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管理从“心”开始
大学管理从“心”开始
作者:储朝晖
钱学森之问已众所周知,但是大学为什么还是培养不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杰出人才为什么老是“冒”不出呢?这对不少人来说是个谜,其中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与决策者。
怎样的模式有利于杰出人才的培养?我认为钱学森之问与孟二冬精神恰好可以形成一对问答,孟二冬精神即“独立思考、自由探索、追求真知、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的精神,这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思考方向。然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大学管理制度不利于普通教师践行这种精神,或者说不激励大学学人以这样的方式去生活。
大学管理的行政模式是条歧路
大学不注重学术价值,而重视经济、政治价值,这使大学偏离了本原,走入了误区。
中国现代大学诞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们先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再学习欧洲的办学理念,后来以美国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中国大学在1917年之后,逐渐融入了世界大学发展的主流,从1917至1925年、1928至1937年、1937至1946年,中国大学发展先后出现几个小高峰,杰出代表是蔡元培任校长时期的北京大学、郭秉文任校长时期的东南大学、梅贻琦任校长时期的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
自1949年以来,中国高校管理以“前苏联”为模仿对象,引进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脱离了世界大学发展的主流。这一源头应回溯到孙中山效仿“前苏联”模式,建立了广东大学,后来改名为中山大学,并形成了“党化教育”模式,受到了胡适、陶行知等人的批评。1928年国民政府开始反对“党化教育”,转而提倡“三民主义”教育模式。但这一大学与行政紧密结合的模式,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了广泛推广。
1952年,中国进行了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逐渐形成了偏重理工学科、轻视人文学科,偏重大学的经济和政治工具功能,轻视大学的人文功能的局面。
二十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年代。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提出了中国大学的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随后,很多学校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自1991年以来,大学的行政化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更多地将大学定位为官僚机构或工厂,这样的体制自然难以培养出学术大师。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高校和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找到了一种新的模式,即以工程、项目、课题的方式管理大学。这种管理方式表面上看很有效率,但实际上对大学构成了深层次的损伤。因为,这种模式使学人直接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学人的自主性被系在一个个掌权、掌钱的外行人手里。
在2008年的时候,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曾对我说:北京大学曾经与美国大学是同步的。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改革的时候,北京大学的发展是和美国大学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西南联大也曾经步入世界大学前沿。但现在,内地大学和美国顶尖大学的差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想主要在于:大学制度的行政化与大学内在价值的丢失
大学不注重学术价值,而重视经济、政治价值,这使大学偏离了本原,走入了误区。
大学本应承载三重价值,即学人的精神家园,学业和职业的基础,成人和幸福的基石。
近年来,有些学生一入校,就探讨将来的职业和收入问题,只注重职业与就业功能。就业当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是关注这一方面,未能在内在精神上成为真正的大学人,未免太过片面和狭窄,也太浪费青春。大学太过行政化,会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而精神的缺失使大学不能很好地完成成人的功能。因此,大学的发展要遵从其自身的内在生成规律。
中国大学发展现状,从外部环境来看,有四种迹象严重影响着中国大学的发展:第一,高等教育顶端外移,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直接就读世界尖端大学本科、研究生。2009年有1万多名中学生选择不参加高考,直接出国。第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杰出教师并不多见。第三,创新能力难以提升。根据洛桑年度报告,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第四,评价方式单一,高校之间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现在学生入学仅凭高考分数,很难做到教学适宜,应该在高校和学生之间建立双向选择关系。
