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几种主要的律师业务拓展方法
几种主要的律师业务拓展方法
业务拓展始终是律师事务所的工作重点。在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拓展业务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紧迫的..业务拓展始终是律师事务所的工作重点。在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拓展业务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紧迫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系统地采取以下方式或途径拓展业务和市场:
1、传统但永久有效的方式
A、通过熟人介绍。律师尤其是初做律师的同志要勇于并善于通过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承接业务。要把自己的老乡同学、亲戚朋友,包括曾经服务过的人列成名单,勇敢地告诉他们你的希望和需求,然后经常性地保持联系,这是最起码要作的业务拓展工作。业务拓展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和容易的事做的,并且是终其整个律师生涯都要做的。
B、建立口碑,口耳相传地扩展影响力。律师服务有很强的人身性,故口碑对于律师来说异乎寻常地重要。口碑好的律师,业务也会相对持续稳定。以诚实信用、勤奋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处理受托事务,待人热情而又有亲和力,口碑自会慢慢建立。
以上的业务拓展方式是永久有效的,也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方式。
2、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单项法律服务产品的推广。
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考虑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态势,依托自身优势和队伍力量,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总结研究若干个法律服务产品,即特定行业、特定类型客户的法律服务方案等,以及与之配套的宣传资料。无形的法律服务,要想办法有形化、产品化,才能实现市场化。服务产品的推广贵在坚持,坚持下去必有成效。
3、进行现场或平面等媒体的法律咨询。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较大规模,综合性但内部实行专业分工的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必须要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必须有一些人特别是青年律师、律师助理能经常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甚至于能发动群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建立和发挥持久的影响力,为群众提供与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切实相关的价格公道的法律服务。持续和形式多样的法律咨询活动既能使我们的大多数青年律师得到锻炼,又能广泛扩展事务所的影响力,还能扩大业务来源。
4、召开研讨会或座谈会。
上海建纬所建所初期十分注重建筑房地产法律研讨会。对于专业性较为明显、目标市场明确的法律服务产品或某个特定的较高端的法律业务课题,研讨会是行之有效的业务推广方式。泽厚所依托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组建,汇聚一大批法学博士、教授、专家,和不少执业经验十分丰富的专家型律师,我们具备进行教导式法律服务营销的先天条件。
5、编辑和出版专业书籍,参加工商管理类的研修班,给成人教育班授课。
前一方式与专项法律服务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专题法律服务研讨结合使用,效果明显,律师个人也可通过此种方式展示实力。后一种方式可以与工商界杰出人士和其他领域成功人士成为同学,从而以较低的成本积累较好的社会资源。
6、加入其他行业协会和担任与业务相关的社会兼职。
这是结识该行业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知名人士的有效途径,显然有助于拓展业务。
7、建立外部顾问团队。
从大专院校的老师、科研人员中,以及从政府、司法界退休领导或资深人士中物色人员担任事务所兼职律师或顾问。建立外部顾问队伍,无疑是扩大业务来源的有效途径。
8、建立国内外同行间甚至中介服务机构间的合作网络。
省内外地不少人喜欢聘请省城律师,外省人若有涉及杭州的法律事务,杭州以外的人若到省级司法机关办事,我们有先天优势,推而广之,港澳台及外国人都有可能涉及浙江及杭州的法律事务,故逐步建立省内、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同行间,及与港澳台及部分外国间的业务协作网络,将是战略性的业务拓展措施。鉴于各类中介服务的相似性和客户资源的可共享性,这种业务合作网络还可以拓展到会计、审计、企业管理咨询、专利商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
9、设立外地地方事务代表或分支机构。
初期可在杭州周边地区继而在本省经济较发达地区物色素质好、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士担任地方事务代表,帮助拓展业务;待事务所品牌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内部管理更为规范时,可考虑实行品牌延伸,设立分支机构,以拓展外地法律服务业务。
10、建立网站。
管理有效的网站,内容吸引人,更新快,人气旺,也是有效的业务来源渠道。
11、散发宣传册等广告手段。
编制并散发事务所宣传册或服务产品广告,是大多数企业的基本营销手段。据说,邮寄宣传品是成本最低的广告手段。编辑发行所刊,经常性地和全面动态地宣传介绍律师事务所,应当是高品质律所宣传自己的较好途径。根据条件,在重大节庆或事务所周年庆时,可策划一些活动,通过电视、广播作一番宣传。
以上各种方式都是有机联系,并可根据条件同时组合使用的。业务推广的方式远远不止这些,每个所或每个律师均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
