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宁波工程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宁工发[2009]54号(5篇)

时间:2019-05-15 05:3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9、宁波工程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宁工发[2009]5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9、宁波工程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宁工发[2009]54号》。

第一篇:69、宁波工程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宁工发[2009]54号

宁波工程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我校各学院(部)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院一级的教学管理职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制定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一、专业建设与管理

(一)学校职责

1、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负责制定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负责每学年度新设专业的申报及初审工作;

2、负责制定学校各年度专业建设计划,负责制定对各专业(含新建专业)的评估指标、验收办法,负责对新设专业的建设指导和检查、评估工作;

3、负责学校重点专业的立项、检查、验收和市级以上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推荐和管理工作。

(二)学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2、根据规划,负责拟新增专业的调研、论证工作,并组织起草申报材料;同时做好申报专业的培养计划、师资、实验、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相关筹建工作;负责新设专业的初审工作;

3、组织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并根据专业建设要求,负责做好专业建设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4、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适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管理

(一)学校职责

1、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负责制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制及修订的原则意见和要求;

2、审核各学院制定的培养计划(含培养计划的变更),提交学校教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主管院长审批;

3、检查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

4、汇编全校各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二)学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培养计划编制及修订的原则意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编制本学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学院组织专家讨论、审议通过,并由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签字后报教务处审核;

2、根据培养计划及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制与修订原则,组织编写或修订各课程教学大纲;

3、负责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变更时,须报教务处初审,经学校主管院长批准。

三、教学运行管理

(一)学校职责

1、开课计划(1)每学期期中考试(或检查)后下发《关于上报下学期各学院(部)各专业教学任务的通知》,并对各学院(部)填写的教学任务单进行审核;确定每学期单独开班的重修课程并于每学期第4周前下达教学任务;

(2)协调和落实公共必修课任课教师的安排,协调部分跨学院(部)课程教师的安排;(3)认定和审批全院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及其任课教师的安排;(4)负责审批各学院单独开设的辅修班开课计划;(5)汇总、统计各学期全校开课计划。

2、课表编制及课程、教室调度

(1)负责全校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表编排;负责制定各学院(部)自行编制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表的原则及相应办法;

(2)负责协调、汇总、编印各学期各专业的课程和教室安排,并于每学期放假前1周内将下学期课表发到各学院(部);

(3)负责全校课表的变更审批,检查各学院每学期的课表执行情况;(4)负责全校课程和教室的调度。

3、选课

(1)每学期第2周组织布置各学院公共选修课选课工作;(2)负责重修学生的选课审核工作;

(3)办理重修听课证,负责重修学生的管理工作。(二)学院(部)职责

1、开课计划

(1)根据各专业培养计划,编制各专业各班的开课计划,并组织安排和落实本学院所开设课程(含承担的公共课、部分跨学院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并于教学任务下达2周内将开课计划报教务处审核汇总;

(2)负责对任课教师尤其是新开课和开新课教师的资格审核,由学院(部)主管教学的院长签署意见认定后报教务处备案,其中公共选修课开设及教师安排需报教务处审批。

2、课表编制及课程、教室调度

(1)根据教务处已排定的全校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课表,在接到排课通知的1周内编制好本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的课表;

(2)本学院排课情况需及时征求教师意见并反馈给教务处;

(3)因各种原因确需调、停课者,经学院(部)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签署意见后送教务处备案,同时要安排好补课时间。各学院(部)应严格控制调、停课课时数,原则上各学院(部)每学期同意调、停课的课时数不得超过该学院(部)总课时数的3%。

3、选课

(1)负责学生选课的指导和咨询工作;(2)每学期第2周负责组织本学院全日制学生的选课登录及审核工作,并将预选课汇总后报教务处协调;

(3)每学期第4周前,负责统计重修学生名单、课程,并打印分别交教务处。(4)负责本学院单独开设或教务处委托管理的重修班、辅修班等各类学生的选课工作,并报教务处备案;

(5)开学后第2周,负责汇总学生申请免修审批表,并报教务处备案。

四、成绩与学籍管理

(一)学校职责

1、成绩管理(1)负责全校学生各学期各类课程成绩的审核、计算机汇总和归档;(2)负责学生成绩证明的审核、盖章工作;

(3)负责重修班、辅修学生的成绩审核和管理工作;(4)负责省级以上各类统考课程成绩的汇总和存档工作;

(5)负责全院公共选修课成绩分析、统计和课程成绩分析工作;

(6)负责各学院上报的试读、退学、毕业、结业、学位授予生等成绩方面的审核工作;(7)负责对各学院上报的学生获得奖励学分的认定与记载工作。

2、学籍管理

(1)负责学生入学与注册的汇总与统计工作;(2)负责编制新生学号;

(3)负责学生证、考试证、重修证等的印制与核实工作,负责证件的补发工作;(4)负责学生休学、停学、复学、试读、退学、毕业、结业等审核或审批工作。其中学生退学由教务处在下学期开学注册前提出意见,经学校审批后报省教育厅备案;

(5)负责学生申请辅修的审批及证书的核发工作;

(6)负责将初审的学位获得者名单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议;(7)负责学生转学、转专业的审批,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8)负责学位证书和毕业、结业证书的编号、打印及统一向学院发放工作;(9)负责对符合学校规定的结业生换发毕业证工作。(二)学院(部)职责

1、成绩管理

(1)负责本学院(部)各学期所开课程成绩的输入、核对、公布及分析和统计工作。任课教师须于课程考核后3天内将成绩送任课班级所在学院,各学院(部)于考试全部结束后4天内输入全部课程成绩,并于考后第5天将本学院(部)各类课程成绩登记表装订成册报教务处;

(2)负责打印、公布各班学生成绩汇总表,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和家长获取各学期成绩信息;

(3)负责对学生成绩的查询、汇总、存档工作;在开学后2周内受理学生对课程成绩的查分申请,经学院(部)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同意后方可实施,并报教务处备案;

(4)负责各学期免修学生的统计汇总工作,提出处理初步意见,并报教务处审核;(5)负责开具学生成绩证明,并报教务处审核、盖章。

2、学籍管理

(1)负责新生学生证的填写工作;

(2)负责对休学、停学、复学、毕业、结业等的初审和汇总,并报教务处审核;(3)负责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学生名单的汇总,并报教务处审核;(4)负责对退学学生提出处理初步意见,并报教务处审核;

(5)负责学生转学、转专业的初审,对要求转专业学生的考核工作,并报教务处审核。

五、考试与考务管理

(一)学校职责

1、各类考试的组织与安排

(1)负责或会同有关学院(部)对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考试的报名汇总、并组织考试工作;并负责向学院发放相关考试证书;

