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修改)口腔粘膜及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中的对比临床分析(杨)(a)

时间:2019-05-15 05:1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已修改)口腔粘膜及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中的对比临床分析(杨)(a)》,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已修改)口腔粘膜及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中的对比临床分析(杨)(a)》。

第一篇:(已修改)口腔粘膜及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中的对比临床分析(杨)(a)

口腔粘膜及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中的对比临床

分析 彭克亮

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针对长段前尿道狭窄,对比口腔粘膜和膀胱粘膜两处粘膜用于尿道形成术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来治疗长短前尿道狭窄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式如下:研究组20例患者,选择将口腔粘膜用于尿道形成术中;参照组20例患者,选择将膀胱粘膜用于尿道形成术中。对比术后恢复效果(术后排尿畅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就术后排尿畅通率而言,研究组为90%,参照组为75%,两组患者的平均最大排尿速率也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证明两种方法都有显著疗效,但研究组的成功率依然显著优于参照组。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研究组为10%,参照组为70%,研究组远远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安全性而言,口腔粘膜法要比膀胱粘膜法更值得被应用。结论:针对长段前尿道狭窄,使用口腔粘膜,比使用膀胱粘膜具有更鲜明的优越性,临床效果更加优秀,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长短前尿道狭窄;尿道形成术;口腔粘膜;膀胱粘膜

尿道狭窄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由于有先天形成和后天罹患的区别,因此临床表现非常繁杂,治疗方法也各种各样。尿道狭窄患者排尿时非常费力,且排尿不彻底,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临床上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有:尿道扩张术、冷刀切开术、激光汽化术、瘢痕切除并对端吻合术、尿道形成术等[1]。尿道形成术又可以分为口腔粘膜和膀胱粘膜两种。本研究选择使用两种粘膜的尿道形成术进行疗效的探讨。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来治疗长短前尿道狭窄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行以口腔粘膜-尿道形成术的研究组20例患者,和选择行以膀胱粘膜-尿道形成术的参照组20例患者。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28.48±10.54)岁。患者均为长段尿道狭窄,长度为10cm左右。究其狭窄原因:外伤性因数有18例,炎症性因素有14例,医源性因素有8例。术前耻骨上发生膀胱造瘘者有26例,余下14例尿线细,排尿费力,每秒平均最大排尿速率为4.26ml。术前为所有患者行以影像学造影检查,均可发现长短尿道狭窄。物理检查时可于阴茎段尿道发现瘢痕硬质组织。1.2 方法

为研究组患者行以口腔粘膜-尿道形成术:为患者取平卧体位,行以全麻,经鼻作气管插管,根据影像学定位结果在阴茎-阴囊-会阴处作直切,剥开筋膜,露出海绵体,于尿道中置入输尿管支架管以引导尿道的切开操作[2]。于腹侧进行尿道的纵向切开,伸展至正常尿道处,如此之后测量狭窄段的实际长度,测量完毕后以浸润有生理盐水的湿纱布暂时覆盖,于口腔中进行粘膜取材。使用碘伏为口腔粘膜进行消毒,使用无菌记号笔进行标记,于口腔粘膜下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取材,取材完毕后缝合创面。将所取粘膜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润并修护无用的脂肪及纤维组织,制成适合移植到尿道的粘膜条。在支架管的引导下将粘膜条缝合至尿道粘膜中。移植完毕后使用压力绷带加压包扎,一月后撤除导尿管。术后严格进行完善的口腔护理。

为参照组患者行以膀胱粘膜-尿道形成术:为患者取截石体位,在尿道正常处开始离断尿道直至彻底清除狭窄段的瘢痕组织。于耻骨上部切口,仔细分离膀胱,使用扁桃剪分离粘膜并切取,将切缘进行缝合。将膀胱粘膜片包绕于支架管上使用肠线缝合[3],将粘膜管与尿道近端相吻合,固定好,并进行褥式缝合。作高位膀胱造瘘,置入硅胶管以作膀胱冲洗时使用。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排尿畅通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如失禁、尿道结石、感染、出血、狭窄再次复发、水肿、粘膜脱垂或其他炎症。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此次研究,主要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对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平均最大排尿速率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2 结果

