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世雄——构建校园文学社 打造学生兴趣平台
构建校园文学社 打造学生兴趣平台
——试述乡镇小学中构建校园文学社的作用与影响
南海西樵镇太平小学 李世雄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学生接触、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是基础阶段,兴趣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而我国,乡镇小学占了绝大多数。在乡镇小学也构建校园文学社,让学生参加文学社方面的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是非常有效的。
李镇西老师提出:语文课要体现出尊重与引领、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他主张在乡镇小学也构建校园文学社。
李镇西老师的理论强调了构建校园文学社。在文学社活动中,教师要以诗人的情怀、作家的素养,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
关键词:文学社 引领 激发 提高
在我国,乡镇小学占了绝大多数。
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学生接触、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是基础阶段,也是语文学习成败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将影响到我国的未来。让我们的小学生担当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兴趣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兴趣培养以外,课外的语文兴趣培养也相当的重要——参加文学社方面的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李镇西老师提出:语文课要体现出尊重与引领、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他主张在乡镇小学也构建校园文学社。在文学社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语文的快乐。
李镇西老师提倡采取是以兴趣激发兴趣方式;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思想点燃思想;以民主造就民主。他的理论强调了构建校园文学社,在文学社活动中,教师要有诗人的情怀,作家的素养,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
我觉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乡镇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也可以把李镇西老师的这些主张、方式落到实处的。除了在课堂上落实,课堂外构建校园文学社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构建校园文学社,并把它打造成激发和引领学生兴趣的平台;按自愿性原则,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吸引学生自愿参加,教师大力引导,能够让我们语文课得以延伸至课外,让语文课的课外活动进行得更加的深入。同时,通过文学社成员的带动、示范,吸引更多的学生,对文学社油然而生地向往,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对于提高我们乡镇小学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立竿见影之效。
一、增强自豪感,激发语文兴趣,校园文学社是“红领巾”以外的新天地。
在我国,乡镇小学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乡镇小学无论是场地、师资等各方面的办学条件,比起城镇来说,相去甚远。
一直以来,这些乡镇小学中,小学生参与最多的,莫过于少先队中队活动了。但在乡镇小学办个文学社,无疑于给乡镇小学的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加入少先队,成为少先队员后,现在再加入了学
校的文学社,这会增强文学社员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语文兴趣,使得学生在语文这一方面,会更加努力、进取,成就也会越大。说不定,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文学巨人呢。
那些刚开始未能加入学校的文学社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创造条件,为加入学校的文学而努力,这会激发他们的语文兴趣,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也会在语文这一方面,更加努力、进取。
这样,以点带面,乡镇小学的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会不断地提高了。
二、阅读指导、激发语文兴趣,校园文学社是更直接的有力工具。
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取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丰富营养,才能延续我们的伟大民族文学。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多进行课外指导,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语文兴趣这方面,校园文学社是更直接的有力工具。
文学社不必进行学期考试,不必进行学期评定,这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无法比拟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文学社讲座。那次,我精心准备,跟文学社成员、各班挑选的学生谈“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作家沈石溪的作品。沈石溪先生创作的动物故事,读来令人动容。我跟社员、学生谈沈石溪先生的人生经历、沈石溪先生的作品;《最后一头战象》(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羚羊飞渡》(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会贸易的狐》这些动物小说,把
学生带到一个从未涉足的天地,看着他们睁得大大的眼睛、脸上受震撼的表情,我知道:我成功了。
果然,这些学生生后来不但爱上了语文,更爱上了学习!他们不单找沈石溪先生的作品来看,对其他作家、文学其他方面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学生后来更成为了我们镇中考的语文“状元”。他有一次回母校时告诉我,是我的讲座、是沈石溪先生的作品,让他爱上语文,爱上学习!他还说,小学时加入了文学社,仿佛是打开了文学殿堂之门!
这,是出自一位刚完成初中学习的中学生之口,让我很是意外!
三、进行阅读培训、激发语文兴趣,校园文学社更能使学生进行快乐阅读。
现时社会中,出版物众多,学生以及家长会觉得无从选择。这时,我们老师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在课堂上、在课外、在文学社的讲座中,我们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而这三者当中,文学社的作用与影响尤为重要。我们校园文学社精心选取名家名篇,特别是跟语文课本中的名家名篇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给他们阅读方法,更好地进行精读、略读、浏览,享受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对于引导学生通往文学之路,这个真的很重要。
我们校园文学社的讲座内容可以很有针对性——针对我们的文学社的成员、针对我们文学社的发展方向,在开学初就拟订好计划,并尽可能地如期举办。每一次的培训完了以后,学生都会进行相关的阅读,并能够用好我们老师教给他们的阅读方法。于是,学生的阅读
量、阅读感悟就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是快乐阅读了!
