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人离世,他们或许希望这么与你告别
亲人离世,他们或许希望这么与你告别
如果说世界上最不愿意被谈起的事情,想必就是“死亡”,所有人都会面对,但所有人都讳莫如深。
这两天,一档轻松欢乐的说话达人秀《奇葩说》,重新将生死观这个沉重的话题抛向了大众。面对罹患绝症的亲友,我该不该鼓励TA撑下去?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所以很少有人讨论它,正视它。直到有一天死亡突然降临,打的我们措手不及泪流满面,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会后悔,早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当亲人身患绝症,比起一味地挽留,我们应该尊重他们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利。亲人之间的缘分,就是看着对方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们所能做的是用充满爱意的目光送别他们的背影。身患绝症的亲人想要放弃生命,可能是他们的身体已被病痛折磨到了极致。我们总是有太多的面子、规矩,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往往阻挡了真心的表达。何不都坦然一点,知道可能明天就不会再见了,那就不要再假装用“肯定会好起来的”这样的话来搪塞。一位乐观的女舞蹈家曾说,“人生是一场party,我要先走了,但我希望你们继续快乐的玩,而不是为了我要停下音乐、收起笑容、穿上外套严肃地送我。”马东回忆起父亲马季时说,因为父亲突然离世,在他临终前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这份心中的遗憾直到三年后才渐渐放下。其实,我们和亲人的关系正如这段动人的小诗: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被你影响。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了暗物质,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对于绝症病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关爱? 一个人的生死,他自己有没有权利决定?谁又有权利决定?
就像《奇葩说》里辩手们的辩论,正反两方都在试图努力去理解临终病人真正的心理活动。但其实这其中最大的意义,不是辩论上的输赢,而是活着的人们终于开始勇敢地直视死亡的“目光”,并由此产生深刻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不愿谈论死亡?
我们都要面对死亡,可为什么告别变得这么难?蔡康永说,因为我们不太喜欢练习这件事,明明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死,但我们一聊到死亡的时候整个人都会错乱。
我们为什么不愿谈论“死亡”? “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创办人罗点点说,一方面因为中国是个“好生恶死”的民族,连孔子都说“不知生焉知死”,不愿和他的弟子谈论死。这是传统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对死亡没有理性了解时的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每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为生命的最后一个部分———死亡的质量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重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关于死亡的教育还是太少。作为一名曾经的医生,罗点点说:“医生受到的医疗教育都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抢救到底’。‘到底’,说白了就是抢救‘到死’。可每当我看到临床抢救也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时,就会非常纠结,会有疑问:作为医生应该帮助病人,为什么帮助不了?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答案。老师除了教我们如何抢救病人外,并没有教给我们怎么让临终的病人更好地死。”的确,因为我们骨子里避谈死亡的“文化基因”也好,还是本能地害怕、恐惧也罢,我们变得如此不擅长面对这堂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必修课。“读懂”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一位网友分享了面对亲人死亡的经历,也许你我将来也会遇到:“很多时候,最后时刻的亲人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并不是两个理性人的沟通,疾病和死亡让双方都变成了全世界最敏感的人。比如下班晚陪床来晚了,病人就会觉得是不是嫌我麻烦不想来了?在病房里接了个电话,病人就会觉得是我耽误了你的工作?如果没有精力照顾把病人送进疗养院或者请护工,病人会不会认为自己被抛弃了?
