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中国60年巨变:从精英理想到大众诉求
民主中国60年巨变:从精英理想到大众诉求
2009年08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当草根大众切身感受到“民主是个好东西”,公众的参政目的也由情感走向理性,从表面参与走向深度参与,在对政府权力运行、决策的监督中,公民成为共和国60年推动民主政治前进的主体力量。民主,已从先辈志士仁人的革命理想转变为亿万民众的基本诉求,成为普通民众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民主中国60年巨变:从精英理想到大众诉求
8月13日,在共和国即将迎来60华诞时,新华社播发评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勿替人民当家做主。评论指出:在一些地方,人民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替人民当家做主现象时有发生,损害群众权益,忽视群众诉求„„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领导干部没有认清手中权力的本质,没有摆正主人与公仆的位置„„
时间推移到30年前的1979年,新华社在9月5日播发的一则新闻因其经典而成为新闻学院课堂教材。这篇报道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知县唐成的这一题款,现在变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
同为国家通讯社播发的稿件,从“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勿替人民当家做主”,从冀望官员为民做主到警示官员认清权力本质,此中的变化恰恰折射了社会思潮的巨变。
民主,融进了五四精神,融进了千千万万革命者的血液,汇入了新中国国旗的鲜红底色。在共和国两周年之际,马叙伦在《人民日报》发表长文,流露当时国人对民主、对“当家做主”的欣喜:“我首先要说真正的民主是什么?真正的民主国家是怎样的?„„这首先该从主义和制度上来说:我们中国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也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领导的政权组织;它的体制是民主集中制„„这样的制度,表现了我们国家的政权是真正属于人民的。”
“十年浩劫”结束后,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其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重提民主,语重心长:“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
深圳当年的风云人物袁庚,1988年11月一次即席演讲时说:“我们还主张,领导层要有透明度,人民要有知情权。当你作出有关人民利益的决策时,人民理所当然有权过问你。蛇口除了实行选举领导人之外,还实行一年一次的信任投票制度,即给人民以罢免权,在这里已坚持6年了。这就是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其中还包括舆论监督,不违反宪法的言论自由、各种群众性的压力团体等等。谁都明白,如果地球没有自己的轨道,没有制衡的力量,那就可能撞到太阳上去而毁灭掉。”
当高层和学界对民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大声疾呼时,新世纪中国的草根民众对民主有了切身体悟。开门立法、民意听证、民主测评、公推直选„„民主正日渐成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和与自己利益相关事物的过程。通过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民主也日益成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主渠道。
2009年初,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李景鹏在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民主造福中国》新书发布会上对媒体记者一连串发问,明晰了未来民主建设的多重关系:“如何通过民主建设造福中国?如何使民主与法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发展?如何使民主与民生相辅相成?如何使民主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更好地结合?如何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使选举、决策职能能行使得更好?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对民主的讨论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头,也是敏感的时刻!”
网络成为推进民主新引擎 20世纪末强势席卷全球的互联网在改变着地球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意见表达和政治参与方式。网络逐渐成为民众进行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成为民主在中国3.3亿网民中普及流行的加速器。
几乎各种社会问题都可以“暴露”在网上,形成利益诉求的第二落点,各种利益群体可以利用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各种观点意见汇聚到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强大集散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同网民线上交流,体现出了国家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党委政府邀请网民“拍砖”、“人肉搜索”腐败官员,还是官方邀请网民参与“躲猫猫”事件调查„„越来越多的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由此影响政府决策,最终参与到政府决策之中。网络民主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
然而,在中国庞大的治理体系中,也有相当部分的官员对网络民主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尊重,一些涉及网络民主的负面消息不断挑战公民的底线。河南省灵宝人王帅因不满家乡政府在征地中的一些做法,在上海发帖批评灵宝市政府,灵宝警方远赴上海抓人。面对群众的网络表达,部分官员动辄祭出司法“杀手锏”,对网络表达施以暴力打击和压制,体现出其执政的不自信和对民意的傲慢。
权利、权力冲突凸显民主建设软肋
改革开放30年,既是人民群众得到经济实惠最多的30年,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权利意识觉醒和复苏最广泛的30年。“越来越多的民众,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农民和工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不再沉默,而是选择维权,公民权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所维护的权利向基本人权发展。”学者于建嵘对半月谈记者指出,这是30多年来中国公民对待权利态度的重要变化,中国进入了权利时代。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正是我国公民权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然而,随着权利表达方式日趋多样、权力监管诉求日益强烈,公民权利与官员权力的碰撞也连续不断。尊重合理利益表达,目前似乎需要的主要是政府主要官员的胸襟和气度。厦门PX事件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上海磁悬浮事件也“冷处理、徐图之”;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重庆市委书记***和司机直接对话,解决问题。
人们更多见的,则常常是政府和民众之间互相“掐架”:陇南事件、孟连事件等等,均是权利遭遇权力之后的冲突。反腐败研究专家李永忠对半月谈记者指出: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大体市场化了,而在政治体制改革上,不少地方和单位还没有做到十七大报告要求的“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因此,当前一些社会矛盾的症结,在不少地方和单位,越来越表现为权力的代表性滞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
诸多维权行动的起因往往就是对权力的运行不满,但由于权益当事人对于如何更加顺畅维护自己的权益没有渠道、办法,而权力此时对公众的利益表达不乐见甚至加以遏制、打击,最终导致恶性爆发。俞可平教授指出:“我们现在有些干部一看到干群关系紧张,就简单地以为是不是我们的社会稳定机制有问题?不是的!事实上更根本的原因是公民和政治的关系,是和公民的参与渠道是否畅通、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有关系,这是需要民主的。”
国人正日渐了悟:民主的真谛正是权利的张扬,是对权力的制约。
走向善治:以法治之舟承载民主