(2)负责考试课程的组织安排工作;(3)根据各学院(部)上报的不及格学生名单,组织安排各学期学生考试课程补考工作;(4)负责缓考、重修考、免考的组织与安排工作;

(5)根据各学院(部)上报的名单,负责毕业班学生历年不及格课程补考安排。

2、命题、阅卷与试卷管理

(1)指导各学院(部)建立、健全考教分离等制度;

(2)审查各学院(部)送达的期末考试试卷,并统一印卷;(3)负责各场考试试卷的发放工作。

3、监考

(1)排定监考教师,编制全院考试日程总表;

(2)检查监考教师到位情况,对违反教学纪律和监考规程的教师及时作出通报处理。

4、学生违纪与作弊处理

教务处认真核实监考教师和巡视人员发现的学生违纪或作弊情况,并会同学生处按学校有关规定及时作出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学院(部)职责

1、各类考试的组织与安排

(1)组织、安排本学院(部)所开考查课程的考核工作;(2)组织、安排各学期学生考查课程补考工作;

(3)负责本学院(部)所开考试课程监考教师的落实;

(4)对有特殊原因提出缓考的学生,在考试之前以书面形式送教务处审批。

2、命题、阅卷与试卷管理

(1)负责各课程的题库建设工作;建立、完善并不断更新试卷库或试题库;

(2)逐步建立健全考教分离制度;对考试课程,均要出A、B卷,由教务处随机抽取一份作为期末考试卷,另一份作为备用卷或缓考补考卷;阅卷工作由各学院(部)院长亲自组织;阅卷教师要按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和登记,并在考试结束3天内将成绩交所在学院(部)和教务处;

(3)负责各类试卷的归档工作,学生试卷装订保管完整,至少保存至学生正常年限毕业离校后1年。各学院(部)在监考、阅卷、保管过程中严禁缺少试卷。

3、监考

落实各类课程监考教师;组织教师根据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监考工作,对违反教学纪律和监考规程的教师及时通报教务处。

4、学生违纪与作弊处理

协助有关部门收集学生违纪、作弊的相关证据,提出处理意见后及时报教务处进行处理。

六、课程建设与管理

(一)学校职责

(1)负责制定全校课程建设规划;

(2)负责制定各级课程建设项目验收指标体系;

(3)负责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评估和验收工作,组织校级优质或精品课程的评估;

(4)负责省级以上优质或精品课程的组织、推荐工作。(二)学院(部)职责

(1)负责本学院(部)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2)负责本学院(部)校级优质或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3)负责学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的确定和建设工作;(4)开展课程建设研究工作。

七、实践教学管理

(一)学校职责

1、统一安排全校教学、生产、毕业等实习工作,召开有关会议等;

2、负责制定全校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计划编制原则;

3、负责制定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管理文件;

4、负责审批实验和实习教学大纲;

5、负责各类实验、实习教学工作(含实习基地建设)的检查和评估工作;

6、负责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的推荐与管理工作。(二)学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本学院实习执行计划,并实施;实习期间到各实习点检查实习情况,收集反馈信息;

2、根据学校的有关原则意见制定实验、实习教学计划及大纲、指导书,并负责组织实施;

3、落实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

4、负责教学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八、教材管理

(一)学校职责

1、负责制定全校教材建设规划,开展教材研究与建设工作;

2、负责组织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推荐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重点教材;负责对教材基金项目的审批;

3、协助教材主管部门制定教材选用的原则,为选择优秀、适用教材收集教材信息,并检查教材选用实施情况。

(二)学院(部)职责

1、负责本学院(部)教材建设规划的制定及实施工作;

2、负责本学院(部)教材建设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

3、根据教材主管部门制定的教材选用原则,确定各学期课程的教材;

4、组织编写教材。

九、教学研究及课题管理

(一)学校职责

1、教务处配合校高教研究所负责市级以上教科课题的申报、推荐工作;组织全校性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教学研究活动;

2、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比赛和评估等活动,并将结果反馈各学院,必要时向全校通报;

3、组织全校教学成果的鉴定和评选工作,负责将校级教学成果向省、市级 有关部门推荐;

4、开展有关教学研究的调研活动,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二)学院(部)职责

1、负责本学院(部)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推荐及组织实施;

2、组织本学院(部)教师积极进行各项教学研究,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撰写教学研究论文;

3、重点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研究,组织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大力培育教学成果,及时总结鉴定,推荐评奖;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认真执行听课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对教师教学进行客观评估,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为学校各项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十、教学咨询与评议机构管理

(一)学校职责

1、教务处提出校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机构组成人员建议名单,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

2、负责拟定上述各委员会章程,报院长办公会议审批;

3、做好各类教学咨询、评议与审议机构的秘书工作。(二)学院(部)职责

1、建立本学院(部)教学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教学督导小组,并报教务处备案;向校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推荐人选;

2、负责制定本学院(部)教学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教学督导小组工作办法,并组织实施。

十一、学生竞赛活动管理

(一)学校职责

负责制定各类教学竞赛的规程和管理办法,协助有关学院(部)做好各类校级以上教学竞赛活动的安排、实施和上报等工作。

(二)学院(部)职责

负责与本学院(部)有关的学生教学竞赛(如全省和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等)活动的安排、实施和上报工作。落实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安排好辅导、训练及各项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保证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争取获得好成绩。

十二、教学档案管理

(一)学校职责

负责教学计划、开课计划、课表、考试安排表、毕(结)业生名册、学位名册、学生成绩总表、学籍总表、转学转专业审批表、辅修名册等各类教学管理材料 的归档和保管工作,必要的送校综合档案室存档。

(二)学院(部)职责

负责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教学档案、考试(查)试卷、成绩登记表、成绩汇总表、学籍总表、毕(结)业生名册、学位名册、选课汇总表、实习实验大纲及报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材料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十三、其它教学工作管理

(一)学校职责

1、负责各类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的制(修)订、报批及解释工作;

2、负责对全校重修班、辅修班、辅导班等各类办班的审批工作;

3、负责全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起动、升级、维护及运行工作;

4、负责教学秘书的联系及培训工作;

5、负责各学年校历的编制工作;

6、负责学生电子注册的组织管理工作;

7、负责旁听生的接收、协调、管理工作;

8、负责考研学生的报名、组织公共课(英语、政治)的考前辅导班等相关工作。(二)学院(部)职责

1、执行学校各类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制定本学院教学管理的实施细则;

