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包容审慎发展经济新业态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包容审慎发展经济新
业态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10月份发布,笔试时间预计在11月中下旬,笔试科目为行测+申论,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2019年1月份。更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热点背景
2017年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上指出,我们的创业创新,不仅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有条件去创造就业的岗位,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且它让人民普遍受益。我们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像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
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审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破除行业和地域壁垒,强化分享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监管和防范。他举例说,“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
任何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随时可能带来新的问题,这是客观事实。比如红火的共享单车,在给公众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乱停放、行驶安全隐患、押金管理不规范等等难题;比如网贷降低了个人和企业借款融资的成本,但也出现了违规网贷平台“跑路”、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观念造成冲击等新问题;再如无人机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给传媒、农业、气象、测绘等行业带来了革新,但同样有“黑飞”扰乱航班、偷拍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出现。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要积极探索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学合理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李克强
探索既有必要的“安全阀”和“红线”、又能包容创新发展的审慎监管体制机制,使新动能健康成长。
——李克强
现在对待蓬勃发展的分享经济,以及各式新业态,也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各地方、各部门要顺势而为,不要仍用老办法去管制新业态。
——李克强
[理性看待新经济发展] 新经济意味着新的不确定性,既有新的机遇也有新的风险。对新生的事物,有两种观察的角度。一是从风险角度看,新经济会对现有经济秩序带来的冲突,意味着某些传统产业会受到严重冲击。二是从机遇角度看,新经济意味着新的技术进步、新的市场的出现,也往往意味着经济转型升级。不同的观察角度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出发点。前者对新经济有可能采取更多管制,而后者对新经济更有可能给予更多的空间。
[包容审慎的重要性] 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既是推动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共享经济获得政府认可、理顺发展政策环境的需要;同时也表明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上,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及一些过激的监管行为,粗暴式监管、野蛮式监管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共享经济发育成长。
同时,也指明了政府监管部门在对当前方兴未艾的共享经济监管中,应树立的正确态度——就是对新兴的各类共享经济业态持包容支持态度,而不是吹毛求疵,揪住其存在的问题无限“上纲上线”,千方百计遏制其良好发展态势;或担心发展不畅干脆将其“一棍子打死”。这是向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打了一剂“预防针”。
从当下现实现看,各级政府部门对共享经济实行包容式监管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也关系到我国共享经济能否获得更快速、更优质的发展,更关系到能否提振国内经济及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影响力,尤其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较大,共享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推行的“双创”经济战略能否顺利推进,这对我国摆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窘境及消解各种社会矛盾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对策]
第一,对各类共享经济新兴业态在观念上要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共享经济新兴业态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正如任何新事物发展有其两面性一样,共享经济新兴业态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问题,在监管上也会打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擦边球”,甚至还有现行监管政策制度所没有包罗的。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用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共享经济,消除片面、孤立静止看待共享经济的错误倾向,尤其应摒弃用老眼光看待共享经济、“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固有思维理念,大胆鼓励民众发展新业态,真心为其鼓与呼,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
第二,对各类共享经济监管在制度设计上要包容。一方面,我国现有监管制度存在很多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要求的条款,应进行及时清理和调整,按照共享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大胆推出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及相关制度,并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审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除了“包容审慎”态度、降低相应行政许可要求、提供低门槛监管要求之外,应对一些新兴经营业态缺乏监管制度的,允许其先行先试,不要怕出问题,鼓励创新,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实现共享经济强大。通过上述做法,为共享经济发展营造包容、宽松的监管制度环境。
第三,对各类共享经济在监管作为上要包容。应正确处理好包容发展与监管的关系,不能认为包容就是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无原则地放手不管,而应是感受到有效监管的责任比过去更重,相反应多动脑筋,充分发挥监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应更加积极探索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学合理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让“包容审慎”成为政府监管新常态 多些包容审慎,新业态就多些阳光雨露 [精彩开头示例] 对于新鲜事物的发生都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李克强总理指出,“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就此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
[精彩结尾示例]
俗话说得好:“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对于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任何新产业、新业态,不仅要促发展,还要保健康,这就需要从早期开始就对于出现的问题予以重视,防微杜渐,该惩治的惩治,该纠偏的纠偏,以健康促发展,在发展中保健康。只有这样,新事物才能健康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才能因之提高。
备注:以上材料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共享单车的“包容审慎”与“有效监管”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用包容审慎态度呵护共享经济发展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莫开伟 原标题:以包容审慎态度拓宽新经济发展制度空间 来源:深圳特区报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有计划性的学习,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第二篇: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包容审慎发展经济新业态