从内部发展来看,大学存在着五大突出问题:第一,真伪难辨。真研究还是假研究?真学历还是假学历?类似问题层出不穷,大学公信力下降。第二,钱权横行。大学里,能拿到科研经费的人比踏踏实实做研究的人往往处于更好的位置,真正做教学和研究的人反而很难拿到经费。第三,虚实不分。有的教师认真教学、专心科研,有的教师头顶各种名誉招摇,哪种教师对大学的发展有实质贡献值得我们深思。第四,批判无力。有一次,我参加研究生开题会,一位老师给学生论文提出一些意见,学生就非常激动地认为,这位老师对他有意见。现在老师都不能批评学生,那么在老师之间还能互相批评吗?老师还能批评校领导吗?在这种的风气之下,学术研究怎么能进步?第五,闭门自慰。关起门来看自己的学校年年有进步,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指标,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横向和纵向比较。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动全国各地的学校做校史工作,这样会有利于各个学校以史为鉴,认清现状。
近十年来,内地大学发展有量的增长,但未能实现质的提升。从1995至2005年间,我国28所高校与美国大学联盟SCI论文指标比较可以说明,而这段时间大学教育不公平问题加剧。在扩招前,大城市与农村学生生源的比例约为3:1,而扩招后达到了5:1。大学的发展仍在粗放式地扩张规模,尚未走上内涵式自主发展之路;大学的发展仍然依据行政和商业规则运行,学术逻辑依然被边缘化。
2010年8月9日,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在《经济观察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开马车赶火车”的文章,形象地指出了大学官本位浓厚、人事制度老化、师生关系疏远、教学声望下降、泡沫学术抬头、计划经济严重、人文精神模糊和改革步伐缓慢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个是在精神层面上丢心失魂,另一个是在制度层面上杂乱无章。总之,大学的发展亟须弘扬大学精神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要遵从大学的逻辑来办大学、管理大学。
“士志于道”:中国大学精神的千年根基
“士志于道”,是中国大学精神万变中的不变;自主与他主,是中国大学精神兴衰、显隐的主要根源;明道、变道、弘道,是中国大学精神发展的走向。
在中国历代大学中,“士”是个关键概念。“士志于道”即“士”追求“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多样性的“士”,通过“士各有志”的多样性的“志”共同指向外在一致而内在多样性的“道”。这便是我国古代大学精神的基本原理,它对现实大学的发展启示太深刻了。
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学校的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的大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但深入研究会发现,各个大学精神都具有一定的共性,都与当时所处时代的救亡图存密切相关,带有“明道救世”的特征,具有对世事批判和审视的视角、尊道抑势的心态。
中国大学的源头在春秋战国时期。“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精神的起源,也是中国大学精神的起源。《大学》开篇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大学精神自身发展的道路也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士志于道”,是中国大学精神万变中的不变;自主与他主,是中国大学精神兴衰、显隐的主要根源;明道、变道、弘道(以行为承载道),是中国大学精神发展的走向。
简言之,“士”是中国大学精神千年主体,“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久远根基,“做人”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首要论题,“合一”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结构特征。中国大学精神即是“士志于道”的精神,或者说是“士”的精神,是“德治”的精神,是“做人”的精神,是“和合”的精神。
近代中国大学中西融合,主要具有学人自主、民主科学为核心和全面深刻等三大特征。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大学逐渐吸收西方的精神,但这个过程是自主的。而在1950年之后,大学的调整、改革经常受到外在的影响,是不自主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学的发展是全面与国际主流融合的,现在的情况仍然不能达到当时的融合程度。
开放是符合大学逻辑的选择
学术始终是大学千年不变的立身之本,开放是大学学人通向探求真理的途中最适宜的路径。
开放是大学本原的特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稷下学宫、书院,还是西方的波隆亚,都在生源、教师来源、学派关系、思想表达等方面呈现出开放的特征。大学因其开放性,历来就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组织形式和组成部分,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深和扩大了大学的开放程度。
大学的开放性是由大学的社会职能决定的,培养高级人才和探究高深学问不可能在一个局促的环境里成就,唯有精神意识开放,才能在讨论、批判过程中促成知识增量的产生,才能培养人的问题意识和开放的思路。学术始终是大学千年不变的立身之本,开放是大学学人通向探求真理的途中最适宜的路径。
开放还是大学能成其大的缘由。现实中客观上存在行为和思想的域限,然而,这种域限是时代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不足造成的,而非主观设定的,大学开放即是立意于能容乃大,而尽力拆除有碍大学发展的行为和思想围栏的过程。
开放也是大学的生存机制,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方面,大学发展存在多维的空间,需要以学人独立自主的、开放的思想意识去探究、选择,寻找到适合自身条件和目标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开放是大学发展最为关键的免疫系统,它的存在和运行足以消解大学中各种危害学术的观念、制度、行为方式及其他妨碍本真、健康的学术增量产生的因素。只能依靠更大程度的开放,才能让伪知识、伪学问以及有违学术规范的行为原形毕露。
