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等: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2017)(范文)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骨科崩醉学组
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伤性疾病。该类患者常伴发多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不当,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本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文献、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提出改善患者转归的若干建议,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术前评估和准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麻醉和镇痛方案选择、术中呼吸循环管理以及术后康复计划等方面,以加强该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一、发病率和预后
髋部骨折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957.3/10万和414.4/10万,髋部骨折中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占75%。由于对骨质疏松和跌倒的有效预防,自1995至2005年这10年间,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下降24.5%和19.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并存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35%)、呼吸系统疾病(14%)、脑血管疾病(13%)、糖尿病(9%)、恶性肿瘤(8%)和肾脏疾病(3%)。约70%患者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Ⅳ级。
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比同龄人群高3倍。调查显示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3%~13.9%,术后6个月死亡率增至12%~23%,男性患者死亡率高于女性,约3/4老年患者的死因与其并存疾病有关。转归不良的主要相关因素依次为高龄(>90岁)、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比择期髋关节置换术高6~15倍。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活动能力恢复困难,能完全恢复术前活动能力的仅占1/3,50%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借助辅助装置生活,25%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护理。
二、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
98%老年髋部骨折需要采用外科治疗,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采用非手术治疗者30 d住院死亡率是采用手术治疗者的2倍。早期手术治疗(如入院48 h内实施手术)除可减轻患者疼痛外,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自理能力。与入院48 h内手术相比,48 h后手术者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增加41%,1年全因死亡率增加32%;患者手术拖延时间越长,住院死亡率越高;而在48 h内手术可降低术后死亡风险,比值比(OR)=0.74,95%可信区间(CI):0.67~0.81。此外,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也会导致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导致手术延迟的因素通常源于管理和医疗因素。需要尽量避免因管理因素导致的手术延迟。建议应积极创造条件及早手术,条件具备时强烈建议在髋部骨折后24~48 h内实施手术。
三、术前评估和准备
1.急诊室处理:急诊室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后,应在1 h内完成初级评估,4 h内收入专科病房。评估内容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疼痛、精神状态、内科并存疾病和治疗状况、伤前活动度和功能、压疮风险、营养状况、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并进行影像学检查(X线、CT或MRI扫描)。同时详细追问病史,较长时间跌倒不起可引起低温、肌肉溶解和消化道溃疡,必要时应给予针对性处理。建议积极开展对症治疗,包括镇痛和容量治疗。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多伴有重度疼痛,入院后立即进行疼痛评估,建议尽早(入院30 min内)开始镇痛治疗,术前骨牵引对缓解疼痛效果有限,尽早手术为最佳方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镇痛操作简单有效,容易掌握,建议在急诊室内早期开展。约40%患者并存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未明确肾功能状态时,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类药物。注意控制阿片类药物剂量,重视阿片类药物对呼吸和意识的影响。由于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差,肾脏代偿能力有限,容量治疗须谨慎,建议在严密监测下进行。低体温者要积极复温。
2.术前评估:术前评估建议参考《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4)》系统全面进行。重点评估重要脏器系统功能如心功能及心脏疾病、肺功能及呼吸系统疾病、脑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肝脏与肾脏功能、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计数以及是否使用抗凝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对骨骼肌肉疾病(骨关节和脊柱)、皮肤状况、牙齿和听力检查,了解手术麻醉史及服药史等情况。注意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如果条件具备,建议术前常规行深静脉血栓筛查。
高龄危重患者,建议按老年人综合评估原则,由多学科团队根据表1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约2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需重视相关术前评估。建议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营养不良(体质指数<18.5 kg/m2)可显著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合理的营养治疗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建议借助相关量表预测围术期风险。Nottingham髋部骨折评分(表2)可预测术后30 d死亡率(表3)。疾病累积评分与患者远期死亡率密切相关。其中酒精依赖自评量表包括以下条目:(1)你是否曾经想到过应该减少酒量?(2)你是否因周围人批评你的饮酒问题而烦恼?(3)你是否因饮酒而自责或悔恨?(4)你是否有过晨饮以稳定情绪或缓解不适?以上每个条目1分,总分>2分考虑酒精依赖。