四、多组织采风活动,使校园文学社成为学生真正的第二课堂。
多组织采风活动,使校园文学社成为学生真正的第二课堂,是吸引文学社成员需要,也是吸引文学社成员以外的学生的需要。
我们学校每学期一次的春游或秋游,学生脸上那难以言述的快乐,都会让每一个带队老师动容。而校园文学社的各种采风活动,就把这快乐放大了数倍——定期的讲座、培训,加上多姿多彩的采风活动,每一位文学社成员都乐此不疲。他们会适心地进行准备、翻阅查找各种资料,同时也进行大量的阅读。
另外,我们校园文学社所组织采风活动,很广、很泛。附近的工厂、村庄,很少进的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等,都是我们采风活动可能会到的地方。社员的阅历见识、感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根据这个而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更有新意;加上社员不大的年纪,看东西往往跟大人不同,写出来的作品也就有着与成年人更不同的观点、见解。
所有的文学社成员在不知不觉中的提高,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大吃一惊!文学社,真的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了!关键是,他们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不知不觉中爱上学习、不知不觉中受校园文学社的影响、不知不觉中提高,这就是我们校园文学社所要的、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五、多写多练,做生活的有心人,校园文学社是连系学校与社会的通道。
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学社写作自由灵活。文学社指导老师要么是在进行了讲座培训之后,要么是在采风之后,要么是在组织文学界社
成员阅读了经典美文后,触动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再让他们展开想象,进行写作练习,学以致用。而校园文学社,就成了社员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通道。
多写多练、长期坚持,社员的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还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站在一个特别人群的角度,或许能比较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彰显出可贵的创新意识。
六、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校园文学社能使社员更好地成长。
我们文学社成员在所有的培训、活动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促进,彼此都能更好地成长。
我们文学社曾经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代表进行过采访,不少社员都相互提点、互相修改,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采访报道,给许多学生提供了不少学习上的好方法、好习惯;在观看了“南海大班会”后,部分社员也是这样地相互提点、互相修改,写的观后感获得南海区一、二等奖,效果相当好,也引起了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视。
社员在各种的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例如我们学校文学社的“学生社长”李依欣同学,在我们文学社的这一种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的风气之下,真正地成长起来了。她在参加佛山市“创文”活动征文中,一举夺得小学组一等奖;在参加佛山市高明区“红马甲”小记者选拔中,也顺利过关斩将,成为“红马甲”小记者,并在小记者成为相当突出的一个,深受高明区电视台“红马甲”小记者培训班导师的青睐,为我校的文学社赢得了荣誉。
七、营造书香气息,构建校园文化,文学社是加强学校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我校的校园文学社自成立以来,营造出我们校园特有的书香气息,构建我们特有的校园文化。对内,它为全校每位热衷文学的学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培育和发现文学人才,丰富学生社团生活,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外,为学校建立一条与社会和兄弟学校之间加强联系与彼此交流的纽带,并向学校反映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为主旨。我们精心打造出的社刊《浪花》报,已成为文学社员提高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平台,也成为反映全校师生心声的平台,更成为了与家长沟通、与兄弟学校沟通的重要纽带。它的效果与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当然,我们的校园文学社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它的作用与影响只是初见效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校园文学社的前途、它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
参考资料
1、沈石溪 《斑羚飞渡》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
2、《斑羚飞渡》(短篇小说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向青少年推荐百部优秀图书。
第二篇:李世雄 太平小学文学社总结范文
百舸争流 浪花朵朵
——太平小学“浪花”文学社工作总结
心怀文学理想,寻找诗意人生。这就是我们,太平小学“浪花”文学社,一群阳光青春的学生组成的追梦团队!