第二篇:律师业务拓展30个方法
前几天,有个同样做律师的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我目前的律师业务做得如何,我的回答是:还算可以。朋友在羡慕的同时不禁感慨:律师现在拓展案源真的很不容易,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么样。朋友已在一家大型公司任职多年,并没有专门从事律师业务,相信这也是目前好多律师生存或工作的方式之一,虽然这并不符合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作为律师和企业来说,各取所需,你不道我不说,自然不用担心律师在企业中任职会受到纪律处分的问题。
虽然我从事律师行业的时间并不长,做得也并不算成功,但是,我还是觉得有必要把这几年在律师行业的所见所闻,所知所学,归纳总结出拓展案源的多种方法与律师同仁们探讨,其中部分方法为自己亲身实践,部分为身边的同仁所使用,部分参考了其他律师已总结的经验。
在此我想另作说明的是:以下所归纳的拓展案源的方法并不适用于那些已占有不少社会资源、起点高的律师,比如海归律师、社会关系律师、公检法律师、政府律师或公职律师等,比较适合那些刚从事律师行业,没有太多社会资源和关系,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拓展业务的律师。
1、网络宣传是个很好的途径,做法律网站和法律博客都可以。做网站的费用并不高,域名加空间一年的费用一般不会超过500元,最好有论坛这个互动平台,另外建议自己学会做网站或找网络行业的朋友帮忙,因为目前委托网络公司做的1000元以内的网站效果都很不理想,只能算是网页而已。本人刚出来做提成律师的时候自己用半个月时间建了一个网站(www.xiexiebang.com/---王欢律师的博客),做成三天后,在百度网上输入“王欢律师”四个字,已搜索到一万多篇关键词文章。因此,我建议做好做精一两个博客,各大网站都可以做一个。
2、QQ也可以交到不少要咨询法律问题的朋友。有人把聊QQ看作无聊人才会做的事情,其实这是不对的,QQ也可以做为一种对外宣传和联系的工具。关键是取个大家都明白你是律师的名字,自然有需要的人加你,目前我QQ上每个月自动增加的好友大概有20人,当然大部分都是广州的,这些人以后都有机会成为现实客户。
3、打一些公益官司,可以让媒体来适当暴光,增加知名度。本人曾因移动公司拒绝重新办理手机号码给我而将其起诉到法院,目前案件已定于2006年9月6日下午开庭,当然,本人打这个官司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要出名,而是为了索回用了多年的手机号码。
4、将身边有机会介绍案源的朋友招揽过来,最好是企业单位或公检法单位的朋友,私下接触私下谈,具体操作我就不说了。
5、大学同学和老师是很好的资源,多参加同学聚会并多派名片,同学之间一般不主动求利益和好处,要尽快告诉尽量多的人你做了律师,并且是独立自由的那种,那样人家才好把身边人的案子介绍给你,如果你还挂在别的律师名下,那别人很难放心把案子委托给你。
6、老客户除了能给你继续带来业务,也会介绍新客户给你,所以不管你一开始就从事律师行业还是半路出家,只要你有做律师业务的打算,就应该维系好这些客户的关系。
7、刚开始接案子要注重案子的质量,除非是律师费较高的案子,否则,难以胜诉的案子(当事人知道并明确表示结果无所谓的除外)不要轻易接,更不要轻易给客户打保票,情愿少赚点钱也不能坏了自己名声。
8、可以免费给企业或工厂的员工上法律培训课,这并不一定要企业聘请你担任法律顾问。讲课一般分为授课时间和提问互动时间,并且将你的名片和宣传资料派给来听课的每一个人。平时虽然要不时解答这些人的法律咨询,可能会很烦,但是只要他们认可了你,不管以后他是否在这个单位上班,他或他所在的公司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客户。
9、对于那些已经聘请别的律师做法律顾问的企业,如果你离得近或你愿意上门,你可以经常到企业窜门,毛遂自荐并不是一开始要做的事情,你应该先跟企业领导或主管聊工作聊法律,法律顾问再好,也比不过你这个经常上门的律师,到下一年要重新签订聘请法律顾问合同时,企业可以考虑你,你的优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的坚持和服务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10、可以跟住宅小区上午物业管理协商,免费做他们的法律顾问,他们则应提供场地和时间配合你在小区里搞一些免费的法律咨询活动。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街道或居委会。但是实践证明此方法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而且现在有的单位还向律师索取提成。
11、将你的简历和律师事务所的资料做成电子版,在网上收集公司或其他单位的邮箱地址,然后毛遂自荐的发电子邮件。优点:不花钱,不花太多时间。缺点:大海捞针,很难被认可,但可以作为广告加以宣传。
12、将你的简历和律师事务所的资料打印出来,以信件的形式寄到公司,一般直接寄给公司负责人或总经理,可直接署名。最好成批量的寄,而且作为印刷品寄会便宜很多。优点:资料让人一目了然,并且一般不会被当垃圾扔掉,很多人会保存起来,等有法律需求的时候再找出来。
13、多去交易会和展览会转转,因为参展单位一般都和参观者交换名片,你可以和对方交换名片,当然如果你和某个参展单位很熟,可以把名片放他们展位上让参观者自己拿。
14、有时间的话拨打报纸或黄页(最好是招聘报纸上招聘法律顾问或法务人员的单位)提供的公司联系电话,看对方是否需要法律服务或兼职律师(即法律顾问),如果是大公司,最好提供一个律师团队供对方选择。
15、如果条件许可,可在母校招一两个师妹或师弟作自己的助手,不必要求全职上班,可兼职,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管以后你招的助手是否从事律师行业,这一年级的毕业生当中已有人知道你这个做师兄的律师,将来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朋友或所在单位遇到法律问题都可能找到你。
16、寻求与报社或其它媒体的合作,媒体很多的公益活动都需要律师的参与,最好能长期保持跟某个报社或其它媒体编辑的良好关系,做到随时需要随时参与,必要时可要求媒体单位将你宣称为媒体的法律顾问。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同样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17、可以私下跟自己律师所或其他律师所的案件开拓人员许诺高提成,将案件直接转到自己名下,当然这要承受道义的谴责,最好是跟关系比较熟的人合作。