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ACS/NSQIP)量表包括心肌梗死或心搏骤停(MICA)和外科危险计算器(Surgical Risk Calculator)两种,为在线评估方法,涉及参数较多。是开源的,有基于网页版的,也有基于IOS和安卓系统的APP。但是计算相对复杂,不能手工计算。其中NSQIP MICA网址为http://
第二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快捷版)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诱发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介质等胰岛素拮抗因子,促使血糖增高。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术期高血糖。另外,围术期经常使用的激素、含糖营养液等进一步增加了高血糖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禁食和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有引起患者低血糖和血糖剧烈波动的可能。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据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 2014 年组织专家组起草和制订了《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本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的 2015 年快捷版本。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别围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
围术期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可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两类(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糖以合并糖尿病者居多。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也日趋增多,其中相当比例的患者术前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有国外研究报道,择期手术中 10% 以上的患者合并隐匿性糖尿病。与普通人群相比,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未发现、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更加显著,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当在术前加以识别。而单纯由于应激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者往往提示手术应激很强,或合并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可能为危重患者。
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控制过于严格(如降至“正常”范围)则增加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并无益处。尽管目前的结论主要来源于对 ICU 重症患者以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研究,对一般外科手术患者的理想血糖值尚缺乏高级别的研究证据,但采用适当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已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在于控制高血糖,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因禁食、降糖方案未及时调整或降糖治疗中断等因素造成的围术期血糖波动比稳定的高血糖危害更大。严密的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是保持围术期血糖平稳的关键。应根据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治疗方案、有无并发症、手术类型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血糖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术前筛查糖尿病和评价血糖控制效果。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 ≥45岁或体重(BMI)指数≥25kg/m2,同时合并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器官移植等高危手术者,推荐术前筛查 HbA1c; HbA1c≥6.5% 即可诊断糖尿病。既往已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HbA1c≤7% 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 HbA1c>8.5% 者建议考虑推迟择期手术。单纯应激性高血糖者 HbA1c正常。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 HbA1c测量的准确性。
2. 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还应了解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低血糖发作情况,特别是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是非急诊手术的禁忌。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且心肌缺血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漏诊,应引起警惕。
3.手术类型与围术期高血糖风险相关。手术越大、应激越强,血糖增高越明显。与区域麻醉比较,全身麻醉特别是吸入性麻醉药刺激血糖升高的作用更显著,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糖尿病患者必须首选区域麻醉。
术前准备
胰岛素是围术期唯一安全的降糖药物。术前应将原有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
1.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可能造成低血糖,术前应停用至少 24 小时;二甲双胍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停用24~48小时。停药期间监测血糖,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术前住院时间超过 3 天的患者可在入院后即换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术前调整到适合的剂量。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2. 入院前长期胰岛素治疗者,方案多为控制基础血糖的中长效胰岛素联合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长时间大手术、术后无法恢复进食的糖尿病患者,手术日换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控制血糖。短小门诊手术者,手术当日可保留中长效胰岛素,剂量不变或减少1 / 3~1 / 2,停用餐前短效胰岛素。
3.术前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手术风险越高,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性越强。另一方面,术前血糖长期显著增高者,围术期血糖不宜下降过快。因此,应当综合评估风险,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可适当放宽术前血糖目标上限至空腹 ≤180mg/dl(10mmol/L),随机或餐后2小时 ≤216mg/dl(12mmol/L)。