我们“浪花”文学社成立于2009年2月,以“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校园生活”为宗旨,以“发挥特长,提高写作素养”为目的,积极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为爱好文学的师生搭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文学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和文学活动,积极引导全体社员、学生真正地读书、做人、练笔、创新。
一、更新观念,只为涌现更美浪花。
自2009年“浪花”文学社成立以来,学校领导更新育人观念,一直给予大力的支持,包括完善文学社机构,选取适合的指导老师、选拔学生社员。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发奋进取,克服困难,各项活动有声有色。特别是李世雄老师上任社长以来,他带领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功。我们文学社焕发出勃勃生机,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2012年4月,我们浪花文学社与《珠江青少年》报合作,在校内授牌成立了 “红马甲”小记者站,使我们文学社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位社员受益匪浅。《珠江青少年》副总编刘文典刘叔叔给我们授牌、带上小记者证时,我们都兴奋得眉飞色舞。
二、举办讲座,浪花涌动,蓄势待发。
为了我们社员的发展,更好地创作,我们费尽心机地邀请了《珠江青少年》报、《课堂内外》杂志社的主编、编委和记者到我校,举办文学讲座。
1.《课堂内外》杂志社的“爱心大讲堂”讲座、2.《珠江青少年》报的“如何当好小记者”讲座 3.《珠江青少年》报“小记者培训”讲座
为我们展示了一片新的天空。在讲座中,我们可以和主编、编委和记者直接面对面地沟通,了解采访、写作、文学方面的技巧,解决我们开展文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
在学校内,我们还参加了相关的专题学习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更是不辞劳苦,前后举办过李世雄社长的《学会观察,做个生活有心人》讲座和《如何选择恰当的观察角度》讲座、邓玉英老师的《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讲座、邓英权老师的《诗歌欣赏与创作》 1
讲座等等。
每次讲座,我们文学社都认真组织,成效喜人,激发了我们社员的创作欲,纷纷表示:要好好地体会、消化,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三.办好社刊,浪花相互促进。
社刊是文学社成熟的标志。为了把社刊办好,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防止抄袭;二是提高作品质量;三是搞好社刊版面设计;四是组织好稿件初选、修改,然后请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们进行指导、修改、选稿、定稿。
社刊印发、共同阅读以后,我们还会组织社员,收集大家对本期社刊的意见和建议,指出优点和不足。这样,既提高了社员的鉴赏能力,又有利于激发社员的自豪感、调动积极性,更好地促进社员的写作水平,提高刊物质量。
大家都说,我们浪花文学社的社刊是越办越好了。我们知道了,更是比吃了蜜还甜呢。
四.组织征文,浪花携手共进。
五年来,我们多次成功组织了社员、学生参加了不同级别的作文大赛,如“粤星杯”作文大赛,市、区举办的“开学第一课”征文大赛、南海区书信活动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全区组织的作文竞赛,文学社都会精心组织,要求每个社员必须参加。如:2011年的广东省“粤星杯”作文大赛、镇的“樵韵杯”征文大赛,我校文学社社员、老师就40多人次获得了奖励的好成绩。
此外,在校内,我们都会组织不同主题的征文活动,如“我长大了”、“争当美德少年”、“感动中国”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每次的征文活动,我们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写作热情,把它当作锤炼笔力的一次机会,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携手共进。其中,一批文学爱好者和擅长写作的社员最终脱颖而出。
五.采风见世面,浪花崭露头角。
我们文学社每学期都成功组织社员开展外出采风的活动,引导大家走向生活,开阔视野。从去年开始,李世雄社长跟我们一起,开始了“乡土文化之旅” :从身边开始、从乡土文化开始。在旅程中,我们探寻了石湾陶文化、九江酒文化、西樵陶瓷文化、西樵索美厂的企业文化。以后的日子,我们将探寻西樵松塘古村文化等等。请让我们回顾一下几次比较大型的采风活动吧:
1.2013年3月15(参观索美金属马赛克)、2.2013年5月8日(南风古灶诗歌节启动仪式)、3.2013年9月30(九江双蒸博物馆)4.2013年10月30(蒙娜丽莎艺术馆)
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浪花文学社渐露头角,并参加了在南风古灶举行的的2013年 “薪火相传”诗歌节启动仪式。我们还是南海区唯一参加活动的文学社呢。在那次的采风活动中,我们居然亲眼目睹了一些著名作家、诗人的风采,还跟他们近距离接触、交谈、采访!著名作家高名、著名诗人刘延滨他们的风采,真让我们为之倾倒;得到他们的鼓励,使我们信心百倍;拿到他们签名的社员更是格外珍惜。陈可欣、陈俏蓉、李依欣、麦海琪等同学
经过几年的积累,文学社中不断涌现写作尖子。陈可欣、陈俏蓉、李依欣、麦海琪等同学的作品多次获得市、区、镇等级别的奖项。这些写作尖子的表现,很好的促进了文学社工作的发展。
以上,是我们浪花文学社是取得的成绩和一些做法。当然,我们文学社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上还有待努力。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浪花文学社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合和为美,将引致群芳竞艳;百舸争流,必激起浪花朵朵!我们太平小学“浪花”文学社,正绽放丽日光芒、走向灿烂明天!