大学开放就是营造并维护大学的原生态。开放则兴盛,闭锁则衰败,大学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代表着大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内在规律。
封闭则是中国大学积弱的主因,中国大学在生源、师资、课程、管理等核心层面均未深层融入世界大学发展的主流。中国大学要立足本土,发挥优势,但一定要融入世界大学发展的主流。管理体制官僚化必然导致封闭。封闭的后果是:大学成为行政科层的附属品和复制品、学人权力边缘化以及办学过程“学店化”。
中国大学在人类大学中的生态状况必须通过开放才能改变,“自我举起”式的改革不可能改变中国大学的生态状况。只有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中,才能实现同世界范围内优秀大学有效交流、对话和沟通,可以直接体验到的,竞争是通向人类大学生态顶端的现实路径。
大学开放是多层级的开放,生源开放是起点,考察指标是外地学生的比例。师资开放是关键,考察指标是学校是否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教师;双向、平等、全面开放是目标,现在很多学校是不平等的开放;价值开放是最高境界,学术自由是保障;开放的微观体现是人际的包容,当你身边有一个人在创新或与您意见相左时,你是支持、容忍还是厌烦、打压,这是检验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开放性的微观标示。
开放并非必然或自然导致大学发展。若以因循、被动、他主的态度迎合开放,中国大学可能会江河日下;若以求新、自觉、主动、自主的态度迎接开放,中国大学才可能真正获得提升。有些大学领导说,教育部说怎么改我就怎么改,这就是典型的因循。开放环境中的竞争是促使一所大学不敢松懈,积极进取的巨大动力。开放意味着大学而有更多的公平、效率与健康。
进一步开放是提高大学质量的关键,大学质量不可能完全靠被动地接受评估而提高,不可能靠物质金钱堆砌,不可能靠较高的行政级别抬高,必须靠师生自觉感知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开放和自主发展才是办好学校的必要条件。
开放大学的精神和理念
从“心”开放,是获得真实有效发展的根基,是解决当前大学发展中遇到的众多突出问题的一种有效选择。
从“心”开放,是大学开放“先立乎其大”的选择。“心”是指大学的精神和理念。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开放是决定大学开放的首因。大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大学的开放必须从内部开始,必须首先实现大学精神、理念和思想的开放。
从“心”开放就是依据大学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大学内部发出的一种理性、真诚和诚挚的诉求;是一种自觉、自主和自为的开放;是“主体在场”而非“心不在焉”。只有保证这样的诉求不失真地发挥作用,才能引导大学健康、协调和稳步前行。
从“心”开始才能使开放成为大学诚于中而形于外的特性。评价大学是否开放主要看它的思想、精神和理念是否开放,再看它的其他方面是否同样显示出开放的特征,不能因为它具有某些形而下的开放特征就判定它是开放的。
从“心”开放,是获得真实有效发展的根基,是解决当前大学发展中遇到的众多突出问题的一种有效选择。如何将大学办出特色,如何全面提高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人才,如何解决资金、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在思想、精神和观念上进一步开放。先准确定位大学,依照大学的逻辑,把这些问题放在大学发展之中逐一解决。
从“心”开放,是中国大学的战略选择,包容、融合世界上一切优秀教育文化和大学发展模式是再造和创新未来大学发展的基础。中国大学应有长远眼光、宽广心胸和远大志向。进一步国际化是中国大学发展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惟有在真诚参与中,才能提高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中国大学从“心”开始,进行开放的时机与机遇已经到来。抓住当前的机遇,实现从“心”开始的大学,开放是中国大学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选择。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多地关注了世界各国大学的外在、过程、制度和结果,而对属于大学内核的内在精神、宗旨、原则和理念或关注不多,或忽略,或避而不谈,或有意排斥,没有沉下心来打造中国大学独特的精神视野和路径,没有因时因地制宜、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由于精神理念没有完全开放,使大学在设置和运行方面手足受束。没有进入原生状态,一直没有完整地展现出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开放,不是一个简单的形态开放,而是向着大学本原的目标,遵从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立足于人类大学文化的积淀,超脱于权势和利益,由学人自主地沿着大学发展的轨迹向前迈进。
育人、学术是大学的目的。大学的一切办学措施在于保障和增强大学的育人与学术整体能力。学术、育人若不能成为大学的目的就必然成为大学的手段。
大学开放是由实然大学向应然大学之路的开放,是向大学学人责任与权力的开放。大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专业性社团组织,必须建立宽松的研究环境,让思想自由奔驰。每个学人都应勇于发起和接受挑战。每一位真理的探求者在真理面前都是天真的而非老成的,是虔诚的而非虚伪的。
大学精神理念的开放,集中体现在社会和政府对大学师生在追求真理、增值知识、成就人才上的充分信任。社会和政府应该相信学人能够通过研究共同体内在的准则处理好内部以及学人与社会其他组成的关系,使学人们能够自主地追求大学的核心价值,不用大学的外在价值束缚学人对大学的核心价值的自主追求。
学人的精神是独立的,应立足于独立思考,而不是成为物质和世俗权势的奴仆,更无须对社会采取追赶、逢迎和讨好的态度。为此,大学管理中要多些自主权,少些行政命令;多些民主评议,少些“一长制”。
