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历史上的中俄(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重点
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历史上的中俄(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割占了我国领土约
A、四十多万平方公里B、六十多万平方公里C、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D、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17、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其原因是
①斯大林的领导和工业化方针
A、①②③
②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④民主政治生活的初步建立 D、①③④
③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经济危机打击
B、②④ C、②③④
18、右图所示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苏联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为打破西方的孤立,新中国与苏联结盟 C、苏联积极帮助新中国进行建设 D、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多边外交政策
19、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借鉴了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经验,并从中总 结出经验教训,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国道路,结果失败了,说明这条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②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工业化的建设经验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了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④从苏联解体中得出的教训是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006年,中俄文化年、中印文化年系列活动相继开展。据此回答18—20题。
18.“以贞观三年仲秋朔旦,褰裳遵路,杖锡遐征。„„,达于印度。宣国风于殊俗,喻大化于异域。亲承梵学,询谋哲人。”这段材料的作者应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甘英 19.苏联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有
①国民大革命 ②工农武装割据 ③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④一五计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20.1954年,中印能够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是
① 中印两国在当时世界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印作为新兴国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发展
② 当时国际上霸权主义力量强大
中印两国都存在着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的问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中俄两国交往由来已久。回答19~20题。
19.下列1关于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②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③清朝同意将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割让给俄国 ④割断了俄国与清朝两国商旅的往来和经济交往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苏联的援助,下列关于苏援助的方式中没有的是
A.提供作战武器
B.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C.军队直接入境作战
D.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
俄国长期以来就是欧洲大国,二战后苏联则成为超级大国。据此回答20—21 题。20.俄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社会转折意义的事件众多,其中不包括
A.17世纪末彼得一世改革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1917年十月革命 D.1991年“八·一九”事件 2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曾就斯大林体制进行过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中心环节B.赫鲁晓夫改革开社会主义阵营改革之先声 C.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归于失败 D.勃氏改革因原经济体制活力衰退而失败
17.苏联及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民主革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下列事件与苏联或共产国际有关的是 ①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③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④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中国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据此回答18—20题。18.下图中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划分是依据()
A.中俄《爱珲条约》
B.中俄《尼布楚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图3—6
19.苏联及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民主革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下列事件与苏联或共产国际有关的是()
①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③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④中国共产党制定 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0.新中国建立以来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不正确的表述是()
A.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B.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C.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导致两国断交D.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中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俄国近代史上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试从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对此做法作简要评价。(6分)
(2)中国近代史上遭受了列强的侵略,俄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原因。(6分)
解放农奴
(3)俄国十月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何关系,这种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带来什么影响?(8分)(4)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获得成功,简述两国在农业方面的措施,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8分)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耶戈列夫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5)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30年的波折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关系经历长时间的波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会晤,在经过近30年的波折后中苏双方宣布关系实现正常化
37.(1)农民高价赎买份地;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俄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2)鲸吞蚕食中国领土;是由俄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军事性的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决 定的。(6分)
(3)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8分)
(4)苏俄:粮食税。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农业政策的制定要维护农民的利益。(8分)(5)苏联的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4分)
材料二: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议。1950年初,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巩固两国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
——《国际条约集》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原苏联地区最大政治实体)1991年底,中俄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6年,中俄元首正式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的主导精神是中俄双方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它是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国家关系。2005年中俄举行了“和平使命——2005”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并获得成功。目前,中俄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根据材料二、三回答:
(4)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刚成立的新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就其本质特点来讲,有什么区别?(6分)(6)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俄建交与当年中苏建交的原因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6分)(4)特点:平等友好,互相支持,军事同盟。(2分)
影响: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2分)有利于打破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2分)也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进行反帝、反殖民、反霸。(2分)
(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涉及到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是一种军事同盟条约,军事上具有防御性。(3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新世纪发展中俄关系的纲领性文件。条约规定中俄关系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以法律形式确立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际关系。(3分)