第三篇:规范办学行为 构建家校平台 打造书香校园,追寻快乐教育
规范办学行为 构建家校平台 打造书香校园,追寻快乐教育
山东省单县实验中学
一直以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教育管理中的任何不良现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做法是:
一、规范招生行为,做到公平、公开、公示
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实行按学生户籍所在地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招生时,采取先报名、后入户、再分班的程序,报名时严格审核学生户籍、学籍卡、房产证(或土地证)、家长身份证等相关手续,报名后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组逐一入户调查核实,确保服务区学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招生后,我们按照新生户口来源,性别等因素,采取S型编班,班主任抽签的办法进行分班。我们实行小班教学,每班控制在50人以下。整个招生及编班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并进行公示。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学生变动及普及资料更新工作,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二、规范教学行为,涵养教师业务底蕴
1、我校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2、除学校规定的统一作息时间外,从不另行规定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的现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上下午各开展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在跑操和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保证了学生有健全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同时要求教师不得在上述时间内上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及课外拓展活动时间。要求家长确保学生每日有9小时左右的充足睡眠时间。
3、规范作业设置,建立了家庭作业总量调控制度。保证每天学生的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2小时。作业设计上我们强调深入浅出、精
心选题,要求每位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习题,做到每一道题、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我们把作业训练与单元考核紧密联系,要求各老师制卷时保证卷面有30%左右的题来自于学生的家庭作业等训练作业中和书上真题,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每一份作业。作业批阅上我们强调“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倡导对学困生作业多面批、多肯定、多激励,努力提高作业的达成度和巩固率。让作业成为体现教师师德的一面镜子,让作业成为体现学生认真学习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面镜子。
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从不组织参加没经县教育局批准的各种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5、减负与增效的主体在学生,主导在教师,关键是教师能否真正做到“用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借助宣传、引导、激励等有效途径,让“工作规范”深入教师的心中,让“规范工作”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
一是:备课,抓好学情分析。备课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只有有效的备课才能创生有效的课堂,才有高效的质量。工作中,我们在教师中树立“了解学情和了解教材同等重要甚至比了解教材还重要”的备课理念,立足学校实际,组织教师专题研讨“如何提高备课效率”。通过研讨,我们统一大家思想:备课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准备,备课最关键的是学情的准确分析。备课最好的是“常态课”,只有“常态课”才能支撑课堂教育质量。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每位教师备课不走过场,废弃一些程式化的内容,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学生学情上、花在钻研教材上,实实在在的备课。
二是:上课,抓以教学目标达成为核心的教学重点内容处理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上好课的主角却是学生。我们要求教师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关键。即,第一,抓课始摸底。我们规定:课堂复习铺垫引申阶段,语文教师必须组织听写、背诵等工作,数学教师必须组织口算、笔算等工作、英语学科必须组织单词听写、默写、课文段落背诵等工作,有教务处进行课堂巡查。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更能有的放矢,更有效。第二,抓课堂组织教学和学法指导。“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这是“减负增效”的目的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初衷和归宿。加强课堂组织教学,倡导教师借助肢体语言、应用模型、直观教具来刺激学生的大脑、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兴奋起来,愿意倾听、积极地倾听,听老师讲话、听同学发言并发表见解,提高听课效益。第三,抓当堂作业的完成。我们要求教师课堂上(尤其是数学课、语文、英语等学科)要留足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真正实施和完成课内补差。
三是:培优补差工作,抓学困生。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他们最大程度的投入到教学中。组织单元考核和知识质量调研工作时,我们对每次调研试卷都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学生的知识缺陷。课任老师围绕调研工作中出现的学生知识缺陷,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班级后10名学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阶段性的补差工作。然后,教务处组织年级组内学困生单元考核二次检测工作,查验工作成效。目的是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学困生,把补差工作落实到位。
6、完善、落实“四项制度”。
第一:教师读书学习制度。学校规定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为教师集中业务学习时间。教师现场阅读由校长室推荐印发的学习材料并现场写学习感言、现场交流。学校教务处按双周向教师推荐业务学习材料,要求教师自由阅读,每周至少要有2个小时的自学时间。为强化阅读效果,学校要求教师按月向教务处递交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经典语丝或阅读感言,教务处按月以简报形式印发《单县实验中学教师读书经典语录》,展示教师的阅读收获。
第二: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要求教师每次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后,均要给学校老师做一次学习汇报。可以是业务讲座、也可以是课堂展示,目的是让大家都有收获。