大学学人要成为大学的真正主人。一些学校总是把仅到过学校一两次的领导人的照片放在前面,而无视长期工作、生活在校园的师生。大学开放要使大学学人不再仅仅是打工者,尤其不应成为“搬运工”,而应成为以中西文化为基础的独立思想者,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材料的原创者。
大学精神理念和思想开放不是追求无政府,而是要寻求更有效率、更符合大学特征的、更为严谨的管理,主要依据学术逻辑而非行政逻辑或商业逻辑对大学进行管理。学术的真实权力应掌握在实实在在做研究且在某一领域走在前沿的人手中。开放在于使学术规范畅行无阻,承认学术规范是天下的公器,不可私用,也不可为一部分人所用,每位学人都有同等的使用权力。
“彼且为大学,与之为大学”
每一个大学学人都要作出自己的选择,选择麻木还是清醒?选择自主还是他主?选择闭锁还是开放?选择为学还是为官?选择求真、求善还是趋伪、附恶?选择独立思考还是一味服从?
“彼且为大学,与之为大学”的意思是,将大学作为大学,不能作为政府机关或商业机构来管理,要遵从大学的逻辑,采用大学的模式管理。
一般地,大学管理依据可以有三点:一是从学生天性出发,依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提供管理服务。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采用把课程内容备好告诉学生的方式,而非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定期和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特长,分别指导。二是从政府文件出发,通过行政指令、领导要求的方式,制定教学计划,师生按要求活动。这种方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了顶点,但往往违背师生天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三是从社会需求出发,根据学校定位,形成办学理念,制定教学计划,师生按计划活动。
比较科学的大学管理应该将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作为第一依据、社会需求作为第二依据,依照专业社团的方式进行管理,依据法律和大学的特性和内在逻辑管理大学。只有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才能增强,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现代大学应该依据人的成长和知识增值的逻辑管理,即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生自治;依据法律保障,授权与问责相结合,决策与执行相分离,使大学学人有责有权;依法民主管理学校。
要明晰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由大学来办大学,教育家办大学。政府并不一定能办好大学。应对现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大学办学自主权很难得到政府行政部门尊重的部分作修改。建立学术主导的内部管理,普通教授主导的教授委员会负责学术评价、人才引进和评价、招生、财经分配,健全的学生自治组织。只有在学术最前沿的人,才知道学术资源如何分配最为有效,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学术主导。现在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考核学历,因为没有同行能客观地评价他的学术能力,如果成立了教授委员会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近期目标是:第一,打破计划体制,实现学校平等竞争(打破招生分批次,校长论级别,资源分配论关系的局面)。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评办分离,恢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第三,保障学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完善校内的民主管理。第四,明确学校章程(条例),各校依章办学。大学自身面对改革宁可快半拍,不要慢半拍。首先制定章程,练好内功。把学校建成知识分子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心灵家园。真正落实服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策略。
每一个大学学人都要作出自己的选择,选择麻木还是清醒?选择自主还是他主?选择闭锁还是开放?选择为学还是为官?选择求真、求善还是趋伪、附恶?选择独立思考还是一味服从?建议大家独立思考而不一概接受,求真拒伪,趋善而远名利,务实而戒浮躁,创新而不简单重复。以此与大家共勉。
《光明日报》2012年1月30日
第二篇:项目管理:沟通从心开始
项目管理: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无处不在。在工作中,很多人每天花在沟通上的时间占到一半以上,有的人甚至高达80%.沟通时出现分歧是正常的,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许大家都没错,只是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者是双方对同一问题的表述不同。此时需要将沟通的双方拉到一起,站在同一个视角看问题,如让自己转到对方的位置上,或者将对方转到自己的位置上。
沟通从心开始,如果有了换位思考,有了共赢的思维,就会想方设法去达成共识。有了这种心态、这种思维方式,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沟通方式。此时,沟通技巧的高下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沟通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为人的思维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突然发生的一个事件和出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加全面的考虑和深入的理解。因此,即时沟通所传递的信息或许只是当时的想法而非成熟的想法。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比较容易理解沟通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会更加留意把握沟通的节奏。越是重大的事件,越需要冷静思考,给自己的言行留一点空间,也给梳理思路留一点时间。
