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蒙古国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蒙古国发展三方合作中期
路线图
2015/07/10
当地时间7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法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元首第二次会晤,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蒙古国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路线图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蒙古国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蒙古国,以下简称“三方”,将发展三国传统友好互惠关系作为本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方向之一;
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睦邻友好、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面合作;
考虑到扩大三方政治对话,发展在经贸、投资、人文等领域的三方合作,以及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商定在以下领域开展三方合作:
政治关系
保持广泛政治对话和高层定期交往,包括在各种国际和地区活动框架内举行会晤。
发展并完善三方副外长磋商机制,并将有关部门和机构纳入进来。
开展立法机关间的友好合作,扩大立法经验交流。
推动政党、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间发展交往。
采取措施,反对否定二战成果,篡改历史的企图。
执法、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
在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防范洗钱等经济、银行、金融等领域犯罪、侵犯财产犯罪和生态环境犯罪等领域开展合作并交流经验。
加强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领域的合作和经验交流。
在欧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组织(EAG)和亚太反洗钱组织(APG)中扩大并深化在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领域的合作。
在打击非法贩运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及其前体,以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识别、分析、鉴定方面开展合作。
探讨在预防工业事故、自然灾害、消除灾害后果领域开展合作的前景,并于2016年举行三方救灾部门代表会晤。
经贸合作
在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草原之路”倡议基础上,编制《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
为进一步提升三方贸易便利化水平,包括在相互贸易中扩大使用本币结算,三方将探讨建立经贸主管部门合作机制。
完善三国工商会合作机制,推动定期举办洽谈会和经贸论坛,加强三方间贸易、投资和商务伙伴关系。
开展三方海关合作,举行三国海关署级会晤。
继续定期举行三方交通运输部门和机构工作组会晤。
确保落实三方交通部长以及三方交通部副部长在2013年12月和2015年4月乌兰巴托会晤时所达成的共识。
研究各方共同融资及技术参与蒙古国境内新的铁路线建设项目和乌兰巴托铁路现代化改造问题。
研究提高经乌兰巴托铁路过境运输量的一揽子措施,包括探讨组建中俄蒙铁路运输物流联合公司的可能性。
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框架内,继续推动制定并签署《中蒙俄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政府间协定(草案)》。
研究依托蒙古国乌兰巴托“赫希格特”国际机场建设区域航空枢纽的前景。
扩大科技领域合作,支持三方在科技人员交流与培训、科技园区建设、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办科技交流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
如对是否修建过境蒙古国的中俄原油管道的合理性达成一致并形成具体建议,三方将着手准备项目可行性论证。
在边境地区建立传染病早期发现和媒介生物监测、控制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处置和快速相互通报机制,在传染病预防和检疫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协调行动。
在中俄蒙质检合作框架下,开展重大动植物疫情监测调查、防治合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
在中国农业部兽医局、俄罗斯兽医及植物卫生监督局、蒙古国兽医和动物育种局2014年8月21日在中国额尔古纳市达成的合作意向框架内,继续就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和遏制传播问题加强协作。
通过优化银行间协作,特别是在贸易融资、信贷、结算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三国经贸合作发展。
发展三方在保险领域的合作。
促进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
边境和地方合作
定期举办地方和边境合作论坛(研讨会)。继续支持在中国二连浩特市举办中俄蒙经贸合作洽谈会。
推动三方加强地方和友城交往。
加强边境地区执法安全合作,促进边境地区的发展繁荣。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开展合作。
人文合作
研究扩大三方学术和教育中心合作。
加快建立中俄蒙三方学术和智库交流机制,为三方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中俄蒙三方文化领域合作,联合举办文化节等活动,支持三方专业文化团体、文化机构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鼓励三国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研究在蒙古学和佛教领域开展三方学术合作。
扩大旅游领域合作,包括就共同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线路组建专门工作组。
推动发展“贝加尔湖(俄罗斯)-库苏古尔湖(蒙古国)”跨境旅游线路,及其下一步与中国边境省区和“草原丝绸之路”相对接。
支持每年举办中俄蒙旅游合作协调委员会会议。会同有关体育协会推动体育运动领域互利合作,扩大体育代表团互访,推动中俄蒙运动员参与在三方境内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体育交流及相关条件由三方提前商定。
鼓励三国体育组织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协商立场,加强合作。
国际合作
在国际和地区组织内发展并加强外交协调。
共同致力于以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体系。共同强化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核心协调作用,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
坚决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在采取反恐措施时应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相关原则准则,支持联合国各项反恐公约增加成员国,主张切实执行安理会相关决议。推动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全面实施。
支持开展各文明、文化及宗教间对话,并以此作为反对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手段,应吸收包括企业界和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参与这一工作。
充分利用蒙古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的身份,促进蒙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及其他成员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经贸、安全、能源、交通、农业、移民、环保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
在东盟地区论坛加强协调,以推动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应对新挑战和新威胁。
支持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提出的东北亚安全乌兰巴托对话机制倡议。
在国际和地区层面尊重并支持蒙古国的无核地位。
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三方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洲合作对话和亚欧会议等区域性机制内的协调与合作。
考虑到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达成的各项成果以及APEC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增长与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各成员就扩员问题协商一致的前提下,支持蒙古国加入该组织。
在“大图们倡议”框架内开展合作。
就广泛国际问题定期举行三方外交部间磋商。
推动三方从事国际关系、世界政治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加强对话,包括完善国际问题磋商、研讨会、学术会议以及圆桌会议网络。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弗·弗·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3月22日至24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分别会见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德·阿·梅德韦杰夫、联邦委员会主席瓦·伊·马特维延科、国家杜马主席谢·叶·纳雷什金、国防部长谢·库·绍伊古。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称双方)声明如下:
一
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了典范,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双方将恪守二00一年七月十六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和精神,把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将此作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