第三:新老教师的帮扶结对制度。要求结对教师每两周开展一次互听互评活动、一次备课笔记互阅活动、一次学困生帮扶方法交流活动,籍以互学互进。
第四:优秀教师业绩展示制度。工作中,我们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先进典型,按月把教师中的优秀人物事迹向社会展示。先后利用学校橱窗等阵地集中举办了“师德模范事迹展”、“教师硬笔书法展”、“优秀教师(备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教师习字册、学生补充练习
册批阅情况)四项工作展”、“优秀班主任班务手册展”等活动,让更多的教师见贤思齐,汲取前进的营养。
7、规范教学用书管理,按照规范程序和渠道订购教材教辅。我校学生所使用的均为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教学用书,未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审核、批准的教辅用书学校坚决不订,对推荐、审核、批准的教辅用书不额外征订,也从不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材料。同时,要求学生合理用好教辅用书,有层次性、有选择性地练习,教辅资料坚持学生自愿订用原则,严禁学校和教师统一组织、强行要求或指定书店要求学生购买。
8、学校严格教育教学秩序管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随意停课放假,不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或其他非教育性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读书活动,不利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或变相上课,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不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等。为使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诚实立身、信誉立教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和教师形象,我校制定了《单县实验中学关于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及参与各种辅导班的实施方案》,所有教职工人人签订《承诺书》,若有违犯,无条件接受处理。
三、规范学校安全行为,时时事事敲响安全警钟
1、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时时事事敲响安全警钟,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同时制定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确保广大师生校园内的安全。
2、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教学楼、教学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3、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增强学生健康卫生意识,增加学生健康卫生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开展学生常见病及流行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构建家校互动平台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就会“孤掌难鸣”;如果家庭教育不科学,学校教育也会事倍功半。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家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正如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可见家庭教育、父母示范作用对孩子习惯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让家庭成为习惯的学校、父母成为习惯的教师,必须改变家长的教育观,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探索家校互动策略。
1、构建教师与家长互动平台,让家长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应责无旁贷地成为学生习惯的楷模。中华民族具有许多优良传统,历史上也有很多培养习惯的好思想、好方法、好的规范,“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校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授为人父为人母的基本道德。要求家长努力做具有“现代的教子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新世纪父母。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由校领导和班主任或专家作家教的专题讲座。同时利用告家长书、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途径,组织家长学习科学的教子方法,改变家长“轻习惯重成绩、轻能力重知识、轻全面发展重分数”的教育观。广泛构建家长参与教育的平台,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家长可进入教室听课,对学校设施进行检查,可随时向学校提出建议和意见,让家长成为学校的“第三只眼”,直接参与学校的活动和管理。通过这样的互动,既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新理念,又使家长明白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从而使家长自觉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2、构建家校互联网,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
现代通信技术是信息传递和交换的最好手段。为此,我校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在学校、家长、老师、学生之间构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网上平台,实现了家庭与学校的快捷、有效沟通,充分调动了社会教育资源,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与《杭州美智家校教育公司》联合共建了“家校互动信息平台”(家校通),教师、家长的手机号码全部输入系统,此系统提供了一个语音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学校统一的对外信息发布和与家长沟通的动态语音平台。学校老师可通过电话、互联网和短信将学生的在校
表现、家庭作业、活动通知、考试成绩等一些家长比较关心的信息内容通过“家校通”系统发送给家长,将老师的课堂教育延伸到家庭。这样就可以免去家长对孩子的一份担心,多一分对孩子的了解,让老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更加随心自如。
3、搭建家长与家长互动平台,让家长成为教育的行家。新时代的家长有许多新的教子方法,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机会,让一些见多识广的家长谈自己的教子观,通过家长来影响家长的方法提高全体家长的教育意识。同时,组建班级和学校的家长委员会,通过委员会开展各项活动,让家长与家长结成对子,定期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经验或困惑;学校还编辑出刊了家校教育专刊,如我校出刊了《教育芬芳地》,内设“春华秋实、好家长教室、我家故事、教育点滴、师爱无限、活动课堂、小精灵留言板”等栏目,开辟了家长和家长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法的园地。从而,促进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逐渐成为家教的行家里手。
