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俞孔坚:建立一个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中国环境保护高层论坛演讲实录(大全)
今天在座都是环保方面的专家和领导,今天讲的是另一个基础设施,叫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这是第一次在厦门国际绿博会上提出的,为了城市的发展,应如何来建立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中国环境保护高层论坛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信息中心
演讲人:俞孔坚
演讲主题:建立一个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
时间:2002年04月01日
地点:北京悦都酒店三层会议室
现在大家都在搞城市建设,但是现在主要注重的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修马路、建城市广场、搞水电、管道、高速公路,都是城市的市政基础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骨架。城市没有基础设施是可能持续发展的,没有高速公路,它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没有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城市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今天在座都是环保方面的专家和领导,今天讲的是另一个基础设施,叫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这是第一次在厦门国际绿博会上提出的,为了城市的发展,应如何来建立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十大战略,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呢?最近我写了一篇《哭泣的母亲河》。大家应该知道你所看到的东西,应该如何来理解,如何来改善。南方的河,北方的河,都是我的母亲河。可是她们都在哭泣。哭什么呢?我那残酷的儿女们啊,你为什么要捆绑我柔弱的躯体,将我肢解,令我断流?流动是我的天性,连续是我的生命,从雪山高原到林莽峡谷,从平原浅坡到湖角海滩,我之于生命的地球正如血脉之于人类,也正因为我的流动和连续,才使你有一个美丽的童年,美丽的梦。这是哭泣河流的,河流,我们天天在肢解我们的河流,天天在用水泥捆绑我们的河流,失去了我们河流原来的连续,原来的生命。水流是地下唯一的连续体。因为水是从喜玛拉雅山上流下来的,从黄河的源头一直可以找到长江的源头,直到汇入太平洋,大西洋。所以地球上,只有水流才是连续的,但是我们现在正在切割这个连续。正如人的身体是有血脉在连续,而人类很残酷,肢解我们的河流,所以地球之于生命在延续,就面临这危机。这是第一个,在切割水体的连续。
第二个,河流在哭什么呢?我那无知的儿女们啊,你们残忍地将我裁弯取直,再用钢筋水泥捆绑我本来自然优美的躯体,令我窒息,如同僵尸。我曾经有浅滩深滩,如晴天响着动人的乐章,肥沃的水草在我身上舞动,青蛙和涟漪唱着黎明日暮的歌,好大的浓荫啊,有成群的鲫鱼在我怀抱里共享自由与欢乐。我让洪水缓缓流过,秋旱来临,我释放不尽的涌泉。而人们在做什么呢?在河道裁弯取直,认为是在排洪泻洪,大江南北,所有的河流,大河小河,都在被裁弯取直。河流原来是有深有浅,有突有凹的。凹的地方有各种鱼在那里嬉戏,突的地方有各种耐旱的草,深的地方有鱼在那里产卵,浅的地方有水草在那里舞动。这是第二个无知。裁弯取直,残忍!以北京为首,就在大搞这个,上海也是这样。第三个,哭什么呢?我那卑俗的儿女们啊,你们嫌我草灌丛生,包容泥土万物,可那何尝不是我的美德;你们嫌我曲直蜿蜒,自然朴素,可那何尝不是诗的源流,画的源流;你们认贼为父,让生硬的水泥和花岗岩奸淫我那洁白的躯体;你们浮华虚伪,让意大利的瓷砖、荷兰的花卉和美利坚的草坪,污染我的玉体,令我面目全非;用荷兰的郁金香、用美国的草坪、用意大利的瓷砖在装饰我的河岸,装饰我的河流。