跨部门沟通与人际沟通从本质上来讲所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只不多是由个人扩大到部门,再从部门扩大到企业,乃至企业外部。
向上沟通也是一样。要善于同领导牵手,主动请示领导,不要怕麻烦领导。在沟通的过程中,领导苦过你的苦,累过你的累,自然会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对你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恒佳项目管理
第三篇:温暖从心开始
温暖从心开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又是一年春天到,沐浴着三月的春风,我们迎来了向雷锋学习49周年活动。记得第一次学雷锋,那还是在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雷锋就是做好人好事,于是我天真的认为,帮别人搞一次大扫除就是学雷锋,借给别人一本书就是学雷锋,帮爸爸妈妈做一次家务也是学雷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幼稚的模仿着,与同学们争做“学习雷锋小标兵”。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才渐渐认识到自己以前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那么,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呢?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雷锋精神就是:“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体现时代特征的革命主义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雷锋一生中最突出、最动人、最完美的主旋律,也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既反映了雷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又反映了雷锋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言行一致、不图名利、始
终如一)。在雷锋精神中集中的传承和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的浓缩和升华。5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他们踏着雷锋的足迹,合着时代的节拍,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雷锋的赞歌。
任何一种精神品质的传续无不镌写着深深的时代内涵。50年来,雷锋式的好学生、好青年、好干部层出不穷,他们用自己的模范行动,续写着新时代“雷锋”的故事,为他们的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有人说,上世纪60年代的雷锋是“真善美”,唱雷锋,读雷锋,学雷锋,做雷锋是60年代最明显的标志。70年代的雷锋是“爱憎分明”,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是那个时期雷锋精神的精髓和符号。80年代的雷锋是“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成为了那个时代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90年代的雷锋是“爱岗敬业”,经济改革进入高潮,学习雷锋号召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做爱岗敬业的模范标兵。时代在变,雷锋精神在每一个时期的诠释也发生着变化,每一代雷锋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着各具特色的雷锋精神。而现在,学雷锋活动重点转移到了“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涌现出不少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贡献的“岗位模范”。在我们公安队伍中,就有不少让人敬佩的“活雷
锋”。
在武定县公安局的工作翻开了我人生崭新的一页,到单位上班没几天,我便注意到了这样一位老民警:每天清晨,当我走过办公楼前的篮球场,就会看见一个步履蹒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身影在打扫树下的落叶和球场边的垃圾,一切整理完毕后,在上班时间到来之前,准时进入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为群众办理身份证件。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这位民警叫什么名字,但每次遇到他,他总会给我一个慈祥的微笑,我则用一声亲切的“大哥”给以回应,而我每天来到球场看到他还在球场边,就知道自己一定没有迟到。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位民警大哥渐渐成了我这样的新警模仿的榜样,他的背影也伴随着我走过了半年的时光。直到在一次闲聊中,我无意中从其他民警口中了解到,原来这位民警大哥的脚是在一次工作中受伤的,受伤后落下了后遗症,当时许多人劝他腿脚不方便就不用来上班了,在家好好养病,可他却说:“虽然我腿脚不方便,跑不了、追不了,但我可以坐着工作嘛”。就这样,他坚持来到了面向群众的窗口岗位,十年如一日,用他的耐心细致为群众办理一件件小事,他对待工作的热忱和坚毅,他对待生活的乐观和豁达,让我不禁为之感叹。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斗转星移,移不走雷锋的魂灵;岁月流逝,逝不去我们的热忱。一代代雷锋精
神的传人们时时以雷锋为榜样,处处留下着当代活雷锋的足迹。其实,雷锋精神并不需要多少壮举、多少光辉,也许你不经意一句善意的话语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灵,也许你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就能为他人带来一片和谐!