2、负责本学院非单独开班的重修工作,并在跟班重修前及时向教务处报批;

3、负责提供本学院学生电子注册的有关数据;

4、负责本学院学生考研的动员、辅导及学生考研报名的具体组织工作;

5、负责第二课堂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具体实施工作,负责第二课堂教学考核、成绩评定及登录工作;

6、根据教务处所开的旁听生听课通知单,安排听课及负责其成绩考核等工作并报教务处。

十四、附则

1、本办法经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中国计量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条例

中国计量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条例

2005年12月30日 量院〔2005〕15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实现我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1998〕33号)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培养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学籍与成绩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并根据教学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三条 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行学校、二级学院(部)两级管理体制,校级教学管理侧重目标管理,二级学院(部)教学管理侧重过程管理。校长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校长受校长委托主持全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并通过教务处、设备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事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工会等职能部门和学校非常设教学工作机构履行校级教学管理职责。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校教学的宏观组织协调与运行管理,并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条 二级学院(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机构,承担着培养计划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职能,教学是其中心工作。在二级学院(部)管理机构中,由二级学院(部)院长(主任)全面负责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主持日常教学工作,对二级学院(部)院长(主任)负责。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是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的研究、咨询机构,要定期研究并向所在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提出有关建议。二级学院(部)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应由二级学院(部)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二级学院(部)的教学建设、教务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并设置相应的机构和岗位,在教学副院长(副主任)领导下,处理日常教学行政工作并从事教学状态、质量信息的经常性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章 培养计划管理 第五条 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一)教务处职责:

1、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提出制定和修订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

2、组织、协调、指导培养计划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3、组织培养计划的初审,提交校教学委员会审核后,报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

4、受理二级学院(部)提出的培养计划微调申请,并组织审核;

5、组织编印全校各专业培养计划。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提出的指导性意见,组织对所属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并在充分研究论证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编制培养计划。公共基础课开课二级学院(部)负责对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提出意见和建议。

2、组织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初审经所属专业制定和修订的培养计划(必要时请校外专家论证),并报教务处审核。

3、审核专业提出的培养计划调整报告,并报教务处审批。第六条 培养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一)教务处职责:

1、按培养计划提出每学期教学安排表;

2、审批和协调各单位教学任务,并下达教学任务书;

3、根据教学规律编制学期教学进程表、课程安排表及任课教师表;

4、审批、协调停、调课程请求;

5、下达、落实全校性选修、重修课任务;

6、组织、协调全校学生的课程补考和重修工作;

7、编制校历。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组织各专业核对学期教学安排情况,并将核对结果报教务处;

2、研究落实教学任务,并及时将教学任务安排表报教务处(聘任外校教师时,需报人事处备案);

3、审核教师调、停课申请,督促检查补课执行情况;

4、组织学生重修课报名及缴费工作;确定重修课学生的正式名单;

5、组织学生全校性选修课的网上选报工作,核实每个学生是否选足培养计划中各类课程要求的学分;将补选课学生名单交教务处审核;

6、统计并审核教师教学工作量。第三章 教学运行管理

第七条 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

(一)教务处职责:

1、提出制定、修订教学大纲的原则、内容及规格要求;

2、抽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

3、编印教学大纲。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组织各学科编写(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并负责审核;

2、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第八条 教学日历和教案的编制

(一)教务处职责:

1、提出教学日历和教案编写规范要求;

2、受理并汇总全校的教学日历,复审编写情况。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组织教师及时编写教学日历和教案;

2、对教学日历的内容进行审核(对照课程大纲等),做好教学日历的归档和汇总并及时上交教务处;

3、检查教师的教案等教学要件的完备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整改。第九条 实验教学

(一)教务处职责:

1、提出各类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协调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检查实验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

3、汇总和分析全校实验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教学质量的原则意见;

4、支持实验教学的改革,并组织专家评议。

(二)设备处职责:确保实验教学所需教学设施到位,状态良好。

(三)二级学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要求,制定实验教学计划,编写实验教学大纲;

2、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各项实验教学工作,并履行监督检查职能;

3、统计和归档管理各类实验教学材料;

4、组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改研究,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

5、组织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第十条 实习与课程设计

(一)教务处职责:

1、提出各类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2、抽查实习、课程设计等的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3、负责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负责协调实习基地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4、提出改进实习教学管理的措施,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组织实习、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及计划的制定工作;

2、根据学校要求,负责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联络、签约落实及使用保障工作;

3、组织实施实习和课程设计,监督检查经费使用,确保经费足额投入、使用合理;

4、检查实习与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并组织整改;

5、归档管理各类实验报告、作品;

6、组织实习与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讨。第十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

(一)教务处职责:

1、提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原则和要求;

2、监督检查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过程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确保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进程有序;

3、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工作;

4、组织全校性答辩环节,汇编优秀毕业论文摘要集。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要求,制定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编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2、按照学校有关要求,至少在第七学期确定毕业设计(论文)导师人选、学生分组,组织导师和学生初步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向,并报教务处备案;

3、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教学工作,实施过程监控与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整改,确保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进程健康有序;

4、按要求组织阶段性检查与总结、结果反馈与上报;

5、监督检查经费使用,确保经费足额投入、使用合理;

6、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教学资料的归档保管及优秀毕业论文的推荐工作。第十二条 辅修专业教学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审核辅修专业的设置及辅修专业培养计划;

2、监督检查辅修专业的教学组织过程;

3、审定二级学院(部)上报的辅修结业学生名单并备案。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拟定本单位辅修专业的设置及培养计划,并报教务处审核;

2、落实辅修专业的教学任务、负责辅修专业的日常工作和教学质量管理;

3、辅修完成后将有关材料归入辅修学生学籍档案;

4、发放辅修专业结业证书。第四章 学籍与成绩管理 第十三条 入学与注册

(一)教务处职责:

1、汇总全校学生报到、注册情况;

2、编制新生班级号、学号,建立新生信息库并完善有关信息内容。

(二)二级学院职责:

1、按照学生注册有关规定,负责本学院学生的报到、注册,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到、注册情况报教务处;

2、对未按时报到、注册的学生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报教务处。第十四条 学籍处理

(一)教务处职责:

1、各类学籍管理条例的制定、修订工作;

2、负责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并发文归档;

3、复审各二级学院上报的休、复、转、退学及转专业等的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呈报主管副校长审批;

4、复审各二级学院退学学生的材料,提出学籍处理建议,呈报主管副校长审核和校长办公会议审定;

5、每学期统计全校学籍变动情况,并在网上公布最新在校生数据。

(二)二级学院职责:

1、每学期初对本单位学生所修得的课程学分进行审核,并将须学籍处理的名单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案;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对达到警诫和退学警诫条件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籍处理;达到退学条件的学生,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务处呈报名单和有关材料;

2、根据转专业管理办法,及时通知和办理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工作,并将名单和有关材料上报教务处;

3、办理休、复学学生的有关手续,移送转、退学学生的有关材料,并将初步意见报教务处;

4、每学期开学初统计本单位学生的学籍变动情况,并将学籍变动的数据上报教务处。第十五条 毕业与学位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复审各二级学院上报的学生毕业资格,经学校批准后,制作学历证明;

2、复审各二级学院上报的毕业生学位资格,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后,制作学位证书;

3、统计和整理毕业、结业生学业资料并归档。

(二)二级学院职责:

1、对三年级学生的各类课程学分进行统计,对不符合进入毕业环节最低学分(110学分)要求的学生,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如申请弹性学制等);

2、审核学生毕业资格,并将毕业生名单及有关材料报教务处;

3、审核毕业生学位资格,将授予学位学生名单报教务处,提出需要特别讨论的学位申请者名单及有关材料;

4、负责颁发本学院学生的学历证明和学位证书。第十六条 成绩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负责维护中国计量学院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培训指导教务员、教师、学生正确使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督促检查各二级学院(部)课程成绩登录情况,并对课程成绩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

3、整理、归档成绩单及统计报表;

4、受理并审核成绩登录错误修正申请;

5、审批学生提出的查分申请,并督促完成查核工作;

6、审批学生缓考申请;

7、复查学生留学申请所涉及的本校学习的课程成绩。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按时查收本学院(部)的所有课程的成绩单,并做好签字归档工作;

2、指导、督促、检查本学院(部)教师的课程成绩登录情况,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本学院(部)所有开设课程成绩登录完毕,并且正确无误;

3、完成对本学院(部)所有课程成绩的综合统计分析、总结工作,找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报教务处备案;

4、审核学生缓考申请,报教务处审批,并通知任课教师;

5、审核本学院(部)教师提出的成绩登录错误修正申请;

6、受理学生提出的查分申请,并组织完成查核工作;

7、负责学生留学申请所涉及的在校学习成绩的审核。第十七条 学生证与校徽

(一)教务处职责:

1、制定有关学生证、校徽管理条例与制度;

2、定制、保管、发放及补办学生证、校徽。

(二)二级学院职责:

1、领取、分发本学院的学生证和校徽;

2、审核学生证、校徽补办申请,并报教务处;

3、负责毕(结)业生离校前学生证的回收和注销。第五章 考试管理

第十八条 校内考试组织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负责考试课程的组织安排(考试时间、地点)及试卷管理(试卷收集、抽取、印刷、发放);

2、负责组织期末考试期间的全校巡考工作,检查考场纪律、督查违纪事件的处理;

3、负责全校期末停课考试期间的考务协调、状态监控、信息通报等工作;

4、负责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补考的组织安排(时间、地点)及试卷管理(试卷收集、抽取、印刷、发放);

5、负责全校性选修课程补考的组织安排(时间、地点)。

(二)学生处、宣传部、团委职责:负责期末停课考试期间的考风、考纪宣传工作。

(三)后勤服务公司职责:负责期末停课考试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二级学院(部)职责:

1、负责考查课程的考核及各类课程重修考试(查)的组织安排和试卷管理;

2、负责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补考的组织安排及试卷管理;

3、负责全校性选修课程补考的试卷管理;

4、落实本学院(部)学生班级考试课程以及全校集中补考的监考人员,开课二级学院(部)落实主监考人员,学生所在学院落实副监考人员;

5、统计本学院(部)学生缓考名单,并于学期结束前报教务处;

6、组织对本学院(部)任课教师所拟待印试卷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确保试卷的科学合理性和规范性;

7、负责本学院学生的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工作;

8、组织对本学院学生所在考场的巡查,对于考试违纪事件,依据《中国计量学院学生考试违纪处罚条例》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务处复核;

9、负责督促本学院(部)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考试管理的规定,对教师监考违纪事件,根据《中国计量学院教学与教学管理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人事处、教务处审批和备案;

10、统计和分析本学院(部)的学期考试(查)综合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组织整改;

11、按照规范要求装订整理并妥善保管所有本学院(部)教师开设课程的考后试卷。第十九条 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考务联络及报名组织工作;

2、组织安排、检查统考工作,督查违纪事件处理;

3、统计、公布成绩,提出分析报告;

4、负责考务费用的清算;

5、负责填写和发放证书。

(二)学生处、宣传部、团委职责:负责考风、考纪宣传工作。

(三)后勤服务公司、保卫处职责:分别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四)计财处职责:负责考试费用的收缴和结算。

(五)二级学院(部)职责:

1、按规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报名、缴费、资格审查,汇总后报教务处;

2、负责安排本学院(部)监考和巡考人员;

3、负责通知本学院(部)监考教师和学生按时参加监考和考试;

4、处理本学院(部)学生和教师的考试违纪事件(程序同校内考试);

5、统计本学院学生成绩并提出分析报告;

6、负责发放本学院学生的证书。第六章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 第二十条 教学检查

(一)教务处职责:

1、组织开学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提出教学检查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协调与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全校教学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

2、经常性检查日常教学,收集教学信息、汇总、整理、分析各类教学管理统计数据,编发教学工作简报;

3、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事故或教学管理事故进行处理,对性质严重的Ⅰ级教学事故或教学管理事故提交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审定。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负责本单位教师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开展教研活动,配合学校做好本单位的各项教学检查工作;

2、通过抽查学生作业、分析试卷、听课、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各教学环节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和组织整改;

3、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违纪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构成教学事故或教学管理事故时,依据《中国计量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提出书面认定和处理意见(文件),报教务处、人事处审核或备案。

第二十一条 教学质量评估

(一)教务处职责:

1、组织全校性各类教学评估工作;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3、制定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并进行监督检查;

4、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并与各教学单位沟通、交流;

5、建立健全和组织实施领导听课、专家听课制度、生评教制度;

6、规范评教程序,确保测评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公正;

7、对教学质量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及时反馈测评结果;

8、配合支持校教学督导组开展各项工作;

9、组织教学质量专题研讨、观摩、交流工作。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配合学校对本单位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组织本单位学生进行“生评教”;

2、经常性监督检查各种教学工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及时掌握本单位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向教务处通报;

3、确保本单位教学督导组正常开展各项工作,效果明显;