4.避免术前不必要的长时间禁食,糖尿病患者择期手术应安排在当日第一台进行。禁食期间注意血糖监测,必要时输注含糖液体。由于术前精神紧张应激,手术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于普通住院患者。
围术期血糖监测和控制目标
围术期血糖测量方法
床旁快速血糖仪测量指血(毛细血管血)血糖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血糖仪需定期校准。严重低血糖时血糖仪所测得的数值可能偏高,应与中心实验室测量的静脉血结果进行对照。动脉或静脉血气分析是围术期血糖监测的金标准。在低血压、组织低灌注、贫血以及高血脂、高胆红素血症等代谢异常的情况下,指血血糖准确性下降,应使用动脉血气监测血糖。生理情况下,动脉血糖较毛细血管血糖高 0.3mmol/L。围术期血糖监测频率
正常饮食的患者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禁食患者每 4~6 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术中血糖波动风险高,低血糖表现难以发现,应 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危重患者、大手术或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每 0.5~1 小时监测一次。体外循环手术中,降温复温期间血糖波动大,每 15 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70 mg/dl(3.9mmol/L)时每 5~15 分钟监测一次直至低血糖得到纠正。病情稳定的门诊手术患者,如手术时间 ≤2 小时,在入院后和离院前分别监测一次血糖。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推荐围术期血糖控制在140mg/dl(7.8 mmol/L)~180mg/dl(10.0mmol/L),不建议控制过严。正常饮食的患者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
2. 术后 ICU 住院时间 ≥3d的危重患者,推荐血糖目标值 ≤150mg/dl(8.4mmol/L)。
3.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术前血糖水平、脏器功能,建立围术期血糖控制的个体化目标。整形手术对伤口愈合要求高,血糖目标降低至 108mg/dl(6.0mmol/L)~144mg/dl(8.0mmol/L)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血糖目标值可适当放宽至≤214 mg/dl(12.0mmol/L)。高龄、有严重合并症、频繁发作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目标值也可适当放宽。原则上血糖最高不宜超过250mg/dl(13.9mmol/L)。
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高血糖
1.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输注葡萄糖者,建议液体中按糖(g):胰岛 素(U)=3~4∶1的比例加用胰岛素中和。肠内外营养的患者应注意营养液中的糖负荷,选用糖尿病专用 型制剂,适当降低糖与脂肪的比例,缓慢输注,通过降低糖类总量、减慢吸收速度,降低血糖峰值,减少血糖波动。
2.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其他因素。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药物、生长抑素和免疫抑制剂也可能造成血糖增高。
3.血糖 >180 mg/dl(10.0 mmol/L)开始胰岛素治疗。静脉给胰岛素起效快,方便滴定剂量,术中和术后ICU 期间适宜静脉给药。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以及术前已经使用静脉胰岛素的患者术中首选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可选择单次或间断静脉推注胰岛素,如血糖仍高,则予持续泵注。
通常使用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浓度1U/ml配泵,参照患者的血糖水平、术前胰岛素用量、手术刺激大小等因素来确定胰岛素的用量,密切监测,根据血糖升降适当调整泵速,注意个体化给药,避免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适合病情稳定的非重症患者,常用于术前术后过渡;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反复给药造成降糖药效叠加。
4. 严重高血糖可能造成渗透性利尿,引起高渗性脱水和低钾血症,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中由于多数患者血糖水平增高,一般输注无糖液体。术后和过长时间的手术当中,为了减少酮体合成和酸中毒风险,在血糖<250mg/dl(13.9mmol/L)的前提下,静脉泵注胰岛素的同时可泵注加入中和比例胰岛素的含糖液体,根据测得的血糖水平调节泵速。胰岛素 + 糖双泵同时输注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但可能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加重低钾血症。因此,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时应注意监测血钾,可预防性补钾。
低血糖
1. 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血糖 ≤50 mg/dl(2.8mmol/L)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长时间 ≤40 mg/dl(2.2mmol/L)的严重低血糖可造成脑死亡。发生一次低血糖围术期死亡率即可增加。
2.低血糖重在预防和及时发现。衰弱、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在正常的血糖水平即发生低血糖反应。脑损伤患者难以耐受 100mg/dl(5.6mmol/L)以下的血糖水平。需要警惕的是,全麻镇静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可能被掩盖,不易及时发现。
3. 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 ≤100 mg/dl(5.6mmol/L)应重新评估,调整泵速。血糖 ≤70 mg/dl(3.9mmol/L)立即停用胰岛素,开始升血糖处理。可进食的清醒患者立即口服10~25g 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不能口服的静脉推注 50% 葡萄糖 20~50ml,之后持续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维持血糖,每5~15分钟监测一次直至血糖 ≥100mg/dl(5.6mmol/L)。仔细筛查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原因。
血糖术后管理
术后早期管理 1.术后因疼痛应激、感染、肠内外营养液输注,是血糖波动的高危时期,也是血糖管理的重要时期。
2.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者,建议术后继续泵注24小时以上。机械通气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ICU 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胰岛素应静脉泵注。
3.病情稳定后过渡到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过渡前静脉泵速推算皮下胰岛素剂量。皮下注射和静脉泵注应有2小时左右的重叠,便于平稳过渡。积极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根据进食情况逐步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
出院前准备
1.长期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前1~2天恢复原有方案。