民主扬帆离不开法治护航。十年“文革”最惨痛的教训之一,就是无数的公民,甚至国家主席,受到了非法迫害。见证了中国法治60年变化的法学家江平,把中国法治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经验主义及依法治国阶段。法律实用主义阶段是由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领导人制订的法律主要作为统治工具,合适便用,不合适则完全不予理会。其后是“文革”时期的虚无主义阶段,这时一切法律都废除,公检法不存在,领导人“一句顶万句”。第三阶段是由1978年改革开始,属法律经验主义阶段,邓小平提出要有法必依。当时大家仍是摸着石头过河,法律并非根据理想模式制订,而只是用经验写法律。最后则是法治上升为治国方略的依法治国阶段。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构建起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逐步确立,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加速形成。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司法制约的强势政府,必然以公共利益之名,甚至连这个名义都不要,随意侵害民众权益。
诚如俞可平教授指出的:“若没有法治,公民的民主权利就有可能随时被剥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稳定,民主进程就有可能导致秩序的失控。法治的实质意义,是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生活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服从法律的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一种法治,只有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才能真正实行。因此,法治的真谛在于民主。”(来源:半月谈 记者 宋常青)
[责任编辑:pennyhuang]
第二篇:从建筑理想到理想建筑
从建筑理想到理想建筑
2008-5-19【】【】
如果用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当代中国建筑处在一个产生理想的年代,类似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建筑电讯”(Archigram)小组,或随后日本的“新陈代谢”派出现时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怀揣不同目的的中外建筑师竞相登场,建筑师个人梦想可以迅速实现,成为他所服务的某个集体身份认同所急缺的荣耀花环。建筑师的理想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被这些不同的集体收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建筑师的理想是什么,以及是否可以实现。如同人类学家Ian Buruma对Rem Koolhaas承接CCTV工程的批判已经过时一样,判断一个建筑师的伦理取向如果还停留在与某类型客户是否应该合作的话,很可能会忽略一个更大的伦理问题,就是如何直截了当地判断他的理想本身对社会的作用力。当理想穿越了漫长的建造过程,是否最终抵达彼岸?
审视我们周围的建筑物,答案大多是否定的。这本应是英雄主义的、建筑宣言四起的时代,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德里达式的,有关设计方法的策略性言说,和为平庸的结果所作的粉饰。人人都似乎相信这是个大有作为的建筑年代,但是除了个人的经济收益,我们的城市收获甚少。需要“绞死”的也许不仅仅是建筑师,建筑师能效受阻的各个环节也应受到批评。而作为建筑师,躲开能效受阻的现实,其建筑理想就能变得更加清晰易辨么?作为几乎是唯一可洞察城市建设各个技术层面、管理环节、规划愿景及经济关系的知识分子,建筑师最清楚问题所在。虽然不具备宏观控制的权力,但是却可以透过表达这些问题,帮助城市塑造理想。07大声展参展建筑师有一个共同背景,那就是在他们独立开设事务所之前,大多有在国内外重要而有影响力的事务所工作的经历。他们都有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他们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去选择更容易的商业运营模式。他们的自我约束的执业态度有的时候比作品本身更有说服力。大声展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个展示理想主义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大声展的参展建筑作品,不是建筑模型和效果图,而是综合了参展建筑师丰富而各异的经历,运用非常规的手段,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表达。探索的是面临理想的不能付诸实现,还可以怎样把它们传递出来。
建筑,作为动词,是一门历史久远的职业,涉及范围很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建筑业持续萧条时,许多建筑系毕业生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但他们只要愿意,都几乎没有经过再培训就可以转行。建筑师的职业训练使他们具备了盖房子以外的许多能力。当这些能力和其他行业对接时,经常可以产生出独特的成就。这次建筑师们被要求提交的都是非传统建筑作品,从装置、影像到日常物品的设计;采用儿童玩具、废弃物品、城市广告、商品到工业材料等建构样板房屋,等等。目的是通过和其他行业的互动,探寻理想生活的方方面面。理想建筑应该是对人类理想生活方式的容纳。而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理想生活方式,因为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认识,人们最终会肯定差异的价值。也许我们所想象的理想建筑因为这种差异化的价值观而并不存在,但从这些建筑师的作品中,我们将可以看到为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到来,他们所做的积极准备。
第三篇: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参考书目: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黄宗良等《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黄宗良《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第5章),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版。靳明辉《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前景》
(上下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
5、[美]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6、赵明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问题纲要》(第1章),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版。
一、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说”
(一)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说”:
马恩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1、“同时胜利”是不是指某一天或某一刻,而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
2、“同时胜利”的客观依据:
(1)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2)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社会的国际化。
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德三国取得胜利。
★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 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
★ 1892年恩格斯指出:欧洲工人阶级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保证”。
★ 1893年又指出:“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
(二)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这一思想集中地就体现在马克思《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 》之中。
1、“卡夫丁峡谷”的寓意
“卡夫丁峡谷” 位于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中,萨姆尼特人在卡夫丁峡谷战败了罗马军队。按当时交战惯例,战败者必须从由长矛交叉构成的轭形门下通过。这被认为是对战败者的最大的侮辱。通过 “卡夫丁峡谷”是遭受奇耻大辱的意思。
马克思这里是借喻。
“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说俄国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进而进入更先进的社会。
2、基本观点有三个方面:
(1)西方(西欧)发达国家与东方(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的历史发展道路是有差别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各国的历史发展不是千篇一律的。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2)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有原因的,过渡到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可能的。
俄国公社具有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二重因素。一方面,土地是公有财产,这种公有制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纽带,成为公社的稳固基础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劳动是个体的,劳动产品和房屋私有,劳动者的利益相对满足、个性也可以获得比较自由的发展。因此这种公社制度受到赞同。
俄国公社可以进入更先进社会制度的可能性在于:一是个体劳动可能转化为集体劳动和机械化生产,也即实行更先进的劳动方式;二是俄国公社已经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同时存在,可以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在设备、肥料、农艺等方面所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
(3)跨越
“卡夫丁峡谷” 并不是随便可以实现的,而是有条件的。
首先,必须通过社会革命。马克思明确指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
其次,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马克思几次讲到不通过
“卡夫丁峡谷” 时,都是同利用资本主义积极成果联系在一起的。说明先进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离不开人类社会的文明的积累。离开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不可能建成先进的社会,也不可能超越旧社会。
3、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它实质上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多样性的问题,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仅有西方经济文化发达国家的一条道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或者缩短资本主义的历史行程而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时,又允许每个民族有自己一定的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二、列宁的“一国胜利说”
(一)“一国胜利说”
1、提出:
①1915年,列宁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分析帝国主义的特点及规律。
②1915年,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列宁提出:“根据帝国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爆发并取得胜利。”
③1916年,在《无产阶级军事纲领》文中,论证了“一国胜利”的观点。
2、一国胜利论的内容
一国胜利说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一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其二是不发达国家也可以率先取得胜利。
3、为什么会产生“同时胜利”与“一国胜利”的差异?
立足点不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的理论,是立足于国际资本主义同盟客观存在这一事实基础之上的。
■列宁“一国胜利”的理论,则来源于国际资本同盟的瓦解这一新的历史事实。
三、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引起的争论
(一)几次激烈的争论
列宁与普列汉诺夫之争
普列汉诺夫:工人阶级最大的历史灾难莫过于还没有准备好就夺取政权。把这样的政权强加给它,就意味着把它推上最大的历史灾难的道路,这样的灾难也会是整个俄国的最大灾难。
列宁与普列汉诺夫之争,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同时胜利”与“一国胜利”之争,今天看来,尘埃并未落定
普列汉诺夫的对与错
对:俄国不仅吃存在着资本主义的苦头,而且也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发达的苦头。——苏联的解体证明了其的先见之明
错:反对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认为应当继续深入和完成民主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其主张的失败
考茨基的“早产论”
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对“早产论”的驳斥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
沙夫的原罪说
“企图在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客观条件的国家里建立社会主义,这是原罪。”认为苏联演变是由于其本身不具备条件而违反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原罪”造成的。
补课论
提出:改革开放初
“补课论”,即认为中国缺少一个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必须经过一个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才能谈及社会主义革命。依照这个“理论”,那么,1949年以后
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进行2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走错了路,“耽误”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早产儿”,是先天不足,是极“左”,是一种 “罪过”。
(二)落后国家能否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争论的实质
生产力要素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前提”,还是“唯一前提”?
社会形态更替是合力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过程。
所谓历史选择性就是社会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历史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道路向着较高级社会形态迈进。
四、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必然性)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他们不可能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五、不发达国家首先实践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1.从经济基础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
2.从封建主义影响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深受封建主义的不良影响。3.从面临的国际环境看,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4.从经验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第三研讨主题指导
主题:苏联模式与苏东剧变的关系及说明的问题 涉及的相关问题:
苏联模式的特征及评价,苏东剧变的原因、过程、教训,苏联模式与其剧变的关系 参阅资料: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黄宗良:《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第5章),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版。思考题:
1.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含义,基本观点及意义
2.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说”和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内含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同时胜利”与“一国胜利”的差异?
3.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必然性)和艰巨性。4.怎样看考茨基的“早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