4、负责将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制定措施帮扶教学质量测评结果较差的教师,并至少跟踪一学年;

5、积极探索符合本单位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6、组织开展观摩教学活动,建立自检、自评教学质量的机制。第二十二条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一)学生处、校友办职责:

1、制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条例,建立常态化的跟踪调查制度;

2、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全校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3、组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收集校友信息,总结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情况;

4、联络各地的校友会,维护校友网。

(二)二级学院职责:

1、组织本单位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收集校友信息;

2、总结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信息,并上报校友办;

3、宣传报道本单位毕业生的典型事迹。

4、联络各地的校友会,维护校友网。第七章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专业建设

(一)教务处职责:

1、负责拟定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并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

2、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组织专业设置的论证、申报工作;

3、宏观管理和指导各专业的建设情况,组织有关专业建设的各类检查和评估工作;

4、组织开展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工作;

5、组织重点专业申报工作;

6、协助人事处做好专业建设关键岗的人员聘任、考核工作。

(二)二级学院职责:

1、根据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本单位的各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2、适时进行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负责专业建设有关材料的组织、自评和迎接评估、检查的准备工作;

4、完成新增专业、重点专业申报的有关材料准备工作;

5、提出专业建设关键岗的具体职责任务和上岗候选人;

6、为专业建设关键岗上岗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检查督促专业建设工作,并出具业绩考核意见。

7、根据需要组织专业建设调研和教改工作,每个专业每年至少完成一次专题调研。第二十四条 课程建设 教务处职责:

1、负责制定全校课程建设规划及分阶段实施办法,包括总体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

2、负责制定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课程建设评估方案;

3、组织开展全校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和校重点建设课程的评选工作;

4、组织国家精品课程、省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校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

5、管理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总结和推广课程建设经验;

6、协助人事处做好课程建设关键岗的人员聘任、考核工作。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课程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

2、负责本单位在建精品课程、校重点建设课程有关材料的组织、自评工作以及迎接评估、检查的准备工作;

3、组织完成本单位精品课程、校重点建设课程申报的初选工作;

4、提出课程建设关键岗的具体职责任务和上岗候选人;

5、为课程建设关键岗上岗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检查督促课程建设工作,并出具业绩考核意见;

6、组织课程建设调研和教改工作。第二十五条 师资队伍建设

(一)人事处职责:

1、制定和实施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负责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3、负责国家级、局级和省级杰出人才的组织推荐工作;

4、负责校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123人才等的选拔培养工作;

5、负责校聘教学关键岗的聘任与任期绩效考核工作;

6、提出教师绩效指标体系,制定相关制度,组织教师绩效考核工作;

7、负责青年教师、新教师的上岗和业务提高培训,教师资格的审定;

8、组织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推荐工作;

9、组织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二)团委、工会职责:

1、组织“青年园丁”、“三育人”十佳先进等的评选工作;

2、协助人事处做好师德师风建设。

(三)教务处职责:

1、提供相关材料,协助人事处、团委、工会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2、组织教学优秀奖和优秀教学管理者的评选活动;

3、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各类单项教学优秀奖的评选。

(四)二级学院(部)职责:

1、制定和实施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负责本单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3、组织初选本单位各类教师评优评奖和候选人推荐;

4、负责本单位各类教学骨干的选拔培养工作;

5、负责本单位新进教师的资格审查和业务考核;

6、负责本单位教师日常工作的督促、监管、检查;

7、负责本单位教师工作量计算、教师绩效考核、津贴发放等工作;

8、组织本单位教师业务培训、按照“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实帮扶工作;

9、建立教师业务档案,确保为学校提供真实可靠的教师业务资料。第二十六条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一)设备处职责:

1、制定和实施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

2、制定实验室建设、使用与管理制度,负责实验室考核;

3、审核实验室建设立项,监督和检查项目建设进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状况,组织项目验收;

4、负责上级部门实验室专项的立项申报及建设管理工作;

5、协调管理全校实验室资源,确保实验室开放、设备完好率、设备使用率、实验开出率达标;

6、协助人事处做好实验人员的考核工作。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制定和实施本单位实验室建设规划;

2、贯彻执行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使用与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的补充规定;

3、组织实验室建设立项调研论证,提出立项申请报告;

4、组织实施实验室项目建设;

5、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的开放使用和日常管理,确保实验室开放、设备完好率、设备使用率、实验开出率达标;

6、提出实验设备购置、维修申请。

负责实验室使用及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原始记录、统计报表、设备卡片等档案工作;

8、负责教学实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和使用管理工作;

9、负责本单位实验人员的考核工作。

(三)教务处职责:

1、检查实验教学的质量与落实情况;

2、组织和协调实验教学的改革。第二十七条 教材建设与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在校教材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编写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制定教材建设经费预算,管理教材建设基金,检查经费使用情况;

3、负责教材(包括公开出版和自编)的编写、审定、审批、推荐、出版以及优秀教材的评选等工作;

4、负责提出教材选用原则,组织各教学单位选用、预订教材;

5、负责完成教材的招标采购、验收入库、日常库存管理、发放工作;

6、负责组织省重点建设教材的申报和校重点建设教材的评审立项工作;

7、负责教材经费使用的统计分析、学生书费核算。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组织省、校重点建设教材的申报工作;

2、制定本单位的教材编写计划,审核教材编写申请;

3、督促检查教材编写进度及完成质量;

4、组织本单位编写教材的初审、评选、推荐工作,并及时报教务处;

5、组织本单位教材预订、审核把关工作,协助教材的发放工作;

6、负责本单位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并将信息反馈至教务处。第二十八条 教学改革与制度建设

(一)高教所、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职责:

1、协助参与制定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2、负责“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计量学院分会”的日常事务及组织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干部教育观念更新的研讨;

3、负责校级及其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奖的管理工作(申报、评审、立项、验收鉴定、评奖等);

4、总结推广教学改革的经验,为各单位进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二)教务处职责:

1、制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

2、监督检查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3、组织特色项目的申报立项,履行项目过程的管理职能。

(三)二级学院(部)职责:

1、制定本单位教学改革计划及实施办法;

2、组织本单位开展各类教学改革工作;

3、贯彻落实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检查本单位的执行情况;

4、制定本单位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与制度;

5、审核本单位各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申报和评奖,协助学校管理本单位承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6、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特色项目建设。第二十九条 教学档案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制定各类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学校、二级学院(部)、学科三级各自的建档责任、存档内容、保存范围和时限;

2、汇总、分类整理各类教学档案,按校档案馆要求提供教学档案;

3、督促检查各二级学院(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按照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留存和上交规定的教学档案;

