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交运司在长江航运国际论坛的讲话-内河航运-中对照英
抓住历史机遇 繁荣内河航运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运司 宋朝义
(2007年1月)
Grasp Historical opportunity, Prosper Inland
Waterway Navigation Mr.Song Chaoyi Traffic & Transport Departmen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ttee
(Jan.,2007)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出席此次“长江航运国际论坛”!在此,我就中国的交通发展以及内河航运发展问题与各位交换意见。Lades and Gentlemen, I feel honored to attend this Yangtze Waterway Navig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Here, I’d like to change opinions with you on the traff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inland waterway navigation.一、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1.Integrating the condition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system.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在交通设施总量、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已开始逐步进入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进、建设与管理并举、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新发展阶段。
In recent years, the traffic transport developed in high speed, and had gained prominent achievements in total traffic facility, transport ability supply and transport quality, which effectively supported the fast and smooth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e traffic transport of our country have stepped into a new stage, with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ll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expansion and quality enhancement advance together, co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develop simultaneously, and build modern and integrated traffic system in an all round way.“十一五”时期是交通运输发展承前启后、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阶段。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转型加速、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日趋加快的大环境中,运输需求总量将快速增长,对运输能力、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资源与环境约束更加紧迫,交通运输面临新的更大挑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交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效能,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引导。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s the key phase for traff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build moder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In the circumstance of fast increased economy, accelerated social transform,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progress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otal need for transport will soar, and this set a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ransport capacity, efficiency and service quality.At the same time, the restric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became critical.Traffic transport faces a new big challenge.In order to fulfill the goal of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and speed up the transport modernization, we must grasp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intensify overall planning,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ll means of transport, give full play of the whole efficiency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change the role of passive adjustment to active leading.未来几年,我们要坚持的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方针是:以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体制改革为保障,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枢纽建设;以协调发展为基本立足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和农村交通条件;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In the future years, we should stick on the policy of integrated traffic system.I.e.take development as its subject, fully promote the capacity of transport supply and service level.Take system reform as its safeguard, accelerate the perfect of transport market system.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as its main line, intensify to build the integrated transport channel and hinge.Tak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s its basic point, further inprove regional traffic and rural traffic facility.Take the creation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
its
power,promot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 of transport.未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重点将围绕综合运输大通道与枢纽、能源运输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城市群及特大城市交通、区域开发和农村交通、交通科技进步与信息化、交通安全和国防交通建设、运输服务等八个方面展开。In the future, the eight key point of integrated traffic transport system will encircle the integrated channel and hinge, energy transport system, container transport system, cities, metropolitan traffic, regional open up, country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
on
traffic, informationization on traffic, traffic security, national defenc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出发点是,优先建设对支撑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的运输通道,尽快形成综合运输网络骨架,以增强战略物资和高密度客流长大距离运输能力;同时,积极支持具有国土开发功能、对外联系的运输通道建设。主要是实施 “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三条国际性综合运输通道中的重要路段。