2. 饮食正常规律、器官功能稳定后,如无禁忌证,可恢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在肾功能稳定后加用,并且不早于术后 48 小时。
3. 对于围术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调整了治疗方案的患者,应进行出院前宣教,安排内分泌科随诊。
4. 门诊手术术后监测直至排除低血糖风险后方可离院。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 1.5 小时内、常规胰岛素 3~4 小时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离院途中应随身携带含糖饮料。常规降糖治疗需推迟到恢复正常饮食以后。
小
结 围术期血糖管理对于减少血糖异常相关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手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术前筛查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识别围术期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合理、有效、安全”是血糖管理的宗旨,围术期血糖目标值定为 140mg/dl(7.8mmol/L)~180mg/dl(10.0mmol/L)兼顾了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合理。血糖 >180mg/dl(10.0mmol/L)即可启动胰岛素治疗,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便于及时调整剂量,减少血糖波动,是高危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首选方案。严密监测血糖,个体化管理,方可实现围术期平稳过渡。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成员:黄宇光(通信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高卉(执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郭向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郭政(山西医科大学)、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王国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马正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徐世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麻醉科)、郑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5-11-11)
第三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
颅脑疾病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颅脑动静脉畸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及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水平,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并改善患者术后转归。由于该领域循证医学证据有限,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参照本专家共识实施个体化麻醉管理。
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管理目标是既要维持足够的灌注压防止脑缺血,又要控制过高血压导致动脉瘤破裂或加重颅内出血风险。
1.术前评估: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饮酒等,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如脑动脉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减少,以及后天因素如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术前常合并颅内出血、高血压、脑水肿、迟发性脑缺血、电解质紊乱、脑积水、癫痫以及心肺功能异常,对上述合并症进行评估有助于指导术中和术后麻醉管理。
早期颅内再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导致的脑缺血、低血容量和颅内压升高均可增加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风险。对于术前高血压,建议控制收缩压低于160mmHg(1mmHg=0.133kPa),推荐降压药物包括尼卡地平(负荷剂量0.1~0.2mg,静脉注射,持续输注剂量:0.5~6.0μg·kg-1·min-1)、拉贝洛尔(负荷剂量0.1mg/kg,持续输注剂量:20~160mg/h)或艾司洛尔(0.5mg/kg,持续输注剂量:0.05~0.30mg·kg-1·h-1),应避免使用硝普钠。
对所有动脉瘤患者,推荐使用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其可减少迟发性缺血及改善神经功能。罂粟碱虽能逆转血管痉挛,但不能改变患者预后,不推荐应用。
血管痉挛引起的迟发性脑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推荐维持正常血容量,而不是预防性高血容量预防迟发性脑缺血。不推荐经典的3H疗法(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必要时可给予血管收缩药物提升血压以降低脑缺血风险,根据心肺功能状态推荐使用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可以应用胶体液和晶体液;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期,白蛋白通过逆转脑皮质小静脉内的血液瘀滞、血栓形成以及血球黏附,发挥其治疗效应,并且支持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常伴有低钠血症,发生率达30%,给予生理盐水有助于改善低钠血症,维持正常的血容量。由于垂体后叶加压素可降低血钠水平,故不推荐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其术后死亡率显著增加,可给予呋塞米(速尿),严重者考虑使用透析疗法。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甚至儿茶酚胺风暴,易引起心肌损害,应检测肌钙蛋白水平、肌酸激酶及心电图。术中应注意防止儿茶酚胺风暴造成的心源性血流动力学异常(每搏量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常发生贫血,建议术前血红蛋白维持在80~100g/L,对于存在迟发性脑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推荐维持在120g/L。谨慎使用术前用药,对于紧张焦虑患者应权衡高血压和出血风险,适当应用镇静剂。
2.麻醉管理:
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之前,90%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40%~60%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先兆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80%~90%的动脉瘤患者因为破裂出血被发现,多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偏瘫、失语、动眼神经麻痹等局灶性神经症状,以及血压升高、体温升高、意识障碍及胃肠出血等全身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将可反复出血,其再出血率为9.8%~30.0%。根据临床表现,可将颅内动脉瘤分为5级,以评估手术的危险性:(1)Ⅰ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2)Ⅱ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3)Ⅲ级: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4)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5)Ⅴ级:深昏迷,去皮质强直,濒死状态。
