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赴北京方略教育《第七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doc
赴北京方略教育《第七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
2008年3月17日至3月28日,我有幸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上海方略教育第七期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19天的学习、考察,我们先后听取了冯恩洪校长、上海洋泾中学李海林校长、北郊学校郑杰校长的专题讲座,学习了国际心理学家黄郑平教授、上海宣传部邵煜栋部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上海浦东发展研究中心顾志跃教授等的学术报告,考察了杭州市高级中学、上海闸北第八中学、上海华林中学、上海大学附中、上海高桥中学、上海香山中学、上海建平世纪中学、上海尚德中学、上海建平中学等多所学校。能与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面对面的接触,聆听这些教育大家和名家的治校的方略和他们所领导的学校成为名校的经历,感受很多,很受启发;在更新办学观念,规范学校管理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全国十大教育英才冯恩洪校长,风采令人折服;还有年青的校长郑杰和李海林,我的同龄人,但他们的作为和气质、学识和胆识,短短的一堂演讲,令我肃然起敬,已然成为我的偶像。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并付诸于今后的工作实际,也不枉此行。
李海林校长讲的校长的四项职责:服务 管理 专业引领 策划与经营
郑杰校长讲的好学校的三个层次:一般好即有质量 比较好即高效能 最好是人道
他们所讲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他们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升华为理念,都是实话实说,还很有幽默感。我很佩服他们,因为他们所介绍的经验都是很实很有用的招式。
通过学习培训,感触颇多,有一些心得笔录如下:
一、反思历史
反思自己的工作,从以前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不尽科学。作为校长,通过这次培训,必须对此作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梳理。要认真地反思一下,我们的管理理念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否与时代发展的目标一致,我们的管理方法是否行之有效等等。对这些问题不认真思考,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制约事业的发展。
以前工作中对管理科学、领导方法研究不够,参加了这次培训,感觉工作中方法简单,程序不够规范;有的决策之后政令不畅,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有时事无巨细一把抓,抑制了部门和副职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二是作风不很扎实。作风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与李海林校长和郑杰校长管理学校比起来,工作中思考眼前多,战略思考少;从众行为多,创新动作少;应酬多,沟通少;具体事务多,过细工作少。
二、总结培训理论,认识校长应该怎么做
(一)、校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搞好服务
价值观既是一个很抽象、思辩性的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对我们做校长的,更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及导向性的作用,它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对事业的态度。校长的价值观是决定育人取向的主导因素。常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校长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学校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校长必须具有执着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才能形成校长正确的价值观。
1、服务至上:教育是一项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明天奠基的事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应成为我们的目标。校长的服务宗旨,首先表现在要立足办好一所学校,这是赢得尊重的前提。记得我们教育局一位前辈问过我:校长的最大权利是什么?我不敢冒然回答,因为在人、财、物的管理上,不知道什么是最大权利,老前辈一语道出,校长的最大权利是抓质量。仔细想想,校长中权利最大的,的确是学校质量最好的。严格意义上讲,校长不是什么“官”,而是人民的一员,是政府委托办学的“拓荒牛”、“守夜人”,除了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之外,别无其他任何个人的特殊利益。任何社会成员的子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有责任确保他们接受好的教育。维护好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干事创业,干净廉洁,摆正个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与学校、学校与群众的位置,善待群众、善待教师。真正做到严以律己,勤政廉洁。
2、事业为重:作为一校之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由于价值观的原因,出发点如果是利己的,谋划决策时,就可能急功近利;遇到了困难,就可能心浮气躁;待遇不满足,就可能心理失衡。而只有始终以学校整体为重,推动自己的人生境界上升到道德境界的时候,就才会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校长,自己的所思所为,为学校所付出的一切,为学生付出的一切,为教师付出的一切,首先必需符合社会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或者个人利益与理想发生矛盾时,才会毫不犹豫地“舍鱼而取熊掌”,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陶行知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校长的楷模。他从小立下远大志向,为灾难深重的中国而发奋学习。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的痛苦了解最深,为了农家子弟能受教育,他不去当大学校长,不去享受高官厚禄,而是布衣下乡,创办了闻名中外的晓庄乡村师范。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到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实现了他
“爱满天下”的崇高的人生价值。