二、内河航运的发展情况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内河航运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积极倡导、支持发展内河航运本身具有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内河航道、港口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内河航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航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航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2005年,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占河流总长的29%,其中通航千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8631公里,约占7%;完成内河水运货运量14.9亿吨,货物周转量3635亿吨公里,客运量1.2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1.4亿人公里。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航运布局,内河航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内河航运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由于历史上对发展内河水运的认识不一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内河航道、港口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内河水运优势的发挥。二是内河高等级航道少,干、支航道没有高标准贯通,内河港口专业化泊位少,运输船舶吨位小、船型杂乱、标准化程度低,这些都是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三是在水资源开发中形成的合力不足,兼顾不够,水资源综合利用不充分。
第二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张平主任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的演讲稿
全面深化合作共创美好明天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
(2011年8月17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李克强副总理做了一个重要的演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就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继续支持香港发展、促进两地合作的政策取向,介绍一些情况。
“十一五”时期,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10年,内地和香港贸易额达2306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68.7%;内地来自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606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近2.4倍。内地和香港金融、科教、文化、旅游、卫生、大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经济发展结合更加紧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首次单设一章,就支持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做出了政策安排。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内地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必将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内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为香港提供不断拓展的市场空间。未来五年,预计内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持续扩大,这将为香港贸易、航运、旅游、零售等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内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将为香港业界提供广阔舞台。未来五年,内地将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这将为香港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节能环保、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高增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内地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使香港作为内地与海外经贸联系桥梁的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未来五年,内地将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继续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以及内地最大外资来源地,内联外引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内地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将为香港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未来五年,内地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将为香港教育、医疗等产业扩大与内地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但势头有所减弱,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欧元区债务危机骤然升温,大大增加了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和香港更需要同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刚才,李克强副总理在演讲中提出的加强两地合作、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两地共同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对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是重大利好。这里,我重点就实施“十二五”规划中加强两地合作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做进一步说明。
一是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港澳内容的落实。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纲要》中涉及支持香港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地方,并在编制专项规划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强化支持措施。
二是深化粤港区域合作。进一步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加快内地与香港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将“衔接内地港澳交通”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继续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实现三地高速公路连通。建设广州—深圳—香港的铁路客运专线,逐步与北京—广州的客运专线、杭州—福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快速铁路接驳。积极研究连接香港和深圳两个机
场之间的快速连接线。支持香港与珠三角及内地航空业合作,提升区域航空运输能力。优先考虑与香港企业的合作,推进深圳盐田港区、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支持香港铁路公司深化与北京、上海、深圳地铁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合作,并扩展到杭州等其他大城市。
四是拓宽香港人民币投资渠道。按照“积极稳妥、风险可控”的原则,允许并稳步扩大内地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修订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支持香港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
五是加强内地与香港服务领域合作。结合制订实施“十二五”各专项规划,重点在金融、旅游、科技、卫生、教育等领域加强内地和香港的服务业合作。推进内地和香港旅游海外联合推广工作,支持以香港为母港的邮轮旅游发展。支持在香港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使香港科技资源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把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部分高校试行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允许香港有关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工作。
六是继续做好重要商品的稳定供港工作。每年粮食出口配额确保香港需求。加快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香港支线建设,实现明年下半年向香港稳定供气。继续组织内地企业做好向港供电工作。
七是支持香港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工作。支持香港实
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支持珠三角“优质生活圈”建设,推动香港与内地有关省份强化合作,鼓励香港企业在内地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我们相信,在中央政府和内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的积极努力下,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第三篇: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顾大伟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顾大伟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大力协同、积极合作,共同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11年5月26日·深圳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早上好!请允许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的基本考虑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一、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工作背景