疾病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能够磨光所有的理性。久病的老人试探子女是否重视她,疲惫的子女家财耗尽身背债务也不敢放弃治疗,生怕父母或者外人说他不孝。在真实的人生中,没有人敢不鼓励一个病人撑下去,甚至都不敢流露出一点点放弃的情绪,因为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不允许。”社会道德不允许我们“放弃”的原因,源于大家对死亡的恐惧。
其实,死亡不是生命的“反面”,而是生的要素。正是由于“死亡”的约束,生命才变得有限,人生中的一切取舍、抉择才变得珍贵,只有这样的生命才值得珍惜,才有价值。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必须以对死亡的认识为前提。人只有对死亡形成正确认知,直视死亡、征服死亡恐惧,才能发现死亡具有的正面价值。
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使死亡成为一面可以反照生命的镜子,使人更欣然地接受死亡乃是生命的一部分。
理性而豁达的生死观念,大概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
知易行难,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乔布斯却用死亡张满了生命的风帆。
乔布斯的箴言:“记住你将死亡”
如果明天就是你生命中最后一天,你是选择等待命运的审判,还是用最后的时间活出精彩?也许你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能理性面对“如果生命只剩一天”的假设,但真等这一天来临,你还会坦然待之吗?乔布斯选择了“向死而生”。乔布斯去世以后,他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开始广为流传。那个演讲,是在他与死神刚打了个照面之后发表的,是他面对死亡的心声。
2004年,他被诊断罹患胰腺癌,并且一度被宣判只剩下半年的生命。乔布斯在演讲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故事,他自己称为“关于死亡的故事”。
这个故事并非是从罹患癌症开始的,开始的时间要早得多:“当我17岁时,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此后他每天都会用这句话来检视自己的生活,截至发表演讲的2005年,乔布斯“向死而生”已然有33个年头,是死亡张满了他生命的风帆。
乔布斯在演讲中说道:“‘记住你将死亡’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
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你将死亡’,这是我所知道的能避免患得患失之陷阱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条条一无牵挂了,再没有理由不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从“记住你将死亡”中获得的,是一份听从自己内心的从容不迫,从容是因为内心充盈饱满,不迫是因为逃离了身陷陷阱的种种焦虑。“向死而生”给乔布斯带来的是一片开阔地,而不是狭隘逼仄的“紧迫感”。
乔布斯的一生短暂而精彩,因为“记住你将死亡”这句箴言,他把握了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他的人生不遗憾。反观现实中的很多人,因为对死亡讳莫如深,生前只字不提身后事。乐生恶死虽是人之常情,但若生前只字不提身后之事,最终自己遗憾而去,也给家人留下很多痛苦。所以,跟老人谈谈身后事非常必要。找个时间,和老人谈谈身后事
尽管“死亡”对很多老人来说是个晦气的话题,唯恐避之不及,但和晚辈聊聊身后事,有利于双方了解彼此的想法,避免留下遗憾,尤其是对那些处于疾病晚期的老人。一方面,聊聊身后事能让老人自己选择是否在人生终点接受没有必要的治疗,延续没有意识的生命;另一方面,讨论身后事是个正视死亡的过程,老人懂得用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死,反而利于身心健康。
身后事,说清三个方面 一是如何离开,离世前,是否还有未能完成的心愿,想见谁,去哪里;离世时,想在家中还是医院。二是留下什么,后者包括离世后,穿什么样的寿衣、选多大的墓地、想要怎样的送别仪式、遗产如何分配等。这个部分很重要,每位老人都是一部宝贵的历史,整理、记录他们的故事,更值得后人珍藏。
第三是在医疗束手无策时,是否接受“姑息治疗”。也就是拒绝不必要治疗,因为有些终末期手术本身就是伤害。部分子女认为主动治疗才是尽孝,这是一种错误观念。
故事是最好的开场白 和老人聊身后事,要基于平时多和他们聊天的基础上,不能太过突然。老人既有观念早已形成,很难改变,不能强求他们接受某些观念。当下这代老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经历过很多磨难,他们独一无二的记忆是我们讨论身后事最好的开场白。
不妨找个老人最信任或疼爱的亲人来和他们聊天,可以这么说:“爸爸,您是我们最尊敬的人,您辛辛苦苦地拉扯我们几个孩子长大,还为社会做出很多贡献。希望您多跟我们讲讲您的故事,这是家里最珍贵的财富。”
聊天中,晚辈可以多些追问,比如“您说的这位好友现在在哪,您想见一见吗?”“您说的那个地方具体在哪,要不改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最后,见缝插针地问问老人:“说到这,您百年后,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您做?”循序渐进,慢慢引导老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殡葬方式尊重老人的心愿 如想和老人聊聊殡葬方式,不妨婉转一些,比如,“您觉得树葬好不好,骨灰撒在树下,就像埋下新的生命,未来长成参天大树。”如老人主动提及殡葬方式,晚辈最好尽量满足。
和老人谈论墓地的选择,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心愿,比如想要“落叶归根”回到祖籍,还是留在当地;想和亲人葬在一起,还是独自下葬等。其次,需要安抚老人,晚辈一定尽量满足他们的想法,让老人放心。
生前立遗嘱,处理好身后财产 老人在生前立下遗嘱,能起到固定证据的作用,从而避免身后发生遗产纠纷。老人如立口头遗嘱,最好录像或录音,并邀请两位与财产分割无关的见证人(比如律师、街道工作人员、邻居)作证。书面遗嘱由老人自行书写,并在写好后自行或委托他人保管。如老人先后写过多份遗嘱,则以日期最近的一份为准,因此遗嘱必须写清日期。
