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州市少数民族奇趣狂欢节日催热云南节日经济
各州市少数民族奇趣狂欢节日催热云南节日经济
数不尽的少数民族节日,展现着云南的最炫民族风。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几乎每个自治州都有自己的大型节日。对当地人来说,这意味着拥有一个畅快、热闹的假期。
放多少天假,省级政府并无统一规定,而是交由各州制定,一般来说,各州至少有一个2至3天的节日假期。搭上旅游快车,近年来各民族传统节日愈发火爆,甚至成为云南的响亮名片。
现状
全州性民族节日大都放假3天
火把节、泼水节、三月街民族节„„云南的这些富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以写入各州的自治条例的方式得到明确。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该州自治条例规定:农历每年6月24日为彝族“火把节”,放假3天。类似情况,在全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自治条例中均有体现,差不多每个州都有一个拥有假期的传统节日,比如德宏的傣族、德昂族泼水节,怒江的傈僳族阔时节。
值得注意的是,除此之外,这些自治州还有各自的州庆,通常要放假3天。一般情况下,连上周末,少数民族同胞们每年至少能享受2个5天的节日。
将传统民族节日的放假安排,交由各自州自治条例来明确,在省民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农开文看来,是一种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和少数民族自治权的做法。
在各自治州条例中,除规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的法定假期外,都还不忘添加一句:“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应当受到尊重。”
“列入条例的节日,包括放假时间安排,都是在充分征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意愿的基础上制定的。”农开文说。
尝试
流产的省级放假规定
实际上,2009年前后,云南曾尝试出台《云南省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规定》,但在公开征求意见之后流产。
“省里觉得条件不够成熟。”他说,首先云南拥有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但又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因此不适合运用省级法律来规定,而运用规章,又遇到一定现实问题。“云南少数民族不仅多,而且复杂,有的县拥有4个民族,并且支系众多,要一一规定起来非常困难。” 农开文说,因此将规定权力下放。
在《云南省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规定》的意见征求稿中,囊括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25个最主要传统节日。其中,少则2天,多则半个月,比如藏族藏历新年,放假时间是藏历正月1日至15日。
“但是为制定这个规定也做了很多工作,节日的条件安排,都是当地涵盖范围广、涉及人群多、广受公认的。”他说,其他少数民族公民的民族习惯节日,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单位应当按规定批准给予放假,充分考虑灵活性。
但此规定并未最终施行。影响 节日经济蓬发
近年来,随着声名日益远扬,云南不少少数民族节日发展为集旅游、招商引资、展示形象于一体的平台和窗口。
2011年,楚雄火把节共吸引了游客71.83万人次,旅游收入1.38亿元。今年7月31日,楚雄火把节甫一拉开帷幕,其招商引资推介暨签约仪式就共签约19个项目,引资总额达182.8亿元。
而大理的三月街民族节期间,仅大理市就接待30.05万人次游客,旅游总收入达1.96亿元。类似情况还包括名气最大的泼水节,官方统计显示,2012年西双版纳泼水节期间,当地星级酒店入住率超过80%以上,部分景区节日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德宏泼水节(阳历4月中旬)傣历岁首的狂欢式祈福
地处云南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至今普遍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浓厚的宗教氛围,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节日,勾画出这片神奇土地的基本轮廓。
德宏的民族节日众多,同属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就是代表之一。泼水节是傣历岁首的一场狂欢式祈福,它内涵丰富,兼有过年、浴佛、祈福、祈雨、迎春耕等含意。
泼水节的节期是傣历12月31日至1月2日,阳历4月中旬。泼水节的假期,是写入当地自治条例的,法定全州放假2天,但加上周末,时间就更宽裕。
参加过泼水节的人,或许很难不被其宏大而富有感染力的场面感染。到这一天,德宏的大街、广场、公园,人们用上水盆、水桶、水枪,泼水互庆,参与者无不畅快淋漓。当地人把这泼水节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及德昂族认为,泼水可消灾祛病,带来吉祥。但是,事实上,泼水节的传统,可不单单泼水而已。
泼水节的第一天,傣历除夕,少数民族同胞们要上山采花,装饰龙亭,把水注入水龙浴佛。新年第一天开始,就要入寺向佛祖敬献供品,由法师主持滴水仪式,然后才互相泼水,以示祝福。入夜了,人们还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戛秧舞、燃放孔明灯,直至深夜。
近年来,除上述传统习俗,泼水节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变成集商贸、旅游、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民族传统节日。
以今年泼水节为例,外地游客可在德宏感受到逛、看、吃、玩“一站式体验”。大大小小的活动,共有20余项,如万人采花扮龙舟、傣乡风情体验、千人放生、对山歌等,别有一番民俗节庆氛围。
此外,当地的民族特色美食,如遮放贡米、后谷咖啡以及各类傣族景颇族风味小吃,也成了泼水节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农历3月15日)加入文艺与开放的传统盛宴
“三月街民族节是自治州各民族的节日,全州放假3天。”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对这一节日的描述和规定。早在1991年,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就将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大理各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节”。
和云南其它少数民族节日一样,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的起源离不开宗教文化,拥有诸多传说,包括“观音说”,故此节又称“观音节”、“观音街”。
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的节期,为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2日。街场位于点苍山中和峰麓,傍古城、眺洱海,地势广阔、风光秀丽。每到此节,举州同庆,万民狂欢。
每逢三月街,人们结棚为市,万商云集,各式土特产品、中草药材、骡马牲畜和日用百货云集。节日期间,还会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三月街的热闹,亦常见于诗词曲赋,如“昔日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时至今日,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更多了几分文艺和“洋气”。2013年的大理三月街民族节,除上述传统庆典节目外,增加了中韩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古乐展演、歌手比赛、书市、书画展、电影展、环洱海自行车比赛、旅游工艺品创作大赛、摩托车极限表演等活动。有人评价:三月街是美好的人民在美好的时节、美好的风光中展开的一次独具风姿的民族盛会。近年来,随着大理旅游事业的兴旺,三月街的声名也日益远扬,吸引着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尤其是“文艺青年”前往交流、采风,甚至是朝圣。
迪庆藏历新年
弥漫着酥油茶香的古老传承