3、文化奠基:校长是思想文化的领跑者,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建设者,应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品格修养、形象风范上成为师生的楷模。爱学习是一个境界,用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也就是为事业、为自身发展奠基。校长除了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外,应注重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有自己的学校文化,以校风、教风、学风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永续不断,永葆青春活力的教育之魂。这次培训参观的学校中,很多时候提到的都是校长怎么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一所要成为名校和有质量的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4、奉献为荣:这次培训的组织者冯恩洪先生讲过,“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事业意味着献身。希腊古代哲学家说过,对于精神的追求,是追求神圣;对于物质的追求,是追求平凡。我们当校长的选择什么?当校长有两种当法,一种是作为谋生方式,一种是追求事业。这就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抉择。仅仅作为谋生方式,尽心尽职,不早退不迟到,不折不扣完成规定任务。从职业角度看也无可指责的。但从事业角度看,却不是这样,事业无止境,校长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对待,有追求,有理想,勇于奉献。为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全身心付出,却无怨无悔,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孩子,这也是校长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5、以人为本: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育人”。作为一名校长的价值取向必须以人为本,切忌“见物不见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我们必须关注科学教育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校长要有正确的学校观,面向全体大众,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一所好的学校是以人为本的学校,与时俱进的学校,学生喜爱、教师眷恋的学校;校长要有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校长要有正确的教师观,引导和促进教师掌握较高的教育科学理论功底,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较高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6、创新发展: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得好:“创新则生,守旧则亡”。涉及学校创新发展的方面很多,办学理念的创新,教育教学的创新,校本课程的创新,可以优化办学思想,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校长除了组织实施教学外,还承担着筹措资金,谋划发展,确保安全等繁重任务。因此,校长更要注重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成效,郑杰校长曾经讲到:在学校要形成贤者为上,智者居侧,能者居中,恭者居下的扁平结构。
校长价值观决定校长行为的目标方向,也决定着人生的境界,影响校长行为的效率,关系学校的健康发展。没有校长正确的价值观,难以实现教育的理想,难以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难以取得校长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要有能耐
李海林校长讲到:服务工作靠的是一颗心,那管理工作靠的就是能耐。
郑杰校长讲的是:在全校形成一种文化,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要有任何借口。
把两位校长的话综合起来,就是一种科学的学校管理艺术。郑杰校长在所在的学校制定了一
用心
爱心
专心 本质量手册,包括:规范化制度、程序化制度、评价性制度、奖罚制度,引领学校管理文化。
在管理学校中,校长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能耐,没有能耐,无法施展才能。管理工作靠什么?首先是对人、财、物的处置权;然后更重要的是非权力性因素,包括以下4条。
1、目标。
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目标,而不是你一提出来,人人叫好的目标。
仔细分析思考后,大部分人觉得可以实行的目标。最后做下来能够实现80%的目标。校长要使目标琅琅上口,在不同场合反复跟老师说,让老师们接受并实行。
2、策略。
何时、以何种方式、提出何种决策。
会议模式:提出一个问题——听取大家的意见——校长拍板(要比所有人的意见都高明,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3、担当。
只要学校出现问题,你都要主动承担下来,5年内的正面效应会让你终身受用。
4、人格魅力。
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换言之就是校长的能耐,就是一种表率作用,非权力影响和潜在的精神熏陶。国外对校长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有关人格方面的要求:(1)要有度量,胸怀宽大,不拘小节;(2)要有使命感,对事业一往无前,坚韧不拔;(3)对学生有深厚的爱,一视同仁地爱护每一个学生;(4)对人要有信心,要有相信人的信念;(5)谦虚、诚实,努力培养自己受人爱戴的品格;(6)要善于培养优秀接班人。
纵观这些,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坚韧的意志。要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毅力,不随波逐流,不半途而废。为实现目标,即使困难再大也不放弃。
二是豁达的性格。有广博的爱心,宽大的胸怀,有爱人之心,容人之量。善于“容”长,不
“武大郎开店”,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聚其左右;善于容“短”,理解别人,不求全责备,容“天下难容之人”。
三是稳定的情绪。无论在什么时候,校长始终保持向上、乐观、稳定的情绪。能经受得起“权威”的挑战、舆论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努力做到用理智来判断、调节自己的行为。
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校长管理学校成功的保障。自身的示范作用引导教师,这样校长才有威信,才能使教师亲而近之。只有在改革和发展中,校长高举大旗高喊“向我看齐”,才能产生良好的感染力和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合力。
(三)校长的专业引领――靠的是校长的水平
李海林校长讲座中,介绍到现在校长面临三大挑战:
1、面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2、整个社会混乱的价值取向,3、必须面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利益要求。
作为校长,要抓住三个基本点不放: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和以教学质量为本
他提出教师专业引领的一条途径:找问题→读书→找到立场、观点、方法→反思→提高。仔细体会,这的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之路。
心得:
校长要以学习研究的精神引领教师的学习研究精神,常言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话用在校长上,就是校长要给教师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且这水还必须日有所新,不能是陈年的浊水。要求教师要有学习研究的精神,校长必须带头学习研究,做专家型、学者型的校长。