公证遗嘱法律效力最高,但办理手续相对复杂,收费也相对较高,有的公证处可能要求老人到医院开具“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证明。
目前,还有一种遗嘱确立、保存的形式———中华遗嘱库。中华遗嘱库是一种特殊的书面遗嘱形式,以托管形式为参与人保存遗嘱,性价比很高,且对六十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比较适合愿意立遗嘱的老人。
相关链接:如果有一天,最亲的人离开了你……耶鲁大学哲学教授谢利·卡根说,对死亡的正确反应不是恐惧,不是愤怒,而是感激,感激我们可以拥有生命……(点击图文,查看全文)
一位护士揭秘千人遗憾:临终前最后悔的25件事生命是一段旅程,当你即将抵达终点,回首看来时的路,你也许走得太快而忘记了两边的风景,也许走得太慢而跟不上亲友的脚步,也许走进了岔路兜兜转转……如果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想要怎样拥有无憾的人生?(点击图文,查看全文)最后,生命君送上一首小诗,希望所有人都能坦然、平静、勇敢地面对死亡……据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三次: 第一次,他停止了呼吸,意识消失,不再有思考的能力,这是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在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葬礼,活着的世界上不再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掉的时候,到这个时候,才能说他真正的死去了,永远的死去了。
第二篇:希望与你同行教案
《希望与你同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我们一起来》,体会歌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4、介绍使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相关知识点。教学时间 三课时
设计理念
教法:讲授法 视听感受法 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 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 律动
教学流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1、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
2、配乐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4、介绍简单的五线谱相关知识点
5、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教授歌曲《我们一起来》
1、初步感受歌曲
2、跟琴学唱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
4、配合简单舞蹈动作,进行律动练习。
(歌曲在我国最初是以“跳舞毯”的音乐流传开来,加上充满朝气的歌词,学生非常喜爱。引导他们用恰当的体态动作表现内心的感受。歌名是《我们一起来》,从同学中发现较合适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大伙儿的积极性高涨。)
四、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1、童年的回忆: [情感导入](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2、踏进中学校园 [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欣赏歌曲 [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情感体验 学习状态
欣赏全曲 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整体的初步印象 聆听 联想 配乐朗诵 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 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 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 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 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 体态律动 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 体验创造
4、多彩的校园生活: [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为音乐配上校园生活场景。
A、聆听音乐,展开想象。音乐特点 想象要求
4/4 慢速3/8 稍快 较为平静的活动舞蹈性,生动、活泼 B、指名学生描述想象中的校园生活场景。
5、画出你心中美好的校园。A、分组讨论绘画(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B、贴上同学们的作品。(个别同学介绍内容)
6、拥抱青春 [情感延伸] A、青春寄语
B、齐唱《我们一起来》(配合律动表演
课后反思
一、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一般很难完成好。然而发声练习在教唱歌曲之前,往往这时候的情绪会影响下面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将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尝试。
来自不同小学的几十名同学聚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集体。他们之间并不熟悉,老师和同学也是第一次见面。课堂上我亲切的和大家问好:“Hi,同学们好!