热点背景
2017年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上指出,我们的创业创新,不仅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有条件去创造就业的岗位,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且它让人民普遍受益。我们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像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
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审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破除行业和地域壁垒,强化分享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监管和防范。他举例说,“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
任何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随时可能带来新的问题,这是客观事实。比如红火的共享单车,在给公众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乱停放、行驶安全隐患、押金管理不规范等等难题;比如网贷降低了个人和企业借款融资的成本,但也出现了违规网贷平台“跑路”、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观念造成冲击等新问题;再如无人机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给传媒、农业、气象、测绘等行业带来了革新,但同样有“黑飞”扰乱航班、偷拍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出现。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要积极探索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学合理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李克强
探索既有必要的“安全阀”和“红线”、又能包容创新发展的审慎监管体制机制,使新动能健康成长。
——李克强
现在对待蓬勃发展的分享经济,以及各式新业态,也要秉持包容审慎态度,各地方、各部门要顺势而为,不要仍用老办法去管制新业态。
——李克强
[理性看待新经济发展]
新经济意味着新的不确定性,既有新的机遇也有新的风险。对新生的事物,有两种观察的角度。一是从风险角度看,新经济会对现有经济秩序带来的冲突,意味着某些传统产业会受到严重冲击。二是从机遇角度看,新经济意味着新的技术进步、新的市场的出现,也往往意味着经济转型升级。不同的观察角度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出发点。前者对新经济有可能采取更多管制,而后者对新经济更有可能给予更多的空间。
[包容审慎的重要性]
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既是推动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共享经济获得政府认可、理顺发展政策环境的需要;同时也表明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上,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及一些过激的监管行为,粗暴式监管、野蛮式监管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共享经济发育成长。
同时,也指明了政府监管部门在对当前方兴未艾的共享经济监管中,应树立的正确态度——就是对新兴的各类共享经济业态持包容支持态度,而不是吹毛求疵,揪住其存在的问题无限“上纲上线”,千方百计遏制其良好发展态势;或担心发展不畅干脆将其“一棍子打死”。这是向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打了一剂“预防针”。
从当下现实现看,各级政府部门对共享经济实行包容式监管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也关系到我国共享经济能否获得更快速、更优质的发展,更关系到能否提振国内经济及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影响力,尤其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较大,共享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推行的“双创”经济战略能否顺利推进,这对我国摆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窘境及消解各种社会矛盾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对策]
第一,对各类共享经济新兴业态在观念上要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共享经济新兴业态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正如任何新事物发展有其两面性一样,共享经济新兴业态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问题,在监管上也会打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擦边球”,甚至还有现行监管政策制度所没有包罗的。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用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共享经济,消除片面、孤立静止看待共享经济的错误倾向,尤其应摒弃用老眼光看待共享经济、“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固有思维理念,大胆鼓励民众发展新业态,真心为其鼓与呼,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
第二,对各类共享经济监管在制度设计上要包容。一方面,我国现有监管制度存在很多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要求的条款,应进行及时清理和调整,按照共享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大胆推出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及相关制度,并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审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除了“包容审慎”态度、降低相应行政许可要求、提供低门槛监管要求之外,应对一些新兴经营业态缺乏监管制度的,允许其先行先试,不要怕出问题,鼓励创新,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实现共享经济强大。通过上述做法,为共享经济发展营造包容、宽松的监管制度环境。
第三,对各类共享经济在监管作为上要包容。应正确处理好包容发展与监管的关系,不能认为包容就是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无原则地放手不管,而应是感受到有效监管的责任比过去更重,相反应多动脑筋,充分发挥监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应更加积极探索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学合理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让“包容审慎”成为政府监管新常态 多些包容审慎,新业态就多些阳光雨露 [精彩开头示例]
对于新鲜事物的发生都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李克强总理指出,“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就此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
[精彩结尾示例] 俗话说得好:“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对于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任何新产业、新业态,不仅要促发展,还要保健康,这就需要从早期开始就对于出现的问题予以重视,防微杜渐,该惩治的惩治,该纠偏的纠偏,以健康促发展,在发展中保健康。只有这样,新事物才能健康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才能因之提高。
备注:以上材料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共享单车的“包容审慎”与“有效监管”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用包容审慎态度呵护共享经济发展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莫开伟 原标题:以包容审慎态度拓宽新经济发展制度空间 来源:深圳特区报
第三篇: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新农民新农村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新农民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则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可以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地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培育新农民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第一,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第三,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第四,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第五,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培养新农民对策措施】