当我一次次被许多人和事感动的时候,当我听说美国的西点军校为普通中国士兵——雷锋塑像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新时代的雷锋已不再是简单的英雄模范人物,雷锋精神也绝不仅仅是做好事这么简单。他成为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人类共同追求的品质。我暗下决心:我将穷尽我一生的努力,追寻榜样的足迹,用实际行动擦亮我心灵深处那块不朽的丰碑,用自己的言行去延续那永恒的精神!
第四篇:教育从心开始
教育,从心开始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自良镇司六小学:陈桂胜邮编:537516 教育心理学指出“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是的,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最根本就在于这个人从小形成的性格,本性难移呀。而性格的形成又在于他的习惯,习惯的动作又从他的行为表现出来,最初的行为却又受他的思想所支配。所以要改造一个人必须从他的思想做起,亦即从心开始。那该怎样教育学生净化心灵,一心向善呢?我个人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灵感触点,让学生产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这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刚接这个班时,前一个班主任就告诉我这个班有一个同学叫陈光石,他父母都在广东省打工,他在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吃。因为种种原因父母管不着、爷爷奶奶管不住,所以他经常违反纪律、不写作业、甚至打骂同学。果然不出所料,开学不到一周他开始迟到早退了。我因已从前班主任处了解了他的情况,所以我并不急着批评他,也不像其他老师一样骂他,我把他叫到电脑室里去放起舒缓的音乐让他听着,然后我就谈心式的问他家里的情况:你家里都有谁?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在家里你都干些什么?家里的生 活条件怎样?你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谁给你的?你爸爸妈妈对你好
不好?他们工作辛苦吗?你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经过交谈他 终于认识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在学校应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不能再给爹妈增加负担。
二、与学生交心。让学生养成做事之前能够思前想后,多想想这件事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值不值得你去做呢。对于违返纪律的学生,我一般都不直接批评他,也不叫他写什么检讨书之类的。我的方法是让他们写一下说明书,分析书,让他自己分析他所做的事情的好处和坏处,比较好处多还是坏处多,经过自己的分析弄明白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去做。这样做学生既不失面子(不用写检讨书)又明白了事情的好坏,明白了一些道理。总之,经过我这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感到教育要敢于与同学交心,说到做到,要说到学生的心坎里去,不空口许愿,又要放下架子,这样赢得了学生的拥护与信任,做好了教育工作。
三、指导学生多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教育专家王文湛曾为励志修学活动题词:“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心。”(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第4版)。我们是大了,成人了。在生活中,我们操纵着大人的思想、带着大人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竭力剔去身上的幼稚,尽量把自己装扮的成熟一点,老练些。对于小孩子的把戏,我们掩饰起曾有的现存的纯真的童心,对于他们的世界有点不屑一顾了。“我过的桥比他们走的路还要多。”我们开始用自己成长中累积的生活经历来评定孩子之中的是是非非了。
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来做标准,为孩子定下惩奖制度。并由此在小孩子中寻找师道之尊,父母权贵了。“我说得没错吧。”“世上哪有这种事,就你歪想。”我们教过望庐山,有句叫“横看成岭侧成峰”可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从没有想过,自己要转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来审视自己是否有过失的教育。我想,只要我们用心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多谈心,多交流,就一定能塑造一个全新的学生自我,让更多的学生走上健康、文明的人生道路,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师德从心开始
师德从心开始
——09暑期师德培训心得
09年暑期师德培训结束了,对于这次培训,我对师德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是师德的定义。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师德专指教师的品德(精神面貌、思想素质、人格修养)原来这仅仅只是它的一个方面,师德还包括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概括地说师德就是德才兼备,但毫无疑问“德”即教师的品行、人格、修养是师德最重要的部分。
既然师德包括两方面,那我们自然得从“德”“才”两方面来提高。本次师德发言的六个老师中有5个老师是从德方面讲的,还有一个是从才方面讲的。他们每个人讲得都非常生动,虽然都只是一些身边的琐事,可越是简单、平凡,才越真实、感人。无论是他们口中所述的那俯身捡垃圾入箱的渺小身影,还是那不辞辛劳驾车奔波于大山中的孤独身影,都令我感动。这些人虽平凡,可他们所做的事不平凡。这些老师不仅是学生心中的楷模,同样也是我们这些初为人师的同仁们的榜样。
现实的差距和不公造成了学校、设备、生员的好坏。分到差点学校的老师总会抱怨学校、学生如何的不好。作为一个人,从人性的角度看这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就不该这样抱怨,都一样要奉献,奉献到哪不是一样呢。况且农村、山区的孩子更需要我们老师多一点的关怀与呵护。正因为穷,才使得这么多农村、山区的孩子在教育面前成为弱者。面对这样一群处在弱势的孩子们,每一个有德行的老师都应该更多的投入到他们身上,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前途和利益。