本世纪初,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网络泡沫冲击的大起大落后,开始进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理性、务实发展阶段。为了抓住这一契机,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文),确定了电子商务在推动两化融合、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活力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新时期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这一举措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电子商务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从电子商务的总规模看,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0000亿人民币,比2006年增加了2.7倍,年均增长速度27.8%。从新业态的成长看,2010年网络营销服务规模达到257亿,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B2B)服务收入达到280亿,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交易规模达到10105亿,分别是2006年的4.3倍、2.3倍和31倍。此外,电子商务直接带动金融、物流、商贸等行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制造、冶金、石化等领域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成长,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就业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网络交易和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影响的不断深化,也出现了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现有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已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网上交易规则、秩序和安全以及网商的合法权益还得不到有效保障;又如,为网上交易提供法律、信用、安全和支
付、物流等各类公共服务的专业队伍缺失,布局不尽合理,电子商务支撑环境亟待完善;再如,为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提供网络交易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尚处成长期,面临着较大的技术和市场风险,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持。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研究提出适时调整电子商务政策重点的建议,即,由过去以支持技术研发、鼓励应用投入为主,逐渐转向关注电子商务环境建设,使我们的规制、政策尽快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这一建议得到深圳市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2009年8月,深圳率先提出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方案,希望发挥特区优势,为构建电子商务良好环境先行先试。近两年来,深圳的电子商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会儿深圳的同志将专题介绍有关情况。2010年,我们联合地方对部分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切实感到,选择一些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和基础好、地方政府有积极性的大中型城市,开展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工作,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利于增强城市竞争优势,通过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加大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突破地理空间限制,提高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二是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进一步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有利于加速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商业发展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形成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业态发展,降低商贸服务业交易成本,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四是有利于各个城市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带动就业。基于这一认识,今年3月,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希望通过创建活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法规体系建设和系列配套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二、创建国家电子商务城市的主要任务
《指导意见》确定了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完善电子商务政策环境,建立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现代物流和网上信用支撑体系,加强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等五个方面的任务。这五项任务既体现了对国务院2号文的深化和落实,也反映出时代发展对电子商务环境建设和工作重点的新要求。
完善电子商务环境是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这项任务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政策意图,一是规制建设要注重网络交易秩序的建立和交易主体权益的保护;二是
标准制定要促进对交易主体、客体和过程的规范,为可信交易环境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财税政策要突出重点,体现对中小企业、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应用的扶持和公共设施的投入。
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三项任务延续了国务院2号文的要求,但在内容深度、范围和针对性、操作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深化。比如,在支撑体系建设上,突出了电子认证在全过程和各环节的应用,强调了对在线支付通用、安全、便捷的要求,提出了针对城市特点优化物流配送格局的设想,增加了鼓励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立交易诚信档案的内容。又如,在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上,强调了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和市场秩序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培育电子商务纠纷处理、争议调解、法律咨询、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的意见。再如,在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上,充分考虑了新兴行业和重点领域信息化对拓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影响。
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是针对城市特点专门提出的新任务。这里既包括通信、物流等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改造,也包括构建在此基础上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交易保障设施。基础设施是政府保障电子商务发展的硬环境,也是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和技术保障的着力点。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怎样在完成上述五项任务上通力合作,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对此,我把它概括成三句话:一是中央部门发起、地方政府落实。即,中央部门在把握方向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指导意见》、明确重点任务。有意参与的城市,要按照要求、结合特点提出创建工作方案和具体保障措施。二是中央部门引导,地方政府实施。即,各创建城市要按照研究确定的创建方案真抓实干,中央部门根据职能对创建城市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并给予政策支持。三是地方政府总结经验、中央部门推广。即,参与创建活动的地方政府要及时总结创建经验、分析实施中的矛盾问题,并通过沟通、总结机制,将前进中的问题反馈给有关部门,中央部门要对创建工作中的矛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或完善的意见,对确实取得实效的典型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
三、下一步工作部署