对所有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常规建立5导联心电图、有创动脉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以及体温监测。如果条件允许,强烈建议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监测心排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率(SVV),按照容量-血压-SVI流程管理术中血流动力学。对于儿茶酚胺风暴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建议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
全身麻醉是血管内介入操作首选麻醉方案,可以保证患者不动,使数字减影成像更加清晰。喉罩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可用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需要早期拔管行神经功能评估的患者,但其可能存在漏气和误吸风险,因此不推荐用于急诊饱胃患者以及Ⅲ级或Ⅲ级以上的动脉瘤患者。对于急诊饱胃患者推荐实施快速顺序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推荐给予快速起效罗库溴铵,剂量为1.0mg/kg,静脉注射。
围麻醉期应该重视颅内压管理,可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推荐剂量0.25~0.50g/kg,注意输注时间>20min,避免短暂升高颅内压,峰效应时间持续30~45min,根据临床表现,4~8h重复,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谨慎应用。速尿可以同时应用,但应密切监测血容量、电解质、酸碱度以及血浆渗透压。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mmHg,可以通过脑血管收缩效应减少脑容积,适用于轻中度颅内压增高患者。推荐在全麻中维持正常通气水平。
笑气以及高浓度吸入性麻醉药物因扩张脑血管应避免使用;除氯胺酮外,大部分静脉麻醉药均抑制脑代谢,减少脑容积。围手术期应防止低血压,因其会增加神经功能损害风险。
围手术期需保证患者足够的肌肉松弛。使用弹簧圈进行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充分肌肉松弛并无体动反应,建议监测肌松程度,满足肌松水平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计数(PTC)为0;同时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麻醉期间不推荐诱导性浅低温,低温会增加老年患者病死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加重脑血管痉挛。因此建议维持血糖水平在4.4~11.1mmol/L。
存在儿茶酚胺风暴导致心律失常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持续输注β1受体阻滞剂,控制窦性心动过速,阻断儿茶酚胺风暴对心肌的损害,如艾司洛尔5~30μg·kg-1·min-1;如果患者同时伴发低血压,可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0.5~5.0μg·kg-1·min-1。
围手术期应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波动,以预防颅内再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可给予利多卡因、艾司洛尔或拉贝洛尔减少气管插管反应,穿刺部位局部麻醉药物浸润阻滞可减少疼痛刺激,拔管期间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舒芬太尼0.1~0.2μg/kg,静脉注射)、止吐、预防寒战、抗高血压等药物的应用,维持稳定的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手术结束前40min也可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1.0μg/kg,输注时间至少10min,有助于维持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循环稳定;艾司洛尔静脉注射也可减轻拔管期间循环波动(0.5mg/kg,静脉注射);停药时应先停用丙泊酚,然后再停用阿片类药物,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性。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预防再出血;高度警惕使用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时发生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征(HIT);应继续给予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减少迟发性脑缺血。
二、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麻醉管理
管理目标核心是在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时严格控制血压,减少通过动静脉畸形的血流以及防止生物胶扩散引起的肺栓塞。1.术前评估:
脑动静脉畸形属于先天性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除小儿常规评估外,还应注意神经功能状态,有无过敏反应史(药物如鱼精蛋白,食物如鱼虾等),是否应用类固醇激素,有无凝血功能异常,是否合并癫痫发作等。
2.麻醉管理:
除常规监测外,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注意所有动、静脉通路应确保足够长度,以满足C形臂的检查。使用温毯或加温设备以及输注加温液体保持患者体温>36.0℃。放置尿管监测尿量,注意观察造影剂高渗利尿作用对血容量的影响。
术中栓塞动静脉畸形所用的生物胶可能导致潜在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严重支气管痉挛,可在麻醉诱导前静注甲泼尼龙1~2mg/kg,静脉注射,并准备肾上腺素,以备意外。
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有利于快速苏醒。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肌肉松驰药应避免应用琥珀酰胆碱。
脑动静脉畸形较少发生血管痉挛,注射栓塞剂前可以实施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及防止全身性生物胶栓塞,建议收缩压不超过100mmHg,或平均动脉压低于术前基线血压的20%,可应用拉贝洛尔或乌拉地尔。必要时可用腺苷减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使用Onxy胶栓塞血管畸形时易致心动过缓和高血压,也可发生过敏反应致气道痉挛,因此在注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前,预防性加深麻醉或使用阿托品降低不良反应;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应用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缓解气道痉挛,也可合用甲泼尼龙1~5mg/kg,静脉输注,同时适当补充血容量以弥补液体渗漏至组织间隙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麻醉药物选择以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介入操作结束后快速苏醒为目标,以利于快速进行神经学检查。注意围手术期体温监测和保温。应在栓塞后特别是在麻醉清醒气管拔管期间,使用艾司洛尔以及乌拉地尔严格控制血压。