河边原来丰腴的水草没有了,原来的杂草没有了,现在就变得花枝招展,用的都是进口的装饰,进口的“化妆品”,这就是卑俗,把画的源流,把诗的源流给抹掉了,认贼为父,把瓷砖认为是好的。所以说,南方的人,北方的人,你来自于南方,来自于北方,你们曾经向我排泄污秽的俗流,在座的有的是厂长,有的是工厂来的,而今拿我开刀诊治,有防洪,制洪指挥部,有搞河道诊治指挥部的,高举着泻洪的立论,开着坦克,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吗?我是你们的母亲河。河流是人类童年最美妙的梦,你想想看,所有的诗,所有的画,离开了河,离开了溪流,离开了水,就没有诗,就没有画,你也就没梦,儿童也没有童话的世界。这就是首先我要哭泣,要哭泣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大江南北都在搞这个,我希望这种哭泣感动世人,你们能够重视。[!--empirenews.page--] 接下来,是十大战略,景观生态的十大战略,要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就是未来的城市空间,可持续的一个景观战略,一个景观格局,这格局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它是未来城市安全的保障,未来城市居民身心再生的需要,是身心的再生。这个地球不是人类一个人的,不是人类一个物种的,生物具有多样性。是多种生物共同拥有的地球。所以要维护自然过程,维护生物多样性,这个维护自然过程,就是维护水的过程,风的过程,营养的过程,流动的过程。所以要维护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你再看看这个大地,为什么这个生态基础设施很重要。这是1984年的北京,这是2001年的北京,去年的北京,看这个沙漠化,扩展到多大的范围,没有生命,没有绿色。改革开放不到20年,你看这个变化,整个中国大地都在变化,这是生态战略提出的背景。我们在座的各位,希望将来有机会当市长,市长需要一个长远的战略,而不是短期的行为,人类之所以到今天这个程度,主要是缺乏大战略,缺乏大决策,哪一个工厂它没有想到要用战略的眼光来对待市场,市长也是一样,在位的时候要完成他的功绩,他的战略,一个真正的好市长,他就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维护生命的城市,让城市具有生命。那么如何来做好这个呢?
第一大战略,就是要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还是回到北京来讲,元大都为什么选在北京?北京的整个山脉是连续的,一直连到昆仑山,从昆仑山脉一直到太行山脉,到燕山山脉,然后到北京嘎然而止。所以北京背后靠着的是一个连续的山脉,正因为这个连续,所以才有充分的水源,连续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像风水,龙脉一断,气数就断了。在明代就有明文规定,北京的西山是不能乱开挖的,不能砍伐,不能挖土,不能开山,所以说这个就是祖脉,当时是中国的祖脉,一个国都的所在地。国就是家,家就是国,保护这个祖坟的气脉,保护它的连续性。把山水的连续性作为社会能否繁荣的重要地位来对待,要建设秀美的江山,这是非常重要的。最主要的是维护山水的连续。如果山都不连续了,水也不连续了,那这个社会不就要动荡了吗?“穷山恶水出刁民”,“秀美江山出人才”。这就是社会跟这个大地景观、大地生态景观的连续性、完整性它们之间的关系。社会的昌盛、土地是否完整、是否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历史上有好多这种例子。好多王朝,巴比伦王朝,两河流域的文明,大地景观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然后面临灭亡。大家从这个水体分析上能够看出,水是连续的,而你在任何一方筑一个坝,都会影响这个枝节的连续性。我们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都是通过风和水来传播的,我们吃的好多鱼,都是在河里产卵,在海里繁殖,在海里生长,然后又回到河里。这就是为什么连续性有那么的重要。