18、可以选择大型市场作为自己主动上门的场所,每个城市都有很多物资相对集中的市场,比如服装市场、玩具市场、电子市场等,那里汇集了全国各省市的客商,可主动上门派发资料并免费解答法律问题,这种场合以欠款纠纷居多,可适当考虑风险代理。
19、可以写作并发表一些学术论文或参与编写一些法律书籍,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跟客户介绍自己时也有东西拿得出手。
20、想办法给一些行业协会免费做法律顾问,因为这样的协会跟下面的厂商多少都有联系,而且有的是指导和领导关系,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下面的企业。
21、在报纸上做广告,如果是长期做,个人只能承受分类广告,效果我不清楚,但觉得效果不会很好,因为自己所在的律师所曾做过某报社法律专栏的常年法律顾问,效果一般。做广告要谨记的是千万不能有夸大和不实的宣传。
22、印刷自己的宣传资料,与卖报纸的协商,往每份报纸里加多一张宣传资料。当然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写字楼或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
23、多加盟一些法律网站或咨询网站,好多网站都是免费加盟的,有时间可以解答网友的咨询,不解答咨询也可以适当作宣传。
25、跟当地司法局或街道司法所搞好关系,因为老百姓好多法律问题第一时间是去咨询司法所,如果有机会成案并介绍给你,也是不错的选择。
26、跟公安部门(派出所)或交警部门搞好关系,有法律纠纷或有机会委托律师的案子第一时间通知你,这样的案件虽然个案收费不高,但数量比较多。
27、在你接触的当事人当中,只要有机会,每一个人都应发展为自己的朋友,私下多接触多联系,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是十分正确的。
28、周末趁其他律师都在休息,可独自到律师所,如果有咨询来电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客户。
29、多到法院立案庭或看守所转转,见到有需要的当事人或家属可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然后再表明自己的律师身份,最后介入案件并接案。
30、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朋友聚会、同学聚会、结婚或宴会等等,多带点名片,见人就派,见到有法律咨询的可向对方索要联系电话并再约时间面谈。
24、跟市、区、县的法律援助中心搞好关系,要求其多派法律援助案件,律师所这边谈好条件,虽然法律援助案件费用不高,但是量多了费用也挺可观,关键是这样的案子轻松,不费神。
第三篇:律师如何拓展业务
律师如何拓展业务
律师开拓业务,只有走对路才能有出路,你得让客户认识你,知道你的能力,知道你能为当事人做什么。方法的多种多样的,这里列举一些常见方法:
一:走亲戚朋友的路
几乎每个“白手起家”的律师,在最初的打拼阶段,无一例外不是从亲戚、朋友的介绍案源中起步的。只不过,千禧年前的亲戚、朋友介绍与如今的亲戚、朋友的介绍是绝对有区别的。其区别在于:90年代的律师业务范围很窄。
“学会像律师一样思考”的新律师,必须明白这个区别,否则,您仍然没有走对路。因此,如今需要亲戚、朋友介绍案源,您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您这个律师,不仅仅是帮别人打官司的人,您还能提供很多很多的优质法律服务,您是一个有着专业技能的、“金钥匙”般的法律服务者。只有这样,您的路子才很宽。同时,一定要记住:在接受亲戚、朋友的介绍时,不要不好意思收钱。一则体现不出律师的价值;二则您还是没能解决生存问题。只不过您可以这么说:“坦率地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可以不收您的费用,但是这是国家法律的规定,律师收费是由律师事务所决定的,何况律师就是专门吃这碗饭的。”当然,接受亲戚、朋友介绍的案源还有其他很多技巧。
二:走法律援助的路
不要狭隘地认为,法律援助就是等各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安排的那点法律援助案子才是法律援助。也不要险隘地认为,法律援助都是费力赔本的苦活路。关于“舍”与“得”的辨证论述,我想明白人都明白。新手律师要主动地参与行业主管部门安排的法律援助和自己经过判断后认为应该值得参与的社会法律援助,而且法律援助的范围不要局限于您所在的省、市、县,要将眼光放大于全中国。我想北京的一些律师挖空心思都想参与马家爵、饶颖、杜宝良等案的终极目的,也不外乎是想借机扩大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案源吧。
三:走自我策划的路
所谓的“营销大师”不过是从理论上更好地欺骗那些道行很一般的人而已。其实,营销是很简单的事,它的终极追求无非是:用非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各式手法去挠目标客户的痒处,让他(或者她)如痴如醉、欲罢不能而已。因此,律师开拓案源的自我策划就显得尤其重要。我没有别人的案源,可我有自己的本身的案源啊,“我可以起诉铁道部火车票涨价,火车上买东西不给发票;我可以起诉高速路不高速;我可以起诉某知名广告含有歧视自己的信息等等”
四:走义务咨询的路
经常搞一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可以在星期天等假期,在街上开展法律宣传工作和义务咨询服务,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进行义务咨询活动时,应精心制作一些醒目横幅,制作一些板报之类的宣传栏,同时准备一些宣传资料。义务法律咨询还可以通过与报纸等新闻媒介联系,设立律师信箱等形式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发放书面宣传资料的方式进行。一些重要的新法律法规实施,可向企业单位发放、邮寄一些宣传资料,给企业提个醒。长期坚持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和义务咨询服务,既可在社会上树立自己的形象,又可通过这些工作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五:走个人服务的路
当80%的律师都将开拓案源的眼光放在某一领域时,其实这个领域已经不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了,特别是不需要新手律师了。在中国的“个人法律服务”市场,其中隐藏巨大的利润。试想:您如果能认识一些企业主,真诚地告诉他们,“拿出一晚上打麻将输的钱,请一名律师做一年的个人法律顾问,先生您就可以像港台电影所演得那样,随时叫我的律师来处理这个法律问题。”事实上,关于中国的“个人法律服务市场的大,有时候想起来都很兴奋。”关键是:您有这个兴奋劲吗?!