双方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权利,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
双方将继续保持密切、互信的高层交往,进一步发挥元首、总理、议长互访、战略安全磋商、外交部门磋商及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等其他中俄国家和民间合作与交流机制的作用。
中俄面临的战略任务是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为此,双方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3年至2016年)》,商定重点加强以下合作,以共同提升两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实现经济合作量和质的平衡发展,实现双边贸易额201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
充分发挥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作用,加快落实《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相互投资额实现较大提升。
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信贷等领域推广使用本币。
积极开展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新能源等能源领域的合作,构建牢固的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两国、地区以及世界的能源安全。
继续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密切协作。
加快制订和实施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合作规划,开展林业领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包括农产品贸易、相互投资、动植物检疫等。
加强环保领域合作,改善跨界水体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跨界突发环境事件通报和紧急救灾体系的效能。
深化高科技领域合作,推动开展从合作研发、创新到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科技合作。
在航空制造领域开展联合研制、联合生产等大项目合作,采取积极措施保证《2013年至2017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项目的执行和完成。
充分发挥中俄地方领导人定期会晤的作用,加大《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力度,扩大地区合作范围,提高地方合作效率。
在双方长期共同努力下,两国边境地区已成为和平、友好与稳定的区域。双方将继续提高现有合作机制的效能,并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对话机制,深化中俄边境地区合作。
确保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加强中国货物经由俄罗斯铁路和远东地区港口过境运输合作。
有效落实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顺利举办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各项活动。
在机制化和长期化的基础上扩大两国青年交流,筹办2014年至2015年中俄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
二
双方一致认为,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当今世界进入以民族和国家间相互依存度增强、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加深为特征的发展转型期。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信息化成为全球性主要议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包括维护共同和平、安全与稳定,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等,上升为国际关系的首要议题。
双方基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基于对世界和平和人类未来的历史责任感,呼吁世界各国:
遵循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携手促进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发展与繁荣,建设公正、民主、和谐的世界秩序。
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
系民主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国家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
推动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础的普遍平等、不可分割的新安全观,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打击毒品贩运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推动维护国际信息安全。
深化在反导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协调与合作,呼吁国际社会成员在反导部署以及开展反导合作问题上慎重行事,反对一国或国家集团单方面、无限度地加强反导,损害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主张共同应对导弹威胁和挑战,优先在国际法框架内以政治外交手段应对弹道导弹扩散,不能以牺牲部分国家的安全为代价来维护另一部分国家的安全。
以建设性态度和集体方式协调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一切必要的政策措施,确保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创造就业,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
双方主张进一步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加大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贩运、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国际信息安全;赋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打击毒品贩运等新职能,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综合中心;加强经济合作,特别是交通、能源、通信、农业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建立有效融资保障机制;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奉行开放原则,扩大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的积极影响。
双方指出,亚太地区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日益上升,深化区域合作是巩固世界多极化和建立新型亚太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关键因素。双方认为,团结地区各国力量,共同应对全球和地区问题,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在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安全和合作架构,是当前本地区的首要任务。双方坚信,不可分割的安全是上述架构的基本原则。双方认为,要继续鼓励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他们之间存在的分歧。双方同意继续开展工作,以便通过《东亚峰会关于加强亚太区域安全合作的原则宣言》。双方愿就推动通过该宣言与各方保持对话,听取各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双方努力推动金砖国家领导人德班会晤将金砖国家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支持金砖国家逐步成为就重大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的机制。双方强调,在金砖国家框架内开展全面务实合作十分重要,包括支持工商理事会工作,探讨建立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继续在科技、农业、卫生等其他重要民生领域开展合作。
中方重申支持俄方作为2013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举办圣彼得堡峰会。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的协调与合作,相互照顾彼此关切,共同推动圣彼得堡峰会对加快世界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保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鉴于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负有重大责任,我们呼吁各大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思
维方式,遵循顺应21世纪时代潮流的国际关系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相互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世界各国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俄罗斯联邦总统
习近平弗·弗·普京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于莫斯科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一
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了典范,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双方将恪守二00一年七月十六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和精神,把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将此作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
双方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权利,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
双方将继续保持密切、互信的高层交往,进一步发挥元首、总理、议长互访、战略安全磋商、外交部门磋商及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等其他中俄国家和民间合作与交流机制的作用。
