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第十二期学术沙龙道2014-1-1修改压缩4
自住型商品房的社会意义与公共政策
——北京市社科院第十二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如期举行
2013年12月31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工作委员会、管理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十二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在院303会议室如期举行。市住建委于2013年10月22日发布2013年将推出2万套自住型商品房,2014年计划推出5万套左右。此类住房价格比周边商品房低30%左右,购买此类住房后五年内不得上市,五年后上市收益的30%上交财政。但从11月底到12月中旬,北京首个自住商品房项目申购有14.8万个家庭申请,申购家庭与可供房源数达到74:1。供不应求的现实短期难以改变。对此,学者就自住型商品房的社会意义与公共政策问题进行探讨。沙龙由管理所陆小成主持,来自城市所、科社所、管理所以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信息报社等学者、记者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城市所副研究员赵继敏认为,自住型商品房是否确实能够满足刚需人群、解决中间层的住房问题?值得疑问。首先,与之前经适房、限价房等不同的是,自住型商品房申请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开发商分散的组织,监督成本加大,有可能提升道德风险和权力寻租的空间。其次,一般的商品房需要满五年再转让才免交营业税。自住型商品房交易年限同样是满五年后才可以转让,这一年限似乎较短。很多居民正是看到五年之内是可以预期房价仍然上涨的,因而千方百计购买自住型商品房。第三,自住型商品房的申请门槛较低,具有申请资格的人远多于可以提供的数量。摇号难以确保最需要自住型商品房的居民获得购房资格。
管理所副研究员庞世辉认为,北京曾先后推行过多种权属的住宅政策,未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供求矛盾。其原因:一是目标不明确,政府究竟是要解决市民居住问题?还是要稳定房价?二是对象不明晰,政府应首先保障哪些人群的住房需求?三是路径不明确,政府应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四是政策不连续。作为有限的服务型政府,应主要满足基本住房需求,可以通过提供廉租房、公租房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保障低端住宅市场的有效供给;通过提供稳定的政策、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市场合理预期,保障中端住宅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北京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推出自住型商品房政策,为解决城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因为商品住宅用地仍然稀缺,可能导致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短期内政策效果难以评价。城市所副研究员谭日辉认为,首先,自住型商品房并不是为了降价,而是给社会夹心层一种稳定的社会预期。北京的高房价让人难以接受,但任何城市的高房价都不能以本地人的收入水平为基准,而应以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投资或投机基金为参照。其次,自住型商品房定位是商品房,对稳定房价作用不会太明显。房价涨跌与自住型商品房的提供没有必然联系。再次,该政策目标是形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预期。但目前有北京户口的人与无北京户口的比例大概是3:2,自住型商品房在房价、住房需求满足上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期待。
管理所所长施昌奎研究员认为,政府让处于夹心层的高端人才能够享受到发展的好处,体现了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填补了中间阶层住房政策的空白,一定 程度上还起到了抑制房价的作用。但自住型商品房政策还很不完善,存在一些风险。第一,定价机制调整风险。考虑未来房价上涨的因素多,下降因素少。低于市场价的30%仅仅是个理论值,在建房周期没有确定的情况下,2年或3年的周期会使定价难以控制。第二,腐败风险。主要是购买资格审查的风险。在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信息不公开、惩罚力度不够、违规成本低都会导致腐败产生,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第三,政策风险。重大公共政策的出台应该进行人口影响评估,自住型商品房的推出,对人口流入是吸引还是抑制,对人口的区域分布是集聚还是分散,均应该进行政策的预评估。
科社所博士后向征认为,自主型商品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对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起到一定作用。自住型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不同,自住型商品房申请采用摇号政策,符合申请条件的既平等的享有权利,同时又对两限房轮候家庭规定了一定的优先级;二是抑制过热房产投资,满足一部分刚需家庭需求。当前自主型商品房申请由于政策刚刚推出,很多市民仍不了解和理性思考,盲目跟风,导致中签率走低,待政策更加明朗化与自住型商品房的大量上市,相信中签率会回归到正常范围。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王忠认为,自住型商品房有一定的意义,但治标不治本。主要有三点建议:一是扩大供给。北京郊区土地还有不少可以入市的,目前也有不少小产权房空置。如果出台农村土地入市流转的政策,比自住型商品房作用更大。二是开征房产税。这样能增加投机购房的成本,降低房屋的空置率。三是房产信息联网共享。信息联网共享是房产税实施的重要前提,也能释放因腐败占据的住房资源。
管理所副研究员陆小成认为,此政策的出台对刚性需求者来说,有总比没有好。低于周边价格的30%应该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和人本关怀。但值得思考的是:第一,自住型商品房是政府给予的部分福利,从公平看,应规定此类住房不得上市交易,或规定20-30年后才能交易,或只能按原价退还政府,以减少投机或投资性需求者申请。第二,此政策如果没有经过征集社会意见、公众听证、人大讨论等程序,其决策的合法性、公平性、科学性值得怀疑。第三,每年净流入人口数没有减少,购房刚性需求数量就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新增供地和自住型住房难以真正平抑北京房价。调控房价应考虑人口净流入数是否减缓,要研究内在的吸引动因,不是简单从人口控制和流入抵制上做文章,要特别考虑北京户口背后的各种教育、医疗、信息等制度利差的实际或预期存在。保障现有的刚性需求者,意味着会有更多新增者,因而有认为北京房价继续上涨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
北京市社科院
陆小成
2014年1月2日
第二篇:第十八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报道2014-4-28
大数据时代需要加强市场调研
——北京社科院第十八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2014年4月23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第十八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在北京安华发展大厦1105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我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沙龙的主题是:大数据时代与市场调研。来自北京社科院首都社会综合治理研究所、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北京社科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唐鑫带领市情中心全体成员参加本次调研和学术沙龙活动。沙龙由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小成博士主持。