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生物胶过敏所致的气道痉挛或休克、心动过缓或高血压,处理如前述;栓塞所致的颅内出血需要立即使用硝普钠控制降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其他处理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颈动脉支架、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以及急诊动脉溶栓术或联合机械取栓术。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各种慢性病,部分患者在局麻下完成,但风险较大;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治疗有利于气道控制,避免误吸和体动。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全麻有更高的不良神经功能预后及死亡率,因此麻醉方法选择应与神经介入医师密切沟通,基于患者个体化选择相应的麻醉技术及药物。
1.术前评估:
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30min),避免延误血管内治疗时间窗。麻醉方式的选择应与神经介入医师密切沟通,采用监护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循环呼吸状态是选择何种麻醉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监护麻醉有利于介入治疗期间神经学评估,但患者易发生误吸、呼吸抑制以及体动等风险。全身麻醉有利于控制气道以及患者制动,但要注意诱导及麻醉维持期间易发生低血压,且术中无法进行神经学评估。建议对不合作患者、大部分后循环脑卒中患者以及饱胃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术毕是否拔管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血管内治疗情况,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确定。
2.麻醉管理:
核心是目标血压管理。推荐血压监测方式采用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如果采用无创血压,至少3min测量1次。血管再通前应维持收缩压在140~180mmHg,舒张压<105mmHg。研究表明,过高(收缩压>200mmHg)或过低(收缩压<120mmHg)的血压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气道管理首选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期间避免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对于低血压应根据原因如血容量不足(PPV)、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律失常等因素进行及时治疗。血管升压药物的选择应基于个体化,推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可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等。闭塞血管再通后,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确定降压目标,但控制血压下降程度不应低于基础值20%。
通气管理目标是避免过度通气,研究表明,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卒中患者不良转归有关。推荐维持正常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避免高碳酸血症。吸入氧浓度应该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92%,动脉氧分压>60mmHg。
液体管理建议维持等容量输液,避免使用含糖溶液。麻醉学与危重医学-神经科学学会(Society of Neuroscience for Anesthesiology and Critical Care,SNACC)建议血糖控制目标应维持在3.9~7.8mmol/L。若血糖水平>7.8mmol/L,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管内治疗期间应该维持体温在35~37℃。
四、颈动脉支架手术的麻醉管理
1.术前评估:
围手术期脑卒中风险与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其代偿程度密切相关。术前应注意维持基础(线)血压水平,监测双上臂血压,取较高一侧作为血压测定部位。同时注意患者有无锁骨下动脉狭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通道应建立在非狭窄侧。
评估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详细了解用药情况及控制目标。对于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应密切注意神经功能状态,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在上述评估基础上,给出脆弱脑功能是否合并脆弱心功能、肾功能的判断,以便设定术中监护标准及术中心、脑、肾共保护的管理方案。
2.麻醉管理:
能合作的患者可以在局部麻醉或者监护麻醉下完成介入治疗。高龄、紧张焦虑、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血压控制不理想或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常需实施全身麻醉,控制气道,保持患者制动。喉罩可安全用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手术,但对于饱胃及胃食管反流患者应禁用,可以考虑实施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狭窄解除前,需要将血压控制在不低于基础值水平至基础值水平的120%,或者控制收缩压在140~180mmHg,舒张压<105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收缩压不宜低于160mmHg。麻醉诱导期间应用去氧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连续输注,减少低血压发生风险。
支架打开前实施球囊扩张常会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预防性应用阿托品0.5mg/次(累计不超过2mg)可减轻迷走神经张力,提升心率,有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血管再通后,宜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目标血压值,合理确定血压控制范围,尤其对于高龄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低于基线血压20%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术后高血压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目标血压宜控制在术前水平或收缩压在140~160mmHg,当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时,宜控制收缩压在110~140mmHg。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有助于增加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脑灌注,维持正常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增加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五、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麻醉管理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靶点主要包括丘脑底核、苍白球腹后部以及丘脑腹中间核,此类手术患者Ⅰ期在局麻下安装头架进行CT扫描,计算目标核团的靶点,然后进行微电极记录及刺激以确定靶点位置,监护麻醉或清醒镇静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配合手术;电刺激疗效满意后进行Ⅱ期脉冲刺激器植入,全麻或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均可满足手术要求。