一个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该校办学水平和校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那么,校长应如何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
1、制定管理目标引导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管理目标要与教师价值实现、教师近远期利益等内容密切相关。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校目标贴近教师的实际,又适当增加了难度,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使教师产生了自我设计的工作动机,寻求自我发展的情感和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可见,学校管理目标如果能够切实体现教师的发展需求,将会对教师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优化人际关系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基础。校长要优化人际关系,对内力求干部教师和谐相处,干部专心为教师发展做实事,教师专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外要有勇气打开校门,把专家学者请进学校,指导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网络。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学校要重视利用各种机会,培养教师优化人际关系的能力。
3、更新动力机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有研究表明,个别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个人追求的动力来实现,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则需要动力系统的支持。这个系统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等。校长要不断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断有新的想法和进步。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系统中,对多数教师而言,起根本作用的仍然是物质动力。
4、优化学习意识与教师共同发展
校长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就要成为研究型、反思型的管理者。校长的第一要务应该是学习。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的理论,用科研的方法和反思的策略去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共同发展。
5、改变管理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如果总是强调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性就会受到压抑,其专业水平就难以提高。校长给予教师发展的自主权,但急功近利,要求教师快速发展,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校长在管理方式上讲究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指校长对教师的管理要讲究差异性,对入职型教师和成熟型教师,对学科带头人和一般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校长要研究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起点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专业发展的建议。人性化管理要求校长倾听教师的心声,由教师自己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人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建设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把教师个体发展与教师群体发展相结合,把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内驱力,使教师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
郑杰:“好学校的最高境界,师生都快乐、幸福。”郑校长提到:“学校的产品课程,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根本的宗旨就是使人愉悦”。说到底就是让全体师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作为学校领导,应捍卫教师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真正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尊重人权,二是尊重人性。也许幸福不是一个终点,真正的幸福只在对幸福的追求之中,那么捍卫教师追求幸福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帮助教师实现幸福生活本身。
(四)校长的经营与策划——靠的是校长的见识
成功的事业是策划出来的,好的策划是领导者智慧的体现,是有创意的即独特的想法,但允许不成熟。策划的作用:效果的轰动,资源的合理配置,时间的有效安排,形式的吸引力,激励参与者等。策划的过程是对一系列点子的筛选、提炼和比较的过程。对新、奇、特、怪的点子要保护。
校长要创造未来,就必须挑战自我,经常想想下面的问题:
我是什么类型的校长?
我的管理职能结构有没有缺陷?
我在教师群体中的影响力有多大?
我在管理上的苦恼是什么?
校长应经常反思跨越障碍
我的管理智能结构有没有缺陷?推出概念,决策论证能力,信息与感情沟通的能力,组织实施与运筹的能力,自我反省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我在教师群体中的影响力,在群体中究竟有多少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支持我、拥护我、关心我呢?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呢?
这次学习,听了很多理论,也实际进入学校体会,对自己的工作帮助很大,以上4条,面面俱到,那就是冯恩洪、李海林、郑杰这样的大师了,只要具备其中几项,就完全可以做个称职的校长。
教育局组织校长到北京培训,为期两周。学习内容丰富且深刻;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经验;既有传统教育的挖掘,又有理论前沿的探讨。
通过学习,我受到比较深刻的教育。一是了解到了国内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前沿动态,进而能够较准的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如新课程实施要把握的重点和尺度。二是能将过去的一些点滴的经验赋予理论的解释。三是能对一些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规划到实施制定完整的方案。在学习中,北师大教授石中英所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校文化建设是根据社会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主动的、理论的进行学校文化总结、反思与重构的过程,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价值目标和社会功能。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校园人(教师、学生、职工等)相互磨合所激发出来的团队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人和校园物质融合,物质体现人文价值,即所谓“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下面就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想法:
我校刚成立,学校布局建筑已具特色,但校园绿化美化,室内的陈列布置还没有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几乎是空白,这给我们提出了机遇和挑战,能够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高起点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我们要动员社会力量,通过邀请、座谈、设计、支助等形式参与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动员全体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且要融入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者和体现者。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充分显现现代化气息,以及通过现代化手段传承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地区文化特点。
1.学校两面通街,要从不同的角度向社会展示着学校的风格特色。正面要展示出学校的建筑造型特点和校园特色,给人一种建筑主体气势宏大,校园舒展美观,建筑物和校园协调和谐的感观。主体建筑上要用不同的字体、色彩表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侧面也要传递着学样建筑风格和精神文化等信息,并且要做到正侧面和谐统一。
2.学校布局合理,色彩典雅,建筑物各具造型,但缺少了一点人文气息,要精心构思,画龙点睛地增加一些标志和画面。
3.校舍内部的陈列与布置要充分彰显以人为本,功能完善的特点。4.提前规划设计,做好今冬明春校园绿化工作。
(二)校园制度建设
对我们新学校来讲,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要尽快用制度规范和引导师生的行为。
制度建设要做到有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符合科学性,有可操作性和正确的导向性。
制度建设要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教职工的参与,要得到师生的理解、认同,并且变为自觉行动。
制度的执行要做到公正合理,奖罚严明,导向正确。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隐性,需要长期的细心的培育。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通过教师间,师生间相互磨合,酝育出学校的风气来。这些风气应该是团结、关爱、务实、求真、拼搏、高效。整个学校的人和物都要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教风。针对我们现在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尽快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初步形成自己的教风;制定规划,长期培训教师,稳步提高教师素质,使教风得到不断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提炼和升华。要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使之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和导向。
再次,要培养良好的学风。要形成爱学习,会学习的风气。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杜绝一切使学生厌学的做法。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思维模式,改变教职工的学习方式,建立学习型的教职工队伍。
最后,要建立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领导间,教师间,学生间要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要有种亲情感受,有一种大家庭的温暖。
用心
爱心专心
第二篇: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学习心得
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学习心得
本次心理咨询师培训,对我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一片片绿洲,浸润着整个自我,启迪我脱离陈腐的轨道,踏上崭新的旅途。然而同时也让我回眸曾经留恋的脚印,感到痛彻心扉,在广阔的人生田野上,要么盐碱秃无,要么杂草丛生,鸟瞰而沧桑,审视而千疮百孔。尤其在培养孩子方面,深感自己的失职,倍感自责、愧疚!也许,这是必然的心理过程。尽管如此,也必须正视现实。让培训的收获转化为强劲的动力,让过去的遗憾时常鞭策,奔向崭新的原野!
于海霞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学知识要学到心里去。因为学到脑子里的东西是知识,学到心里的是智慧,从知识到智慧需要一个漫长甚至一生的历程,这一历程叫成长过程。”这段话深深扎根到我的潜意识里。因此,我极其珍视这次培训及其整个过程,培训虽然完成了,但还要积极学习、探索,力争尽快地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甘泉,化作些些细雨,唤醒春来复苏的大自然!让更多的人绽放智慧人生!
下面将营造未来时空的具体心理过程描述如下。
一、培训洗礼的蜕变
观念的转变。在深入接触“心理咨询”这一课程之前,可以说我对“健康”的理解是狭隘的。之前,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鼓励孩子多参加些体育锻炼,我以为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会有幸福快乐的生活。虽然这种思想也不为错,但通过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明白“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身为老师,在教好孩子们文化课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健康的身体再加上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提高工作的幸福指数,教育出更健康向上的孩子。
教学态度的转变。学习的这些天,抛开了一切繁琐杂事,自觉学习机会难得,便静心学习领悟。虽然老师们的讲解非常精彩,但由于自己的基础水平受限,我仍感受到了学习的苦和累。此时,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们,平时的教学中,我是否关注了他们的学习基础?体会到他们学习的心情?反馈过他们对学科学习的意见?审视自己的结果便是:一定要多体察孩子们的学习心情,多理解孩子,千万不能做高高在上的老师。
另外,授课专家的提醒也让我时时在反省自己。各位专家都有主张说:“学生是我们影响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老师在面对学生时也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还有对后进生教育的诠释都让我对老师这一职业重新定位——蹲下来协助孩子学习,这才是为师之本。其实,教育是“心”的教育,心快乐了,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这是多么简单的教学智慧!