2、制定本单位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分级分类保管本单位的教学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

3、负责检查和督促各学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建立本单位教师的教学业务档案。第三十条 校园教务在线网的管理

(一)教务处职责:

1、负责校园教务在线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

2、负责教师、学生、教务员的系统使用培训和问题解答;

3、确保网络运行正常,并及时更新内容;

4、编制各类教学信息的统计报表。

(二)二级学院(部)职责:

1、负责本单位教学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维护;

2、负责各类教学信息的录入、审核及上报;

3、负责指导本单位教师、学生使用系统。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85、宁波工程学院关于课程免修免考的规定——宁工发[2009]54号

宁波工程学院关于课程免修免考的规定

为贯彻因材施教的精神,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的成绩管理,特作以下课程免修规定。

一、免修类型及要求

按照免修学生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免修分成转学、转专业、参军、留学、留降级等多种类型。也可以根据课程类型对免修进行分类,如大学英语的免修等等。

1、转学:由其他本科院校转入我院的学生,在其他院校就读期间的成绩由学生本人入学时交教务处留存。原不及格课程和缺少的课程(与我院教学计划相比)需在我院重修。

2、转专业:学生转入新专业,原专业已经修过的课程,新专业可予以免考、但不免修。原专业没有修过、新专业已经考试完毕的课程,学生要申请补修(跟下一届某个教学班),于每个学期的开学一周内向教务处提交跟读申请单,并参加考试,成绩按卷面成绩记载。

3、参军回来的学生:

(1)仍读原专业,学制相同

原学过的课程(与现所在班级教学计划中课程学分、课程性质一致)可申请免修。(2)专科升本科

若因参军立功,专科升本科,如果不是从大一开始读起,那么漏下的课程需要补修,补修请根据学院开课情况,于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向教务处提交《跟读申请单》。补修的课程中,如果原专科期间学过,成绩在75分以上,并经开课学院认定,原所学知识可抵现在本科课程及学分,可申请免考但不免修。但免修申请单一律在最后一个学期的4月份集中办理,学院出具该生的历年历学期的成绩单,教务处将统一处理成绩。

除了补修的课程,之后正常跟班的课程,如果专科期间修学过,成绩在75分以上,经开课学院审核批准,可以办理免考,但不免修。免修单于每个学期的开学一周内办理。

4、留级生:学生由上一年级留至下一年级,相同课程成绩达75分以上者可申请免考、但不免修;成绩低于75分者,不免考不免修。

5、留学、交换生:在国外大学取得的成绩和学分,须经所在学院和教务处认定,认定后的成绩,教务处将统一录入系统。国外期间的成绩单原件和成绩认定单一式两份,在教务处和所在学院各留一份存档。

6、大学英语、计算机的免修按教务处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免修条件

1、申请免修的课程必须是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修读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申请免修的课程不仅要与我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名称相同,而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也要基本相同,学分要大于或等于我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

2、已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及以上考试的同学,可以申请免修英语课程。申请时必须附上合格证书或成绩单。

3、取得全国或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证书的可以申请免修我校教学计划中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Ⅱ”课程。

4若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有精力提前自学下学期开课课程,则学生可凭自学课程笔记向所在学院于开学后一周内申请免修但不免考申请,所在学院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审核通过后,由开课学院在开学后一个月内负责考核学生成绩,并把该生卷面成绩记录在免修申请单上。卷面成绩在70分以上的,教务处将审核通过其免修、不免考申请。审批通过后申请表由教师、所在学院、开课学院、教务处各留一份,成绩由教师按卷面成绩在期末的时候一起录入系统。

三、免修课程成绩记载

1、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课的免修成绩教务处相关规定认定计算,以核算成绩录入系统。

2、转专业、参军升本的学生,凡申请免修的课程有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学分不一致的,成绩由教务处统一处理。

3、留级学生等,课程性质、学分与原课程一致,则教师凭免修免考单,在教务系统中的总评和备注一栏均写入“免修”字样。

4、如申请免修的课程学分大于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只能按我校制定的学分记载。

四、课程免修程序

1、学生申请各类免修、免考(包括免修免考、免修不免考、免考不免修)应在开学后第一周内,或上一年级课程结束考试前两周,向所在学院申请,填写《宁波工程学院课程免修、免考申请表》并提供已学课程成绩、自学该课程的笔记和相关资料;

2、学生所在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审核是否同意其免修并签署意见,如同意则将申请表交开课学院(部),不同意则退回;

3、开课学院(部)接到申请表后根据课程性质和开设情况审核是否同意其免修并签署意见,如同意则报教务处,确定免修成绩或安排免修考试,如不同意则退回学生所在学院;

4、教务处审批通过后,申请表由教师、学生所在学院,开课学院各留一份,以供期末录成绩记录及备查。

5、未经批准而免修的作旷课处理。

五、其它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78、宁波工程学院关于延长学制学生的管理规定——宁工发[2009]54号

宁波工程学院关于延长学制学生的管理规定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规范延长学制学生的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教育法规和《宁波工程学院学籍管理条例》,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延长学制学生是指学生因为个人原因在规定的标准学制内未修满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且未达到退学标准的学生。其修业的最长时限以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为准,一般本科8-9年(含休学时间),专科6年(含休学时间).延长的学习时限以学年为单位计算。

二、凡不能按期毕业而需延长学制的学生必须在基本学制届满当年的毕业前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二级学院初审,由学校审核同意方可延学,否则按结业处理。

三、延长学习年限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走读听课,学校只为保留其学籍,但不保留学生身份。

四、延长学制的学生须按学校规定缴纳学习费用,学习费用按入学时规定的学年收费收取。

五、申请办理延长学制的学生应在申请时递交一学年需修读的课程计划。教务处根据开课情况将申请人安排到相应学期的相应课程教学班中听课。

六、为方便学生学习,办理延长学制学生的学生证、校徽暂不收回。若学生申请结业或已修满学分毕业离校则应将学生证和校徽交回教务处。

七、延长学制学生进校学习时间内,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本《规定》由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共同负责解释,并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皖工发〔2018〕3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皖工发〔2018〕3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总工会,省直、省产业工会: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规范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工办发〔2017〕32号)精神,省总工会制定了《安徽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总工会 2018年3月12日

安徽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规范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工会会计制度》、《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及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国总工会”)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工会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安徽省内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单独或联合建立的基层工会。

第三条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纪守法原则。基层工会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有关规定,依法组织各项收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全国总工会有关制度规定,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工会经费使用,加强工会经费收支管理。