六:走团队服务的路
在自己还不能独立走路的时候,借助别人的“搀扶”和使出自己储存的“能力”一起走路,戈多想此方法也不失为一走路法。关键是:自己要端正思想,这个时候您的角色只能是团队律师中的辅助人员。因此,刚开始做律师,不要急于自己独立去办案子,您可以寻求做老律师的助理或者做某团队律师驻某企业的定点律师,戈多想再吝啬的律师团队对您的分配至少能让您温饱吧。
七:走投书自荐的路
律师服务不能像开店理发的理发师一样——等顾客上门找您。多看当地的报纸、电视新闻、工商局的注册公告等信息,看见有新的企业成立或者外地企业进驻本地,您一定要按CI与VI的模式投书这些还没有法律顾问的企业。纵然是这个企业本身不聘请您,至少您精美而塌实的自荐也许能打动具体读您自荐书的经办人,他(她)留有您的联系方式,说不定会给您带来意外的惊喜。
八:走新闻媒介的路
律师需要宣传家的技巧,在“迷信”新闻媒介的国度简直就是真理。新闻媒介都有很多的公益活动都需要律师的介入,因此,律师需要经常看报纸、电视,看到信息后要主动与编辑联系,毛遂自荐。但一定要记住:不要和记者、编辑谈报酬。另外,还要主动参与新闻媒介报道的社会热点案件、公益诉讼案件,哪怕就是在报纸上说上三五句点评或者在电视上露一张小脸,那都是积累与财富。
以上仅是开拓业务的几种具体方式,但远不限于这些。当然,律师在开拓业务的同时,应当注重维护自己的信誉,努力办好每一件案,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当事人中建立较好的口碑。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接受到业务后,一定要注意客户的维护,建立自己稳定的案源,这样才不至于顾此失彼,使自己的业务越来越多
第四篇:律师业务法律研究工作基本方法
律师业务法律研究工作基本方法
原文:方榕律师,改编整理:高建强律师
(说明:本篇是我改写的一篇文章。在网上看到方榕律师的一篇演讲稿,原标题是:《初级律师如何做法律研究》,觉得是律师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很有针对性。这也正是我与王睿律师经常讨论的问题。为便于大家理解且结合我所一些律师的实际情况,我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观点加入了进去。作了一些修改与整理,为了说明法律研究工作的方法,我保留了原文中一个较复杂的案例,加入一个较为简单的案例,与各位同仁分享)
在律师的日常工作中,不管是准备诉讼、审阅合同还是进行法律谈判,我们都不应该仅凭既有的经验与知识对眼下的问题作武断的结论。某律师受理一起房屋销售代理合同纠纷,合同双方约定,一方根本性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对方应当赔偿守约方依照合同应当获得的收益。法庭上,双方就委托方连续三个月未支付服务费用,经催告后仍然没有支付服务费用是否属于根本性违约进行辩论。该律师坚持说“我认为这个行为属于根本性违约”,由于该律师没有进行法律研究,其辩论意见既没有说出法律上的依据,也没有说明法理上的意见,最终未被法庭采纳。现实中,一些律师根本不做法律研究,凭借既有法律知识与经验提出的“我认为”、“我觉得”的律师“见解”比比皆是。有些先入为主,先有观点,然后简单查询一下法律应证自己想法,就草草了事,还有的时候,跟同行作一些简单讨论,听了几句一知半解的“拍脑袋”的意见,就轻率作出结论。因此,工作中经常发生由于事先法律研究做得不够扎实,事后才发现我们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或对方辩论、谈判中所坚持的观点没有法律依据却未能在诉讼或谈判过程予以有利回击与驳斥。因此,在律师从事的法律事务工作中,法律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或者说,法律研究是律师一切工作的基础。不管是对于熟知的领域还是陌生的领域,在起草、审阅合同,提供法律意见,出具备忘录,做尽职调查,进行谈判、出具项目建议书或者准备诉讼文件时,都需要进行法律研究工作。
那么,如何进行法律研究呢? 大体上,在做法律研究前,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要研究的法律问题和从前做过的法律研究成果有没有关联,哪些部分是已经做过的,可以拿来用,哪些是有差异的,我们要重点研究这些差异部分。即便问题全部一样,也应该花一定时间做一下回顾,同时我们要检讨一下,原来所做的研究还存在什么问题?因为法律变化比较快,我们要保持对法律问题的实时认知和研究。我们下面会重点谈如何进行一个陌生领域的法律研究。
接到一个全新的法律问题(对于我们还不太有把握的问题,都应当做全新的法律问题来研究),通常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法律研究:
首先,对基础事实进行描述和判断,我们要了解两个信息,(1)业务(项目)本身的事实背景情况,(2)相关法律背景是什么;
其次,基于基础事实进行法律分析;
最后,在以上基础上确定法律事务工作步骤,整理成书面文件,形成逻辑严密、条例清晰的法律分析备忘录、法律意见书或其他法律文件。
下面我们对法律研究做更详细的分析(保留原文中这个案例,目的是很清晰说明法律研究的过程,也许我们很多律师尚未接触到这类复杂的事务,一些业务中往往只有一两个关键性问题,但是通过一个较为复杂的案例,可以把法律研究的全貌很好地展现出来)。
一、法律研究,研究什么?
