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5:0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终版]》。

第一篇:“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终版]

摘要:云南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在开放办学的思想指导下,以“两廊一圈”战略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改进方式,对促进云南和沿边开放地区法律教育,使高校法学教育能够更加适应法律服务国际化,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化;法律人才;两廊一圈;“昆明-老街-河内-海防”经济走廊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48-04

云南高校法学教育必须适应法律服务国际化和面向东南亚发展的目标要求,制定适合国情、省情、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从而保障云南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定位

国际化法学人才,一般认为是指能够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以国际化的视野,在国际交往中熟练运用国际法、国内法,独立处理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学专门人才。一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法律服务人才应具有更为突出的特征和素养。

(一)国际化法学人才必须通晓专业知识,具备专业人才的素质

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法、国际法及相关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法学专业素养。例如在处理有关边境贸易中民商事纠纷案件和刑事案件时,无论是国家行政机关,还是法院、律师事务所、企业、行业协会等,不仅必须学会理解和运用我国有关规则,还要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熟悉相对方所在国的规则,以厚实的法律知识直面市场,适应国际市场发展需要。

(二)国际化法学人才必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在提供法律服务时具有开放的观念、世界性的眼光,了解市场动向,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对世界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分析,预测未来我国及世界经济的走向。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建立在国际化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勇于探求新的法学理论与实务技能。例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就强调体现国际化视野与理念的国际法与比较法课程。国际化视野是国际商业活动全球化提出的要求,只有具备国际化视野,才能适应全球法律职业化的竞争,充分理解和掌握当前国际社会中的法律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在实践中能主动运用国际化的前瞻眼光考虑和解决问题。

(三)国际化法学人才必须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

由于法律服务涉及跨国产生的各种经贸、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纠纷,内容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需要有较强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国际化的法律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和各种技能,而且还要具有从事国际化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跨国交往的经验和技巧,拥有能够独立处理国际、国内法律问题的综合能力。国际化的法律人才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甚至是其他小语种,具备灵活运用外语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例如,法国的法学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学习,要成为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商事律师,除了要具有律师资格外,通常还要具有在工商管理学校、政治学院等大学学习的经历,最好是取得工商管理硕士文凭。

二、“两廊一圈”战略云南国际化法律

人才培养的困境与问题

中越两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时期,国际化法律人才的严重不足与用人单位对从事对外法律服务人才的需求凸显用人困境。在云南省加快西廊建设并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对国际化法律人才的急需与目前法学教育严重脱节的现状。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首先要求高校以国际化为培养目标,而我国长期以来对于法学专业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滞后,主要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导,应用型人才往往得不到高校法学教育的有效重视。“两廊一圈”战略中西廊需要大量国际化法律人才服务于经贸合作,目前国内一方面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真正能够适应东南亚文化圈,满足企事业单位对法律服务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稀缺。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法学毕业生对法律实务缺乏应有的认识,在法律实务的实际运作中,只能简单地生搬硬套法律条文,对具体案件缺乏全面分析,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和疑难案件的能力明显欠缺,毕业生到实际部门至少要3~4年的时间才能适应业务需要。在与越南的交流中,理论型的人才固然可以促进双边文化教育的交流,但是应用型的人才却能够深入到双边的贸易与劳务等具体社会生活交往中,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法学教育知识更新不够,缺乏制度支持

我国法学传统教育主要学习大陆法系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课程设置中几乎不涉及越南法律。迄今为止,我省乃至全国高校,还没有一本关于东南亚法律制度概况的教材,高校开设课程脱离国际化的标准,教学用书及参考案例资料来源不足,没有从根本上反映东南亚法律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向,明显难以满足“两廊一圈”战略对法律人才的交流需求。然而突出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背后应是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目前许多法学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严重不足,教学投入不够,资金、场所等就成为现阶段制约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一环。(1)绝大部分都没有专门的法学专业实验室,极少部分有实验室但实验器材又严重老化和不足,不能满足正常实验需要;(2)极少数院校建有合乎标准的模拟法庭;(3)大多数没有实习基地,更谈不上固定实习基地;(4)许多院校毕业实习经费仍是多年前的标准,开展其他实践活动的经费更少。特别是实施实践教学需要配备具有相应条件的教师,但是现有职称评审制度主要以科研成果为衡量标准,这就很难使教师在此方面投入充足精力。