当年我们人类在探索的时候,就是沿着河流一直下来的,像北京猿人,在山顶洞,龙骨洞里居住,然后又突然消失了。就因为气候变化了,你可以想象,如果当时没有永定河河谷,如果它不是沿着永定河河谷一路下来到到陕西、山西,50万年的时候它消失了,10万年的时候它又出现了,气候变好了,它就又活过来了。所以说这种连续的廊道,对人跟动物是一样的啊。像大熊猫,就在建廊道,连续的廊道以保证它的存活,就需要连续性。大地格局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建了高速公路,连续性增强了,而生物的连续性却被高速公路破坏了。山道、水流被切断了,每一天都有物种在消失,连续性没有了,它能不消失吗?物种也在退化,山体、水系、植被的连续性是连在一起的,有了完整的自然的过程,有了山的过程、水的过程,有了风的过程,那么物种才有了它的连续。就像神经,就像血脉一样,它俩是叠加的。刚才讲了,古代对于格局的连续性是非常讲究的。这是我们古代一个聚居地的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式。龙山、龙脉,这是绝对要保护的。如果把龙脉给切掉了,那么你的后代就出不了关了,或者说,甚至是绝种了,有这个说法。古代有“独山不能葬”,“断山不能葬”,独山、断山,就是龙脉已被切掉了的山,“裸山不能葬”,所以古代选风水的时候,哪怕是选个墓地,他都要强调“裸山”,你们看看,大江南北,凡是裸露的山,是没有坟的,更没有人居住了。“断山不能葬”,它都露出了裸露的骨肉了,还是不能葬。我最近刚从四川回来,在四川,从黄龙、九寨到成都的这条路上,是非常险的。在路过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地方:老龙滩。古代看到这个老龙滩的时候,是连续的,就像看到一条龙一样。结果开山的时候,把龙给炸了。底下都露出龙骨了,结果那地方就常有事故发生,老出车祸。我去的时候就看到两辆车跌到深潭里头。照片上能看清楚。山是连续的,你的路要沿着这山的方向去开,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是如果山变陡了,拐弯了,流线不顺畅,所以就老会有事故发生。维护山体的连续性就是要根据地形,根据山水来修路,不要硬断它的山脉。而你看古代,再穷的地方它都要保存它的龙脉,保护它的血脉。像58年大跃进的时候,在萧山,风水林还郁郁茺茺的。不像现在,砍树是违法的,那个时候,就叫你砍,不砍才是违法的,是要坐牢的,但是当地的居民,就抱着一种信仰,保护他们的龙脉,不准砍树,维护了山体的连续性。但现在我们已经忘记这些了。整天在开山。[!--empirenews.page--] 第二大战略,保护和恢复城区和城郊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河流是自然形态,要保护它、恢复它。但却跟现实的情况相反。我们一说整治河流,明星工程、市长工程就是把这河流给整治整治,正在北京发生的,于是乎水泥厂发了大财,于是乎包工头发了大财,为什么?工程越大越好。原来是柳树成荫啊,现在却变成这样了,这就是无知、卑俗。洪水下来了,更凶猛了,它不像抽水马桶,下去就下去了,洪水冲到下游,下游遭殃啊,又怎么办呢?地下水水位下降,因为河道都水泥封住了,哪里去找地下水呢?尽管春季、夏季的时候,尽管两岸会被淹掉一些土地,但是淹掉的土地却使洪水慢慢在流动,它不会那么凶猛,记得我小时候就差点丧命,掉进洪水里,但是我发现洪水也不是那么无情,因为有山体的阻挡,它流动得就不是那么快,掉下去我又爬上来了。有这么个经历。而我们现在视洪水如猛兽,在长江上游大做高堤,但是堤跨了以后呢?还是这种想法,就是洪水应该蓄起来,而不是应该排下去。洪水应该把它拥抱过来,亲切的拥抱过来,而用什么拥抱呢?用大量的湿地,大量的沼泽地,大量的退耕还地,大量的湖泊,使洪水永远的留在这里,变成地下水,变成清流,慢慢的释放,而不至于一下全排走,第二年又出现干旱。干旱以后,又出现问题。河流有四大忌讳。第一,断之。就是指到处筑坝,像长江大坝,黄河大坝,把龙脉、血脉给断掉,世界上也有好多例子,阿斯旺水库就是个典型例子,断了人家的血脉,所以底下的潮水泛滥,盐碱就出来了,生物就不能交配了。断了以后,水就不再是连续的了,不再有生命了。大江大河,小江小河,哪一个城市没有在“断”?有好多地方请我去做设计,说我这里要做个大坝,那里要做个大坝,蓄水。