就术后排尿畅通率而言,研究组为90%,参照组为75%,两组患者的平均最大排尿速率也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证明两种方法都有显著疗效,但研究组的成功率依然显著优于参照组。

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研究组为10%,参照组为70%,研究组远远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安全性而言,口腔粘膜法要比膀胱粘膜法更值得被应用。

表1 术后排尿畅通率及并发症对比[(n,%),x±s] 组别(n)平均最大排排尿畅通

尿速率

研究组19.37±2.41 18(90.00)1(5.00)(n=20)

参照组20.46±3.07 15(75.00)11(55.00)3(15.00)(n=20)X/t P 3 讨论

3.1 口腔粘膜的优缺点

(1)优点:操作简单安全,口腔粘膜取自无味蕾、无特殊用途的舌侧和舌底,术后不会对口腔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发症发生率极低[4-5]。针对10cm以上的长段尿道狭窄,口腔粘膜单次最大截取长度可达到14cm,基本上可以满足移植的要求。舌粘膜具有极快的生长速度,再生能力强,取材后可以直接缝合,舌粘膜可以迅速愈合,不会发生严重的水肿,不影响进食,疼痛度较低[6]。此外,术后尿道比较宽阔,不容易发生瘢痕狭窄。舌粘膜又具有高弹性,上皮层相对较厚,抗感染能力很高,且着床效果好,成活率较高。这点从表1中排尿畅通率90%和再次狭窄率5%这两项结果就有很好的体现。仅有一例患者由于护理不当而引起轻微水肿。

(2)缺点:由于截取了口腔粘膜,在愈合前,口腔会有数周或数月的麻木

2再次狭窄 水肿、炎症并发症总发等并发症 1(5.00)

生率 2(10.00)

14(70.00)

1.25 0.22

1.56 0.21

11.90 0.00

1.11 0.29

15.00 0.00 感和紧缩感。

3.2 膀胱粘膜的优缺点

(1)优点:膀胱粘膜相较于口腔粘膜更薄也更有弹性,与尿道的生理要求一致,可以接受尿液长久刺激。

(2)缺点:并发症多且发生率高,尽管成功率有75%但再次发生尿道狭窄的几率为55%,粘膜脱垂及水肿发炎的发生几率也达到15%,严重限制其临床应用[7-8]。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口腔粘膜的成功率和膀胱粘膜的成功率比较相近,但是考虑到膀胱粘膜-尿道形成术并发生的发生率过高,相较之下,口腔粘膜-尿道形成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临床应用意义更加显著。【参考文献】

[1]张林琳,南勋义,贺大林,吴大鹏.颊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05):434-436.[2]袁航,金讯波.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进展[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01):33-36+50.[3]权昌益,陈靖,姜佑三,赵耀瑞,牛远杰.游离自体膀胱粘膜尿道重建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长期疗效观察[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07):653-655.[4]佘娟,倪晔瑾.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护理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06):939-940.[5]张林琳,南勋义,贺大林,吴大鹏.手术治疗复杂尿道狭窄的技术探讨(附光盘)[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04):211-214.[6]徐月敏,乔勇,吴登龙,撒应龙,陈忠,张炯,张心如,陈嵘,谢弘,金三宝.8cm以上复杂性尿道狭窄的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70-673.[7][1]马莉,李继平,谷波.70例应用口腔颊黏膜行尿道狭窄修补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09):792-793.[8]徐月敏,张兰新,陈忠,撒应龙,张心如.口腔黏膜补片用于前尿道狭窄尿道成形的临床观察[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63-64.

下载(已修改)口腔粘膜及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中的对比临床分析(杨)(a)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已修改)口腔粘膜及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前尿道狭窄中的对比临床分析(杨)(a).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