮英随同红军总部行动,常跟朱德夫人康克清吃住在一起。在此期间,她跟总部卫生所的几个女护士全都相识了也混熟了。护士林月琴、周起义两人,都是来自大别山的女红军。林月琴曾在红四方面军供给部妇女工兵营当过营长,周起义原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当过看护长,还在金川省军区女子警卫连当过指导员,红军总部成立卫生所时,傅连暲就将她们要来当护士。这个卫生所,除所长傅连暲和两名医生外,只有六七个女护士和两个挑夫,成员总共不过一个班。因为怀孕,每天行军、宿营时,陈琮英大都跟卫生所在一起,同志们亲亲热热,说说笑笑,同吃苦共欢乐,无比友好而又美妙。那会儿,陈琮英挺着个大肚子,走路慢慢腾腾的,眼看就要分娩的样子。林月琴、周起义都不由跟她开玩笑说:
“陈大姐,你赶快生呀,孩子早生下来,我们也好帮你照看!”
陈琮英说:“我才不在半路上生呢!坚持个把月,到了陕北以后„„”
“琮英同志,这种事可不能按照你个人的想法和志愿,还是随时随地做好准备哟!”朱德总司令在一旁忍不住笑着说。
康克清接着讲了这样一件事:红一方面军邓发的老婆陈慧清,去年在长征路上生孩子,当时后有敌兵追击,情况很紧,董必武守在屋子外面,急得火燎油煎一般。无奈之下,董老才派人去告诉五军团长董振堂:有个产妇正在生孩子,请后卫部队务必顶住敌人!董振堂说,让产妇慢慢生吧,我们坚决顶住敌人!因为陈慧清生孩子,红五军团阻击尾追之敌,听说还伤亡了几个战士„„
这件事也不知触动了陈琮英的哪根神经,她连忙表示说:“同志们,请注意!我这个姓陈的,跟那个姓陈的不同,到时候,可不要劳驾总司令掩护我生孩子„„”
“啥子话哟!为了革命的后代,该总司令上阵就得上阵哟!”朱德在一旁直笑。
林月琴、周起义等人也都大笑了起来。
7月中旬,红军总部抵达川西北高原的阿坝,就近筹集粮食和牛羊肉,准备第三次穿越草地。
在这里,陈琮英生了个女儿,任弼时为她取名“远征”。
一个红军后代诞生了,同志们都十分高兴。可是,陈琮英却十分发愁,一路上少吃没喝的,她一点奶水都没有,孩子饿得哇哇直哭。事到临头,总该想点办法为孩子下奶呀!
正在这里,朱德把一盆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鱼汤,亲自端到产房。任弼时惊奇地问:“老总,哪里来的鱼?”朱德回答说:“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鱼,是我在河边钓的!”陈琮英很受感动,满怀深情地说:“总司令,我谢谢您了!”
任弼时在朱老总的启发下,把缝衣针改做成鱼钩,也跑到河边去钓鱼,头一回就钓到了七八条小鱼。陈琮英很过意不去地说:“弼时,你们工作又忙又累,别为我费心了,干脆我喝鱼汤,你吃鱼肉吧!”任弼时却说:“我又不会下奶,吃了鱼肉管什么用?”
穿越草地时,陈琮英大都是在担架上、马背上被抬过来、颠过来的。尚未满月的孩子,只好由别人轮流背着。身负重任的任弼时,偶尔也将孩子抱着或背上一程,以“尽到做父亲的责任”。8月间,红军兵临岷州城下时,孩子才“满月”。陈琮英和她的女儿走出茫茫草地,越过天险腊子口,顺利抵达陇南、陇东,最后到达陕北。
第五篇:红军长征时中央和各军团领导人职务
红军长征时中央和各军团领导人职务、年龄一览
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九军团)1.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嫁祥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28岁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岁 2.军委纵队(下辖4个梯队)司令员叶剑英37岁 政委陈云29岁
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 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罗彬(后为何长工)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后为李维汉)第四梯队司令员陈庚31岁 政委宋任穷25岁 3.红一军团(下辖第1、2、15师)军团长林彪28岁 政委聂荣臻35岁 政治部主任罗荣恒32岁 参谋长左权29岁
政治部宣传部长邓小平30岁 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 第一师(下辖第1、2、3团)师长李聚奎30岁
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 第1团团长杨得志24岁 第2团政委邓发24岁 第二师(下辖第4、5、6团)第4团团长耿飙24岁 政委杨成武20岁 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 第十五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岁 政委肖华18岁
4.红三军团(下辖第4、5、6师。扎西整编后编为第10、军团长彭德怀36岁
政委杨尚昆27岁 李富春34岁
参谋长邓萍26岁
第四师
师长张宗逊26岁 政委黄克诚32岁 第五师
师长李天佑20岁、12、团)1113政委钟赤兵20岁 第10团政委杨勇 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 政治处主任王平27岁 第12团政委苏振华22岁 5.红五军团(下辖第13、14师)
军团长董振堂39岁
政委李卓然35岁 参谋长陈伯钧24岁 第13师政委朱良才34岁
6.红八军团(下辖第21、23师,过湘江时严重受损,后并入五军团)中央代表刘少奇36岁
军团长周昆32岁 政委黄苏26岁 参谋长张云逸42岁
7.红九军团(下辖第3、14、22师)
军团长罗炳辉31岁
政委蔡树藩
参谋长郭天民29岁
注: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从中央苏区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历时1年,行程2万5千里,经闽、奥、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省。出发时人数为8万6千人,到达陕北只剩约7千人,大约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陕北。
二、红二方面军(下辖红二、六军团)
总指挥贺龙38岁 副总指挥肖克26岁
总政委任弼时30岁 副总政委关响应32岁 参谋长李达29岁
1.红二军团(下辖第4、5、6师)军团长贺龙(兼)政委任弼时(兼)副政委关响应(兼)参谋长李达(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31岁 第四师(下辖第10、11、12团)第五师(下辖第413、14、15团)师长贺炳炎21岁
第六师(下辖第16、17、18团)政委廖汉生23岁
第18团政委余秋里20岁
注: 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湘西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22日至宁夏的兴隆镇、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历时11个月,行16000里,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宁、陕共10省。进行大小战斗100多次。出发时共21000人,剩13300余人。2.红六军(下辖第16、17、18师)军团长肖克26岁
政委王振26岁
参谋长谭家述25岁
政治部主任任夏羲
第十六师(下辖第46、47、48团)第十七师(下辖第49、50、51团)
第十八师(下辖第53团)
三、红四方面军(下辖第4、9、30、31、33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37岁
总指挥徐向前33岁 总指挥王树声29岁
政委陈昌浩28岁
政治部副主任博钟34岁 1.红四军(下辖第11、12、13师)军长王宏坤25岁
副军长许世友29岁 政委周纯全29岁
第11师师长陈再道25岁
第12师师长张才千23岁
2.红30军(下辖第88、89、90师)军长程世才22岁 政委李先念25岁 政治部主任李天焕22岁
3.红31军(下辖第91、92、93师)军长王树声(兼)4.红九军(下辖第25、27师)政委詹才芳27岁
5.红33军(下辖第97、98、99师)
军长王维舟47岁
注:1935年5月上旬,红是方面今年撤离川陕根据地,向西策应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8日同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会师。历时近1年半,曾三过草地,转战川、康、甘3省。出发时为8万余人,剩33000人。
四、红二十五军(下辖第223、224、225团、手枪团)军长程子华29岁
副军长徐海东34岁
政委吴焕先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