我每次都拒绝这个,不能这么去做,河流要流动才有血脉,一盆死水是不会有灵气的,水需要流动,流动才会有氧气进去,流动才会有水花溅起来,流动才 会有生命,才会有鱼,有水声,流动才有动感,当你触摸到水的时候,感受到水在你手上滑过,这才是水的天性。所以说水是不能断的。哪怕1公分的小水,也比你一池子的死水要好。“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什么?龙就是流动。是活的,不是死龙,不是僵龙。中国古代的“飞龙在天”,就是指龙在动,是有生命的。第二,填之。断不了就填。你们想想,你们的城市里面,是不是有大部分水都被填掉了,甚至水沟都被填了。为什么把它填掉?一开始是因为污染,工厂排放的污水,把它污染。污染完后,又搞创建卫生城市,怎么办?又把污水都填掉,填得一干二净。水就没有了。填掉后,再种花,种草,盖房子,这就是本末倒置。河流是不能填掉的,它穿过你的城市,把城市的污垢都洗涤掉,把生命、氧气和生物输到你的城市中来,所以说填掉它是很可惜的。最近欧洲和美国的几家工程就是要把填掉的河再重新挖出来,把50年代、70年代填掉的河再挖出来,在落杉机就做了一个这种工程,把70年代填掉的河再挖出来,刚刚过去三、四十年的时间,我们又在重蹈覆辙。我想现在填掉的河,不出20年,又得去挖出来,包工头倒乐意,填了又挖,挖了又填,包工头发财了。但城市一代诗人就没有了,而有灵气的创造就没有了,你的孩子问你,河流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不出来,因为水的本质他说不出来,他只知道一个池塘里的死水是什么样子。天然的、流动的水性他不知道,长着水草的水性他不知道,溅着水花的水性他不知道。第三,盖之。使明河变为暗河。以为把河流整治了,污水就治理完了。那是大错特错。把河水变干净的唯一办法就是治理污水,而不是治理河道。我们老拿河道开刀,这是毫无道理的,是无知,是本末倒置。第四,衬之。不仅让两岸铺上水泥,让河底也铺上水泥,原来底下是沙石、河滩,河流是有浅有深的,浅的地方有各种河贝在居住,下面长着各种水草,深的地方,有各种深水鱼在那里产卵、繁殖。我到过的好多地方也有那么几条河流很漂亮,如果再像现在这样搞下去,可能出不了5年,这些美丽的河流也会没有了。河道有高有低,不能用水泥把它抹平了。抹平以后结果怎么样呢?满河是污水。在河流两岸砌上瓷砖,这是“暴发户”行为,是暴发户时代的审美趣味。在香港甚至有把马桶做成金子的,这就是审美的不同,而你看这两岸的柳树、清凉的河水,自然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第五,裁弯取直。将河流裁弯取直后,两岸就变成直的了,像云南丽江。所谓小农时代、暴发户时代的审美,你看我们的城市现在是什么样子,毫无品位的城市。都是一些浮夸的东西,到处贴金,到处贴玉,失去了自然,失去了真正美的东西。这是流动的河流,跳动的河流,柳树在岸边生长,但在流动的河流里柳树也能生长,因为流动的河流里有氧气,有生命的气息,它就不会窒息而死。但是流动的河流却被认为是有碍防洪的,认为应该是清理掉的,最后都被糟蹋掉了。美利坚的草地和意大利的装饰,你可以看到,这是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美国新古典主义,原来这样现在变成这样,这是很可悲的。当时的古罗马,是非常奢华的,用酒洗澡,用牛奶洗澡,生活到了极其奢靡的程度。最后古罗马灭亡后,欧洲进入了一个黑暗时代,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神统治了整个中世纪,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又突然发现古罗马的建筑很漂亮,古罗马的人体很漂亮,很丰满,这实际上又重新回到了以人为本,打破了人的束缚,回到了人类世界。当时他们认为,人的世界是真主的世界,真主在统治着这个世界。法国的帝王路易十四是典型的代表,他就又回到了古罗马、希腊的生活方式,他认为那就是美,所以又重新挖掘出了古城,又形成了新古典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反映。这就是欧洲人发现了古罗马。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又兴起来了,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暴发户,靠掠夺,靠冶金,靠采矿,靠纺织发了。