以我们今天下午刚接到的一个客户咨询为例,看法律研究具体是做什么。背景情况:
客户A公司是某人民政府下属组成部门B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为当地政府建设一项资源保护工程设施,但A公司不具有任何建筑业企业资质,实际施工需交由第三方完成。该项工程的建设资金将主要来源于政府下属部门B所管理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客户希望了解,A公司如果以BT方式将项目交由第三方完成,是否属于《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所规定的“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不得以委托单位建设并承担逐年回购(BT)责任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的行为。
当我们接到客户的询问时,我们首先要弄明白: a)财预[2012]463号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b)“资源保护工程设施”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法律上对其投融资有无特殊规定?
c)对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管理有什么特别规定? d)BT项目的基本交易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我们必须要仔细研读463号文。当我们打开463号文时,我们会注意到这么一句话“《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号)下发后,地方各级政府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大部分融资平台公司正在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运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更加规范。但是,最近有些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有抬头之势,如违规采用集资、回购(BT)等方式举债建设公益性项目,违规向融资平台公司注资或提供担保,通过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违规举借政府性债务等。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显而易见,463号文是2010年下发的这份文件的延续,因此,还需要仔细研读2010年的这份文件。
再看463号文与客户问题直接相关的一段话“以上法律旨在切实规范地方政府以回购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行为,相关法律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不得以委托单位建设并承担逐年回购(BT)责任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对符合法律或国务院规定可以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公共租赁住房、公路等项目,确需采取代建制建设并由财政性资金逐年回购(BT)的,必须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偿债能力等,合理确定建设规模,落实分年资金偿还计划。”
对于上述法规进行分析时,我们必须要对“融资平台公司”、“公益性项目”、“政府性债务”“回购(BT)”,进行研究和界定,看看A公司是否属于“融资平台公司”、上面法律研究中所提及的“资源保护工程设施”是否属于“公益性项目”、BT交易下的债务是否属于“政府性债务”,从而得出客户的行为是否落入463文所禁止的行为。
从上面的例子大致可以理解,每遇到一个需研究的新的法律问题,我们要学会拆解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首先要定位问题,通过语境和背景情况,分析问题所在;其次,我们要把问题分解开,把问题分成几个层次,弄明白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深化客户提出的问题,要发现有关客户囿于知识而没能提出的相关问题或是由核心问题之外的延伸出的问题,还要解决问题之中的小问题,即问题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还要提出解决方案和相关的变通方法,并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法律研究如何进行
1、了解事实,拆解问题,弄清概念
首先,定位问题。我们要确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下,我们还需要弄清什么问题?项目中特定概念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以本文开头的案例为例,客户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那么,我们把问题分解一下,首先,客户提出当事人连续三个月没有支付服务费用经过催告仍不支付,也不说明理由这算不算根本性违约?那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根本性违约,查合同法无“根本性违约”这一法律概念,继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于什么是根本性违约比较一致的理论观点是:“合同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制度。” 进而我们再查阅合同法,合同法第九十四条一款第(四)项涉及到“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内容,该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那么,对方当事人不履行支付服务费的义务,是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呢?而且(再次提问),什么又叫“合同目的”呢?显然,合同目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合同法中并没有标准性的解释。进而我们分析(基于你的常识与生活经验),从严格意义而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也属于人的行为,而且是比较正式的行为,所以更应该具有一定的具体目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当事人的合同目的应该是确定的,即对于特定的合同当事人,其合同目的是确定的。(注意,但是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分析,合同目的具有多样性,同一合同标的,可能对于不同的合同当事人,其目的也不尽相同。)那么,本案中,客户订立代理服务合同的目的是什么呢?从合同内容上来看出,很显然,客户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通过代理活动收取服务费用的劳动报酬。现在新问题又来了,对方连续三个月不支付服务费,经过催告仍未支付能否构成“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回过头来,我们再研究《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该条规定了合同法定解除事由,第(一)项规定的情形是:“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该条涉及到“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事由,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是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该条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表述,但是既然对方明确拒绝履行合同,显然可以认定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而第三项规定的情形是:“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我们可以分析出,虽然对方没有明确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但是其行为已经以实际行为告诉对方不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加上第(四)项规定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即为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形,其中,第(二)