(6)20世纪4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形成,中苏建交主要着眼于捍卫、巩固社会主义阵营。(3分)20世纪80年代末,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中俄建交主要首眼于提升国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国际地位。(3分)材料二: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议。1950年初,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巩固两国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
--《国际条约集》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原苏联地区最大政治实_体)1991年底,中俄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6年,中俄元首正式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的主导精神是中俄双方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它是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国家关系。2005年,中俄举行了“和平使命--2005”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并获得成功。目前,中俄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新浪网
回答: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刚成立的新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就其本质特点来讲,有什么区别?(5)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俄建交与当年中苏建交的原因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特点:平等友好,互相支持,军事同盟。影响: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利于打破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也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进行反帝、反殖民、反霸。(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涉及到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是一种军事同盟条约,军事上具有防御性。《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新世纪发展中俄关系的纲领性文件。条约规定中俄关系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以法律形式确立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际关系。
(5)20世纪4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形成,中苏建交主要着眼于捍卫、巩固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80年代末,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中俄建交主要着眼于提升国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国际地位。
材料一
2005年8月,中俄科学家对贝加尔湖(见图7)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这是迄今为 止两国规模最大的联合科学考察活动。
材料二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它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材料三(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4)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8分)(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处理与苏联和俄罗斯关系时采取不同政策的背景。(12分)
(4)不同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材料三反映的中俄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8分)(5)与苏联结盟的背景: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尖锐对峙;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的封锁、包围。(6分)与俄罗斯不结盟的背景: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6分)近代以来,俄罗斯社会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改变着它的社会历史进程。
(3)近代以来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哪三次重大变化?(6分)后两次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什么直接影响?(4分)
(3)重大变化: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2分)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分)1991年苏联解体。(2分)直接影响:十月革命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2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分)
39.(58分)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中国近邻。从近现代的中苏关系到今天的中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的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苏俄一苏联社会主义文明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价值。
材料二: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 ——列宁《论我国革命》
(3)从历史的角度看,列亍所说”驱逐“地主和资本冢是指什么?布尔什维克和俄罗斯革命人民是怎样“驱逐”俄国资本家和地主,为走向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条件的?(8分)
材料三: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四:(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镰刀、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旗杆项上随着寒风慢慢落下。19时40分,一面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上空。
——摘自《现代化的进程与启示》
(5)印有镰刀、锤子图案的红旗在苏联大地上飘扬了多少年?苏联解体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什么重要教训?(6分)(答案见成都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39.(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二: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泄露到松花江中,形成一个80公里长的污染带,涌向下游和沿岸各城市,引起一起重大的水环境污染事件。此事导致沿岸各城市停止供水,给城市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材料三:据中国经营报报导:12月22日,就在吉化爆炸案发生一个月多之后,所造成的污染带前锋“跋涉”数千公里,流经松花江汇人阿穆尔河(黑龙江),抵达了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由于涉及到跨国污染,中国和俄罗斯方面已经对索赔一事进行了沟通,“索赔事情涉到两国利益,已经非常敏感,唯一能够透露的是,索赔过程将非常漫长。”一位与俄罗斯涉的中方谈判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法律博士王士坤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国际公约能够准确地应用到中俄之间的国污染问题上。“这件事很有可能依赖外交手段得以解决。”
材料四:近代史上,俄罗斯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3)根据料三、四说明17世纪80年代中俄两国怎样“依赖外交手段”解决了黑龙江(俄称阿穆尔河)流域下游以及伯力(俄称哈巴罗夫斯克)所在地区的领土争端?(6分)
(4)联系史实说明黑龙江(俄称阿穆尔河)流域下游以及伯力(俄称哈巴罗夫斯克)所在地区19世纪中晚期主权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明清之际,清军主力入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侵略者乘机强占中国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打击盘踞在中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的俄军,迫使俄国政府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谈判,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
(4)19世纪50、80年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们的侵略,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吞了中国东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2005年底,中国和俄罗斯决定举办国家友好年活动,并定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
材料一 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单位:倍)
(4)材料一反映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概括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10分)
材料二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作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垦荒3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5)材料二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导致什么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4)特点:工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重工业)发展迅猛;工业消费资料生产(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4分)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的影响;二战的影响;冷战与争霸的需要。(6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5)重点:农业方面。(2分)结果:短期内增加了粮食产量;但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4分)原因: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4分)39.(60分)根据材料如图4,回答问题。材料一
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连接处,人口不足3000万,却有50多个民族。由于地势复杂,许多民族虽近在咫尺,语言却完全不通,因此高加索曾有“语言之山”之称。同时,这里也是宗教的会合之地,东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多种宗教派别交织在一起。材料二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高加索地区从俄国分离出去,形成了几个各自独立的政府。有石油利益的英国人和其他帝国主义分子,曾策动邓尼金武装集团,从高加索出发,进攻俄国心脏地区,对苏维埃政权形成极大威胁。1941年6月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后,兵锋一路指向高加索。即使在艰难沉重的退却防御时刻,斯大林还念念不忘高加索。令人回味的是:希特勒也对高加索极感兴趣。在兵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仍派遣霍特将军的坦克集团军前去高加索山区,为他抢夺格罗兹尼的石油。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美国、北约、土耳其、伊朗纷纷插手高加索事务,使该地区局势更加复杂。特别是“9〃11”事件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踏步地进入外高加索地区,想通过控制外高加索而掌握里海能源的走向。