(三)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高校法律教育交流不够

云南省高校“走出去”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已初步形成,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各高校面向世界敞开,迎接海外留学生,但面向东南亚国家高校法学教育及学生培养的交流却显得匮乏无力,越南籍等东盟国家的学生来云南留学,大多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会计、金融等,应该鼓励留学生学习法律,同样也应鼓励我国法学专业学生到东盟国家学习法律,成为专业的涉外法律人才,更好地为两国的法律工作服务。正因为面向东盟的合作办学没有普遍展开,云南没有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地缘优势,与东南亚各国高校间的法学学术交流以及学术氛围没有形成。

三、“两廊一圈”战略西廊

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已于2011年底正式启动,这是我国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第一个关于法学高等教育的专门指导性文件,也是教育部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先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面对日益复杂的法律实务和全球化法律服务市场,我国迫切需要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法律人才来应对日益频繁的国际法律摩擦。云南省高校应把握好这一有利政策形势,针对自身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加快“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完善。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

云南高校应当以“两廊一圈”战略为指导,抓住云南省开放与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有针对性地将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贯彻到学校的培养方案中,让专业课老师、管理者、学生都认识到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并能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等多个方面贯彻落实国际化的理念,把法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所欢迎的法律工作者。紧密结合云南和越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找准定位,突出“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特色,围绕培养“具有国际开放意识、涉外专业知识、涉外岗位技能、涉外交流素质的人才”目标,与建设高水平、综合型地方大学的建设目标相结合,从“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开放改革的创新精神、掌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涉外工作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具有良好的涉外礼仪素质”等方面组织和实施教学。

(二)在教材建设方面

突出体现云南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教材,扩大国外教材的使用比例,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一套具有较高水平的越南及东南亚国家法律教材供学生使用。要编写能够满足培养高素质对外法律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观念、全球意识,竞争和开拓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东南亚小语种能力,全面系统地反映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顺应信息时代教育方式并便于教学的新型教材。教材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综合法律素养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选用西方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也可以组织相关人才对东南亚各国的优秀教材直接翻译,依此授课。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

应大力提倡在专业课程上进行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案例教学中,其一强调典型案例的选择,应当突出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中的案例;其二,强调在案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其三,强调培养学生在纷繁的事实中分清主次和识别真伪的能力;其四,积极组织师生相互提问并共同讨论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五,在教学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和聆听问题的能力;其六,在案例事实分析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在复杂条件下做出准确判断和进行有效工作的能力,成为真正可以独立进行涉外法律服务的专业人才。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引进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国际执业资格证书课程,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主动与相关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涉越南等东盟国家法律服务的机会。以越南等东盟国家法律教学和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为两翼,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宽广的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能够熟练了解东盟法律体系和制度,参与“两廊一圈”战略西廊的国际化法律人才。

(四)在教学课程体系方面

国际化法律人才实务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规划。我们把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归纳为四大类,即实践性法律课程体系(包括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专题辩论教学法、法律诊所式教学法)、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社会调查教学法、法院旁听教学法、法律咨询教学法)、实习课程体系(包括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论文课程体系(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将实践教学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具体规定每种实践教学方式的学分学时、目的要求、实施内容、总结考核,并严格执行。在具体实施中,注意分阶段分年级进行,让每个法学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能系统接受这些实践环节的培养与训练。同时,加强法律实务性课程建设,开设案例分析、司法文书、商务谈判、律师实务等课程,可以聘请中越两国司法实务界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讲授,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两廊一圈”战略,往往需要采取用中文去正确理解和表达越南法律和案例,对中国法及其案例则要求运用准确的英文和越南语来进行表达。实施双语教学,开设东南亚法律文化、小语种语言、法律比较研究等课程,使传统法学理论课程和增设新的东南亚各国法律课程相结合,促进教学内容国际化,是云南高校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中的特点和亮点。