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是一项涉及面宽、参与部门多、政策影响较大的活动,为了把工作做好、做扎实,下面我代表五部门向有意参加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地
区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要确保组织保障。示范城市人民政府要设立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示范城市工作的主管领导和牵头部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决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是要注重协调配合。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很难按传统的行政管理架构去区分部门职责,涉及到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更多部门间的协同。《指导意见》要求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就是希望参与创建工作的各部门更紧密的协同配合、通力合作,并把这种合作制度化、常态化;就是要求各地区确定的牵头部门,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的责任,为领导小组宏观决策把好关、为兄弟部门工作服好务。
三是要研究创建方案。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方案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核心。制定方案要“因地制宜”。即,创建城市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战略定位,从本地电子商务现状特点和比较优势出发,研究确定创建工作目标、重点、步骤和保障措施,切忌“求大求全”、盲目攀比。制定方案要“群策群力”。即,制定方案要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特别是规制建设和政策制定计划,要注重电子商务主体的意见和反映。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在方案形成过程中认真研究、充分讨论、求大同、存小异,使之真正成为“理思路、抓重点、凝共识、结合力”的过程。制定方案切忌“重硬轻软”。即,要改变目前一些“示范城市”推进中,规制、政策、标准建设目标虚,设施、园区、项目建设目标实的做法。切实让“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为完善环境、深化应用、培育产业的契机和抓手。
四是要做好方案沟通。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是大家共同发起和协同开展的一项工作,创建方案审理也与以往项目审批有本质上的区别。即,方案审理的过程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方案可否实施只与成熟度相关不具排他性。
创建方案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研究提出阶段。有意参与创建工作的城市研究提出初步方案,提交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协调小组讨论。讨论修改阶段。协调小组研究提出修改意见,方案提出城市根据意见予以调整完善。正式受理阶段。参与创建工作的城市提交修改完善后的方案,协调小组提出正式审理意见报相关部门批准。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将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分批进行。今年5月底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后,有条件的城市即可启动第一阶段工作,初步方案的沟通渠道可按地方政府确定,由地方发展改革委或商务部门负责。正式申报工作由相关地方发展改革委统一组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五个部门将对各个城市的实施方案进
行批复,争取在今年的9月份确定第一批的示范城市。我们现在初步设想第一批搞十几个示范城市的规模,在进一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后再开展下一步的试点、示范的工作。
五是要狠抓实施落实。示范城市要按照确定的创建方案和部署抓紧开展相关工作,不搞炒作和形象工程,不走过场和摆花架子。为了督促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示范城市要建立相关部门考核机制和定期开展总结交流的要求。考核并纳入日常工作评价体系,既是为了“责任到人”,也是为了有序、扎实推进工作。总结和定期交流研讨,则是积累经验、发现矛盾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这两点我都希望把它们作为创建方案保障措施的“硬杠杠”。
为了不断总结提高各地方的创建成果,中央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创建工作的效果评价机制和经验交流机制,确保对认真开展创建工作、示范效应突出的城市予以嘉奖,并大力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提高创建工作的成效。
同志们,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恳切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大力协同、积极合作,共同为电子商务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志刚2012年6月19日在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
(2012年6月19日)
同志们: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的重点,对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果,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暨实施方案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必须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下面,我就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讲几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是要坚持公益性,履行政府办医职责。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县级公立医院是县级人民政府向人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主要载体,既然是公共产品,就必然是公益性的,不应该是营利性的。举办公立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救死扶伤,帮助人民解除疾病痛苦,是县级人民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牢记宗旨,履行政府职责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该履行的职责,坚决破除 1
“以药补医”机制,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要全面落实政府在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六个方面的投入政策。同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调整服务收费和增加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建立长效性的补偿机制,需要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三管”齐下,相互衔接,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要能够弥补医疗技术服务合理成本,充分反映医疗技术价值,由此提高的医疗服务费用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不能增加群众负担。需要指出的是,取消药品加成需增加的财政投入和前面讲的六个方面的政策投入是不同的,不能混淆,不能替代。这在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医改规划中已有明确规定。至于取消药品加成后增加的政府投入以什么方式投入,各地可以借鉴陕西省子长县等地的作法,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探索。需要强调的是,各地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切实落实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不断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是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坚持公益性,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时期“铁饭碗”、“大锅饭”机制。如果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改革就失败了。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取消“大锅饭”,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要坚决摒弃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的错误做法,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制度。要通过改革,使广大医务人员的合法收入普遍得到提高。同时,要合理拉开差距,充分调动一线骨干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三是要建立新的药品采购机制,切断医药利益链。多年来,由于“以药补医”机制运行,药品生产流通领域与医院之间已经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存在许多管理漏洞和弊端。因此,必须规范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逐步推广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建立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集中采购机制,切断药品及耗材等生产流通领域与医院、医生之间目前固有的利益链条。各地可以在省级集中采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能够有效保障药品及耗材供应及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采购供应办法。