他们又向往欧洲的生活。于是欧洲的建筑观,巴洛克城市的风格又到了美国,现在看到的白宫、帝国大厦都具有欧洲的传统,这就是当时的一种心态,他认为那就是美。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突然有大批人、大批领导出去参观,参观一般是两周的时间,去看古罗马、古希腊、美国的华盛顿、欧洲法国的凡尔赛等等。突然又发现,原来欧洲、美国的生活、建筑是那么美,又重新觉得应该向他们学习,于是这些又进入中国。其实他们学的都是人家已经遗弃的,你看看新的美国、新的欧洲是什么样的,因为导游没有安排他们看新的美国、新的欧洲,而是看一些广场,是纪念性的建筑,所以他们就学到人家的这些已陈旧的东西。于是这些东西而朴素的、自然的真正的美,他们却失去了。现在我们去看的是人家20年代之前的建筑,而美国人现在在后悔,在1923年就发现他们走错了路,所以在20年代以后就不再搞以前的古典建筑,不再搞巴洛克的城市,于是又重新挖出以前填掉的河流,恢复他的河流,恢复他的生态。而我们现在却在用一种不健康、或者说是过时了的审美观在对待我们的河流,对待我们的环境,所以现在大江南北,才出现了这种所谓的城市的美化运动,可以说是“化妆运动”。20年后,你们再回过头来看,当时就有个学者在这儿讲过这段话,城市又要搞恢复城市河流的运动,重复,而为什么现在就不把他搞好呢?这就是人的眼光的局限性。如何来克服这种局限性?就需要超越,超越眼前的,看得更长远一些。但也有实施的,一会儿我会举例子。这就是我所讲的关于河流,要恢复与保护河流。保护他的连续性与完整性。[!--empirenews.page--] 第三大战略,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我们现在知道保护大熊猫,知道保护金丝猴,知道保护濒危动物,因为他们的数量是有限的,快灭亡了,你不去保护它,就来不急了。但是我们周围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保护,哪怕是一棵野草,它也有它的价值,一棵野草可能比大熊猫还有价值,大熊猫目前只是濒危的,大熊猫也是需要保护的,所以我们也要去保护它。而我们周围也还有更的啊价值的,我们为什么就忽略了呢?人类就是这样,发现它快灭绝了,才知道要去保护它,它为什么要灭绝呢?就是因为环境、气候变了,它不再适应这种变化,所以去拯救这种快要甚至是本来就要灭亡的动物,可能我说得过分了点,大熊猫是应该保护的,但是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做得好,花了大量的精力与心思去拯救那些好像是很有价值的,我们认为是有价值的,实际上并不是很有价值的一些东西,而你身边却还存在着好多有价值的,而你并没有去注意它。比如一棵野草,也许它是可以治愈癌症的,甚至说它也许可以治爱滋病,只不过没有发现它,没有被认识,也许当你发现的时候,它却已经被你铲除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任何一种有益的我们都应该保护它,而不仅仅是保护大熊猫,应该保护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一片裸露的岩石,一块河滩地,一个没有人居住的村庄,一块乱坟堆,都会有特有的生物在那里生长,不信你去看看那个乱坟堆,黄鼠狼就在那里生长,蛇也多,一种新的伦理,黄鼠狼和鸡的价值是一样的,不要以为鸡应该保护,黄鼠狼就应该把它灭了。这样老鼠不就多起来了吗?这是生态的平衡,怎么能去破坏它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就是要保护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有一个完整的生物链。说到平坟堆,其实是不可取的。是不应该去平坟堆的,坟堆里也有好多生物在那里生存,也是好多生物栖息的场所。尽管你节省了一亩地,认为可以种粮食,但老鼠吃掉的粮食也许比你种的还多。但是这个生物链却没有了。我做过一个试验,当时在长江三角洲,当时就设想,农民搬出村庄以后,这个村庄就应该被保留,里面的各种残垣断壁,各种洞穴,水沟、老树,它里面各种生物都存在,等过十年、二十年,它比你建一个公园好得多,因为它已经被大自然给淹没了,就全是自然的东西,不是很好吗?