(五)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实践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实施“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的有力保证。从事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经验和能力,更需要具有知识的整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教学过程控制技巧,并且法律功底深厚,外语水平高,曾经在国外接受过法学专业训练,否则就无法指导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打造具有双师资格和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多途径与律师所、公证处、仲裁机构、公检法等部门合作,参与法律咨询、社会调查、案件诉讼代理等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与司法部门的合作。鼓励高校与司法实务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聘请中越两国资深的律师、检察官、法官到法学院兼职,以弥补“双师型”教师奇缺的现象。鼓励高校教师在司法部门挂职,使教师能够更多地接受实践锻炼。使参与实践的教师,将教学和研究中的新理论用于实践,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将实践中遇到的大量的活的“法律”带到课堂,既提高了课堂讲授效果,又增强了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举办律师事务所或者法律援助中心,让学生在这里接触更多的案件。在“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中,法学专业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之间积极探索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方式,我们主张科研的首要任务是为教学服务,兼顾为社会服务。因此,应鼓励教师参加法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出法律热点,并积极组织师生共同解决。

(六)在资源共享方面

由于资源所限、学科背景不同,单纯依靠一个学科、一所高校或者学院独立完成国际化是不切实际的。在信息化社会中,需要云南与越南高校相互合作,联合开发课程或者课程网络模块,实现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与交融。网上公开课程也为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包括共享外教资源、共享双语课程、学生交换项目的共享等。多元的背景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不同的背景也促进了国际化程度的加深。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消除云南与越南“两廊一圈”战略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瓶颈制约,把高等教育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区域内生产、投资、贸易等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发掘双边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形成区域性比较优势。中越两国应当共同加强合作办学这一双赢模式,不断创新交流方式,更好地让法学教育为“两廊一圈”西廊这条区域性国际经济走廊服务,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地区政治稳定,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成果面向我国西部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特点及其人才需求,结合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特色,探索和总结了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教育实践,力求探索和解决以下教学问题:

(1)新型办学机制:教高[2001]6号文件中指出“建设示范性软件学院要进一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如何结合本校实际,面向区域特点,探索适合软件人才培养的办学机制是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国际化教育方式:当代软件技术及产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形态等均呈现鲜明国际化特征,要求软件人才具有在国际化环境下工作、管理、交流的能力.而传统软件人才教育难以满足国际化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需求。

(3)现代软件工程教学及实践:现代软件工程教学注重软件系统设计方法与软件开发能力,体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必须研究如何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中创新软件工程教学活动,实施现代软件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4)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教高[2001]6号文件要求“示范性软件学院要把培养各类复合型软件人才作为重要任务 ”;国家信息化建设急需掌握主流软件技术且熟悉领域应用的复合型软件人才。怎样面向所在区域和领域信息化特点与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还需探索与实践。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探索新型办学机制

依托软件产业园区:学院确定和实施了 “依托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国家软件产业与出口基地和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办学模式。组成学院理事会,协调合作办学,指导产学互动。

组织产学合作联盟:学院不仅与20多家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而且与多个重点国防科技单位组成产学研联盟,开展多形式的实质性合作教育。

(2)实践国际化教学模式

引进优化系列课程:牵头引进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先进的CMU软件系统开发(SSD)10门系列化课程,并实施“夯实软件基础、强化网络编程”等优化。

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通过外文教材、外教授课、双语教学、开设英文写作、编写外文技术文档等途径实施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为适应对日软件外包增长需求,通过设立日语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聘请日籍IT专家、合作系列课程,实现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

学习国际软件规范:在课程内容更新、技术讲座、综合实训,参加国际化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对国际主流软件规范的学习和应用。(3)强化软件工程教育

课程体系体现工程教育理念:优化形成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体现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以及能力导向等理念。

递进式工程能力训练不断线: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企业实习的递进式软件工程能力实践体系;每学期均有实践环节;实训项目注重软件工程方法体验与训练。