四是要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医院管理是一门科学,改善管理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要合理界定政府与医院各自的管理权限,落实医院管理的自主权。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组织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有效办法,推动医院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科学设计流程,合理压缩环节,降低运转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鼓励地方突破医疗卫生行业的局限,以更宽阔的视野,选择聘用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优秀管理人才担任公立医院院长,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五是要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控制作用。医保既是公立医院费用支出的一个重要补偿渠道,又可以对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起到引导和制约作用。要改革医保支付制度,积极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等付费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过快上涨。需要强调的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不能以牺牲医疗服务质量为代价。由于控制费用而造成医院推诿病人、服务质量下降,是不符合改革初衷的。因此,在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强医院内部的质量管理和外部监管,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不仅不下降,还要不断提高。
六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医院覆盖9亿多人口,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也是联接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和纽带。要针对县域的实际,制订好县域医疗卫生发展规划,明确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关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合理诊疗模式。要加强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同时,大力提高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进基层、进农村。
七是要切实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医院和医生行为。国内外医改实践反复证明,无论医院如何改革,都必须强化行业监管,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加强监管既有利于推动医院不断改进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也有利于促使医院回归公益性,减少乃至杜绝逐利行为,还有利于遏制医疗领域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我们支持各地在健全监
管体制和办法上积极探索,完善监管内容,优化监管标准,创新监管办法,充实监管力量。
八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要通过定向培养、继续教育、设立特岗、对口支援等多种办法,提高县域医务人员技术服务水平。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长期工作。
九是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是救死扶伤的特殊行业。古人云,“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是对医务人员很高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评价。各地在推进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把医德医风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秉承职业操守,坚持患者至上,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增强业务本领,当好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健康卫士。同时,要努力构建“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降低医务人员执业风险,为医务人员执业服务创造好的环境。
十是要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政府要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办好1-2所县级医院,其余可以交给社会力量去办,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政策,并积极做好监督管理。通过支持引导社会办医,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可以通过良性的竞争,促进公立医院改革,进而提高医
疗行业总体服务水平和效率。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之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打好这场攻坚战。要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合力;要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和细化具体措施,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各地医改办要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牵头协调,支持卫生部门抓好实施,并认真做好督导检查,特别要注重做好总体设计,加强阶段性评估和总结推广工作。各级发展改革和价格部门要继续优先支持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做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改革、调整、监督检查等工作。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一定能取得突破,为2015年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打好基础,为深化医改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任珑2012年7月6日在2012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法规处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2012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
法规处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法规司司长任珑
(2012年7月6日)
同志们:
非常高兴继去年西安系统会后,大家在长春见面,一起研讨法制工作。今年是第三次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系统法规处长座谈会。从前年北京、去年内蒙两次会议的反映看,在年中召开这样一个会议非常必要,对推动系统法制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要把法规处长座谈会这个形式坚持下去。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上下交流,横向交流,使全系统法制工作在年中再加一把力,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下面,就做好法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全系统法制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要从各方面为顺利开好党的十八大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发展改革系统来讲,保持经济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上半年,全系统都在围绕这个大局开展工作,法制工作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的进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法制工作受到了各级发展改革委党组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发改委来讲,年初张平主任到法规司拜年时,就对做好法规工作特别是 1
立法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张平主任指出,委党组历来重视立法,近年来我委立法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全国立法的整体形势相比,我委立法滞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一步,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立法步伐,特别是对宏观调控、发展规划、投资管理等关系我委重要职能的立法,要在深入研究立法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认真总结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历次宏观调控经验,以及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体现的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尽快推动立法进程,实现我委职权法定。在全系统非常关注的《政府投资条例》立法方面,委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了协调力度。杜鹰副主任多次与有关部门召开会议,沟通协调,消除隔阂,达成共识,推动立法进程。穆虹副主任全程陪同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到云南调研。7月3日,全委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专门就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行法制讲座,在委的委党组成员全部参加,认真听了这次讲座。张平主任还在讲座后,对全委做好下一步法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全委和全系统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据各地法规处长反映,地方发改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对法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法制工作在所有领域都有新的亮点。不管是国家发改委,还是地方发改委,不管是立法、执法,还是行政复议、普法、招投标,各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从国家发改委工作看,在普法方面,以法治机关建设为主线,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大讨论和宣传。在立法方面,关系发展改革重要职能的《政府投资条例》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很有