作为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地区,有着别样风情的迪庆,让传统民族节日也变得韵味独特。藏历新年是迪庆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藏族文化一次集中的体现。
藏历新年的由来,是传承与变化的结晶。相传,古早时期,每当庄稼成熟收获时,藏民们就会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年复一年,这也成了一年的开始。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来汉族历法与欢度新年的习俗。此后,逐渐形成传承至今的藏历与藏历年习俗。
与所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样,藏历年与宗教密不可分。因全民信仰佛教,迪庆的藏历新年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新年的前几天,迪庆藏民不管农、牧区,老少男子都要剃头,女性则要洗梳发辫,祈求来年吉祥如意。而后,还要清扫住宅,村寨走道、田坎地角,甚至不放过屋内的抽屉,值得注意的是,藏民清扫天花板及烟囱时需择吉日。
迪庆的藏历新年,是一个弥漫着青稞酒和酥油茶香味的节日,这是一种古老的传承。藏民们还要准备各种油果、酥油奶羔等。而最具特色的是,除夕夜,藏民家庭要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古突”是用面疙瘩、羊肉、人参果煮成的稀饭。
新年的晚上,人们还会在燃起篝火,能歌善舞的藏民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藏历新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期间,各色歌舞、赛马、射箭、球类等文娱体育活动层出不穷。
楚雄彝族火把节(农历6月24日)围火欢庆尽兴方休
1981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议案,确定农历6月24日“火把节”为法定节日。自 1981 年起,州、县、市政府每年都要举办欢庆火把节活动。
自此,火把节成为了楚雄州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最隆重、最盛大和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法定节日。
2006年5月,火把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一起,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楚雄人民引以为傲的殊荣。火把节的历史悠久,经专家考证认为“对于火的崇拜仪式就是产生火把节的最早根源”。按传统,6月24日上午杀猪宰牛羊,自午后到26日,全村无论男女老幼,均到附近的“火把梁子”游乐,并举行斗牛、摔跤、骑马、射击等比赛。晚间祭祖、耍火把。
所谓耍火把,即由青壮年男子手持火把,抓取以朽松木、香棍木等配制成的粉末撒在火把上,使之喷出星火烈焰。先屋内,后屋外,尽情喷撤,然后将各家火把集中于村内广场,男女老幼围火欢歌跳舞,以示祈福驱邪。
每年火把节,全州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均放假5天,以此欢庆节日。节日期间,楚雄州九县一市都要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在楚雄市,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祭火仪式,同时还举办民族体育比赛、民族民间文艺调演、文化科技展览等活动。数日内,贸易活跃,歌舞盈城。入夜以后,街头彩灯齐放,人们手中点燃的火把和高大建筑物上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人如潮水,火如游龙。
双柏地区的彝族在6月24日要举行扳牛比赛。从25日到28日,人们白天聚在一起,敲起大锣,跳起欢快的大锣笙舞;晚上则在草坪中竖起一棵十几丈高的大火把,围在火把下踏歌起舞,一连3日,通宵达旦,尽兴方休。
西双版纳泼水节(阳历4月13日)畅快淋漓的水中狂欢
1953年1月23日,新中国成立不久,西双版纳建立了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至此,西双版纳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西双版纳也成为了云南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州。
2007年7月27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每年1月23日为自治州建州纪念日,全州放假三天;“泼水节”全州放假3天。
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是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共同的节日,数傣族最为盛大。关于傣族泼水节的来历有很多神话传说,其中以“七公主杀魔救世”流传最为广泛。
事实上,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在数百年的泼水节流传过程中,傣族人民将泼水节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义和民族色彩。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每年阳历4月13日至15日,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欢聚一堂,举办盛大佛事活动,除了泼水,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习俗,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国际经贸洽谈等内容,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2006年5月20日,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 杜弘禹 林霞 王宗林 李晓静(都市时报)云南八州都有哪些节
德宏 每年7月23日为自治州的建州纪念日,放假2天。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全州放假2天;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本民族及其聚居区干部群众放假2天。
怒江 每年8月23日为自治州成立纪念日,全州放假3天。每年傈僳族阔时节,全州放假3天。
迪庆 每年9月13日为自治州建州纪念日,放假3天。藏历年放假3天。
大理 每年11月22日为自治州成立纪念日,全州放假3天。三月街民族节是自治州各民族的节日,全州放假3天。
楚雄 公历每年4月15日为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3天。农历每年6月24日为彝族“火把节”,放假3天。
红河 每年11月18日为自治州建州纪念日,全州放假3天。哈尼族“矻扎扎节”和彝族“火把节”,全
州放假2天。
文山 每年的4月1日是自治州建州纪念日,放假3天。
版纳 每年1月23日为自治州建州纪念日,全州放假3天。“泼水节”全州放假3天。
第二篇: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民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彝 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 族 大理三月街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 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梨园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各村寨不同 傣 族 傣族泼水节 赛龙舟、泼水、歌舞 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 祭祀、歌舞 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 琰佛塔、歌舞 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 串寨、放高升、歌舞 阳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玛突 祭祀、歌舞、摆街宴 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 歌舞、摔交 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 捉蚂蚱来食用 农历六月 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 秋千、歌舞 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 鋩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 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 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 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僳僳族 僳僳族澡堂会 温泉沐浴、赛歌 正月初二 僳僳族“盍什”节 吃团圆饭、射弩比赛 正月初一至十五 僳僳族刀杆节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二月初八