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陈华峰总经理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建立在线数据调查系统可以获得更多的样本数据。传统的入户调查和电话访问员调查受到许多的限制。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互联网采集数据模式,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的差距。益派咨询正在开发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调查机构、企业、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和个人,可以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编制问卷,发放问卷,获得数据,解决技术问题、样本规模问题、成本问题、质量问题。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面益派咨询还会加大开发力度。当前,益派公司已经拥有了超过100万的样本库,足够解决大部分数据采集问题,减少许多的中间环节,可以直接获得网络舆情资源。希望能与北京社科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多进行数据调查和分析方面的课题合作。
北京社科院首都社会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袁振龙研究员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开发在线调查系统非常必要,应进一步增加样本量,丰富问卷内容,创新调查模式,掌握和了解更多的市场需求,进而为社会和市场提供更加实际的服务和产品,提高顾客满意度。
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历爱总监认为,网络时代的到来,发展在线调查符合国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多渠道建立丰富的数据库资源,通过注册会员、身份证认证、手机激活等方式保证会员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会员积分激励又能鼓励更多的网民参与网络调查。未来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问卷的逻辑设计,辅以传统调查方式,进一步完善网络市场调研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并加强身份及行为调查分析,获得更加有用的、最新的数据信息。与北京社科院合作前景良好,可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北京社科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田蕾博士认为,大数据时代开展市场调研非常必要,应与百度等知名公司加强合作。针对受访者是虚拟空间的网络用户,要科学界定大数据的边界问题,掌握更多用户的数据,与公司做业务层面合作。由于
网民的上网行为都是大数据,需要进一步开发有效的技术系统和软件分析工具,加强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
北京社科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小成博士认为,基于大数据时代建立和开发网民调查系统,一方面,这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应该征求广大群众特别是网民呼声和反应,如果能更加社会群众和网民的实际诉求制定有效的政策,包括对现有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才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建立在线调查系统,国家需要、群众需要、企业更需要。谁做得好,谁就能生存,谁就能获得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如何吸引更多的网民参与在线调查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地反应群众的呼声、意见和需求是政府和企业需要考虑的事情,应加强激励和体制机制创新,如加大奖励力度、创新问卷形式等方式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参与。
北京社科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唐鑫认为,本次组团到益派公司调研和学术研讨,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我们了解企业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了解市场方向在哪里?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合作?市情调查中心一直以来苦于没有大样本,传统的入户调查、发放问卷等调研方式很受限制。希望与外面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发更多样本、更多内容的市场调研系统。该系统能有满足一定要求的目标人群需求,在样本数量、质量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需要加强研究和开发。要提高问卷的科学性、社会吸引力、便捷性。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目前有十六个区县调研基地,希望与益派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好这些调研基地,互通有无、精诚合作,建立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和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有影响力的调研成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其政府职能部门、各区县政府、社会群众提供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
随后,我院科研人员对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和考察交流。本次调研和学术沙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社科院 陆小成)
第三篇:管理所召开第二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压缩稿1
跨越转型陷阱,共建和谐社会
——管理所举办第二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活动
2012年5月30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二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活动在管理所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跨越转型期“阵痛”的社会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会议由管理所陆小成博士主持,来自法学所、综治所、城市所、经济所、文化所、社会学所等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社会学所戴建中研究员和管理所施昌奎研究员作为学术顾问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本次活动主持人陆小成博士先分别介绍主讲嘉宾,并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的“转型陷阱”为引子提出本次研讨主题。孙教授所提出的“转型陷阱”是指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阻止进一步变革的过程,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我们作为有良知和职业道德的社科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打破“转型陷阱”的逻辑困境,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重新凝聚改革共识,共建和谐社会?
