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玉时光带您解读台湾丧葬题材电影——父后七日#(大全)
白玉时光带您解读台湾丧葬题材电影——父后七日
台湾电影《父后七日》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得到父亲(太保 饰)去世的消息,女儿阿梅(王莉雯 饰)从台北回到乡里,和哥哥一起为父亲操持后事。在师公严格指挥下哭丧,折纸莲花的唠叨妇女们,被太阳晒爆的罐头塔„„阿梅时时被荒诞的乡下丧葬习俗、彼此联系诡谲的乡里人情弄得哭笑不得,与父亲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成年以来的二人 疏离,在回忆中才慢慢贴近。繁琐冗长、笑多过泪的丧事终于处理结束,阿梅独个回到城市繁忙生活。几个月后,阿梅过境香港机场,习惯性想买一条“黄长寿”烟给父亲,突然惊觉父亲已经不在了,一直没好好流过的泪此刻终于决堤„„
白玉时光陵园小编过去很少能接触到台湾电影,也无心去接触,总以为台湾电影就如台湾偶像剧一样,情节空洞,剧情老套,没有任何的现实认同感,所表达的内容无非就是谈情所爱,层次只是停留在娱乐范畴,永远上升不到情感共鸣的高度。现在看来,我对台湾电影的误会实在是太大了,相比大陆的那些个所谓“大片”的华而不实,台湾的本土电影却带给人另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父后七日》讲的是一个父亲离开人世后七天的故事。这七天其实只是完成一个传统的丧葬仪式的周期而已,却充满了别样的滋味。
影片开头热情奔放的舞曲(听着像印度歌曲),似乎是给影片定了一个轻松的基调。做“道士”的阿义,还有阿义的女友阿琴,两个人通过“赚死人钱”,小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当把丧葬变为一种职业的时候,看似沉重的事情,也可以把握的轻松自如,充满乐趣。所以阿义可以在给死者准备法式的时候即兴跳段舞,阿琴也可以在给人哭丧前抹抹口红,化化妆,在哭丧过程中起来喝口水好好休息一下,然后问问司机下一个哭谁,接着继续卖力演出„„整个片子看下来,的确片中充满了轻松搞笑的片段,这却更加衬托出儿女对父亲离去的不舍和怀念。
所谓“红白喜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亲人逝去就如同嫁人结婚一样,要举行相当隆重的仪式来悼念逝者,寄托哀思。这种传统仪式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大多数人搞不懂,并且也需要有人来指导监督整个仪式是否按照习俗办理,所以如阿义一样的“道士“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虽然整个仪式过程中有太多繁琐的“老规矩”,但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一场隆重的仪式,一是为了让逝者走的体面一些,另一个就是体现儿女的孝道。当然,我们在片中还看到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体现当地官员的”仁爱之心“(片中那位议员送的罐头塔,最讽刺的是,在阿琴的提示下,他竟然还和罐头塔留影纪念),整个仪式就如千千万万个丧葬仪式一样,隆重,热闹。一排排的花圈,一叠叠的纸钱,还有乡里乡亲人来人往的祭奠,片中的父亲泉下有知,一定会欣慰的。
在整个葬礼的过程中,导演没有刻意去渲染悲哀的气息,反倒是在葬礼的过程中穿插了许多笑点来配合一种看似轻松的基调。比如,女儿阿梅不知道何时”该哭“何时”不该哭“,所以总会手忙脚乱,吃饭的时候突然叫”该哭'了,嘴里包着还未下咽的饭就赶紧跑过来抱着棺材痛哭起来;刷牙的时候被叫到“该哭”,就赶紧过来边刷牙边哭,还有阿义写的那两首“在对的生命活动进行中,在不必事事硬要和别人分享中的时刻中的暂时的孤独中是不一样的时钟”,“我x天,x地,x命运,x社会,你又不是我老爸,你管我这么多?”现代诗,种种在葬礼中的小插曲,都会让人在沉重中感到一丝轻松。
可是,在这看似轻松的表象下面,却隐藏了那么深厚而沉重的情感。阿梅背着父亲遗像骑着摩托车飞驰在公路上的片段,让我忍不住掉泪。开始我不解为何阿梅要选择把遗像背在身后,通过阿梅的回忆,方才明白,原来父亲曾经这样坐在阿梅的身后,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踏上回家的路程„„ 还有一幕,阿梅回到乡下,在哥哥和父亲摆摊的夜市休息,因为久穿高跟鞋太累,把鞋子脱下,让脚好好休息,父亲走过来,把自己的拖鞋脱给了阿梅,而自己光着脚,父亲穿着阿梅给他买的花衬衫和阿梅有说有笑的一起在父亲摆的碟摊前唱着卡拉ok„„
平凡而伟大的父爱此时散发出巨大的能量,这能量足以触动观众最敏感的心,看似热闹的葬礼,里面饱含的那些深深的眷恋和不舍,才是影片真正所要表达的„„
忘不了片末,阿梅说,“是的,我经常忘记,于是,它又经常不知不觉的变得很重,重到父后某年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务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这个半秒钟的念头,让我足足哭了一个半小时,直到系紧安全带的灯亮起,直到机长室的广播响起,传出的声音仿佛是你,你说,请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 „„
怀念永远不是一场仪式,而是一份穷尽一生的爱意。
武汉白玉时光陵园致力于打造武汉环境最好的墓地、武汉最便宜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