纳西族 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 祭祀、对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 物资交流、文体表演 正月十五
拉祜族 拉祜族库扎节(年节)象脚鼓舞、对歌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 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龙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颇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 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普米族转山会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 族 藏族草地藏民节/藏历年 赛马、野餐、跳锅庄 农历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 十四 藏族跳神法会 祭祀、歌舞 藏历除夕 藏族赛马会 赛马 农历五月初五
回 族 回族古尔帮节 团拜、宰牲 回历十月 回族开斋节 礼拜、颂经、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节 减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节 宰杀一些牛羊、祭祀 回历的+月十二月 回族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基诺族 基诺族特懋克节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诺历法一月 瑶 族 瑶族盘王节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干巴”节 跳铜鼓舞 十二月下旬 瑶族“夕九节” 歌舞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达努”节 歌舞、武术、球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歌堂”节 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 农历十月十六 瑶族倒稿节 斗牛赛 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掌肉待客节 纪念始母密洛院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赶鸟”节 对歌 二月初一
瑶族姑娘街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 壮 族 壮族陇端节 戏剧、杂耍、歌舞 六月
壮族六郎节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六月初一或七月初一(根据地域不同)布依族 布依族跳月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布依族三月三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三月初三 布依族“六月六”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六月初六
布依族跳花会 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 水 族 水族节日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6月初一 德昂族 德昂族泼水节 泼水、歌舞 清明节后7天 德昂族节日
满 族 满族颁金节 祭祖、歌舞 十月十三日 蒙古族 蒙古族鲁班节 祭祀、歌舞 四月初二
第三篇: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及立法研究——热贡少数民族为例
开题报告
一、本文题目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及立法研究——热贡少数民族为例
二、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节日一直是反映当地传统和历史一面镜子,在人类学、宗教学乃至民俗学学科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民俗文化节日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怎么保护、保护措施是什么又在文本上模棱两可、界限模糊。笔者认为,通过对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及立法的研究,可以丰富法学在民俗文化保护上的一些观点,为立法的可能提供一些依据。
2、现实意义:通过对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节日的重要性的剖析,可以明确立法在保护民俗文化节日方面的必要性,以减轻民俗文化节日不被重视的状况。(1)我国民族众多,除了现有的56个民族,还有尚未纳入少数民族体系的民族,都具有大相径庭的民族风俗,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节日则是代表当地传统历史和文化特征的一个外显,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标签。(2)民俗文化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值得重视。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分析和解构,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乃至于服饰、语言都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保证中国文化的多元及深度。
(3)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在西方节日相继进入中国后受到巨大冲击,其整体性难以为继,呈现出碎片化状态。考虑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节日还带有宗教及社会性功能,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必须被重视,而通过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给予一定的保护则是不可或缺的。
三、文献综述
1、对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研究
基于中华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现状,保护民俗文化就显得急不可待,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做了阐释,其中就包含了通过立法来保护的设想。