管理所所长施昌奎研究员从“怎么看待中国的基尼系数”的视角对社会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居民收入虽普遍提高,但基尼系数已超过0.5,财富两级分化严重。提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讨论:第一,社会学视角:基尼系数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是怎样的?反向关系?临界点(0.4?联合国)在哪里?第二,经济学视角:基尼系数与竞争环境(发展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效率如何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城市所赵继敏博士认为,空间开发的无序,导致公共服务设施、生活环境、教育资源等空间布局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问题的产生,“阵痛”更加强烈。解决社会转型“阵痛”的有三点:首先是推动城市化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在城市内部,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资源。第三是,减少人为限制资源空间流动的要素,打破空间垄断。
综治所杨锦炎博士认为“转型陷阱”的研究指出了当前我国发展遇到的真正问题。继续深入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和权力运行的透明化是
1破解这种困局的首选,并稳步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法治主导型的改革模式,依法规范权力的运行、规范市场的运作和人们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纳入规则之治,在法律的框架下良性运行。法学所张苏博士认为,跨越社会转型期“阵痛”需要充分学习和借鉴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依靠创新型产业,实现藏富于民。经济所唐勇博士认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归根到底需要首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一是要培育真正具有自由平等价值观的精英分子;二是精英阶层要不断教育和唤醒民众;三是要有精英中的精英或者说是“精神领袖”之类的人物来强力推行社会转型和改革。文化所陈红玉博士以“跨越转型期的创意产业”为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认为文化与创意相关的新型产业,也同样成为既得利益群体志在必得的一杯羹,也正在按照当前利益格局进行资源配置。创意产业要突破这一瓶颈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其所在的社会整合系统,创意产业在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一个以创意和效率为中心的城市或者社会管理系统必然逐渐成型。
社会学所戴建中研究员对大家的精彩发言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认为,中央关注的主题前期发生过几次的变化,如由“社会建设”到“社会管理创新”,再到今天的“文化发展”,可以发现上层讨论和关注主题的变化。孙立平教授在“转型陷阱”中提出要公平公正,关键是应该取得共识。戴建中研究员认为,获得共识不敢指望,但加强顶层设计确实非常重要,跨越“转型陷阱”更多的需要底层对精英的互动。
最后,陆小成博士作为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个人看法。认为破解“转型陷阱”应从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即两种对立矛盾体进行思考,包括政府与市场、“上”与“下”、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群体、官与民、公与私、“左”与“右”等,从根本上考察,实际反映这两种维度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如何寻找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点,寻求更加和谐、委婉、持续、稳定的解决方式、路径和契约机制尤为重要。解决转型陷阱问题的关键,也需要从以上两种维度来寻找,从“上”、“强”等的角度,应该思考特定利益集团的“让利”问题,既得利益集团不要做“贪吃蛇”,适度地“吐出”某些利益有利于自我保护。从“下”和“弱”的角度,应该加强民众的知识教育,2加强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民社会等的培育。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从中午1点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多,与会者兴趣盎然,讨论激烈,收获颇多,意犹未尽。特别是戴建中研究员从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学者、如何做好学术研究的视角,鼓励大家多实践,多读书,多讨论,建议我们青年学术沙龙活动争取支持,创新模式,走出院子,深入田野,加强交流,扩大影响,为提高本院青年学术水平、学术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夯实基础。
撰稿人:陆小成3
第四篇:演讲比赛-北京市科协举办第十六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北京市科协举办第十六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
10月20日,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承办、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的“用劳动创造托起科技梦想——第十六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决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田文出席本次活动。来自科技社团、企业科协、院校科协的代表,部分初赛、复赛选手以及首都高校的青年科技工作者200余人到现场观摩比赛。演讲比赛
第十六届青年学术演讲比赛设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共有24位选手从8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
决赛。24位选手的演讲展示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优秀精神风貌,传播了前沿学术成果,展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演讲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产生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以及优秀奖6名。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田文表示,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作为市科协人才成长计划的品牌活动,才能走到今天、形成规模,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发挥作用。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参与活动的举办,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积极创新,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将会越办越好,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有所贡献。