软件工程师素养教育不断线:开设特色选修课程、组织软件设计团队竞赛、支持校园软件文化活动、国际化企业规范化实习等实施综合素养教育不断线。

(4)开展复合人才培养

注重知识与能力复合:依据学生原学专业背景,设置了“菜单式”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双向知识复合;通过软件系统研制实践,强化软件技术与开发能力的复合。

面向领域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为适应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软件人才需求,实行“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卫星测控软件、电子政务及其应用、航天/航空嵌入式软件以及藏族软件等工程硕士班等均为该模式。

3.成果的创新点

(1)面向区域/领域软件产业发展模式,提出并实施了“三依托”办学机制,有效实现产学互动,构建了适合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新办学模式。

(2)在国内首次引入和优化了国际先进的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提升学生国际化适应适应能力,探索和实践了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方式。

(3)以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高层次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注重软件系统工程设计方法与实现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提出并凝练了“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断线、多样化素质教育不断线”的新教学组织过程。

(4)依据区域/领域信息化的复合型软件人才需求,实施和形成了“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实现途径。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示范性学院健康发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经过7年的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保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健康发展,学院目前在校生1700多人;本科毕业908人,工程硕士毕业506人,培训职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训学员超过1200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中均获得好评,名列37个软件学院前列;学校将该模式扩展到微电子设计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2)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毕业生获得产业界认可:本科毕业生累计编程(含文档)超过10000行,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明显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共获省级以上竞赛等奖励80多项,其中200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获奖的10个队中,本学院2个团队获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年98%以上、国际化企业就业率平均57.6%;工程硕士在区域软件产业和领域信息化发展中起到骨干作用,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和贡献普遍得到认可。(3)教育部教改项目支持,其他政府部门充分肯定:软件工程专业3个专业方向成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08年教育部批准“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科技部与教育部批准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陕西省批准建立了“陕西省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教育创新经验得到推广应用:学院的办学机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得到教育部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教育部召开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会议上介绍经验。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4个软件学院以及国外相关学校和教育机构到学院交流办学经验;我校2002年初制定的“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决定”文件中的政策支持和改革举措,推广到部分软件学院。

(5)支持区域与领域软件产业发展:学院30%毕业生就业于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其中有108名毕业生成为西安地区对日外包企业技术骨干或业务协调工程师,直接促进了西安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定制培养的工程硕士毕业生多数成为为航空/航天军工科技领域的技术骨干;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综合素质受到10余个国外著名IT企业考察访问团的认同,促进其落户西安发展。

主要创新成果

1.引进优化国际领先的系列课程,探讨了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1)引进优化CMU系列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

创新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础。学院根据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4年9月牵头联合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引进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先进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系统开发(SSD)10门系列化课程,其特点是“注重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注重软件设计案例教学、注重软件开发过程实践、注重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该系列课程成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已经历了多轮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大; 2005年6月经一轮实施后学院组成5个专门小组研究SSD系列课程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际化、工程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其工程教育特征突出、专业理论基础较弱的特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优化。如:《数据结构与算法》(SSD5)增加了算法基础,搜索、排序算法等; 对《面向对象编程与设计》(SSD3)增加了面向对象概念、机制、多态分析等内容;对《数据库系统》(SSD7)中增加了嵌入式SQL、并发控制和形式化描述等;针对其现代网络通信原理简单,不仅在相关课程中补充了内容,而且独立开设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编程等系列课程;同时结合工程能力培养需要增加各类实践环节,加强了工程素质培养,不断丰富案例库等,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适合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

(2)开设日语为一外的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

依据西安地区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快速增长需求,学院从2003年与中日IT发展中心合作开展“软件工程+日语+日资企业文化”的对日软件人才定向培养,当年向日本东芝、东洋等公司输送23名本科毕业生。与日本东芝公司、日本中央大学合作建设对日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先后聘请20余名日籍IT专家与教授讲授 “软件工程”、“日本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和“日本软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设立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每年招收本科生50多名。同时为其他学生开设日语第二外语。2008年首届日语一外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被对日软件外包骨干企业提前一年全部预定。