(三)(四)项为根本性违约的情形。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委托方支付服务费用是其主要合同债务,连续三个月未支付服务费用,且经催告后仍然拒绝支付服务费用并没有合理的理由是否属于根本性违约。
按照这样思路分解问题、提出问题,解决解决问题,就是一个法律研究的过程。
我们要确定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的,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要全面了解问题的背景情况,了解行业的特殊性,交易的性质和相关主管部门。在研究问题时,我们要把它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进行,要保证在正确的轨道上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法律研究。在法律调研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既要对整个行业动向和法律规定进行全面了解,又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法律分析并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树林。
2、法规查询
一项法律调研任务下来,为保证我们能够获取正确的概念和大的法律背景,我们可以从基本法律着手,因为中国法律的层级特性,做法律研究时,不要只关注特殊行业规定,还要从基本法律层面进行法律调研。如房地产项目要查一下《物权法》相关规定。第二,我们要查一下行业主管部门的官网,看看有什么相关实施细则和规定,其中的文章会代表一些主流的观点,对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有指导意义。第三,我们去百度、谷歌等网站输入关键词检索一下,读一些热点新闻。最后,找两篇热点文章来读读,并在所内系统里找一些相关法律备忘录,对问题获得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向分派任务的律师和合伙人咨询查询渠道。
通过以上基于对事实背景的准备认知和初步研究获取的系统化概念和信息,我们可以对正在调研的法律问题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通过定位问题、梳理问题、分解问题等步骤,一步步发掘问题的主干、脉络和枝叶,使问题明晰化,做到层层剖折,逻辑分明。
对相关法规查找是法律调研的一项基本功,在查找法规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a)查找时注意从一般法到特别法,从一般法开始;像刚才说的,做房地产相关的法律研究,先看物权法,再看土地管理法等部门法。
有些时候我们只注意到一般法的规定,在未对一般理解细致之前,就轻易放弃了对特别法的研究。
b)使用关键词查找(注意使用不同的关键词查询,如通过内容/标题关键词查询),客户给的关键词可能比较单一,我们查找时要善于变换关键词找到答案; c)注意法规的时效性,不可以引用已失效的法规,也不要漏掉最新的相关规定; d)注意发文机关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法律的位阶和相关部门对法律行为是否有管辖权;
e)理解条文背后的含义;及
f)特别关注法规的适用主体、适用范围。
在法规查询中,要学会阅读法规,联系问题,发现新的法规及新的问题;通过法律研究就某个问题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初步得出结论。在查询法规时,对其中提到的相关历史性规定一定要查询并理解。
2、资料引证
法律法规是法律研究的主要资源,但是在法律法规过于庞杂、法律法规变更过快、没有法律法规或者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资料查询,获得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他人的汇总结果,以对自己的法律法规研究起到辅助性作用,或者提高自己法律法规研究的效率。
其他的资料查询在我们对所需研究的领域不熟悉的情况下尤其有帮助。比较常用的几种资料如下:(1)本所同事的法律研究成果。有一些法律问题可能是律师们反复研究的。因为同所律师的工作可能经常涉及相同的领域,有些法律成果是可以共享和共同更新的,所以律师事务所的同事之间最好能形成经常交流最新的法律研究成果的习惯,或者有定期收集最新的法律研究成果的习惯。
(2)政府网站上的法律背景介绍。有些政府为了工作的方便,把一些政府工作中的法律理论知识汇总在一起,或者把程序性的规定汇总在一起,分类放在其网站上。例如,国家外汇局会有外汇知识的汇总性介绍,对于了解我国外汇管制的历史沿革和基本原则是有帮助的;再如,某些地方房地产管理局会将当地房地产转让、抵押的办事程序公布在其网站上,在无法查到相关程序的地方法规时可以作为参考。
(3)政府的官方解释或者官方案例分析。在有些法规政策出台后,或者有些行政命令和决策出台之后,由于正式文件的内容有限,很多相关的背景或细节在书面文件中并不会明确提出。此时,在公众有很多疑问的情况下,为便于公众正确理解政府的文件和决策,也为了便于指导下级机关正确执行上级的文件和决策,政府机关可能会公开出面进行解释和说明。例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出台后的国家发改委答记者问,《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出台后的商务部答记者问,国家林业局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林权制度改革的发言等,都可以作为法律研究的参考和线索。
(4)另外,有些政府或法院网站上会介绍一些案例,例如很多劳动局的网站上会有劳动仲裁的案例介绍和分析,学术文章,网络上关于相关问题的讨论,立法动向等,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对于案例查询,要注意网络上的案例很多,有些是律师个人的办案经验甚至有虚假案例,所以查询案例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法院官网或者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案例为准。最好查询多个案例,进行对比研究。
3、电话咨询
对于到某一新城市或新领域开拓业务的公司和公司律师来讲,向主管部门进行电话咨询是非常有用而且必要的法律研究手段,除非所涉法律规定明确而固定。在向相关部门进行电话咨询时,要注意以下技巧和步骤:
充分的法律研究之后再进行咨询,缩小问题范围。确保在问询之前就已经理解了相关法律问题。
事先准备好问题及衍生问题的表述,问题要尽量简短、准确。
掌握沟通的方式,能够让对方迅速理解你的问题,并准备好后续问题,如答复不是你想要了解的范围,要适当进行引导。
找对咨询的主管部门,多找几个部门互相印证可能得到更为准确答案和信息。
分析咨询答复是否合理,并基于合理的判断决定是否将答复作为调研的结果写入相关法律文件。
三、法律研究的结果
我们法律研究的结果,可能得到确定的唯一结论,也可能确定的几种可能结论,我们要把这几种可能的结论之间的细微差异写明并厘清其中的差异。当我们无法下结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判断确实是因为中国法律对此没有相关规定还是需要继续获取哪些事实信息以便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总之,律师在做法律研究和写相关研究报告和文件时,要做到“像律师一样思考”,用律师眼光去探索和分析问题,要概念清晰、分析严谨,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对客户法律问题的答复要做到十分清楚:全面而清晰,不留盲点;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不犯逻辑性和概念性错误。而且我们在进行法律研究时要有一颗怀疑的心,不要轻易下确定性的结论,不能盲从既有观点和结论。
四.一些窍门
法规尽量从法规库中搜索、打印。学会阅读法规、使用记号笔。
学会按照推理顺序整理法规研究资料、法规汇编。如按部门、按时间和规管范围对法律做一下整理,在向有关律师和合伙人做汇报时最好附上上述法规并对重点法条做出标记,这有助于上一级律师对有关问题做出指导和判断。
关注市场上在发生什么,做个平日的有心人。
最后,在把相关法律研究给客户之前,要再一次确认研究成果是客户想要的,最好在邮件中再确认一下客户的问题并基于确定的问题给出答复。
律师执业是一个经年累月逐渐积累的过程,好的研究方法、扎实的研究功底形成的法律研究成果会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储备,时间长了,水到渠成地,你将会成为某一法律领域的专家。因此,法律研究更多是我们积累专业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自我修炼,需要我们在漫长的执业生涯中作为重要的专业技能,一以贯之地操练、提升。
第五篇:新公司法对律师业务的拓展
新《公司法》对律师实务的影响