(二)经费独立原则。基层工会应依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法人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取得工会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并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设立工会经费银行账户,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

(三)预算管理原则。基层工会应按照《工会预算管理办法》的要求,将单位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基层工会经费收支预算(含调整预算)需经同级工会委员会讨论通过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报上级主管工会批准。

(四)服务职工原则。基层工会应坚持工会经费正确的使用方向,优化工会经费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更多的工会经费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

(五)勤俭节约原则。基层工会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工会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节约开支,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益。

(六)民主管理原则。基层工会应依靠会员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建立经费收支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会员监督。同时,接受上级工会监督,依法接受国家审计监督。

第二章 工会经费收入

第四条

基层工会经费收入范围包括:

(一)会费收入。会费收入是指工会会员依照全国总工会规定按本人工资收入的0.5%向所在基层工会缴纳的会费。

(二)拨缴经费收入。拨缴经费收入是指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依法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中的留成部分。

(三)上级工会补助收入。上级工会补助收入是指基层工会收到的上级工会拨付的各类补助款项。

(四)行政补助收入。行政补助收入是指基层工会所在单位依法对工会组织给予的各项经费补助。

(五)事业收入。事业收入是指基层工会独立核算的所属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非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收入。

(六)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基层工会依据相关规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

(七)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是指基层工会取得的资产盘盈、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利息收入等。

第五条

基层工会应加强对各项经费收入的管理。按照会员工资收入和规定的比例,按时收取全部会员应交的会费。要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职工工资总额口径和安徽省总工会规定的分成比例,及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实行财政划拨或委托税务代收部分工会经费的基层工会,应加强与本单位党政部门的沟通,依法足额落实基层工会按照省级工会确定的 留成比例应当留成的经费。要统筹安排行政补助收入,按照预算确定的用途开支,不得将与工会无关的经费以行政补助名义纳入工会账户管理。

第三章 工会经费支出

第六条

基层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

第七条

基层工会经费支出范围包括: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资本性支出、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

第八条

职工活动支出是指基层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和工会组织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包括:

(一)职工教育支出。用于基层工会举办政治、法律、科技、业务等专题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所需的教材资料、教学用品、场地租金等方面的支出,用于支付职工教育活动聘请授课人员的酬金,用于基层工会组织的职工素质提升补助和职工教育培训优秀学员的奖励。

对优秀学员的奖励应注重精神鼓励,可适当发放物质奖励。教育培训奖励每年不超过两次,每次评选的优秀学员不得超过参加培训总人数的10%,奖金(奖品)人均不超过300元。

授课人员酬金标准参照当地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二)文体活动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或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所需器材、服装、用品等购置、租赁与维修方面的支出以及活动场地、交通工具的租金支出等,用于文体活动优胜者的奖励支出,用于文体活动中必要的伙食补助费。

基层工会举办职工运动会、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坚持“谁举办谁奖励”原则。奖励范围不得超过参与人数的三分之二,奖金(奖品)标准:一等奖人均不超过500元,其他等次应依次递减。不设置奖项的趣味性文体活动等, 可为参加人员发放人均不超过100元的纪念品,每年限一次。

基层工会举办文体活动,一般不统一购置服装。特殊情况下,如有统一着装要求的集体项目,可按照人均不超过600元的标准为参加人员购买服装(含鞋),每人每年限购一次。经选拔参加省级和全国大型职工文体活动的,基层工会可按照活动主办单位的要求适当提高购置标准。

基层工会应在属地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原则上不统一安排食宿;确因活动需要统一安排食宿的,按照同级财政规定的会议标准执行,费用由举办单位负责。

基层工会根据文体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可给参与活动的工会会员每人每天安排一次工作餐,标准不超过当地差旅费规定伙食补助标准的二分之一,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工作餐费。经单位领导批准到外地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文体比赛活动,参赛选手可按照本单位出差标准规定报销差旅费。举办文体活动期间需聘请临场裁判、评委等工作人员的,根据有关规定支付劳务费,标准为:裁判员、评委每半天不超过300元,其他工作人员每半天不超过100元。举办文体活动和宣传活动单位的本职工作人员不得领取劳务费。

基层工会可以用会员会费组织会员观看电影、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组织会员开展春游秋游,或向会员发放电影(演出、比赛)兑换券、当地公园年票。兑换券和年票发放应实名签收,实际结算金额每人每年不超过300元。会费不足部分可以用工会经费弥补,弥补部分不超过当年会费收入的三倍。

基层工会组织会员开展春游秋游,应在本省范围内,并在当日返回。不得到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的风景名胜区开展春游秋游活动。春游秋游如有需要,可安排工作餐、开支交通费;不可开支景区导游费、补贴费等。

(三)宣传活动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重点工作、重大主题和重大节日宣传活动所需的材料消耗、场地租金、购买服务等方面的支出,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经常性宣传活动方面的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或参加上级工会举办的知识竞赛、宣讲、展览等宣传活动支出。

(四)职工集体福利支出。用于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和会员生日、婚丧嫁娶、退休离岗的慰问支出。

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即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每人每年不超过1500元。基层工会可结合实际采取便捷灵活的方式实名发放,可发放实物或货物领取券,不可发放现金和购物卡。

工会会员每年过生日,基层工会可发放不超过300元的生日蛋糕等实物慰问品,也可发放蛋糕店的蛋糕券。

工会会员结婚、符合政策的生育,基层工会可以实物或现金形式向本人表示祝贺,金额不超过600元。

工会会员生病住院,基层工会可给予不超过1000元的慰问品(慰问金)。工会会员去世,可给予不超过2000元的慰问金;工会会员直系亲属(限于配偶、父母、子女)去世,可给予不超过1000元的慰问金。

工会会员退休离岗,基层工会可以召开座谈会予以欢送,同时可发放金额不超过1000元的纪念品。

(五)其他活动支出。用于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模范和先进职工疗休养补贴等其他活动支出。

基层单位可组织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活动要面向基层、面向劳模、先进和一线职工,特别是苦、脏、累、高温、有毒有害岗位及患职业病、慢性病和即将退休的职工。应优先选 择工会疗养院开展疗休养活动,时间不超过一周,每年组织疗休养人数不超过本单位人数的三分之一,疗休养费标准每人每次不超过3000元。活动组织单位工作人员不超过疗休养人数的5%。

劳模疗休养应严格执行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劳模休养工作的规定,主要以休息疗养、康复治疗、开展健康体检和讲座、形势报告、座谈交流、文体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疗休养期间不得安排收费旅游景点的相关活动,外出参观原则上不超过休养时间的三分之一,参观考察以免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先进企业及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博物馆、纪念馆为主,将休养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职工和劳模素质结合起来,严禁借休养名义组织公款或变相公款旅游。