(3)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强化外语沟通能力

良好的外语水平是是国际化软件人才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的基石。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学生除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课程以外,3-4年级增设了英文应用写作、口语听说等必修课课程;本科和研究生外文教材占60%,双语教学课程22门,学院先后聘请21名外教全外语授课8门;学生完成SSD课程专业,参加国际化软件企业项目开发,均要求编写外文技术文档,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4)注重主流软件平台和规范学习,培养规格与国际接轨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和开发模式变革,国际上不断推出新型的软件平台与工具规范。为此,学院在保持课程体系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内容实行“每年微调、两年小变、四年更新”制度,并通过组织技术讲座、综合实训项目、参加国际化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对主流软件设计与开发国际规范的学习和应用;依据国际化软件企业对现代软件工程师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快速信息接受与处理能力等综合要求,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规格,使之与国际化要求与水平接轨。

2.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学生软件工程化能力培养

(1)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工程教育理念

为充分体现软件人才培养的工程化特征,在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等理念指导下,学院对以SSD系列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形成了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群,并结合学科优势与行业或领域需求,确定了软件系统开发、数字媒体、电子服务技术、网络软件四个特色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图1)。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软件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软件工程方法与典型工程应用结合”。

(2)建立适应现代软件工程教育的教学团队

为使软件工程教育有效实施,学院采用专职、校内双聘、企业兼职、境外聘请多种方式按需选聘教师,建立了一支由90余人组成、具有国际视野和软件工程背景的多元化师资队伍,60%以上的教师具有大型软件设计与开发工程背景,其中1/4直接来自于学院建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企业(图4)。例如,聘请国内知名软件工程专家、原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师吴广茂教授为教学督导组长,并讲授2门课程。

(3)建立 “三实”递进式软件开发实践体系,坚持工程能力训练不断线

实践教学与训练是软件人才工程化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院建立以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企业实习为核心的“三实”递进式软件工程能力实践体系(图2),累计时间超过12个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均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比例达到1:1以上,教学模拟与综合实训项目突出主流软件技术的综合应用,企业实习项目注重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实现方法与评测过程,有效保证了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训练不断线,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取得显著效果。

(4)坚持多样化素质教育不断线,提升学生现代软件工程师素养

学院课程体系中包括知识产权、美学欣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必修课或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软件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数模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支持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软件技术俱乐部和校园软件文化活动,实施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团队精神教育;开设软件企业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到软件企业和应用部门调研和社会实践;培养体系中要求在学生大型国际化企业实习,学习规范化软件开发管理知识等。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综合素养得到了不断提升。

3.面向西部地区和航空航天军工领域,开展复合人才培养

(1)组织“菜单式”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与能力复合

针对大二的转专业学生原专业背景、计算机及软件基础参差不齐等情况,将所有转专业学生分为电子类和理学材料类(数学、力学、材料、三航等)两大类,制定了模块化的培养方案。除了软件工程专业大

三、大四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外,两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均增加了软件基础、程序设计方法与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专业基础课,针对理学材料类学生额外增加了汇编与微机接口、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系统概论等课程。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短学期办法使这些转专业学生能在两年之内完成软件工程专业三年半的培养内容,达到培养标准要求。

依据研究生原学专业背景和领域需求,设置并实行六个“菜单式”课程方案(图3),实现计算机专业学生扩展领域知识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补充软件基础;通过应用软件系统研制实践,在知识复合基础上,强化软件开发能力与解决应用问题能力的复合;针对藏族软件硕士班学生计算机与软件基础薄弱,制定了 “预科补基础+培养个性化”的特定培养方案,安排专职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强化软件基础,提升汉语水平和程序设计能力等,经过4年多的努力,13名毕业生成为藏族地区计算机软件工程教育骨干。

(2)结合不同领域特点,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

为适应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软件人才迫切需求,学院充分发挥根据学校 “三航”特色,实行“软件工程+X领域技术”的培养模式。

 ● 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合作卫星测控软件工程硕士班,突出分布计算系统和可信软件设计,增加了航天轨道学以及现代测控技术发展课程。研究生论文课题结合新一代卫星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前已为该中心培养71名软件技术人才,大部分成为该单位的技术骨干。