4、创设家长与子女互动平台,让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更融洽。
虽说母子连心,但由于缺少心灵的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为此,应致力于丰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途径,拉近双方的距离。
我校以《家校互动 共育新苗》评价手册为载体,定期组织家长学习评价手册,并指导家长科学合理评价孩子,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使家长真正体会到教育孩子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是家校共同的事业,更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与义务。为此,各班坚持每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月初定目标—月底进行自评与他评、教师评与家长评—撰写成长日记„„每月初教师给家长留言—中旬家长针对养成目标进行适时指导、监督与反馈—月底对子女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适时总结与评价。
良好习惯养成最关键的要及时评估、表扬与强化。在评估中找差距,在表扬中树信心,在信心中不断强化,在强化中实现内化。通过每位评价者的评价语,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通过每月组织学生、教师、家长的评价,让每一个行为规范落到实处。在《家校互动 共育新苗》评价手册的指导下,全体家长参与子女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不仅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也让家长明确了自身道德价值观,提高了家长素质与育人水平。
同时,学生们就自身行为习惯,在同学、教师、家长的相互监督及自己评价下,让学生体会自己是小主人,养成一种好习惯体现自己的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自尊。
另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活动,通过书信交流,家长们能感受到了书信在教育孩子及与孩子沟通交流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与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制作“节日贺卡”、“每天与爸妈说说新鲜事”等途径,加强了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的家校互动,在纠正了家长们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方法、提高了家教水平、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的同时,又影响带动了社会其他人士对教育的关注、对学生成长的关心,使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上形成合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从而形成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管、在社会有人关心的综合教育管理机制。
五、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染缸里得到锻炼。
学校是现实生活中的学校,社会大环境必然会影响学校教育。为此,我们充分挖掘了社会各种德育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如组织开展“社区是我家”手拉手环保活动、“模范团员一条街”、“爱心献老人”尊老活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清明扫墓活动、“走出校园,文明伴我行”活动、“节假日青年志愿者”活动、“科技制作发明”活动、“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宣讲”暑期社会实践等。
通过开辟各种德育渠道,既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强化,同时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影响辐射了社会,也让不少群众和社区参与到了教育者的行列。
同时,为发挥社区的作用,我们组织社区参与到了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利用“青年志愿者”、“学生会”等,每月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将评价表分发到邻里,对社区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考核。并结合评价表,让社区群众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或要求,使家庭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的教育真正地结合起来。
六、培植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知书达礼”的实中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浸润和熏陶作用。为此,我们做到了:
1、加快校园环境建设 优化学校环境文化
学校在校园人文环境方面,着力营造 “三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对教室、办公室的维修改造;更换了陈旧的学生课桌椅;为各科室安装了空调设备;为科任教师人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完成了“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安防监控系统”“校园网”等设施设备,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了数字化校园。二是对校园的美化绿化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根据需要增添了宣传橱窗两个,从内容上重新设计了校务公开栏。三是不断优化校园音响广播系统,利用广播站坚持轻声播放经典名曲,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书香外部氛围。四是保持校园内所有教育活动、生活场所洁净。校园“三化”划到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开展评比活动。五是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健康,避免不良风气、行为、文化对学生的身心侵害。让每位学生在精心设计与布置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
2、搭建多彩展示舞台 构建学校活动文化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它不但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得在校园内形成了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文化氛围。
我们的做法是:
⑴广泛开展德育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首先是狠抓班集体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此,学校开展了以“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课外活动校园之声广播、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主题班会活动、学校及班级黑板报月查、优秀学生评选、“流动红旗班”月评、文明班级争创等常规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养成教育,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⑵节日活动搭建广阔的德育平台。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清明节,学校政教处、级部组织学生到湖西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革命先烈活动,对学生进
行革命传统教育;五四节,举行“唱响红五月”歌咏会、体育运动会活动;“五•一”和“七•一”专题板报与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党史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党的情怀。
⑶品德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为提高品德学科教学实效性,学校以课题形式,对品德课程与其它德育途径相结合的策略展开研讨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结合品德学科开展了“忠、孝、雅、诚”教育活动。同时,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常规对品德教学进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了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
⑷加强养成教育。我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突破口,以礼仪教育为载体,按“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知识结构,提出不同的要求。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养成教育转化为活动,落实到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师生的文明言行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⑸积极组织多彩的学科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征文竞赛、科技制作比赛、演讲比赛、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等活动,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
⑹深入开展校园读书活动。由政教处、团委牵头,级部具体指导的“品读诗文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形成了“读—诵—演—写—评”一系列活动,提高师生文化品味;在教室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充分利用学生身边“沉睡”的图书,集中起来供学生随时阅读,不仅使那些遗忘在角落里的书籍再一次体现出自身价值,更能利用书籍循环利用的特点,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让学生享受自由阅读的喜悦,享受着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又考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诚信与公德。学校广播站开辟读书专栏;图书室设立了师生图书借阅登记册;专为学生设计了“课外阅读积累本”;并由政教处和团委组织开展“我是朗读明星”、“读书之星”、“书香班级”评比活动。
⑺认真开展专题校本培训活动。促使校本培训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一是积极参与省、市、县所组织的网上教研活动。二是以教研组为中心,结合学校教研工作开展常规教研活动。三是与邻近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 联校教研活动。让老师 9
们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⑻规范师生知情意行,彰显学校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最终体现,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等方面。我校做法如下:
一是:狠抓学校领导班子行为文化建设。学校领导是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要重视并加强班子成员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真心实意谋学校发展的观念。工作中努力做到用先进的理念引领教职工,用积极的工作激情感染教职工。生活中给教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人格与尊严,以德治校,以人格魅力和力量使教师信任、信服,构建以身作则、以人为本的学校领导文化。
二是:强化教职员工行为文化建设。教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对象,教师形象建设是流动着的校园文化。因此,我校在教师行为文化建设上一是实施“三抓”:抓师德建设,抓业务培训,抓教研教改。二是开展“三爱三心”活动:热爱教育有事业心,热爱学校有责任心,热爱学生有爱心。三是实践“四个负责”:为学生现在负责,为学生未来负责,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所有学生负责。努力促使每位教师成为一个以信誉至上、敬业负责、正直诚信、好学力行、重视细节、团队意识强的实践者。
三是:落实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我校在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方面,一是着力于诚信教育;二是主张自主教育;三是加强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应懂得感恩。因为懂得感恩的学生才知事、懂事、理解与尊重人。经常性组织学生助残帮困捐款捐物等献爱心活动中,宣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美德,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心教育。此外,还教育学生要懂得对环境的感恩,懂得珍惜环境,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四是注重好学力行。教育要学生以学为本、要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体验每天有进步和成功的快乐。五是关注特长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人应该有自己的特长。为此,我校组建开设了书法、舞蹈、合唱、科技、趣味数学、快乐英语、写作、球类等13个兴趣小组。
⑼创建文化长廊。我们根据学校教学楼层按“三横两纵”的思路布置。“三横”:一楼为“书缘长廊”系列,制作了《读书名言警句》永久标牌,意在提示、鼓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二楼为“礼仪长廊系列”,选编《文明礼仪教育名言警句》张贴,旨在激活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懂礼貌、讲礼仪的好学生。三楼为“爱国情怀”系列,选编《爱国名言警句》作为校园提示语张贴,意在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两纵”:两个楼道,按照“行为习惯养成”系列,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花园设计新颖,四季常青,鸟语花香;雕塑寓意深刻,催人奋发;四周墙壁、各个角落,处处会说话,时时励人心。
七、打造书香校园,追寻快乐教育