第九条

维权支出是指基层工会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包括:劳动关系协调费、劳动保护费、法律援助费、困难职工帮扶费、送温暖费和其他维权支出。

(一)劳动关系协调费。用于推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和队伍建设,开展劳动合同咨询活动、集体合同示范文本印制与推广等方面的支出。

(二)劳动保护费。用于基层工会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活动、加强群监员队伍建设、开展职工心理健康维护等促进安全健康生产、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为宗旨开展职工劳动保护发生的支出等。

(三)法律援助费。用于基层工会向职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发生的支出。

(四)困难职工帮扶费。用于基层工会对困难职工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等发生的支出。工会会员本人及家庭因大病、意外事故、子女就学等原因致困时,基层工会根据会员困难情况应给予慰问,可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00元的慰问金。

基层工会应建立和完善工会会员困难职工档案,制定困难职工帮扶相关制度,按照全国总工会和省总工会等有关规定开展帮扶、救助工作。

(五)送温暖费。用于基层工会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和冬送温暖等活动发生的支出。

(六)其他维权支出。用于基层工会补助职工和会员参加互助互济保障活动等其他方面的维权支出。

第十条

业务支出是指基层工会培训工会干部、加强自身建设以及开展业务工作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

(一)培训费。用于基层工会开展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培训发生的支出。开支范围和标准以当地有关部门制定的培训费管理办法为准。

(二)会议费。用于基层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以及其他专业工作会议的各项支出。开支范围和标准以当地有关部门制定的会议费管理办法为准。

(三)专项业务费。用于基层工会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建家活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帮扶服务站点等创建活动发生的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办的图书馆、阅览室和职工书屋等职工文体活动阵地所发生的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专题调研所发生的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女职工工作性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外事活动方面的支出,用于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培训等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支出及其奖励支出。

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可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一等奖不超过1000元,二等奖不超过800元,三等奖不超过500元。奖励范围不得超过参与人数的三分之一。

(四)其他业务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发放兼职工会干部和专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补贴,用于经上级批准评选表彰的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奖励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必要的办公费、差旅费,用于基层工会支付代理记账、中介机构审计等购买服务方面的支出。

基层工会每两年可评选表彰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表彰人数不得超过单位工会会员总数的10%,奖金(奖品)不超过人均500元。

第十一条

资本性支出是指基层工会从事工会建设工程、设备工具购置、大型修缮和信息网络购建而发生的支出。

第十二条

事业支出是指基层工会对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补助和非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

第十三条

其他支出是指基层工会除上述支出以外的其他各项支出。包括:资产盘亏、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捐赠、赞助等。

第十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基层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补贴由所在单位承担,基层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由所在单位提供。所在单位保障不足且基层工会经费预算足以保证的前提下,可以用工会经费适当弥补。

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十五条

基层工会主席对基层工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十六条

基层工会应根据国家和全国总工会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及上级工会的要求,制定工会工作计划,依法、真实、完整、合理地编制工会经费预算,依法履行必要 程序后报上级工会批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使用工会经费。预算原则上一年调整一次,调整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与预算编制审批程序一致。

第十七条

基层工会应根据批准的预算,积极组织各项收入,及时按规定拨缴工会经费;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并严格按照《工会会计制度》的要求,科学设立和登记会计账簿,准确办理经费收支核算,定期向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基层工会经费财务决算需报上级工会审批。

第十八条

基层工会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财务报销、资产管理、资金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基层工会应依法组织工会经费收入,严格控制工会经费支出,各项收支实行工会委员会集体领导下的主席负责制,重大收支须集体研究决定。

第十九条

基层工会应根据自身实际科学设置会计机构、合理配备会计人员,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反映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和财务管理状况。具备条件的基层工会,应当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专职会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可由设立工会财务结算中心的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实行集中核算,分户管理,或者委托本单位财务部门或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或聘请兼职会计人员代理记账。

第二十条

基层工会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上级工会有关规定,按照全国总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明确经费支出范围和审批程序,依法依规编制工会经费收支预算。

(二)工会举办活动要有通知和具体方案,因活动所产生的发票应符合国家税务机关的规定,如实详细填写品名、数量、单价等信息,数量较多时,应附具体购物清单。

(三)对个人发放奖励、补助、慰问金、帮扶救助款、慰问品、奖品、纪念品、蛋糕劵、入场劵等时,要求审批手续齐全,实名制发放,并实名签收;工会举办比赛、竞赛活动不可普发安慰奖、鼓励奖,不对参加上级工会或其他部门举办活动的获奖人员重复发奖。

(四)规范劳模、会员职工的疗休养和春秋游活动,严禁借机利用工会经费组织职工公款旅游或变相公款旅游。

(五)规范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基层工会在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时,应依法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活动,集中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标准以下的,选择合适的方式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 基层工会应积极争取单位行政为工会工作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行政补助资金应列入工会年初预算,按照“一事一申请”的原则申请,并切实加强对行政补助收入的管理,不可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改变资金用途。

基层单位职工体检、职工食堂、职工和劳模疗休养、职工教育、职工技能提升、行政表彰、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职工等工作,属单位行政的福利费、商品和服务等支出范围,受单位行政方面委托,基层工会可协助或承办上述工作,经费由单位行政负担。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省总工会负责对全省工会系统经费的收入、支出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省以下各级工会应加强对本级和下一级工会经费收支与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下一级工会应定期向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报告财务监督检查情况。

第二十三条

基层工会应加强对本单位工会经费使用情况的内部会计监督和工会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审计监督,依法接受并主动配合国家审计监督。内部会计监督主要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账簿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进行监督,以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审查审计监督主要对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第二十四条

基层工会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一)不准使用工会经费请客送礼。

(二)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 滥发奖金、津贴、补贴。

(三)不准使用工会经费从事高消费性娱乐和健身活动。

(四)不准单位行政利用工会账户,违规设立“小金库”。

(五)不准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使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

(六)不准截留、挪用工会经费。

(七)不准用工会经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八)不准用工会经费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二十五条

各级工会对监督检查中发现违反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违规问题情节较轻的,要限期整改;涉及违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第二十六条

各级工会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细化支出范围,明确开支标准,确定审批权限,规范活动开展。各级工会制定的关于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相关办法须报上级工会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安徽省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若干意见》(皖工办发〔2015〕7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总工会负责解释。

下载69、宁波工程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宁工发[2009]54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69、宁波工程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宁工发[2009]54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