【推荐给好友】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王秋生
新的《公司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一部重要法律。这次《公司法》的修订意义重大,它不仅对我国公司立法、司法、公司实务、公司法理论乃至我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产生直接而现实的作用和影响。而律师在公司法律实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公司成立到公司终止,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律师提供专业服务。无论是实体条件的满足,还是程序规范的实现,都需要在律师的帮助下,根据法律要求准备相应的法律文件,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才能达致法律认可的有效结果。作为律师,应通过诉讼、非诉等律师实务活动,去激活这部被誉为是21世纪最现代化、最先进的《公司法》,不仅要让广大投资者真正成为新《公司法》的受益者,同时也要为我们广大律师创造更为广阔的业务空间和新的机遇。
一、诉讼业务
新《公司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针对时弊,提高了公司法的可诉性。新《公司法》与1993《公司法》比较,在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规定得更加明确具体,措施更加得力,也更具有操作性。特别是当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规定通过诉讼途径进行救济的条款较多,这些诉讼主要有:
1、股东代表诉讼。
新法加强了董事等公司高管人员、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责任,并规定其滥用职权,违反忠实勤勉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要求其赔偿责任。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规定为单独股东权,持一股的股东即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而在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必须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才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根据新《公司法》第20、21、113、150条规定,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高管人员,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损害公司利益的其它人,有可能成为该类诉讼的适格被告。以上人员如有违反新《公司法》第149条规定的八种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股东可以提起诉讼。公司在诉讼中应当处于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公司不得以提起诉讼的方式参加诉讼。
2、股东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和撤销之诉。
股东大会、董事会在作出决议时,可能存在程序或者内容违法、侵犯股东权益的问题。会议决议作出后,决议内容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如果违法或者侵权,要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侵权行为,必须通过撤销会议决议或者宣布会议决议无效,才能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侵害行为。新《公司法》第22条分为四个方面规定了该项制度:第一,分为可撤销之诉和无效之诉;第二,对撤销之诉规定起诉时间为自决议之日起6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规定诉讼费用担保制度;第四,明确决议被法院撤销或者认定无效后,公司应予办理相应的撤销或变更登记。
3、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引起的诉讼。
新《公司法》在沿袭法定资本制度的基础上,将实缴制改为认缴制。股东对认缴的出资或者认购的股份,必须在公司成立的两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
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虚假出资与抽逃出资都是股东出资不到位的表现。股东出资不到位,直接侵害公司利益,其他已诚实出资的股东则是间接的受害人。在公司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公司的债权人也成为受害人。因此,对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以上三个方面的受害人都有权对其提起诉讼。首先,新《公司法》第28条、第31条规定,股东出资不到位应当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若出资瑕疵股东不履行此义务,则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责令其补足。其次,根据第28条第二款规定,股东不按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股东也可以直接对瑕疵出资股东提起诉讼,追究其违约责任。另一种情况是,暇疵出资股东掌握实际控制权,由于无法得到实际控制人的同意而获得公司的印章、证照,从而,公司实际上无法提起针对瑕疵出资股东的补缴出资之诉。此时,出资无瑕疵的股东有权依据新《公司法》第152条规定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再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第12条规定,债权人请求公司清偿债务,公司不能清偿的,债权人可以对抽逃出资且未予返还的股东提起诉讼,请求其在抽逃出资的数额及利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为抽逃出资提供帮助或者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股东、董事、经理应当对抽逃出资股东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当股东出资不到位,损害到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以起诉出资不到位的股东。
4、股东知情权诉讼。
新法扩大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将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等列入查阅范围,对会计帐簿的查阅作出了特殊规定。第34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帐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帐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帐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5、股权转让纠纷提起的诉讼。
根据新《公司法》第72、73、74条规定的精神及司法实践,在涉及股权转让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的人可以提起侵权之诉。(一)因公司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限制股东转让股权或以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强制转让股权或强行代转让方决定转让价、付款时间或其他条件的,权利受到侵害的股东可以公司为被告提起侵权之诉讼。(二)如果股东依法转上股权后,公司不及时或不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或不及时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或不及时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权及其出资的记载的,权利受到侵害的股权转让人或股权受让人可以公司为被告提起侵权之诉。(三)期待转让方股东侵害了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有权提起侵权之诉,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恢复原状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6、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