为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我校扎扎实实地在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师生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交友,与好书为伴,校园里书香弥漫,师生们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乐趣。我们的做法是: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近年,我校提出建设“学习型”、“科研型、“和谐型”的卓越学校目标,把“书香校园”的创建作为我校的重要工作来加以实施,学校将读书活动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加以落实。为此,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级干部为副组长,有关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学校“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教务处具体指导和落实“书香校园”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活动落实到点、贯彻到面。
2、整体着眼,点面结合,营造书香氛围。
书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为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读书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特点,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浓郁书香气息的氛围。
一是:营造书香环境。将实验楼一楼、三楼进行提质改造,修葺教师书吧、学生书吧各一个,添置图书近8万余册,设计阅读区、备课区、上网区、书法室等。充分利用好装修后的开放阅览区,摆上阅读的书籍和杂志,配备专职管理员,负责整理凌乱的图书和物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由阅读空间;继续利用班级黑板报以及走廊过道、校园橱窗,布置一些读书名言和老师、学生的读写绘作品,营造校园书香环境。
二是:发挥图书室作用。图书室管理老师每月向全体师生推荐新书借阅信息,随时向老师、学生开放。学校为图书馆添购了大量优秀书籍,更换了新书架,美化了图书室,让师生有了更好的借阅环境,自由而快乐地接受书香的感染。
三是:用好学生阅览室。教务处统一安排阅读课进课表,配备一个专门的阅览室管理教师,确保每周一节读书活动课落到实处,加强读说结合、读写结合,增强阅读和写作训练,语文教师和阅览室管理老师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体会。
四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鼓励学生自带优秀图书,同学之间交换身边的好书,进行“漂流”阅读,大家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3、小处入手,多样活动,培养阅读情趣。
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来开展,力求从小处入手,着力打造大众化、多样化的活动。
⑴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举办“我与好书”、“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现场作文比赛,描述读书的心路历程,抒发对书籍的热爱之情,构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评出奖次,在全校的集会上表彰颁奖,一等奖的作文还专门制作展板,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
⑵开展“书香晨会”。为了发挥读书明星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影响全校。学校利用晨会,升旗仪式,校园媒体,对热爱读书,取得较好成绩的同学进行宣传。政教处、团委利用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定期举行“书香校园”读书讨论和宣传演讲,表达对书籍的热爱,畅谈读书带来的启发和感悟;学生会广播开设“读书时间”专栏,推荐介绍名著佳作,交流读书心得。
⑶落实经典诵读,语文教研组制定好早自习的“诵读方案”,将诵读内容下发到班级。由各班语文老师将活动落实在平时,进行课前诵背,开展课前“古诗文评析、评讲活动”,同学们在朗朗诗声中获得了中华经典美文的熏陶和积累,这些古诗文也将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文化储备。
⑷在师生推荐书目的基础上,规定学生定期进行阅读并书写读书笔记。通过读书笔记,学生摘录佳词好句、记录心得体会,不断提高阅读深度和阅读品位,并对优秀读书笔记进行展览。
⑸评选“借阅之星”和“阅读之星”。图书室和阅览室的管理老师根据借阅量和阅览课的阅读情况,每周进行统计和汇总,将运行情况反馈到教务处和各个年级,推进借阅和读书阅览工作。我校还举办了“借阅之星”和“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由班级自由申报,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初审,教务处组织审核,将评审结果向全校公示,评选
出“借阅之星”和“阅读之星”,予以宣传和表彰,以此引领学生热爱读书。组织有序、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浸润了学生、老师、家长的心灵,浓浓的书香溢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
⑹以身立教,率先垂范,共赏读书风景。全体教师身居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共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因此,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师读书活动。如: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每位教师每期必须认真阅读2本教育名著和好书或杂志,写好教育随笔或读书笔记,全期不少于5篇并进行展评;每位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读书讨论活动和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丰富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另外,开展“我向大家荐好书”活动。教务处广泛发动全体师生共同推荐优秀的书籍、报刊,形成热爱读书、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图书室的老师对教师和学生的推荐书目分别进行整理和统计,把推荐率较高的好书和推荐者在全校公示、表扬。引导师生品读优秀作品,塑造高尚情操。
⑺家校联系,亲子共读,构建书香家庭。学校不应仅仅是学生成长、教师成长的乐园,更应成为父母培训的基地、成长的摇篮、学习的乐园。我们鼓励父母一起参与到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中来,经常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共读书目,让家长加入我们的读书活动,逐步建设学生家庭的图书箱。另外,我们还鼓励有条件的家庭,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等等。
规范化办学,让学生在浓浓书香中健康成长,是我校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菏泽市十佳初中”“菏泽市规范化学校”“菏泽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学校”。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我们追求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奋发努力,将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