善事谁都会做,善言谁都会说,但难的是你每天坚持着,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恒常心,坚持不懈地对待工作和学生。这样我们的人格、品德才会不断地积淀升华。而当一切行动达到自觉化程度时,我们就具备了这种职业精神,就教师来说也就是高尚师德了。
对教师来说,德行难修,才学同样不易,这里我很喜欢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来比喻教师的求学之路。其实王国维关于人生三境界学说适合任何一个立志求在的人,对我们老师来说也一样,没有“吃得苦中苦”的毅力,又怎么会有“人上人”的高度呢?然而对我们老师来说,最苦的不是每天大量的教学工作,最苦的是一份寂寞,一份独上高楼的寂寞,一分求学者的寂寞。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多么想放松一下,多么想和朋友一起去纵情享受一翻,但一想起还有一节课没有备,一堆作业没有改,一篇反思没有写,一个教案没有磨,这时我们只能推开一切的热闹与诱惑,拖着疲惫的身子独自走向书房。这种渐变的过程确实很难,但也必须挺着。从选择教师这条路开始就意味着漫长、艰辛,这需要我们有执着的信念,更要有“坚忍”的性格支撑。没有千磨万击的历练,怎会有锋利的宝剑,没有耐得信住寂寞,傲立苦寒的决心,又怎么会有那芬芳扑鼻的梅花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难,可也必须经历,不经历就不会明白,不经历就不会成长,不经历就不会在那灯火阑珊处看到那寻找千百回的“他”了。
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任何事之前要先修身,只有心至才能形随,师德也一样,由心开始,而后行动,又在行动中升华。
师德”一直是个不老的话题,今年暑期学校教师也进行了集中的师德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徐
立科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师德手册》。
通过一个个的感人事迹,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徐立科教师“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此次培训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关爱每一位学生,徐校长就是一位对所有学生充满爱心的一位教师,他乐意为自己学校和外校的学生补课,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而且在生活上也帮助他们,使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这让我体会到,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
应该对学生满怀信心并一视同仁。
徐校长肯干、实干,尽全力将工作做到细致、扎实的工作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想想自己平日里工作的繁忙,难以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中,因此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也都是得过且过。但这次培训使
我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在今后必须改正。
由此可见,高尚的师德是爱,是敬业,是精业,让自己消除夏日的烦躁,保持一种冬日阳光照射般的温暖,将这份温暖带给每一位学生。
一年一度的暑假师德培训的帷幕又拉开了,再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这个职业被赋予更多的道德内涵: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等。“德”即良好的修养、是平和的心境、是宽广的眼界、是高贵的品质。范跑跑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但他缺乏了良好的“德”,故遭到了万人唾弃。所以“师”和“德”是相互相成的。师德培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一期师德培训主要包括学习教育新政策,主要实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专家讲座包括师德、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管理等内容和学校自主学习三部分内容。通过几天的学习,受益良多,体会如下:
一、爱岗敬业,体验幸福。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自然不同于其它一些行业的工作,我们的身上肩负着一代人的未来。相信很多老师都有很强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精神,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极大的成绩。有了爱岗敬业精神的驱动,很多教师自觉地、不断地完善自我;用这种精神去感染家长,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进取向上、勤奋努力的榜样。
爱是伟大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也是如此。只是这种于日常生活中微妙体现的爱却未必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我们的老师更多的时候都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平凡人依然能够成绩伟大事业,他们的光辉将永远的闪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汶川大地震中的他们,是一群最平凡的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是他们,用沉着、冷静、鲜血和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用勇敢无畏的心锻铸出不朽的师魂。是的,他们走了,因为天堂里的孩子需要他们;然而,他们那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将化为永恒。灾难面前,伟大的师德闪耀,平凡人以一种伟大的姿态站立在历史的浪口。或许再多的话语再多的颂扬也无法挽回那些地震中逝去的生命,但是我们的人民教师以自己英勇的表现,在共和国的丰碑上留下了永远的记忆。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等等,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楷模,他们用生命谱写着“大爱”,铸就伟大师魂。