生活理念的转变。“心理学是一门幸福学”。的确如此,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我们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拥有健康的心理会让人滋生幸福的感觉,而幸福的感觉又能传递感染身边的家人,和谐快乐的生活由此开始。所以,善待老人、体谅爱人、关心孩子应该是我践行此次学习的最好方式。
教孩子、教学生的方式的转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父母的生活习惯、品行道德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为孩子做好一个健康乐观的榜样示范应该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点我一直在认真做,努力做,孩子也朝着一个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父母孩子一样大,如何对做好青春期的母亲,我正在摸索中。再用小时候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似乎已经不能让孩子接受了,虽然孩子还没有出现我们常说的“叛逆”,但我一直在找寻最好的方法来和孩子沟通。而这次心理培训正好填补了我此项的空白,老师讲解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以及案例,让我在教子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知此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待学生也应该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另外,给位专家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诠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生动而又睿智的案例分析,都让我为之震撼,真正为我上了一堂心灵成长课。
二、培训启发的未来操作
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我并没有为自己定下多么宏伟的目标,我只想回到单位之后,做好心理健康的普及工作,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关注自己的家庭建设,继而提高自己及周围人的幸福指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的学习,不仅弥补了我在心理学这方面知识的欠缺,还让我明白了,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单单要教好课,更要让自己,继而让自己的学生、自己身边的人都拥有阳光健康的心态,能够快乐而幸福的生活。
在实际的教学和生活中,我会努力践行自己说过的话,在班级里,以班会课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家庭中,用乐观阳光的心态感染家人;在同事、朋友中,更要以“自助助人”的理念浸润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希望不久后,我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向领导老师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心理健康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任教老师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第一种状态是正常状态。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鉴于上述,将来的操作如下。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只是一种设想,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操作过程中仍然坚持学习、探索。尽最大努力做好心理咨询的普及和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参加全县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参加全县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
培训班学习心得
教体局于2011年4月15日——17日,举办了全县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在于蓄各能量,增强干部的管理能力。教体局各股室长分别介绍了各股室的工作职能,并就工作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本县三位校长就学校工作做了大会交流。平泉县三位教体局领导、校长就平泉县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问题的建议向大家做了介绍,特别是北京海淀区翠微小学的两位副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学校教育科研的先进经验,海淀区学区主任张雁翔同志谈了校长的管理理念。市督学李忠诚同志谈了督导工作,并就明年我县综合督导评估和教学督导评估工作的准备工作做了指示。汤局长全程跟踪学习并就本次培训班做了重要讲话。本人作为一名中学校长参加了培训,学习后深受启发,下面就本次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做一个有办学思想的校长。
张雁翔主任谈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具有指导意义。担任十几年的副校长工作,积累了精于管理、善于管理、勤于管理、科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初任中学校长工作总被琐事缠绕,听了张主任的介绍,本人如梦初醒:一是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站位要高的校长,就办什么样的学(即办学目标),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遵循什么样的办学价值观要结合张中实际认真思考,征求全体师生的意见,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使学校成为有明确办学思想的规模校。让校园富有朝气,让师生增添
1智慧,让学校更加和谐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二是在实践层面抓好干部队伍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和资源管理,使干部队伍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和资源管理,使干部队伍具有危机意识、发展意识、领先意识,整个队伍具有合作、学习、人梯的三种品质。今年张中单列,我们将针对工作实际,找到问题症结,出思路、拿方法、抓落实。使张百湾中学在榜样的作用的引领下重新扛起质量优胜校这面旗帜。
二、抓好常规教学工作,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发展。培训班上,零距离聆听了北京翠微小学几位专家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的建议,讲解了常规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受益非浅。本人虽担任业务主任,业务副校长工作十几年,聆听专家的讲座后,将认真研究学校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工作,实施新苗工作(新教师培训工作)。新星工程(年轻教师3年以上教龄),名师工程(经验教师素质提升引领工程)使全校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认真抓好备、讲、批、辅、考常规教学各环节,加强常规管理,教导处研究制度,监控教学过程。在常教学中形成本校特色,真正在工作中认真分析、诊断、求新求变,现在困扰我校发展,质量提升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效率低,所以学校将认真考虑教师培训,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使教师在教学改革上有思想、有行动、有办法、出成就。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飞跃。
学校虽小但要有教研的特色,这是我对学校教研工作的观点。听了孟桂民校长关于校本教研工作的报告后结合本校实际,将对本校集
体备课,分层教学、作业留批等方面进行研究,争取抓住问题实质,找到切入点,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达到高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依法治校,规范办学。
县局各位股长介绍了各股室的职能,并结合学校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因初任校长,所以听后觉得对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内容,同时提出了工作措施。本人将按要求做好人事、财务、体育卫生等工作,做到依法办事、规范办学。
通过三天的学习,感觉工作思路更宽阔、清晰,也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和管理经验,提升了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干好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大胆尝试,干好学校管理工作,重新扛起张百湾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优胜校这面旗帜。
2011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