第一,要加大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力度,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
第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逐步组建农村人才开发完善的体系,建立乡土人才需求信息联系网络,形成政府人才开发机构和农村乡土人才民间组织纵横交错的乡土人才开发网络,为乡土人才开发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三,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与管理,积极建设好本乡镇人才库,按照乡土人才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乡镇本土人才库,真正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等乡土人才纳入组织视线,便于对乡土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第四,做好对农民职称的评定工作,加大培养农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科技兴农带头人的力度,大力培育出一批畜牧、水电方面的人才,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做好示范引导,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第五,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的作用,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平台,建立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第四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http://zj.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背景链接】
2017年3月23日,记者从贵州省检察院获悉,近期省检察院印发《贵州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级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坚决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毒瘤”。《方案》强调,全省各级检察院要强化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违法犯罪的源头预防。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动员和激励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惩治,形成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法治氛围。据了解,此次专项工作从今年初开始,为期一年,分动员部署、全面实施和总结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权威论述】
2015年11月,据最高人民法院网消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认真总结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经验,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周强指出,依法惩治重大职务犯罪,是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促进廉洁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大力加强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审判工作,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为促进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公解析】 【含义】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原因】
1.政治素质低、精神文化空虚。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数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的政治学习和提高,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
http://zj.offcn.com
2.权力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和制约。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传统的弊端,过分集中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固然,腐败分子的堕落有其个人品质的原因,但是他们的腐败活动既然发生于体制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检讨制度环境存在的内在的疏漏。无疑,正是过分集权的体制为某些掌权的人提供了自由用公的可能。过大的权力膨胀了他们的个人意志[1]。
3.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树立良好的权力观。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数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办事的干部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兢兢业业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最终导致执法犯法,后悔莫及。
4.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少数基层领导对干部职务违纪违法导致的各种问题认识模糊,加之受“难免论”、“难管论”的影响,行动上自然对干部失察、失管、失控。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制度,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但少数领导往往只顾压任务定指标,忽视讲纪律,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
【危害】
1.动摇国家政权的根基。它将破坏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危机。职务犯罪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根本对立的。它的滋生蔓延会危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危机。
2.削弱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和发展,不少国家公职人员把自己所掌握的本属于人民的权力资本化、商品化,搞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处于各级领导权的国家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如果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个人私利或任意亵渎职责,必然大大地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3.破坏市场经济及其发展。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犯罪,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严重危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家有限资金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经济上讲,职务犯罪是权力的设租活动,必然加重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破坏社会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实行优化配置,导致资源经费和资金流失,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
【保障措施】
1.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威慑效应。职务犯罪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危害性,必须加大打击力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机关,具有法定的职能,因此,要充分运用检察职能,通过查办和揭露职务犯罪,形成声势,形成威慑,惩罚犯罪者,警示、教育教育公民,在办案中要突出查办大要案件,坚决查处发生在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
http://zj.offcn.com
管理部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渎职侵权的职务犯罪案件。