——《高加索的战争》
(1)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支持邓尼金,干涉十月革命的原因。(6分)
(2)1941年6月德国闪电般突袭苏联具备哪些有利条件?(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今天高加索地区形势紧张的原因有哪些。(8分)(1)敌视社会主义革命;继续将苏俄拖入大战;垂涎高加索石油。
(2)法西斯德国在西欧取得巨大胜利,实力大增;轰炸英国,使英国损失惨重;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麻痹苏联。
(3)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地理位置、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苏联解体后,多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插手高加索;北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农业产区,水源缺乏。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道路,社会主义思想开始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从此中俄两国人民的命运便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中国历史进程也因此出现重大转机。
(1)20世纪20年代初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实现了其人生历程的第二次伟大转变----从学习美国到“以俄为师”。概括指出促使孙中山转变的原因及其对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10分)
(2)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为加强中苏两国友谊,1949年底毛泽东出访苏联,第二年初双方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试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中国加强同苏联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历史作用。(10分)
(1)、原因:①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②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③孙中山多次革命的遇挫及其民主革命战争的精神。(6分)
影响:①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代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4分)(2)形势:①国内反动派势力 还很强大,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②国际上美国等帝国主义的扼杀,而社会主义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国际力量。(4分)
重要性:新中国面临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得到苏联的帮助。
作用: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促进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建设,以及人民政权的巩固(4分)39.(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海域通过
海峡与
海沟通。(2分)(2)B城市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C地形区为
(地质作用)塑造而成。(3分)(3)19世纪50年代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在图中D处爆发的战争是
。(2分)(4)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3)克里米亚战争。(2分)(4)俄国在战争中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俄国统治者被迫于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4分)材料二
中新社北京(2004年)十月十四日电(记者李静 齐彬)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天签署了《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此协定《中苏东段国界协定》以及《中俄西段国界协定》一起,标志着四千三百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俄中两国四十年来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和努力今天终于划上了完满句号。这是两国三百多年交往史中首次全线标定边界线,在边界问题上达成百分之百的共识,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材料三 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尤其不会忘记,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中,许多英勇的俄罗斯儿女在中国的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尤其不会忘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俄罗斯人民伸出友谊之手,为中国人民建设新国家提供了多方援助。这种用鲜血和真诚凝结的友谊,牢牢铭记在两国人民心中,成为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5)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百多年前”中俄关于东段边界如何规定?近代历史上又有何变化?(8分)
(6)“许多英勇的俄罗斯儿女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战斗正式开始于什么时候?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又有何行动?(6分)
(7)新中国成立之初,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帮助集中在哪一地区?取得了哪些成就?(6分)
(5)中俄两国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与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搁置再议。变化: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归俄国;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归俄国。黑龙江、乌苏里江由中国的内河变成了中俄界河。(8分)
(6)开始于1945年8月8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玫。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6分)
(7)东北地区。建成一批重工业基地如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无缝钢管厂等。(6分)37(32 分)2005 年8 月18日至25 日,历时八天的“和平使命—2005”首次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结束。两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互信,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不断巩固和发展,在防务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也将成为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保障。结合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各题。(1)二战期间,各反法西斯国家密切合作,最终取得了彻底胜利。当时苏联是怎样支持中国抗战的?(6分)
(2)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给予我国极大的帮助和支持。试列举史实加以说明。(8 分)(3)20世纪50 年代中期,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主要原因是什么?具体原因有哪些?(8分)
(4)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这种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持中俄关 系的正常发展?(10 分)
37【解题思路】
以中俄军事演习引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和苏联、俄罗斯的关系。以史实为根本,并要求有自己的观点。
【试题答案】
(1)(1)1945 年初,雅尔塔会议决定,欧洲战事结束三个月后对日作战。(2 分)(2)1945 年7,8 月召开波茨坦会议,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2分)1945 年8 月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关东军。(2分)
(2)(1)1949年10 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4 分)(2)对中国进行物质、技术援助,帮助中国建立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4 分)
(3)苏联的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4 分)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设中苏共有的长波电台;(2 分)在中国沿海建立一支联合舰队。(2 分)
(4)合作、友好的健康发展趋势。(2分)对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4 分)(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 分)
【试题评析】
本题精心设计,在时间序列和答题的层次上都有渐进性。学习和复习中要防止只有记忆没有自己思考的死记硬背。如本题由列举中苏、中俄关系史实到概括中俄关系发展趋势及影响。
材料二: 2005年5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俄罗斯军队和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对中国的宝贵支持。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前苏军的介入,对促使日本最有实力的关东军投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材料二中“前苏联的介入”是根据二战期间哪一次会议的决议?结合材料二对这一历史事件作简要评价。(6分)
材料三: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5)结合历史背景说明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8分)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
(4)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评价: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和中国抗战的胜利;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6分)
(5)A、①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英美苏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尖锐化。(4分)②1941年8月美、英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2分)③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2分)
B、意义: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