1.术前评估: 应了解病史以及抗帕金森药物的应用情况。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60岁,多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应详细询问相关病史,完成体格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呼吸肌强直和不随意运动造成的呼吸功能异常;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和精神症状;吩噻嗪类药物、丁酰苯类及甲氧氯普安具有抗多巴胺神经能作用加重症状,应避免使用。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及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可以应用。
2.麻醉管理:
患者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后主要进行微电极记录和神经学测试,此期间的麻醉目的在于保证患者的舒适、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处理相关并发症;使用任何镇静药物需考虑对微电极记录以及患者症状的影响。丙泊酚以及芬太尼也可安全用于微电极记录期间的镇静镇痛,γ-氨基丁酸(GABA)类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已被证实对微电极记录有抑制作用。
右美托咪定能产生类似自然睡眠的镇静效应,对口头指令反应灵敏,对微电极记录及症状影响较小,同时其对呼吸抑制较轻微,能缓解钻孔时患者的紧张焦虑,减少血压波动,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具有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推荐在钻孔前15min开始持续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2~0.5μg·kg-1·h-1,微电极记录定位核团时可减小至0.1~0.2μg·kg-1·h-1,直至完成电极植入,在此期间维持Ramsay评分2~3分,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80,当BIS<80时会抑制微电极记录,用药后密切观察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如果脑深部核团微电极记录出现明显抑制,可以降低输注剂量或者停止输注,可使微电极记录恢复。高血压是此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微电极插入脑深部核团过程中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建议的血压维持目标为平均动脉压(MAP)不超过95mmHg,其他医学中心以收缩压低于140mmHg作为血压控制目标。可应用乌拉地尔、艾司洛尔实施降压,但应注意与右美托咪定的协同作用,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应用,避免低血压的风险。
测试期间患者处于半坐位,应确保患者头架固定于床头时,气道通畅,适当镇静镇痛,仔细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注意保温,避免过度液体负荷,减少膀胱充盈,使患者舒适地耐受手术。
脉冲发生器埋置术常采用全身麻醉,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全麻用药,加快苏醒。喉罩全麻可以满足手术要求,误吸风险高危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于微电极记录期间采用降压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在全麻诱导期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容易出现低血压,建议给予去氧肾上腺素或甲氧明,避免围手术期严重低血压发生。麻黄碱可间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降低脑内浓度,不推荐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升压治疗。麻醉维持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或联合应用瑞芬太尼,避免应用安氟烷,其可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异氟烷和七氟烷由于血管扩张作用容易导致低血压;肌松药宜选用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首选顺阿曲库铵,不经过肝肾代谢。5-羟色胺能神经元可以将外源性左旋多巴脱羧成多巴胺,因此,高选择性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应慎用。吞咽困难、食管肌力障碍的患者应在全麻前置入胃管防止反流误吸。术后镇痛推荐局部伤口局麻药浸润加非甾体类镇痛药联合镇痛。
3.围手术期并发症: 脑深部电刺激术中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颅内出血和癫痫,循环系统并发症为高血压和静脉空气栓塞,建议行心前区多普勒超声监测空气栓子。怀疑空气栓塞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Trendelenberg体位,叮嘱外科医师灌洗伤口,骨蜡封闭骨孔,充分止血,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吸空气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吞咽肌群受累时,应警惕镇静期间舌后坠导致的气道梗阻。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应注意全麻期间知晓的风险,BIS监测可有效预防,对于全麻苏醒延迟的患者,有可能存在颅脑积气,可经CT/MRI检查证实,并加以处置。
执笔者: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成员:组长: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副组长: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邓小明(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麻醉科);董海龙(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韩如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麻醉科);刘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刘清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马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王英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科);熊利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袁红斌(上海长征医院麻醉科);张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略)