蔡丰明在其《体制、立法、政策:上海民俗保护三策》里就提到,民俗的保护不应只是一项事务性工作,应当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立法制度以及专项政策等综合性方面去治理;孔维刚通过对海洋民俗文化是否应当赋予其知识产权的探讨提出了应结合海洋民俗文化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一套专门的法律体系来对其进行保护的设想;赵冬菊认为应当在条件趋于成熟时制定独立的《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法》或《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条例》,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的民族民俗文物法律保护;高新天则借鉴了韩国《文化财保护法》,将文化分为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通过立法进行了保护;刘明阁认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部门、教育文化界、社区群众等齐心合力,才能把民俗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余淑红在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丢失与保护——从传统节日法定化说起》一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然而传统节日文化却有式微之态,这种传统文化日受冷落和消失的状态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仅是停留在法定节假日上;王旭以蒙古族传统节日保护为视角,阐述了文化变迁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法律保护,认为把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法律保护方式;周真刚则以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入手,认为传统节日的产业化是其自我保护的重要举措。凌锋认为,立法机关应当以立法的形式为传统节日的发展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广阔空间;陈静梅、文永辉认为应当从非遗项目对传承人“效用”的角度,细分出传承人传承民族文化的不同动力,推行针对性的传承人分类保护方案,对不同的传承人分别采取市场化保护、扶持性保护和半体制化保护等策略,用相对较小的成本,达成各类非遗文化的永续传承;文永辉、卫力思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利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传承人作为某项传承项目的“代表”,存在着知识产权落到其身上的可能性;余澜、朱祥贵、杨春娥以利益平衡为目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的权利性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法分析,为我国立法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及制度借鉴;韩小兵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一文中重点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与现有民事权利中最为近似的知识产权的差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应界定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权利的主张;严永和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只能为这些文化遗产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宪法等相关法律的授权,制定有关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保护条例应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财产价值为政策目标,以集体性、传统性、智慧性、平衡性等为基本原则,并建构权利客体、权利主体、保护标准、权利内容、权利限制、保护期限、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等主要规则。郭玉军和唐海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在人权评判标准的确立和保护机制的完善上还面临较大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既有必要从理论上解决国际人权标准的分歧,采用一种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人权评判标准,也有必要从制度上完善国际人权保护的运行机制,建立对话协商和动态审查机制,采用“对情况作恰度评估”原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摆脱困境、获得长足发展。刘晓亮认为民俗与立法的关系既存在共融又存在矛盾。民俗既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又对法律的形成起到了“本土资源”的源泉和素材作用。因此,在立法的时候应当正视民俗、尊重民俗,借鉴民俗的有益之处。而民俗的发展也应借鉴立法成果,进而丰富民俗的内容,促使民俗与社会的更好交融。
2、对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研究
对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当地两个重要节日六月会以及於菟的描述上,学者们研究的更多的是在大范围内的热贡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
杨自沿、仲新春在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问题探析》一文中,提出应加快推进热贡文化保护实验区建设,应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打造精品,尽快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共建;孟心然以热贡唐卡为例,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特色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祈进玉从“热贡艺术”为个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思路;索南旺杰认为热贡作为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特殊区域,无疑有着推进“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最理想的文化土壤;宋增文、周建明、所萌、王茜在其合作的文章里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为例,阐述了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建议;吕霞结合田野调查资料,探讨了文化生态与艺术传承的连续性。先巴从宗教学角度讨论了六月会的民间信仰功能;方利山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徽州与热贡在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的异同,并对我国“非遗”保护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
四、国内研究现状
张栋洋认为,我国民俗节日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既是必要的,也是急迫的。目前对民俗节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国内立法主要是宪法和著作权法。我们应确立政府在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民众对民俗节日法律保护的意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制度创新,以保护我国民俗节日的知识产权。罗澍以“火把节”为例,认为形成知识财产联盟、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民俗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表现,也是该模式成功的保障因素。民俗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保护民俗,需借助知识产权在制度和政策上的体现,保护和重视传统知识产权,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针对于外界的挪用、仿冒以及伪造,但是面对我国民俗文化节日逐渐被遗忘、破坏甚至走向消亡,知识产权却没有做出清晰的说明。
五、文献资料
1、著作类