北京市科协供稿
第五篇:在北京市侨联第十三届八次全委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修改)
在北京市侨联第十三届八次全委
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2011年1月13日)
苏建敏
各位委员、各位顾问、同志们:
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北京市侨联第十三届八次全委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我受常委会议委托,对这次会议进行总结。
这次会议是在北京市委提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市侨联在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在中国侨联的指导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精神,推动侨联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上,李昭玲同志代表常委会作了题为《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10年工作,部署了2011年工作任务。市委常委牛有成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彭骖同志宣读了市侨联2010年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工作、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
颁布20周年征文活动及市侨联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的表彰通报并进行了颁奖。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侨联第十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关于北京市侨联第十三届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委员们对市侨联2010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反映侨联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新发展,特别是在庆祝北京市侨联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中,全会充分发挥侨联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把系列活动办的有声有色,非常精彩,得到了中国侨联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扩大了侨联组织的影响力,推动了侨联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家对北京市侨联2011的工作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认为市委常委牛有成同志的讲话体现了对北京市侨联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归侨侨眷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对于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各级侨联要按照牛有成同志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挥独特优势,为首都社会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坚持主动作为,努力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方面有新举措;坚持为侨服务的宗旨,为构建和谐侨界谱写新篇章;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作出新成绩;要拓展海外联谊,开创对外交往的新局面;加强自身建设,为侨联事业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
二是认为市侨联主席李昭玲同志作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内容丰富。2010年工作总结的全面细致,涵盖了市侨联全年工作的重点要点;2011年工作任务部署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具体到位,符合实际。主要是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在更高标准上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为“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做贡献,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作为侨联组织的一份子,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发挥优势、贡献力量,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市委市政度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
三是大家认为表彰市侨联2010年理研调研工作、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征文活动及市侨联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可以更好的发挥侨联联系侨界群众的纽带作用,第一时间将大家在理研调研、纪念和庆祝活动中的所思、所感、所想收集起来并印制成册,激发侨界群众参与侨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更好的了解大家对侨务工作的想法,对于侨联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发挥独特优势,进一步理清思路,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理研调研是市侨联
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继续推进,结合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更广泛深入挖掘侨界智力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上来,努力提高为推动首都新一轮科学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大家结合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工作规律、推动侨联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大家还围绕如何加强专委会建设,推动侨联组织创新发展;如何增强组织凝聚力、扩大组织覆盖面;如何招才引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并结合2011年工作,抓好落实。
同志们:本次大会已经完成了所有议程,请各位委员回去后,及时组织广大归侨侨眷认真学习贯彻市侨联第十三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大会部署的工作任务,认真制定好2011年工作计划,迎接建党90周年,推动侨联工作创新发展。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此我代表市侨联向各位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