2.推进法制、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检察机关针对发案单位负责人在行使职权和公务人员活动中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独断专行;案发单位物资、财务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有较大漏洞;案发单位疏于防范,屡次发生职务犯罪,甚至发生“窝案”、“串案”;案发单位领导或有关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庇护犯罪,知情不举或以其他形式干扰办案等等情形,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加强防范,在职务犯罪预防发生方面起到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3.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各个部门和行业,应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的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爱岗敬业,勤政廉政教育,切忌走过场和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不同的载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
4.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预防网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从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采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科技等各种手段,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防治,因此,该项工作必须纳入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总体格局之中,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联系制度,以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龙头,全面推动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
浙江中公教育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信息爆炸造成认知鸿沟,与制造谣言相比,分辨谣言往往需要公众具备很多科学常识和社会知识。这些谣言利用公众对自身健康安全特别关注的心理,使得一些人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第二,新媒体快速发展,使得造谣生事的门槛相对变低,辟谣破谣的成本则随之抬升。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通过造谣打击竞争对手,一些自媒体为了点击量、阅读数甘愿铤而走险、颠倒黑白,挑动公众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
第三,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存在焦虑,对现有食品监管体系显得信心不足等等,也不无关系。
[影响] 食品安全谣言其负面杀伤力不容小觑。一个谣言可能威胁一个行业的生存,一个谣言可能阻碍一个产业的发展。层出不穷的各类食品安全谣言,不仅给相关行业造成经济损失,其危害还在于干扰了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工作,打击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埋下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参考对策] 遏制食品安全谣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技术手段,打好整治食品安全谣言的“组合拳”。
第一,要秉持揪住不放、顺藤摸瓜、查出元凶、严惩不贷的零容忍态度,让谣言的始作俑者付出经济、精神和信用的巨大代价,真正产生击其七寸、敲其痛点的震慑与遏制效用。与此同时,受损失的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也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向造谣者追讨经济损失。
第二,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常识,提升民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独立判断能力,扭转人们对食品安全“只定性,不定量”的“非黑即白”的简单认知心理,进而对食品安全谣言进行过滤。
第三,最为关键的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提升监管水平,确保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赢得公信。只有人们对食品安全不恐慌,才不会轻易相信食品安全谣言。
第四,权威信息发布要跟上,提升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一旦出现食安危机,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威专家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并以精准的科学解释树立消费者的信心。
总之,题海战术绝不仅仅是多做题,还要针对不同的模块和题型,掌握解题方法,以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去做题。在公考备战中,我们即将面对的就是2018国考的独木桥。相信很多考生,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将本次国考作为备考的一次勇敢尝试。那么申论成为众多考生的拦路虎。想要成为国考的佼佼者,暑期,成为众多考生实现突破的重要时段。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在申论备考中,制定规划。切勿盲目复习。
第一步,认识申论。
在备考之前,对申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认为:“申论就是写作文,写三段就可以啦。”作为懂申论,知申论的考生来讲,一定要走出这样的误区,申论不仅仅是写作文,它是由五大题型组成,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申发论述五类。每个题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非单纯的文章写作。因此,考生在第一步应该对正确的认识,了解每一类题目的本质特点和答题方法。在此向考生推荐由李永新老师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018中公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申论》。书中详细的对申论的五大题型及作答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二步,遨游题海。
题海战术在公务员考试中是最为实用的战术。申论也是如此,对申论有了初步了解,五大题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就需要用题目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推进考生对三年内的国考真题进行详细的研读,并且再次基础上,对模拟题目也要加以练习。在题目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步,专业指导,巩固提升。
随着考试竞争越发激烈,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水平也有所提升。通过报班学习的方式学习公务员所有课程,成为现在考生备考的必经阶段,因此,漫长的暑期,考生也是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报班学习之中。中公教育师资水平雄厚。考生在自己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专业的指导,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常言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考生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又该做哪些准备呢?为了让各位考生多一点底气、多几成胜算,中公教育专家友情提示: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准备工作也该即刻启动啦!
一、夯实内功,体现政见
大多数考生为在校大学生,目前正处于暑假期间,正是备战国考的好时间:没有课程压力,学习环境专一。此时,各位考生千万不要贪玩,更不能掉以轻心。国考笔试难度要高于省考难度,尤其是申论部分,如果不经过系统复习,很难取得高分。同时,一些考生受到专业限制,报考岗位往往竞争者人数众多,若不尽早准备,脱颖而出的难度较大。由于部分考生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更难抽出时间备考,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有疏于学业,对笔试内容淡忘已久,很难在笔试考场上大显身手。总而言之,不论是在校生还是上班族,若已将2018国考提上日程,还是早早梳理笔试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中公教育专家支招给广大考生,可以多浏览一些新闻报纸和新闻类节目,比如《新闻1+1》《焦点访谈》就是非常不错的新闻类节目,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出自己的政见,形成政府思维,从而实现思想先行。
二、熟悉真题,知彼知己
此阶段考生需熟悉真题,通过熟悉真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不同题型的作答方法,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从考试内容来看,申论包括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综合分析、申发论述五类题型,这五类题型各有特点,解题技巧与方法也各有不同。通过初步了解与练习,多数考生仅仅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要想有所突破还需要抓住暑期这段时间夯实基础、提高答题技巧。申论除了大作文还包括小题型,大作文考察语言功底与积累,小题型考察解题技巧与方法,本阶段应侧重深度、系统的复习,对申论各类题型进行全面把握,中公教育为考生量身打造了暑期集训等课程,帮助考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