现实生活中,有些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长期不向股东分配利润,也不允许中小股东查阅公司财务状况,权益受到损害的中小股东又无法像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那样可以通过转让股份退出公司,致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依照1993年《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不能请求公司回购自己所持有的股权的,而新《公司法》对此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态度,规定了股权收购请求制度。新《司法》第7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下,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收购其股权,若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收购其股权,若股东与公司不能达到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股东会议召集权纠纷的诉讼。
根据《公司法》第40条、第41条、第101条规定的精神及司法实践,当有权召集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主体怠于行使权利,或者适格股东或监事会提议召集临时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遭到有权召集会议的主体拒绝时,股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公司依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诉讼。
8、请求公司解散与清算诉讼。
新《公司法》根据现实经济生活的需求,规定了股东申请解散公司的权利,为股东解决公司僵局问题提供了最后的救济途径。公司僵局是指公司在存续运行中由于股东或董事之间发生分歧或纠纷,且彼此不愿妥协而处于僵持状况,导致公司机构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策,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事实状态。新《公司法》第181条规定了公司解散机制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申请解散公司。第二,解散事由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公司经营遇到显著困难,已经产生或者可能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公司存续将会使股东利益遭受更大损失;另一方面是公司遇到管理困难,股东或者董事关系陷入僵局,公司无法进行正常运营,或者公司被部分股东非法把持,其他股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9、中介机构弄虚作假的诉讼。
由于种种原因,中介机构出具虚假的验资证明、评估报告等材料,使公司债权人对公司资本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新《公司法》第208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外,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公司债权人发现公司发行资本不实并且评估机构或者验资、验证机构出具了虚假报告时,可以直接要求评估、验资、验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10、否定公司法人人格诉讼。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公司股东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就可以引用新《公司法》第20条创设的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揭开公司面纱”,而直索股东的责任,从而使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得以矫正,使法律的公平原则得以真正贯彻。鉴于我国目前的信用机制和信用基础,今后债权人提起公司法人人格否定之诉的案件将会大量增加。此外,新法增加规定允许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并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作出专门规定。新法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今后一人公司一旦无法证明公司的财产与其股东的财产是各自独立的话,就会导致公司法人人格被否定,股东就得对其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非诉业务
新《公司法》降低设立公司的门槛,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金降低到了3万,股份公司从原来的1000万降到500万。这满足各层次市场主体和中小投资者的需要,活跃民间资本,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在另一方面也会使潜在的纠纷大大增加。公司对外交易的资本担保降低,交易风险增加,必然会促使与公司交易的一方为避免风险所需考虑的防范措施就会增多,而这些防范措施只有律师才能更好的把握。所以,笔者认为律师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制定公司章程。新《公司法》与1993年《公司法》相比,强制性规范减少了,任意性规范大大地增加,特别是赋予公司章程更大的自治空间。由于不同的公司其股东构成不同、行业性质不同,内部结构及决策权的配置与行使不同,都需要制订不同的符合自己公司要求的具有特色的公司章程。今后,不管是大股东要想控制
公司的运作,还是小股东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公司过多地受制大于股,都可以在章程里做一些规定,以使章程设定对自己有利,所以公司章程的制定就要“量体裁衣”,而这项工作又非得依赖律师不可。这将成为律师很大一块非诉业务。
2、股权(份)转让。在这个过程中,律师可以代为拟定或审核股权(份)转让协议。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情况下,律师可以代为参与谈判,保证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实现,保证欲转让股权的股东利益得以顺利实现。对新《公司法》规定的在特定情况下的中小股东的退出机制,律师可以代为与公司进行谈判,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利益。新《公司法》第76条明确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自然人股东死亡的情况下,律师可以就股权的继承代为谈判,保证股东继承权的依法实现。
3、公司合并、分立、存续。
新法规定,公司合并或者分立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公司合并和分立时,异议股东有权请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第二,公司决定合并或者分立的,应当通知债权人,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提前清偿到期债务,提供担保,或者与债权人达成新的协议。新法第182条规定了公司存续的有关内容,第一,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规定的事由而决定公司存续。第二,在股东会会议中投反对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请求公司收购其股份。这些操作程序只有律师才能更好的把握,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防范各种交易风险。
综上所述,新《公司法》的实施将给律师实务带来机遇。作为律师,我们应该更好的把握并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使新《公司法》的颁布实施成为我们律师业务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