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士论坛参赛作品中文简介 全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度博士生论坛
选手PPT中文简介
张少坤
回收铁屑的新技术
传统的铁屑回收方法是回炉熔化,能耗大,部分金属燃烧氧化而流失掉,产生新屑多,排污量大。国外公司利用铁屑压入不锈钢管中制作复合材料来回收铁屑,而我国目前仍采用传统回收方式。本文铁屑回收方法具有耗能少,排污少,新屑少,直接生产出成品的特点,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对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本技术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对产品强度并不是太高的建筑装修,公共环保设施等需要不锈钢外层防锈特性的设备。
王兴华
Fe基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软磁材料SPS快速烧结制备技术及机理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探索制备Fe基块体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合理工艺路线,从而在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研究SPS烧结过程中烧结压力、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对Fe基块体合金磁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各烧结工艺参数与烧结块体性能的内在联系;研究烧结过程中模具温度和烧结块体实际温度的温差关系,研究后续热处理工艺对烧结后的块体非晶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张春辉
矿用自卸车制动系统优化设计
以某矿用自卸车为例,在介绍了整车制动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整车制动效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整车制动性能进行优化,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制动系统有效提高了制动器的作用时间,减小了制动距离,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性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冯泽民
锻造操作机机构综合方法的研究
锻造操作机属于重型工业机器人,它的任务是在锻压过程中,夹持锻件来调整其位置和姿态。将升降,俯仰和前后缓冲定义为锻造操作机的主运动,以机构拓扑理论为基础,应用平面机构数字化综合软件对其进行综合。将偏移和偏转定义为锻造操作机的辅助运动,以先前的主运动为基础,结合螺旋理论的分析,添加运动副和约束分支来实现1T1R的综合。运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得到目前现有的操作机机构,而且还可以得到适合开发成为操作机的新机构。
主办:机械工程学院科研与研究生科
承办: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研究生会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度博士生论坛
选手PPT中文简介
陈素文
大型筒节轧制热力耦合模拟分析
大型筒节广泛应用于核电、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领域。筒节轧制是一种先进塑性加工技术,双辊驱动,使筒节壁厚减小、直径扩大、截面轮廓成形。与传统的自由锻工艺相比,具有节能高效等优点。首先确定了大型筒节稳定轧制条件和关键工艺参数。其次,基于DEFORM-3D,建立了大型筒节轧制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轧制过程中应力,应变和温度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轴向鱼尾状宽展的分布规律。这对于优化轧制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吴海淼
冷轧带钢温度对整辊内嵌式板形检测辊过盈配合的影响
针对整辊内嵌式板形检测辊,应用有限元技术对冷轧可逆轧制各道次中检测辊辊体内孔面与骨架顶部过盈配合面各节点副的温度差值、径向相对位移以及传感器预压力进行模拟分析,获取了温度差值对各节点副相对位移和传感器预压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第3道次各节点副的温度差值最大,大部分节点副的径向相对位移超过配合过盈量,使得传感器预压力接近零,严重影响带钢作用在辊体表面的压力传递,容易造成板形检测信号的中断。
葛俊礼
直接还原竖炉工艺优化
伴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以及钢铁产业内部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等问题也突显出来。发展流程短、污染小、消耗少的直接还原铁技术再次提上议程。
发言从炼钢长短流程的简介和短流程优越性展开,并着重对竖炉内在一定设备条件和部分工艺条件下如何获得最优的工艺条件、获得最合理的内部工作状态进行介绍。介绍的主要内容为获得最优最合理工艺条件和工作状态所用的方法和步骤。
付志强
关于方矩形管连续辊弯成型过程的研究与工艺优化
冷弯型钢辊压成型产品精度一直存在很大问题,本文基于拓扑映射关系建立了孔型设计的新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此模型分析了管坯在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情况及工艺对成型的影响,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和实验验证。建立了一个孔型设计专家系统,并应用于哈尔冰某厂,减少了设计时间,和能源损耗。
主办:机械工程学院科研与研究生科
承办: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研究生会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度博士生论坛
选手PPT中文简介
李杰
大型锻件微孔隙氢压场研究
首先是背景介绍,然后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微孔隙氢浓度计算公式,结合原有微孔隙氢压强度计算公式,建立了钢中微孔隙氢压强度综合计算模型。将微孔隙分布视为多孔可压缩材料,利用多孔可压缩材料的刚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上下V型砧锻造工艺下,压下量对相对密度和微孔隙氢压强度的影响。最后是结论。
张洪哲
取向硅钢的发展与现状
主要介绍硅钢的概念和分类,以及硅钢的产品大纲及性能,通过了解硅钢的生产工艺,介绍一下它的发展历史,结合日本生产工艺的优化,了解现在硅钢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刘荣升
混凝土泵车智能臂架系统的开发研究
混凝土泵车是输送混凝土的一类工程机械,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泵车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臂架系统的智能化操控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及建模,臂架的柔性变形及补偿,振动机理分析及抑制,控制策略及算法等。本文提出基于工程机械通用16位控制器可快速实现的反解算法及闭环控制算法并实验验证。
高新浩
小型水下自主航行器导航控制研究
演讲包括4部分内容:
1、小型水下自主航行器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小型水下自主航行器研究进展。
2、水下自主航行器导航系统实验平台设计:介绍自主设计的水下航行器导航控制实验平台,并对其主要功能进行说明。
3、导航控制算法研究:介绍水下航行器导航控制算法研究现状,然后介绍平台使用的导航控制算法。
4、总结:对课题工作进行总结,并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后的发展和改进方向。