可能在今年出台。在行政执法方面,继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指引这个创新点后,今年又推出了上的行政执法报告,报告经过张平主任圈阅,以委文件形式印发,在全委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各司局非常关注报告中指出的问题,主动对照检查自身工作。在行政复议方面,上半年行政复议案件已接近100件,行政诉讼案件也大量增加。面对这种形势,我们积极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在完善与法院沟通机制、发挥法律专家小组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多新做法,对解决行政纠纷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在招投标方面,《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也全面展开,国家招投标浙江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从地方发改委工作看,一是对本地区发展改革法制工作的指导大大加强。内蒙古、浙江、广东、宁波、大连、哈尔滨等不少地方都在年初制定印发了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对全年法制工作作出了安排。二是把立法作为立委之本,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甘肃推动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宁波积极推进地方投资立法,完成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新疆兵团制定了制度建设五年规划和规范性文件制订计划。三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重庆积极推进招投标和项目稽察方面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范工作;成都针对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高发的情况,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防范法律风险的一系列措施。四是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浙江、湖北、河南积极开展调解和解工作,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天津通过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规范下级发展改革委行政行为;湖北、宁波积极开展以案说法,增强干部法律风险意识。五是认真做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贯彻
实施工作。浙江、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青海等很多地方举办了条例培训班,山西、山东等地对招投标相关规定清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六是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江苏、新疆兵团等地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区普法工作要点,贵州举办了全省发改系统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宁波组织了价格执法专项培训。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系统在各级发改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动各项法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发挥了对发展改革中心工作的服务、保障和支撑作用,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二、对进一步做好法制工作的三点要求
借此机会,结合这些年工作实践经验,对进一步做好发展改革系统法制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第一,法制工作是为中心工作、为发展改革大局服务的,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了解大局,服务大局。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看,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国际化、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影响,出现了很多新的阶段性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一些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应对这些挑战,对做好法制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和更高要求。法制工作要服务好大局,就必须熟悉这些大局,了解这些大局。第二,从发展改革法制机构队伍建设看,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承担起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近年来,全系统法制工作队伍变化是比较快的,不断地有很多新同志加入。这一方面给我们的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干部素质更高。但同时,法制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涉及面非
常广,各方面都对法制工作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对我们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同志只有抓紧学习,熟悉业务,才能承担起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第三,从发展改革法制工作本身所处的阶段看,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法制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提供及时有效的供给。当前,整个发展改革法制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法规司为例,前几年我们工作的重点是以打基础为主,主要是在明确工作定位、找准工作方向、主动创造需求、形成工作套路方面下功夫。经过这几年努力,全委法制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不是我们主动创造需求,而是各方面对法制的需求大量涌现。法制机构的工作重点要转向如何组织强有力的供给来满足这些需求。这种转变也要求我们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这是使我们工作再上新台阶最重要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各级发展改革委都肩负着转变职能、转变社会形象、正确履行职责的任务。这些任务能不能完成好,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法制工作做得好不好。具体体现在,法制机构能不能推动立法,使发展改革系统职权法定达到新的水平;能不能规范行政行为,使我们的执法更加严格公正,出台的文件更具合法性;能不能妥善解决行政纠纷,使我们处理好官民矛盾,在社会上树立比较好的形象;能不能通过普法,使全委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明显的提高。这些都是法制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完成好这些任务,法制机构应该说是处在非常重要位置。从事法制工作的同志要充分看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不能因为法制
工作不是发展改革系统的核心业务就有丝毫懈怠,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做好法制工作的根本保证。
三是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现在发展改革法制工作的局面已经打开,工作的状态、影响力等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整个工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工作存在的差距,要看到发展改革法制工作是一项带有改革创新性质的工作,很多方面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要有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业务领域,深化业务层次,丰富工作手段。这是法制工作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绩的有效途径。
总之,希望大家利用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上半年法制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上下沟通交流,使下半年工作取得更多的成果,为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