大爱至上,这就是爱岗敬业精神、师德谱写出的最美妙的乐章,时代的最强音。
二、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教育是爱的事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你不爱他,他会爱你吗?我们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完善人格,培养良好品德。但爱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手段及方式。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品质。这才是真正地教学生,爱学生,而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认字、计算仅此而已。
教师还要变“管理”为“服务”的观念,树立引领学生学习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要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换位思考,“蹲下身来”倾听,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发展。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首先,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老师还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被社会所淘汰。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曾有一位教师这样说过:“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2008暑期师德培训,让我如沐春风,以最佳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本次师德学习体会最深的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以前的学生已毕业几年,却常有他们的家长打电话与他商讨孩子的前途,有许多学生向他倾吐人生的困惑和思考„„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提高也尤为重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生无涯,学也无涯”,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该是学习型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主动思考如何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做一名好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严谨治学,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使师德的表现更丰富。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师德观念也必须随时代的前进而创新。在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实践中,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首先必须树立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理念。如果一个让学生不喜欢的教师那么肯定是个观念不新的教师。教师必须有创新教学理念,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教育理论的学习,即在平时的工作中之余看书、上网,学到更多理论的知识;二是学科教学专业的学习,即加强自己教授的技能;三是生活与实践经验的学习,即在生活中多看多问多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当然,新时期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一定要具有研究意识。教师必须科研教学相结合,提高科学素质。做一名好教师肯定是越教越好,越教越好的诀窍在不断研究教学。一是清楚教学观念的最新动态,思路和教学要求;二是明确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以其超前的思想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三是研究教材,即课前充分熟悉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材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四是研究学生,依据所教对象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进行情感、兴趣、态度、自学能力等的不同培养方法。在教学的研究中,使自己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虚心求教,肯干、实干,尽全力把工作做得细致、扎实,细心总结工作经验,在摸索中前进。教师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不断地总结和积累,勇于创新,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前进。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得才兼备,让每一课的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教书育人。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由此可见,高尚的师德是爱,是敬业,是精业。让自己消除夏日的浮躁,让自己的胸怀如秋日晴空般纯净,怀着“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将更多的爱的阳光撒向幼小的心田,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