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在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
金秋时节,2010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过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新生中女生占31%,过去清华的女生比例比较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体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女生比例基本稳定在大约三分之一。今年新生中,有少数民族同学264名,占总数的8%。此外,还有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生共计425名。在座的同学们中,有一些同学来自贫困地区、地震灾区,或因为其它多种原因家庭经济有一定困难。按照统计,清华每年有大约25%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其中占学生总数10%的同学特别困难。对于所有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通过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一系列措施给予资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学通过“绿色通道”完成了报到手续,实现我校“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学好专业,全面发展,追求和谐。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宽的要求。我们常常说要求大家“全面发展”。今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所需要的更多知识与精神素养,这是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十年前,清华大学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创并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通过“绿色教育”的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通过“绿色科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绿色校园”建设生态和谐的良好育人环境。记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先生,他向清华师生演讲时,以自己家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例子,说明他如何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后来的宴会上,他又问我: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我当时没有向他全面介绍我们学校的有关工作,我跟他说:您刚才说自己开车上班,选车的首要标准就是要节能减排,这确实很好,不过我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估计节能减排贡献更大吧!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路途多远都骑车前往,但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行动中去,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更要成为节能、环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模范。
第三,深入了解国情,具备国际视野,明确历史责任。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将要参与的一系列国庆教育和庆祝活动,正是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相信大家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与我们的国家密不可分。我们的许多前辈师长正是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祖国的深挚热爱出发,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要更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还必须放眼世界,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学校正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大力推动学生海外交流与合作。去年,学校公派出境学生达xx多人次,通过“海外名师讲堂”、“优秀新生海外研修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暑期研修计划”,以及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和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境外学习环节,构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座的同学来说,我们力争在近几年内,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具有海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营养,胸怀天下,服务祖国。
第二篇:在清华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一份厚重的人生选择
──在清华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0年8月26日)
校长 顾秉林
同学们:
今天,带着高考成功的喜悦,带着家人朋友的祝福,你们走进美丽的清华园,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为这座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问好:清华欢迎你!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学校,向辛勤培养你们的父母和中学老师们道一句谢意: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的关心、支持与信任!
各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都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佼佼者,不少同学获得过各种竞赛的优胜。我还知道,你们当中有申办青奥会的形象大使,有玉树灾区英勇救人的“藏族小英雄”,还有一批具有突出特长的同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我为清华能迎来你们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高兴!
为了你们的到来,学校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个“全球最美大学校园”里,你们将会享受到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成才支持体系,包括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近三分之一学生将在大学期间出国交流的国际培养环境,以及新生研讨课、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一系列因材施教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从多个方面给予帮助,绝不会让一位勤奋而有才华的同学因为经济压力而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
同学们,清华为你们搭建了成就梦想的平台,但是梦想的彼岸还需要自己去找寻。高中时代,考入清华也许就是你们的梦想。现在,当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下一站的目标在哪里?选择了清华,究竟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思考或许会伴随你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选择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从建校之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开始,清华人就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毕生追求。不久前辞世的钱伟长老学长,最初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历史系,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毅然改学物理,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为科学与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钱老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正需要每一个有理想的清华学子,勇敢地承担起肩头的责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舞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可以引领你们成长的方向。但要真正担当得起这份责任,首先还是要“好好学习”。刚才钱颖一教授提出希望同学们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我都非常赞同,期望同学们在校期间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积极尝试各种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健全人格。此外,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学阶段的学习看似轻松自由,但要想真正学好、学透,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质量的设想和批判性见解,就一定要十分地踏实勤奋。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在感兴趣的领域里,扎扎实实地下功夫。
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是同学们不断追求的成长目标,而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是要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清华有句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清华独特体育传统的写照。学校将在大学四年都开设体育课,并为同学们课余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一流的设施和条件。希望看到你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挥洒汗水,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并把它长期保持下去,成为一生的爱好和习惯。
同学们,明年清华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走进清华,成为了百年清华校园里最年轻的清华人。近百年来,从这座校园里走出了大批学术大师、治国之士和兴业之才,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衷心期望大家继承和发扬清华传统,勇于担当,茁壮成长,成为不负社会和时代期望的优秀清华人!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大学2011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金秋时节,2011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四篇:在清华大学2009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上帝掷骰子吗?
——记《南湖科技之光》第31期有感
突然有一天,有人对你说:“我们的世界是无序的、混乱的,只是由统计的概率大致规划出来的,或许在此刻你已处于另一平行世界„„?!”你会怎么想?认为他疯了?!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们都处在一个量子的世界中,但这又是天才的爱因斯坦所不能容忍的。
300年前,牛顿的物理理论推翻了禁锢,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然而物理本身又是那么捉摸不定,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100年间,一个个新的物理现象不断进攻经典物理理论,天才的爱因斯坦在关键时刻担起了历史的责任,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用相对论统一理论推翻了整幢物理大厦,重整了体系。但恰恰此时,一个新的世界——微观粒子世界与相对论格格不入,顿时物理体系再次趋于崩溃,量子论登上前台。
在爱因斯坦之前,世间一切物理量都是可以确定的,可以测量的,但量子却以随机概率重整了世界,一切都不可能确定。试想,哪个物理学家肯承认自己连最基本的参数都无法测准,量子的魔力如此巨大,以致爱因斯坦举足无措。
世界不能没有规律,正如爱因斯坦坚信的那样:“老头子不掷骰子(爱因斯坦习惯称上帝为老头子)”,他晚年在追寻统一论,去“约束”这个世界,可惜他带着遗憾走了。
爱因斯坦终其毕生精力却失败了。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仍显得过于渺小,一切充满玄机,一切又无比精准。物理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中倒塌了又重建,谁也没有能力保证它不再出现危机,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世界——量子的世界。
面对这一切,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便是不断地探索,不管上帝是否掷骰子,我们要为我们的未来掷一次骰子!
学管会编辑部:李欠欠
2007年12月16日
第五篇:在清华大学2009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立足新起点 迎接新挑战 争创新成绩
──在清华大学2009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年8月27日)校长 顾秉林 同学们:
金秋时节,2009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过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新生中女生占31%,过去清华的女生比例比较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体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女生比例基本稳定在大约三分之一。今年新生中,有少数民族同学264名,占总数的8%。此外,还有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生共计425名。在座的同学们中,有一些同学来自贫困地区、地震灾区,或因为其它多种原因家庭经济有一定困难。按照统计,清华每年有大约25%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其中占学生总数10%的同学特别困难。对于所有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通过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一系列措施给予资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学通过“绿色通道”完成了报到手续,实现我校“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 来 源 于 贵 州学习网 历史是以邪恶、黑暗、悲惨、阴谋、欲望下的挣扎和无耻为底色而写就的。在那些所谓正义和光明的身后。研究结论
1、不是所有的个人遭遇都能成为公共事件。公共事件是指能引起社会普遍关心并引发议论以及社会波动的事实。
2、中国现代史上有些公共事件是制造出来的。
3、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决定于个人遭遇中包含的特殊因素与社会普遍心理之间的暗合关系。(基于民族主义以及一般中国人具有的贞操观念)。
4、政党在利用个人遭遇实现预期目标。
5、媒体在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中起主导作用。
6、当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时,社会不再关心个人遭遇以及相关事实真相,而关注其它政治目的和倾向于渲泄非理性情绪。
黑手的背后通常还有黑手,个人行为是群体利益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