主办:机械工程学院科研与研究生科
承办: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研究生会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度博士生论坛
选手PPT中文简介
胡建军 带叶尖自发射流的平面叶栅2D-PIV流场测量研究
该课题来源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利用叶尖自发喷气控制间隙泄漏流的应用基础研究”。本文搭建了一个小尺度低速风洞试验台,利用2D-PIV技术实现了对带有叶尖自发射流的平面叶栅流场的测量。展示了叶顶间隙内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下的叶尖射流与泄漏主流相互作用的流场细节,初步揭示了利用叶尖自发射流抑制泄漏流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泄漏流抑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试验中叶尖射流尾迹中出现的类似卡门涡街的涡分布现象进行了探讨。
张寅
液压风力发电机功率平滑控制研究简介
本文分析了目前风力发电的背景和技术发展,说明了液压风力发电机功率平滑控制的目的和意义。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短期风速预测模型和通过液压系统的柔性控制方法进行风力发电功率平滑控制。通过仿真说明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液压风力机并网发电和功率平滑控制。该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422)的支持。
程斐
重型车辆变刚度悬架液压系统的设计及特性研究
针对自行式框架车额定载荷大、行驶速度快、受地面激励冲击大的情况,设计了适应车辆作业要求的两级蓄能器油气悬架,满足车辆在空载与满载两种工况下悬架簧载质量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提出了悬架液压系统顺应性及其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在模拟随机路面输入下两种悬架液压系统的顺应性,与传统液压弹簧悬架相比两级蓄能器油气悬架具有更好的顺应性;通过现场对比试验证明了油气悬架液压系统对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效果显著。
袁晓明
自由振动的现场调制磁齿轮系统
考虑磁场调制型磁齿轮传动系统的特殊工作原理及结构,给出了该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假设,建立了包含内转子/调磁环子系统和外转子/调磁环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其相应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基于调磁环的复数磁导率推导了内、外转子的平均电磁转矩计算公式,进而得到了内、外转子与调磁环之间的磁耦合刚度。最后,对算例磁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自由振动分析,得到了系统内转子、外转子、调磁环的扭转、横向六个振动模态并总结了其模态特征,给出了磁耦合刚度对磁齿轮传动系统模态特征的影响规律。磁齿轮传动系统自由振动分析可以为研究该传动系统的强迫振动、参数振动等动力学特性,进行系统动态参数优化奠定必要的基础。
主办:机械工程学院科学与研究生科
承办: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研究生会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年度博士生论坛
选手PPT中文简介
张秀礼
基于约束力/矩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刚度和弹性变形分析
对两种典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总刚度与弹性变形进行求解时受约束力/矩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并联机构受力位置并确定主动约束分支的姿态。再分析并联机构的主动约束分支的弹性变形,并解出其伴随矩阵。基于6×6的雅可比矩阵和伴随矩阵,导出该并联机构的总刚度矩阵和弹性变形。最后得出约束力/矩对并联机构总刚度矩阵和弹性变形的建立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考虑的结论。
李 建
轮毂轻量化及节能生产工艺研究
针对轮毂轻量化,分别进行材料轻量化及节能生产工艺两方面研究,制定了镁合金车轮锻造成形新工艺,设计了成套模具,确定了工艺参数和工艺步骤,试制成功车轮产品。工艺简单易行、效率高、易于自动化;车轮产品的力学性能好,通过标准试验检测,相比铝合金车轮,实现减重35%,能耗降低1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其次研发了铝合金车轮旋转锻造节能新工艺,即采用350T即可代替6000T压力机,生产过程中节能效果显著,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研究了旋转锻造过程中增设窗口的工艺,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周明博
高强度硼钢热成形技术
热成形技术原理是将一种常温下强度为500~600MPa的高强度硼合金钢加热到A1温度以上并保温5min使其充分奥氏体化并使晶粒细化,随后将红热的板料送入模具内冲压成形,成形同时被具有均匀冷却系统的模具快速冷却淬火,当冷却速度达到临界的冷却速度时,钢板组织由奥氏体全部转变成强度更高的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因而得到超高强度比的钢板。通过实验和模拟进行平板成型验证,相应的冷速得到不同的组织,得到不同的力学性能和强度。
于浩洋
800MN模锻压机智能监控系统
本项目以800MN大型模锻液压机的关键承力结构C形板组合机架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从静力学角度对其应力应变及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用疲劳分析软件MSC.Fatigue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并且制作了800MN 模锻液压机机架1:25金属物理模型,用电测法对关键构件-C形板、大拉杆和上十字键在预紧和承载工况下的应力进行了测试。并且设计了一套以应变检测为主的智能测控系统,用于模锻压机结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检测与分析。
主办:机械工程学院科学与研究生科
承办: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研究生会
第二篇:辽宁工大研究生创新论坛安全学院分论坛暨博士沙龙第四期举办,大连理工大学史俊瑞博士做主题报告
辽宁工大研究生创新论坛安全学院分论坛暨博士沙龙第四期举办,大连理工大学史俊瑞博士做主题报告
7月7日上午,辽宁工大研究生创新论坛安全学院分论坛暨博士沙龙第四期在国际会议中心三楼会议室举办,大连理工大学史俊瑞博士做主题报告。报告的主题是FLURNT在多孔介质燃烧中的应用。大连理工大学曾文博士就科技论文写作和研究生们进行了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志强,学院粉尘防治研究所所长、大连理工大学葛少成博士、学院矿山安全系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贾宝山博士和安全学院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同学共8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耿晓伟主持。史俊瑞博士和曾文博士200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分别在沈阳工程学院和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供职,分别发表SCI检索论文多篇。报告会后,两位博士与学院研究生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