这个现在正在发生,我去年回老家,就在我的老家,里面没有人居住了,里面长了好多的杂草。
第四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湿地是季节性也好,常年的也好,就是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充满水的。水沟、沼泽地都是湿地,它对于我们人类是太重要了,具有防洪功能。湿地可被比喻为人的肾,它蓄积水,排放水,维持水的平衡,各种生命在那生长。湿地是非常重要的。是为了维持地下、地上水体的平衡。如果没有湿地,湖泊都会缩小一大半。湿地是生物聚集地,生物的种类有非常丰富,芦苇荡里,即使你每年去割,它也有很多供你割,生产量是很旺盛和丰富的。它也是水陆交界的地方,既有陆生的生物又有水生的生物,还有两栖生物。如果没有湿地,青蛙都不会有了,它属于两栖类的,在湿地中产卵,长大了再爬上来。这就是湿地的重要性。如果看到一个水坑,就去把它填掉了,实际上就等于是伤了人的肾。[!--empirenews.page--] 第五大战略,溶解城市。概念就是把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好多地方是有毛病的,限定一个人口指标,如100万,就给你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当然包括绿化系统用地的存在,但是决不会允许稻田存在于城市中,麦地、油菜花是不会有的,因为就批给你了这么多地,你肯定不会保留低价格的农作物。“田园城市的概念,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来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就是因为还没有一个可操作的系统,来实现田园的城市。要实现它,就需要一个可行的制度。并不是说要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分开。城市里为什么不能有稻田?这完全是管理问题。在城市广场中央开一片稻田,让它永久存在,专人播种、收割,是完全可以的啊。日本的住波就是,把油菜地留在了城市中,所以城市就很漂亮,农庄都可以在城市中看到。而我们的好多孩子就不知道农田,作物,油菜和麦子有什么差别,离农业太远了,离农耕太远了。通过耕种过程,你才知道万物是如何生长的,如何来灌溉、引导水到你的稻田里去。所以城市里的稻田很重要、很珍贵,而要实现这个很难。因为这要顺应到国家的体制,国家的法规。如果真要这么做了,我想是一个国家的成绩,收获对人类的后代的生存是很有益处的,这就是溶解城市。当年哈瓦德提出来:两万人的一个小城市,小城市周围都是稻田、庄稼地,然后小城市与小城市之间通过铁路连在一起。但后来这个美梦破灭了,因为土地控制不了,每家每户都有汽车,汽车打破了城市的美好格局,把城市变成了田园郊区。有了汽车,大家都想要一块田园,所以郊区也变成了城市,到处都在盖房子,这个城市扩展开来,里面不留任何以前的东西,这是大的规划体制和规划方法与政策的问题。希望有朝一日,在座的某位能有这个权力,调整城市的田园、田园的城市。
第六大战略,开放专有绿地、完善城市绿化系统。把城市里所有封闭的东西给去掉,变成开放性的,各个开放性的相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在绿地中行走,车跟绿地完全分开,大量增加绿地面积。本来绿地并不少,但却被围了起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水泥,看不到绿地。
第七大战略,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之树。公园不能围起来,不能划地块,公园应该进入每家每户。但是我们现在的公园,要么收门票,要么变成游乐场。公园一定要溶解,把大的变成小的,上百公顷的公园,好多城市引以为荣啊,但居民每人的绿地享受能有多少呢?绿地应该是居住地里的人人能享受的,而不是人挤在高楼里,在城市的某个地方摆一大块绿地。人们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能有这么一块绿地,而不是星期
六、星期天到公园逛一圈,这样效益也太低了。在北京,周末去哪儿?到公园去。好像公园就变成了一个旅游设施,变成一个旅游点来对待。这是极大的错误。故宫、天坛是旅游点,不是公园,所谓公园,1886年,第一个公园在美国诞生。为什么会诞生公园呢?因为当时大批的工人阶级涌入城市,使城市拥挤不堪,有人就提出,我们城市需要一块绿地,需要有田园,使这批工人阶级周末有去处,使他们的身心能得到休息,当时的公园有马车,就是我们现在?quot;逛公园”。但是现在不应是这个概念,公园应跟生活居住的环境连为一体。使它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有机组合体。[!--empirenews.page--] 第八大战略,无机动车绿色通道。这是为后汽车时代设计的,虽然我们现在忙于买汽车,但是你很快就会意识到,我们需要一个无机动车的绿色通道,这已是非常迫切的。