 ● 与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合作开设电子政务与应用工程硕士班,培养方案实施网络/软件技术与IT项目管理结合,以培养政府应用部门的CEO为目标,不少学生带着电子政务系统升级或扩展的技术问题,在学习中与老师研讨,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就成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信息化项目主管。

 ● 与航天科技集团和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面向航天/航空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工程硕士班,在突出构件化嵌入式软件设计和基于模型的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基础上,扩展了航空/航天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仿真以及航空航天电子综合化等领域知识;85%以上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面向具体领域应用需求,结合对口单位的具体科研或应用项目。目前总计招收学生220名,已毕业的41名大多数成为有关研发机构中层技术领导或技术骨干。

4.依托产业园区,组织产学研联盟,保障工程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依据地处西部区域及隶属国防科技领域的背景,建立并实践了“三依托”(即依托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与软件出口基地及依托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产学研合作联盟”(图4)相结合的办学机制。

通过与依托单位和联盟企业的紧密合作,及时了解产业动态,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调整培养方案;联盟企业通过选派工程师授课、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软件设计竞赛、技术支持与项目开发等多种方式与学院开展合作,提升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聘请外教授课、开展专业教师培训等,可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与航空航天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软件技术领域应用的场所,可有效拓展学生的领域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

成果取得的成效(1)引进课程得到扩展,教学模式校内推广

牵头引进的CMU系列课程,在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连续5年的专项支持下,与CMU Icarnegie教育质量控制中心合作,推广到10余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授课量已超过40000人/课,培养专业化教师400余人/次;案例教学与双语教学等在校内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得到直接推广。

(2)教育创新经验得到推广应用

学院的办学机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得到教育部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软件学院依托高新开发区,„,形成了软件人才教育与IT产业互动发展的优势格局,已与国际知名大学和IT公司开展了具有实效的国际合作教育,与国内多个软件企业落实了合作办学基础,多层次、多途径开展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坚持教育过程中‘三不断线’的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软件学院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教育部召开的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总结会上介绍了经验,并分别在2006年示范性软件学院工作会议和2008年示范性软件学院领导、教师培训班上作了题为《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课程体系引进与优化》的专题报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4个软件学院到学院交流办学经验;我校2002年初制定的“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决定”文件中的政策支持和改革举措,推广到部分软件学院。

(3)人才培养成效受到教育部和政府部门充分肯定

学院的软件系统开发、电子服务、数字媒体3个专业方向于2007年被批准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 “数据结构与算法”和“软件工程”2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8年学院成为教育部“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计算机网络”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外国专家局依托学院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科技部与教育部批准学院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陕西省在学院建立了“陕西省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示范性学院健康发展,培养模式得到扩展

经过7年的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保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健康发展,学院目前在校生1700多人;本科毕业1198人,工程硕士毕业506人,培训职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训学员超过1200人;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和验收评估中均获得好评,名列37个软件学院前列;学校决定将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微电子设计人才培养中,将软件学院扩展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取得良好成效。

(5)学生专业素养提高,毕业生获得产业界认可

本科毕业生累计编程(含文档)超过10000行,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明显提升;2007年以来学生共获省级以上竞赛等奖励80多项,其中200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获奖的10个队中,本学院2个团队获奖;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年98%以上、国际化企业就业率平均57.6%;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和贡献普遍得到认可。

(6)支持区域和领域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学院30%的毕业生就业于西安地区,其中近100名毕业生成为西安地区对日外包企业的业务骨干;为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培养研究生91名,23名成为机载软件产业主要骨干,19名成为卫星测控所测控站站长或主管工程师,其中为中航集团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培养的工程硕士中,7位获得研究员职称并担任科研处长或研究室主任等重要职务。

学院成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国际著名IT企业落户西安的窗口,50余家国外著名IT企业到学院考察办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其中多个国际著名软件企业在西安高新区设立了分公司或研发机构,推动了区域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下载“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廊一圈”战略西廊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