让我们彼此认识一下吧……”可以看到同学们眼前一亮,立刻兴奋起来。然后,我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和大家打招呼,规则是:你和大家用“Hi”相互问好,再向大家介绍你自己或者说一句此刻最想说的话。
我引导学生要用响亮、饱满的声音发“Hi”这个音,这时的口腔状态正是发声练习时所需要的。学生急着练习,因为这是他们每天和别人打招呼时用的着的。一轮下来,每个同学都说了近几十次。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了交流,彼此多了一份了解。有的同学说:
“我喜欢音乐,但是我又讨厌那些歌谱。”有的同学说:“小学的时候我不爱上音乐课,我真心希望在中学能够喜欢音乐课。”有的同学说:“我会吹小号,参加演出时的情景令我难以忘怀。”
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二节音乐课刚刚开始,同学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告诉你:“老师,今天轮到第二组的同学介绍自己了,你可别忘记了!”
二、有趣的五线谱
我在一些班级做了调查,平均每班大约只有5%的人没有学习过五线谱。但是对识谱有十足信心的人却只有50%。于是我将五线谱用很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同学们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五线谱的认识。个别不会的同学也能很快的掌握要领。教室里的座位做了安排:第五线 第四间 第四线 第三间 第三线 第二间 第二线 第一间 第一线
每一排的同学代表不同的音高,不同的位置。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再配合五线谱电教板给学生整体的印象。教学效果良好。
三、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很多同学对于歌曲的学习只求会唱,不去体会和理解。在学习《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时,我通过用朗诵歌词体会含义,聆听钢琴演奏了解音乐强弱变化的方式使学生很快从整体把握了歌曲。
歌曲的高潮部分试着请同学们站起来演唱。“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反复咏唱四遍。同学们自己分配任务,前后两部分同学分别在第一句和第三句时站起来演唱。没想到,同学之间发生了争论:“先站起来的同学需要坐下来吗?”有的同学说:“不需要,最后一句,应该全体同学演唱,有气势。” 有的同学说:“我们需要此起彼伏,这样音乐才有层次感。”按照大家的想法,我们都进行了演唱。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原来唱歌拖沓的同学跟上节奏了,原来大声喊叫的同学现在唱得可好听了。
四、欣赏教学和情感活动 通过情感活动把学生与教师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贯穿于欣赏教学的始终
第三篇:希望与你同行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在和谐融洽的集体气氛中,加深新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建立起新的友谊。
2、在聆听、演唱、讨论等活动中体会作品的情感、氛围,学习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准确塑造音乐的整体形象。
3、能与同学一起互相交流欣赏体会,对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整体的音乐形象,试着用声音来塑造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波音记号、切分节奏等等一系列特殊音乐记号,唱出得声音要有感情又要有控制。
教学过程:
师:今天是开学第二天,而大家都是从不同的小学毕业而来,那么现如今组建成了这个大集体,进入新的 班级,新的环境,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下此刻的感受吗?
生:答
师:大家答得非常棒,来到新的学校,我们将结成新的友谊,在这里,老师也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一起携手同行。(出示课题:希望与你同行)
首先,先请大家听一下歌曲,听完后回答下屏幕上的几个问题(出示课件)
大家刚刚听得都非常认真,那么下面我们就请几名同学起来回答下
生:答
师:几位同学答得都非常好,《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曲,全曲洋溢着“风雨同舟”的挚友深情,勉励学子要努力求学,报效祖国,形象概括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心。而这首歌曲也是分为了A段和B段两个段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唱下乐谱。请大家跟着老师后面一起来学唱。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谱演唱)
在这里首先请大家找找看,刚刚我们唱得一、二两个小节有没有哪个音是不一样的?