我每天上班需要15分钟,如果开汽车也需要15分钟,我骑车也是15分钟,但是我不敢骑车,因为马路是为汽车设计的,骑自行车的和行人在马路上很不安全。没有自己独立的通道。我所说的绿色通道,是跟汽车完全分离开的,道的两边是绿地,骑车的过程就是休闲的过程、游览的过程,你不用担心哪天司机喝醉酒了,开车把你给撞了;你也不用担心两边的噪音和尾气污染。最近我们做了一个项目,还没有得到理解,因为他过汽车瘾还没有过够呢,好不容易买了一辆汽车,但是他很快就会厌倦。美国的研究结果已经出来了:汽车有害于健康。我就不想开车,但是又不敢骑车,所以这很矛盾。想象在一个城市里面,人走起来没有汽车的干扰,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城市。上班、上学与回家之间的通道都不会再有噪音和尾气,那该是多么幸福。有一个例子,在美国加州,准备建一个自行车王国,中国本来是一个自行车王国,却在排斥自行车,把它当作一个制造事故的对象,你看哪一个政策不是在排斥自行车,北京的交通、上海的交通,不都在排斥自行车吗?认为交通的恶化是自行车造成的,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自行车,你想可以容纳多少人在城市里啊。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无机动车的绿色通道,这个战略当然也是超前的,但你5年、10年过后再来看,各个城市又会搞这个运动,谁先搞,这个城市就占有优势。
第九大战略,在座的好多是环保部门,环保部门跟城建部门矛盾很大,林业部门跟城建部门矛盾也很大,城市要建设,他往往把林业部门不当回事,中国北方有一大特色,就是林网,曾经给外国人一个非常好的印象。但是一到了城市,林网就被砍掉了,我们曾经据理力争,在中关村好不容易保留了一段,如果没有这一段林网,至少20年中你都要忍受烈日照晒。现在好多马路两边都没有绿化道,有也是花花草草,是花盆,“花盆”就像养只宠物一样,宠物是不会看家的,是养了只哈巴狗而不是狼狗。而真正能给你带来绿荫的,你却将它忽略了,甚至毁掉了。所以说保留现有的有益于我们的,是最关键的。现在铺天盖地的“移植大树”,以上海为首,也在大量的移植,把乡村的大树都给挖走了,把农民家里百年的老树都给挖走了,虽然说农民赚到了几万块钱,但是树却没有了,造成水土流失,不光如此,一棵树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树上有鸟窝、各种昆虫在栖息,树根底下有蚂蚁、蛇、老鼠在生活。树挖走了,这些所有生命不就消失了吗?所以说移植大树又是一大误区,把老树从农村挖出去,再种到城市里,这叫“脸上贴金”,最后肌体腐烂了,都不知道,环境恶化了,沙漠化了,脸上的金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完整的肌体啊。更何况你挖过来的树都是截肢了的,它不可能一点都不变化。所以说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建设者,他必须要考虑到林木防护系统。把城郊的林木结合到城市中来,修路以后,在设计的时候,把它变成你路边的行道树,不是很好吗?没有必要砍掉,再重新种啊。好多时候,在把路拓宽的同时,就把树也随之砍掉了,他就没有想到,我的路可以在这边拓宽,也可以在那边拓宽,河道也是一样,两边的树一定要把它砍掉,才是拓宽了受洪面,这样做的后果的什么呢?至少20年,至少一代人,一代人哪,你的儿子他看不到这种绿色的美,绿色的河道。这是很悲哀的。[!--empirenews.page--] 第十大战略,建立乡土植物的繁育之地。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刚才讲的建立绿化带也好,建立绿化通道也好,田园城市也好,都要依托于乡土之地,乡土植物。没有乡土,你只能到山里去挖大树,到别的地方去引入植物,像引入美国的草坪。各地有各地的植物,各地有各地的生物,牡丹也好,杜鹃也好,牡丹当然很漂亮,但是它就是个宠物啊,这个宠物只开一个星期就凋谢了,而且你要不断给它施肥,不断给它修剪,所以说牡丹是不可能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色调。你必须有大量乡土的植物,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椿树,这些都是乡土植物。但是我说我要种这么多树,到哪儿去找?没有。谁先搞乡土植物苗圃,谁将来肯定要发财,也会给城市做很大的贡献。这个苗圃基地一定是规模很大,乡土植物就是当地的植物。只有这样,你的城市的绿化、美化,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它的基础。我看了我们正设计好的一个公园,用的是茅草,在野地里它看起来是很美的,在城市里面就变得更加漂亮。很脱俗。
我讲的十大战略,是从一个战略的角度来讲的。需要有远见、有决心的当权者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