中俄面临的战略任务是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为此,双方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3年至2016年)》,商定重点加强以下合作,以共同提升两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实现经济合作量和质的平衡发展,实现双边贸易额201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
充分发挥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作用,加快落实《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相互投资额实现较大提升。
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信贷等领域推广使用本币。
积极开展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新能源等能源领域的合作,构建牢固的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两国、地区以及世界的能源安全。继续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密切协作。
加快制订和实施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合作规划,开展林业领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包括农产品贸易、相互投资、动植物检疫等。
加强环保领域合作,改善跨界水体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跨界突发环境事件通报和紧急救灾体系的效能。
深化高科技领域合作,推动开展从合作研发、创新到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科技合作。
在航空制造领域开展联合研制、联合生产等大项目合作,采取积极措施保证《2013年至2017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项目的执行和完成。
充分发挥中俄地方领导人定期会晤的作用,加大《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力度,扩大地区合作范围,提高地方合作效率。
在双方长期共同努力下,两国边境地区已成为和平、友好与稳定的区域。双方将继续提高现有合作机制的效能,并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对话机制,深化中俄边境地区合作。
确保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加强中国货物经由俄罗斯铁路和远东地区港口过境运输合作。
有效落实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顺利举办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各项活动。在机制化和长期化的基础上扩大两国青年交流,筹办2014年至2015年中俄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
二
双方一致认为,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当今世界进入以民族和国家间相互依存度增强、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加深为特征的发展转型期。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信息化成为全球性主要议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包括维护共同和平、安全与稳定,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等,上升为国际关系的首要议题。双方基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基于对世界和平和人类未来的历史责任感,呼吁世界各国:
遵循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携手促进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发展与繁荣,建设公正、民主、和谐的世界秩序。
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国家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
推动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础的普遍平等、不可分割的新安全观,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打击毒品贩运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推动维护国际信息安全。
深化在反导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协调与合作,呼吁国际社会成员在反导部署以及开展反导合作问题上慎重行事,反对一国或国家集团单方面、无限度地加强反导,损害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主张共同应对导弹威胁和挑战,优先在国际法框架内以政治外交手段应对弹道导弹扩散,不能以牺牲部分国家的安全为代价来维护另一部分国家的安全。
以建设性态度和集体方式协调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一切必要的政策措施,确保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创造就业,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
双方主张进一步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加大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贩运、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国际信息安全;赋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打击毒品贩运等新职能,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综合中心;加强经济合作,特别是交通、能源、通信、农业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建立有效融资保障机制;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奉行开放原则,扩大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的积极影响。
双方指出,亚太地区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日益上升,深化区域合作是巩固世界多极化和建立新型亚太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关键因素。双方认为,团结地区各国力量,共同应对全球和地区问题,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在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安全和
合作架构,是当前本地区的首要任务。双方坚信,不可分割的安全是上述架构的基本原则。双方认为,要继续鼓励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他们之间存在的分歧。双方同意继续开展工作,以便通过《东亚峰会关于加强亚太区域安全合作的原则宣言》。双方愿就推动通过该宣言与各方保持对话,听取各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双方努力推动金砖国家领导人德班会晤将金砖国家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支持金砖国家逐步成为就重大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的机制。双方强调,在金砖国家框架内开展全面务实合作十分重要,包括支持工商理事会工作,探讨建立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继续在科技、农业、卫生等其他重要民生领域开展合作。
中方重申支持俄方作为2013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举办圣彼得堡峰会。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的协调与合作,相互照顾彼此关切,共同推动圣彼得堡峰会对加快世界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保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鉴于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负有重大责任,我们呼吁各大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思维方式,遵循顺应21世纪时代潮流的国际关系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相互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世界各国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俄罗斯联邦总统
习近平弗·弗·普京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于莫斯科
第四篇:煤炭铁路电力产运需三方战略合作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买钢管网讯,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月22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总部,铁路总公司所属的北京、太原、西安铁路局分别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阳泉煤业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四大煤炭企业,和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五大发电集团,共同签订了2017年煤炭中长协产运需三方铁路运输互保协议。这标志着煤炭、铁路、电力产运需三方战略合作融合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对于保障电煤稳定供应、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据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关于加强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保障煤炭中长协合同履行的意见》,铁路部门本着诚实守信、互惠共赢的原则,首次组织煤、电、运各大企业进行产运需三方对接,大力推进煤炭中长期铁路运输合同的签约履约工作,进一步加强煤炭运输能力保障,促进三方建立长期、诚信战略合作共赢关系。本次协议的签订,实现了煤炭运输需求与铁路运力资源的高效对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铁路运输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优势,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运输保障。