生:答
师:大家找得非常好,在这里,两个小节的最后一拍的音一个是5,一个是低音5,这里的两个5形成了一个八度大跳,大家在唱之前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歌唱姿势,唱得时候要注意,不要用真嗓子去喊叫,因为大家现在都已是中学生,也即将步入变声期,要注意自己嗓子的保健,所以在唱歌时音量不宜过大,大家尽量唱轻点,同时略带点假声来进行演唱,这样既可以对嗓子起到保护作用,又可以使得乐曲听上去非常优美、动听。下面,就让我们来试下,就唱这两个音(低音5和5)
生:唱
师:大家唱的时候注意,音量放轻点,不要用真声去喊叫,下面大家再试一次
生:唱
师:刚刚大家唱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往下学唱。
生:唱
师:非常好,这里出现了一个特殊音乐记号“~~”,大家认识吗?这是一个波音记号,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波音记号,我们一般唱三个音,例如在这里,波音记号出现在了2上,那么我们第一个音就唱出现波音记号的这个音2,第二个音则是2上面的一个音,即3,第三个音则还要回到2上,即232这三个音。那么大家再想想看,如果波音记号出现在6上呢?该唱哪三个音?(首先第一个音是出现的这个音6,第二个音是6上面的一个音7,第三个音则还要回到出现的这个音上6,也就是唱676。)看来大家掌握的非常好。那么我们先来慢唱几遍,然后再逐步加快速度来进行演唱。(带领学生慢唱几遍后,在加快速度)
生:唱
师:大家看看,刚刚我们唱的这一段│5 5 1 65 5˙│,在这里出现了这样一个节奏型 X X X大家认识吗?这是一个大切分节奏,是由XX XX这个节奏型转变而来的,同学们先跟老师后面把这四个八分音符一起边划拍边演唱一遍,“达达达达(节拍图示:↓ ↑)”,接着大家自己试着把中间两个八分音符用连音线连起来,唱成一个四分音符,即“X X X(达达啊达)”。大家要注意把重音落在四分音符上面,下面大家跟着老师后面一起边打拍子边唱一遍。
生:唱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非常棒,那么接下来大家自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跟在钢琴后面一起唱出来。
生: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只是在这里要注意下,刚刚老师听到有些同学在唱乐谱的时候,唱得非常棒,可是带入歌词后,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唱着唱着就会开始用自己的真嗓音去喊唱了,这里老师要再次提醒大家,演唱时不需要你有过大的音量,所以唱得时候将音量放轻点,不要过多使用真嗓音,这样会使得嗓子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发声器官的正常发育。下面大家尝试着多带点假声去唱唱看,音量不要过大。
生:唱
师:大家唱得非常好。相信大家初次步入我们学校大门的时候,肯定都会觉得我们的学校非常的美、非常的大吧。那么下面,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欣赏首童声合唱歌曲《校园多美好》,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下曲作者施光南先生笔下的美丽校园。
大家在听得时候试着与我们前面所学的那首歌曲进行下对比,看看这两首歌曲在情绪上面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
(播放音乐)
刚刚大家听得都是非常入神,那么下面请大家互相讨论看看,这首歌曲与前面那首《希望与你同行》,两首歌曲在情绪上面有什么的不同地方?
生:讨论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看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答
师:大家答得非常棒。《希望与你同行》是首四四拍得歌曲,在情绪上更为深情,旋律线条也更为流畅;而《校园多美好》是首二四拍的歌曲,情绪非常活泼、跳跃,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步向我们展示出了施光南先生笔下校园的美景,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那么提到施光南,大家对他又有多少了解呢?
生:答
师:刚刚大家说得都很好,施光南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一生也是创作了许许多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例如有大家熟悉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还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等等许多好听的歌曲。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很多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有大型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剧《白蛇传》等等许多优秀题材的作品。而我们刚刚所欣赏到的《校园多美好》也是出自我们施光南先生的笔下。这部作品非常优美动听,里面的童声合唱更是向我们表达出了春天校园的美景。这首歌曲是首合唱形式的歌曲,合唱是音乐演唱形式的一种,那么大家除了合唱外,还知道哪些其它的演唱形式吗?