[1]知识产权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 , 徐亮译, 2003 [2]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 , 钱穆著, 1994 [3]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 钟敬文主编, 1998 [4]文化遗产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云霞, 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 , 信春鹰, 2011 [6]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韩小兵, 2011 [7]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 吴汉东,胡开忠著, 2001
2、期刊
[1]完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思考[J].罗澍.理论月刊.2011(03)[2]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对象[J].吴汉东.中国法学.2010(01)[3]经济法之于知识产权的作为与底线[J].宁立志.经济法论丛.2018(01)[4]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剑河县大稿午苗族水鼓舞为例[J].吴一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5)265 [5]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方金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6]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赵文广.社科纵横.2006(02)[7]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郭海霞.特区经济.2010(06)[8]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J].黄玉烨.法学.2009(08)[9]加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及法律保护现状[J].张术麟.前沿.2004(04)[10]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J].费安玲.江西社会科学.2006(05)[11] 知识产权视角下我国海洋民俗文化保护路径研究[J].张平,孔维刚.学术探索.2016(02)[12]浅析民俗节日的知识产权保护[J].张栋洋.公民与法(法学版).2015(09)[13]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J].陈静梅,文永辉.广西民族研究.2012(04)
[14]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比较法评析[J].余澜,朱祥贵,杨春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15]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J].文永辉,卫力思.贵州民族研究.2012(01)
[16]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J].韩小兵.法学杂志.2011(01)
3、硕博论文
[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李依霖.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吴磊.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问题研究[D].黄燕妮.中央民族大学.2013 [4]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盛静.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5]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私权性研究[D].刘杰.湖南大学 2007
[6]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和特别权利保护研究[D].李梅.中国政法大学 2006
六、本论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包括引言在内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导论
导论部分提出了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论证思路及研究方法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为下文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思路。
第二部分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措施及重要性
本部分主要论述热贡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选择以该地为例研究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具有非典型性。
第三部分 基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保护的必要性
本部分重要论述基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对于热贡民俗文化节日保护在丰富知识产权立法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 结论及建议
本部分通过对上文的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七、本论题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对现阶段民俗文化保护研究阐述立法对于保护民俗文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二)难点 本文在研究中的难点有以下几点:1.学界对于民俗文化的解释均来自于人类学、民俗学与宗教学的解读,作为法学的解释缺少可参考文献;2.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一直都以法定节假日的施行而得到承认,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立法缺乏依据,对本文的展开有一定的影响。
(三)创新点
本文就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和立法进行研究,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采用田野调查法,通过对现有政策和制度的分析找出立法保护民俗文化节日的必要性。
八、本论题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相关的文献的检索与收集,总结和分析各界学者对于民俗文化保护的理论和阐述,明确民俗文化节日保护的重要性和立法依据。
2、田野调查法:通过田野调查方法,明确热贡文化生态实验区的文化保护政策和实际执行力度,对立法提供可行建议和意见。
3、非结构访谈法:通过对当地居民和保护者的访谈获取一手资料,结合本文,得出结论。
九、本论题拟写作提纲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非结构访谈法
第四节 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的保护现状及重要性 第一节 热贡地区的特殊性
一、热贡地区简介
二、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简介
三、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保护重要性 第二节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节日保护现状
一、热贡民俗文化节日保护现行政策与制度
二、热贡民俗文化节日保护措施执行中的弊端 第三章 基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 《非物质遗产法》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的空白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民俗文化节日方面可参考内容 第四节 民俗文化节日立法保护的困境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