据钢管信息了解获悉,该负责人表示,与以往相比,此次协议明确了运输互保协议运量、三方权利与义务,特别是细化了违约承担的经济责任,大大增加了协议的约束力,有效促进了煤电运联动保均衡生产的机制建设。
煤炭分析师张敏就此分析称,这意味着在煤炭、铁路、电力产运需三方的共同合作下,2017年煤炭中长协合同的兑现率以及合同的落实程度将高于往年。这将有效避免2017年煤炭市场的大幅波动,有利于煤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这也说明国家在煤炭政策调控方面更加灵活,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本文章转载于买钢管网)
第五篇:深化务实合作推进节能低碳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化务实合作
推进节能低碳发展 ——在中德能效论坛上的致辞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 徐绍史
(2014年4月22日)
尊敬的加布里尔副总理,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在加布里尔副总理率德国经贸团访问中国之际,我们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德能效论坛,这是双方共同落实两国领导人今年3月达成的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共识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化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能效合作的具体行动,对推动中德两国节能低碳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资源环境约束、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取得了积极成效,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十一五”时期,也就是2006—2010年的五年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9.1%,相应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十二五”前三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9.03%,相应节约能源3.5亿吨标
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亿吨以上,为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面临着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艰巨任务,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全社会能耗仍将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会也不可能放任能源资源无限制地消耗,重复一些国家高消耗、高污染实现工业化的老路。中国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努力找到节能降耗与发展经济的合理平衡点,实现在发展中节能、在节能中发展,坚定不移地把节能理念融入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化新路子。近期,我们将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着力加强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从源头严格控制建设高耗能项目,新建项目能效水平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节能医生”、能源审计等第三方节能机构,再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是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创新节能资金使用方式。启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节能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今明两年实现技术节能能力1.5亿吨标准煤。建立节能低碳技术推广机制,定期发布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目录,强化节能科技支撑。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企业节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建立节能管理长效机制,今明两年实现重点企业节能1亿吨标准煤。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今明两年新增绿色建筑3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亿平方米。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有效降低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水平。
四是健全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节能法制化,完善配套法规,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加大节能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用能单位。建立节能标准动态更新机制,提高能耗准入门槛。今明两年将发布100项左右节能标准。加强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强制性节能标准落到实处。
五是推行市场化节能机制。完善和落实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壮大节能服务产业。推进节
能量交易制度建设,建立节能量交易市场,推动开展项目节能量交易。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定期发布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和公共机构等能效领跑者名单,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鼓励生产、购买和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六是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完善节能考核制度,严格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长,加强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落实考核奖惩问责制度。强化能耗统计监测分析,定期公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全民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女士们,先生们!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持续加大节能工作力度,必将在节能环保领域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德国在节能环保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尖端产品,拥有先进的节能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把中方的市场和德方的技术结合起来,在能效领域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形式的务实合作,不仅对促进两国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全球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也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借此机会,我对深化中德能效合作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加强两国政府能效政策交流。中德两国国情不同,节能提高能效的政策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双方政府部门要在运用现有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发挥好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研讨、论坛、培训等多种形式,多搭平台,多开渠道,加强政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为两国企业和机构开展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强化企业之间的务实合作。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把享誉全球的“德国质量”和“中国市场”、“中国速度”有力衔接起来的重要纽带,期待两国的企业界人士围绕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努力建立无障碍、市场化、一体化的双向合作关系,加强能效技术交流,在建筑、工业等领域,加快合作实施一批节能示范项目,不断深化、实化双方的合作关系。
第三,抓好能效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落实。中德能效合作联合意向声明明确了双方实施能效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合作方式,前不久双方又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成立了能效工作组,商定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双方要在此基础上,尽快设计具体的合作项目和实施载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联合意向声明和谅解备忘录的内容落到实处。
女士们、先生们!
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世界各国加大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力度的大背景下,我们共同举办中德能效论坛,积极回应世界发展大势,对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双方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合作形式,为两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美丽地球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