生:答
师:非常好,常见的演唱形式还有如下几种:独唱、对唱、轮唱、齐唱、重唱以及合唱。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各个演唱形式的一些基本含义。
(出示课件,并向学生简单介绍什么是对唱、轮唱、重唱)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样两段视频,认真听听,看看这两段视频里分别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播放视频。
视频一:宋祖英2003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歌曲《辣妹子》片段。出现的演唱形式是:合唱和领唱。
视频二:《遵义会议放光辉》。出现的演唱形式是:女声二重唱、领唱以及合唱)
大家掌握得非常好,美丽校园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持,希望同学们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可以好好珍惜大家之间的同窗之情,在这三年里可以一起并肩携手同行。最后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后面一起再最后唱一遍《希望与你同行》。
在歌声中结束并下课。
教学反思:作为初一学生的第一节音乐课,在本课当中我可以很好的带领学生学唱《希望与你同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初中第一首音乐歌曲所带来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掌握好本课当中的一系列难点,例如波音记号、音程的八度大跳、以及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并结合适当的听音乐猜歌名的小游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能力。但是在这节课当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在唱歌方面会出现真声干唱的现象,不会运用假声来演唱,并且在唱的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掌握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以后的课堂当中还应该要注意帮助学生来进行更好的歌曲演唱。
第四篇:希望与你同行
《希望与你同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我们一起来》,体会歌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4、介绍使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
1、演唱《我们一起来》。
2、欣赏《校园多美好》。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并尝试用声音来塑造形象。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控制地声音演唱。
教法:讲授法 视听感受法 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 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 律动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我们一起来》
1、初步感受歌曲
2、跟琴学唱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
4、配合简单舞蹈动作,进行律动练习。
(歌曲在我国最初是以“跳舞毯”的音乐流传开来,加上充满朝气的歌词,学生非常喜爱。引导他们用恰当的体态动作表现内心的感受。歌名是《我们一起来》,从同学中发现较合适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大伙儿的积极性高涨。)
三、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1、童年的回忆: [情感导入](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2、踏进中学校园 [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欣赏歌曲 [情感体验] 欣赏全曲 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整体的初步印象 聆听 联想
配乐朗诵 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 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 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 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 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 体态律动 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 体验创造
4、多彩的校园生活: [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为音乐配上校园生活场景。A、聆听音乐,展开想象。音乐特点 想象要求
4/4 慢速3/8 稍快 较为平静的活动舞蹈性,生动、活泼 B、指名学生描述想象中的校园生活场景。
5、画出你心中美好的校园。
A、分组讨论绘画(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B、贴上同学们的作品。(个别同学介绍内容)
6、拥抱青春 [情感延伸] A、青春寄语
B、齐唱《我们一起来》(配合律动表演
教学反思
一、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一般很难完成好。然而发声练习在教唱歌曲之前,往往这时候的情绪会影响下面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将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尝试。
来自不同小学的几十名同学聚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集体。他们之间并不熟悉,老师和同学也是第一次见面。课堂上我亲切的和大家问好:“Hi,同学们好!让我们彼此认识一下吧„„”可以看到同学们眼前一亮,立刻兴奋起来。然后,我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和大家打招呼,规则是:你和大家用“Hi”相互问好,再向大家介绍你自己或者说一句此刻最想说的话。
我引导学生要用响亮、饱满的声音发“Hi”这个音,这时的口腔状态正是发声练习时所需要的。学生急着练习,因为这是他们每天和别人打招呼时用的着的。一轮下来,每个同学都说了近几十次。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了交流,彼此多了一份了解。有的同学说:“我喜欢音乐,但是我又讨厌那些歌谱。”有的同学说:“小学的时候我不爱上音乐课,我真心希望在中学能够喜欢音乐课。”有的同学说:“我会吹小号,参加演出时的情景令我难以忘怀。”
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二节音乐课刚刚开始,同学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告诉你:“老师,今天轮到第二组的同学介绍自己了,你可别忘记了!”
二、有趣的五线谱
我在一些班级做了调查,平均每班大约只有5%的人没有学习过五线谱。但是对识谱有十足信心的人却只有50%。于是我将五线谱用很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同学们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五线谱的认识。个别不会的同学也能很快的掌握要领。教室里的座位做了安排:第五线 第四间 第四线 第三间 第三线 第二间 第二线 第一间 第一线
每一排的同学代表不同的音高,不同的位置。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再配合五线谱电教板给学生整体的印象。教学效果良好。
三、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很多同学对于歌曲的学习只求会唱,不去体会和理解。在学习《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时,我通过用朗诵歌词体会含义,聆听钢琴演奏了解音乐强弱变化的方式使学生很快从整体把握了歌曲。
歌曲的高潮部分试着请同学们站起来演唱。“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反复咏唱四遍。同学们自己分配任务,前后两部分同学分别在第一句和第三句时站起来演唱。没想到,同学之间发生了争论:“先站起来的同学需要坐下来吗?”有的同学说:“不需要,最后一句,应该全体同学演唱,有气势。” 有的同学说:“我们需要此起彼伏,这样音乐才有层次感。”按照大家的想法,我们都进行了演唱。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原来唱歌拖沓的同学跟上节奏了,原来大声喊叫的同学现在唱得可好听了。
四、欣赏教学和情感活动
通过情感活动把学生与教师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贯穿于欣赏教学的始终。
第五篇:希望与你同行教案
《希望与你同行》教学设计
二郎中学 徐丹
课题:希望与你同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优美的旋律里,感受走进新集体的温暖,从而积极的适应新的生活学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演唱情绪,然后模仿,去实际体验。
知识与技能:能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深情而亲切的演唱歌曲;了解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挥童声的优点,体验感受音乐形象,能深情而亲切的演唱歌曲。难点:声音要有感情又要有控制;了解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几段音乐,用心感受一下不同音乐所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比如:这首歌的演唱方式、歌曲使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听完音乐能想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情景?我们一边听一边把自己的第一感受记录下来。
播放音乐:《校园多美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蓝精灵》 学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校园多美好》女声齐唱,轻快活泼。这首歌用音乐描绘出一幅美好校园的画卷,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步展示校园美景,犹如一群少年在轻轻诉说,和声悦耳,色彩明亮,高潮突出,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校园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男声独唱,朝气蓬勃地。音乐呈现了儿童们无忧无虑、载歌载舞、幸福生活的景象。《蓝精灵》女声齐唱、领唱。讲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蓝精灵快乐的生活。)
师:刚才我们听的歌曲虽然演唱方式和表达的情景、情绪都有所不同,但是总体而言,都是用比较轻快活泼声音来演唱的,那么下面大家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想想这首歌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演唱的方式是什么?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播放《希望与你同行》 生:思考回答。
师:女声齐唱,而且是用深情而亲切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集中简练,歌词洋溢着“风雨同舟”的挚友情深,勉励学子努力求学报效祖国,并用“希望与你同行”形象的概括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好,先说到这里了,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次歌曲,一边熟悉旋律,一边感受第二次听与第一次相比,有些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各抒己见。
师:再一次聆听,是不是更能体会到歌曲深情而亲切的唱出对友谊的珍惜,对未来充满
了希望!
生:回答。幻灯片点开歌词
师:下面大家一起齐声朗读一下歌词。生:齐读。
师:平时你们都是怎样学唱新歌的?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觉得用哪一种方式学最好?为什么?
生:思考讨论发言。
用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教唱。(在教唱过程中,强调:学唱歌要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都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头部正直,眼睛向前平视,双手垂于体侧,两肩打开,小腹收缩,全身要有一种积极运动的感觉,切忌大声喊唱。装饰音波音的唱法,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教师范唱,学生带着深情而亲切的跟唱,唱熟。
回忆演唱的不同方式,课堂实践。男生女生分唱在齐唱等等形式。讲解基本知识。简谱、音名、唱名。
简谱:1、2、3、4、5、6、7。音名:C、D、E、F、G、A、B。
唱名:do、re、mi、fa、sol、la、si。
了解一拍是什么意思?大家拿出你们的左手,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假如现在桌面是地面,你们在拍皮球,(让学生模仿做拍皮球的动作)当皮球拍下去是不是要反弹起来?一拍就像拍一次皮球一样,当皮球接触到地面的时候是不是有啪啪的声音,听起来很有弹性哈。当球接触到地面的这一个点,就是我们的拍点,拍下去会弹起来,皮球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就是一拍,能不能理解?(画图示意)拍皮球的速度可以快也可以慢,拍子也是一样,演唱的速度不一样所体现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
好,我们一步一步来,下面先由老师带领这大家跟着钢琴模唱基本音。感受一下钢琴的音色,音准。
师:依次弹1234567。生:模唱。
(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音高音准。)
师:加入节奏,分别让学生体验慢节奏和快节奏。带领学生自主学习。
师:小结。我们的活动到此告一段落了,下面我们再来齐唱这节课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表现的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